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7985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png)
第1篇一、报告标题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二、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教学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历史文化名城(2)考察目的:了解近代史在该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考察内容: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地区近代史发展脉络;②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受近代史人物的生平事迹;③参观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2. 文献查阅(1)查阅资料:近代史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2)查阅目的: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3)查阅内容:①梳理近代史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②分析近代史发展原因、特点和影响;③总结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3. 小组讨论(1)讨论主题:近代史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讨论目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讨论内容:①分析近代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②探讨近代史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③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近代史精神。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考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2)考察过程:参观博物馆、故居、遗迹,拍照记录;(3)考察总结:整理考察照片、笔记,撰写考察报告。
2. 文献查阅阶段(1)查阅资料:挑选与近代史相关的教材、文献、学术论文;(2)查阅过程:阅读资料,做笔记,总结观点;(3)查阅总结:撰写文献综述,提炼研究重点。
3. 小组讨论阶段(1)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主题,分配任务;(2)讨论过程:各成员分享观点,展开辩论;(3)讨论总结:形成共识,撰写讨论报告。
五、实践成果1. 实地考察报告2. 文献综述3. 小组讨论报告4. 个人总结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a5fc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f.png)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了解,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对于我们的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实践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分析,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研究内容1.中国近现代史的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非常丰富,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
2.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非常多,其中包括洪秀全、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等。
这些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时代;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文化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四、研究方法本次实践报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分析、实地考察和访谈等。
通过对于历史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影响。
五、研究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ce63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1.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标题: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一段充满变革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和摆脱帝制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终结。
看到了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给了中国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机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政治、思想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辛亥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作用,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标题: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次反传统、开明进步的运动。
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推崇和传播科学、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的一次伟大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对中国的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58e6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5.png)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专题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社会变革,对于增强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我们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实践活动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2.参观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照片,包括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我们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民生活艰苦,同时也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成果和著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近现代史的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3.革命文化活动体验最后,我们参加了一场革命文化活动体验。
活动中,我们身着旧时的革命军装,扮演起年轻的革命者,通过舞蹈、演讲等方式感受了当年的革命激情。
通过参与体验,我们对中国近代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三、参与感受与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人民解放斗争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明白到,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革命和发展的缩影,也是我们的根本,只有深入了解和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推动国家的发展。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馆,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加感受到了他们为国家付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的血汗换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革命文化活动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团结合作和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
通过体验,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
这也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同进步。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2b57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e.png)
一、前言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见证了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为了深入了解近现代史,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我参加了近现代史社会实践,现将实践报告如下。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近现代史,增强历史使命感。
