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衰伤寒论少阴病概论少阴病主要证候的特征是心肾阴阳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病证,就其主要证候来说,为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阴证的较危重阶段。
一、少阴病的病位从《伤寒论》的原文来看,少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及其经脉。
二、少阴病的成因一是外邪直中少阴:或是年高体弱,或是肾阳素衰,致使外寒长驱直入,直中少阴,起病就形成了少阴阳衰阴盛的重证。
因此古人就有“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等说法。
在世界范围内,流感流行的时候,都会引起一些体弱或年高的病人死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病人如果不是死于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则多死于少阴直中。
二是邪由他经传来:多由太阳、太阴失治或误治,正气受损而邪传少阴。
如在“太阳病篇”有太阳病误治而出现的干姜附子汤证和真武汤证,就是太阳病传少阴的实例,而“太阴病篇”的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其中的四逆辈,就是理中、四逆辈,四逆汤本是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在治疗太阴病的过程中用到四逆汤,从而提示太阴之邪易传少阴。
三、少阴的生理少阴虽然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但这里复习的仅是和解释少阴病病机有关的少阴的生理,而不是全面完整的少阴生理。
比如外感病病程相对较短,在《伤寒论》没有记述到外感病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因此我们这里讨论少阴肾的生理功能时,就不再讨论肾主生长发育和肾主生殖的功能了。
经: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上夹咽,连目系。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出然骨之后至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贯脊属肾,络膀胱,沟通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其直行者,由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沟通了心肾相交的关系。
可见手足少阴的经脉在循行上都和咽喉有关,于是《伤寒论》就将咽喉疼痛的证候放在了“少阴病篇”来讨论。
脏:手少阴心为火脏,主血脉,主神明。
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几个辨证点:
少阴下利-伴口渴。 自利 太阴下利-不渴。 白虎加人参汤-热灼津亏 五苓散证-水停三焦 少阴病-阴阳俱虚 厥阴病-风火炽盛,灼津耗液 三阳证-多热证,实证。 阴寒上扰 三阴证-多虚证 阴虚阳亢(热化证) 阳气来复(太阴)
口渴
心烦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281~286)
【原文二】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 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 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似睡非睡的状态,脉沉而微细伴无热恶寒、身蜷、欲吐不 吐、下利清谷、口不渴、四肢厥逆、小便清白、舌淡苔白。 少阴寒盛亡阳则可见吐利,汗出,咽痛、而局部无红肿, 脉沉紧无力。)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281~286)
【原文一】提要:少阴病(寒化证)主要脉证 3.少阴寒化证的病机: 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4.少阴寒化证的治法: 温经回阳 5.方药: 四逆汤类方剂
第三节 太少两感证与少阴热化证 (301~303)
提要:太少两感证证治-治当表里同治 2.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治(302条): 主症:发热,脉沉, 恶寒明显,无汗,神萎,乏 力,头身疼痛较轻,四肢欠温,舌淡苔薄白(一般发
热不高,亦无明显下利清谷,四肢厥冷)。
病机:太少两感初起,表证稍缓,阳虚程度较重。 治则:表里同治 治法:温经微汗解表(助阳解表 ) 方药:麻 黄-发汗解表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281~286)
【原文二】提要:少阴病治禁 少阴病治禁:禁汗、下、火劫诸法, 以防伤阴耗阳之变 。
思考:吐法可以用吗?
