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5 少阴病篇

5 少阴病篇

真寒
其人面色赤 ——阴盛戴阳于上。
或然证: 腹痛 ——脾肾阳虚,寒凝气滞。 干呕 ——阴寒犯胃,胃气上逆。
咽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虚阳循经上越,郁于咽喉。
利止脉不出 ——阳衰阴竭。 病机:少阴阳衰阴盛,格阳于外。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 通脉四逆汤: 干姜三两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附子大者一枚 救逆复脉。 甘草二两 加减法: 面赤 ——加葱白,宣通上下。 腹痛 ——加芍药和络缓急止痛。 干呕 ——加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咽痛 ——加桔梗,利咽开结。 利止脉不出 ——加人参,益气生津复脉。
加减:
咳 —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散寒化饮敛肺。 小便利 —不需利水,去茯苓 。
下利(甚)—去芍药之苦泄;加干姜以温中。
呕 —加重生姜(半斤),和胃降逆止呕。
(原方去附子,因其为主药,不去为宜)。
5、附子汤证
【原文】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附子汤主之。(305)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①,其背恶寒 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词解】 ①口中和:口中无异常感觉,不苦、不燥、 不渴,提示无热象。 【提要】少阴病阳虚寒湿身痛的证治。
二、少阴热化证
1、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提要】 少阴病阴虚阳亢不寐的证治。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2020/3/30
肾阳虚衰伤寒,论 不能制水
8
❖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须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2020/3/30
伤寒论
3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2020/3/30
伤寒论
5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2020/3/30 机理:心肾阳虚,伤寒精论 气俱衰,神失所养。6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

少阴病概论

少阴病主要证候的特征是心肾阴阳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病证,就其主要证候来说,为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阴证的较危重阶段。

一、少阴病的病位

从《伤寒论》的原文来看,少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及其经脉。

二、少阴病的成因

一是外邪直中少阴:或是年高体弱,或是肾阳素衰,致使外寒长驱直入,直中少阴,起病就形成了少阴阳衰阴盛的重证。因此古人就有“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等说法。在世界范围内,流感流行的时候,都会引起一些体弱或年高的病人死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病人如果不是死于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则多死于少阴直中。

二是邪由他经传来:多由太阳、太阴失治或误治,正气受损而邪传少阴。如在“太阳病篇”有太阳病误治而出现的干姜附子汤证和真武汤证,就是太阳病传少阴的实例,而“太阴病篇”的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其中

的四逆辈,就是理中、四逆辈,四逆汤本是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在治疗太阴病的过程中用到四逆汤,从而提示太阴之邪易传少阴。

三、少阴的生理

少阴虽然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但这里复习的仅是和解释少阴病病机有关的少阴的生理,而不是全面完整的少阴生理。比如外感病病程相对较短,在《伤寒论》没有记述到外感病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因此我们这里讨论少阴肾的生理功能时,就不再讨论肾主生长发育和肾主生殖的功能了。

经: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上夹咽,连目系。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出然骨之后至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贯脊属肾,络膀胱,沟通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其直行者,由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沟通了心肾相交的关系。可见手足少阴的经脉在循行上都和咽喉有关,于是《伤寒论》就将咽喉疼痛的证候放在了“少阴病篇”来讨论。

少阴病

少阴病

二、病因 由表传里—太阳病误治传来(伤心肾之阳) 由表传里—太阳病误治传来(伤心肾之阳) 1、传经 脉微细) (脉微细) 由轻转重—太阴病失治传来(脾阳累及肾阳) 由轻转重—太阴病失治传来(脾阳累及肾阳) 2、寒邪直中:(脉多沉紧) 寒邪直中:(脉多沉紧) :(脉多沉紧 少阴自感寒邪,初病即见少阴虚寒证。 少阴自感寒邪,初病即见少阴虚寒证。 3、太少两感:(风邪直中,脉多寸浮尺沉) 太少两感:(风邪直中,脉多寸浮尺沉) :(风邪直中 少阴素虚,感邪后即太阳表证和少阴里虚寒两经证候。 少阴素虚,感邪后即太阳表证和少阴里虚寒两经证候。
心肾 阳虚 阴寒 心神 失养
下利清谷——火不暖土,水谷不化 下利清谷 火不暖土, 火不暖土 呕不能食——下焦阴寒之气上逆,阳虚脾 下焦阴寒之气上逆, 呕不能食 下焦阴寒之气上逆 不 不 —阳虚,气不化 , 不上 阳虚, 阳虚 不利 ——阳虚不能 阳虚不能 , 清冷——阳虚不能 清冷 阳虚不能 水
治法:急温之 回阳救逆, 治法:急温之——回阳救逆,破阴回阳 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附子、 方药:四逆汤 附子 干姜、
伤 寒 讲 义
闵 范 忠
教 授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明确少阴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治 、明确少阴病发生、发展、 疗的规律。 疗的规律。 2、掌握少阴病寒化证和热化证的辨证施治。 、掌握少阴病寒化证和热化证的辨证施治。