2. 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 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了解了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个历史事件都让我深感震撼。
通过参观,我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参观革命遗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近现代史,我还参观了当地的革命遗址,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
在这些地方,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实践过程中,我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了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小论文。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我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这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
4. 参加历史知识竞赛为了检验自己的历史知识,我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
在比赛中,我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分享,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实践收获1.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提高了历史素养。
通过参观博物馆、革命遗址,以及撰写论文、参加竞赛,我对近现代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3. 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锻炼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汇总三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汇总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b5f4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汇总三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2629号的川沙烈士陵园。
我们小组成员约定在11月29日一起去烈士陵园,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天气候突然降温还伴随着刺骨的寒风。
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计划,当然也没有改变我们瞻仰革命先烈的情怀。
我们一行到达烈士陵园门口的时候就被陵园的庄严和肃穆打动了,大门上刻着金黄色的六个大字:川沙烈士陵园。
这里是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的地方;这里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安息的地方,想到这些我顿时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些悲凉而多了一丝悲壮!进入陵园后映入眼帘的是在“广潮中心的印有“浩气长存”的雕像。
仿佛陵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新中国成立的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我认为参观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历史。
参观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
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纪念馆里,看着纪念短片,我仿佛听见了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声音。
可敬的烈士们,愿你们的精神像园中的常青树一般永不凋落;愿你们的信念像滚滚江水一样永不停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熠熠闪光。
【篇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地点蒙自县草坝镇二实践时间2014年10月1日三实践参与者第三组所有成员四实践内容1 通过网络,书籍了解碧色寨遗址的有关历史2 参观碧色寨遗址。
3 对碧色寨遗址内的文物进行拍照,记录4 询问碧色寨遗址内的相关负责人,对文物作有关了解5 征集小组人员对此次活动的感想,建议6 小组人员交流讨论,谈论各自的心得体会五实践流程〈一〉活动准备阶段1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工作任务2充分准备好此次活动所需物品,如相机,记录本3规划好此次活动的路线4通知小组成员带好各自所需物品〈二〉活动举办阶段1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说明此次活动的相关规则2进入遗址参观,了解,记录相关信息〈三〉活动后续阶段1清点物品工具2工作总结,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3征集小组成员的感想,建议,4小组人员交流讨论,谈论各自的心得体会六活动要求1、组员积极配合组长的安排,各尽其责,认真完成任务2 往返过程中注意安全,组员之间要互相关心3 参观过程中严格遵守遗址内的相关规定,爱护公物和遗址内文物,爱护遗址内环境七实践目的参观碧色寨遗址,旨在缅怀在抗日战争前期,碧色寨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7a29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第1篇一、前言近代史实践教学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实践教学以我国近代史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环节,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进行考察:(1)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见证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近代民主革命的象征。
(3)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象征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4)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历史风貌区,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变迁。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近代史相关著作,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查阅历史档案,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3)收集近代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1)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2)近代史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近代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历史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加深了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会1.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226c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0.png)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篇一】近代史《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泽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
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经过实践探索,毛泽东彻底告别了杜威和胡适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
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我班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在班长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参观了黄骅市博物馆。
二、调查目的人们来到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获取知识,小而言之,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大而言之,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的。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3篇)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f936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png)
第1篇一、前言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践教学过程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
