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手机定位与位置管理 移动互联网开发
手机定位原理
![手机定位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bcf93887c24028915fc33e.png)
手机定位原理手机定位[1]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定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GPS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基站的定位。
基于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机上的GPS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手机定位的。
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距离来确定手机位置的。
后者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有时误差会超过一公里。
前者定位精度较高。
此外还有利用Wifi在小范围内定位的方式。
编辑本段移动定位服务的概念移动定位服务是指通过无线终端(如手机、PDA 等)和无线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数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的与位置和方向相关的增值服务。
定位服务又叫做移动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如GSM 网、 CDMA 网)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移动位置服务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
早在1996 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要求移动运营商为手机用户提供紧急求助服务,即提供呼叫者的位置以便及时救援,他们将这种移动位置服务命名为E911 。
此后,日本、德国、法国、瑞典、芬兰等国家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商业化的位置服务。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颁布了对移动位置服务的要求,如美国“ US FCC E 911 ”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运营商为 911 用户提供的定位服务精度标准,而欧盟也颁布法律,遵循“ US FCC ”标准,并于2003-1-1 实施。
顺便提及的是,定位服务已引起人们对隐私权的关注。
无线通讯公司和监管者必须研究政策允许用户在输入地址信息时,其个人隐私权受到保护。
星机高科GPS定位手机是提供给特需人群遇险时一键报警求援、110、120救护快速确定目标位置、家长对老幼外出行走位置查询、安全监护的报警定位手机,也可以用手机从GPS手机上获去报警信息,是个人安防、亲情关爱的“随身保姆”。
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
![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51bd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5.png)
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沟通交流、获取信息,还是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移动通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确保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持续、稳定地享受通信服务。
那么,什么是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呢?简单来说,移动性管理就是指移动通信系统对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位置、状态和连接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技术和策略。
其主要目标是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通信不会中断,服务质量不受影响,同时还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移动性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位置管理。
当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其所在的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
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能够将呼叫、短信等通信请求正确地路由到用户所在的区域。
为了实现这一点,系统会将整个覆盖区域划分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标识。
当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系统会通过一系列的信令交互来更新用户的位置信息。
切换管理也是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从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进入另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如果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下降,而新小区的信号质量更好,系统就会发起切换操作,将用户的通信连接从当前小区切换到新小区,以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质量。
切换可以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类型。
硬切换是指在切换过程中,先断开与原小区的连接,再建立与新小区的连接;而软切换则是在与新小区建立连接的同时,保持与原小区的连接,直到新小区的连接稳定后再断开原小区的连接。
软切换可以减少切换过程中的通信中断,但也会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
功率控制也是移动性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和传播环境不断变化,为了保证通信质量,系统需要对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
如果发射功率过大,会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如果发射功率过小,则会影响通信质量。
因此,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位置、信号强度等信息,动态地调整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以达到最优的通信效果。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地理位置获取和定位方法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地理位置获取和定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62b2d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0.png)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地理位置获取和定位方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地理位置服务已经成为移动应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应用可以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地理位置获取和定位方法,以帮助开发者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的开发项目中。
一、地理位置获取的基本原理在移动应用中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基站定位技术。
GPS是通过卫星信号来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精确度较高。
而基站定位则是通过移动网络信号来得到用户的位置信息,相对GPS来说,精确度稍低一些。
二、GPS定位方法1. GPS定位的原理GPS定位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计算出用户的地理位置的。
