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的练习理论

合集下载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孙存周强调练基本功练要练的准确、坚实、明白。

孙存周把基本功浓缩为无极式、三体式、劈拳、崩拳、单换掌、懒扎衣。

孙存周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

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

还不能称师。

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

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

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

如今能至是者极少。

最终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

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

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

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

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

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

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

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

三是体力不足。

四是意不知毒。

五是志不能坚。

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因此,从这时起孙存周已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

提出“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

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

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

但既经选择之后,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

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

孙家拳的劲是各派拳术中最锐利的,渗透力极强,当你还没有什么感觉时,里面已经受伤。

孙存周教的拳架子更低,其鹰熊合演几乎是贴着地皮练,鹞子翻身的束身几乎是团成了一个球,但不能有低头、猫腰、撅屁股之嫌。

八卦掌走转起来行如奔马,劲力也非常浑厚。

若说孙式拳有明师,刘树林老师无疑是一位。

刘树林是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因为现在练拳,孙式拳的要领依然无法做到,依然是事倍功半。

孙剑云先生谈孙式太极拳的练法

孙剑云先生谈孙式太极拳的练法

孙剑云先生谈孙式太极拳的练法太极拳的套路,以倗、捋、挤、按、采、洌、肘、靠八种手法,配合着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四正四隅等步法而编成的.孙式太极拳中,既有形意拳的跟步,又有八卦拳的身法,是冶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于一炉,所以有它自己的风格、特点.因此,研练孙式太极拳,则与研练其他流派的太极拳,有着明显的区别之处.先父禄堂公曾反复训论说:'练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即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这段话十分精确地讲述了如何练好孙式太极拳的道理.回忆先父的教诲,加上自己几十年研练太极拳的体会,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1.太极拳的规矩:孙式太极拳讲究中正平稳.舒展柔和,绝不要跳跃等勉强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各种动作,各种姿势都是相互连贯,一气呵成,使得全身内外平均发展,故有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正因为中正,既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必须有严格的规矩.头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为督任两脉交会之点,统领一身之气.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所以必须不偏不斜,不俯不仰,直立顶劲,要顶头竖项.足能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车轮,无倾覆之患.左虚右实,不实则不稳,全实则移动不利,容易倾倒,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故必须虚实相间,方得灵活自然.腰为轴心,居一身之中,维持人体重心的是腰,带动四肢活动的也是腰,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际.先父教授拳术,要求极为严格.他要求研练者必须严守'九要'的规矩,稍有不合,立即纠正.这'九要'是:一要塌(塌腰、塌腕);二要扣(扣肩、扣膝、扣趾);三要提(提肛,但不是用意识去提);四要顶(舌顶上腭、顶头、顶手、顶膝);五要裹(裹肘、裹胯、裹膝);六要松(松肩、松胯);七要垂(垂肩、垂肘);八要缩(缩肩、缩胯);九要起钻落翻分明(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腰起而钻,腰落而翻,脚起而钻,脚落而翻).这些拳法中的规矩,决不是违背自然的,它是从人的生命开始时,便带来的自然本能.只不过这种本能动作,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生活习惯和职业环境等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中,这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能动作逐渐消失了.于是,人们又根据后天的自然规律走向老化,衰亡…举例说,练拳时要注意'舌顶上腭',这种动作是人生即有的,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请观察一下初生的婴儿或襁褓中的小儿,无论他们在熟睡时或清醒时,舌尖都经常本能地顶住上腭,这自然不是谁教了他们才这样做的,如此等等,如手.足.胯…一切动作也都似拳中的规矩.可是小儿长大之后,这一系列的动作,就无影无踪地消失掉了.练习太极拳,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把从天然本能中有的动作,再使它回到天然本能中去的复原方法.这也是练习太极拳,使青春健康常在的奥秘.所以,练习太极拳,必须严格讲究规矩.2.太极拳的调息:练习太极拳要心静调息,才能获得好处,经常保持思想集中,不开小差,经常保持正常呼吸,每次呼吸都要细而深长,直贯丹田(腹式呼吸).古人常讲'凝神于此,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健康,颜色如桃李'.由此可见,练拳时气息的重要.呼吸是人们从娘胎中带来的本能,而练太极拳的呼吸,正是需要这种本能的自然呼吸.练习太极拳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调息(一呼一吸叫息).调息的方法是:呼吸时,不着意、不用力,绵绵若存,似有似无,一任自然.舌要顶上腭,用鼻孔呼吸,嘴要虚合,不要张开.要注意心肾相交,心中意志,下照海底,海底之气自下而上,与神意相交,归于丹田之中,运贯全身,畅达四肢.先父禄堂公常讲:'吸气时,由涌泉过会阴上达顶门,呼气时,只有息息归脐,每一举手投足,分布全身的四正八柱等筋脉,都要协调合作,不呈散乱,所以能开合伸缩,力达掌心,运劲如抽丝,两手似扯绵.'古人认为脏器的病因是:悲哀则肾病,喜乐不均则肺病,忧愁不解则脾病,怵伤思虑则心病;盛怒不释则肝病.这就说明了百病皆生于气.所以,练太极拳是以调息方法为主要目的.在练太极拳时,要记住拳法中的口诀:'心定神宁,神宁清静,清静气行.气行则神气相通.'在练太极拳时,不可越出一个'中'字,即使在行住坐卧时,亦要不离开这个'中'字,若能悟透这个'中'字,便掌握了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脉通畅.所以守中就是做调息功夫,就是祖国的吐故纳新的导引养生方法.庄子说:'真人呼吸以踵.'是做调息功夫的一种方法,太极拳的调息方法,亦是要呼吸以踵.3.太极拳的摄心入静:前面谈到练太极拳调息的重要,就是说要练好太极拳,要保持练习太极拳的功效,就必须消除一切影响呼吸不正常的因素,首先就是要'锁心猿,拴意马',摄心入静.摄心入静的方法,不是要用意识去强制执行,而是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才能消除一切杂念,只有一切杂念消除之后,才能使得呼吸正常,故千万不可有意使气.先父曾教诲说:'有心御气,气反奔腾.'古人也讲:'气不可御,御气则滞.'由此可见,'入静'与'调息'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息息相联的.用什么办法入静?就要遵照'八要'去做.这'八要'是:'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觉行象,觉象绝明,绝明则神气相通.'特别是在开始站无极式的时候,要力求身体内外的中正和顺,做到心平气和,使得呼吸正常,绵绵若存,不粗不暴,而且能够做到息息归脐,这样就有了身心恬静的感觉,努力研练不辍,自然会感到百脉充和、四体轻健了.4.孙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练习太极拳要柔不要刚.柔并不等于软.练太极拳的用力,是用自然的力,决不是咬紧牙关、屏住呼吸时用的力.它是一种顺中有逆、逆中有顺的自然力,是一种'气与力合一'的力,也是一种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的力.祖国医学和气功,均以肾为'命门'.据从现代医学解剖学了解到,命门的部位近于肾上腺部位,.肾上腺有调节各元素的代谢作用和电解质平衡作用.如果这样物质的代谢作用和平衡作用发生混乱,就要造成疾病甚至死亡.人们能维持生命,主要依靠肾上腺的功能,所以,肾上腺又称之为'生命之源'.练太极拳的初步功夫--练精化气,就是加强肾脏统治力量.但是.肾脏与其他脏腑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决不可单独分割对立,而是统一不断变化的生理活动,大致不出乎伸缩开合.阴阳顺逆.动静虚实.练太极拳的套路时,有三个阶段、三层意思.第一阶段、初层意思:在练拳时,好像自己整个身子沉入河水之中,两足犹如陷入于泥,两手及躯体的动作,都像遇到水的阻力一般.第二阶段、第二层意思:总的感觉仍如第一阶段的意思,只是两足似已不在淤泥之中,能够浮起,如善泅水者,能浮游自如了.第三阶段、第三层意思:好像整个躯体已钻出水面,身体感到格外轻灵,两足似在水面上行走一般,又好像只要心中稍一散乱,即恐下沉的意思.如练到这种程度,说明其套路,已有一定功夫了.练习套路,必须要按照拳路的四正四隅,做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种种动作,内脏各器官配合,起着平均发展.使其外长一寸、内长一寸、一动百动等作用,千万不能局限于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只要做到气机通畅,心息相依,就是动中求静,那么一切杂念就不会产生了.这样,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的负担减轻了,精气充沛了,从而达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另外,孙式太极拳具有架式高.步法灵活、敏捷的特点,这对于研练者的膝关节,是十分有益的.大家都知道,凡武术运动员由于高强度训练,往往造成膝关节的损伤,有些甚至是严重的损伤.而造成这些损伤的因素,不外套路中有大起大落、跳跃翻腾、单重架式过多等等原因.而孙式太极拳的架式高.步法活的特点,恰恰能使受伤的膝关节得到保护和恢复,自然也就没有损伤膝关节之担心了.在套路练习取得功夫后,对练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因为对练推手亦不外:倗、捋、挤、按、采、洌、肘、靠八法,基础扎实,就能自如掌握分寸了.5.孙式太极拳推手的练习通过套路的练习,有了一定的功夫后,便可进行对练.套路的单独练习,叫做知己功夫,对练(推手)是知彼功夫.但是对练必须有很好的套路的功夫,才能施之于用.对练要每日按照倗、捋、挤、按等手法去练习.倗时用臂;捋时用掌;挤时用手背;按时用腰;倗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推手时,不可执着成法,要机动灵活,要集中自己的思想,掌握着自己的重心,窥定对方的身手,或粘或走,或刚或柔,伸缩往来要上下相随.或如粘住对方的意思,或如似挨非挨的意思,灵活运用,切忌呆滞,更不能努气用拙力,要在不即不离中求玄妙、不丢不顶中讨消息.要用捣虚法,使得对手失其重心,即所谓'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但是捣虚之法,务必判断好对方之来力.对方直出时,必然没有横力,我搬其横,对方横出时,必没有直力,我截其直;对方上出时,必无下力,我挑其下;其下劈者,必无上力,我打其上…总之,要做到不离粘、连、黏、随,不可犯顶、丢、偏、抗之弊病.在推手时,没有僵滞力,就减少了对方的可乘之机,而只要对手一旦出现可乘之机时,就以'三体式'集中于一点的劲力,发放出来,挫败对手.这也是孙式太极拳:身势较高、步法灵活、动作连贯的特点.。

