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第2节土壤里的微生物知识目标: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类群;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描述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示意图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细菌和放线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菌和放线菌的研究,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细菌、放线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细菌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教学过程:导入:师:这是什么?哪些生物生活在土壤中?这块土壤中有生物吗?生:没有/有。
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师:你能看见或看清这些小生物吗?生:不能。
师:我们通常称它们为微生物。
土壤里有了这些微生物,变得更加肥沃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生:它们能分解植物的枯枝烂叶,动物的遗骸等,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师:这些微生物都长什么样?它们有哪些用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请同学们快速预习课本97页《土壤里的微生物》,快速回答屏幕上的问题。
土壤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微生物是让泥土独具“泥土芬芳”的微生物是新课:一、认识细菌:师: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
土壤里的细菌那么多,想来观察细菌应该不是难事,我们用什么工具观察它们呢?生: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特征:观察图13-4细菌的三种形态,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菌有哪些形态?②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生:球形、杆形、螺旋形。
根据它们的形态,我们可以分别称它们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结构特征:师:不同种类的细菌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图示“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细菌细胞中有哪些基本结构?根据表格内容,说说构成细菌的细胞与构成动植物体的细胞有何异同点?填表:通过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我们可以得知细菌也具备基本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3.2.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图片引入
展示图片,尝试辨认、说出图片中微生物的名称。
二、构建新知
(一)细菌
1.展示各种细菌的图片、视频
2.认识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生殖、营养
(1)大小:非常微小,电镜才能看到。(2)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3)结构: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等。
(4)生殖:分裂生殖。(5)营养:异养(寄生、腐生)
学会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尝试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和蘑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培养霉菌的过程,并交流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2.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题:13.2.土壤里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4.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5.描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3.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二)放线菌
资料阅读:放线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真菌
1.展示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举例:靑霉和匍枝根霉
观看flash“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表格小结:
3.观察蘑菇
4.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四、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本课反思】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土壤微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特性。
二、教学内容:1.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2.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3. 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4. 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5. 保护土壤微生物的意识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 难点: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 实验法:观察土壤微生物,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保护土壤微生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材料和仪器。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1. 细菌:分解有机物,合成维生素,参与氮循环等。
2. 真菌:分解有机物,形成土壤结构,参与氮循环等。
3. 放线菌:产生抗生素,分解有机物等。
4. 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氧气和养分的循环。
七、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1. 土壤深度的分布:表层、中层、底层。
2. 土壤类型的分布:沙土、壤土、粘土等。
3. 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八、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 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2. 微生物对土壤养分的转化作用。
3. 微生物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
九、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1.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2. 实验:分离土壤微生物,观察其生长特性。
3. 实验: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十、保护土壤微生物的意识培养1. 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 学习保护土壤微生物的方法: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等。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六、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1. 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圈中的角色2. 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循环3. 微生物对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固定4. 微生物对土壤环境的调节与维持七、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1. 微生物种类的识别与分类2.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探索3. 微生物生态多样性的研究4.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应用八、土壤微生物的实验技术与应用1.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2. 微生物的鉴定与分析技术3.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技术4. 微生物生态功能的评价与应用九、土壤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 微生物在肥料制作与施用中的作用2. 微生物对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3. 微生物病害的防治与应用4. 微生物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十、保护土壤微生物与生态环境建设1. 土壤微生物保护的重要性2. 土壤微生物保护的措施与政策3. 公众参与土壤微生物保护的方式4. 生态环境建设中土壤微生物的保护与利用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理解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圈中的角色及其对土壤环境的调节与维持是本节重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3章土壤的生物第2节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2(新版)苏科版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土壤生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
2.土壤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3.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参与物质循环,如分解有机物,释放 Nhomakorabea分;-影响土壤结构,如形成土壤孔隙,改善通气性;
-抵御土壤病虫害,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土壤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
-提问:“你们知道土壤中都有哪些微生物吗?它们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
2.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
-介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讲解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重要性。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思维导图和问题通过学习平台提交,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作用与目的:
让学生提前接触土壤微生物的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学习进步。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形成长期记忆。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2. 掌握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习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2.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习性;3.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
教学难点:1.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习性;2. 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实验材料和工具;3. PPT课件。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提问:你们对土壤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土壤里的微生物。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课件,介绍土壤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真菌、蚯蚓等。