通过内置在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中的GPS芯片,可以接收到至少4颗GPS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这些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位置,就能够确定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
2. GPS定位的适用场景GPS定位适用于那些需要较高精度的场景,比如导航应用、户外运动应用等。
在这些应用中,精确定位是必要的,以提供准确的导航和路径规划服务。
3. GPS定位的优缺点GPS定位的优点是精度较高,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然而,由于需要接收卫星信号,GPS定位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在高楼大厦、密集林地等信号弱的区域,GPS定位的精度可能会下降。
三、基站定位方法1. 基站定位的原理基站定位是通过移动网络基站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的。
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通信时,移动设备会连接到附近的基站,基站会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
通过计算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信号强度以及基站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推算出用户的地理位置。
2. 基站定位的适用场景基站定位适用于那些对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比如社交媒体应用、本地推荐应用等。
在这些应用中,大致的地理位置即可满足用户的需要。
3. 基站定位的优缺点基站定位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只需要依赖于移动网络的覆盖。
手机定位技术概述(ppt 29页)
![手机定位技术概述(ppt 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181a8db0717fd5370cdc17.png)
GSM手机定位技术——A-GPS:
A-GPS定位技术
3
该方式有手机辅助方式和手机自主方式两种:
(2)手机自主GPS定位方式 这种手机包含一个全功能的GPS接收器,具有(1)方式中手 机的所有功能,再加上卫星位置和手机位置计算功能。运算 开始时,需要的数据比手机辅助方式要多,这些数据能够持 续4小时以上或根据需要进行更新,通常包括时间、参考位置、 卫星星历和时间校验参数等。如果某些应用 需要更高的精度, 则必须持续(间隔约30s)向手机发差分GPS(DGPS)信号。 DGPS信号在非常宽 的地域范围有效,以一个参考接收器为 中心可服务于较宽的地域范围。最终位置信息由手机本身 计 算得到,若需要,此定位信息可发送到其它任何应用中。
LCS Proxy服务器
业务能力服务器
(Web、WebServices、Socket等)
Ethernet
SMG USSDG
接入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ArcGIS服务器 DB
公共IP网
企业用户
公众用户
手机定位平台组网及功能:
短信服务器
3SP服务器
定位服务器
Internet
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监控中心服务器
具体实现步骤:
(1) 手机收到各基站发来信号,得到TOA参数;LMU得到 RTD参数; (2) 手机将TOA和RTD参数 传送到GSM网。
GSM手机定位技术——E-OTD:
E-OTD定位技术
2
(3) OTD测量需要用同步、标准且模拟的脉冲。当BTS 发送的帧未被同步时,网络需要测量BTS之间 的RTD。为了 进行精确的三角测量,OTD测量和RTD测量(非同步BTS时) 均需要3个BTS。获得OTD 参 数后,手机位置既可在网络中
移动定位
![移动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72708c56f7ec4afe04a1dfca.png)
移动定位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调度系统等。
基本信息移动定位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定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GPS 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LBS基站定位。
基于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机上的GPS 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移动手机定位的。
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距离来确定手机位置的。
后者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
前者定位精度较高。
此外还有利用Wifi 在小范围内定位的方式。
[1]分类按照定位计算的位置不同,移动定位可分为基于移动台的定位和基于网络的定位两种基本类型。
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定位方法有基于小区的定位法(Cell-ID定位,也可称为COO定位)、信号到达角定位法(AOA定位)、时间提前量定位法(TA定位)、电波传播时间定位法(TOA定位)、到达时间差定位法(TDOA定位)、辅助GPS定位法(A-GPS定位)等。
当手机发生以下通信业务类型时,将产生定位数据:(1)开机、关机、重新获得移动信号或卡从移动设备中脱离;(2)手机用户接听或拨打电话;(3)手机用户发送或接收短信;(4)进入新的基站小区(正常位置更新);(5)手机用户使用上网业务;(6)通话的同时进入新的基站小区;(7)规定时间内,移动台自动报告当前位置(周期性位置更新)。
[1]工作原理在基于移动电信技术的定位的典型方法有:TA(或称为TA+CELLID);AOA、到达时间(TOA)、TDOA、TDOA、AOA:OTD、增强测量时间差(E-OTD);多路径图型辨识;GPS、DGPS、InverseDGPS、GPS辅助(A-GPS),等。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培训文档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培训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cd9ce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c.png)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培训文档第一章: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概念和发展趋势•移动应用开发的定义和分类:原生应用、混合应用、跨平台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的主要技术应用:Java、Swift、Kotlin、React Native、Flutter•移动应用开发的发展趋势: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第二章:移动应用开发的主要技术应用•原生应用开发:iOS、Android•跨平台应用开发:React Native、Flutter、Xamarin•混合应用开发:Ionic、PhoneGap•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技术: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管理第三章: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新业务模式•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新业务模式: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移动医疗•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新技术应用:AR、VR、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发的行业应用:金融、医疗、零售第四章:移动应用开发的监管趋势•移动应用开发的监管挑战: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移动应用开发的监管框架:GDPR、HIPAA、PCI-DSS•移动应用开发的监管创新:监管沙盒、技术合作、数据共享第五章: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挑战和解决方案•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挑战:数据泄露、网络攻击、身份盗窃•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解决方案: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威胁检测•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标准:OWASP、CWE、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第六章:移动应用开发的职业发展•移动应用开发的职业发展路径: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架构师、首席技术官•移动应用开发的职业发展技能: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模式、项目管理第七章:移动应用开发的应用案例•案例1:知名金融机构的移动银行应用•案例2: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应用•案例3:零售机构的移动商城应用信息图表和技术架构图•移动应用开发的技术栈图•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体系结构图•移动应用开发的数据流图•移动应用开发的漏洞管理流程图导读本文档旨在为移动应用开发公司的员工提供全面而易懂的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培训,涵盖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概念和发展趋势、主要技术应用、创新业务模式、监管趋势、安全挑战和职业发展技能等内容。
