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木瓜原文
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卫风·木瓜木瓜,古时又称“木嘉”、“木佳”,是一种香甜可口的水果。
在诗经·卫风中有一篇名为《木瓜》的诗,诗中描述了瓜果的成长过程,抒发了民间爱情之美好。
彼棘所伤,无出我茅。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木瓜生疏,枝柯多叶。
有女怀春,吐槿于丛。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父母故依依,嘉宾欣有德。
送之如送草,胡然离散离。
岂无他人语,故自称心耳?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固既有言,以作我行。
多言不如静,慢语益反差。
子不语怪力,杼轴及女墨。
君子所居,美其邻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言顾行,行思义。
作伐不伐,不成邪御。
退食自公门,弓藏自后阁。
明月不可掩,东风不可阁。
何必条支桃,偏其反与?虽无目之疾,尚有心之忧。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志士仁人,所爱皆如一。
芃芃黍苗,盈箱之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那些荆棘伤了我,我找不到茅草躲避。
你是否想到过我?却远远地不去彼此相寻。
木瓜被弃,枝条上的嫩芽花朵,都被慢慢地吐出来了。
有个女孩怀着春天的心情,到丛林里采了一朵吐睛。
她拿着这朵吐睛,想要送给谁?心思飘忽在远方。
父母满心依依,来宾高兴有几分。
离别就像离散的草,没有什么理由,却不得不分开。
没有人说话,只是自己的情绪在迸发着。
那位君子,不是素食的人,却知道怎样去做事。
多说不如少言,慢慢地说话反而更显得急躁。
说起他的技艺,对女子传授知识,真是人见人爱的本事。
居住环境美丽,邻居们和睦相处。
有事情不对,就改正它;没有事情就加油提高。
开口讲话,行动思考,要与理念一致。
带兵打仗,既用鞭策又用激励,不会弄错路线。
退餐优雅地离开正门,藏弓藏箭在后榻上。
月光璀璨,东风吹拂,怎么可能不欣喜?志士仁人,爱情像一个人一样,墨羽也是赞美的激励。
茂盛的果实向盒中囤积放弃,谁料得到,盘子中的每一粒果子都有辛苦的背后。
诗意解析诗经·卫风·木瓜在描写木瓜生长的过程中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热爱。
整首诗充满着一种“怨别离荒寂”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情感。
《诗经·木瓜》原文赏析

《诗经·⽊⽠》原⽂赏析 《诗经·⽊⽠》出⾃《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描述男⼥之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诗经·⽊⽠ 投我以⽊⽠,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词语注释 ①⽊⽠:落叶灌⽊,果似⼩⽠。
古代有⼀⽠果之类为男⼥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报之以琼琚:你将⽊⽠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只是为了回报,⽽是表⽰永远相。
匪:同“⾮”。
好,爱。
④⽊桃:桃⼦。
⑤⽊李:李⼦。
[1] 作品译⽂ 你赠送给我的是⽊⽠,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 《诗经·⼤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较起来,《卫风·⽊⽠》这⼀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发出的成语“投⽊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报琼”的使⽤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要⾼,那就⼤错⽽特错了,稍微作⼀下调查,便会知道这⾸《⽊⽠》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对于这么⼀⾸知名度很⾼⽽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以下是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诗经木瓜全文《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赏析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拓展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创作背景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导语:《诗经·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木瓜诗经原文赏析,欢迎借鉴!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赏析这首诗中所出现的“木瓜”“木桃”“木李”实际都是一种果子,就是“木瓜”。
它的果实如瓜,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芳香。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木瓜果肉厚实、香气浓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
同样“琼琚”“琼瑶”“琼玖”实际上都是指美丽的宝石。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三章基本重复,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各有一字之差,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极有音乐美感。
你听这个男子在唱:“小小木瓜赠给我,就像你的脸儿椭又圆,时时映在我心间。
取下美玉回赠你,爱你的心不会变。
小小木瓜赠给我,尝上一口真香甜,回味无穷喜无限。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的爱情比金坚。
小小木瓜赠给我,情深意长天可鉴,从此把你手儿牵。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幸福到永远。
”呵呵!写到这里不禁莞尔。
为何?只因这诗里的女子可爱、质朴啊。
你看她多直接,面对喜爱的男子她主动赠予“木瓜”求爱,并很快得到男子愿结百年之好的回复。
典型的女追男啊!看来真应验那句俗语“女追男,隔层纱。
”安意如曾在《思无邪》赏析《木瓜》一文时说这对男女是在“仲春之月”情定终身的,我认为此言差矣!只需看看木瓜的成熟期(每年的9、10月间)便可知此事绝不可能发生在农历二月,而及有可能“仲春之月”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时间。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楂,又名木梨。
【鉴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往今来解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导读: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鉴赏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鉴赏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鉴赏《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卫风·木瓜》原文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诗经名句——《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名句——《诗经·卫风·木瓜》《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卫风·木瓜》简介《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木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木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木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óng)琚(jū)。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李:果名,即榠樝,又名木梨。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诗经卫风木瓜是诗经中一个名篇,它流传千年经久不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鉴赏《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木瓜诗经原文及解释

木瓜诗经原文及解释1.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哎呀,这说的不就是别人给我一个木瓜,我就回赠他美玉嘛,这可不是为了回报呀,是想永远和他交好呢!就好比你给我一颗糖,我给你一个拥抱,这多美好呀!2.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看看,多直接呀,人家给个木瓜,就回那么好的东西,这情谊多深呀!就像朋友帮我个小忙,我请他吃顿大餐一样,不是为了还人情,而是真心想对他好呀!3.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就像别人送我一束花,我回赠他一本书,情意满满呀!这不是简单的交换,是感情的联络呀,难道不是吗?4.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哎呀呀,这就好像我难过时他给我安慰,他遇到困难时我全力相助,这才是真正的情谊呀!5.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这多像生活中那些温暖的互动呀,别人给一点温暖,我们就回报大大的善意,多棒呀!6.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不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你来我往嘛,相互珍视,相互给予,多有意思呀!7.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这真的像极了好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行动就足以表达一切,不是吗?8.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就像恋人之间,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对方感受到深深的爱意呀!9.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难道不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对我们好的人,然后用真心去回应他们吗?10.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总之,这首诗经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传递,多值得我们学习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
《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卫风木瓜原文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的译文及注释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
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诗经卫风木瓜的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
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
(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
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