(1)中医原本

(1)中医原本

(1)中医原本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解

第一节概论

一、少阴含义

在六经中医,少阴有经藏两层意义。少阴经包括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少阴藏则包括足少阴肾藏与手少阴心藏。

少阴与六气之君火对应,位在东南,处太阴与厥阴之间,寅卯辰与巳午未之间。(按:将北方寒水放在寅卯辰与巳午未之间,怎么说都让人纳闷。)足少阴肾又与五行之癸水相配,位在北方;手少阴心则与丁火相配,位在南方,时象巳午未。

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相表里,膀胱与五行之壬水相配;手少阴心与手太阳小肠相表里,小肠与五行之丙火相配。(按:将心枢与命门放在水火对立之地位,显然有悖自然法则)

二、少阴病含义

在《伤寒》里,少阴病指足少阴肾病,实际亦包括手少阴心病,甚至将一些太阴病和厥阴病也纳入其中。足少阴肾病,也被分为所谓经病与藏病。

三、少阴病治方医学辨解

在治方医学里,肾与膀胱相表里,组成一个太极阴阳小系统,被称为肾机命门,掌管精髓之收藏与输出,位于北方,时象亥子丑。肾藏与在地五行之水配对,其数六,膀胱与在天五行之寒配对,其数一。肾为太极本体,膀胱为其腑用。

在治方医学里,六经之少阴病,就是肾机命门病,伤于寒则命门闭锁,精髓不出或少出,引起内生寒邪;寒被伤则命门洞开,精髓失藏,流溢泛滥,即六经中医所谓真阳飞越。

少阴病集中出现厥逆证,根源就在于命门精髓不出而心枢乏力,即心力虚亏,无力疏布气血致四肢之远。另一方面,无阳便是寒,心

阳不及四肢,故四肢寒冷。此可谓寒厥,亦寒燥(天一极寒)之厥,此厥燥结无風,故无汗。还有一种热燥之厥,燥客脉腑,燥湿生结,故使心脉正气不达四肢之远,无阳便是寒,故有厥逆,此厥有燥结,故无風无汗。可见,厥有两种,一是燥厥,故无汗,包括天一寒燥之厥和天九热燥之厥。天一之厥属肾机命门,故少阴病与太阳病皆可见厥,少阴之厥,寒由内生,太阳之厥,寒自外感,如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可与小柴胡汤”。天九之厥属肝机,因此,在《伤寒》主要出现在厥阴篇。但是,阳明病亦是燥淫为邪之病,故阳明病燥邪客入脉腑者,亦能见厥,如197条“阳明病,反无汗,……手足厥者,必苦头痛”。二是風厥,即天三次寒之厥与天七热風之厥,此非燥厥,而是風厥,故厥则手足出汗。

第五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PPT课件

第五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PPT课件
第五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厥阴病提纲;乌梅丸证、干姜黄芩连人参汤证的 症候、治法、方药。掌握厥证的证候特点、基本病机,及 对厥证的辨治;掌握厥阴热利证、厥阴肝寒犯胃证的证治。
2.熟悉麻黄升麻汤证、熟悉辨厥热胜复证的机理、及辨 厥阴病预后的方法。
3.了解厥阴病愈期。 4.背诵第 326、338、359、337、335、350、351、 371、373 、378、381条。 计划学时:
2021/3/26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8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
【临床应用】 本方用于喉痹、烂喉痧、泄泻、咳喘、肺痿、 肺痈、阳痿等,证属上热下寒,邪陷阳郁者。 现代临床用其化裁,治疗猩红热,慢性支气 管炎,慢性结肠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 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具备本证病机者。
2021/3/26
陕西中医学院
2021/3/26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30
第三节 辨厥证
【解析】 351、 352
因机:厥阴肝血不足,寒凝经脉 手足厥寒 常四肢末梢欠温
脉细欲绝 脉搏沉细欲绝
证候
伴手足青紫、麻 木或疼痛遇寒则 加剧,肢体疼痛 头痛、脘腹疼痛 月经不调不孕等
治法:养血散寒,温经通脉
方剂: 当归四逆汤
厥阴血虚寒凝 经脉气血不利 四肢失于温养
病位较深 若其人内 病程较久 有久寒 陈寒痼冷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5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6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7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9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0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

