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诗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咏物言志诗学案2苏教版

高中语文咏物言志诗学案2苏教版

咏物言志诗学习目标:1、经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特色2、培育学生鉴赏咏物言志诗的能力讲课重点:目标1、 2难点:目标2讲课过程:一、知识点回顾二、鉴赏示例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

已经是夜晚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没心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散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剖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色。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试剖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没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涛向人间。

1、简要剖析诗中抒怀主人公的形象特色。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色?试简要剖析。

三、方法归纳1、掌握所咏之物的特色既然是咏物诗,自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彩、特征,追求贴切传神,但假如但是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也就是说,不但需形似,并且要神似。

猜猜下边诗歌所咏为什么物不论平川与山间,风光无量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望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安闲、不慕荣华的心境;陆游咏梅,表示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季节。

1因为作者的经历遭际、情味喜好以致观察角度的不一样样,即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一样样的感受。

比较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经是绝壁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灿烂时,她在丛中笑。

3、意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四、课堂小结2。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第一章:咏物言志诗的概念与起源1.1 咏物言志诗的定义1.2 咏物言志诗的起源与发展1.3 咏物言志诗的特点与价值第二章:咏物言志诗的写作技巧2.1 观察与描写2.2 寄托与象征2.3 对比与衬托2.4 咏物言志诗的构思与表达第三章:咏物言志诗的情感表达3.1 咏物言志诗中的情感分类3.2 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3.3 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内涵第四章:咏物言志诗的审美鉴赏4.1 咏物言志诗的审美特点4.2 鉴赏咏物言志诗的方法与步骤4.3 咏物言志诗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第五章:经典咏物言志诗鉴赏案例分析5.1 《墨梅》王冕的诗鉴赏5.2 《石灰吟》于谦的诗鉴赏5.3 《竹石》郑燮的诗鉴赏5.4 学生互动环节:分享自己的咏物言志诗作品及鉴赏心得第六章:唐代咏物言志诗鉴赏6.1 唐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6.2 唐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6.3 唐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蝉》虞世南第七章:宋代咏物言志诗鉴赏7.1 宋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7.2 宋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7.3 宋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墨梅》黄山谷第八章:明代咏物言志诗鉴赏8.1 明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8.2 明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8.3 明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竹石》郑燮第九章:清代咏物言志诗鉴赏9.1 清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9.2 清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9.3 清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石灰吟》于谦第十章:现代咏物言志诗鉴赏10.1 现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10.2 现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10.3 现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兰》郭沫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咏物言志诗的概念与起源难点解析:咏物言志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较长,需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详细梳理;咏物言志诗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鉴赏,需要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咏物言志诗的写作技巧难点解析:观察与描写需要对咏物言志诗中的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寄托与象征需要理解诗人在诗中寄托的志向与情感;对比与衬托需要把握诗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构思与表达需要分析诗的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

【咏物诗】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咏物诗】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关键字】咏物诗咏物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

【教学重点】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诗谜导入)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爆竹》明•黎淳【简析】虽然我的身材瘦小,全身被扎得紧紧的,但是,我并不因而心灰意冷。

等到适当的时节,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二、关于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1、咏物诗: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2、咏物诗主要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咏物诗鉴赏要点:①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②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③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④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⑤体会表达技巧。

4、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子规》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正式版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正式版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时第4-6一.授课目的和要求1、认识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授课重点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述和表达,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三.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比较、比兴、联想和想像四.鉴赏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内在风范、品德2、联系诗人自己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推断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五.答题技巧总结:1.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特别要分析出内在风范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分析所托之情。

模式:经过什么+抒发(寄寓、揭示)什么感情。

六.代表作品举例《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出生入死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效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心,歌唱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崇拜清白的人格。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清香浮动月夜晚。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写梅影、梅香。

“疏”与“横斜”跟“清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友善的境地:横斜的枝影是稀罕,淡影映衬在浅浅的清水中,疏斜与清浅相映衬。