第二节 少阴病预后(287~300)
【原文一】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xx年xx月xx日•辨少阴病脉证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辨少阴病护理保健篇目录01辨少阴病脉证篇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
少阴病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盗汗、潮热、口干、两颧潮红、尿频、腰膝酸软等。
定义和症状少阴病的病因主要包括过度劳累、年老体衰、饮食失调、情志失调等。
少阴病的病机主要为心肾两虚,即心阳不足,肾阳虚亏,温煦无力,脏腑功能衰退。
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望诊: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质、舌苔等方面的情况。
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气息来判断病情。
切诊: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的寒热虚实等情况。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方面的情况。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辩证施治。
0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针对不同的少阴病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静脉注射、物理降温等。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少阴病患者往往存在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针灸可以缓解少阴病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等,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少阴病的方法包括耳针、头针、手针、足针等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少阴病主要遵循“养阴清热”的原则,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
针灸治疗注意事项针灸治疗后,患者需注意保持针眼清洁,避免感染,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灸治疗少阴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口服药物外用药物注意事项少阴病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外用药物辅助治疗,如中药外敷、药膏等。
少阴病患者在选择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03药物选择020103辨少阴病护理保健篇定期进行家庭成员的健康检查,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定期检查提供营养均衡、全面的饮食,保证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所需。
【诗歌鉴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诗歌鉴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烦躁,但欲寐,五六日,欲求而解渴者,属于少阴也,虚,故饮水打火;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有;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无法制水,故令色黑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言严)语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容生津止渴,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为丛藓科扭口藓不容下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小儿温者,疮。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阳浮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调侃、利,小儿不逆热,反咳嗽者,不死去。
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明从何道而出来,或从口鼻,或从耳出者,就是名下厥上竭,恼怒治身。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蜻蛉,脉不至,烦躁而躁者,死去。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脉致密浮,但欲斜,汗出来有求必应,自欲吐,至五六日,欲求,为丛藓科扭口藓疲倦严禁斜寐者,死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独活汤方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煎麻黄减至二升,回去上沫,纳诸药,二升三升,回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煎麻黄一二沸,回去上沫,纳诸药,二升三升,回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第六章 少阴病辨证论治
四、少阴病治则:
阳虚寒化证:温经回阳——四逆汤为代表 阴虚热化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为代表
五、少阴病治禁:汗、下。 六、少阴病预后:
寒化证;阳回则生,阳亡则死。
热化证:可有伤津动血、动风之变。
五、少阴病发病示意图
太 阳 病 太 阴 病
误治损伤心肾
失治自传
少 阴 厥阴病
脾损及肾
病
邪盛直犯
少阴病本证:
呕——水寒犯胃
病机: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水饮泛滥 治疗:真武汤——温肾化气利水
附子汤: 术、附倍用,并伍人参,重在温补元阳(阳虚身痛) 四两 二枚
真武汤:
术、附半量,更佐生姜温散水气(阳虚水泛)
二两
一枚
(七)桃花汤证 (306、307/P316)
证候 下利不止---下焦虚寒,失于固摄
少 阴 病
便脓血----寒凝血腐,脉络损伤 腹痛----阳虚寒凝,气机不畅
(八)正虚气陷证(325/P318)
下利——脾肾阳虚,运化失职
脉证
脉微涩——气虚血少 呕——阴寒犯胃 汗出——阳虚卫外不固,阴盛逼阳外越
少 阴 病
数更衣——阳虚气陷,下利频数
反少者——阴液将涸,便量反少 治法:当温其上——温上以升阳,阳回阴亦复 治疗:灸之——(补)百会穴,中脘穴
二、少阴病热化证
少阴病——阳虚寒盛,失其温煦——背恶寒重,口中和,脉沉 无热象
(316/P316) (六)真武汤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主证 少 阴 病 腹痛下利——阳虚水泛,水饮浸渍胃肠 小便不利——气化不行,水停下焦 四肢沉重疼痛——水气浸渍肌肉筋脉 咳——水寒犯肺 或然证 小便利——阳虚不能制水 下利(指利甚)——水寒下趋肠道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共91页
22.09.2019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1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四、少阴病愈期 【原文】 291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提要】少阴病欲解的大概时段。 【解析】
22.09.2019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2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阳虚寒化证
一、阳虚寒化证 (一)寒化证治 1.阳衰阴盛证(四逆汤证) 【原文】 323 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甘草二兩 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 生用 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 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提要】少阴病脉沉者,治当急温。
董正华
9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
【原文】 283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 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提要】辨少阴阴盛亡阳的脉证。
【解析】 浮属 太阳伤寒表证
病 人
脈陰陽俱緊
沉属 里虚
寒证
脈陰陽的涵义一哪些?