第11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第12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第13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

第14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15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16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17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第18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第19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

第20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

第21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第22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

第2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25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26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

第27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

第28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

第29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第30章 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31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

第32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1

(第1条~第30条)

(原条文序号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为蓝本)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讲解:后世称本条为太阳病提纲证,即太阳病的纲领,概括了太阳病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必须有这样的特征。太阳病不是一个类似于现代“肝炎”、“肺炎”这样具体的病,虽然叫做太阳病,却不是指一个具体病说的,是说只要具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组症状的,都叫太阳病。平常见到的感冒、流感、伤寒、瘾疹,一开始发作都有这种症状,具备这种特征的病症都叫太阳病,按照太阳病的方法治疗,是不会错的。

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太阴、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太阴、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卷第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伤寒论注》张仲景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卷第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伤寒论注》张仲景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

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卷第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伤寒论注》张仲景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病理:

少阴病为心肾阴阳虚衰之病变。

(一)病机:心肾阴阳虚衰,以阳虚为主。

(二)病位:心肾(属里)

(三)病性:全身虚衰证

(四)成因:

它经转属(太阳病汗下太过,内夺肾阳;太阴病误治,脾损及肾)

自然传变、风寒直中。

少阴病的诊断及分型:

(一)主证:但欲寐

主脉:微细

(二)经络症状:咽痛

(三)分型:

寒化证:但欲寐,恶寒肢厥、下利清谷,小便清,脉微欲绝。

热化证:心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少阴病治则:

阳虚寒化证:温经回阳——四逆汤为代表

阴虚热化证:育阴清热一一黄连阿胶汤为代表

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提要】少阴病辨证提纲。

脉:

微一一微弱无力,似有似无一一心肾阳虚,鼓动无力

细一一脉形细小如丝一一阴虚血少,脉道不充

证:但欲寐。表现: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精神恍惚,极度疲乏。

机理:心肾阳气虚衰,心神反为阴寒所困。

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A.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B.下利便脓血

C.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D.脉微细,但欲寐

E.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提要】少阴寒化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

原有证:

欲吐不吐―-下焦阳虚,寒邪上逆,胃失和降

心烦---虚阳与寒邪相争

但欲寐----阳虚已甚,神失所养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好,如果脾脏没有好,让上下没有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因而造血的功能就不行了。心本身血就不足了,心血不足的时候,血脉很弱很细很微,所以少阴证出来第一个脉是很微很细的,吸收营养功能不够的时候,会表现在我们精神上面,精神的来源,精神很好,代表血气很旺,讲话细细的有气无力,精神不够,就是神不足,就是「但欲寐」,少阴病完全是又阴又寒,一旦吸收食物营养不够,生成血的能量不够了,所有内脏的功能都因之缓下来了,等于没有蠕动,整个不动停滞,如果说太阴病没好,进入少阴证,人就很虚弱。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脉是代表气很衰弱了,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的状况,但欲寐,是少阴的主证。例:脉微细,且下焦寒到小便无法自禁,没有办法控制一直往外流,因为都没有蠕动了,膀胱口都开着,人的水是经过肾阳气化出来的,所以尿有点黄,现在他小便是白的,所以要用大剂的附子下去,现在西医连尿失禁都治不好,因为不知寒热也。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的时候是自利不渴,太阴、少阴、厥阴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的程度有深浅,如果自利不渴,就知道病在太阴,寒湿在上焦,所以他不会渴,如果自利而渴者,是少阴,寒在下焦,下焦肾虚的时候,会一直在下利小便,虚,故引水自救,所以会有口渴,病人会想喝水,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颜色整个变成淡白色,就是标准的少阴证,为什么?因为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寒的观念就是根本没有温度了,根本不气化了,蠕动整个停摆,膀胱像一块死肉没有用,他的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中医有分寒热,西医就没有分寒热,西医只管发烧。

中医药伤寒论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中医药伤寒论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020/12/22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 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 白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 也。
•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属少阴”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正邪相争 小便色白者—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2020/12/22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来自百度文库
•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2020/12/22
•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 条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 的病机而已。 –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中医药伤寒论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一、少阴生理 •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伤寒论卷第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卷第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卷第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中风①,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注释】

