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商品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前提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实体所有。(决定性条件)
第二章
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
对立性表现在:一切商品对于购买者,才具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就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不能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只有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试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率的发展。
③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①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②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
③在一般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④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①简单的、偶然的②总和的或扩大的③一般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①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即价值尺度;②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流通手段;
③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即贮藏手段;
④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充当延期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手段,即支付手段;
⑤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世界货币
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金银金条→铸币→纸币→信用货币
商业信用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特点有三个:
①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有两点:
①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
②商业信用也要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
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较之商业信用有何进步性?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货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①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
③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银行信用所具有的特点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因为货币资本可以投向任何部门。
论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金银金条→铸币→纸币→信用货币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又与普通商品不同,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存在,是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商品生产者以贷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交换,因此,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四章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求剩余
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竟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①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
②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
③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本性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