实地考察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现场,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
(1)考察地点:南京、上海、杭州、绍兴等地。
(2)考察内容:参观南京中山陵、中山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鲁迅纪念馆等。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学生需对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人物事迹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考察报告。
(1)文献资料:收集相关历史文献、论文、书籍等。
(2)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及其产生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1)讨论主题: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2)讨论形式:小组内自由讨论、辩论、报告等形式。
四、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对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学生在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撰写考察报告、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更加坚定。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a468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9.png)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学科领域,它关乎着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社会发展。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实践,我深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一、实践活动背景我所参加的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纪念馆、阅读相关文献以及进行研讨讨论等。
实践活动的背景是为了帮助我们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我们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践活动成果在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朱德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等,通过观看图片、文字展示,以及讲解员的讲解,我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影响,对相关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思想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在实践活动中,我还参加了研讨讨论的活动,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观点和见解,也增加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递,更是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思考,才得以获得更丰富和深入的学习成果。
三、实践活动的意义通过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人民伟大抗争历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实践活动使我不仅仅是了解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提高了我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活动也对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不仅为我提供了更广泛的视野与思考角度,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实践活动的收获与反思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实践活动,我对中国近现代史事件与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和幸福的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一)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2bb962e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e.png)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一)研究背景•近现代史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理解现代化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近现代史是我们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意义研究近现代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中国特殊的国情;•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应对当今世界的各种问题;•对今后的国家发展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研究近现代史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研读有关历史文献和文物;•调查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权力、利益、意志和认知等方面的因素,探寻事件的真实本质。
研究内容近现代史涉及面很广,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系统地研究,其中包括:•社会转型与政治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等。
研究成果目前,关于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其中不乏优秀的学术论文和专业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理解历史、认识真实、面对未来提供了支撑,也为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研究近现代史是我们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现今中国以及面对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方法、广泛的研究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和在此基础上进行当下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研究展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近现代史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拓展和深入。
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开展研究:•多角度、全面深入地描绘近现代史的历史画卷,探究近现代史的演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挖掘和发掘新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资源,让历史更加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着眼于国际视野,探究近现代史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提高我们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认识。
结语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c4e3f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1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中国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下走向血性勃发,走向改革与复兴。
最使我惊叹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青年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一腔年轻的热血将马克思的理想介绍给古老的中国,使腐朽与愚昧一步步走向终结,使中国的所有青年觉醒奋进,使中国成长而后壮大,最终成为历史的必然。
掩卷沉思,同样的年轻岁月,相仿的受教育水平与成长环境,相似的热血,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如此惊天地的事?想当年的中国,列强侵袭,军阀主义蹂躏着四万万中国同胞的精神与灵魂,那时的时局无疑是困难的多的。
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青年的灵魂获得了觉醒,一次次搭上前途的请命、游行,一次次秘密的会谈、筹资,青年的热血酿成了旧中国的灵丹妙药,一剂马列主义救了一头震天撼地的东方雄狮。
想今天,为什么自己没有如此的豪迈霸气勇于实现自己的大理想呢?是自身的觉悟不够;是自己思考的过于狭隘;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中国的命运,自己的理想就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是自己从未将自我与中国联系紧密;是自己的发展从未与大众紧密相连。
