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法律基础、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1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规律的学科。
2.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强调道德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2.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揭示了资本主义道德的阶级性和虚伪性,为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三章:法律基础3.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2 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稳定性等特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3.3 我国法律体系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部分,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础。
第四章:道德修养4.1 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4.2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成长、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4.3 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提高道德修养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
第五章:心理健康5.1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5.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3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第六章:社会公德6.1 社会公德的概念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教案
《绪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认识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
能力目标:当代大学生应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情感目标: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让大学生坚定“中华儿女定能用青春与担当托起中国梦,让祖国走向复兴,实现自己的青春梦”的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教学难点: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活动】:“新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学生A:出门不用带钱包卡啦,一部手机搞定所有事情,微信呀、支付宝呀这些电子支付方式,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了。
学生B:我也想说手机,我跟我家人之前都用苹果、三星这些国外品牌,现在我们用上国产手机了,我爸、我妈用华为,我自己在用小米,国产手机又便宜又好用。
学生C:我觉得我们国家起来越厉害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了,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都会背我们的古诗会唱中文歌曲。
学生D:近年来,中国铁路频频亮相世界舞台,用共建共享共赢的思想向国际社会充分释放友谊的信号。
大国重器在世界各个角落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为我国人民送去了看得见的“快速方便”的实惠,让大国担当更加彰显,让大国科技更加闪亮。
二、讲授新课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步人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与内涵。
2. 掌握绪论部分的核心要点,包括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2. 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课程导入(10分钟)1. 引言: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2. 背景介绍: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第二部分:概念解析(15分钟)1. 思想道德修养:解释其定义,强调其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和谐的作用。
2. 法律基础:阐述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课程意义与目标(10分钟)1. 意义阐释:分析本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 目标定位: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和素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新闻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思考。
2. 学生分享对案例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知识讲解(2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绪论中的关键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记录重点信息,进行实时讨论。
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学生分小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进行课程的展望。
四、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和分析能力。
总结性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课程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教材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绪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明确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目的、意义。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绪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
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目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绪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这两者的关注。
2. 讲解基本概念、原理:详细讲解绪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让学生掌握思3. 分析地位和作用: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两者的意义。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1. 绪论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 课程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意义和关系。
2.2 教学要点(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内涵(2)法律基础的概念与内涵(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3.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思考。
(2)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3)分析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和看法。
(6)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3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的认识。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
5.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5.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意义和任务。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二、教学内容1. 课程的性质与意义2. 课程的任务与目标3.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5.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程的性质、意义、任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程的性质、意义、任务,阐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意义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阐述道德建设的原理,强调道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3. 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介绍法律建设的原理,强调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4. 分析典型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5. 组织讨论:分组讨论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课程内容,提高认识。
6. 总结与展望:总结课程主要内容,强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定义和内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重要性和原则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思想道德修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重要性和原则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法律基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的定义和内涵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重要性和原则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法律选择。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观点,阐述关系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提高其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律的选择,增强其道德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等。
3. 分析关系: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
2. 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绪论
第1讲教学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教学目标:认识白本课程的重要性,梳理大学生活相关问题,认识大学,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大学人生。
教学重点:认识大学,思考大学人生教学难点:如何思考大学生活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引入:5分钟)】(美)罗纳的名句“你们到此来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情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导入。
设问:“进入大学,我们应该想什么、做什么?”一、思与想:大学生活的相关问题认识 (35分钟)思,作用于记忆事物形态与现实形态的差异性的对比考量,只有意识运动形式的产生而没有目的。
想,有目的的意识行为,是将现实朝着印象努力的过程,一致性认识的思维方式。
1.需要思考的问题,明确大学阶段的人生目标;2.课堂调查:有多少同学是自愿填报本专业的?这些自愿填报本专业的同学中有几位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3.一些建议:关注双选;对专业进行个人调研;利用校庆了解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对本课程的认识及其他(5分钟)1. 对比认识通过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讲解。
对上大学以前学习过的思想品德课是一个什么印象?我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希望是什么?我现在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哪些?2.课程内容及教学说明。