2. 讲解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促进养分循环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微生物在土壤中这么重要?三、实验观察(20分钟)1. 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和工具,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习性。
3.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讲解微生物在土壤中的适应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和生活习性。
2. 强调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爱土壤和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哪些知识?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课件,介绍微生物对土壤质量、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
2. 讲解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如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生态环境有哪些积极意义?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分发实践活动材料,讲解活动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年级生物下册《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 苏科版
课时安排:2课时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苏科版(第1课时:细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对前期围绕细菌这一课题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中所搜集的资料通过口头表达、实验、多媒体演示稿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总结和评价,获得细菌在形态、结构、营养、生殖、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通过将细菌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在整理资料和汇报交流中提高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
2、学会与别人交流、分享与协作,发展团体合作意识,学会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本节课为探究性学习的表达交流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灵活组织、适当引导、点拨和评价,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情感。
教学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请看大屏幕上这幅图,这是在显微镜下的一枚用过的注射针头的针尖,上面这些黄色的物体是什么呢?针尖上的这些黄色的物体是细菌。
这幅图是老师在网上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时找到的,对于细菌,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怀有强烈的探究的兴趣,和你们一起对细菌进行探究。
这学期同学们结合书本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学习。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专门组织了围绕“细菌”内容的课题研究,不少同学已经拿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分享知识、交流学习方法,学会合作,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二、表达交流:1、细菌的形态结构学生:美国“9.11”恐怖事件后,炭疽热又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从电视报纸上,我们获知,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炭疽热杆菌可以形成芽孢结构,孢囊具有保护功能,使细菌能够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夹在邮件中的白色粉末就是炭疽热芽孢烘干后与其它粉状物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3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word教案 (3)
“土壤里的微生物”1.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
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所以只能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细菌。
青霉和匍枝根霉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培养和观察到的霉菌,所以安排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辨别。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青霉和匍枝根霉)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细菌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4)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2.2 能力目标(1)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
(2)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青霉、匍枝根霉结构特征。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学会“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进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小组合作的观念,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3.课前准备教师:购买桔子、馒头,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培养青霉和匍枝根霉。
课前一周学生将一只柑橘、一小块馒头分别喷洒一些水,放进两个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在阴暗、潮湿、25~30℃的环境中。
4.教学过程4.1游戏导入,激发学习热情人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与情感相联系的,当代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为有效的机能作用和创造力提供了背景性动机”。
课一开始,我利用猜谜语游戏活动引入,学生感到新奇,一下子把注意力转向了课堂,为一堂课的成功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请一位同学朗诵:是你,让树木发芽,花儿开花;是你,让空气变得更清新明净;是你,让大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13.2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科版)
2.针对难点内容的教学设想:
(1)采用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2)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讲解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原理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教学拓展:
(1)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2)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农业科研基地、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片肥沃的土壤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土壤里都有什么吗?除了我们看到的植物和昆虫,还有什么微小的生物生活在土壤中呢?”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及其与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
2.难点: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肥料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的教学设想:
(1)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土壤微生物的种类。
(2)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了解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固氮等方面的作用。
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土壤微生物,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拓展学生对土壤微生物及相关知识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实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2
《第2节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结构的异同点。
3.描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4.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圈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观察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例如:
梨和香蕉的腐烂是由于枯草杆菌引起。
你知道下列细菌是怎样生存的吗?
链球菌:
大肠杆菌:
双歧杆菌:
你还对什么细菌感兴趣?想知道它的秘密吗?利用网络去看看它的真面目吧!学后小结
1、细菌在分布:
2、细菌的大小:
3、细菌的形态有:
4、细菌的结构有:
5、细菌的生殖方式:
6、细菌的营养方式:
7、细菌的作用。
苏科版生物七下《土壤里的微生物》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土壤里的微生物》word教案第1课时认识细菌和放线菌【学习目标】1.概述土壤里要紧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状和差不多结构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学习重点】了解细菌和放线菌的要紧特点【学习难点】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的比较【预习导学】1.土壤中的微生物要紧有、、等。
它们能够植物的枯枝烂叶、动物的遗骸等,使土壤变得更加。
2.细菌的细胞结构由、、、、(有的细菌有)组成。
3.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比较,它们都具有、;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细菌细胞具有的细胞核,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的细胞核。
4.放线菌是一种具放射状的。
由于菌丝内没有,也没有成形的,因此一样认为放线菌是一种专门的5.放线菌的菌丝分为、和。
生长在营养物质内,吸取其中的营养。
生长在空气中。
当放线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气生菌丝的顶端形成。
孢子丝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产生。
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新的。