①中风:此处当是感受风热之邪。

【译文】

少阳感受了风邪,两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扰不宁的,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误用吐下,会引起心悸和惊惕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少阳中风的主症与治禁。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走耳中,下胸贯膈,风热之邪随经上扰,壅遏清窍,则耳聋目赤,少阳经气郁滞,则胸中满而烦。并不是有形实邪,当然不可用吐法和下法。如果误用吐下,势必损气耗液,引起心悸、惊惕等变症。

【原文】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一云躁)。

【译文】

外感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症属少阳。少阳病不能用发汗法治疗,误发其汗,津液受损,津伤胃燥,邪传阳明,就会出现谵语。若通过治疗,胃气得以调和,则会痊愈;若胃气不和,则会出现烦躁、心悸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少阳伤寒的主脉和治禁,以及误汗的病变转归。

本条也是讨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方法。三阳病都有头痛发热,但脉有不同,太阳病为正气抗邪于表,其脉必浮;阳明病为热势炽盛而正气不虚,其脉必大。少阳病当从表入里的过渡阶段,邪已去表故脉不浮,虽化热而热势未盛,故脉不大,而是脉象弦细。因此根据脉弦细来参合头痛发热,就可以确诊为病属少阳。病不在表,自非汗法所宜,所以有不可发汗之禁。误汗则津液外越,里热更炽,于是胃燥成实而发生谵语。

伤寒精品课件:少阴病

伤寒精品课件:少阴病

内外所致。
2020/7/14
《伤寒论选读》—少阴病
34
或然证: 水气犯肺 咳喘 水气犯胃 呕吐 水气渍于下焦,虚阳无以制水—— 入膀胱,气化受阻 小便不利 渗肠道 下利
2020/7/14
《伤寒论选读》—少阴病
35
小结
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小腹冷 痛,下利清谷,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 肢体浮肿,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舌质淡,苔 白滑,脉沉。
2020/7/14
《伤寒论选读》—少阴病
24
❖ 戴阳证:即阴盛 于下,逼迫虚阳 浮越于上的病证。
2020/7/14
《伤寒论选读》—少阴病
25
原文解析
(314)与(315)第一部分:“少阴病, 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讨论白通汤 的证治。
下利(下利清谷),脉微——少阴阴盛阳衰 的主证。
因是阴盛戴阳证,尚有“颧红如妆”之症。
(一)四逆汤证(阳衰阴盛证)
原文: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3) P176
提要 提示少阴病应及早治疗。
脉微细是少阴病常脉,今见沉脉,是因下利不
止,阴寒内盛,虚阳不振所致,病情严重,
故当急温之。
2020/7/14
《伤寒论选读》—少阴病
18
小结
证:畏寒踡卧,冷汗自出,手足厥逆或四肢拘急 疼痛,面色苍白,欲吐不吐,口渴喜热饮而不 多饮,腹中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冷而长, 或浮肿而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或黑滑,脉沉微 细。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好,如果脾脏没有好,让上下没有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因而造血的功能就不行了。心本身血就不足了,心血不足的时候,血脉很弱很细很微,所以少阴证出来第一个脉是很微很细的,吸收营养功能不够的时候,会表现在我们精神上面,精神的来源,精神很好,代表血气很旺,讲话细细的有气无力,精神不够,就是神不足,就是「但欲寐」,少阴病完全是又阴又寒,一旦吸收食物营养不够,生成血的能量不够了,所有内脏的功能都因之缓下来了,等于没有蠕动,整个不动停滞,如果说太阴病没好,进入少阴证,人就很虚弱。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脉是代表气很衰弱了,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的状况,但欲寐,是少阴的主证。例:脉微细,且下焦寒到小便无法自禁,没有办法控制一直往外流,因为都没有蠕动了,膀胱口都开着,人的水是经过肾阳气化出来的,所以尿有点黄,现在他小便是白的,所以要用大剂的附子下去,现在西医连尿失禁都治不好,因为不知寒热也。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的时候是自利不渴,太阴、少阴、厥阴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的程度有深浅,如果自利不渴,就知道病在太阴,寒湿在上焦,所以他不会渴,如果自利而渴者,是少阴,寒在下焦,下焦肾虚的时候,会一直在下利小便,虚,故引水自救,所以会有口渴,病人会想喝水,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颜色整个变成淡白色,就是标准的少阴证,为什么?因为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寒的观念就是根本没有温度了,根本不气化了,蠕动整个停摆,膀胱像一块死肉没有用,他的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中医有分寒热,西医就没有分寒热,西医只管发烧。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鉴〕少阴肾经。阴盛之脏也。少阴受邪。则阳气微。故脉微细也。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少阴受邪。则阴盛而行阴者多。故但欲寐也。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程〕前太阴。

