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的传奇故事.
关帝庙简介500字
解州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是个含有古代文化,古代气味的一个寺庙。
进了关帝庙的大门,往南走是结义堂,是仿照当时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的桃园兴建的。
结义堂里有一个长方体玻璃框,里面有用水泥做的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情景。
把他们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你见了绝对会想起那时候的情景。
走出结义堂,过了御书楼,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宇就是供奉关羽的主殿崇宁殿了。
崇宁殿四周有26个巨大石柱环绕着殿宇,大殿檐下的“神勇”巨匾是乾隆皇帝钦定的。
殿前的月台也叫祭台,是祭祀大礼的地方。
台中的石供桌,桌面为青铜所铸。
上面那条一指宽的槽缝,传说是当年五月十三关公显圣在此磨青龙偃月刀,正逢下雨。
关公试刀锋时,轻砍一刀而留的痕迹。
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此后每年这几天都下雨。
民间把农历五月十三称“关老爷磨刀日”。
这个供桌就叫磨刀石了。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后宫后面,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
它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
这座楼,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
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
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
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
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
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
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
秋》。
关帝庙壮丽辉煌,是个值得游览的'地方,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解州关帝庙讲解
解州关帝庙讲解
解州关帝庙,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解州镇,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庙。
庙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解州关帝庙是以中国历史名将关羽为主神的道教庙宇。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武将之一,为刘备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被尊奉为义薄云天、忠诚正直的代表,被视为武士道的楷模。
因此,在中国各地,关羽被奉为神明,关帝庙也是各地重要的信仰场所之一。
解州关帝庙占地面积很大,建筑风格独特而宏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庙宇由正殿、配殿、神库、钟楼等多个建筑组成,建筑风格兼具明清两代的特点。
主殿内供奉关羽神像,神像庄严肃穆,给人以威严感。
沿着庙宇的走廊,有许多关于关羽的雕塑和壁画,展示了关羽的英勇事迹和其在中国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解州关帝庙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尤其是每年的关帝诞辰和重要节日,庙宇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信徒们在庙里烧香、磕头、祈福,表达对关羽的崇敬和信仰。
此外,庙宇还举办各种宗教仪式和庙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解州关帝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代表。
庙宇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庙宇的保存和维护,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总之,解州关帝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庙。
其建筑风格独特、庙宇规模宏大,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解州关帝庙的讲解,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并体验其中所蕴含的庄严和美好。
【民间传说(八)】新年传说碾盘传奇关帝庙
新年传说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解州关帝庙讲解
解州关帝庙讲解
解州关帝庙坐落在解州古城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庙宇。
据传说,关羽在东汉末年曾经来到解州,为了感谢当地百姓对他的热
情招待和支持,他便留下了自己的神像,并指定此处为他的门庭地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庙宇逐渐成为解州人民崇奉的神灵之一,也是
当地人的信仰中心。
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独特,正殿内供奉着关羽神像,神像雕制
精美,形象逼真,被誉为民间艺术的杰作。
庙宇内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三国志》手抄本、关羽马等,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
了解和认识。
每年的关羽诞辰日和庙会时,解州关帝庙都会迎来数以千计的朝
拜者和游客。
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三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浓郁的民间信仰和文化氛围。
解州关帝庙是一座具有巨大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古迹,也是解
州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解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挖掘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场所。
运城解州关帝庙解说词
运城解州关帝庙解说词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县,是一座古老的道教庙宇,也是当地的知名景点之一。