阴不得有汗 虚阳循
反汗出
经上扰
亡陽也 此屬少陰
阴寒内盛
法當 咽痛 而復 吐利
22.09.2019
22.09.2019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3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阳虚寒化证
一、阳虚寒化证 【原文】 324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 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 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 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提要】胸中实邪阻遏与少阴病膈上寒饮的 辨治 【解析】
22.09.2019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6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解析】 281
07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全篇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2、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4、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
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5、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
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6、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
雖煩下利,必自愈。
7、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
8、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9、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10、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11、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1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13、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
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14、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15、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16、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7、少陰病,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18、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炙少陰七壯。
1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20、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21、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619)【伤寒】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词解】但欲寐:但欲,只想之意;寐,是睡。
但欲寐,指精神委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一种昏沉迷糊状态。
【要点】本条论述少阴病的脉证。
【今译】少阴病所表现的主要脉证,脉搏微细,精神委靡不振。
【释析】本条仅十二字,以“脉微细,但欲寐”一脉一症立论,代表了少阴病阴阳衰微,气血双亏的一类证型。
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阴阳俱虚,神失所养,则精神委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状态,称为“但欲寐”。
此脉证反映了少阴病的本质,故以之作为少阴病的诊断依据,凡起病具有此脉症特点者,即可诊断为少阴病。
本条历来被注家称为少阴病的提纲,其一,首先剖析“脉微细”作为提纲,本篇在“少阴病”三字下,脉呈现:脉阴阳俱紧,脉细沉数,脉微而尺脉弱涩者,脉暴微、脉紧反去者,脉阳微阴浮者,脉不至者,脉微细沉,脉沉者,脉暴出者,脉微欲绝,脉弦迟者,脉微涩,少阴病诸多之脉象以“脉微细”统之,实难理解。
其二,“但欲寐”一症本篇提到两次,即本条与下条,多数注家认为心肾阳虚,神志恍惚,而紧接着下一条又提出“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如果真出现“但欲寐”的似睡非睡的情况,怎么又有“欲吐不欲,心烦”的自觉症状呢?其三,少阴病按照寒热分类,“脉微细、但欲寐”作为寒证不具体,热证又不包括,假若把少阴病作为虚寒证而称之为提纲,而少阴病又不尽虚寒证,如黄连阿胶汤证、猪肤汤证、猪苓汤证,均为少阴热证;少阴“三急下”急用大承气汤通泄邪热,实属少阴里实证治。
以上阐明“脉微细,但欲寐”远远不能概括少阴病的脉证,它只能作为少阴病证治的一类证型,而不能作为提纲。
标出此文字为提纲的目的意在表达“少阴病皆属心肾阴阳两虚”,从全篇论述看,心肾阴阳两虚不能概括少阴病,其余不讲,仅少阴“三急下”之证治,岂能用心肾阴阳两虚所能讲通?心肾阴阳两虚固然属于少阴病,但不能概括少阴病,这说明仲景本无提纲提法之意。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病理:少阴病为心肾阴阳虚衰之病变。
(一)病机:心肾阴阳虚衰,以阳虚为主。
(二)病位:心肾(属里)(三)病性:全身虚衰证(四)成因:它经转属(太阳病汗下太过,内夺肾阳;太阴病误治,脾损及肾)自然传变、风寒直中。