“暗”形容香,本意是说香气缕缕,既不隔绝,也不浓郁,这个“暗”字与“月夜晚”“浮动”等词组合,用以描述月下梅香:“暗”字自己与“月夜晚”所特有的迷惑之境相吻合,而只有月色迷惑中的“暗香”才给人以“浮动”的感觉。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平和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理解古诗常见意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分析比照、衬托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问储藏【咏物诗的鉴赏】1、含义: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表达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予了肯定的感情。

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奇特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2、特点:第一,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咏子规,题目即为《子规》;咏葡萄,题为《葡萄》;咏牡丹,题为《赏牡丹》。

其次,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石灰吟》中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燃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

其实根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第三,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德,寄予作者的情志。

如对于青松,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对于梅花,我们可以读出梅花的“不畏严寒、清雅高洁”、对于石灰,我们可以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光明磊落的襟怀”,固然,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表达,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3、作者借所咏之物所寄予的常见情感:第一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其次表达自甘孤独、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第三,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第四,表达对人民的怜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鉴赏方法: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予的感情。

“托物言志诗”鉴赏学案

“托物言志诗”鉴赏学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在对比中寻找共性和个性,学会捕捉意象的特点。

3、在合作探究中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

2、在对比中寻找共性和个性,学习捕捉意象的特点;在合作探究中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1、在对比中寻找共性和个性,学习捕捉意象的特点。

2、在合作探究中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知识链接】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的万事万物,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心志——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仅《全唐诗》中就已存托物言志诗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概念: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自学探究】一、探究:《锦瑟》能否算是咏物言志诗?为什么?二、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意象所凝结的诗人的情感是否是唯一的?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月”是否有怀远思人的情感?三、探究:对比分析同一个意象,如何把握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②,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①垂緌:“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暗示显宦身份。

②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③藉:凭借,借助。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6、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咏物诗教案(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4. (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学设计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学设计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咏物诗歌的特点。

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方法和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尝试咏物诗歌的仿写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互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语师: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初步感知:青灯有味似儿时一一回顾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1、提问:什么是咏物诗?诗人笔下都会咏什么物?试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例子或身边的例子。

(要求不说出题目,让同学猜猜描述什么事物?)小结:“很好。

大家都用心去想了。

不难看出,诗人笔下的咏物诗包含了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天地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三、学习微课视频的内容,完成四首诗的鉴赏训练题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所咏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修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所用的手法;画眉鸟欧阳修百嘴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所咏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修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所用的手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咏物诗导学案

咏物诗导学案

咏物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2.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练习巩固三、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导语: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一)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以某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也可以称为咏物言志诗。

(二)咏物诗的常见意象1、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常被诗人自喻,以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淡泊的气质,顽强不屈的节操。

(生长环境:清幽,绝俗,苦寒)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唯有香如故。

”2、竹:亭亭而立,节节而高。

常被喻为贤才,以表达正直、不屈的品性。

如《严郑公宅同咏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浮云长。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比喻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隐士君子。

3、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生性淡泊,是隐者的象征。

诗人或托菊表达对其的喜爱,如《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或者诗人以菊自况,通过菊的高洁、幽香的品质,表达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宋人常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

晏殊:“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

”欧阳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张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菊以陶渊明为知己,木芙蓉就与菊花一样,成为隐逸高洁的象征。

咏物言志导学案1

咏物言志导学案1

一轮复习诗歌鉴赏(2)—咏物(托物)言志诗1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一、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言志诗,能够区分写景诗和咏物诗。

2.记忆咏物诗诗的常写内容、常用的手法及常抒发的情感。

二、知识链接1.咏物言志诗:咏物诗,就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

咏物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状物,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一类则于状物之外,别有寄托,也就是“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