物联网 第七章 定位技术
![物联网 第七章 定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55ab0bccbff121dc368327.png)
快速找到当前可用的 GPS卫星
计算 位置
MS-Based 方式
MS- Assisted 方式
25
7.3.1 室内定位技术概述 7.3.2 室内GPS定位技术 7.3.3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 7.3.4 超声波定位技术 7.3.5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 7.3.6 RFID室内定位技术 7.3.7 UWB室内定位技术 7.3.8 WIFI室内定位技术 7.3.9 ZigBee室内定位技术
7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出于军事目的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到1994年 ,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已布置完成。
8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与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9
GPS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部分
27
室内定位技术要求
定位精度 稳健性 安全性 方向判断 标志识别 复杂度
28
当GPS接收机在室内时,信号受建筑物的影响而大大衰减,定位精度也很 低,要想达到室外一样直接从卫星中提取导航数据和时间信息是不可能的。为 得到较高的信号灵敏度PS技术采用大量的相关定位器并行地搜索可能的延 迟码,以助于实现快速定位。
第七章 定位技术
7.1 定位服务概述 7.2 定位服务的核心技术 7.3 室内定位技术 7.4 室内外综合定位技术
2
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位置服务,是由 卫星定位与GIS结合,加上移动通信网络与相关技术的支持,获得移动 终端、用户或实体的实际位置,如其经纬度坐标、高程数据或对应的电 子地图上的标示点,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各类服务。
地面控制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
《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df000d03d8ce2f00662360.png)
《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移动互联网技术学时:48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网络工程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部门:物联网学院先修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基础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张宏科主编,《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在介绍移动互联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IPv4、移动IPv6、移动子网、移动互联网安全和多播以及切换管理等的工作机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讲解。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对移动互联有网技术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然后能够利用所学的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对移动IPv4、移动IPv6、移动子网、移动互联网安全和多播以及切换管理等的工作机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非网络专业的学生,应该降低课程的难度,尽量讲解的通俗易懂;对网络专业的学生,尽量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拓展物流的视野,夯实专业基本功。
五、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教学基本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3.教学重点难点:基本概念(二)移动IPv4技术1.教学基本内容:移动IPv4技术概述、移动IPv4的工作原理、移动IPv4的基本概念、移动IPv4的工作过程、移动IPv4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总体设计方案、移动节点(MN)的设、外地代理(FA)的设计、家乡代理(HA)的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移动IPv4的工作原理,了解移动IPv4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3.教学重点难点:移动IPv4的工作原理、移动IPv4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移动IPv4的工作过程。
4.教学建议:详细讲解(三)移动IPv6技术1.教学基本内容:移动IPv6技术概述,移动IPv6的工作过程,移动IPv6的基本工作原理,移动IPv6中的数据结构,移动IPv6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移动IPv6协议的总体设计方案、接口信息和路由表更新模块设计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开发与需求分析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开发与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3745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9.png)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开发与需求分析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开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用户数量增加,而且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开发成为了开发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1. 统计分析功能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要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以便开发者根据数据调整应用的战略方向。
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应用下载量、用户留存率、用户访问量、应用使用情况等。
2. 消息推送功能消息推送功能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应该提供及时、准确、个性化的消息推送服务,以满足用户对消息推送功能的需求。
例如,可以给用户提供订阅功能,用户可以自由设置所需接收的消息类型。
3. 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地理位置定位功能是基于GPS技术实现的。
准确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目标地点,并为其提供周边的相关信息。
4. 充值/消费功能充值/消费功能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常见的功能,例如,游戏应用、购物应用等。
开发者需要提供简洁易用的支付界面以及多种支付渠道,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5. 社交分享功能社交分享功能可以将用户在应用中的操作或信息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例如,分享图片、文章等。
