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9011-2002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f232ce89b6648d7c0c7467a.png)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 ISO19011标准概述1.1 ISO19011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1年11月15日公布了ISO19011:2011《治理体系审核指南》。
我国差不多于2012年完成了GB/T19011新版标准的制定,等待公布。
1.2 ISO19011标准概要1.2.1 标准的7个章节该标准共包括7章,其中:第3章陈述了标准所使用的关键术语和定义。
致力于确保这些定义与其他标准中的定义不发生冲突。
第4章描述了审核所依据的原则。
这些原则有助于使用者明白得审核的本质(差不多性质),关于明白得5-7章中所陈述的指南也专门重要。
第5章提供了关于建立和治理审核方案、建立审核方案目的以及和谐审核活动的指南。
第6章提供了关于策划和实施治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第7章提供了有关治理体系员和审核组的能力和评判的指南。
1.2.2 标准的2个附录附录A展现了第7章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指南。
附录B 为审核员提供了策划和实施审核的附加指南。
两个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1.3 新版标准的要紧变化1.3.1 名称的变化标准的名称由《质量和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指南》修改为《治理体系审核指南》1.3.2 适用范畴的变化扩大了适用范畴:适用于需要实施治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需要治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1.3.3 术语和定义的变化增加了6个术语及定义:向导、风险、能力、观看员、合格、不合格、治理体系修改了“能力”、“审核方案”的定义1.3.4 要紧技术内容变化与ISO19011: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要紧技术变化如下:标准的适用范畴从质量和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拓展为任何治理体系审核;明确了ISO19011和ISO17021的关系;引入远程审核方法以及风险的概念;将“保密性”增加为新的审核原则;重新组织了第5、6和7章的内容;新的附录B中包括了增加的信息,因而删除了“有用关心”框中的内容;强化了能力确认和评判过程;新的附录B包括了领域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示例。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784cfe1c1c708a1294a441d.png)
31
5.5 审核方案的记录
应当保持记录以证实审核方案的实施,包括: a) 与每次审核有关的记录,如:
审核计划, 审核报告, 不符合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报告; 适用时,审核后续活动的报告。
b) 审核方案评审的结果; c) 与审核人员有关的记录,覆盖诸如以下方面:
29
5.3.3 审核方案的程序
审核方案的程序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审核的策划和日程安排; 确保审核员和审核组长的能力; 选择适当的审核组并分配其任务和职责; 实施审核; 适用时,实施审核后续活动; 保持审核方案的记录; 监视审核方案的业绩和有效性;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审核方案的总体实现情况。
作为各自审核方案的一部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可以进行合作, 实施联合审核。在这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职责分工、附加资源的提 供、审核组的能力以及适当的程序,并在审核开始之前就此达成一致 意见。
22
A 审核方案的改进
(5.6)
审核方案的授权 (5.1)
审核方案的建立
•目的、范围与程度
P
•职责、资源、程序
应当确定审核方案的目的以指导审核的策划和实施。 这些目的可基于以下考虑:
管理的优先事项; 商业意图; 管理体系要求;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要求; 供方评价的需要; 顾客要求; 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组织的风险。
25
实用帮助——审核方案目的的示例
审核方案目的与审核有关,并通过独立性和系统性来明确:
d) 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审核员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 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保持客观的心态,以保 证审核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e) 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 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是可证实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 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在可获 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结论的可 信性密切相关。
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
![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65460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1.png)
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一、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基础ISO9000:2000和ISO14000:2004及GB/T28001-2001的相容性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体体系一体化的基础,具体表现在:遵循PDCA原则,按照PDCA过程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管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均以预防为主,着眼持续改进,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要求的内容相同的比重很高,如“文件;记录控制;内审;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意识和能力;内部沟通等”。
