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二节太阳病本证》课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研究展望
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应更加深入地探讨二节太阳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采用更多的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 学等,对二节太阳病进行深入研究。
预防与调护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避免食 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起居有常
保持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
05
二节太阳病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临床启示
探讨疾病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临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06
二节太阳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
研究领域
当前对二节太阳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中药、针灸等领域。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文献研究、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对二节太 阳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症状表现
02
主要症状、体征及伴随症状。
诊断依据
03
中医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
案例分析
1 2
病因病机分析
分析患者发病机理,探讨疾病内在规律。
证候特点
分析患者证候特点,阐述证候与病机之间的联系 。
3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案例总结与启示
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灵活运用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灵活运用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启发:
51、52两条是承接49、50,病在表但 脉不迟(50)不微(49),这就是仲景处 处展开辨证论治的思维。 脉浮紧固然是太阳伤寒的主脉,但是也 可见到浮而不紧,甚则浮数的时候。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兼证
中风兼肺寒气逆证治
基本病机:风寒犯表 卫强营弱 肺寒气逆
病理特征:腠理开泄 肺气上逆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寒 自汗脉浮缓 喘息胸闷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基本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兼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 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灵活应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灵活应用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证
太阳伤寒证治 基本病机:风寒束表 卫闭营郁 病理特征:腠理闭塞 营阴郁滞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寒 无汗脉浮紧 基本治法:辛温发汗 调和营卫 基本方药:麻黄汤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证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
第一节
一、太阳病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分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病经证
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寒,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桂枝汤在杂病中的应用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禁例
16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加附子汤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辩证论治
第一节太阳病辩证纲要一、太阳病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词语解释】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
头项强痛即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
恶寒:即怕冷【辩证提要】辩证要点:恶寒(寒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
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意义:太阳病提纲(诊断标准)。
凡此后言太阳病者,即具此证此脉。
二、太阳病分类【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语解释】恶风:为恶寒之轻者,即遇风则恶之,无风则坦然。
脉缓:指脉象柔缓而不紧急,非怠慢迟缓之意。
中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
【辩证提要】辩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词语解释】脉阴阳俱紧:阴阳指部位,即寸关尺三部。
急与缓相对,乃脉来紧束、紧张之象。
阴阳俱紧,指三部脉都见紧象。
伤寒:证名,属狭义伤寒。
【辩证提要】辨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一、中风表虚证(一)桂枝汤证【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词语解释】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辩证提要】辨证要点: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辩证提要】辨证要点: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①初服桂枝汤,反见烦闷者,表证仍在,无其他里证;②有太阳伤寒见证,但脉浮弱,经攻下及峻汗后正气受损,不耐麻黄汤峻汗者。