少阴病的诊断及分型:(一)主证:但欲寐主脉:微细(二)经络症状:咽痛(三)分型:寒化证:但欲寐,恶寒肢厥、下利清谷,小便清,脉微欲绝。
热化证:心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少阴病治则:阳虚寒化证:温经回阳——四逆汤为代表阴虚热化证:育阴清热一一黄连阿胶汤为代表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一、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提要】少阴病辨证提纲。
脉:微一一微弱无力,似有似无一一心肾阳虚,鼓动无力细一一脉形细小如丝一一阴虚血少,脉道不充证:但欲寐。
表现: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精神恍惚,极度疲乏。
机理:心肾阳气虚衰,心神反为阴寒所困。
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A.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B.下利便脓血C.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D.脉微细,但欲寐E.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2)【提要】少阴寒化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
原有证:欲吐不吐―-下焦阳虚,寒邪上逆,胃失和降心烦---虚阳与寒邪相争但欲寐----阳虚已甚,神失所养病程:五六日---病经数日,邪更深入现在证:自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失升运口渴---下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津不布达小便色白---肾阳虚衰,不能制水病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诊断:少阴病形悉具辨证:“虚故引水自救”〃“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3)【提要】少阴病阴盛亡阳的脉症。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
禁忌:汗、吐、下诸法
四、预后及转归 总体预后较差——尤其是少阴
寒化证,其预后主要取决于阳气的存亡。
少阴病篇共45〔281—325〕条原文,19方剂。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 281 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提要】少阴病的提纲,并表达少阴病寒化
第二节 本证 ·阳虚寒化证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证〕 【原文】 316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 爲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提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第二节 本证 ·阳虚寒化证
【解析】 316、82
因机: 少阴阳虚,失于温化,水气内停,泛溢周身
一、阳虚寒化证 【原文】 324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 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 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假设膈上有寒飲, 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提要】胸中实邪阻遏与少阴病膈上寒饮的 辨治 【解析】
第二节 本证·少阴寒化证
324条
手足不温 无热而寒 飲食入口 則吐心中 溫溫欲吐 復不能吐
一、阳虚寒化证 〔一〕寒化证治 1.阳衰阴盛证〔四逆汤证〕 【原文】 323
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甘草二兩 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 生用 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 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提要】少阴病脉沉者,治当急温。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阳虚寒化证
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禁用发汗、攻下。 【解析】 少阴病统属心肾虚衰的里虚证,扶正犹恐不及,
绝无发汗、攻下之机,故禁用发汗、攻下之法。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鉴〕少阴肾经。
阴盛之脏也。
少阴受邪。
则阳气微。
故脉微细也。
卫气行阳则寤。
行阴则寐。
少阴受邪。
则阴盛而行阴者多。
故但欲寐也。
此少阴病之提纲。
后凡称少阴病者。
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程〕前太阴。
查看更多内容后厥阴。
俱不出脉象。
以少阴一经。
可以该之也。
少阴病六七日前。
多与人以不觉。
但起病喜浓衣近火。
善瞌睡。
凡后面亡阳发躁。
诸剧证。
便伏于此处矣。
最要堤防。
案太阳中篇。
三十七条云。
太阳病。
十日以去。
脉浮细而嗜卧者。
外已解也。
此当以脉浮沉。
而别阴阳也。
少阴病。
欲吐不吐。
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
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也。
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具下。
小便白。
玉函。
作所以然三字。
水。
玉函。
作溲。
)〔程〕人身阴阳中分。
下半身属阴。
上半身属阳。
阴盛于下。
则阳扰于上。
欲吐不吐。
心烦证尚模糊。
以但欲寐征之。
则知下焦寒而胸中之阳被壅。
治之不急。
延至五六日。
下寒甚。
而闭藏彻矣。
故下利。
上热甚而津液亡矣。
故渴。
虚故引水自救。
非徒释渴字。
指出一虚字来。