ISO19011:2002标准体系为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一体化审核提供了依据,而GB/T28001-2003又和ISO14001:2004极其相似。
二、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组织内各项活动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于组织而言,能够精简机构、节省投入、提高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但真正的一体化应打破旧习惯,从根本上做到一体化。
三、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原则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为了管理控制方便,往往抽象为不同的过程来描述,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使那些本来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表面化的分开,但也就是这种方法,使人们往往忘记了活动和过程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再重新探讨一体化。
因此,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1、职能一体化原则。
职能一体化是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根本,特别是职能一致的工作应安排同一部门和人员担当,如:管理者代表、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审、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资源管理。
2、文件一体化原则。
文件一体化是形式上的一体化,但“形似才能神合”,没有形式上的一体化就无从谈起内涵上的一体化。
文件的内容应尽量做到“合并”描述,不能合并描述的“分别”描述,除非完全独立的活动尽量少用“单独”描述。
如:质量、环境和安全文件的控制是一样的,“合并”描述;仓库管理中既涉及质量又涉及环境和安全,可在仓库管理文件中“分别”描述;污水处理仅涉及环境,“单独”描述,产品质量检验也可“单独”描述。
解析ISO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研究报告
![解析ISO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b74d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0.png)
解析ISO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研究报告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是一份针对管理体系审核实践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份指南的结构、内容以及意义与应用。
首先,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是一份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文件,与ISO 9001等管理体系标准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南内容包括:审核定义和原则,审核过程的规划、准备、执行和报告,审核的不同类型和方法,审核员的能力要求,以及审核结果的处理与监视等等。
作为一份通用的指南文件,它并不局限于特定领域或行业,而是适用于各类企业和组织。
其次,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架构,分为4个章节,共22个主要条款。
其中,第1章介绍了指南的引言和适用范围;第2章提出了审核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试图为读者揭示管理体系审核的本质和意义;第3章从规划、准备、执行和报告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审核的过程和要求;第4章则集中讨论了审核员的能力和证明,以及审核结果的监视和处理。
最后,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意义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一方面,它是企业建立和维护管理体系的必备指导文件,可以帮助企业确保其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作。
另一方面,它也是审核员进行管理体系审核的重要参考,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审核的各个环节和技能要求。
此外,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还可以为政府机构、专业评价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推动管理体系审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之,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是一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其在管理体系建设和审核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该指南的结构、内容和应用方法,对于企业和审核员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数据分析是一种研究数据的过程,目的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解释。
ISO19011-2011解读2
![ISO19011-2011解读2](https://img.taocdn.com/s3/m/e1ef34056c85ec3a87c2c5e2.png)
ISO19011-2011解读2ISO1901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结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l76)和外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的合作与努力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2年10月正式发布了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休系审核指南》该标准替代了ISO10011—1《质量体系审核》、ISO10011—2《质量体系审核员评定准则》、ISO10011—3《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管理》、ISO14010《环境审核通用指南》、ISO140ll《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ISO14012《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等6个标准。
