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
饺子梁实秋阅读心得
饺子梁实秋阅读心得饺子梁实秋阅读心得(精品3篇)饺子梁实秋阅读心得篇1梁实秋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还对广大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饺子》一文,更是让人深思。
在阅读《饺子》时,我感受到了梁实秋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文章通过对饺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域饺子文化的介绍,展示了作者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文章中的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象征。
梁实秋通过对饺子的描述,勾起了人们对家乡、家庭和亲人的思念和回忆。
这种情感体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此外,文章还通过引用各种典故和传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例如,作者在介绍饺子的起源时,引用了《史记》中的记载,让读者对饺子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阅读《饺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
梁实秋的文字细腻而深情,通过对饺子的描绘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让人们对美食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饺子梁实秋阅读心得篇2梁实秋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饮食文化。
他的《雅舍谈吃》系列,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各种美食,其中包括饺子。
阅读这份作品,我深受启发,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对饺子的历史、制作、吃法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详细介绍了饺子的制作方法,从选材到包制,再到煮和蘸料,每一步都细致入微。
他对饺子的吃法也进行了阐述,并分享了自己对于吃饺子的心得。
我对于梁实秋对饺子的热爱和熟悉感到惊讶。
他不仅熟悉饺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还对饺子的吃法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的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我意识到,我对于饺子的认知还存在着不足,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饺子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
饺子食材名家散文
饺子食材名家散文【篇一:饺子,食材,名家散文】介绍:做一档有灵魂的读书节目。
每天更新一期。
主播:潮羽,365天每天更新一期。
介绍:做一档有灵魂的读书节目。
每天更新一期。
主播:潮羽,365天每天更新一期。
【篇二:饺子,食材,名家散文】”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这是北方乡下的一句俗语。
北平城里的人不说这句话。
因为北平人过去不说饺子,都说“煮饽饽”,这也许是满洲语。
我到了十四岁才知道煮饽饽就是饺子。
北方人,不论贵贱,都以饺子为美食。
钟鸣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财力,吃顿饺子不算一回事。
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
年终吃饺子是天经地义,有人胃口特强,能从初一到十五顿顿饺子,乐此不疲。
当然连吃两顿就告饶的也不是没有。
至于在乡下,吃顿饺子不易,也许要在姑奶奶回娘家时候才能有此豪举。
饺子的成色不同,我吃过最低级的饺子。
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我在陕西宝鸡,餐馆过年全不营业,我踯躅街头,遥见铁路旁边有一草棚,灯火荧然,热气直冒,乃趋就之,竟是一间饺子馆。
我叫了二十个韭菜馅饺子,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我,外加一碗热汤。
我吃得一头大汗,十分满足。
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
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
大家已经酒足菜饱,禁不住诱惑,还是给吃得精光,连连叫好。
做饺子第一面皮要好。
店肆现成的饺子皮,碱太多,煮出来滑溜溜的,咬起来韧性不足。
所以一定要自己和面,软硬合度,而且要多饧一阵子。
盖上一块湿布,防干裂。
擀皮子不难,久练即熟,中心稍厚,边缘稍薄。
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
有些店里伙计包饺子,用拳头一握就是一个,快则快矣,煮出来一个个的面疙瘩,一无是处。
饺子馅各随所好。
有人爱吃荠菜,有人怕吃茴香。
有人要薄皮大馅,最好是一兜儿肉,有人愿意多羼青菜。
(有一位太太应邀吃饺子,咬了一口大叫,主人以为她必是吃到了苍蝇蟑螂什么的,她说:“怎么,这里面全是菜!”主人大窘。
饺子梁实秋阅读答案
饺子梁实秋阅读答案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
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
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
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
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
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
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
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
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
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