这种功能可以提高用户粘性,同时也可以宣传应用,增加用户。
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分析在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分析时,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
需求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用户需求1. 形态需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形态需求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开发者需要考虑用户使用设备的屏幕大小、系统版本等因素来适配应用。
2. 信息需求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因此,开发者需要考虑如何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3. 交互需求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要具备良好的交互功能,例如,用户可以手势滑动等操作交互。
4. 私人空间需求用户需要保护个人信息,开发者需要完善的个人隐私保护措施。
同时,应用开发者需要尊重用户隐私,不要随意收集、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第七章MobileGIS
![第七章MobileGIS](https://img.taocdn.com/s3/m/9fb30d361eb91a37f0115c4e.png)
主要内容
一、Mobile GIS概述 二、Mobile GIS系统的组成 三、Mobile GIS 四、Mobile GIS 五、Mobile GIS的应用
Mobile GIS概述---发展背景
“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是IT界的新共识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空间信息的需求不断
移动通信- WAP
1997年中期,世界几个主要的移动设备制 造商Motoro1a、Nokia、Ericsson和美国 一家软件公司Phone.com作为最初的发 起者成立了WAP论坛,开始进行WAP协议 的开发。目的是定义一种将服务器上的内 容进行过滤,以适合移动终端通信的标准 方式,为移动通信中使用因特网业务制定 统一的应用标准。
增加,特别是时间上的要求 GIS由单机桌面、企业发展到网络、社会GIS,向
移动GIS发展,为大众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 移动通信的不断更新换代,可以提供大容量的数据
服务,为人们实时、实地获取空间信息提供了保障 终端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GIS移动成为可能
——Mobile GIS发展是技术与市场双重推动的结果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在未来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
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移动通信- GPRS网络总体结构
GPRS系统可以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SM系统中 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
浏览器(Micro Browser) (4)会话层协议还可以处理无线覆盖不连续的问题,在承
载层传输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可先将会话暂时挂起,在适当 的时机自动恢复会话 (5)对于现有Internet中的安全协议TLS,根据无线应用 范围的特点(无线通信、长距离、长时延、低带宽)增加 了一些新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位置跟踪与分析技术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位置跟踪与分析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8dbd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2.png)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位置跟踪与分析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用户位置跟踪与分析技术成为了颇具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的重要课题。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通过手机上网、使用应用程序的方式不断增加,这为用户位置的追踪和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
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位置跟踪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一、用户位置跟踪技术1.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常用的用户位置定位技术。
它利用卫星信号与接收设备进行通信,能够精确地确定用户的位置。
GPS系统在移动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得用户的位置信息能够被追踪和分析。
例如,通过手机内置的GPS芯片,可以实时定位用户所在的经度和纬度坐标。
2. 基站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位置跟踪技术。
基站定位利用多个基站信号强度的测量值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每个基站都有独特的标识符,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其附近的基站信号进行位置计算。
基站定位技术不依赖于卫星信号,而是利用手机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实现对用户位置的跟踪。
3. WiFi定位技术WiFi定位技术通过检测用户所连接的WiFi热点来确定用户位置。
移动互联网中的许多地方都有WiFi信号覆盖,用户在连接WiFi时可以通过WiFi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用户所在的位置。
由于WiFi热点的覆盖范围较小,WiFi定位技术在城市等高密度区域的精度较高。
二、用户位置分析技术1. 轨迹分析技术用户位置的跟踪数据可以形成用户的移动轨迹,通过对用户轨迹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挖掘出用户的移动规律、喜好和行为特征。
轨迹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数据,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位置服务。
2. 热点分析技术热点分析技术关注的是用户聚集地的研究。
通过对用户位置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找出用户聚集的地点,并通过热力图等方式展示热点的分布情况。
热点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商家理解用户聚集的地点和时间,从而进行目标营销和产品布局。
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
![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bb1ad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9.png)
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是指通过移动网络来确定用户所在位置的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定位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原理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主要依赖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基站定位技术两种主要手段。
1.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的定位技术。
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和计算,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
