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镜技术简介

神经内镜(Neuroendoscope),又称脑室镜,是近1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整套的神经内镜设备包括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冲洗系统,各种专用神经内镜(包括硬镜和软镜)以及配套器械和设备。

医生与广大患者无不梦想以最小的创伤达到疾病治疗的最佳的效果,这是"微创"理念产生的原因,也是"微创"技术发展的动力。

"神经内镜技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突出代表。以"神经内镜技术"处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但国内尚未普及,甚至许多大型三甲医院还不能开展该类手术。

神经内镜技术是利用直径厘米的内镜对颅内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种技术。手术时只需在颅骨上钻一直径厘米的骨孔,将内镜置入颅内对病变进行手术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创伤极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不少患者术后5天左右即可出院。

神经内镜的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的内镜的成像原理各不相同,硬性内镜主要靠多个柱状凸透镜成像,而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成像原理相对复杂。

(一)硬性内镜

(二)纤维软镜

1.纤维光学原理

光导纤维直径为十几到几十微米,可以任意弯曲,光线进入后,经折射到达其内表面,如此反复地折射,光就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当玻璃丝弯曲时,反射角相应地变化,光线就随弯曲的纤维传导。

2.纤维光束导像原理

导像纤维束由几万根光学纤维丝按顺序平行地排列起来,利用光学上的全反射原理,将物像由一端传至另一端,不失真地传递图像。

3.成像原理

冷光源的光束经光导纤维束(导光束)照射于手术野内,照射得到的反射光即成为成像光线,先后经过直角屋脊棱镜、成像物镜、玻璃纤维导像束、目镜等一系列光学元件,在目镜上显示手术野的图像。

(三)电子软镜

电子内镜成像依赖于内镜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冷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内镜内的光导纤维进入手术野,图像传感器接收到手术野的反射光,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到视频处理系统,后者将其处理后传输到显示器中,显示为手术野的彩色图像。其图像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更清晰,色泽更逼真,分辨率更高。

神经内镜技术的优势

一、神经内镜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二、内镜和显微镜相比较具有三大优点:

1、手术视角广,可多角度观察,显示某些手术显微镜无法到达的盲区和死角,内镜可以把外科医生的“眼睛”带到使用显微镜无法清晰看到的手术区域,经过同样的手术通道,其观察及手术操作范围明显扩大。

2、在较深的术野,手术显微镜的光亮度可能出现衰减,神经内镜可以近距离观察病变,不受术野深度影响,为深部术野提供更好的观察质量,分辨清晰度优于显微镜,更有利于精细手术。

3、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减少了手术中对脑和重要神经结构的强力牵拉,大大减小了手术创伤。

三、神经内镜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相结合,采用小切口,使一些神经外科手术更准确、更精细,使手术创伤进一步减小。

神经内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源于20世纪初,近二十余年才有了发展,而我国的发展则始于近十年。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三: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了各种适应于神经外科临床要求的内镜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器械;

其次是神经外科总体水平迅速提高,可经手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不断增加,且对其疗效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为神经内镜的应用提供了紧迫的需求;

此外,各种新仪器设备和微创技术的出现,大大更新了诊疗思想与观念,更加促进了高科技含量的仪器设备的研制和完善。

实践证明神经内镜技术可以在神经外科领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来人们在大力提倡外科手术的微创理念,其根本含义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精湛的技艺,既要做到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创伤,又要尽可能的解除病变,以人为本提高术后存活质量。神经内镜的设计思想恰恰符合这一理念。回顾国内近十年来数千例的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最大的优势是使术野的显露更为清晰,减少术野死角,避免对一些正常结构的干扰与破坏。

神经内镜技术的普及有利于神经外科的发展。目前用神经内镜独立完成的手术已有十余种,与各种常规和现代设备与器械联合完成的手术也有许多。由于内镜的应用,一些过去没有认识的疾病,我们可以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一些过去不能直视完成的手术,现在可以做到了。这一切表明了它正在扩展神经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神经内镜的普及依赖于人们观念的更新。任何新鲜事物,常常面临着传统观念的阻碍。神经内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之初,同样面临着许多传统思维的限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经过我国已有的几千例神经内镜手术的经验积累,涉及十几类病种,并有多种操作技术应用的实践检验,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今天这种技术的适用价值和未来良好的前景,正在逐步为广大同道所认识。

神经内镜手术适应征

随着神经内镜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窥镜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手术领域的应用可分为颅脑和脊柱两大类。

一.颅脑颅腔可分为脑内和脑外两部分。脑内部分包括脑室系统和脑实质,而脑外部分包括各脑池、蛛网膜下腔和颅底腔隙。

(一). 脑内大多数脑内神经内窥镜手术涉及脑室系统,因为脑室系统内充满清澈的液体,为内镜手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野条件。

1.脑室系统神经内镜在脑室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脑室内置管手术、分流管脑室端阻塞后再通术、脑室内囊肿切开术(如蛛网膜囊肿切开术)、膜开窗术(如三脑室造瘘术)、肿瘤切除术(如胶样囊肿切除术)和活检术等。

2.脑实质因神经内镜操作需要一定的空腔间隙,所以脑实质内应用仍局限于脑内血肿和囊性肿瘤。

(二). 脑外颅腔内的颅外间隙包括蛛网膜下腔和颅底腔隙。蛛网膜下腔应用包括蛛网膜囊肿切开术、微血管减压术和动脉瘤夹闭术。颅底手术包括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和经筛视神经减压等。

二.脊柱 1931年Burman首先在尸体上进行脊柱内窥镜操作,1938年Pool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多采用软性可操作窥镜。脊柱系统可分为硬脊膜外和硬脊膜内两部分,硬脊膜内可进一步分为脊髓内和脊髓外。

(一). 硬脊膜下髓内神经内镜最多应用于脊髓积水,通过内镜可发现和打通中央管内引起积水的隔膜。内窥镜也可适用于中央管内及其周围的髓内肿瘤的活检,但是全切肿瘤则非常困难。髓外硬膜下存在的蛛网膜下腔间隙同样适合于细径的纤维内窥镜操作,故可应用于髓外蛛网膜囊肿或脊髓手术粘连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囊肿。

(二). 硬脊膜外硬脊膜外包括椎管内和椎管外,后者是神经内窥镜脊柱内应用最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因为目前国外已有许多神经外科医生采用经皮胸腔内窥镜和腹腔内窥镜进行胸椎和腰骶椎(L4-5和L5-S1)椎间盘切除手术。脊柱旁肿瘤也可应用胸腔和腹腔内窥镜操作技术切除。

神经内镜技术可以治疗的疾病

1、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复杂性脑积水等。婴幼儿和儿童的脑积水,若进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多,随着患儿长大,还需再次手术更换分流管。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创伤小,疗效好,不需放置和更换分流管。

2、脑室内囊肿、脑囊虫病、脑脓肿、脑室炎都可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3、颅内蛛网膜囊肿: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枕大池囊肿、鞍上囊肿等,其中鞍上囊肿常被误诊为脑积水,进行分流术治疗,术后囊肿继续增大,病情加重;而采用内镜手术,、在内镜下打开囊壁,彻底缓解脑积水。

4、垂体瘤:绝大多数垂体瘤可采用内镜下经鼻入路切除,术中操作都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比显微手术更安全,肿瘤全切率高,创伤更小,不需填塞鼻腔,患者术后痛苦小。

5、斜坡脊索瘤,拉克氏囊肿,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等都可采用经鼻腔入路的内镜手术治疗,外部没有切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