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下山又一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菜下山又一季

5月的辉南县石道河镇,弥漫着山野菜的芳香,风吹不去,雨淋不散。记者走进小镇,也走进了春天的故事里。

外面下起小雨,“美味佳肴”的小酒馆里却依然火热——大山的恩赐浓缩在餐桌上,老板不断向远道来的顾客介绍各种山野菜的吃法:肉炒“猴腿”菜、肉炒“广东”菜,刺老芽、刺五加、柳蒿芽用水煮开然后蘸酱吃,可以保持山菜原汁原味……最后他还会特别推荐大叶芹馅的饺子。

靠山吃山勤劳致富

酒馆里的山野菜只是九牛一毛。每天天刚见亮,跑山农民将各种山菜一包包摆到主街边,用不了多久,这些山野菜就会被买走,大山的恩赐由此变成现金。

早市上的山野菜多达十余种,3元到10几元价格不等。一位老人手里掐着一把“龙须”菜,40多元一公斤,因为是刚刚下山的稀缺品种,整个市场就这一把。“尝个鲜吧!”老人推荐着。

这是个只有山野菜的“专业市场”,也是跑山农民的“自发市场”,所有山野菜都是第一手交易,所有卖家都只赚不赔。

买菜的多是游客或外地商贩,从装菜的车辆可以看出,最远的游客或商贩来自长春。“石道河的山菜有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很多长春人来买山菜。‘五一’那天人最多,满街都是车。”一位农民如是说。

这里的大包小裹并不是下山山野菜的全部,40多元一公斤也不是最高价,据说刺老芽刚下来时,一公斤要80元。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估计,今年山野菜下山大约得60万公斤。

石道河是长白山脚下辉南县东部一个偏远小镇,四面环山,而且生态完好。今年的春天来得早,“跑山”因此也提前了近十天。“从5月初开始,一直到9月,都有山野菜、蘑菇、药材、山果可采。勤快的人几乎天天往山里跑。”一位中年妇女如是说。

也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镇另一头的大北岔村,又有十几位村民爬上了一辆农用车。赚钱的节奏还在继续,这伙人要去30公里外的山上采挖山野菜。

花甲老汉草上如飞

在石道河镇,跑山不分老少。刘永富虽然只有34岁,已是掰刺老芽的老手,别人一天能掰5公斤,他一天能掰10公斤。有时几个人同时上山,他的收获会比其他人收获的总和还要多。“头一茬刺老芽已经过去了,第二茬还没出来。今天上山主要是找蕨菜、薇菜、猫爪子、猴腿儿之类的。”

“哪有刺老芽他都知道,而且手快脚也快。”一位村民说。坐在车上的多为中年妇女,全身上下蒙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说是为了防草爬子(蜱虫)。“永富去年就被一只有毒的草爬子叮了,花了6000多元钱才保住命!”

史忠福没蒙脸,只戴一顶瓜皮帽。这位64岁的老汉也是快手快脚,大家都称他为“草上飞”。据说别人走10公里山路时,他已经走出去20公里。“去的时候看见菜也不能采,回来时再采,不然背着会很累,走得快才能走得远。另外走在前面的人采的都是最好的,后面的人只能捡剩了。”

“草上飞”除了脚力过人,丰富的跑山经验也必不可少。“跑山首先要知道什么时候找什么菜,也要知道到哪去找,所以必须熟悉附近的每一座山”。每次进山,他都要翻山过岭走近10公里。

史忠福说,跑山人有两怕:一是怕麻达山(在山里迷路)。不熟悉山路的人不能自己乱走,一旦麻达山,几天都走不出来。另外还有掉进“跳石塘”(不易被发现的石砬子)的危险;

二是怕碰到带崽的野猪。山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包括狼、毒蛇。一般动物都会避开人,但带崽的野猪却有避之不及的时候,“为了保护小猪,它们会向接近的人发起攻击。那大獠牙碰上就没好。”史忠福也曾被毒蛇咬过,胳膊肿了一星期。

农用车在水泥路上走了20多公里,不时会遇上骑摩托的或骑自行车的“跑山帮”,也有背着袋子徒步上山的农民。又走了几公里山路,农用车停在一条小河边。一行人跳下车,做最后的准备。“两点前都回到这!”刘永富给大家约定下山的时间,因为这些人还要同车回家,一个都不能少。“少谁都得等,或者大家回头去找。有一回,一个伙计喝了点酒,就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害得大家找了一晚上。”

史忠福第一个消失在密林中。59岁的孙秀英被儿子喊住:“他们今天要翻岗,你别跟着去了,就在这附近采点得了!”于是她和另两位年龄较大的妇女走向河的另一边,其他人向着史忠福的方向进入深山……

野菜下山钞票盈囊

刘永富陪着记者,找到不同种类的山野菜,教记者辨认。“这是水蕨菜……”在杂草丛生的密林里辨认山野菜,是山里人的生存常识,误食毒草也会有生命危险。“背面发光的是大叶芹。”随后他又找到了刺五加、“广东”菜等等。“广东菜只能吃新芽,三天后的就老了。”“这是什么?”“野鸡膀子,也是山野菜,但没人愿意要。”

与慷慨的大山相比,早市上那一包包山野菜也是九牛一毛。正如跑山人所说,“只要肯低头,吃喝不用愁”。据说每到这个季节,跑山人每天的收入少则七八十,多则数百元。“这是‘烟袋油子’”。刘永富边说边采,没挪步就掐了一大把。

密林里没有路,在这里攀爬十分艰难,孙秀英却行动自如,她背后的袋子已经有了沉重感。她采山野菜主要是自己家吃,“猴腿儿”之类可以晒干储存,留在冬天吃,刺五加、柳蒿芽等不便晾晒的就用水煮,然后放冰箱冷冻储存。富余的菜,或刺老芽等市场价格较高的菜才

会拿到街上去卖。

在石道河镇,春天为冬天储存山野菜,是每一个勤快的主妇都要完成的一项作业。还没到约定下山时间,孙秀英的背包里已经装了近20公斤菜。

刘永富在不远处发现了羊肚蘑。前一天下了雨,发现羊肚蘑也在预料之中,但仍需要运气和经验。羊肚蘑隐藏在一棵榆树墩下方的泥草中,拨开草与泥才能露出真面目:淡黄色,呈直立的鸡蛋状,像蜂巢,更像羊肚,羊肚蘑大概因此得名。再找,刘永富在周围共找出十几棵。新鲜的羊肚蘑拿到市场上,1公斤可以卖到140元,可谓山中珍品。

下午两点左右,村民们背着各自的收获,陆续回到了车上。“下山更得快走,不然勒得受不了。”史忠福说。他用编织袋改制的“双肩背”里,增加了三四十公斤重负。

山野菜的晾晒,多在自家院的水泥地或仓房顶上。5月里,家家户户铺满晾晒的山野菜,也是石道河镇一道别致的景色。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