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1、说明文按说明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_说明文和__________说明文。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引导语:韭菜篓,大家认识?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一篇相关的文章《韭菜篓》出自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散文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韭菜是蔬菜中最贱者之一,一年四季到处有之,有一股强烈浓浊的味道,所以恶之者谓之臭,喜之者谓之香。
道家列入五荤一类,与葱蒜同科。
但是事实上喜欢吃韭菜的人多,而且雅俗共赏。
有一年我在青岛寓所后山坡闲步,看见一伙石匠在凿石头打地基。
将近歇晌的时候,有人担了两大笼屉的韭菜馅发面饺子来,揭开笼屉盖热气腾腾,每人伸手拿起一只就咬。
一阵风吹来一股韭菜味,香极了。
我不由得停步,看他们狼吞虎咽,大约每个人吃两只就够了,因为每只长约半尺。
随后又担来两桶开水,大家就用瓢舀着吃。
像是《水浒传》中人一般地豪爽。
我从未见过像这一群山东大汉之吃得那样淋漓尽致。
我们这里街头巷尾也常有人制卖韭菜盒子,大概都是山东老乡。
所谓韭菜盒子是油煎的,其实标准的韭菜盒子是干烙的,不是油煎的。
不过油煎得黄澄澄的也很好,可是通常馅子不大考究,粗老的韭菜叶子没有细切,而且羼进粉丝或是豆腐渣什么的,味精少不少。
中山北路有一家北方馆(天兴楼?)卖过一阵子比较像样的韭菜盒子,干烙无油,可是不久就关张了。
天厨点心部的韭菜盒子是出名的,小小圆圆,而不是一般半月形,做法精细,材料考究,也是油煎的。
以上所说都是以韭菜馅为标榜的点心。
现在要说东兴楼的韭菜篓。
事实上是韭菜包子,而名曰篓,当然有其特点。
面发得好,洁白无疵,没有斑点油皮。
而且捏法特佳,细褶匀称,捏合处没有面疙瘩。
最特别的是蒸出来盛在盘里一个个地高壮耸立,不像一般软趴趴的扁包子,底直径一寸许,高几达二寸,像是竹篓似的骨立挺拔,看上去就很美观。
我疑心是利用筒做的模型。
馅子也讲究,粗大的韭菜叶一概舍去,专选细嫩部分细切,然后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
蒸好之后,脂油半融半呈晶莹的碎渣,使得韭菜变得软润合度。
像这样的韭菜篓端上一盘,你纵然已有饱意,也不能不取食一两个。
《雅舍谈吃》——梁实秋
《雅舍谈吃》——梁实秋豆汁儿豆汁下面一定要加一个儿字,就好像说鸡蛋的时候鸡子下面一定要加一个儿字,若没有这个轻读的语尾,听者就会不明白你的语意而生误解。
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的一本书上,一开头就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这话一点儿也不错。
就是在北平,喝豆汁儿也是以北平城里的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是用以喂猪的。
但是这种原料,加水熬煮,却成了城里人个个欢喜的食物。
而且这与阶级无关。
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
府门头儿的姑娘、哥儿们,不便在街头巷尾公开露面,和穷苦的平民混在一起喝豆汁儿,也会派底下人或者老妈子拿沙锅去买回家里重新加热大喝特喝。
而且不会忘记带回一碟那挑子上特备的辣咸菜,家里尽管有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那个廉价的大腌萝卜丝拌的咸菜不够味。
口有同嗜,不分贫富老少男女。
我不知道为什么北平人养成这种特殊的口味。
南方人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儿的,就是河北各县也没有人能容忍这个异味而不龇牙咧嘴。
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
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
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
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
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是先脱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
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己。
有一年我路过济南,在车站附近一个小饭铺墙上贴着条子说有“豆汁”发售。
叫了一碗来吃,原来是豆浆。
是我自己疏忽,写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儿”。
来到台湾,有朋友说有一家饭馆儿卖豆汁儿,乃偕往一尝。
乌糟糟的两碗端上来,倒是有一股酸馊之味触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麦片粥,到嘴里很难下咽。
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薄饼古人有“春盘”之说。
通俗编.四时宝鉴:“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盘即后来所谓春饼。
春天吃饼,好象各地至今仍有此种习俗。
我所谈的薄饼,专指北平的吃法,且不限于岁首。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引导语: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
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
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
”下面就是小编收集他的《读<烹调原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从前文人雅士喜作食谱,述说其饮食方面的心得,例如袁子才的《随园食单》,李渔的《笠翁偶集》饮馔部便是。
其文字雅洁生动,令人读之不仅馋涎欲滴,而且逸兴遄飞。
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重要的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
惟食谱之作,每着重于情趣,随缘触机,点到为止。
近张起钧先生着《烹调原理》(新天地书局印行),则已突破传统食谱的作风,对烹饪一道作全盘的了解,条分缕析的作理论的说明,真所谓庖丁解牛,近于道矣!掩卷之后,联想泉涌,兹略述一二就教方家。
着手烹饪,第一件事是“调货”,即张先生所谓“选材”。
北方馆子购买材料,谓之“上调货”,调货即是材料。
上调货的责任在柜上,不在灶上。
灶上可以提供意见,但是主事则在柜上。
如何选购,如何储存,其间很有斟酌。
试举一例:螃蟹。
在北平,秋高气爽,七尖八团,满街上都有吃喝卖螃蟹的声音。
真正讲究吃的就要到前门外肉市正阳楼去,别看那又窄又脏的街道,这正阳楼有其独到之处。
路东是雅座,账房门口有两只大缸,打开盖一看,哇,满缸的螃蟹在吐沫冒泡,只只都称得上广东话所谓“生猛”。