【合作探究】1.了解细菌的形状结构,回答下列问题:①要观看细菌的形状结构,需要借助什么仪器?这说明细菌有什么特点?②你能举例说明细菌的大小吗?③细菌有哪三种形状?依照形状、细菌能够分为哪三种类型?2.比较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的细胞结构,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放线菌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观看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哪三种?【基础训练】1.细菌细胞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A、没有细胞壁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C、没有细胞膜和液泡D、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2.酵母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细菌结构特点的是( )A.具有细胞膜B.有细胞壁C.不含叶绿素D.有成形的细胞核3.酵母菌的要紧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接合生殖4.下列生物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结核杆菌B.酵母菌C.醋酸杆菌D.肺炎双球菌5.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细胞膜、细胞质6、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1 2 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C .葡萄球菌D .肺炎双球菌7.细菌的繁育方式要紧是( ) A .分裂生殖B .孢子生殖C .出芽生殖D .卵式生殖8、放线菌的结构特点是( ) A .没有细胞核B .有叶绿体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有细胞核9、放线菌的菌丝体呈( ) A .球状B .杆状C .放射状D .螺旋状10、放线菌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B .出芽生殖C .菌丝体生殖D .分裂生殖11、放线菌是靠( )吸取现成的营养物质A .营养菌丝B .气生菌丝C .孢子D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12、放线菌是靠( )吸取现成的营养物质A .营养菌丝B .气生菌丝C .孢子D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1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放线菌细胞中没有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成形的细胞核14、细菌细胞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A .没有细胞壁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没有叶绿素C .没有细胞膜和液泡D .没有细胞壁和叶绿素15、细菌能够抗击恶劣环境的结构是( )A .有的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B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有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芽孢D .有的细菌生有鞭毛16、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坚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 )A .共生B .腐生C .自养D .寄生【能力提高】1.下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l )写出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土壤里的微生物》word教案(4)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认同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验合作学习并交流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②认识目标:细菌的形态、结构 ,认识真菌 .【教学时间】 (2学时 )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感情调节(二 )自学1. 自学内容一:●P97第|一段自学方法:阅读并了解●①微生物 .②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自学内容二:认识细菌●P97第二段自学方法:阅读观察并了解●①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分布、所占总量 .②细菌的形态 ,用具体的数学描述 .③细菌的种类 .④重点:细菌的结构 .⑤与植物细胞相比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自学内容三:认识放线菌●P98最|||后一段自学方法:共同讨论分析 ,答复以下问题●①放线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 .②放线菌的结构 .③放线菌营养、繁殖方式 .④与人类的关系 .2. 自学过程 (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 )(三 )互帮 (使用互帮显示板 )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 (解答疑问 ) ,参考P92的检索表 ,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 ,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 );或讨论有关问题 .3.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四 )释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选择重点进行了引导、分析 .重点分析的细菌的种类、结构 .难点要指导学生认识细菌的特征 .(五 )练习生物补充习题P55页1~10(六 )反思小结。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新部编本1
课堂小知识——腐生和寄生的区别
腐生,亦称腐生性营养。通常指以生物尸体、尸体分解产物或生物的排泄物等为营养物的生活方式。分解动、植物的尸体获得营养的营养方式。而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上,从中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生物,如菟丝子。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寄主(宿主),如大豆。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如蛔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如疥螨等。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壤里的微生物”第1课时。你有哪些收获呢?
1、土壤里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生物类群。
2、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繁殖方式。
2、认识细菌
(1)感受细菌
同学们,生活中,你能感觉到细菌的存在吗?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举例生活中的细菌)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物放久了会腐烂变质,枯枝烂叶或者动植物的遗体会消失,皮肤破了会红肿发炎,未经处理的自来水不能喝,这些都是因为细菌在作怪;我们患的很多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结核病等,也是因为细菌;我们平时的很多卫生习惯也都跟消灭或者抵挡细菌有关,比如,洗手、刷牙、戴口罩等等。由此可见,细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三)、认识放线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完成学案中的填空。
展示放线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说出放线菌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观察放线菌的结构示意图说出放线菌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
四、达标检测: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中的检测题,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
一、认识细菌
1、细菌的分布、大小、形态、营养及生殖
分布范围
大小
形态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合作学习:
2、细菌的结构
荚膜
(1)在表格中填写“有”或 “无”
生物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共有结构
不同之处
植物细胞与细菌有,动物细胞没有
动、植物细胞有成形细胞核,细菌只有
2、细菌的结构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教材及学案上的图片,分析比较完成表格及思考题,并记下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展示细菌的结构图片,总结细菌的特征
组内相互讨论、观察、分析、比较完成表格及思考题,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组间相互交流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观察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与教师共同总结
2、为什么说放线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
三、达标检测:
1、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2、细菌的形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观察到 ( )
土壤里的微生物
土壤里的微生物(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土壤里的微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精选2篇)土壤里的微生物篇1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介绍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节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2.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能力目标:1.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和蘑菇2.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培养霉菌的过程,并交流成功或失败的感受教学重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圈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
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
阅读教材。
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
-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
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
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观看图片。
展示图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细菌的发现阅读书本知识,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分组讨论细菌的大小及结构特点,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并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的内容。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土壤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本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全面的认识。
同时为下一章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
土壤中的微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教材呈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所以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细菌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和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对生物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对比分析、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
但在学习上仍以感性认识为主,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但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动手实践。