【原文】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太阳病辨证纲要
第9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概论
五、治疗: 太阳病本 证
太阳病变 证 太阳病疑似证
辛温解表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第10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概论
六、转归:
1、痊愈 2、传
3、变
大部分
六经病 变证
少部分
第11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第37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时间 医学
古埃及人早在六千多年前曾有过“七日神力”说,认为 生命过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现代 医学充分证实了这一规律。目前的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 高峰,也遵循七日时间节律的特点。据有关专家调查,我 国城市居民中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每周的星期一是一 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天,这与世界各地的七日一高峰节律 是相同的。
日
火曜日是星期二
节
水曜日是星期三
律
木曜日是星期四
金曜日是星期五
土曜日是星期六
第35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有 趣 的 七 日 节 律
第36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时间 医学
美国著名医生哈尔贝克教授为研究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 系,曾做了30年的试验,在一个固定的生活环境中, 把实验者的小便都留下,化验尿中激素的含量,结果 发现有明显的7日节律。这位教授就根据这个试验创立 了时间生理学,随后又陆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 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还创办了《时间医学》杂 志,为此享誉全世界,被称之为“世界时间医学之 父”。
发于阴(三阴证)
第28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太阳病总结
太阳病脉证并治总结太阳病分类: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方药比较
(二)伤寒表实证:方药比较
(三)蓄血证
(四)蓄水证方药比较
第三节、太阳病变证(变证治则及辩证要点、证候分类)变证治则及辩证要点
证候分类
热证方药比较
虚证中的心阳虚方药比较
虚证中的阳虚兼水气方药比较
虚证中的脾虚证方药比较
虚证中的肾阳虚证方药比较
虚证中的阴阳两虚证方药比较
结胸证方药比较
痞证方药比较
上寒下热证
脏结,结胸,痞证的区别。
1 太阳病篇
84条:淋家,不可发汗。 (2)表证兼阴血不足:
85条:疮家,不可发汗。
86条:衄家,不可发汗。
87条:亡血家,不可发汗。 (3)表证兼阳虚: 88条:汗家,不可发汗。 (4)表证兼胃中虚冷: 89条:病人有寒(里有寒),不可发汗。
即:“咽、淋、瘡、衄、血、汗、寒”及尺
脉迟、尺脉微禁用或慎用麻黄汤等辛温发汗 方剂 (尺脉迟:阴血不足;尺脉微:阳气不足) 即:“气血阴阳诸不足,虚热、湿热、毒热 均应慎用或禁用辛温发汗剂”
临床应用
1.感冒; 2.颈椎病、偏颈、落枕、肩周炎;
3.痢疾;
4.荨麻疹、风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5.重证肌无力。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提要】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的证治 【释义】 主症: 喘 ——表邪内迫,肺气上逆。 (伴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缓等表证。)
分 类
3.表郁轻证
主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等。
病机:表证日久,邪郁不解。
分 类
二、太阳病变证
指太阳病失治、误治而发生性质改变的 证候。占太阳篇大部分篇幅。
三、太阳病类似证 指疾病早期出现一些类似太阳病表现的 病症。
治
法:
太阳病本证以辛温发汗解表为治疗总则。 太阳中风证: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太阳伤寒证: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表郁轻证: 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太阳病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 治之。
【提要】太阳中风兼经腧不利的证治。
【释义】
主症:
项背强几几 ——太阳经气为风寒阻滞,津液 不能敷布,经脉失养。 汗出恶风 ——卫气不固,营阴失守,肌腠疏松。
(当伴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缓等证。)
《伤寒论讲义》太阳病证
汗出,恶 风,鼻鸣, 干呕,脉
解肌祛 风,调 和营卫。 桂枝汤 汗出,脉浮缓。
伤 寒
内守,营卫 风 失调。 寒 袭 卫阳被遏, 表 营阴郁滞,
经气不利。
头痛, 浮缓。
发热,
恶风 身痛,腰 寒, 痛,骨节 脉浮。 疼痛,恶
寒,无汗
辛 温 解 发汗解 表 表,宣
肺平喘。 麻黄汤 无汗,脉浮紧。
而喘,脉
浮紧。
风
主证 汗出——卫外不固,营不人守,营阴外泄。
证 证候
脉浮缓——卫气抗邪于外则浮,营不内守而外泄则缓
(头痛)——太阳经气不利。
副证 鼻鸣干呕——风寒外袭,肺胃不利。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灸甘草、生姜、大枣)
【辨治要点】
病机:风寒袭表,卫阳浮盛,卫外不固, 营阴外泄。
肺合皮毛,其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 利,故见鼻鸣,即鼻塞而呼吸不畅之谓。外邪 干胃,胃气上犯,则见干呕。
本条指出,太阳中风证既可见啬啬恶寒,又可 见淅淅恶风,提示二者虽有轻重之别,又难截 然区分。前人有中风则恶风,伤寒则恶寒之说, 实则失之牵强。
生姜
佐桂枝散 风寒以 解肌, 且和胃 止呕
荣弱卫强,相当于后人所谓的营卫不和或营卫失调, 此病机是以卫气的异常为主要矛盾,而营气失和乃卫 失外固所致。由于太阳中风证是因风邪偏胜,营卫失 和所致,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故曰“欲救邪风者, 宜桂枝汤。”
