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X-1和COX-2特性比较
生成 功能
COX-1
固有的
保护胃肠 调节血小板聚集 调节外周血管阻力 调节肾血流分布 TXA2/PGI2
COX-2
需经诱导,多种损伤 因子、炎症介质、细胞 因子可诱导其表达
抑制COX-1,使胃肠、肾脏的PGE、PGI2合成减少, 产生不良反应 抑制COX-2,使炎症组织PGE2、PGF2、PGD2、PGI2 合成减少,产生治疗作用。
分布:以水杨酸盐的形式迅速分布至全身,可进入 关节腔、脑脊液和胎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8090%
代谢:肝
• 小剂量(<1g),一级动力学消除,t1/2 2-3h, 大剂量(>1g),零级动力学消除,t1/2 15-30h
排泄:肾脏 小剂量:结合物;大剂量:水杨酸盐 尿液pH影响排泄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 中剂量(0.5g)
有
成瘾性及 无
有
欣快感 无
有
3.抗炎(苯胺类无)
• 用途: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症状 (无对因治疗作用,不能根治,不能防止 疾病发展及合并症产生)
• 机制: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
NSAIDs共同作用机理
ຫໍສະໝຸດ Baidu
• 抑制COX,使PG的生物合成减少。
•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结构型
•
COX-2——诱导型
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
其他有机酸类 按对COX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COX抑制药 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水杨酸类
salicylates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acid
(阿司匹林aspirin)
阿司匹林(aspirin)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
共同作用
1.解热作用 机理:抑制环氧酶→中枢PG合成↓ → 散热↑ →体
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对直接注射PG 引起的发热则无效。
注意: 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反应 热型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本类药物对症不对因,应着重对因治疗。
比较阿司匹林、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
• 致热原(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白细胞 产生和释放内热原---CNS---中枢PG合成、释放 增加---PG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
调定点升高—产热↑散热↓→体温↑
2.血管作用 PGE2 、PGI2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
管 3.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PGI2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管扩张
对慢性钝痛如牙、头、神经、肌肉、月
经痛等有良效
• 机制:抑制PG合成,减轻PG的致痛和痛 觉增敏作用
比较阿司匹林、吗啡的作用
•
阿司匹林
吗啡
作用部位 外周
中枢
作用机理 抑制环氧化酶 激动阿片受体
使PG合成减少
使P物质释放减少
镇痛特点 仅对慢性钝痛有效 对各种疼痛有效
临床应用 慢性钝痛
急性锐痛
呼吸抑制 无
发展简史
• 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 • 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 NSAIDs发展 的先河 •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 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 酸类等
基本作用机制
禁忌症: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及VitK 缺乏者禁 用术前一周应停用。 3.水杨酸反应 • 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 力减退,严重者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 甚至精神错乱 • 解救:立即停药,静脉滴入碳酸氢钠溶液
抑制血栓形成
TXA2 促进血小板聚集 血管收缩
促进血栓形成
4.对子宫作用 对各期子宫均有收缩作用
5.对消化道作用 保护胃粘膜
抑制组胺、食物、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6、.其他 作为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 炎症疼痛机制:组织损伤或炎症时→产生和释 放致炎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 痛觉感受器→ 疼痛; 炎症-血管扩张,组织水肿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非甾体抗炎药 前列腺素抑制药
阿司匹林类
概述
☆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
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 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 PG作用:与致炎致痛物质有协同作用
•
直接致炎致痛
•
痛觉增敏作用
解热镇痛药
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
(—)
PG合成增加
协同作用
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痛觉增敏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
炎症 (红斑、水肿、疼痛 )
基本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胃肠道反应 水杨酸反应 凝血障碍 过敏反应 瑞夷综合征
1.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胃出血诱发或加 重溃疡。
机制:1)直接刺激
2)抑制胃粘膜PG合成
3)高浓度刺激延脑CTZ
防治:1)饭后服,嚼碎药片
2)同服抗酸药或PGE2 3)肠溶片 禁忌症:溃疡病患者慎用或禁用。
2.凝血障碍 治疗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大剂量、长期:抑制凝血酶原合成 预防:维生素K
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 生物合成
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
PGs的生物合成及作用
脂氧酶
膜磷脂 PLA2
花生四烯酸
COX
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
5-HPETE
LTA4 LTB4
LTC4 LTD4 LTE4
PGI2
PGG2 PGH2
PGE2
PGF2 TXA2
PGs的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阿司匹林
降温机理 抑制下丘脑PG合成 枢
•
使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
氯丙嗪 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
使体温调节失灵
降温特点 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
不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化而变化,可使体温
降至正常以下
降温方式 增加散热
抑制产热,增加散热
临床应用 一般性的发热
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2.镇痛作用
• 中度镇痛 对严重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用于感冒发热 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关节痛、痛经等。
2、抗炎抗风湿 大剂量(3-5g)
用于急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风湿热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治疗,是临床首选药之一。
3.抗血栓形成小剂量(50~100mg)
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机理:小剂量:抑制血小板COX,使TXA2合成↓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