孙中华太极拳文章

孙中华太极拳文章

孙中华太极拳文章
孙中华太极拳,是以孙氏家族为代表的太极拳之一,也是被公认为是太极拳中最优美、最流畅的拳法之一。

孙中华太极拳以柔化刚,以静制动的思想为核心,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通过长期锻炼和实践,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境界。

在孙中华太极拳中,注重内功修炼,强调“内圈”功夫,即通过呼吸、调理、精神集中等一系列手段,达到调和人体内外,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同时,还注重“外圈”功夫,即拳术的练习,包括起势、缠绵、粘连、化势等招式,这些招式要求身体灵活,动作流畅,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种极具美感的拳艺表演。

孙中华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分为基本功、套路和推手三个方面,基本功包括站桩、呼吸、放松等,套路则是以一定的编排顺序演练各种招式和动作,推手是对练,通过击打、推挤、化势等动作进行配合练习,提高太极拳的技能和应用能力。

总之,孙中华太极拳是一种综合性的拳术,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文化传承。

- 1 -。

第四篇孙氏太极拳十六句要诀浅释

第四篇孙氏太极拳十六句要诀浅释

I太极|||mil 第四篇孙氏太极拳十六句要诀浅释关于太极拳的大道理以及练拳的基本规矩就是前面提到的孙禄堂先生所揭示的“中和”要则、“极还虚之道”以及“三害”“九要”、16句要诀等,这是指导一切拳学的指南,在此无须赘言。

关于”三害””九要”在孙禄堂先生的《八卦拳学》中已有介绍,这里不赘。

下面重点介绍16句要诀:中正平稳、虚实分明、顶抽沉提、十字松开、周身对应、整肃通散、劲藏身后、圆活舒展、内外如轮、呼吸自然、开合有序、起落螺旋、沾粘绵随、裹翻崩断、顺逆互寓、神意贯穿。

16句要诀属于入门初级阶段的法要,所以十分重要。

1、中正平稳: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还要做些说明,因为这是基础,而且常常被研修者忽视。