中风、伤寒、温病证治鉴别表
分
Hale Waihona Puke 病机类主证
治 则 方药
鉴别要点
中
卫阳浮盛以
风
抗邪,卫外 不固,营不
风寒袭表,卫阳浮盛于表与邪相争,故见发热,即所 谓“阳浮者热自发”。
伤寒论课件: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太阳病-泛指一切表证 ➢ 头痛、发热、恶风-表证共有证象 ➢ 汗出-为桂枝汤独具之证。
补述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 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原文95)
补述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原文95)
证-发热汗出
太
病机 营弱 卫气浮盛于外 汗出
病
反汗出-------经气受阻,无般无汗,
今有汗,故言“反”
恶风------腠理开,毛窍松
治: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兼通经脉之津气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主之。 (原文43)
➢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 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 朴(三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常自汗出的病理和治疗
(原文53)
病人
证-常自汗出 因-营气自和,卫气不谐-即营卫失调 治-使营卫协调-宜桂枝汤
时发热自汗出的病理和证治
➢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 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 (原文54)
时发热自汗出的病理和证治
(原文54)
证 脏无他病----在内之脏腑无病
➢ 用于太阳中风证,宜喝热粥助胃气,发汗祛 邪
桂枝汤调营卫-调气血-调阴阳
(适应证共13条)
➢ 1.太阳中风证 ➢ 2.表证或汗或下,而外证未解,需再汗者 ➢ 3.太阳病,六七日不大便,小便清者 ➢ 4.杂病中,脏无他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
汗出者。 ➢ 5.霍乱病里和而表未解,身痛不休者
(二)桂枝汤禁例
➢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 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太阳病1(10)
–素体腠理固密,外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
太阳表郁轻证:
–表郁不解证:邪气已微,正气渐复 –表郁内热证:表邪未解,郁热不散
太阳病 5
太阳病治疗
治则:辛温解表(汗法)
太阳中风证: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麻黄汤 表郁轻证:微发其汗 ——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 25
(12)方后煎服法
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 药后进热粥,以助药力,并加衣被而取汗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服余药,不必尽剂。若病不除,可
续服,并缩短给药时间 病情较重者,可昼夜连服两至三剂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难消化、刺激性和腐败食物
太阳病 26
桂枝汤现代临床运用(1)
呼吸系统:常用于风寒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通常均在服药2-3剂后病愈。
太阳病 15
(4)根据脉证判断太阳病的传变
伤寒一日 太阳受病
脉若静—— 脉浮不变,他证皆未变化 —— 不传
颇欲呕,烦躁,脉数急—— 邪气盛实,正气不支 —— 传变
太阳病 16
(5)承上条辨太阳病未发生传变
伤寒二三日
无恶热不寒、口渴脉大——不见阳明证 不传
无往来寒热、口苦脉弦——不见少阳证
太阳病 17
(6)太阳温病的主证及误治后的变证
外感温热
正邪相热内蕴
温为阳邪——不恶寒
辛凉透表
误用辛温 风温
热邪充斥全身——身灼热, 脉阴阳俱浮 热邪蒸腾,迫津外泄——自汗出 壮热食气,热伤元气——身重 热扰心神,神志昏蒙——多眠睡、语言难出 邪热壅肺,呼吸不利——鼻息必鼾
清热育阴
太阳病辨证纲要
的
日曜日是星期天
七
月曜日是星期一
日
火曜日是星期二
节
水曜日是星期三
律
木曜日是星期四
金曜日是星期五
土曜日是星期六
第三十五页,共41页
有 趣 的 七 日 节 律
第三十六页,共41页
时间 医学
美国著名医生哈尔贝克教授为研究疾病与时间节律的
关系,曾做了30年的试验,在一个固定的生活环境 中,把实验者的小便都留下,化验尿中激素的含量, 结果发现有明显的7日节律。这位教授就根据这个 试验创立了时间生理学,随后又陆续创立了时间病 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还创办
六经病
变证
少部分
第十一页,共41页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第十二页,共41页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 太阳病提纲(诊断标准)。 【讲析】
第十三页,共41页
第十九页,共41页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 俱紧者,名为伤寒。 (3)
【提要】 太阳病伤寒证的主要脉证。 【讲析】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第二十页,共41页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
第三页,共41页
概论
手、足太阳二经
❖ 太阳 膀胱、小肠二腑
第四页,共41页
足
手
太
太
阳
阳
膀
小
胱
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柯第用韵法二伯象:节之此义为太,开阳麻表黄病逐中邪本空发证外汗直之,峻宛剂如也毛。窍古骨人节用,
故能【去寒提骨被要节外】之束太风,阳寒卫伤,阳寒从被的毛遏证窍治,而营出阴,郁为滞卫分发散 风寒头【之痛解品析—。】—桂“寒枝麻邪之黄外条八束纵症,横”太,或阳宛“经如伤输经寒不八脉利症系”络,能 入 品发心 。热头、化 杏—痛 无液 仁—、汗,为邪发、恶通心正热喘风经果相、寒络,争身—而 温,疼—出 能表、卫汗 助闭腰阳, 心痛阳被为 散、郁遏营寒骨,节分,不疼散苦得痛解能宣、风清泄恶寒肺风之下 气身,疼为腰上痛焦、逐骨邪节定疼喘痛之—品—。营甘阴草郁甘滞平,筋外脉拒失风养 寒,无内汗和而气喘血—,—为寒中邪宫外安束内,攘肺外气之不品宣。此汤入 胃行气于玄脉府浮,紧输—精—于表皮被毛寒,郁斯毛脉合精而溱 溱汗出,在表之邪,其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