GPS定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广域覆盖的特点,使其在户外定位和导航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基站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信号进行定位的一种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基站定位技术成为了一种简便、快速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定位方式。
基站定位技术通过测量用户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和信号强度等信息,并结合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定位计算,从而确定用户所在位置。
二、应用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个人定位个人定位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确定用户的位置。
这种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导航、位置分享、运动轨迹记录等功能。
比如,手机上的地图导航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定位技术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
2. 安防定位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在安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对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及时帮助。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定位技术对车辆进行定位,实现车辆监控和防盗追踪。
3.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领域也广泛应用了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
通过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周边商家信息和优惠活动,提升用户体验和购物便利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 室内定位目前,大部分移动通信的网络定位技术主要定位于户外环境。
但在室内环境下,由于信号传输受到建筑物的遮挡和反射等限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定位功能实现方法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定位功能实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30c3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a.png)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定位功能实现方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飞速发展,定位功能成为了移动应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定位功能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方便了移动应用的运营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移动应用定位功能实现方法。
一、基于GPS的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
GPS定位功能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者来说,可以利用手机的GPS芯片进行定位。
使用GPS技术进行定位的优点是精度高,几乎可以达到米级精度,但它对室内环境和天气条件敏感,精度在城市等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技术蜂窝网络定位技术是通过与基站通信来确定用户设备所在位置的一种方法。
蜂窝网络技术基于信号塔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等参数来进行定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无需额外硬件支持,但相对于GPS技术,其精度相对较低。
蜂窝网络定位通常用于室内环境或者GPS信号较弱的地区。
三、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Wi-Fi定位技术是通过扫描附近的Wi-Fi网络并与预先收集的Wi-Fi信号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
Wi-Fi定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快速定位,精度相对较高。
开发者可以利用手机的Wi-Fi模块来获取附近的Wi-Fi信息,并通过与数据库匹配来定位用户。
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事先收集和更新Wi-Fi信号数据库,同时对手机的电池消耗相对较大。
四、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定位技术地理位置服务(LBS)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位置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个性化服务。
地理位置服务结合了GPS、蜂窝网络和Wi-Fi等定位技术,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计算用户设备的位置。
开发者可以使用移动操作系统提供的地理位置服务API,如Android的Google Play服务和iOS的Core Location框架,来实现定位功能。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4c0618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e.png)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是指为移动设备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概念、步骤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是指基于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包括了移动应用的设计、编码、测试等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等需求。
与传统的桌面应用开发相比,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具有以下特点:1. 受限资源:移动设备的屏幕较小,处理能力与存储空间有限,开发者需要针对这些限制做出相应的优化。
2. 多样化平台:当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移动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等,开发者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要求进行开发。
3. 用户体验至上:移动应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用户体验,开发者需要考虑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
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步骤1. 需求分析:开发者需要明确应用的功能、目标用户、特色等,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 原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作应用的原型图,包括界面设计、交互流程等,用于展示应用的整体框架。
3. 开发与编码:根据原型图进行具体的编码实现,开发所需功能并进行测试,保证应用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4. UI设计:进行应用的界面设计,包括颜色搭配、布局排版等,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5. 功能测试:对应用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应用的功能正常运行,并修复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6. 发布与营销:将应用提交至各个应用商店进行审核,并进行推广营销,吸引用户下载和使用。
7.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改进应用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提升应用的产品价值。