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在上学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过程中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对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从总体上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生活过程中家长或者教师从卫生角度常常提到细菌这个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还是比较熟悉,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隐性和潜在的,很少有机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容易被学生忽视和轻视,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
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类型、形态特征,生殖、营养方式、分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比较陌生,这些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一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在自主学习中从理论上了解细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
二是通过播放有关细菌、放线菌形态、结构等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三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观察、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四是注重发掘生活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对细菌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具有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细菌的存在”学生的举例可能会涉及到下一节的真菌,也会提出有关真菌的相关问题,或者不能说明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与微生物的关系,教师要及时说明或提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通过学习,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1)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描述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观察图片比较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3)模拟探究细菌繁殖的速度,体验用数学手段研究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细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细菌、放线菌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细菌、放线菌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知识教学方法课堂中以“先学后教”为主线,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案为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辅助以多媒体设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课堂的趣味性。
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比较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流程教学过程:附:导学案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认识细菌1、细菌的分布、大小、形态、营养及生殖分布范围大小形态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细菌合作学习:2、细菌的结构荚膜(1)在表格中填写“有”或“无”生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共有结构不同之处植物细胞与细菌有,动物细胞没有动、植物细胞有成形细胞核,细菌只有植物细胞有、液泡、而动物细胞和细菌没有。
(2)、生活中你感受到细菌的存在吗?为什么?三、达标检测:1、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2、细菌的形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观察到()A、光学显微镜下B、电子显微镜下C、肉眼下D、借助放大镜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4、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的细菌B. 细菌细胞里也含有染色体C. 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D.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所以也有完整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不成形的细胞核5、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特点主要是:()①有细胞壁②没有叶绿体③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有鞭毛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6.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芽孢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7、右图是一个典型的细菌结构模式图(1) 填图: 1是,2是,3是4是,5是 6是。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里的微生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的内容。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土壤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本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全面的认识。
同时为下一章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
土壤中的微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教材呈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所以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细菌的基本特征。
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通过学习,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1)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描述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观察图片比较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3)模拟探究细菌繁殖的速度,体验用数学手段研究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细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和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对生物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对比分析、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
但在学习上仍以感性认识为主,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但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动手实践。
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在上学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过程中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对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从总体上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生活过程中家长或者教师从卫生角度常常提到细菌这个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还是比较熟悉,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隐性和潜在的,很少有机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容易被学生忽视和轻视,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
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类型、形态特征,生殖、营养方式、分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比较陌生,这些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一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在自主学习中从理论上了解细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
二是通过播放有关细菌、放线菌形态、结构等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三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观察、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四是注重发掘生活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对细菌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具有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细菌的存在”学生的举例可能会涉及到下一节的真菌,也会提出有关真菌的相关问题,或者不能说明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与微生物的关系,教师要及时说明或提示。
三、教学准备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提前准备分发实验材料;提前布置探究性活动四、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结合了多媒体直观教学(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自主学习:课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1.临境入兴,激发动机(预计耗时5分钟)以情境图片、文章开篇,联系生活实际,展示部分生活中比较常见、常接触的微生物现象。
简要介绍、讨论这些微生物现象,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整体的了解。
以问题串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入教学主题。
2.归纳小结,直击主题(预计耗时10分钟)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微生物”,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提示学生三个关于微生物的要点,突出重点。
同时进行知识延伸拓展,要求学生再举例,教师稍作评价。
通过比较不同的图片,提出微生物的分类。
按细胞结构特点,分别展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⑴单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特点,最后展示细菌时,分别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
⑵多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这类微生物细胞组成特点,解释大型真菌和微生物的关系。
⑶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此类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为简介其营寄生生活埋下伏笔。
问题再引入,提出微生物的生活场所,学生回答,教师简要评价小结。
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其他恶劣环境。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微生物分布极其广泛。
3.动情晓理,深入钻研(活动预计耗时17分钟)问题引入,处理本节第一个教学难点,即探究活动。
学生交流提前布置活动的结果,比较不同环境中实验材料的变化,小组提交活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