ISO19011标准是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相结合的审核指导性标准。
它不仅是对IS09001、ISO9001和ISO9004等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补充.也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
同时,ISO19011标准还有可能为制订更多的管理体系通用方法、标准提供借鉴一、ISO19011标准产生的背景ISO19011标准为审核指南。
该标准为“审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那时.当局的公报出信使传达到各地。
为了确保如实传达,同样清楚公报内容的“审核员”要随信使一同山发,以见证信使发布的公报是否完整、准确,并向当局报告信使完成任务的情况。
到了近代.会计行业把验证财务数据可靠性的评价活动称为“审核”(即审计),会计师在审核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做出声明。
在过去几十年里,审核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评价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术语和工具了。
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1、ISO14001)是建立在PDCA循环上的规范化管理要求.而审核正是PDCA 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一个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乃至人事、财务、风险、投资等管理有着种种要求,组织需要对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ISO19011 2002审核指南
![ISO19011 2002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9bbea875a8102d277a22f94.png)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号:GB/T19011-2003/ISO19011:2002替代情况:替代GB/T19021.1~19021.3-1993,GB/T24010~24012-1996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23发布)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天津钢管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目次前言ISO前言ISO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审核原则5 审核方案的管理5.1 总则5.2 审核方案的目的和审核方案的范围与程度5.3 审核方案的职责、资源和程序5.4 审核方案的实施5.5 审核方案的记录5.6 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6 审核活动6.1 总则6.2 审核的启动6.3 文件评审的实施6.4 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6.5 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6.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6.7 审核的完成6.8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7 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7.1 总则7.2 个人素质7.3 知识和技能7.4 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7.5 能力的保持和提高7.6 审核员的评价前言本标准是GB/T 1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之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 19021.1-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GB/T 19021.2-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GB/T 19021.3-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工作管理》、GB/T 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 2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GB/T 2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关注新标准ISO19011
![关注新标准ISO19011](https://img.taocdn.com/s3/m/1e9b1b90a98271fe900ef98f.png)
关注新标准ISO1901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代替以下6项标准:ISO10011-1: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ISO10011-2: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ISO10011-3: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工作管理》、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ISO19011标准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相结合的审核指导性标准,它不仅是对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补充,也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
另外,ISO19011标准还有可能为制订更多的管理体系通用方法、标准提供借鉴。
为此,我们特编发《关注新标准ISO19011》一文,以期引起广大认证机构、认证人员和培训机构及认证组织对新标准的关注,进而学习和研究新标准,掌握新标准,贯彻实施新标准。
标准产生的背景审核是评价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术语和工具。
为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多种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ISO19011标准诞生了。