而,这一切未做之事,都是从小党所教育过我的,只有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自己的成长才能与世界休戚相关,只有让党的光辉存在心间,才能永恒的提醒自己:不被世界抛弃,做有大作为的中国人,做有理想的永远的青年。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近代史(3篇)
![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近代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2477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7.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以及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近代史,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本次调研对近代史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实践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近代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地考察等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课外活动包括历史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实地考察则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氛围。
2. 教学方法目前,近代史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3. 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对近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考试、论文、实践活动等,评估教学效果。
三、存在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陈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历史博物馆、遗址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深入开展。
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教学内容。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111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1.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我开展了近代史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对近代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义和团运动(5)辛亥革命(6)五四运动(7)国民大革命(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教学实践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制作课件,整理教学资料。
(3)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课堂教学(1)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历史事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三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c1f14af121dd36a22d82df.png)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篇20世纪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__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此时,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而后又遭遇法西斯的日本的入侵?民族危难关头,以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两派爱国人士正积极的投身革命,意图变革中国这种混乱的局面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由此就有了后来两次两党合作美好的局面。
19__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像世人宣告了它是多么觊觎中国的野心。
但此时我们的人民还未觉醒,他们正忙着安内,国共在经过第一北伐合作之后,国民党意识到共产党将会成为以后的大对手,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就无故开始叛变并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士,他可能吸取了近代为了富国强民所做的先大力增强国内实力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我们忙着肃内,而日本正全力的为侵略中华做着充分的准备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即将面对的灾难。
19__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
因为蒋的坚持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加快了日本侵华的进程,加深了日本嚣张的气焰,加强了日本侵华的部署,加紧了横扫亚州的动作。
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做出了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和巩固;游击小分队陆续组成并发挥作用;抗日统一战线慢慢的壮大;中国军队英勇的开始阻击日军?而此时蒋介石也无力顾及安内的事情,也加紧投入到抵抗外来侵略的战略上来。
我们都知道,蒋先生小时后深受入学的熏陶,青年时代是去日本留过学的,是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而且在民国成立后追随孙先生,它在军事、政治、文学才能和素养也是相当精明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710a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为了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和思考,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红色教育基地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前辈们的革命事迹而设立的。
它不仅是开展红色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窗口。
参观这样的基地,可以使我们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活动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纪念馆和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基地,通过实地观看文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了解了红色革命斗争的艰辛和牺牲精神。
2.听讲座我们还参加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讲座。
讲座的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思想,以及中国政局的变化等。
通过讲座,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3.社会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我们了解了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期望等。
这些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信仰和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明白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在社会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一些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关注度不够高。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b0e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一、实习目的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自己的阅历,因本人是文科生,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趁着寒假有这样一个节日,好好大干一场.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单位和部门五、实习内容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暑假可以好好在家玩玩、休息休息.我必须为我下学期的生活费考虑.我从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开始就在超市里打工了.由于我的表现还不错,老板比较喜欢我,所以这个暑假答应我在他的超市打工是理所当然的了.还没有放假,我就打电话到超市了,问老板是否愿意让我在他们超市工作,老板满口答应,非常希望我来工作.我当然非常高兴啦!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年我还没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我有一个长辈就跟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俗话说:做坏人简单,做好人难啊!只要做一件坏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坏人!要想在别人眼里改变形象的话,就要做无数的好事,但还不一定能改变.