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未来发展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应用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例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系统等将成为移动应用的重要功能。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隐私保护与位置服务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隐私保护与位置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0d7f29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9.png)
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隐私保护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各种活动。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移动互联网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往往被手机应用、网站等平台收集和利用。
虽然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便利,比如个性化推荐、定位服务等,但同时也给用户隐私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被用于欺诈等违法活动。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各国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比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美国的《网络隐私保护法案》等,都对企业在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加强了对隐私保护的措施,比如苹果公司推出了“隐私保护标准”,谷歌公司对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了匿名化处理等。
除了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自律管理外,用户个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比如设置强密码、及时更新手机系统、谨慎选择授权应用等。
此外,一些用户隐私保护工具如VPN、隐私浏览器等也可以帮助用户防范隐私泄露的风险。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位置服务也成为了用户的热门选择。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来获取周边的餐馆、商店、景点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地图导航、定位服务等功能快速找到目的地。
然而,位置服务也带来了一些隐私保护的问题。
比如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可能被滥用,导致个人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一些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努力。
他们提出了一些隐私保护的技术,比如差分隐私、位置混淆等,以保护用户的位置信息不被滥用。
同时,一些手机应用也在隐私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对位置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授权。
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隐私保护与位置服务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课题。
移动互联网中的位置服务技术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位置服务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986fd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7.png)
移动互联网中的位置服务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GPS定位、LBS定位、Beacon定位、AR技术等位置服务技术,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位置服务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中的位置服务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GPS定位技术GPS全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有很高的精度,因此在导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GPS定位技术在二次地图开发、智能交通、电子地图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GPS定位技术主要基于三个技术模块:接收机、卫星和控制站。
GPS定位技术有着较高的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可达数米级。
GPS定位技术不但能定位移动设备,还能定位车辆、挖掘机等大型设备。
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还需建立与之相应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LBS定位技术LBS英文全称“Location Based Services”,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技术。
通过LBS技术,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再将其与地图、电商、社交等服务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定位服务的重要作用。
LB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下载一款LBS应用客户端,通过该应用完成定位功能。
对于LBS定位技术而言,最为核心的就是提供稳定的室内和室外定位服务。
但是在室内环境下,由于各种信号干扰的问题,LBS定位技术的精度会有所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WiFi信号定位以及地磁定位等技术。
除此之外,开发LBS系统的场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购物中心内开发LBS系统需要考虑到商场的空间布局、WiFi分布、信号覆盖范围等因素。
三、Beacon定位技术Beacon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轻量级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用于近距离室内定位和环境监测。
定位精度相对于LBS更为精确。
Beacon可以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商家、景点等结合起来,提供更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方法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f555e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png)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在移动应用开发中,地理位置信息的处理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需求。
无论是为了提供精准的导航功能,还是为了实现社交媒体的位置共享,地理位置信息处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开发人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原始数据的获取在处理地理位置信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获取原始的地理位置数据。
目前,移动设备中常见的定位方式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站定位和WIFI定位等。
通过这些定位方式获取到的地理位置数据可以提供设备所在的经纬度坐标,同时还可以获取到一些附加信息,比如海拔高度、速度等。
二、地理位置信息的存储与管理获取到地理位置数据后,我们需要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进行管理。
常用的数据库有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的空间索引功能,将地理位置数据以空间对象的形式存储。