ISO19011标准作为审核指南,将审核明确定义为: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审核准则得到满足的程度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全球认证证书颁发情况的第11轮调查,到2001年12月,全世界已颁发了ISO9001证书51万多张、ISO14001证书3.6万多张,由此可见认证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人们对认证的信任度,而数以百万计的商业组织、消费者和政府机构对这些证书的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证审核的质量和可靠性,审核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这也正是在1991年ISO发布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标准(ISO10011)和1996年发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ISO14010,ISO14011和ISO14012)的原因。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64ba6160242a8956aece453.png)
审核方案的制定: ·目标和内容 ·职责 ·资源 ·程序
审核方案的实施:
·安排审核日程
审核方案
A
的改进
·评价审核员 ·选择审核组 ·指导审核活动
·保持记录
P
审核员能力 和评价 D 审核活动
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
·监视和评审
·识别纠正和预防措施
C
的需求
·识别改进的机会
精选课件
7
审核方案(3/4)
• GB/T19001-2000标准8.2.2“内部审核”要求,组织“应对审核 方案进行策划”。这一策划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 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 围和方法”,“审核员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能力的评价(2/3)
• 以下提供的是ISO19011标准对内审员评价的一个例子。 假设内部审核方案中审核员评价过程的应用
能力领域
步骤1 个人素质、知识和技能
步骤2 评价准则
步骤3 评价方法
个人素质
有 往 才多 道 ,艺 德 注, 、 意韧思 观性想 察,开 ,明阔 感断, 知,善 力自于 ,立交 多。在 意程 工度 作场所的业绩满 业绩评价 通用知识和技能
“审核方案”的管理部门(如质管部) 一次审核活动的审核组长
特 定 时 间 段 审 核 的 目 标 、 范 围 、 管 理 根 据 “ 审 核 方 案 ”。 规 定 和 实
职责、资源提供,以及方案制定、实 施 某 次 审 核 的 审 核 活 动 安
施、监视、评审和改进审核方案。
排。
覆盖组织 QMS 的本年度一系列的内部 按 审 核 方 案 五 月 份 的 一 次 完
审核
整体系审核。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f232ce89b6648d7c0c7467a.png)
ISO19011-XXXX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 ISO19011标准概述1.1 ISO19011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1年11月15日公布了ISO19011:2011《治理体系审核指南》。
我国差不多于2012年完成了GB/T19011新版标准的制定,等待公布。
1.2 ISO19011标准概要1.2.1 标准的7个章节该标准共包括7章,其中:第3章陈述了标准所使用的关键术语和定义。
致力于确保这些定义与其他标准中的定义不发生冲突。
第4章描述了审核所依据的原则。
这些原则有助于使用者明白得审核的本质(差不多性质),关于明白得5-7章中所陈述的指南也专门重要。
第5章提供了关于建立和治理审核方案、建立审核方案目的以及和谐审核活动的指南。
第6章提供了关于策划和实施治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第7章提供了有关治理体系员和审核组的能力和评判的指南。
1.2.2 标准的2个附录附录A展现了第7章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指南。
附录B 为审核员提供了策划和实施审核的附加指南。
两个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1.3 新版标准的要紧变化1.3.1 名称的变化标准的名称由《质量和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指南》修改为《治理体系审核指南》1.3.2 适用范畴的变化扩大了适用范畴:适用于需要实施治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需要治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1.3.3 术语和定义的变化增加了6个术语及定义:向导、风险、能力、观看员、合格、不合格、治理体系修改了“能力”、“审核方案”的定义1.3.4 要紧技术内容变化与ISO19011: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要紧技术变化如下:标准的适用范畴从质量和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拓展为任何治理体系审核;明确了ISO19011和ISO17021的关系;引入远程审核方法以及风险的概念;将“保密性”增加为新的审核原则;重新组织了第5、6和7章的内容;新的附录B中包括了增加的信息,因而删除了“有用关心”框中的内容;强化了能力确认和评判过程;新的附录B包括了领域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示例。
ISO19011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章节培训课件
![ISO19011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章节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4f147f650e52ea55189874.png)
理解审核的本质,对于理解5-7 章中所描述的指南也很重要。 第5 章提供了关于建立和管理审核方案、建立审核方案目
标以及协调审核活动的指南。 第6 章提供了关于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第7 章提供了有关管理体系审核员和审核组的能力和评价
在引言中提出标准与GB/T27021的关系、标准结构和 基本内容提要。
全文共7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审核 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实施审核,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
标准运用过程方法及PDCA循环和框图、流程、表格 深入浅出的讲述审核指南各项要求。 新增加的附录B为审核员策划和实施审核提供了进一步 指南,还包括了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示例,因而删 除了第一版标准中的实用帮助框及其内容。