庙内供奉的关公为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关羽,被尊为武神、忠义之象征,闻名于世。
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解州关帝庙的历史、建筑、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首先,解州关帝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建于解州城内,后来因时代变迁和战火洗礼多次迁移,直到清代时才落户在现址。
庙内的建筑风格以明代为主,包含大殿、后殿、左右配殿等建筑,设计精美,构造严谨,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情趣。
此外,庙内还有建于清朝的钟楼、鼓楼,为庙宇增添了一丝古朴的气息。
其次,解州关帝庙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
由于关公的忠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解州关帝庙也自然地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庙内广设了“忠义堂”、“英雄殿”等展示区域,其中陈列着关羽雕像、木刻像、壁画等文物,描述了其军功战绩和行为准则,深受游客喜爱和推崇。
此外,庙内还经常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庙会、书画展等,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解州关帝庙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
由于解州历史上属于沟渠流域,因此庙宇周边的居民还保留着若干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如襆袍舞、绘旗舞、点炮等,这些在民俗文化领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每年庙会期间,这些民俗活动都会引来众多游客的观赏和参与,生动展现了解州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游戏娱乐的风情。
综上所述,作为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县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解州关帝庙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是一处值得游客前往参观的重要景点。
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索,大家或许能更好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忠义、勇毅、信仰等传统价值所蕴含的时代意义。
东山岛关帝庙的故事
东山岛关帝庙的故事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岛屿。
在这座岛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关帝庙,它是当地居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据传说,东山岛关帝庙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传说当时有一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突然遇到了狂风巨浪,他在危急时刻祈求关公保佑,结果奇迹般地平安归来。
为了感谢关公的救命之恩,这位渔民便在岛上建起了一座关帝庙,供奉关公,祈求庇佑。
自此之后,东山岛关帝庙便香火不断,前来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当地的居民认为,关帝庙是他们的守护神,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
每逢重要节日和庆典,居民们都会来到关帝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表达他们对关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除了宗教信仰之外,东山岛关帝庙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庙内保存了许多明清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古碑、石雕、木雕、彩画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此外,关帝庙还是一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是中国江西省的一处历史古迹,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解州镇,是一座供奉关羽的古庙。
该庙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解州关帝庙的历史、建筑特色、文化意义以及庙会活动等方面。
解州关帝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淳祐年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传说关羽战死后,蜀汉皇帝刘备特赐封他为"忠义神勇关圣帝君",并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庙宇供奉。
解州关帝庙便是其中之一。
庙内供奉着关羽的神像,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庙宇的正殿采用了典型的传统式建筑形式,正中是供奉关羽的神坛,两侧是华严殿和财神殿。
整座庙宇气势恢弘,庄严肃穆。
庙内的建筑材料选用了红墙黄瓦,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解州关帝庙不仅有着宏伟的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关羽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忠诚勇猛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和精神成为了人们追求忠诚、正义和勇敢的象征。
解州关帝庙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关羽的事迹和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除了对关羽的崇拜,解州关帝庙还是一座重要的宗教场所。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解州关帝庙都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各种传统美食,观看武术表演和民间艺术,还可以参加游戏和娱乐活动。
这个庙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为解州镇带来了繁荣和活力。
解州关帝庙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也是人们寻求精神慰藉和信仰力量的重要场所。
每年,来自各地的信徒都会前来解州关帝庙祈求平安和家庭幸福。