中正指的是两件事,其一指虚无的状态。

其二指身体的意轴。

什么是身体的意轴?就是从无极式中身证出来的身体中线,中线即意轴。

行拳时,身体的竖向是通过意轴上下沉吊,横向是通过意轴八方散开,二者合成一个无边际的球意,浑圆一体。

如果在无极式上没有下功夫,对身上意轴就体会不到,在走架中就不能身知自己的中线,一切动作都失去了参照,练拳不入正轨。

所以孙禄堂先生说无极式是孙氏太极拳的根,道理就在于此。

但意轴不是能刻意求得的,需要以无极式为门径逐渐感知,是逐渐油然而生的身知。

网络上有一张孙禄堂先生与完县国术社学员合影照片,孙禄堂先生端坐中央,在孙禄堂先生左手边站着的是齐公博先生,那么多人站在孙禄堂先生周围,唯齐公博先生的中正空灵之象最为明显。

真正做到了沉吊散开、支撑八面、清虚独立、浑圆一气。

这不是能做作出来的,完全出自自然。

话说回来,身上有了意轴的感觉,才能进一步体会沉吊散开,全是用意,通过以意轴为枢,使周身的意气沉吊、散开,逐渐达到浑圆状态,身上有了这个状态才谈得上太极拳的劲。

所以太极拳找劲,不是上来就从四肢上找,上来从四肢上找,即使自以为找到了点什么,可以肯定找到的一定不是太极拳的劲。

这里涉及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练太极拳初级阶段要动作舒缓?舒缓不可做作,不是故弄玄虚给人看的,而是在行拳时通过意轴上下沉吊、四周舒散周身的意气,不得不悠然舒缓。

孙式太极拳的行功练法

孙式太极拳的行功练法

孙式太极拳的行功练法步行时,头要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目光平视,不仰不俯,脖子轻轻上拔,使衣领轻轻贴于脖颈皮肤。

胸部不挺,自然放松;两肩松沉,肘下撑开,腋下空,似夹一个鸡蛋;手臂放松,自然摆动。

迈步松胯,浑身放松,轻得感觉全身除脚之外没一点分量。

脚落地时五趾抓地,往地下使劲,以便地面给我们一个反作用力。

后脚跟更要实,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有根”。

神意在后脑勺、呼吸坦然。

步行时,头要虚领顶劲,下颌微收骑车时,主要是心静体松,两手握把不宜太紧,松松握住即可,如同我们练太极剑。

松肩坠肘,上体随车形自然放松,不撅臀塌腰。

两脚在蹬车时意念为一虚一实,虚实互换,如打孙式太极拳时两腿重心的转换。

目光要前视,不可低头,用余光看路面。

坐时,可练习内功,以调心、调气,培养内气。

具体做法为,两腿屈回,大腿放平,两脚踏实,顶头松胯,鼓命门、小腹和后腰,含胸拔背,意守丹田,排除杂念,闹中寓静。

卧时,可默想孙式太极拳套路,以意行拳,用手带领内气在体内旋转,修炼内功。

由于我们工作繁忙,一天抽不出长时间去练拳,就可以靠行走,坐卧来进行补充,同样可以达到防身健身的目的,甚至效果比平时练拳效果更好。

它可以对练习孙式太极拳进行总结和体会。

立时,如站桩功,会产生太极内功。

工作中少坐着,虽然坐功对练太极有好处,但站功对腿部力量的产生、对地面反作用力的感受和内气的产生更有好处,比坐着更好。

因此,工作时可尝试站着办公、打电脑。

当然,站着也不是随意的、要两脚叉开,形成圆裆;头上顶,下颌内收;浑身放松,轻无分量;脚趾叉开,往下踩,涌泉穴空,后脚跟要实;肩下沉,肘下撑,腋下空;气下沉、腹腰鼓胀。

孙式太极拳修炼如何“放松”?如何“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里介绍“十六关要领”内功修炼法,爱好者可实证一试。

孙式太极拳“十六关要领”内功修持法孙式太极拳传统理论“十六关要领”是:“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达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孙氏太极拳练与用

孙氏太极拳练与用

孙氏太极拳练与用孙氏太极拳的好处是非常多的,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练习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练习孙氏太极拳。

那么孙氏太极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店铺为您整理了关于:孙氏太极拳练与用。

欢迎阅读!孙氏太极拳练与用孙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孙氏太极拳也是许多人都非常喜爱的,不仅有着非常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有利心情开朗。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前辈综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所长而创。

拳意述真中,孙先生曾引用郝为真、陈秀峰二人之言,谈及太极的体用之道。

下面我结合自己所学所悟谈一谈太极拳的基本练法。

孙式太极与其它门派太极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身法的提高。

甚它太极要靠较大的步法、较低的身形来蓄劲、发劲。

一旦实用,招数全变。

而孙门弃大架不用,采取极为接近实战的高身法应敌,如此一来克服了历来太极体用不能兼备的弊病(也就是人前练一,套,人后练一套,套路与散手脱离)。

但是,身法提高了,劲力就会相应减少,于是孙先生首先在步法上加以改造,采用进步必跟、退步必随的活步,这是近百年来的创举,又与实战接近了一步;其次,孙门还特别讲究通过单练站桩来增加内力,做到脚下有跟,敌人一触即飞,克服架高难以发力的问题。

孙式太极的练法上有三层功夫(水下、水中、水面)之说,实际上是运用内劲之法,人之力产生于足底,通过腰脊,运行至手指。

孙式太极求劲,首先是将站桩所得之内劲,直接运用到周身,要将周身与空气的阻力感练到如同在水下行走一般;之后在求得整劲的前提下,着重练腰的中枢作用,也就是求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阴阳分合之感,最后练到身如行走水面,是身法上极轻灵、内劲的运行也无迹可寻,与人接手,别人找不到我的点,而我则可以用身体的任何一点重创对手。

这种练法,实际上就是形意的三层功夫。

孙式太极在练习时,要注意单式,而且要左右演习。

孙门武学重中和,重视人体的平衡发展,形意是左右单练,八卦左旋右转,惟独太极是一套拳。

它种太极是从左往右,手往左右运行,而身体基本上是朝前方,顶多是脸转一下。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太极拳现如今发展的已经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加的热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