的指南。 附录A 提供了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第7 章中指南的示例 附录B 为审核员提供了策划和实施审核的附加指南
第一节 GB/T19011标准及术语和定义
1.1.4 GB/T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术语和定义
GB/T19011-2013版《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中的术语和 定义共有二十条,比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 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的十四条增加了六条。两版相比较, 除“审核证据”、“受审核方”、“技术专家”和“审核计 划”四条保持不变外,有了以下几点变化: (1)增加了“观察员”、“向导”、“风险”、“合格 (符合)”、“不合格(不符合)”和“管理体系”六条术 语; (2)原有四条术语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即“审核准则”、 “审核结论”、“审核员”和“能力”; (3)原有六条术语的注释发生了变化,即“审核”、“审 核发现”、“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审核方案”和 “审核范围”。
GB-T19011-2003-ISO19011-2002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19011-2003-ISO19011-2002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c7d379e52d380eb62946da6.png)
GB-T19011-2003-ISO19011-2002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19011-2003/ISO19011:2002代替GB/T19021GB/T24010GB/T24011GB/T24012质量和(或)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指南2002.12.17目次ISO前言 (1)ISO引言 (2)1. 范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审核原则 (5)5. 审核方案的治理 (5)5.1 总则 (5)5.2 审核方案的目标和内容 (7)5.3 审核方案的职责、资源和程序 (8)5.4 审核方案的实施 (9)5.5 审核方案的记录 (9)5.6 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 (9)6. 审核活动 (10)6.1 总则 (10)6.2 审核的启动 (11)6.3 文件评审 (13)6.4 现场审核的预备 (13)6.5 现场审核的实施 (14)6.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18)6.7 审核的完成 (1)96.8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20)7. 审核员的能力与评判 (20)7.1 总则 (20)7.2 个人素养 (21)7.3 知识和技能 (2)17.4 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237.5 能力的保持和提升 (2)57.6 审核员评判 (2)5ISO 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爱好,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技术委员会的要紧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公布。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9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9011](https://img.taocdn.com/s3/m/e56af3535ef7ba0d4b733bb0.png)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 B/T 19011—2013)目次前言┈┈┈┈┈┈┈┈┈┈┈┈┈┈┈┈┈┈┈┈┈┈┈┈┈┈┈┈┈┈┈┈┈┈┈┈┈┈┈┈Ⅱ引言┈┈┈┈┈┈┈┈┈┈┈┈┈┈┈┈┈┈┈┈┈┈┈┈┈┈┈┈┈┈┈┈┈┈┈┈┈┈┈┈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审核原则┈┈┈┈┈┈┈┈┈┈┈┈┈┈┈┈┈┈┈┈┈┈┈┈┈┈┈┈┈┈┈┈┈┈┈┈ 45 审核方案的管理┈┈┈┈┈┈┈┈┈┈┈┈┈┈┈┈┈┈┈┈┈┈┈┈┈┈┈┈┈┈┈┈┈ 5 5.1 总则┈┈┈┈┈┈┈┈┈┈┈┈┈┈┈┈┈┈┈┈┈┈┈┈┈┈┈┈┈┈┈┈┈┈┈┈┈┈ 5 5.2 确立审核方案的目标┈┈┈┈┈┈┈┈┈┈┈┈┈┈┈┈┈┈┈┈┈┈┈┈┈┈┈┈┈┈┈7 5.3 建立审核方案┈┈┈┈┈┈┈┈┈┈┈┈┈┈┈┈┈┈┈┈┈┈┈┈┈┈┈┈┈┈┈┈┈┈7 5.4 实施审核方案┈┈┈┈┈┈┈┈┈┈┈┈┈┈┈┈┈┈┈┈┈┈┈┈┈┈┈┈┈┈┈┈┈┈10 5.5 监视审核方案┈┈┈┈┈┈┈┈┈┈┈┈┈┈┈┈┈┈┈┈┈┈┈┈┈┈┈┈┈┈┈┈┈┈135.6 评审和改进审核方案┈┈┈┈┈┈┈┈┈┈┈┈┈┈┈┈┈┈┈┈┈┈┈┈┈┈┈┈┈┈┈136 实施审核┈┈┈┈┈┈┈┈┈┈┈┈┈┈┈┈┈┈┈┈┈┈┈┈┈┈┈┈┈┈┈┈┈┈┈┈14 6.1 总则┈┈┈┈┈┈┈┈┈┈┈┈┈┈┈┈┈┈┈┈┈┈┈┈┈┈┈┈┈┈┈┈┈┈┈┈┈┈14 6.2 审核的启动┈┈┈┈┈┈┈┈┈┈┈┈┈┈┈┈┈┈┈┈┈┈┈┈┈┈┈┈┈┈┈┈┈┈┈15 6.3 审核活动的准备┈┈┈┈┈┈┈┈┈┈┈┈┈┈┈┈┈┈┈┈┈┈┈┈┈┈┈┈┈┈┈┈┈15 6.4 审核活动的实施┈┈┈┈┈┈┈┈┈┈┈┈┈┈┈┈┈┈┈┈┈┈┈┈┈┈┈┈┈┈┈┈┈17 6.5 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22 6.6 审核的完成┈┈┈┈┈┈┈┈┈┈┈┈┈┈┈┈┈┈┈┈┈┈┈┈┈┈┈┈┈┈┈┈┈┈┈236.7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237 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23 7.1 总则┈┈┈┈┈┈┈┈┈┈┈┈┈┈┈┈┈┈┈┈┈┈┈┈┈┈┈┈┈┈┈┈┈┈┈┈┈┈23 7.2 确定完成审核方案需求的审核人员能力┈┈┈┈┈┈┈┈┈┈┈┈┈┈┈┈┈┈┈┈┈┈┈24 7.3 审核员评价准则的建立┈┈┈┈┈┈┈┈┈┈┈┈┈┈┈┈┈┈┈┈┈┈┈┈┈┈┈┈┈┈28 7.4 选择适当的审核员评价方法┈┈┈┈┈┈┈┈┈┈┈┈┈┈┈┈┈┈┈┈┈┈┈┈┈┈┈┈28 7.5 进行审核员评价┈┈┈┈┈┈┈┈┈┈┈┈┈┈┈┈┈┈┈┈┈┈┈┈┈┈┈┈┈┈┈┈┈28 7.6 保持并提高审核员能力┈┈┈┈┈┈┈┈┈┈┈┈┈┈┈┈┈┈┈┈┈┈┈┈┈┈┈┈┈┈2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审核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南和说明示例┈┈┈┈┈┈┈┈┈┈┈┈┈┈┈3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审核员策划和实施审核的补充指南┈┈┈┈┈┈┈┈┈┈┈┈┈┈┈┈┈36参考文献┈┈┈┈┈┈┈┈┈┈┈┈┈┈┈┈┈┈┈┈┈┈┈┈┈┈┈┈┈┈┈┈┈┈┈┈┈┈42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 —2009 所规定的规则起草。