北平不产螃蟹,这螃蟹是柜上一清早派人到东火车站,等大篓螃蟹从货车上运下来,一开篓就优先选取其中之硕大健壮的货色。
螃蟹是从天津方面运来,所谓胜芳螃蟹。
正阳楼何以能拔头筹,其间当然要打通关节。
正阳楼不惜工本,所以有最好的调货。
一九一二年的时候要卖两角以至四角一只。
货运到柜上还不能立即发售,要放在缸里养上几天,不时的泼浇蛋白上去,然后才能长得肥胖结实。
一个人到正阳楼,要一尖一团,持鳌把酒,烤一碟羊肉,配以特制的两层薄皮的烧饼,然后叫一碗氽大甲,简直是一篇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好文章!第二件是刀口,一点也不错,一般家庭讲究刀法的不多,尤其是一些女佣来自乡间,经常喂猪,青菜要切得碎碎细细,要煮得稀巴烂,如今给人做饭也依样葫芦。
梁实秋的饺子阅读答案
梁实秋的饺子阅读答案梁实秋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他的散文更是享誉海内外。
其中,梁实秋的一篇散文《饺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了不少人的经典。
那么,这篇散文到底讲了些什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这篇经典的散文呢?一、文学在诠释生活中的表现梁实秋的《饺子》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文学文本,它既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解读,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一种承认和肯定。
在这篇散文中,梁实秋运用文学的手法来描述饺子这一民族与时俱进的美食,也在描述饺子的制作方法时,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小细节和人际关系。
二、文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梁实秋在《饺子》这篇散文中,通过对饺子的制作过程、口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描写,进一步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深沉。
文学因此成为一种真实而直观的诠释方式,具体的生活被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出来,让读者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这种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三、文学为生活的太阳梁实秋的《饺子》因为它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简单但含义丰富的语言,成为了人们思考、探索生活的良好素材。
以文学角度的思维方式去评析一道饮食,非常有趣的同时也非常有意义。
文学呈现的不仅是美好的东西,也有令人沉思的一面。
正如梁实秋所说,“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它能够反映和阐释现实,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四、文学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梁实秋的《饺子》在形式上采用了散文的语言方式,却具有小说的叙述性。
有故事情节的铺陈、人物塑造及细节描写,这凸显出作者细腻的人性情感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表达出了梁实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敬。
读完这篇文章,不难感受到人性中的真挚和感悟的深刻性,作品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也因此更为深刻。
五、文学是我们的精神富矿梁实秋的《饺子》表达的不仅是文学上的审美情境,更是对中国文化的理性思考。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之于我们是一重历史的符号,也是我们无力领悟的生命经验。
而文学,就在这样的困境中为我们提供了解锁传统文化的钥匙。
梁实秋雅舍谈吃
梁实秋雅舍谈吃梁实秋雅舍谈吃引导语:“民以食为天”。
此话在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之文中被征引无数,虽古而俗而滥,然俗的有理,滥的有因。
下文是其中的内容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梁实秋雅舍谈吃内容资料基本概述/《雅舍谈吃》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但更多的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梁实秋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风行不衰。
为了展示梁公散文的总体面貌,从他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札记、随笔、短评,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付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应当说,这远远不是梁实秋散文的全部,尽管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我们深信,如果不怀偏见而抱有理解与汲取的渴念,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名家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
梁实秋如是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
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 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作品鉴赏/《雅舍谈吃》“民以食为天”。
此话在谈吃之文中被征引无数,虽古而俗而滥,然俗的有理,滥的有因。
大凡文人,难免有“搜肠刮肚”之思,则此,需得有充足的饮食,可口的调羹作为激发灵感之动力。
李白嗜酒,东坡嗜肉,据说***也很能吃火烧肉。
此物味佳,不论阶级、性别、老少大概都难抵诱惑。
有老饕者染疾,曰高血脂、糖尿病,见桌上鲜艳欲滴之彘肉而不得下箸,望肉兴叹,甚同情。
又有俗云“吃饭被饭噎死”。
此语恶毒,一直不曾当真相信。
然而却的确有文人因吃而死。
据考杜甫就是饱食撑死的。
《旧唐书·杜甫传》:“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
“《新唐书》记载更详:“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北方人为什么对饺子有种执念?