欢迎阅读!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1、自然、无为、放松自然:即顺随,不紧张;无为:即不用后天之力,不强求;放松:即不用滞力。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2、虚空、无意、入静虚空:即练功时身心浑沌如一,与虚空等,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万念皆空,空之又空;无意:即摒除后天杂念,洗心涤虑,返往先天本性;入静:即心神宁静,恬淡虚无,静若止水,绵绵密密,心息相依,轻飘飘如缕缕青烟,游游荡荡似腾去驾雾。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3、提肛、踏地、圆背提肛:即缩住肛门,按卦理言,是捕巽之下断,可通任督引来心阳下照,温开寒冰十八层,逆返先天,九转还元,得丹大法;踏地:即双足十指踏地面,使涌泉空虚,导丹田之气下达,则下元实而生根,生根则神气正;圆背:可使督脉放松,利于周天运行,使涌泉之气上达。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4、舌顶上腭、百会领气、气贯指尖舌顶上腭:即补兑上缺,使任督二脉畅通无阻;百会领气:乃虚静生神之要,可免静则昏睡之弊;气贯指尖:即结合百会领气,可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升降出入,气机和畅。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5、收腹填腰、气归丹田收腹填腰:可使身体返还先天原状,便于任督二脉通达,真气运行;气归丹田:使上身虚灵,虚灵则神旺,且使下元充实。

孙式太极拳练习要点6、头正、心正、身正头为元神之府,心为君之官,身为人之本源。

练功时达此三正,杂念自然消除,入静运气,寂定归位,乃防止出偏之根本大法。

练功时要做到以上要点,上功足矣。

拳经云: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至肩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卫其力,力顺气自通,气通力自重,以此修炼,至其纯熟,手、眼步一致,心神气相通,自能达到自然而然之妙境矣。

习练孙式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

习练孙式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

习练孙式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练习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健身运动,不过不同派系的太极拳注重的要点不一样。

孙式太极拳是以柔性化为其主要特征的,下面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孙式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吧!孙式太极拳的要领孙式太极拳的姿势、动作,都有一定的要领,并各有其意义。

头:头要上顶,但不可用力。

下颏自然收敛,头项正直,精神贯注。

全身松开,顶、蹬、伸、缩皆用意,而不用拙力,心自虚灵。

即所谓虚灵顶劲。

口:口要虚合,舌顶上腭,用鼻呼吸。

肩:两肩务要松开,下垂。

切忌耸肩,否则气涌于上。

腰:腰必须塌住。

因腰是全身动作之枢,力量之源。

人之旋转、进退、虚实变化全靠腰劲贯串。

腿:两腿弯曲,务必分清虚实,即身体重心要放在一腿上。

如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

反之,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分清虚实为太极拳之要义,运动起来转动轻灵。

否则迈步重滞,易为人所牵动。

胸:胸要含蓄,不可挺出。

胸含则气沉丹田。

胸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漂浮,为拳家所忌。

胸含则气贴于背,力由脊发是为真力。

以上即所谓含胸拔背。

肘:两肘要向下松垂,两臂自然弯曲。

即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意。

手:五指张开,塌腕,虎口略圆,手心略内含,如抓抱一圆球之状。

呼吸:所谓气沉丹田(脐下三寸处),就是指深长之腹式呼吸。

但切勿用力往下医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

意与力: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

因太极拳要求用活力,全身要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

要求极柔软而极坚刚,极沉重而极灵活。

意到力到,运用自如。

倘用拙力则迟滞不灵。

力浮于外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

何谓用意不用力,何以活力自生?盖因意之所至气即至,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经络,无时停滞。

久练则真正内劲即可产生。

动与静:气功的静坐是静中求动,拳术是动中求静。

练拳时心要静,精神集中,动作才能圆活。

以上分别论述了运动要领。

但学拳者务必注意太极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

所练在神。

如何练习孙式太极拳的六大功法

如何练习孙式太极拳的六大功法

如何练习孙式太极拳的六大功法素有“哲拳”之称的孙式太极拳之所以代代相继,长盛不衰,广为世人所爱,其变幻无穷、奥妙无穷的招式技法正是陈氏孙式太极拳的无尽的魅力所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练习孙式太极拳的六大功法。

欢迎阅读!如何练习孙式太极拳的六大功法孙式太极拳的功法一、走手把手放在第一位是我们这人派系独领风骚、标新立异之处。

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第一道防线,走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斗成果。

所以应把走手放在首位。

走手关键是走梢节。

手指有三节:指尖、中节、根节。

指尖即第一节,走手一定要先走第一节,然后二、三节按顺序跟上。

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第一节。

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了“卷”的意思,即便是没抓住对手,也有个“缠”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孙式太极拳的功法二、肘定位我们这个派别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肘定位。

肘永远在做一个拉长的运动,但它基本上是定在一个位置上,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和身体各部位保持一个相对的定位。

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时、对抗时都有要根,不能漂浮。

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力量,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

什么时候肘变位了,形就一定是变了。

孙式太极拳运动中入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

弓背撑起的力量很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

弓背一直受弓弦的拉,从未松懈过,一但弓背飘了,丢了就一定是棚劲断了。

在臂弓上弦断就是意断,弓断就是棚劲断了。

孙式太极拳的功法三、沉肩练孙式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沉不下来。

向上耸肩,向里合肩,或是被迫翻肩,是最常见的毛病。

一耸肩,一合肩腋下就不空了。

肘也随之飘起来。

当遇上对方踩、打、摔、擒、拿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被迫向上翻身肩。

这些不仅是学习孙式太极拳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

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

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

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练习孙氏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希望大家喜欢!孙式太极的三大训练步骤第一、初始熟悉套路后,行拳走架时就要做到缓慢、连贯、悠然缓慢、连贯是孙式太极拳的特点,这是练孙式太极拳的起码要则。

悠然这是在缓慢、连贯基础上的意境。

第二、当能达到悠然境界时,就应进入松静自然意境松、放松,每个动作体味到松。

有些动作肌体是在紧张状态,但也要在紧张的肌体中体味出松的感觉来。

松是相对的,肌体的生命活动都是紧张状态的,所以紧是绝对。

这就是要在绝对的紧张中找出相对的松静来。

紧中有松,松中仍松。

第三、在做到意识松动时,行拳走架就会到达一个真气激发境界这时每举手投足都会有种斥吸力,象在水中做运动一样,还有一些动作会有自发性灵动。

这时就不能再拘泥于孙式太极拳架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应任其自由自在灵动,有时它不动由它不动。