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正式版)
![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bb90d4caaedd3383c4d3f6.png)
文件编号:TP-AR-L632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正式版)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整合知识(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基础ISO9000:2000和ISO14000:2004及GB/T28001-2001的相容性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体体系一体化的基础,具体表现在:遵循PDCA原则,按照PDCA过程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管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均以预防为主,着眼持续改进,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要求的内容相同的比重很高,如“文件;记录控制;内审;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意识和能力;内部沟通等”。
ISO19011:2002标准体系为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一体化审核提供了依据,而GB/T28001-2003又和ISO14001:2004极其相似。
二、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组织内各项活动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于组织而言,能够精简机构、节省投入、提高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但真正的一体化应打破旧习惯,从根本上做到一体化。
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30f1557650e52ea5518989c.png)
ISO19011:2018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ISO / IEC指令第1部分描述了用于开发和保持本标准的程序。
特别是,应注意不同类型的ISO文档所需的不同批准标准。
本文件是根据ISO / IEC指令第2部分的编辑规则起草的(见)。
本文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一些专利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或所有的此类专利权问题。
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已经确认的任何专利权的详细信息将在引言/或收到的专利声明ISO清单中(见)。
本文中使用的任何商标名称都是为方便用户而提供的信息,并不构成认可。
有关标准的自愿性质的解释,与合格评定相关的ISO特定术语和表达的含义,以及IS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中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则的信息,请参阅本文件由ISO / PC 302管理体系审核指南项目委员会编写。
第三版取消并取代了第二版(ISO 19011:2011),该版本已经过技术性修订。
与第二版相比的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基于风险方法的审核原则;——扩大了审核方案管理的指南,包括审核方案风险;——扩大审核实施的指南,特别是审核策划部分;——扩大了审核员的一般能力要求;——调整术语以反映过程而不是对象(“事项”);——删除了附件中包含审核特定管理体系专业能力要求(由于太多的管理体系标准,将所有专业的能力要求包括在内是不切实际的);——扩展附件A,以为审核(新)概念提供指南,如组织环境,领导作用和承诺,虚拟审核,合规和供应链。
引言本文件第二版自2011年出版以来,已经出版了许多新的管理体系标准,其中许多标准具有共同的结构、相同的核心要求以及共同的术语和核心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最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4c51ff49649b6648d747fc.png)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最新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唯一授权的依法从事认证人员认证(注册)的机构,开展管理体系审核员、认证咨询师、产品认证检查员和认证培训教师等的认证(注册)工作。
CCAA是国际人员认证协会(IPC)的全权成员,加入了IPC-QMS/EMS 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国际互认协议,人员注册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承认。
本准则由CCAA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61 号)制定,遵循了IPC《QMS 和EMS 审核员认证制度开发规范第四版》(BD-05-007)、GB/T 27024-2004《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和GB/T 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审核员国家注册制度的基础性文件。
CCAA 遵照GB/T 27024-2004 实施本准则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员注册制度,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依据GB/T27024-2004 实施的认可。
CCAA-QMS 审核员注册仅表明注册人员具备了从事QMS 审核的个人素质和相应知识与能力,而不对注册人员的专业技术范围和能力加以识别和确认。
尽管CCAA 已尽力保证评价考核过程和注册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但如果某一注册人员提供的审核或其它服务未能满足客户或聘用机构的所有要求,CCAA 对此不承担责任。
1.1 引言1.1.1 本准则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遵循国际人员认证协会(IPC)《QMS 和EMS 审核员认证制度开发规范第四版》(BD-05-007)的要求制定,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员国家注册/认证制度,目的是确认QMS 审核员具备相应的个人素质、知识和能力,保证QMS 认。