三、认识大学(25分钟)1.什么是大学2.大学精神: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
3.大学的特点:大学有大师、有大楼、有大爱。
四、学习新课题(20分钟)1.认清新变化(1)学习方面的变化:培养模式不同、教师教学方式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途径多样化;(2)生活方面的变化: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范围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
(3)社会活动的变化。
(4)人际关系的变化。
2.明确新问题(1)心理适应问题(2)生活适应问题。
(3)学习适应问题。
(4)人际关系是应问题。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绪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定义和关系。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绪论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法律、修养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解决问题的。
4. 思辨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含义及重要性。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绪论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法律、修养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解决问题的。
4. 思辨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以及案例分析的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监狱或道德教育馆,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标】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好成才与历史使命的关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人生新阶段,塑造大学生形象。
【教学重点】大学阶段对于人生有何重要意义;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针对新生种种“不适应”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
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
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绪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关系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绪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绪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关系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件,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绪论的内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阐述绪论中的基本概念,如思想道德、法律等,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3.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关系:讲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方法和途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班级20XX级授课教师学时数 2 日期2015.9.授课题目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自学阅读四、教学过程: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基本概念:1 .思想----真假(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 道德----善恶3. 修养---美丑、善恶判断水平。
广义;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道德等方面自觉学习和磨练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狭义:个人养成的良好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习惯。
如一学生上课讲话,我飞粉笔擦。
你们作何感想?没有修养的人我们平时都用一此俗称来形容:没素质。
没文化。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我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古人有一句话:“修身。
”修养不是一朝一夕。
平时注意“随风潜入夜。
”。
法律---做人的底线。
道德与法律,治理国家要靠德与法,个人的行为要靠德与法约束。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人生的六次转折: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经过了社会化的过程。
所谓社会化就是人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致要有六次人生的转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绪论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进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包含了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1.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
2.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3.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
2.法律基础的概念。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2.如何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例如:你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个词有什么了解?2.介绍思想道德修养(15分钟):2.1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意义。
2.2通过课本案例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用。
3.介绍法律基础(15分钟):3.1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基础的概念和意义。
3.2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基础在社会规范和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20分钟):4.1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例如两者是相辅相成还是相互制约?4.2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深化学生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4.3思考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在价值,以及法律基础的外在规范。
5.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15分钟):5.1引导学生就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2分享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以促进学生对于两者的认识。
六、练习与归纳(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展示学习成果。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八、课堂反馈与总结(5分钟):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绪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3. 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4.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5.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绪论的基本概念、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2. 难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绪论的基本概念、内涵,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绪论的基本内容,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绪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评估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认识到这两者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件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试题,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论文、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法律法规数据库、道德建设相关网站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设备2. 网络:保证网络畅通,方便查阅资料3. 座位:采用小组讨论式布局,便于学生交流互动八、教学时间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时间:每周两节课,共计16周九、教学任务1. 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第二周:讲解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3. 第三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第四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5. 第五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6. 第六周: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7. 第七周: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8. 第八周: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十一、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道德讲座、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1.2 教学内容1.2.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1.2.3 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课堂讲解1.3.2 学生讨论1.3.3 案例分析1.4 作业与评估1.4.1 作业布置1.4.2 作业评估1.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二章:道德修养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2.2 教学内容2.2.1 道德的含义与分类2.2.2 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2.3 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2.3 教学过程2.3.1 课堂讲解2.3.2 学生讨论2.3.3 案例分析2.4 作业与评估2.4.1 作业布置2.4.2 作业评估2.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三章:道德修养的实践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修养。
3.2 教学内容3.2.1 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应用3.2.2 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3.2.3 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3 教学过程3.3.1 课堂讲解3.3.2 学生讨论3.3.3 案例分析3.4 作业与评估3.4.1 作业布置3.4.2 作业评估3.4.3 课堂表现评估第四章:法律基础4.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4.2 教学内容4.2.1 法律的含义与分类4.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4.2.3 法律基础的学习方法与途径4.3 教学过程4.3.1 课堂讲解4.3.2 学生讨论4.3.3 案例分析4.4 作业与评估4.4.1 作业布置4.4.2 作业评估4.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五章:法律的应用5.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解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阐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