要在众多同事、干部眼里一开始就流下一个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几大要点.一、我决不破坏超市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我们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不可以串岗、不可以闲谈、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等等.所谓不可以串岗,就是不可以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理货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属各个货架.比如,我是百货这边的,就不能随便跑到食品那边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随便走到我们百货这边.食品那边比较大,还分三个部分:饮料和冷柜、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什么不可以随便串岗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乡下,顾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质高,经常会有顾客偷东西的.如果我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边的货架就没有人看着,东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样,“不可以闲谈”也类似这个原因,如国际歌理货员没事做的时候都在一起闲谈,那么就没人看着货物了,东西少了又是损失!还有,“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这个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们上班互相发短信息,不认真上班,没人看着货物.所以,后来经理就规定了: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可以把手机带来上班,但要放在办公室.对于这个规定,大家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样子的,超市的营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联系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规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坐下来等等.所有的规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觉地遵守的.我认为,这些是最基本的,当然要遵守了.二、不管是谁,随喊随到.在超市做理货员,有时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是结帐的日子,很多的供货商都在这几天送货,然后顺便结帐.有时候,一连几家供货商送货来,这时候就忙了,有很多货物卸在收货处.仅有几个人在收货处是忙不过来的.既要验货又要把货装走.于是,他们就需要人来帮忙了.我是刚来的,当然不能呆在一边看了,为了表现好一点,我都是很主动地跑过去,把各个柜台的货物分开,并分别送到各个货架附近,再卸下来.如果是一般的货物倒是没什么,但有时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饮料、酱油、食用油之类的货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几瓶!很重的!我们超市进货都是几百箱饮料、几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别累!有时,睡觉到了早上,手膀都疼,还全身没劲!没办法,谁让我是新来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会很积极很主动地去帮忙.于是乎,我在同事眼里我是个积极的,在干部面前我也给他们留下了好的映像!三、如果没有货要上的话要找点事情做.所谓“上货”,是我们常说的话,说通俗点,就是“补货”.货架上的货物被顾客买走了,货架不就空了吗?还卖不卖东西了?这不行,得从仓库把同样的产品拿来补到原来的位子上去.如果超市的顾客很多的话,不能只顾着补货,要看着点的.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货上的.有时,货架上的货物都补齐了,不就是没有事做了吗?就站在一个地方看着货架发呆,还是来回来回闲逛?当然不是了!如果没有什么顾客,也没有货要补,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被经理看到是不怎么好的,感觉上我没事做,在混时间!毕竟是私企老板,不会养一些闲人的.老板雇佣你,是要你为他创造财富的,不是养你的.所以,我应该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货架.货架一段时间不抹后,就会有一些灰尘,顾客看到有灰尘的产品,感觉上就像这件产品时间长了、旧的,自然就不会买了.这样不但给顾客流下了个坏映像,而且货物就卖不出去了.谁也不希望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其实,抹货架还有个好处:可以坐下来!这个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谁能连续站那么长时间啊?所以,在没有什么顾客而且没有货补时,可以抹货架.正是有了以上几点要领,我在超市表现还是相当好的.在超市里打工我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镇上的超市越开越多,大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自然价格战就打起来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有别的超市的员工到我们这里来看价格.我们有时候也被经理安排到别的超市去看价格.对于做“间谍”,我还总结了一个经验:要装作是买东西的顾客,而且一定要像!一般超市是不会对真正的顾客有疑心的.最重要的是:不能用笔抄价格!有的超市的员工就在我们这里用笔抄价格!自然,被我们经理请到办公室喝茶是少不了的.话说回来,商家的恶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但是作为经营者,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价格低了,利润自然就少了,我们的工资、奖金可都是与这个利润有着直接联系的啊!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我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更何况我暑假两个月还拿了一千多的薪水呢?虽然这一千块不算多少,但是算上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很值呢?总比天天在家看电视、上网好吧?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我穿着大头皮鞋,带着我的绿色毡帽,骑着我的二手脚踏车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两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仅正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作都干.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看我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就让我来做传菜员.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瑞怎么着在学校里也是个学生会干部,多少也有点社会能力,心理学徒有点失落再加上传菜部领班是个小学文化的,还对我指手画脚,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国开开放大学各专业通用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国开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a0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代码:1190016
2010——2011第一学期
班级 化工与制药类10-7
姓名 徐俊超
学号 20102477
瞻仰伟人风采追寻先辈足迹 ——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1.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简介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坐落于两位伟人的“第二故乡”天津,庄重朴
素,与周恩来的母校、驰名中外的南开大学相望,是举世罕见的两位政治家、一对革命伴侣的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水上公园北侧,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
建筑高21.3米主体为三层,布局呈“工”字型,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石材屋面,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
馆外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纪念林、草坪花卉与主建筑相互衬托,环境幽雅,气氛庄重。
馆内藏品丰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2.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展厅介绍
纪念馆展厅包括瞻仰厅、生平厅、情怀厅、专机厅以及竹刻楹联厅和书画艺术厅。
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 ,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作为背景,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
生平厅包括九个部分。
①风采:展示周恩来、邓颖超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合影照片和代表性的手迹诗词。
②追求真理:记述他们立志救
国、领导爱国运动、从事建党活动的早期革命历程。
③拯救中华:再现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坚持白区斗争、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指挥解放战争及建立新中国等革命实践活动。