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1504454b52acfc789ebc9e9.png)
目次ISO前言 (1)ISO引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审核原则 (5)5. 审核方案的管理 (5)5.1 总则 (5)5.2 审核方案的目标和内容 (7)5.3 审核方案的职责、资源和程序 (8)5.4 审核方案的实施 (9)5.5 审核方案的记录 (9)5.6 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 (9)6. 审核活动 (10)6.1 总则 (10)6.2 审核的启动 (11)6.3 文件评审 (13)6.4 现场审核的准备 (13)6.5 现场审核的实施 (14)6.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18)6.7 审核的完成 (19)6.8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20)7. 审核员的能力与评价 (20)7.1 总则 (20)7.2 个人素质 (21)7.3 知识和技能 (21)7.4 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 (23)7.5 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25)7.6 审核员评价 (25)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 范围本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能力提供了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和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本标准原则上可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审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识别审核组成员所需的能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办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ISO14050:2002 《环境管理术语》3. 术语和定义除下列术语和定义外,本标准采用GB/T19000-2000和ISO14050:2002中的术语和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03.120.10A 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011-2003/ISO19011:2002代替GB/T 19021.1-.3-1993GB/T 24010-24012-1996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uidelines for quality and/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auditing(ISO19011:2002 IDT)(报批稿)хххх-хх-хх发布хххх-хх-хх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 ISO前言 2 ISO引言 2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审核原则 65. 审核方案的管理 6 5.1 总则 6 5.2 审核方案的目的和内容8 5.3 审核方案的职责、资源和程序9 5.4 审核方案的实施9 5.5 审核方案的记录105.6 审核方案的监视和评审106. 审核活动10 6.1 总则11 6.2 审核的启动12 6.3 文件评审的实施13 6.4 现场审核的准备13 6.5 现场审核的实施15 6.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18 6.7 审核的完成196.8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197 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19 7.1 总则19 7.2 个人素质20 7.3 知识和技能20 7.4 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23 7.5 能力的保持和提高24 7.6 审核员的评价24前言本标准是GB/T 1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ISO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本标准代替GB/T 19021.1-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1部分:审核》、GB/T19021.2-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GB/T 19021.3-1993《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3部分:审核工作管理》、GB/T 24010-1996 《环境管理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 24011-1996《环境管理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GB/T 24012-1996《环境管理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本标准与所替代的六项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1.范围的变化:本标准适用于需要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和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原则上也可适用于其它领域的审核。
2.结构的变化:本标准方框中的内容以实用帮助的方式,针对特定的问题提供了补充指南或示例。
3.内容的变化:本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能力提供了指南。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天津钢管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仁良、李强、吴晶、章学峰、田武、王卫东、纪振双、许阳、陈传铮、张茵。
I S 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方面,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国际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
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19011是由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和ISO/TC207/SC2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审核和有关的环境调查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