讨论学生应培养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 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来源。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2.2 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详细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国家、社会和个人。
讨论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三章:道德修养的重要性3.1 道德与道德修养解释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强调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2 传统与现代道德修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观念。
讨论现代社会中道德修养的新要求和挑战。
第四章:法律基础4.1 法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法律的基本含义和功能。
强调法律在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的重要性。
4.2 中国的法律体系介绍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讨论主要法律部门和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内容。
第五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融合5.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强调两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重要性。
5.2 实践与反思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理解。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第六章:个人品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个人品德的含义与意义解释个人品德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强调个人品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品德修养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品德。
讨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第七章:社会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1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解释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1《友谊使青春更灿烂》【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
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
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
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标】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好成才与历史使命的关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人生新阶段,塑造大学生形象。
【教学重点】大学阶段对于人生有何重要意义;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当学生的所学专业与专业理想不一致时,如何解决专业思想问题;针对新生种种“不适应”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
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
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
面对改变了的新环境,大学生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
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对大学新生来说,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
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
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求大学生要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
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
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要认识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这样的生活对于在父母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他们来说,有一些新鲜,有一些好奇,更有一些迷茫。
3.社会活动的变化。
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锻炼。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
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要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
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练的过程。
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经验及勇气。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大学学习方式由依赖老师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
它要求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大学阶段,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对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
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它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一种时尚。
大学生要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
即使毕业了,也只是告别母校,而不是告别学习。
四、培养优良学风1.勤奋。
勤奋,永恒的学习秘诀,是走向成功的法宝。
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却无一不是勤奋的结晶。
学习是有思想的劳动,要想学到东西,就要下一番功夫。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因斯坦: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许多伟人在学习上的勤奋是令人敬佩不已的。
马克思18岁那年进入柏林大学读法律、哲学。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学习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阅读了大部头法这著作24部,浏览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及其部分学生的著作,完成了3部法学和哲学著作的初稿,创作诗歌108首,写中篇小说和剧本各1部,翻译法学和文学著作3部,并开始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
由于成绩优秀,论文水平高,23岁获哲学博士学位。
天才出自勤奋。
2.严谨。
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为学,诚信做人,是一个人走向胜利治之本,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在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中得到真理。
人是在严谨的治学和认真地为学中积累一点一滴知识,海纳百川,然后再仔细推敲,融会贯通,将技能再自身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慢慢地将知识融入到自身当中,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实现之大飞跃。
学问是当代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也是走向社会的基础。
你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现在为学之时的严谨之风将直接影响到将来你们在终极工作当中的工作态度和科研成就。
因此,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提倡严谨为学。
如果没有了严谨,工作将会纰漏百出,弱不禁风。
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最终一事无成。
3.求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也驰于空想,唯以求真的态度作忠实的功夫。
4.创新。
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条战线的骨干,更需要自学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相对于先辈,我们是后继者,相对于未来人,我们又是先行者。
处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接点上,大学生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就是继往开来。
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使这一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壮大。
继往的前提是要对往事有所了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当欧洲人仍然在野蛮的黑暗时代中昏睡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了。
但自清朝中期起,我们的国力开始急剧衰落,而这段时期恰好是西方各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代中国虽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舍身捐躯,但都没有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奴役状态中解救出来。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才使国家获得了新生。
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对社会主义理想化、模式化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教条化、抽象化认识,我们党犯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才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经过近四十年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我们党终于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懂得,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成果,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承接的历史重任。
从大的方面来看,继往就是要求我们在政治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改革开放,把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在经济上,就是要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在思想道德上,则要继续弘扬集体主义原则,绝不能让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
对大学生而言,继往则体现在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履践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所谓开来,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中华民族要腾飞于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景。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好处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时期,处在高涨着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为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已经看见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于我们将是一个看得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