有些动作偏离固有轨迹,任顺其偏离。

顺其自然,任由其动,任由其静。

附:练习孙氏太极拳的误区1、无极式常见错误1)、在练习孙氏太极拳的`过程中,出现两脚跟没有相接,于是重心无法坐在两脚跟相接的切点处,就会出现两脚分开站立姿势。

这一站,把孙氏拳最精妙的内涵,开发自动调节机能——丢掉了。

由道艺流变为俗艺。

2)、身体不能均匀放松,两手或两臂暗暗用劲。

这一用劲,把虚无之意丢掉了,还谈什么无极?3)、挺胸收腹,三害之一,大忌。

4)、哈腰驼背,百会没有领起,全身就无法松开,身架成为一滩软泥。

5)、追求呼吸,追求呼吸必然导致憋气现象,大忌。

以上五点都是最常见的错误,犯其中任何一点错误都将使练习者远离孙氏拳的正轨,成为南辕北辙。

2、三体式常见错误1)、前脚内扣,若前脚有内扣之形,身劲中就丢掉了圜研相合、曲直相生之意。

孙氏三体式之意丧失大半。

2)、伸臂探肩,孙氏三体式浑圆之意(球劲)顿失,于是劲力单薄,鼓荡劲出不来。

3)、前膝不顶,同上。

4)、扣膝见形,同上,此外伤害膝关节,久之不良于行。

练孙式太极功法的要点

练孙式太极功法的要点

练孙式太极功法的要点一、习练孙式太极拳一定要两条腿走路。

一是行功走架。

二是推手。

“行功”就是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

照此练习,身体任一部位的不适或气息不顺,都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这样不断地按照孙式太极拳的要领去检验、去纠正,方可功夫上身。

“走架”则是按照一定的编排顺序练一套拳,并在不断的动作变换肢体方位与角度的变化中,也能做到拳论要求的虚领项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等,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孙式太极拳内涵。

“推手”是对“行功走架”的检验,用来检验在对抗状态中是否能按拳论的要求练拳。

在推手中,只有遵循不丢不顶、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原则,方可去掉身上的僵力,并逐渐产生太极劲,从而达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境界。

故练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推手要同步进行。

不推手难以领会孙式太极拳之真正内涵,不推手等于是片面地练习孙式太极拳,都不能理解真正的孙式太极拳。

二、推手是孙式太极拳技击的中间过程是师门之间的训练方法,而不是目的。

与朋友推手是一种技艺的交流,更能体现武德的高低。

高手推手只要用意念把对方劲路锁住即可,只有输的一方可以体会到高手的劲力而旁观者浑然不知。

高手推手只要用意念把对方劲路锁住即可推手要做到不丢不顶,就要与对方零距离接触,相互寻找对方的力点而又不给对方力点。

推手不是为了论输赢,而是为了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推手时全身要松得干干净净,对方与你搭手时,仿佛只能摸到你的衣服上,一用力劲力就像推到布帘上一样落空,时时让对方感到前面是一个坑若不小心就要掉进去,这就是“一羽不能加”。

与人搭手时“皮毛要攻,肌骨要松”,对方有力我亦有力而力在先,不先不后如泉涌出,用弹簧劲将对方抖出,这就是“蝇虫不能落”。

发劲时尽量做到全身不挂力,起码要力不上肩,全身松透,虚领顶劲,做到听、懂、化、拿、发一气呵成。

只有做到舍己从人、不丢不顶,才能发人于无意。

走化初时要用动作化,而后用身法化,最后达到意化,这就是要经历着熟、懂劲和神明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化人于无形。

孙式太极拳基本桩功:无极式

孙式太极拳基本桩功:无极式

孙式太极拳基本桩功:无极式
修孙式太极拳,最基本的桩功:“无极式”。

“无极式”之练法
起点面向正方(早晨要面向东方),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肩不可向下用力,下垂要自然,两足为90度之形式。

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后跟亦不用力蹬扭,两腿似直而曲,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

手足亦无往来动作之节制,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

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征兆。

身体内外之情景,如同雨天屋檐下之流水,似
直而曲,如沐如浴。

以上为“无极式”之练法。

此式的锻炼,在于恢复习者天然之性,启发习者先天一气之源。

技击不过是极尽个性伸张与发挥之形式。

故“无极式”为百形之母,万法之基。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点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点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点孙式太极拳是根据太极拳的阴阳理论而改编过来的。

长期练习,可以达到养生的功效。

在行拳过程中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上吸天真之阳,下吸地真之阴。

以天地精华之气补充人体之气血,以意导气,意气和同,遍布周身经络,随意肢之导向配合阴阳虚实,架式变换升降,上下内外贯通,左右逢源。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点一、调心这个是指,要让脑袋注意力集中,动静结合。

心情放松,集中精神,精神内敛,统一官能,无极中定,躯体完整,心神不乱,以意帅气,劲贯掌指。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点二、调身由于心神放松而使肢体的放松,颈项正直顶劲自然。

是孙式太极拳与一般拳术体操不同之点。

孙式太极拳的放松躯体、肌筋,并非松懈无劲,亦非所谓虚无或虚空无感觉的境界。

既无感觉焉有懂劲的反应。

调身是指自己的身体要懂得放松,打拳的时候,身体要轻灵。

最好在练拳之前,做好热身运动。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点三、调息就是调整呼吸,身心放松后呼吸自然顺畅,起呼落吸,开呼合吸,使呼吸与动作配合。

孙式太极拳的腹式逆呼吸,是吸气时提会阴,缩小腹收尾板。

呼气时小腹会阴自然下沉。

横膈膜随呼吸鼓荡升降,由一至二公分增至四至五公分,气容量大增,含氧量剧增,促进脏腑功能,提高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充裕生理细胞营卫供需。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点四、顶劲要自然颈颈正直,直而不僵不歪不斜,不任意摇摆与身躯一致,闭口收颏,轻扣齿,舌抵上颚,便利任督二脉真气衔接,增生津液,强脾胃健脏腑。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点五、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是在行拳练功时,既不能挺胸也不得驼背,要顺其微含之自然。