明其别于三阳证之实邪作渴也。
然则此证也。
自利为本病。
溺白。
正以征其寒。
故不但烦与渴以寒断。
即从烦渴。
而悉及少阴之热证。
非戴阳即格阳。
无不可以寒断。
而从温治。
(肾水欠温。
则不能纳气。
气不归元。
逆于膈上。
故欲吐不吐。
肾气动膈。
故心烦也。
)〔汪〕此与热邪之但欲寐不同。
其寐必不昏浊。
其呼吸必促。
而细也。
常器之云。
可四逆汤。
又甘草干姜汤。
愚以五六日之前。
宜四逆汤。
加生姜二两。
五六日后。
宜茯苓四逆汤。
〔魏〕引水自救。
以理论之。
虽渴未必能多饮水。
或多饮多尿。
尿色淡白。
则少阴肾脏为真寒。
附子汤主之。
少阴肾脏为病。
内素虚寒者。
十之六七。
外寒乘入者。
十之三四。
无内寒。
则不能召外寒。
君子平日。
宁可不以命门之火为宝。
而用啬道乎。
〔舒〕经络考云。
舌下有二隐窍。
名曰廉泉。
运动开张。
津液涌出。
然必藉肾中真阳。
为之熏腾。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根据临床症状、脉象变化、舌象和其他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少阴病。
少阴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与太阳病的鉴别
少阴病与太阳病在脉象和症状上有相似 之处,但太阳病以表证为主,少阴病则 以虚寒证为主。
VS
与阳明病的鉴别
阳明病以燥实证为主,与少阴病的虚寒证 有明显区别。
03
少阴病的证治与治疗
证治的原则与方法
预防与调护的建议
预防为主
重视少阴病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 对少阴病的认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少阴病。
合理饮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 辣等刺激性食物。
05
少阴病治疗的临床案例与讨论
临床案例的介绍与分析
临床案例1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长期劳累、精神压力大导致心悸、失眠、乏力等症状,诊断 为少阴病。经过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等,症状逐渐缓解。分析:此案 例展示了少阴病的症状表现及中医治疗的方法。
损,阴寒内盛,从而形成以虚寒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少阴病的治疗需要从心、肾、脾、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03
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少阴病的分类
01
根据少阴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少阴
伤寒”和“少阴中风”两种类型。
02
少阴伤寒是指感受寒邪,伤及心肾之阳,导致阳虚寒
盛的证候。
03
少阴中风是指感受风邪,伤及心肾之阴,导致阴虚阳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7
CONTENTS
• 少阴病的定义和重要性 • 少阴病的脉象与症状 • 少阴病的证治与治疗 • 少阴病治疗的难点与对策 • 少阴病治疗的临床案例与讨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少阴肾经,水火之藏,邪伤其经,随人虚实,或从水化以为寒,或从火化以为热。
水化为阴寒之邪,是其本也;火化为阳热之邪,是其标也。
阴邪其脉沉细而微,阳邪其脉沉细而数。
至其见证,亦各有别。
阴邪但欲寐身无热,阳邪虽欲寐则多心烦。
阴邪背恶寒口中和,阳邪背恶寒则口中燥。
阴邪咽痛不肿,阳邪咽痛则肿;阴邪腹痛下利清谷,阳邪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脓血也。
阴邪外热面色赤,里寒大便利,小便白;阳邪外寒手足厥,里热大便秘,小便赤。
此少阴标本寒热之脉证也。
凡从本之治,均宜温寒回阳;从标之治,均宜攻热救阴。
回阳救阴,其机甚微,总在临证详究,辨别标本寒热,以急施其治,庶克有济,稍缓则不及矣。
0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少阴肾经,阴盛之藏也。
少阴受邪,则阳气微,故脉细也。
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少阴受邪,则阴盛而行阴者多,故但欲寐也。
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注】方有执曰:少阴肾经也,居于极下,其脉起于小趾之下。
『灵枢』曰:是主所生病者,嗜卧但欲寐。
盖人肖天地,天地之气行于阳则辟而晓,行于阴则阖而夜,故人之气行于阳则动而寤,行于阴则静而寐。
凡病人但欲寐者,邪客于阴故也。
张璐曰:此言少阴之总脉总证也。
盖少阴属水主静,即使热邪传至其经,在先之脉虽浮大,此时亦必变为沉细;在先之证虽烦热不宁,此时亦必变为昏沉嗜卧。
但须辨出脉细沉数、口中燥为热证;脉沉微细、口中和为寒证,以此明辨,万无差误矣。
程应旄曰:凡阴脉皆沉,异乎太阳之浮,不必言矣。
阳明脉大,微者大之反;少阳脉弦,细者弦之反,沉兼微细,阴证定矣。
02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注】少阴病,谓但欲寐也。
脉沉者,谓脉不微细而沉也。
今始得之,当不发热而反发热者,是为少阴之里寒,兼有太阳之表热也。
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中发汗,顾及其阳,则两感之寒邪,均得而解之矣。
【集注】方有执曰:发热邪在表也,脉沉少阴位北而居里也,以其居里,邪在表而发热,故曰反也,以邪在表不在里,故用麻黄以发之;以其本阴而标寒,故用附子以温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02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contents •少阴病总论•少阴病的脉证•少阴病的治法•少阴病的针灸治疗•少阴病的预防与调理目录01少阴病总论少阴病是指因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以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
少阴病定义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少阴病可分为寒化证、热化证、阴虚证、阳虚证、气虚证、血虚证等六类。