这里充满着虔诚的祈祷和感恩之情,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总之,解州关帝庙作为中国江西省新余市的一处历史古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庙宇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庙会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活力。
无论是从历史、建筑还是文化角度来看,解州关帝庙都是一处值得人们参观和了解的重要景点。
介绍解州关帝庙80字
介绍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又称关公庙,是中国福建省解放县(今属莆田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供奉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关帝庙之一。
解州关帝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90年左右,建于南宋末年。
庙宇原为木质结构,后来多次重修,最近一次大规模的修复是在清朝光绪年间。
庙内的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庙宇的主体建筑包括牌坊、山门、正殿和配殿等,其中正殿供奉关羽神像,左右配殿供奉其武将张飞和赵云。
解州关帝庙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的香客和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
庙会期间,庙内外热闹非凡,各种民俗表演、庙会游戏和小吃摊位等琳琅满目,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平台。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他在三国时期为刘备效力,以忠义和武艺高超而闻名。
关帝庙作为供奉关羽的场所,也成为信仰和敬仰他的人们前来祈福和寻求庇佑的地方。
庙内常年香火不断,人们会烧香、献花、上香,表达对关羽的崇敬之情。
解州关帝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之一。
同时,该庙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宗教的庄严。
总之,解州关帝庙是中国福建省解放县的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庙宇,供奉着关羽将军,是人们崇敬和敬仰的地方,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
武庙及三大传奇关帝庙
武庙及三大传奇关帝庙展开全文一、关于武庙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唐肃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
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
同"文庙"相对。
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
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
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但不同"文庙"相对。
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山东广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江苏省邳州市土山关帝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等等。
二、文武庙的祭祀体系唐宋文、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
武庙也如同文庙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
文庙圣王:文宣王孔子亚圣:孟子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七十二子:颜回、闵损、冉雍、冉耕、冉求、言偃、宰予、仲由、端木赐、卜商、林放、樊须、澹台灭明、曾参、公冶长、公西箴、原宪、有若、郑国、商泽、秦非、曾点、巫马施、公皙哀、漆雕徒父、司马耕、颜之仆、石作蜀、颜高、邽巽、任不斉、颜无繇、颛孙师、高柴、荣旗、秦祖、陈亢、梁鳣、冉孺、蘧琼、公西赤、公伯寮、漆雕开、虙不齐、燕伋、秦商、后处、廉洁、乐劾、申党、琴牢、步叔乘、颜辛、漆雕哆、申枨、壤驷赤、施之常、公祖句兹、伯虔、南宫括、公孙龙、叔仲会、商瞿、县成、颜哙、孔忠、狄思、冉季、奚容箴、左人郢、秦冉、孟轲、左丘明、谷梁赤、公羊高、荀况、伏胜、毛苌、高堂生、孔安国、戴圣、刘向、扬雄、何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服虔、贾逵、杜子春、范寗、杜预、王肃、王弼、韩愈武庙圣王:武成王姜太公亚圣:张良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七十二子: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熲、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三、最传奇的三座关公庙从古到今,关羽作为忠义化身、道德模范受到了我国人民的普遍敬仰。
关帝庙简介500字
关帝庙简介500字关帝庙,又称忠烈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而建立的庙宇。
关帝庙最初是由刘备为了纪忈关羽而兴建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纪念忠义烈士的祠庙。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关帝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帝庙的建筑格局一般都遵循古代的祠庙规制,通常包括主体建筑、配殿、配殿、碑坊、祭坛、廊庑等。
主体建筑通常是供奉关羽神像的殿堂,是关帝庙的核心所在。
在关帝庙的殿堂中,关羽的神像通常是庄严肃穆,袍带飘飘,手持青龙偃月刀,神态庄重威严。
配殿和配殿则用来供奉其他神灵或忠烈英魂,是供奉关羽以外的其他神祇的场所。
碑坊上通常刻有关羽的事迹或忠烈烈士的名单,是庙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祭坛是用来祭祀神灵的地方,通常有祭器和祭祀台,是祭祀的主要场所。
廊庑则是连接各个建筑的长廊,通常有对联或雕刻,是庙宇的走廊和休憩之处。
关帝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帝庙不仅是供奉关羽的地方,更是忠烈烈士的祠庙,是中国传统忠义的象征。
关帝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封建礼仪的象征。
关帝庙的建筑风格和祭祀仪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关帝庙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
关帝庙的祭祀仪式是中国传统祭祀的代表,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典范。