①直接以物象为题如:王安石《梅花》、王冕《墨梅》②咏(题、赞、惜等)+物象如:《咏柳》、《题竹石画》、《石灰吟》2.咏物诗思维模型:状物外形——状物内在——托志于物(抒己志)3.常咏之物a.花草树木类荷:高洁、雅致、宁静、欢愉、高尚节操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对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满怀恋情、追求爱情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形容美人桂花:清远与高雅、皎洁与明净、高风亮节、超凡脱俗、象征团圆兰:高洁、典雅、坚贞不渝牡丹:富贵、美好菊:凌寒傲霜、高洁的志士、孤高的隐者丁香花:高洁、高贵、愁结松:坚贞、高雅、有气节扬花:轻薄、不坚贞秋桂:高洁清雅柏:高大、挺伟岸、孤峭是其形,耐寒、傲霜、丰茂、正直挺拔、坚韧、有志节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香草美人:等美好事物象征自我高尚情操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芳草:高洁情怀别情离绪思旧念旧草:希望荒凉偏僻离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的卑微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枫叶:离愁别绪羁旅之思身世之感家国之痛b.飞禽走兽类蝉:生不满百的悲凉、人生的倏忽即逝、苍凉、孤冷、高洁蝉鸣:客思哀伤子规:悲惨凄恻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鹄:理想追求凤凰:生命重生吉祥蝴蝶:夫妻梦幻迷离恍惚空虚惘然变幻莫测理想幻灭鱼:自由惬意雁:孤独忧伤哀怨思乡思亲向往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鸡狗:生活气息田园风光牛羊:乡土气息归隐之意马:奔腾追求漂泊蜜蜂:勤劳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自律精神蚊子:趋炎附势、谄媚的小人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理解古诗常见意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分析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咏物诗的鉴赏】1、含义: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2、特点:第一,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咏子规,题目即为《子规》;咏葡萄,题为《葡萄》;咏牡丹,题为《赏牡丹》。

第二,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石灰吟》中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

其实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第三,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

如对于青松,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对于梅花,我们可以读出梅花的“不畏严寒、清雅高洁”、对于石灰,我们可以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光明磊落的襟怀”,当然,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体现,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3、作者借所咏之物所寄托的常见情感:第一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第二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第三,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第四,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鉴赏方法: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言志诗鉴赏学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学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的诗歌。

好的咏物诗,要使所咏之物与所抒之情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具有和谐自然之美;要即物生情,“情”附“物”上;要虚实得当,点化自然;要由小类大,由此及彼;要取“物”贴切,寄寓新颖。

力求做到四个统一:“不即”与“不离”的统一,“入物之内”与“出物之外”的统一,“不是此物”与“恰是此物”的统一,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的统一。

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二.咏物诗的特点:1、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3、咏物诗常见物象:(1)蝉:悲凉或品行的高洁。

(2)梅花:代表高洁人格。

(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4)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为隐者所爱,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5)菊花:傲霜之花,隐逸、高洁、脱俗。

(6)莲花:代表高洁、雅致、宁静等。

(7)东风:旷达、欢愉、希望。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水仙:玉洁冰清,高贵清雅。

(9)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

(10)兰花:高洁、君子之德(11)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12)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三)咏物诗常见主题:三、咏物诗的分类从咏物的不同方式来区分,咏物诗则可分为赋体咏物诗和比体咏物诗两大类。

咏物诗学案

咏物诗学案

咏物诗学案一、综述1、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3、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二、学习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3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三、小结: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练习:(一)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一、二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三、四句由一、二句的描写转入。

2、菊花的什么特点触发了元缜的诗情?3、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作者的什么深意?(二)概括下列诗歌思想感情。

(不超过20字)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三)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晚唐诗人,有才华,但屡试不中,一生潦倒。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抓哪些词语、炼字,分析小松特点?(四)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的态度,后者表现了的态度。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修改版]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咏物言志诗鉴赏教学目标1、把握咏物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重点目标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难点目标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课前预习】知识链接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二.咏物诗的特点:1、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①单纯咏物。

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②托物言志(寓意)。

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

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

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咏物言志导学案 - 2

咏物言志导学案 - 2

一轮复习诗歌鉴赏(2)—咏物(托物)言志诗2一、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所咏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把握作者托物的目的。