北方人为什么对饺子有种执念?武林外传里佟湘玉就因为想吃饺子闹了很大的笑话。
如果你在北方问饺子是什么节日吃得东西,那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所有节日。
北方人对饺子有种执念,逢年过节要吃饺子,出远门要吃饺子,冬至要吃饺子,头伏也要吃饺子……所以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
但是作为一个南方人,实在也是对北方人的这种情怀。
那今天便利君就跟大家聊一下北风人为何对饺子有这么深的执念。
一、那个时代,饺子是最容易做成的大餐。
饺子本质上是一种面食,而我国的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是公认的优质小麦产区之一。
大家都知道在冬季的北方,因为气温寒冷,所以蔬菜品种相对较单一,所以在北方地区有冬储大白菜的习惯,总需要变着花样的去吃完它,其中猪肉大白菜的饺子就成为了最常见的美食之一。
二、饺子,是维系情感的最好纽带吃饭一般是一项集体活动,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但是却很少有人不能吃咸,而饺子最常见的口味就是咸鲜,于是饺子成为一种逢年过节聚餐中最常见的餐食。
如今一个家庭,聚在一起的时间甚少,所以聊到一起的话题也越来越少,而“包饺子”就像是一个粘合剂,一家人通过包饺子这件事聚在一起,既传承了家庭对饺子的共同喜好,同时也传递了家人间互相的关心。
梁实秋在《饺子》里描述的“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如何拌饺子馅都是生活的智慧北方爱吃饺子,除了上面说的大白菜饺子,最常见的配料就是韭菜和茴香,原因很简单,这两种蔬菜都非常便宜易得,而且是可以一茬儿接一茬儿长的蔬菜。
甚至在很多北方人的家里,如今还是会强调“头茬韭菜”和“头茬茴香”,往往在第一次采割时,都会邀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一顿“头茬饺子”,因为头茬的叶子嫩,汁水多、营养丰富也更好吃。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就大谈特谈饺子,他回忆自己在抗战时期,在山西宝鸡铁路旁一草棚里吃过一顿韭菜馅儿饺子,一口气吃了20个,店主还抓了把带皮的蒜瓣儿,外加一碗热汤,让他吃的心满意足,永生难忘。
梁实秋的饺子读后感
梁实秋的饺子读后感《饺子》是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饺子这一中国传统美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家庭的深情眷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对家乡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饺子”这一传统美食作为切入点,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他用“饺子是中国人的食物,不是中国人的食物,是中国人的心灵”这样的语言,表达了对饺子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包的饺子,那种温馨和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接着,作者通过对包饺子的过程和技巧的描写,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他说“包饺子是一门艺术”,“包饺子是一门手艺”,这表达了对包饺子这一传统技艺的尊重和珍视。
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年味,想起了妈妈教我包饺子的情景,那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最后,作者通过对吃饺子的场景和意义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
他说“饺子是中国人过年的象征”,“饺子是中国人的年糕”,这表达了对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的尊重和珍视。
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年夜饭,想起了和家人团聚吃饺子的场景,那种温馨和幸福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感动和激动。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对家乡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饺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和记忆的载体;我明白了包饺子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我明白了吃饺子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家庭和团圆的象征。
因此,我深受感动,对家乡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会继续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让饺子这一美食成为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愿家乡的年味永远存在,愿传统文化永远传承!。
有关美食的散文集
关美食的散文集
1. 《雅舍谈吃》:这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梁实秋关于饮食文化的散文。
梁实秋的文笔优美,对食物的描绘细腻入微,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闻到、尝到食物的美味。
2. 《五味》:汪曾祺的这本书讲述了各地美食的酸甜苦辣咸,以及背后的人生百味。
汪曾祺的散文风格朴实自然,他的文字就像一道家常便饭,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3. 《食事》:这本书是作家林文月的饮食随笔集,主要记录了她在日常生活中与饮食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感。
林文月的文字清新淡雅,她对食物的描绘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4. 《人间滋味》:汪曾祺的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美食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关于各地美食的散文。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赞美,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5. 《唐鲁孙谈吃》: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
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写下了中华吃文化之精髓所在。
这本书中既有名菜佳肴,也有小吃逸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散文集都以美食为主题,但每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和角度都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雅舍谈吃》概述