这样可以方便进行地理位置的范围查询和距离计算等操作。
三、地理位置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地理位置信息的可视化展示是一个很常见且有趣的功能。
通过地图展示,可以直观地查看用户所在的位置及周边的信息。
在移动应用开发中,很多地图服务提供商提供了相应的API和SDK供开发人员使用,如百度地图API、高德地图API等。
通过这些API和SDK,我们可以实现地理位置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同时还可以添加自定义的标记、路径规划、轨迹回放等功能。
四、地理位置信息的地理围栏应用除了基本的定位和展示功能之外,地理位置信息还可以应用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
地理围栏是在地理位置上设置一个虚拟的边界,将用户所在的位置与该边界进行比对,当用户进入或离开该边界时触发相应的逻辑。
这个功能在一些电商APP中很常见,当用户进入某个商圈时,APP会推送相应的促销信息。
在开发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和地理围栏API实现这一功能。
五、地理位置信息的隐私保护随着地理位置信息的广泛使用,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开发人员需要明确在使用地理位置信息时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尊重用户的隐私选择。
位置信息、定位技术与位置服务
![位置信息、定位技术与位置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1b44e9cb856a561252d36f80.png)
• 在特定的物联网应用中,有时甚至只需要测量位置信息 • 声传感器枪声定位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5
•
• •
•
7.2 物联网中的位置服务 7.2.1 位置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与GPS技术的应用带动 了基于位置的服务( LBS)的发展 基于位置的服务也叫做移动定位服务(MPS) 位置服务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GSM网、 CDMA网、3G/4G或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移 动数字终端设备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平台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 位置服务两大功能是:确定你的位置,提供适 合你的服务
19
GPS接收机类型 GPS技术发展趋势 • 导航型接收机 • 测地型接收机 • 授时型接收机 • • • •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 安全性 服务的综合性 多系统的兼容性
20
7.3.3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 • GIS是在地理学、遥测遥感技术、GPS、管理 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 叉学科 • 遥感影像可以作为GIS系统的一种基本地图, 由GPS系统提供的精确位置数据,以及其他社 会经济数据共同形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库 •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技 术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 为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1
地理空间数据库基本特点: • 数据的来源是多样的 • 数据的选取是面向行业和面向应用的
• 数据是动态的
• 数据是海量的
22
• 遥感地图、城市地图与GPS城市位置数据的关系
23
• 城市等高线图、交通图、土地使用图与植被图
24
GIS 的应用领域 • 资源管理—农业和林业领域,在完成对农 业和林业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 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 处理 • 资源配置—全国范围内能源保障、粮食供 应调派、救灾减灾中物资的分配 • 城市规划和管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中,如何保证建筑面积与绿地的比例和 合理分布、城市道路与整体发展规划 问题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七)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七)](https://img.taocdn.com/s3/m/c6572d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d.png)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应用开发行业迅速崛起。
其中,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作为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开发者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
I. 离线地图技术在移动应用中使用离线地图技术可以提供离线地图缓存功能,用户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查看地图。
常见的离线地图技术包括: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
1. 矢量地图矢量地图使用矢量图形来表示地图数据。
相比栅格地图,矢量地图具有数据量小、细节展示较好等优势。
通过矢量数据的处理和渲染,可以实现地图的缩放、平移、旋转和变形等交互操作,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栅格地图栅格地图使用栅格图像来表示地图数据。
由于栅格图像的存储体积较大,常见的做法是将栅格地图分割成多块,用户可以通过下载所需的地图块来进行离线地图的浏览。
栅格地图的优点是地图图像质量高、渲染速度快,适用于展示复杂且细节丰富的地图。
II. 离线导航技术离线导航技术可以让用户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导航操作。
常见的离线导航技术包括:基于GPS的导航和基于地图匹配的导航。
1. 基于GPS的导航基于GPS的导航常用于室外导航,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定位用户的位置,并提供路径规划和导航指引。
在离线模式下,导航软件可以使用离线地图数据和离线导航算法,帮助用户实现离线导航功能。
2. 基于地图匹配的导航基于地图匹配的导航常用于室内导航和道路导航。
在离线模式下,导航软件可以通过与离线地图数据进行地图匹配,判断用户当前的位置,并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该技术需要使用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来获取用户的移动信息,并与地图数据进行匹配。
III. 离线地图与导航技术的开发工具为了实现离线地图与导航功能,移动应用开发者可以使用各种开发工具和框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开发工具介绍:1. MapboxMapb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图开发平台,提供丰富的地图数据和开发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合定位
混合定位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系统用于定位。
采用混合定位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两种或两种以 上定位系统有利于克服某一单独的定位系统定位不准的难 题。
常见的混合定位系统有,GPS+基站、GPS+北斗导航卫星 系统、GPS+WiFi。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时间
修正位置准确性
检查检索出的位置是否比先前的估计要显著的新; 检查生成的位置精度是否比先前的好; 检查新的位置来自哪个定位源,是否可信。
调整模型以节省电池和数据交换
减少监听窗口的大小; 设置让定位源降低位置更新反馈频率; 限制一组定位源。
常见的应用案例
用位置标记用户创建的内容
用户开始 内容创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遵循的建设原则: 开放性 自主性 兼容性 渐进性
7.3 GIS技术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在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各类空间数据及描 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 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也就是用于输入、存储、 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GPS定位很准确,但是只适用于室外,而且耗电量很大, 返回位置数据的延时较长。