2.学会鉴赏咏物言志这一类诗歌。

二、知识链接1. 常见的内容及情感:a、托物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

洁身自好,坚贞自守、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隐逸高洁、坚持个性、保持清白、坚贞挺拔、不畏严寒的高尚情操或寄情自然,闲适自得。

b、托物抒怀――感慨自身,倾吐心中不平之气。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c、托物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

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d、托物言理――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e、寄趣(单纯咏物)――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

2.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象征、比喻、拟人、用典、双关、借代、联想、想象、通感、比兴、叙事结合、正面描写(声、形、色、态、味、嗅)与侧面描写(烘托、对比、衬托)烘托等。

3、鉴赏方法:a.体察物态.抓住事物的外在特征(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过程遭遇、姿态、颜色、香气等)和内在特质 b.品味寄托。

知识论世,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经历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c.赏其精妙。

从描写和抒情两个角度赏析作品精妙的手法及语言风格,品味诗歌之美。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托物言志)2020年广州一模阅读下面首词和诗,回答问题南轩竹曾巩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咏物言志诗PPT学习教案

咏物言志诗PPT学习教案

又如: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表面写松树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 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联系杜荀
鹤一生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终未
酬志可看出,作者以物自喻,表达
对自己虽有凌云志,却无人赏识的
哀叹。
第7页/共26页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 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或冷嘲热讽。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消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水的消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重难点一
咏物言志诗
会计学
1
题材特征
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 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 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 等等。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 对象。
第20页/共26页
第二级训练目标:因物缘情,找到 所寄之意与所言之志。
忆秦娥·咏桐 宋·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
“情怀”的是哪第21页一/共26句页 ?请简析该句 在词中的作用。(3分)
第3页/共26页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 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如苏轼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 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 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 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 批判社会的不第公4页/共平26页现象。如罗隐 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

咏物言志诗学案.doc

咏物言志诗学案.doc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咏物言志诗学习目标: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 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 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知识储备。

1、概念阐释: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

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等等。

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

2、标志: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等。

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

也有个别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

3、咏物诗的特点:从表达上看,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而写景诗常常是写多个物或景)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4、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1)单纯咏物。

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眦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

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

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

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咏物言志诗教案

咏物言志诗教案

咏物言志诗教案教案标题:咏物言志诗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咏物言志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咏物言志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他人的咏物言志诗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咏物言志诗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咏物言志诗是一种通过描写和赞美物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诗歌形式。

2. 展示一些经典的咏物言志诗作品,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让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

知识讲解:1. 解释咏物言志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咏物言志诗通常包括对物体的描写、物体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启示或感悟。

2. 分析一首咏物言志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如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创作活动:1. 提供一些不同的物体图片或实物,如花朵、树木、动物等。

让学生选择一样物体,并观察、描写和思考它的特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择的物体,创作一首咏物言志诗。

鼓励他们运用刚才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分享和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咏物言志诗作品进行分享。

每位学生可以朗读自己的诗歌,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他人的咏物言志诗作品。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帮助彼此改进诗歌的表达和修辞。

总结和延伸:1. 总结咏物言志诗的特点和创作要点。

强调诗歌中对物体的描写、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启示或感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并尝试用咏物言志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创作的咏物言志诗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咏物言志诗经典作品的文本或录音。

2. 不同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3. 诗歌创作指导手册。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咏物言志诗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咏物言志诗
学习目标: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一、知识储备。

1、概念阐释: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

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等等。

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

2、标志: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等。

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

也有个别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

3、咏物诗的特点:
从表达上看,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而写景诗常常是写多个物或景)
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4、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
(1)单纯咏物。

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

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

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

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3)托物喻理。

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

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4)托物讽世。

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5)以物比兴(比喻)。

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借孤灯、月亮、美人等以物寓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君王不能任用贤臣的悲哀,寄托诗人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恼。

5、咏物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6、咏物与写景的区别: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读清”全诗,写了什么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习性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把握表现手法。

物象特征——物象内在品质——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表达情感——表现手法
你会鉴赏了吗?请鉴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
自身特点—
作者处境—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
三、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四、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榴花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