少阴病分类少阴病的定义与分类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对少阴病的论述较为丰富,为后世对少阴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
现代研究现代中医对少阴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辨治体系。
少阴病的历史沿革1少阴病的治疗原则23少阴病的治疗应扶正祛邪,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理特点,灵活运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治法。
扶正祛邪少阴病与心、肾、脾、肺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治疗时应注意调理脏腑功能,恢复其正常生理活动。
调理脏腑针对少阴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应注意预防和调护,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外邪侵袭,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
预防调护02少阴病的脉证少阴寒化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内盛,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虚寒证为主。
病机症状治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
温肾散寒,用四逆汤加减。
030201少阴热化证是由于体内阴虚阳亢,虚热内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肾阴虚证为主。
病机心烦失眠、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症状滋补肾阴,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治疗03少阴病的治法03注意事项扶阳散寒法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扶阳散寒法01适应症扶阳散寒法适用于少阴病表现为阳虚寒凝者,症见畏寒肢冷、脉象沉细等。
02治疗方法扶阳散寒法主要用辛温药物,以温阳散寒、通脉活血,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等。
养阴清热法适用于少阴病表现为阴虚内热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脉象细数等。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谵语—心失养,阴更 伤,火更旺,扰心 神 小便难—阴更伤,气 化无源
故曰,强责少阴汗也
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 眠者,猪苓汤主之。 实热证—较持续,舌苔黄干、质红,脉 浮数,不得眠,小便短赤心烦 少阴 虚寒证—时发时止,(止而)但欲寐,脉 微细,下利,小便色白,舌白质淡,四肢冷
禁用 汗下
第二节
少阴病预后
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虚。心为十二官之主。主明则 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肾为先天之本。肾阳 虚,脾阳亦虚,生化之源不旺,先后天皆病,病 属危重。心脾肾阳虚,容易亡阳虚脱,因此,预 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总的预后:阳存则生,阳亡则死,阴竭亦死。 分:自愈、可治、阳脱、阴竭 A、辨自愈(阳复自愈证) 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 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 必自愈。
总结以上五条:
少 阴 寒 化 证
厥 逆冷、四逆 利 不止 进 恶寒蜷卧 加重 而 但欲寐 躁烦 或昏迷
脉不至—心阴阳不接续 外脱 (格 汗出—心阳外亡 阳证) 息高—肺肾败绝,上脱 ——戴阳证
最后脱绝时,可有: 复利 回光返照 复烦躁 形—神识半不清,四肢躁动 理—阴阳气将竭,四肢、心神失养,心神浮越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目的要求: 1、明确少阴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治疗 的规律。 2、掌握少阴病寒化证和热化证的辨证施治。
概说
一、少阴的生理
手—心—主火,主血脉,主神志,主汗 液,其华在面,为人身之大主。 少阴 足—肾—主水,主藏精,主纳气,主骨 髓,其华在发;内藏相火,为 水火之脏;内藏真阴真阳,为 先天之本。
阳 度欲 昏脱 迷, )无 力 与 邪 争 , 不 烦 不 躁 ( 中
【《宋本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宋本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宋本/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325条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少阴病的症候特征,是脉象微细,精神萎靡、神志迷糊欲睡。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少阴病,想吐而又吐不出,心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神志迷糊欲睡,到了五六天,出现腹泻而口渴的,是病在少阴,由于少阴阳气虚弱,不能蒸化津液,所以口渴。
如果小便清亮的,那么少阴病症就确定无疑。
这是因为小便清亮,是下焦虚寒、不能化气行水的确证。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注: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紧,紧脉主寒,病人本应当无汗,却反而汗出的,是阳气外亡的征象,这属于少阴亡阳证,应当见到呕吐,腹泻、咽喉疼痛等症。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注:少阴病,症见咳嗽、腹泻,如果出现谵语的,这是用火治法强迫发汗所导致的变证,病人小便一定难以解出。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注:少阴病,脉象沉细数,是病在里,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注:少阴病,脉象微,为阳气虚弱,所以不能发汗。