两肩平正微微前合,两臂自然下垂,两肘微向前迎,五指微并内合,与腕节小臂平直,贴于大腿外侧中央,足趾抓地踏实,如两抓钉抓木。

脊椎自然挺拔,真气畅循行周身。

肩胛、肘腕、掌指关节肌筋放松拉长,气血畅而肩胛松灵,上体轻松灵活,下肢中定稳固。

肩胛是臂与身连接关卡,肩关节松长,臂肘掌指才能灵活随身而动,化发劲整而意气劲不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孙氏太极九要之研究

孙氏太极九要之研究

孙氏太极九要之研究1,要求內意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形断意不断,式停意不停,纯以神行,循环无间。

一个套路,从起势到收势,一势连一势运转不停,一气呵成。

这种连贯的动作,只有在精神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因此,它还能起到锻炼大脑机能的作用。

招势相连是指练习一整套功法或套路,不仅一动全动,周身相随,而且招势之间不丢不断,旋转自如,一气呵成,内劲不断,滔滔不绝,浑然而成。

动作中可以有短暂的似停非停状态,但意却不可间断,也就是说精神要始终贯注,不要刹那开小差,这是习练者形神合一的境界。

《拳论》说;“意欲向上必先窜下,意欲向前必先窜后。

”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迈步向前或退后走弧形,均不可直进直退,要有以步随身和身随眼动,留恋缱绻,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神态。

开合,收放,寓意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招招势势,以意贯之,形断意连,劲断意不断,神气运行,源源不断,慢到极时方为快,快到极时方为慢,极其匀称地配合着开合,如玉环之无端,看不清衔接在何处。

拳情拳景,如层峦叠嶂,江河奔流,自有无穷美感。

与人搭手,进退攻防,不呆不滞,立于不败之地。

太极主要是通过心、神、意、气、形的锻炼来强化身体的整体功能。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太极用意不用力,自始自终,绵绵不断,招招势势,周而复始,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形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拳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穿一气也。

要达到招势相连,气机绵绵不断,在内功练习中要非常重视脊柱的锻炼,以及任督二脉的升降开合,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脊柱能练通了,百脉皆通。

2,要求运动形态要松,整,匀,轻,静。

’即关节,筋肉要松柔协调,不可较劲,板劲,身形构架要整,即始终不离内外六合之要。

速度要匀,其动若静,身体重心变化不露于形。

起落要松,起似沉,落似提,起钻落翻内中行。

劲意要静,似水流深,渗之遥遥。

孙氏太极拳初学者入门提要——童旭东

孙氏太极拳初学者入门提要——童旭东

孙氏太极拳初学者入门提要——童旭东孙氏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中和。

什么是中?“中也者大本也”,在拳中,为虚无之意。

什么是和?“和也者达道也”,在拳中,为虚无之意的状态所产生的功能。

孙氏太极拳虚无之意的状态为“极还虚”的状态,这是孙氏太极拳的特点。

初学者理解、掌握上述这个原则如有困难,不要紧,我们先浅显一些来理解,就是自然。

自然不同于顺从自己的习惯,这个自然是在合乎拳中规矩中的自然。

于是涉及到拳中的规矩,拳中的规矩是一个系统性的要求,作为初学者最初需要注意的规矩有如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去三害、守九要(摘自孙禄堂先生《八卦拳学》第三章)。

“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

用努气者,太刚则折,易生胸满气逆,肺炸诸症。

譬之心君不和,百官自失其位。

用拙力者,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经络不能舒畅,阴火上升,心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为病,轻者肉中发跳,重者攻之疼痛,甚之可以结成疮毒诸害。

挺胸提腹者,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

故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圣,必精心果力,剔除净尽,始得拳学入门要道,故书云: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练习诸君,慎之慎之。

”“九要者何?一要塌,二要扣,三要提,四要顶,五要裹,六要松,七要垂,八要缩,九要起钻落翻分明。

塌者,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扣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

提者,谷道内提也。

顶者,舌顶上腭,头顶,手顶是也。

裹者,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

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

垂者,两手往外翻之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也。

缩者,两肩与胯里根,极力往回缩劲也。

起钻落翻者,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

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下面将根据我个人收集的孙门前辈的资料和我个人练拳体会分别予以释义。

一要塌,“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理论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理论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理论1、“三合一拳架”什么是孙式太极拳的“三合一”,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三合一”是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一,也就是说跳架子就是推手,就是散手,在跳架子时也就同时练了推手和散手。

我在练习中发现拳架的每一式都是推手或散手的精华用法。

因此,我认为,练拳架时勤加体会,天长日久,必有感受,在推手和散手时自然就会运用出来。

孙式太极拳的所有的动作和拳架,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的。

准确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都是武术技击的精华全息元,也就是每一个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用法。

所以说,初学者应该学一些具体用法,但必须明白,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这几个用法,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突破具体用法而达到对全息元的理解,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无限胜有限,无招胜有招”、“无胜于有”。

2、“孙式太极拳修炼的三原则”要练好孙式太极拳,必须把握“三原则”,一是高度协调,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全身高度协调,而且身体和心灵也要高度协调。

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最主要的运动方法就是要锻炼自己身体的协调性。

一旦调性达到高水平,那就会出现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哈肯的《协同论》中所说的“协调产生新的力量”,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中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整劲力量。

二是和合凝聚,和合凝聚是一种感觉,从一开始,练习者就应该把握这一点,所有的动作都必须体现和合凝聚。

和即和谐,合即合作,凝聚是力量、感觉、精气神,都要有一种凝聚在一起的感受,绝对不能分散,特别是感觉不能分散。

三是向内收敛,收敛和分散是对立的,所有的动作都产生一种感觉,向内收敛,而不是向外发散。

协调、凝聚、收敛,我认为这就是修炼中国各种功夫,特别是孙式太极拳功夫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练成功夫。

3、“打空”解古拳谱中说“轻比重来重比轻”,又说“打重不如打轻,打轻不如打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高明的打法是打宅。

所谓“空”有两层意思,一是“引进落空”,使对方进入“空”的状态,即对方所有的力量全部落空,任你千般力,瞬间全落空;二是把对方打空,比如对方一只手过来,我抓住其手,翻转其手,并托其肘,下压,一个“白鹤亮翅”,对方立刻被打翻在空中。