ISO19011第一版代替ISO10011-1:1990、ISO10011-2:1991、ISO10011-3:1991、ISO14010:1996、ISO14011:1996和ISO14012:1996。
I S O 引言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强调了审核作为监视和验证组织的质量和(或)环境方针有效实施的一种管理工具的重要性。
审核也是合格评定活动(例如外部认证/注册)以及供应链评价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国际标准为审核方案的管理、内部或外部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以及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提供了指南。
本国际标准旨在适用于广泛的潜在使用者,包括审核员(审核员可直接应用该标准),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因合同原因需要对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审核的组织以及合格评定领域中与审核员注册或培训、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认可或标准化有关的组织。
本国际标准旨在提供能够灵活运用的指南。
如标准中多处所述,这些指南的使用可根据受审核组织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以及实施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本国际标准方框中的内容以实用帮助的方式,针对特定的问题提供了补充指南或示例。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内容旨在为小型组织使用本国际标准提供支持。
第4章描述了审核的原则,这些原则帮助使用者认识审核的基本性质,是第5、6、7章所必要的序言。
第5章提供了管理审核方案的指南,覆盖了诸如为审核方案的管理分配职责、建立审核方案目的、协调审核活动和提供充分的审核组资源等内容。
第6章提供了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包括审核组的选择。
第7章提供了审核员所需能力的指南,描述了评价审核员的过程。
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一起实施时,由本标准使用者决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分别进行还是一起进行。
尽管本国际标准适用于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使用者可以考虑通过适当修改或扩展所提供的指南以适用于其它领域的审核,包括其它管理体系的审核。
本国际标准仅提供指南,但使用者可以应用该指南制定自己与审核有关的要求。
此外,在监视(动词)与要求(如产品规范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方面感兴趣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政府机构的定期检查、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本国际标准中的指南是有用的。
理解:1.本标准的内容可满足广泛的使用者达到其不同的审核目的2.根据不同的审核目的选择本标准适用的内容3.遵循审核原则,创造性运用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 范围本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能力提供了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和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本标准原则上可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审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识别审核组成员所需的能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ISO14050:2002《环境管理术语》3. 术语和定义除下列术语和定义外,本标准采用GB/T19000-2000和ISO14050:2002中的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的术语如果出现在本章其他的定义或注释中,该术语用黑体字表示,并在其后面的括号中附原词条号。
这种以黑体字表示的术语,可以用其完整的定义替代。
3.1审核 audit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只好不审核自己的工作,可以审本部门的工作)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3.2审核准则 audit criteria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3.3审核证据 audit evidence与审核准则(3.2)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3.4审核发现 audit findings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3.3)对照审核准则(3.2)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3.5审核结论 audit conclusion审核组(3.9)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3.4)后得出的审核(3.1)结果。
3.6审核委托方 audit client要求(REQUEST)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3.7),也可以是依据法律或合同有权要求审核的任何其他组织。
可以是:●要求某审核组织对自己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受审核方●由自己的审核员或要求第三方审核机构对供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顾客●被授权审核某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对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施了充分控制的独立机构(如医药、食品、核能、或其他管理机构●为使受审核方组织的管理体系注册,被指定进行审核的独立机构(如认证/注册机构)3.7受审核方 auditee被审核的组织。
3.8审核员 auditor有能力(3.14)实施审核(3.1)的人员。
3.9审核组 audit team实施审核(3.1)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3.8),需要时,由技术专家(3.10)提供支持。
注1: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