如果阳气已虚,又见尺脉弱涩的,是阴血亦亏,不仅不能发汗,也不能泻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注:少阴病,脉象紧,到了七八天,出现腹泻,脉象忽然由紧转微弱,手足反而变温暖的,这是阳复阴去、疾病将要解除的征象。
此时虽然出现心烦、腹泻,势必会自行恢复。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注:少阴病,腹泻,如果腹泻自行停止,手足转温暖的,虽见畏寒蜷曲而卧,也属于可治之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脉微 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急温之”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 分析:
下利清谷
少 阴
手足厥逆
少阴阳虚阴盛
亡
里寒外热 脉微欲绝
阳 的 格
面赤—虚阳上越 虚阳格于外
阳 证
身反不恶寒-
格阳特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内外 通脉四逆汤
▪ 方义: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 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
主水,元阴元阳
寄寓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需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才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既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 医案分析(242页案1)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 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寒肢
厥下利脉微等一派虚寒证基础上乃可辨为亡阳
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 提要:少阴病治禁 ▪ 分析:
—少阴病
不足
三、少阴的证型
由于体质尤其阴阳盛衰及证候不同可分二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阳气内辨郁少阴病—脉证四并治逆介绍散证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要点、 •见微知著,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难点)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煎服法:
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再言本条列为281提纲证之后,其义可明。 (复习概说中少阴生理)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 分析:
脉阴阳俱紧 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பைடு நூலகம்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机理:心肾虚辨衰少阴病,脉证精并治气介绍俱衰,神失所养。
▪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 煎服法: 1、方后加减法,为仲师实践经验,加以细读。 2、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或然证 面色赤 腹痛 干呕 咽痛 利止脉不出
病理
阴盛格阳 虚阳上越
阳衰阴盛 气血凝滞
阴寒内盛 气逆犯胃 虚阳上扰 咽喉不利 阳气虚脱 阴液涸竭
方药加减
加葱白以交通上下阳 气 去葱白加芍药以和络 止痛
▪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 分析:
病初,手足寒 脉迟弦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饮食入口即吐 胸不得息
寒痰阻 滞胸中
可 下 宜
蒂 散 也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寒饮干呕辨少者阴病” 脉证寒并治饮介绍聚胸
吐 不宜吐下宜 四逆汤温之
▪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前者以瓜蒂散吐之,后者以四 逆汤温阳化饮。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并 非寒化证独有。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虚 寒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少阴 利 口渴 证 重心在肾阳虚,是肾为主,
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辨与少阴热病脉盛证并治津介绍伤口渴截然不同
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着二 个层次(太阴与少阴之下利及热利与寒利之 辨)辨证意义。
也是本条辨证要点与难点。再结合原文中“欲 寐”则少阴虚寒证辨证无疑。
▪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心神失养 小便色白者—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概说
一、少阴生理 ▪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介绍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