《雅舍谈吃》概述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于1947年在重庆北碚客居时所著的一篇散文,后收录在散文集《雅舍小品》中。
全文描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民间小吃,道出了民俗饮食文化的真谛。
文章从简单的一粥一饭,到鱼翅燕窝,娓娓道来,其中贯穿着古今中外的风俗礼仪、典故传说、趣闻轶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小品中寓哲理。
这部作品共分为四辑。
第一辑主要描述了各地的美食,特别是北平的美食,如豆汁儿、酪等,以及与之有关的故事、典故。
第二辑则主要探讨了与“吃”有关的文化,深入挖掘了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第三辑则将视线转向了海外,描述了海外的饮食文化及其特色。
第四辑则是梁实秋先生对与“吃”有关的几本书籍的评论和推荐。
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先生不仅记叙了众多街头特色小吃的渊源、品相,更将“吃”背后的饮食文化、“吃”之余的人生百态和“吃”以外的故土乡情融于文章之中,诙谐典雅的文字间流露出一个时代的滋味记忆。
他的文字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让人倍感愉悦。
同时,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也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使得这部散文集具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雅舍谈吃》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的
散文集,它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
这部作品对于推广中国饮食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梁实秋雅舍谈吃美食散文
梁实秋雅舍谈吃美食散文虾,种类繁多。
"尔雅翼"所记:"闽中五色虾,长尺余,具五色。
梅虾,梅雨时有之。
芦虾,青色,相传芦苇所变。
泥虾,稻花变成,多在泥田中。
又虾姑,状如蜈蚣,一名管虾。
"芦苇稻花会变虾,当然是神话。
虾不在大,大了反倒不好吃。
龙虾一身铠甲,须爪戟张,样子十分威武多姿,可是剥出来的龙虾肉,只合做沙拉,其味不过尔尔。
大抵咸水虾,其味不如淡水虾。
虾要吃活的,有人还喜活吃。
西湖楼外楼的"炝活虾",是在湖中用竹篓养着的,临时取出,欢蹦乱跳,剪去其须吻足尾,放在盘中,用碗盖之。
食客微启碗沿,以箸挟取之,在旁边的小碗酱油麻油醋里一蘸,送到嘴边用上下牙齿一咬,像嗑瓜子一般,吮而食之。
吃过把虾壳吐出,犹咕咕嚷嚷的在动。
有时候嫌其过分活跃,在盘里泼进半杯烧酒,虾乃颓然醉倒。
据闻有人吃活虾不慎,虾一跃而戳到喉咙里,几致丧生。
生吃活虾不算稀奇,我还看见过有人生吃活螃蟹呢!炝活虾,我无福享受。
我只能吃油爆虾、盐火局虾、白灼虾。
若是嫌剥壳麻烦,就只好吃炒虾仁、烩虾仁了。
说起炒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
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
烩虾仁则是北平饭庄的拿手,馆子做不好。
饭庄的酒席上四小碗其中一定有烩虾仁,羼一点荸荠丁、勾芡,一切恰到好处。
这一炒一烩,全是靠使油及火候,灶上的手艺一点也含糊不得。
虾仁剁碎了就可以做炸虾球或水晶虾饼了。
不要以为剁碎了的虾仁就可以用不新鲜的剩货充数,瞒不了知味的吃客。
吃馆子的老主顾,堂倌也不敢怠慢,时常会用他的山东腔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
"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
堂倌和吃客合作无间。
水晶虾饼是北平锡拉胡同玉华台的杰作。
和一般的炸虾球不同。
一定要用白虾,通常是青虾比白虾味美。
但是做水晶虾饼非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
梁实秋的饺子读后感
梁实秋的饺子读后感这部小说以农民家庭为主题,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冲突展开,讲述了两个年轻人陈四妹和赵刚的爱情故事。
与一般的爱情故事不同的是,作者没有过多渲染爱情的美好和浪漫,而是以真实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的开篇,就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
赵刚的父亲因为被戴了黑帽子而精神失常,在村子里流浪。
赵刚虽然年少有为,但由于家境的困难,不得不在外务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在村子里,他与陈四妹邂逅,两人慢慢发展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得到祝福和理解,因为陈四妹的家庭对赵刚的家境和身份有着看不起的态度,认为他与陈四妹不配。
小说的情节展开得十分紧凑,作者巧妙地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关系揭示出传统封建农村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
陈四妹是个善良、坚强、聪明的女孩,她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权益;赵刚是个有责任心又顽强不屈的青年,他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家庭承担着沉重的负担;陈四妹和赵刚的父母则反映了许多传统农村家庭的封建观念和困境,他们对年轻人的选择和追求缺乏理解和支持。
读到小说的结尾,我深深地被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所触动。
在陈四妹和赵刚的爱情面前,许多人都表现出了自私和冷漠。
陈四妹的父母为了面子和地位,不顾女儿的幸福,坚决反对她和赵刚在一起;赵刚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固执和轻狂,错失了对儿子的陪伴和关爱。
面对这些冷漠和无奈,陈四妹和赵刚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他们不计较物质的得失,只想做真正幸福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梁实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封建观念和制约。
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被束缚在各种传统观念和道德标准中,无法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尤其是女性,要面对父母的安排和社会的压力,往往只能选择嫁人生子,没有自己的追求和权益。