④总理国务:介绍周恩来出任政府总理、擘画建设宏图、促进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和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的不朽贡献。
⑤领导妇运:展现邓颖超在领导妇女运动、增进与世界妇女交往中所做出的突出功绩。
⑥力挽狂澜: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期间,坚持顾全大局、保护大批干部、战胜反党集团、重构四化蓝图的雄才大略。
⑦继承伟业:回顾邓颖超晚年肩负党政要职、支持改革开放、增进国际友谊的卓越工作。
⑧英灵永驻:追溯举国上下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情景,敬展先后敬放两位伟人灵骨的骨灰盒。
⑨遗愿化宏图:表现中国人民继承周恩来和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情怀厅设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二楼东西两侧的展厅内,为情怀一厅和情怀二厅两部分组成。
情怀厅以情为主线,以大量文物来展示两位伟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以“革命伴侣公仆风范”为题的情怀—厅。
在大型油画“盛装迎主人”的背景前,一尊邓颖超“笑忆甘棠”的蜡像与展壁
上的文物融为一体。
此厅介绍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爱情和亲情,表现他们之间“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夫妻情谊及他们对亲属的热情相助和严格要求,更突出展现了他们把众多战友后代和烈士子弟视为亲生子女的高尚品格。
四周展壁上展出的是周恩来 、邓颖超在几十年艰苦斗争中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和他们保存或赠送给亲属及烈士子弟的物品。
这些展品充分体现了他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美德,从而揭示了“革命伴侣公仆风范”这一主题。
以“爱洒人间举世景仰”为题的情怀二厅,在以地球为主体的彩色喷绘背景上,点缀着不同民族文字的“为人民服务”字样。
一尊以意大利记者焦尔焦·洛蒂拍摄的周恩来晚年照片为原型雕塑
的“鞠躬尽瘁”蜡像,安放其
间,寓意着周恩来为世界和平和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
四周文物的衬托,让人感到周总理就在人民心中间。
周围展壁上以周恩来、邓颖超和各界友人的来往通信及互赠的礼品,以及他们逝世后中外人民对他们的各种形式的怀念,反映出他们善于团结各党派、各民族、各国家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形象。
还有周恩来逝世后各地群众和外国友人为了表达对周恩来的怀念和对邓颖超的崇敬送给邓颖超的礼品,充分表达了他们注重友情、热爱人民、热爱和平,以及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对他们的衷心爱戴之情。
这些展品恰如其分地揭示了“爱洒人间举世景仰”的主题。
《同舟风雨路——周恩来邓颖超爱情书简解读》一书,展示了74封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通信,反映出这对革命家夫妻纯美优雅的精神世界。
专机厅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体建筑东侧 ,绿茵丛中陈放着一架伊尔14型678号飞机。
周恩来总理专机陈列厅为钢球网架结构,
两道弧型球网架粱交叉支撑,四周为敞开式弧状,顶部由蓝色半透明耐力板装饰,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只雄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翱翔,向人们展示周恩来青年时代的理想——“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楹联和书画艺术厅汇集并展示来自全国的知名人士和著名艺术家讴歌周恩来、邓颖超的竹雕艺术品和书画作品。
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后感想
2010年11月6日,我和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那是对伟人的崇敬,对自己心灵的审视……
周邓纪念馆由三个主要展厅组成: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
瞻仰厅内有一座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
两位伟人的形象十分亲切,同学们在此驻足仰望,感受着两位伟人的风采。
生平厅是给人震撼最深的一个厅,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做出伟大贡献。
同时,陈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历史文献、文物。
我们看着一张张风雨岁月中的照片,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心中对总理夫妇的敬意油然而生。
进入生平厅,我们从九大部分回顾了伟人的一生:1、风采,2、追求真理,3、拯救中华,4、总理国务,5、领导妇运,6、力挽狂澜,7、继承伟业,8、英灵永驻,9、遗愿化宏图。
从总理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毅和隐忍,什么是睿智和魄力,什么是以大局为重,什么是高风亮节,什么是清廉正直。
有人曾这样形容总理:谋国之忠,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爱民之切,万里神州难有比肩;在于家庭,他忠贞不渝,执着永恒;在于人生,他矢志革命,坚持信念;在于民族,他驱除鞑虏,兴我中华;在于国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是人们心目中的丰碑,他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当我们踏入了英灵永驻展厅,荧幕上展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举国上下哀悼邓颖超同志的情景,人民缅怀周总理、邓大姐,是缅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人格。
他们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学习和发扬的。
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
放映结束时,同学们还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久久不愿离去。
情怀厅记录了周总理和邓大姐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结为伉俪,爱情又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
同时还展现了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洒满人间。
最让我感动的是展览的最后部分,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多媒体播放时刻,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令人心碎
的1976年,又回到了十里长街上,缓缓移动的灵车,悲痛的人群,那震撼、悲天恸地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参观的人,再一次潸然泪下。
人民不会忘记,在当年中国人民最困难、最危难、最苦难的岁月里,“周总理”三个字是多么的有份量。
许多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每当听到“周总理”三个字,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倍受鼓舞,那么的令人振奋。
周总理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同时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稳定器,这归功于他在党内外、国内外有着极其崇高的威望和超凡的影响力。
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必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想着人民,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周总理就是这样,他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日夜操劳,可以说是一个最忙的人,但他从不忘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他到温泉,就想到当地群众是否能方便地用上温泉水;搞建设,他想到要妥善处理好搬迁群众的住房;为了便利群众向政府反映问题,他想到接待室应该挂有牌子;就连农民进城走路安全的问题他也想到了,提出应该在繁华的路口设“安全岛”。
他亲切地说:“因为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
我们缅怀总理,缅怀革命先烈,不能只停留在献上几束鲜花,掉下几滴眼泪,唱上几曲颂歌,念上几段豪言壮语等形式上,而是要在心灵深处,保留一份纯朴的阶级感情。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工作。
走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敬佩的周总理、邓大姐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我们眼前,从他们的劳苦功高里,从他们的忠心耿耿中,我不但感受到了伟人的风范,我也深深的明白了中华民族能屹立于天下,我们能快乐欢快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们体会到我们生在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长在了一个和谐发展的年月,和老一辈革命英烈们相比是何等的快乐啊!
一代伟人的躯体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灵魂、精神永恒!一代伟人的高大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次参观让两位伟人走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和创造的伟大事迹,值得我们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