查看更多内容

后厥阴。俱不出脉象。以少阴一经。可以该之也。少阴病六七日前。多与人以不觉。但起病喜浓衣近火。善瞌睡。凡后面亡阳发躁。诸剧证。便伏于此处矣。最要堤防。

案太阳中篇。三十七条云。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此当以脉浮沉。而别阴阳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具下。小便白。玉函。作所以然三字。水。

玉函。作溲。)〔程〕人身阴阳中分。下半身属阴。上半身属阳。阴盛于下。则阳扰于上。欲吐不吐。心烦证尚模糊。

以但欲寐征之。则知下焦寒而胸中之阳被壅。治之不急。延至五六日。下寒甚。而闭藏彻矣。故下利。上热甚而津液亡矣。故渴。虚故引水自救。非徒释渴字。指出一虚字来。明其别于三阳证之实邪作渴也。然则此证也。

自利为本病。溺白。正以征其寒。故不但烦与渴以寒断。即从烦渴。而悉及少阴之热证。非戴阳即格阳。无不可以寒断。而从温治。(肾水欠温。则不能纳气。气不归元。逆于膈上。故欲吐不吐。肾气动膈。故心烦也。)〔汪〕此与热邪之但欲寐不同。其寐必不昏浊。其呼吸必促。而细也。常器之云。可四逆汤。又甘草干姜汤。

愚以五六日之前。宜四逆汤。加生姜二两。五六日后。宜茯苓四逆汤。〔魏〕引水自救。以理论之。虽渴未必能多饮水。或多饮多尿。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3条(辨少阴阳虚重证):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 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浮而无汗,头痛项强—太阳表寒 脉阴阳俱紧 沉而汗出,咽痛,吐利—少阴亡阳
脉阴阳俱紧(尺寸沉紧)—里寒盛(少阴直中)此属少阴 (心肾阳 【或脉微欲绝(阳虚极)】 虚甚) 反—里寒证不应汗出,故曰反 汗出—阳虚不能固外(亡阳也) 急救 咽痛—虚阳浮越,郁于咽嗌 回阳固脱 吐—下焦阴寒之气上逆 利—火不暖土,下利清谷 大剂附子、 四肢逆冷—阳不外达 干姜
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恶寒蜷卧 下利 肢厥 少 脉微细 阴 病 但欲寐 动则气喘
不愈 不愈 四逆(阳气将亡) 脉不至(心阴阳之气虚极, 已不能接续) 不烦而躁 息高—肾气败绝于下,肺气上脱
极 危 重
上 脱
少 阴 病 至五 六日
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 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微细沉,但欲卧—阳虚重 (冷)汗出—卫阳不固,心阳外亡 极危重 不烦(不躁)—阳将亡,已无力与邪抗争 自欲吐—一缕残阳上浮 利少—阴将竭(阴邪上逆) 阳将脱 (复)自利(多)—最后一利(阴竭) 复烦躁不得卧寐—阳外越时的回光返照(阳脱)
气多 分从 病阳 传明 来
二、少阴热化证 病入少阴,肾阴不足,病从热化者,叫少阴热化证。 阳明病热盛伤阴,肾阴亏虚而形成 皆致 三阴病阳复后,伤阴而成(包括寒化证) 肾阴虚 素体肾阴亏虚,邪入少阴,从热化 ①肾阴虚—真阴欲竭,身热面赤,手足心热,口燥 咽干,目中不了了、眼不和,脉虚神倦—加减复 脉汤 ②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肢厥,心中悸悸 大动,手足蠕动,甚致瘛疭、抽搐—大定风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4
第二节 本证·少阴寒化证
324条
手足不温 无热而寒 飲食入口 則吐心中 溫溫欲吐 復不能吐
始得之 手足寒 脈弦遲
禁:不可下也
此胸中實
痰浊宿食 阻遏胸中
法:當吐之
久病痼 疾干呕 而见四 肢厥逆 脉沉微
此膈 上有 寒飲
少阴阳虚阴 盛失于温化 寒饮停于膈
禁:不可吐也 法:當溫之 方:宜四逆湯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6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解析】 281
因机:邪入少阴,心肾阴阳两虚,以阳衰为主
少 阴 之 为 病
脉症 特点