而男性也要承受着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无法全身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在小说的结尾,陈四妹和赵刚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引导语: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中也有相关的记录,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饺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这是北方乡下的一句俗语。
北平城里的人不说这句话。
因为北平人过去不说饺子,都说“煮饽饽”,这也许是满洲语。
我到了十四岁才知道煮饽饽就是饺子。
北方人,不论贵贱,都以饺子为美食。
钟鸣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财力,吃顿饺子不算一回事。
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
年终吃饺子是天经地义,有人胃口特强,能从初一到十五顿顿饺子,乐此不疲。
当然连吃两顿就告饶的也不是没有。
至于在乡下,吃顿饺子不易,也许要在姑奶奶回娘家时候才能有此豪举。
饺子的成色不同,我吃过最低级的饺子。
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我在陕西宝鸡,餐馆过年全不营业,我踯躅街头,遥见铁路旁边有一草棚,灯火荧然,热气直冒,乃趋就之,竟是一间饺子馆。
我叫了二十个韭菜馅饺子,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我,外加一碗热汤。
我吃得一头大汗,十分满足。
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
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
大家已经酒足菜饱,禁不住诱惑,还是给吃得精光,连连叫好。
做饺子第一面皮要好。
店肆现成的饺子皮,碱太多,煮出来滑溜溜的,咬起来韧性不足。
所以一定要自己和面,软硬合度,而且要多饧一阵子。
盖上一块湿布,防干裂。
擀皮子不难,久练即熟,中心稍厚,边缘稍薄。
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
有些店里伙计包饺子,用拳头一握就是一个,快则快矣,煮出来一个个的面疙瘩,一无是处。
饺子馅各随所好。
有人爱吃荠菜,有人怕吃茴香。
有人要薄皮大馅,最好是一兜儿肉,有人愿意多羼青菜。
(有一位太太应邀吃饺子,咬了一口大叫,主人以为她必是吃到了苍蝇蟑螂什么的,她说:“怎么,这里面全是菜!”主人大窘。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再谈中国吃》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再谈中国吃》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再谈<中国吃>》引导语:《雅舍谈吃》收录了梁实秋谈吃的全部散文93篇,除了《雅舍谈吃》中的57篇外,还找到梁先在其他地方发表的36篇,是目前梁实秋谈吃的最全读本.下文是其中的一篇《再谈<中国吃>》,欢迎大家阅读!前些时候写了一篇《读〈中国吃〉》,乃是读了唐鲁孙先生大作,一时高兴,补充了一些材料,还有劳郑百因先生给我作了笺注。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酪》,一篇《面条》,除了嘴馋之外也还带有几许乡愁。
有些朋友们鼓励我多写几篇这一类的文字,但是也有人在一旁“挑眼”。
海外某处有刊物批评说,我在此时此地写这样的文字是为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张目,言外之意这个罪过不小。
有人劝我,对于这种批评宜一笑置之。
我觉得置之可也,一笑却不值得。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见《史记·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所谓天,乃表示其崇高重要之意。
洪范八政,一曰食。
文子所说“老子日,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这个自古以来即公认为人生首要之事,谈谈何妨?人有富贵贫贱之别,食当然有精粗之分。
大抵古时贫富的差距不若后世之甚。
所谓鼎食之家,大概也不过是五鼎食。
食日万钱,犹云无下箸处,是后来的事。
我看元朝和斯辉撰《饮膳正要》,可以说是帝王之家的食谱,其中所列水陆珍馐种类不少,以云烹调仍甚简陋。
晚近之世,奢靡成风,饮食一道乃得精进。
扬州夙称胜地,富商云集,放烹调之术独步一时,苏、杭、川,实皆不出其范畴。
黄河河工乃著名之肥缺,饮宴之精自其余事,故汴、洛、鲁,成一体系。
闽粤通商口岸,市面繁华,所制馔食又是一番景象。
至于近日报纸喧腾的满汉全席,那是低级趣味荒唐的噱头。
以我所认识的人而论,我不知道当年有谁见过这样的世面。
北平北海的仿膳,据说掌灶的是御膳房出身,能做一百道菜的全席,我很惭愧不曾躬逢其盛,只吃过称羼有栗子面的小窝头,看他所做普通菜肴的手艺,那满汉全席不吃也罢。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梁实秋《雅舍谈吃》内容简介】他的文字——或在平淡朴实中流露风趣或在幽默诙谐中显现温厚。
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
潇洒隽永,明丽生辉。
他的“雅舍”——梁实秋最为世人珍视的小品和杂文,饱含了他经历悲喜历练和世界观转变后,对人生的一种超脱体验。
他的性情——追求恬淡宁静:充满闲情逸致,襟怀清雅,有中国古代名士的遗风。
不圆于现实,而又着根于人性,令他的作品能超越时代和地域,历久常青。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
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
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书是其代表作的精选集《雅舍谈吃》,收录了:《醋溜鱼》、《酸梅汤与糖葫芦》等文章,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沉思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随笔,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
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梁实秋《雅舍谈吃》精彩书摘】北平中秋以后,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
口外的革肥,而少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
南北佳肴一本写尽!聊聊梁实秋好吃到可以下饭的美食散文集
南北佳肴一本写尽!聊聊梁实秋好吃到可以下饭的美食散文集距今大概3000多年前,说不好到底是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去昆仑山找西王母谈心的时代,还是周幽王点了几十座烽火台拿诸侯开心的时代,总之在周天子的国度里,有个人打算请朋友喝两杯。
他的家庭条件应该不怎么样,所以也没有多少菜肴可以准备。
只是打了几只野兔,然后不知从哪里采了些瓠瓜,甚至连叶子都全给薅了回来。
但想必请客的主人还是挺满意自己的安排,所以他甚至唱起了歌: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