孙式太极拳的拳理

孙式太极拳的拳理

孙式太极拳的拳理习练太极拳在质不在量,在精不在多。

练拳当然要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拳,也没有运动。

所以学拳从动作开始,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动作上,更不能满足于学了多少套路,多少器械。

练拳要下功夫,但功夫下在哪里,却有很大的区别。

功夫下在不断的进行新动作的学习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可惜的是,这却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太极拳学习者的做法。

这种速成的学习,不仅会产生很多的错误,让你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还会直接影响到你太极拳练习的功效。

如何纠正这一偏差,走出这一误区?这就要改变练拳的努力方向,从一味追求数量,改变成重在提高质量;从在多字上下功夫,改变成在精字上下功夫,以提高动作的质量水平。

质与量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没有量就没有质;但量与质比较,更重要的是“质”。

太极拳的高水平,主要表现在高质量上。

太极拳的“质”,应该主要指“内功”。

太极拳是内家拳,“在内不在外”。

内功包括内意、内气与内力。

“意到,气到,力到”。

内意是条件,内气是中心,内力是结果。

三者结合产生“内劲”。

习练太极拳有没有内劲,内劲强弱,是衡量动作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基础与技击的动力。

内功的具体体现可分内外两方面。

从外观看,有“内功”的动作会显得十分浑厚、凝重、粘稠,举按如有物,进退如有阻,举手投足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似乎四肢都用胶带牵拉着,又像在泥水里打拳,相吸相系,每个动作似乎都要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完成。

这就是练拳人常说的“有东西”,即有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动作的攻防含义。

旁观者看来,会感到味道浓厚,韵味无穷,既显示太极拳的深厚功力,又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即使不会打拳的人,也会驻足观看,赞叹不已,其中许多人就是由观赏练拳而被吸引到太极拳队伍中来的。

有“内功”,更重要的体现是练拳人内在的感觉,主要有沉重感、膨胀感、麻热感与舒适感。

有了“内功”,身躯,特别是四肢,会感到十分沉重,抬不起来,放不下去。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推荐文章太极拳补肾功法及其特点的介绍热度:怎样练习太极拳的四个必知要点热度:怎样练习太极拳的技击热度:怎样练习太极拳肘击法技术热度:太极拳的逆腹式呼吸怎样练习热度:孙式太极拳是一种汉族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1860-1933)所创。

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成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必以开合动作相承接,因此有人叫它开合活步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迈步必跟,退步必撤练习时要舒展圆活,进退相随、上下一致,无左右歪斜的形体,全套练之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全身放松,不僵不滞,进行中无起伏,要各式相连贯,要一气哈成。

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更不可有停顿的地方。

在练拳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自然,要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万不可努气(拙力),由于中正平稳,所以才能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斜,这些在练拳以前,从思想上就应该注意。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讲究自然协调,协调就要求我们周身各部位达到统一。

孙氏太极拳特点提要:首先,孙氏太极拳所依据的最高理论指导是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之名称”,该文揭示了太极拳的特质,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分水岭。

由于孙氏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不是“太极拳论”,也不是“太极拳图说”,因此,孙氏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与陈杨武吴各家太极拳都不相同。

这是孙氏太极拳极为重要的一个特质。

其次,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与其他各家的太极拳都不同,孙禄堂先生明确指出无极式与太极式是拳术的基础,因此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现象。

孙氏太极拳的创立要晚于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这时候孙氏太极拳在这个拳术的技术基础上的特立,反映出孙氏太极拳对太极拳技术基础的改造,所以孙氏太极拳一出现,就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领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领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领太极拳已经变成了全民都热爱的养生运动。

现在,在公园的角落,总会看到很多人一起聚集在一起练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五大要领。

欢迎阅读!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领一、心静气和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心脏却是做出我们最想要做的决策。

司体内一切活动和协调,其大脑司精神活动,亦即是智能、思想、记忆、意识和行为,小脑司控制协调肌肉群之动作圆滑、平均、正确并维持身体在空间之平衡。

因之孙式太极拳运动,在身心并练的要求下,而以心始,属于无形,心的功能,惟有在静的状况下,始能高度发挥,使百骸听命,动合自然。

上面所说的理论,都是很多人通过实践得出来的。

这里就不太过说明了。

欲求心静,必须先摒除杂念,专心壹志,恭敬练拳,先想到气,如何使之平和,此要所论之气系属广义之气,一为去其燥、愤、怨、怒不正之气。

而养浩然之正气,属于精神方面为无形,一为呼吸清静之空气,属于动作方面为有形。

“以心行气”,使之平和,气和则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腺,自然在平衡状态下活动,使人感觉轻松舒适。

在练习孙式太极拳的时候,要注意身心的平和,做到内外兼修。

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非心静气和莫能表现,故列为首要,属于内功,从起势到收势,始终如此,故经论曰:“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即指此也。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领二、虚领顶劲顶劲者,头宜正直(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唇轻合),虚虚领起,以意导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

用力则项强,肌肉、神经两感紧张,不但阻碍气血畅流,且使人有上重下轻之感,必须虚领,始免此病,而使精神提起,腰部压力减轻,所谓“顶头悬”是也。

练习孙式太极拳的要领三、眼神平视眼以神为主,眼不旁视,则神不散,故主平视,所谓“目平视前”也,且须顾视左右。

所谓“左顾右盼”是也,人之一身运用全在一心,而传神全在于眼,眼到,则手到,脚到,故眼神之所视,即精神之所注,而威力显焉,眼神平视,在应敌时,以摄服人眼,而使之不敢逼视为上。

孙氏太极拳的特点

孙氏太极拳的特点

孙氏太极拳的特点介绍不同的太极拳流派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掌握各个流派的精髓,让我们来看看。

1、孙氏太极拳修为与体用的核心是中和真一之气。

2、孙氏太极拳修为原理是抱元守一而虚中。

虚空而念化。

太极从无极而生,为无极之后天,万极之先天,承上启下。

以和为体,和之中智勇生焉。

极未动时,为未发之和,极已动时,为已发之中。

以“蓄神养气为主”。

3、孙氏太极拳体用法门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4、孙氏太极拳行拳原则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贯串始终。