大枣:甘平,佐芍药益阴和营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煎服法
药后啜粥 温覆微汗 获效停药 守方继进 服药忌口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原文】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 以汗解,宜桂枝湯。(42)
第二节柯韵伯太:阳此病为本仲证景群方之魁,乃
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
【桂太方太、傷發【活【12))原 枝 陽 用 陽 風 寒 汗运提 解之病鼻恶不而所文 湯 病 前 病 府 發 ,、、用要析总,鸣寒拘表云主 , 法 , , 汗 宜】临脉】】方咸、,何不头之 下 ; 初 卻 已 桂太证的桂也 得 干。之若服與解枝陽其 经 解 痛察重枝。 用 呕(後不桂桂,湯病脉 , 者 、机 要,上枝枝半。,1汤凡 此 等浮 不 , 发3性其衝湯湯日(頭在头 发 病)而 论 仍 热氣者,則許痛5太痛 汗 ,弱 中 当 、7上,反愈復,)阳、 。 但, 风 用 恶衝不煩。煩發病发 如 见汗 、 此 寒者得不(,熱中热 妄 一,與解脈,2自 伤 解 、4的、汗症之者浮可汗出寒肌恶)。 , 數與出灵恶妄即者、。风( 先 者桂,风下是,杂如、刺 ,枝惡1、,,5風 可湯風)池 更,,
二、太阳伤寒证 (一)麻黄汤证
【原文】《太伤陽病寒,论頭》痛發中熱疼,痛身疼腰痛,骨 節35疼)痛,惡風最無多汗而的喘条者文,麻黃湯主之。(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 炙)、杏仁七十箇(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 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 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將息。
太陽不病必,悉發具熱,汗出惟者以,脉此弱為自榮汗弱为衛強主,耳故。使汗
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95)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辨治要点】 太阳中风证主脉:脉浮缓 主症:头痛、发热、汗出பைடு நூலகம்恶风寒 病因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原文】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 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去五 滓陈味,修,適园(寒溫f:u,)桂服咀枝一三升味止。,取服以梢已水須七尖臾升嫩,,枝啜微熱火。稀煮内粥取外一三升升餘, ,以如助一藥。力。若溫有覆皮令一骨時者許去,遍之身。(z非he去zh枝e)上微似有 汗者益佳,不可令如之水皮流漓也,。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二提)桂要枝】汤桂禁枝例汤的使用禁例。 【【原解文】析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
熱血汗证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 誤呕也家。(16下)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 客不喜甘故也。(17)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19 )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原文】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 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43)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 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 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45)
傷寒不大便五六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 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56 )
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 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 ,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 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 、肉麺、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提要】论太阳中风的脉症、病机、治法与
方头药。痛——邪袭太阳,经气不舒 【发解析热】——正气抗邪,阳浮于外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中风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故】阳太陽强中不風能,密陽,浮而阴陰气弱乃,绝陽。浮者, 熱自阴發平,阳陰弱秘者,,精汗神自乃出,治嗇,嗇阴惡阳寒离,淅淅 惡風决,,翕精翕气發熱乃,绝鼻。鳴”幹《嘔者素,问桂·生枝湯气主之 。(12) 通天论》
汗出恶风——正气不固,肌腠疏松 卫强营弱 鼻鸣——风寒袭表,肺气不利 营卫不和
干呕——肺气不利,影响于胃 脉浮缓——汗出肌疏,营阴不足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卢铸之:气味辛温,有引阳出阴之 能。由内而外方解,:分布四旁,仍由皮 毛而桂枝肌:肉辛而温,经温络通而卫阳腑,而解脏肌祛,风实二通药达相配 内芍外药之:能苦生酸使姜微也:寒辛。,温益,阴佐和桂营枝辛甘化阳调和营卫
【解和析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 1)以、榮营行卫脈和中的,意衛义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 2)則、愈先。其宜时桂发枝汗湯的。意(义53) “故病善人用藏兵無者他,病避,時其發锐熱气汗,出击而其不惰愈归者,,此此治衛 气者氣也不。和以也治,待先乱其時,發以汗静則待愈哗,,宜此桂治枝心湯者。也(。 以近5待4)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 也。【无提邀要正】正桂之枝旗汤在,杂无病击营堂卫堂不之和阵中,的此应治用变。 者也。”《孙子兵法》
寒热顿解,不烦啜粥而藉汗于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