Android网络定位可以使用移动基站和WiFi信号来定位, 既适合于室内也适合于室外,反应速度快,不需要额外耗 费电量。
定位服务
Android允许应用程序访问定位服务,终端设备通过 android.location包为定位服务提供支持。位置服务框架的 核心部件是LocationManager系统服务,它提供了确定位 置的API。 getSystemService(Context.LOCATION_SERVICE)
手机测量自己所在周围的三个以上不同基站的下行导频信 号,得到这些基站下行导频信号的到达时刻,计算其到达 时间差。
位置分析软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基站的坐标,采用三角 公式计算出手机的位置。
卫星定位
卫星定位系统由绕地球运行的多颗卫星组成,能连续发射 一定频率的无线信号。
接收设备通常选取4颗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计算,来确定 接收设备持有者的位置。
中心端子系统负责整个系统业务的管理和统计,中心端子 系统可以运行于桌面系统,也可以运行于手机终端。
传输网络子系统由连接前端子系统、平台子系统和业务中 心端子系统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构成。
7.2 手机定位技术
手机定位主要有网络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卫星定 位和混合定位。
基站定位
确定每个基站的地理位置,建立统一的基站地理位置数据 库。
locationManager.requestLocationUpdates(LocationManag er.GPS_PROVIDER,0,0,locationListener)
申请用户授权
为了通过NETWORK_PROVIDER或GPS_PROVIDER获 得位置更新,必须声明ACCESS_COARSE_LOCATION 或者ACCESS_FINE_LOCATION授权来申请用户授权。
注意: ACCESS_COARSE_LOCATION授权仅对 NETWORK_PROVIDER; ACCESS_FINE_LOCATION对两种定位源授权。
获取用户位置的流程
① 启动应用程序;
② 启动对来自所选位置源位置更新信息的监听;
③ 通过过滤出新的但稍欠精确的位置值,来维护一个对当 前位置的最佳估计;
GIS通过从GIS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来创建地图,GIS数据 库中的任何修改都可以自动在下次绘图中体现。
GIS提供了一个绘图版面和绘图工具,GIS结合多媒体技 术,在地图、图表和表格中链接视频和音频信息。
GIS地图服务商
使用GIS平台有两种方式: 一是利用GIS软件商提供的开发工具包; 二是利用GIS平台提供的服务,调用GIS平台提供的API 接口。
国内外公司提供的GIS服务有Google Maps API、 Microsoft Virtual E51map API、Sogou Map API等。
7.4 Android平台定位功能
开发Android定位应用时,可以使用GPS和Android网络定 位两种方式来获取用户的位置。
GIS数据
在GIS系统中,自然界的信息被划分成不同主题而又相互 关联的层进行存储。
GIS数据有三种基本的格式: 空间数据(Spatial data) 表格数据(Tabular data) 影像数据(Image data)
GIS数据分为两种数据模式: 矢量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
地理属性
任何一个地理要素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属性来识别这个要素 是什么,描述信息,或者要素的一些相关度量。这些属性 值的类型包括: 类别 级别 计数和数量 比率 连续和不连续值
元数据
现有数据的详细清单; 名称和数据项定义; 名称和定义的关键字列表; 数据清单索引和访问关键字列表; 数据生成的操作步骤记录,包括数据是如何采集的; 数据结构和使用的数据模型文档; 数据用于分析的操作步骤记录。
绘图
制图是GIS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地图为显示数据提供了一 个其他方式所不能提供的途径。
络更新位置 得到升级
提供的兴趣 点列表得到 升级和保存
提供的兴趣 点列表得到 升级和保存
时间 应用程序 停止监听 位置更新
思考与练习题
电子地图、数字地图及GIS地图的区别是什么?GIS地图 有什么优势?
一个比较完整的手机定位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它们在 系统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在Google Maps API中,如何获得位置坐标?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Google Maps API的手机应用,能
LOGO
第七章 手机定位于位置管理
简单个人定位应用系统
基于手机定位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有多种形态,根据不 同的视角也有多种不同类型。
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把手机定位系统分为两种类型: 简单个人定位应用系统 有管理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
简单个人定位应用系统
简单个人定位应用系统的特点是GPS采集和业务系统均由 用户的智能手机终端承担。
④ 停止监听位置信息;
⑤ 使用最新的位置源估计值。
监听GPS 和网络更新
缓存的GPS 位置因太旧
而作废
获得一个基于 WiFi的位置
一个GPS位 置代替了当 前最佳估计
在应用程 序中运用 最佳估计
启动 应用
检索缓存的 GPS位置
接收新的 新的基于WiFi 小区识别码 的位置因出现
大的误差而作废
停止监 听更新
够在GIS地图显S地图显示自己所在的城市。
世界上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卫星定位系 统有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 统)、俄罗斯的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以及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
通过新的GPS 或网络进行优化
启动 应用
应用程序开始 监听位置更新
帮助用户决定到哪里去
用户想看到 一个附近兴 趣点的列表
位置估计 得到改进
位置估计 得到改进
用户提交/记录 有位置标签的输入
应用程序停止 监听位置更新
时间
位置估计 得到改进
建议的列表 稳定下来
启动 应用程序监 提供的兴 应用 听GPS和网 趣点列表
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构成, 目前已经有16颗卫星。
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 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 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m, 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用程序有了LocationManager,就可以 查询最近已知用户位置的所有LocationProvide列表; 周期性地从位置提供者处注册/注销以便更新用户的位置; 如果设备处于一个指定经/纬度的确定范围内,可以通过 注册/注销方式解除一个指定的Intent。
确定用户位置的挑战
多定位源 用户移动 精度变化
GPS采集软件 业务系统终端软件
移动 互联网
公用平台系统
有管理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
前端子系统有智能手机终端硬件和终端软件构成,其中, 终端软件包括GPS位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业务管理模 块。
平台子系统负责接收和管理前端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的业 务信息和数据,并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用户权限 分配等。
GIS技术优势
提高管理资源的能力 为决策提供直观依据 灵活地绘制地图
GIS使用模式
对“在什么地方”绘图 对数量绘图 对密度绘图 查询某区域里面或者紧邻有什么 对变化绘图
GIS软件
GIS软件提供了存储、分析和显示位置信息的功能和工具。
GIS软件的主要组件包括: 可以输入和操作地理信息的工具集; 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分析、查询更多信息或打印发布的智能数字地图的工 具集; 一个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请求位置更新
在Android平台,通过回调方式获取用户位置。
调用requestLocationUpdates(),从LocationManager获得 位置更新,传递给LocationListener。
locationManager.requestLocationUpdates(LocationManag WORK_PROVIDER,0,0,locationList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