微-极细极软 似有似无
阳气衰微
细-细如丝线 按之不绝
阴血亏损
阴阳两虚
精神萎靡不振
症 但欲寐 神识恍恍惚惚 阳神不支
似睡非睡状态
意义:反映了邪入少阴,心肾阴阳俱虚, 尤以阳衰为主的病理特点
董正华
16
第二节 本证 ·阳虚寒化证
四逆湯证
病因病机
六经病,阳气虚弱,邪传少阴 太阳病大汗大下利 亡阴亡阳
阳气衰微 阴寒内盛
四肢厥逆
主症 下利清穀 脉沉微细
证候
但欲卧寐
副症
大汗出,身熱不去,四肢疼惡寒 腹內拘急,口渴,或欲吐不吐等
君:附子大辛大热,补命门真阳回阳救逆
治疗 四逆湯主之 臣:干姜辛热助附子回阳救逆,温中降逆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1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四、少阴病愈期 【原文】 291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提要】少阴病欲解的大概时段。 【解析】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2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阳虚寒化证
一、阳虚寒化证 (一)寒化证治 1.阳衰阴盛证(四逆汤证) 【原文】 323 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甘草二兩 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 生用 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 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提要】少阴病脉沉者,治当急温。
病因来路: 传经、直中
病期病性: 六经病证中后期的危重阶段 病
理 病机: 概 况
心肾虚衰,水火不济
本证: 阳虚寒化证、阴虚热化证
病证类型: 兼变证
咽痛证
类似证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3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本证
寒 脉微细,但欲寐,无热畏寒 化 身蜷而卧,呕吐,下利清谷 证 尿清长,四肢厥逆,舌淡白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少阴病提纲;寒化证的辨证要点,少阴病本证各 证的治法、方剂,太少两感证、少阴三急下证、四逆散证 的证治。
2.熟悉少阴咽痛证、伤津动血证、热移膀胱证 及辨少阴 病寒化证预后的方法。
3.了解少阴病治疗禁忌、欲解时及少阴病的转归及机理。 4.背诵第 281、323、317、304、305、316、306、 307、303、319 、301、320、321、322 ,309、 318 条。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经络: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经 足太阳经
生 脏腑: 心和肾;以肾为重点


主君火而寄相火阳气之根性命之本
况 生理特点 主司神明,主血脉,主水藏精
为水火之脏;
与太阳和太阴的关系密切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2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董正华
9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原文】 283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 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提要】辨少阴阴盛亡阳的脉证。
【解析】 浮属 太阳伤寒表证
病 人
脈陰陽俱緊
沉属 里虚
寒证
脈陰陽的涵义一哪些?
阴不得有汗 虚阳循
反汗出
经上扰
亡陽也 此屬少陰
阴寒内盛
法當 咽痛 而復 吐利
2020/4/20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3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阳虚寒化证
一、阳虚寒化证 【原文】 324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 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 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 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提要】胸中实邪阻遏与少阴病膈上寒饮的 辨治 【解析】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7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原文】 282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 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 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 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及病机。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8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解析】 282
少 欲吐不吐 阴 心煩 病 但欲寐
【要点】
五六日

利 而 渴
屬少 阴也
小 便
色 白 者

以下焦虛有 寒不能制水
寒化证
者 虛故引水自救
赤 不
阴亏水 热互结
热化证

太阴病下利与少阴病下利的鉴别:277条、282条 口渴与否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5
第二节 本证 ·阳虚寒化证
一、阳虚寒化证 【原文】 353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 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35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 之。 225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 逆湯主之。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0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 285、 少陰病,脈細沈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 286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 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禁用发汗、攻下。 【解析】 少阴病统属心肾虚衰的里虚证,扶正犹恐不及, 绝无发汗、攻下之机,故禁用发汗、攻下之法。
佐使:炙甘草助君臣之用,Leabharlann Baidu毒调和诸药
温补 脾肾 回阳 救逆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17
第二节 本证 ·阳虚寒化证
2.阴盛格阳于外证(通脉四逆汤证) 【原文】 317
热 心中烦,不得眠(卧)
阳衰 阴盛

化 咽疼口燥,小便不利 阴虚火旺

证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兼太阳病表证(太少两感证)
型 兼变证 变阳明病腑实证(少阴三急下证)
伤津动血及热移膀胱证
咽痛证:
类似证:
2020/4/20
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
4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 281 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提要】少阴病的提纲,并体现少阴病寒化 证的脉症特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