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请客尝。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
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韶光转瞬三千年,这场饭局的主客早就变成了时间的沙漏里无人在意的微尘,但这首歌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后人给它起了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叫《瓠叶》。
也许,它的全名可能会更让你有感触一些——《诗经·小雅·瓠叶》。
从《诗经》起,“吃饭”就成为了刻在中国文学与文人写作基因里的传统。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曾写过一篇《中国人的饮食》,文中有段对于英美饮食文化的揶揄:如果他们知道食物的滋味,他们语言中就会有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英语中原本没有“cuisine”(烹饪)一词,他们只有“cooking”(烧煮);他们原本没有恰当的词语去称呼“chef”(厨师),而是直截了当称之为“cook(伙夫);他们原本也不说“menu”(菜肴),只是称之为'dishes’(盘装菜)……著名英国料理: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但中国文学不一样。
中国文学里不仅贯穿着风雅颂、赋比兴,还浸透着肉汤、熏沐着香料、包着饭、夹着馅儿、架着串儿、煎炒烹炸、烧煮汆扒……中国文人对于“吃饭”的态度,正如袁枚在他那本著名的私人菜谱里振臂高呼的宣言:“饮食,是大雅学问!”所以“饮食文学”是中国文学里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阅读中国文学时绝对不可不读的一类!这些洋洋洒洒的菜谱饮食文字里,如以现代中国作家为限,有两位先生公认成就最高,也最为值得下饭一读。
饺子梁实秋读后感300
饺子梁实秋读后感300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大学生,他每年都会回家过年。
可是这一年,他却因为考试无法回家过年。
正是因为无法回家,他对饺子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他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包饺子的情景,想到那个陪着他度过许多个冬天的父亲,他心里既感到了孤独,又感到了惋惜。
他决心在他考试结束后立刻回家包饺子。
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考试结束后真的回家了。
他看到了年迈的父亲正拿着一张纸,仔细地做着饺子馅。
主人公走上前去,轻轻地说道:“爸爸,让我来。
”父亲眼眶泛红,回答道:“不用了,儿子,你今天已经够辛苦了,我来就好。
”儿子坚持道:“爸爸,我真的很想包饺子。
”最终,父亲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他们一起包起了饺子,质朴而温馨的场景让人动容。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
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牵挂是无法言语表达的,只有用行动才能真正地表达出来。
父亲在饺子馅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和认真,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儿子的关心和爱。
而儿子和父亲一起包饺子的决心和坚持也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他们之间的行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包饺子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略了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在原地停滞不前。
而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亲情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天。
无论是像主人公一样,回家煮饺子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假期,还是在大家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与家人交流,都能使我们的家庭更加温暖和谐。
这个故事让我回忆起了我的亲人,我想到了我与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他们为我付出的一切。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人对我们的关心和付出。
同时,我们也要勇敢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心,用行动来真正地表达我们的爱。
通过阅读《饺子》,我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
它让我明白了家人之间的健康交流和关怀是多么重要,它给予了我勇气去呵护身边的亲人。
无论是过年时和家人包饺子,还是在平时与家人聊天,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亲情的温暖,用行动去维系亲情的纽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2)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
于是我把两本书拿到一起,专门看那些两本书都写了的食物。
两本书都写到了栗子。
无论是汪曾祺还是梁实秋,都很喜欢吃栗子,也都对糖炒栗子、煮栗子、奶油栗子面等做法如数家珍。
除了谈栗子的做法,梁实秋提到徐志摩每逢秋后必去杭州吃桂花煮栗子,有一年桂花尽为大雨所摧,徐志摩触景深情,写下了《这年头活着不易》。
而汪曾祺则提到了另一件事情:北宋灭亡后,两位南宋使臣出使金国,路过燕山时,有一个人送给他们一大包炒栗子。
这个人叫李和儿,曾经是汴京著名的厨师。
靖康之耻,汴京城破,李和儿辗转流落到幽州。
这一包炒栗子,是对故土的乡愁,更是人民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我隐隐意识到,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人不同的哲学视角。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大师欧文·白璧德的弟子,梁实秋继承了白璧德教授的新人文主义美学。
新人文主义美学抨击泛情人
道主义和科学人道主义,批评想象的过度放纵和道德上的不负责任,呼吁节制情感,恢复人文秩序。
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论基础是人性论。
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
显然,这是一种偏向于保守主义的思想。
梁实秋的政治主张在其《文学有阶级性吗?》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篇文章中,梁实秋写到:“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