并指出此理并非太极拳所独有,形意拳、八卦拳亦符合这个原理,故三拳一理,可证儒释道之学。

5、孙氏太极拳作用原理是浑圆一气之意及“皮球”的劲力特征。

指出内劲精纯者,其太极拳则能与形意拳、八卦拳浑融一气而并用,三者并用则能超越太极拳“不丢不顶”的作用原则,产生“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效能。

孙氏太极拳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太极拳的特点1、特别强调孙氏无极式的基础作用,孙氏无极式与其它各家太极拳的无极式皆不相同。

2、以孙氏三体式为基本步式,进步必跟,退步必撤,重心平动,身随脚转,手随身动,由此建立了动静合一的技术基础。

3、行拳时全在虚无中用功夫,浑圆一气无边界,形成劲气内藏的周身球劲。

4、由四情引八能,四情是指喜怒哀乐,劲意技法于虚无中由情引出,方为自然。

5、与修炼内丹合而为一,将玄武内丹功法融入拳式中。

6、取势五心,一种说法是重心、体心、形心、意心、神心。

另一种是重心、形心、意心、神心、天心。

其中重心、体心是关乎身体内的,而形心、意心、神心、天心都是关乎身体之外的。

孙氏太极拳的拳劲介绍锤掼劲长劲之一,用于远击,身如浪涌,力如抛锤。

多用在顺势发力中。

楔入劲可长可短,身如鞭抽、浪涌,遇阻挡,如杆顶进,似铁楔插入。

获得此劲非有架子功夫不可,即整体结构力。

功深者,此劲可以与冷弹劲、锤掼劲合为一个劲。

震靠劲贴身劲,通过周身整劲,用肩、肘、大臂靠击对手,用在贴及对手重心位置的瞬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理论
1、“三合一拳架”
什么是孙式太极拳的“三合一”,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三合一”是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一,也就是说跳架子就是推手,就是散手,在跳架子时也就同时练了推手和散手。

我在练习中发现拳架的每一式都是推手或散手的精华用法。

因此,我认为,练拳架时勤加体会,天长日久,必有感受,在推手和散手时自然就会运用出来。

孙式太极拳的所有的动作和拳架,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的。

准确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都是武术技击的精华全息元,也就是每一个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用法。

所以说,初学者应该学一些具体用法,但必须明白,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这几个用法,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突破具体用法而达到对全息元的理解,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无限胜有限,无招胜有招”、“无胜于有”。

2、“孙式太极拳修炼的三原则”
要练好孙式太极拳,必须把握“三原则”,一是高度协调,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全身高度协调,而且身体和心灵也要高度协调。

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最主要的运动方法就是要锻炼自己身体的协调性。

一旦调性达到高水平,那就会出现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哈肯的《协同论》中所说的“协调产生新的力量”,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中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整劲力量。

二是和合凝聚,和合凝聚是一种感觉,从一开始,练习者就应该把握这一点,所有的动作都必须体现和合凝聚。

和即和谐,合即合作,凝聚是力量、感觉、精气神,都要有一种凝聚在一起的感受,绝对不能分散,特别是感觉不能分散。

三是向内收敛,收敛和分散是对立的,所有的动作都产生一种感觉,向内收敛,而不是向外发散。

协调、凝聚、收敛,我认为这就是修炼中国各种功夫,特别是孙式太极拳功夫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练成功夫。

3、“打空”解
古拳谱中说“轻比重来重比轻”,又说“打重不如打轻,打轻不如打空”,说的都是
一个意思,高明的打法是打宅。

所谓“空”有两层意思,一是“引进落空”,使对方进入“空”的状态,即对方所有
的力量全部落空,任你千般力,瞬间全落空;二是把对方打空,比如对方一只手过来,我
抓住其手,翻转其手,并托其肘,下压,一个“白鹤亮翅”,对方立刻被打翻在空中。

广义地讲,孙式太极拳的75个招式中的任何一个招式都可以瞬间把对方打在空中,
把对方凌空发放出去。

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就达到了“空”的境界。

4、“中正”解
“中正”为阴阳平衡之意,在孙式太极拳的练习中,表现为在任何情况下,身体都不
能失去平衡,重心不能歪斜,身形不能破体,力量不能出身形之界限。

虚领顶劲,肩身正直,不能歪斜;头项正直,不能歪斜;整体正直,不能歪斜。

特别要
注意的是,手随身转,手到身到,手能超越身形之中线。

在推手与散手中,唯有中正,才能保证自己处于顺势,而背势往往因为违背中正原则。

5、论“无为”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舍己从人”。

在清朝时,许多高手都已经认识到“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拳无拳,意无意,九意之中见真意”,古人的见解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只有当
练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体会到。

我认为,练到十几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有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无所谓练也无所
谓打,练就是打,打就是练,正所谓“无为方能无不为”。

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实战的,太极拳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
大放异彩,绝不是靠空口说白话,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来的。

只是在近代,才淡化了它的
实用价值,而张扬了锻炼健身价值。

这本无可非议,因为文明社会,法制时代,不需要用
拳头来说话了。

但是如果因此而遗失了太极拳最本质的东西,那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遗失。

太极拳的三重功能:养生、祛病、技击,后者是龙头,是导向,是目标,是最高
层次的体和用,因为它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求自己练时把动作做得完满无暇,而且要求在实战中,在对方移动和防守的情况下也能把动作做出来;不仅要求能把动作做
出来,而且要求做得效果好,用在对方的身上能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以用为纲,纲举目张,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就会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就不会满足于仅仅把动作完成。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孙式太极拳遵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从无为而始以达致无不为。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恬淡虚无达致人之心理、生理适应机能的双重完善。

所谓技击,不过
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当人之身心的适应能力渐臻完善时,自然能适应这种相互
作用,故能产生“不求胜于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的能力。

此话看似深奥,玄之又玄,却大而无当,于拳事无补。

“从无为而始”,这话就不通,要说虚无,干脆连拳也不练,什么都不做,不是更虚更无吗?子日:不知生,焉知死。


是说的老实话。

套用之:不知实,焉知虚;不知有,焉知无?要想达到虚无恬淡之境界,还
得老老实实地从一招一式的有为做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