”这种强烈的选民意识和精英主义态度在梁实秋一生的文
字中都刻下了鲜明的印记。
和梁实秋相比,汪曾祺的人生要更加曲折。
1937年,抗日战争的战火烧到了汪曾祺的故乡浙江高邮。
当时正在读高中的汪曾祺在国破家亡当中度过了颠沛流离的青春期。
1939年,几经辗转,汪曾祺
通过香港来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毕业后,汪曾祺辗转昆明、上海、北京等地工作,尝尽人间冷暖。
1949年,他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加入了革命队伍。
解放后,汪曾祺在北京文联工作,以一个剧作家的身份在文坛崭露头角。
“反右”与“文革”当中,汪曾祺都曾
遭到冲击,但后来又主持了样板戏《沙家浜》的改编。
改革开放以后,已近耳顺之年的汪曾祺方才迎来自己的创作高峰,成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有了这样的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野菜谱》这种梁实秋永远不会去关注的边缘古书会出现在《寻味》当中。
《野菜谱》是明代散曲家、画家王磐所著的一部教授人们辨识野菜的图谱。
汪曾祺在《王磐的〈野菜谱〉》一文中以极大的热情向人们介绍这本几乎已被历史所遗忘的图谱。
《野菜谱》一图一文,每张图谱下都有采食说明,并附一行小诗,感叹人民疾苦。
如:“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
君不见昨朝儿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
”再如:“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
爷娘新死兄趁熟,只存我与妹看屋。
”汪曾祺评价说:“读了这样的诗,……让我们知道,王磐怎么会写出
《朝天子·咏喇叭》那样的散曲。
我们不得不想到一个多年来人们不爱用的词儿:人民性。
”
“人民性”三个字,道出了汪曾祺和梁实秋的区别。
梁实秋出身名门,学贯中西,他所秉承的思想是新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从精神生活上看,梁实秋更接近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
他看人民
的态度是带着一种优越和清高的矜持在俯视众生。
他写芙蓉鸡片,大半篇幅却是在写东兴楼本身。
在他看来,东兴楼“格调很高”,所存好酒“专为留待佳宾”,跑堂“规矩特严”,因此去吃饭“也要有风度”。
顺便还吹嘘了一把自己在东兴楼如何宴请吴文藻、谢冰心、瞿菊农等北京文化界名流。
末了还要加上一句抗战后东兴楼名存实亡,“菜用大盘,粗劣庸俗”。
这一篇文字读下来,先不论菜是否好吃,名士风雅闲适的形象倒是跃然纸上。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关注的是乡土与百姓。
他一生经历曲折坎坷,看尽人间冷暖,晚年下笔,字字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汪曾祺对百姓的痛苦抱着最为真挚的同情,对百姓的幸福也抱着感同身受的喜悦。
“中国的农民不知有没有一天也吃上罗宋汤和沙拉。
也许即使他们的生活提
高了,也不吃罗宋汤和沙拉,宁可在大烩菜里多加几块肥羊肉。
不过也说不定。
中国人过去是不喝啤酒
的,现在北京郊区的农民喝啤酒已经习惯了。
我希望中国农民会爱吃罗宋汤和沙拉。
因为罗宋汤和沙拉是很好吃的。
”这样的文字,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是写不出来。
正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梁实秋依靠文字证明自己高人一等,而汪曾祺则用文字表达人民群众质朴的喜悦。
这是汪曾祺作为一个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和梁实秋这样的传统文人本质上的区别。
“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
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
”传统文人对文字的垄断,不仅用文言文区隔开书面语和口头语,更用取消标点符号的方式将断句作为把普罗大众排除在文明之外的密码。
梁实秋的文学垄断论,与千年来的文字垄断一脉相承,也支撑起他的精英主义主张。
因此,他的文字,在有意或者无意中,都在不断渲染与维系自己的精英地位。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梁实秋思想的保守。
这种保守甚至反映到梁实秋的美食散文上。
梁实秋本人的口味非常的狭窄,整本《雅舍谈吃》,大部分都在讲山东菜、北京菜,其他菜系涉猎很少,甚至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解。
比如梁实秋写佛跳墙,上来就先把这道福建名菜定位为“广告噱头”,然后又将其理解为“就是一锅煮得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最后干脆转进到红烧肉,读之简
直莫名其妙。
和梁实秋不同,汪曾祺“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他写蒙古草原上的羊贝子,就是一整只羊放在大锅里煮。
蒙古同胞只煮30分钟,照顾汉族客人怕太生了不
敢吃,多煮了15分钟。
“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
同去的编剧、导演,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即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
”这一段文字,读者的口水是流下来了,作者那幅胡吃海塞的美好形象
也活灵活现。
汪曾祺谈论另一道蒙古族名菜拔丝羊尾更是把自己的馋猫模样描绘得淋漓尽致:“外面有
一层薄薄的脆壳,咬破了,里面好像什么也没有,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
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他能狂吃内蒙古的羊肉,也能欣赏四川的豆花,还能学山东人来一顿煎饼裹大葱,甚至傣族人的苦肠(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他都敢下嘴。
出国访问吃臭起司,老外说这东西你们中国人不一定吃得惯,汪曾祺“待老夫吃个样儿叫你们见识见识”!梁实秋十分骄傲地宣称“南方人
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儿的”,汪曾祺第一次去北京,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
同学问:“怎么样?”
他说:“再来一碗!”汪曾祺认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耳朵也要杂一点,
多学几个地方的方言;对待不同的文化,也要开放包容。
老师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也是红色文化的胜利。
66年前,在梁实秋收拾
行李,追随蓝色文化南渡台湾的同时,汪曾祺选择投入革命的洪流,拥抱红色文化。
如今,海峡对岸的蓝正被民粹主义的绿打得一败涂地,而红历经磨难,仍然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