总的来说,关帝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帝庙的建筑风格和祭祀仪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关帝庙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
关帝庙的祭祀仪式是中国传统祭祀的代表,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典范。
在现代,关帝庙不仅是一个供奉神祇的庙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关帝庙的传说故事
关帝庙的传说故事可以有很多版本,以下提供一个示例:
很久以前,关帝庙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关公出生在河南的乡下,过着平凡的生活。
有一天,关公和他的伙伴们出海游玩,不慎被大浪卷到了这片海域。
当地的渔民救了他们,并把他们送回了家。
为了感谢关公的救命之恩,村里的人们决定修建一座庙宇供奉他。
庙宇建成后,渔民们为了祈求平安,都会来庙里烧香拜佛。
有一天,一个渔民在海上捕鱼时遇到了大风浪,船只几乎翻了个底朝天。
渔民在危急时刻大喊:“关公大哥,求您保佑我平安回家!”奇迹发生了,风浪瞬间平息,渔民平安返航。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海域,渔民们都认为关公显灵了。
于是,他们决定在庙里为关公塑像,并尊他为海神。
从此以后,关帝庙香火鼎盛,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朝拜。
关公的传奇故事也传遍了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敬他。
他不仅被尊为武神,还被视为忠诚、义气的象征。
为了纪念这位传奇英雄,人们把他生前用过的青龙偃月刀、赤兔马等物品也供奉在关帝庙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帝庙不仅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还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关帝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各地的信徒和游客都会汇聚一堂,共同庆祝关公的诞辰。
这个传说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了关帝庙千古流传的佳话。
这个故事旨在传达关公的忠诚、义气等精神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在关帝庙这座神圣的殿堂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台儿庄古城关帝庙介绍
台儿庄古城关帝庙介绍一进庙里,哇,整个空间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屋顶的梁柱上绘满了各种精美的彩绘,色彩鲜艳得就像小朋友的涂鸦,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中间的关公雕像高高在上,红脸长须,手握青龙刀,简直就像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旁边还有香炉,香烟袅袅,真是个让人感到宁静的地方。
香火鼎盛,信徒们一个个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好像在说:“关公啊,保佑我发财、平安啊!”听到这儿,谁心里不乐呵呵的呢?周围还有很多小摊贩,卖着各种当地的小吃,真是香得让人流口水。
那油条、豆腐脑、还有热乎乎的包子,想想都让人肚子咕咕叫。
边逛边吃,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你看,旁边的小朋友正在啃着冰淇淋,脸上沾满了五彩斑斓的糖霜,那个笑容可真甜啊,感觉比冰淇淋还要甜呢!这庙里还有很多关于关公的故事,传说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助力无数人打败敌人,简直就是传奇中的传奇。
听着这些故事,心里总会浮现出许多英雄梦。
你想啊,如果能和关公一起打仗,那得是多酷的事情啊!“赤兔马,快来!”真是一个光辉的想象,虽然我知道现实中可能没那么简单,但这种感觉就像喝了一口热腾腾的汤,让人暖心。
庙外的古城墙也特别有魅力,走上去,仿佛穿越到了古代,随便一张照片都能让人怀疑是不是上了“时光机”。
阳光洒在砖石上,给古城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拍照的朋友们可真是不遗余力,咔嚓咔嚓的声音不断,简直像在开演唱会一样热闹。
你们说,是不是也该给这些自拍的朋友们一个“最佳表演奖”呢?说到古城,还得提提那些小巷子,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左右逢源,每个转角都有惊喜。
小店铺里卖的手工艺品精致得很,哎呀,那些彩绘的扇子、陶瓷的摆件,每一件都像是小小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多逛几家。
尤其是那家卖糖葫芦的,哇,酸甜可口,一口下去,感觉整个心情都亮了起来!有种“一口气吃十个”的冲动,真是停不下来啊。
夜晚的关帝庙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灯光柔和,整个庙宇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关帝庙的传说
关帝庙的传说土门中学五(2)班陈菲我的家乡在郧西县关帝庙,那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关于我的家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三国时期,有一名大将叫关羽,他为人仗义,同时体恤民情,关爱士兵,深受老百姓爱戴。
传说关将军“过五关,斩六将”时,他带领军队,经过长途跋涉,走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此扎寨。
当他看到当地的老百姓由于战乱,加上春荒,民不聊生时,便带领着士兵们节约粮草,把省下的粮食捐赠给当地的老百姓,可是那点粮食根本维持不了老百姓的生活,关羽怕自己军队走后,这里的老百姓又要饱受饥饿之苦,便延迟了扎寨的时间,让士兵们下田帮老百姓栽秧,百姓们吃饭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可这里因兵荒马乱,瘟疫流行,许多家禽都病死了。
不久,这个村子的人也染上了瘟疫,关羽下令士兵们上山挖草药,让老百姓服用。
可草药都长在陡峭的山崖上,去挖药必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关羽想到百姓的痛苦,就把这些置之度外,士兵们系上绳子,攀上陡峭的岩石,小心翼翼地挖草药,带回营地,并熬好药汤,亲自递给百姓手中。
不久,疫情好转了,村民在关羽的帮助下度过了难关。
看到老百姓终于摆脱了病魔,生活不再那么苦了,关羽才放心地带着大军去完成国家大事。
军队走后,后人为了纪念关羽,专门修了关羽雕像,还修了一座庙宇,这个村子因此得名“关帝庙”。
现在,你要是到我的家乡来,还能看到关公庙,那里布满了历史斑驳的墙壁,似乎在人们述说关公的恩情,那古香古色建筑,将永远传颂着关公的美德。
你要想亲眼见证关帝庙,那就到我们郧西来,这样你不断能欣赏到郧西的青山秀水,还能感受到郧西悠悠的文化积淀。
怎么样,还犹豫什么,朋友们,快来吧!【评析:本文的小作者用稍还有些稚嫩的笔,生动的描述了自己家乡的传说故事,语言通顺,行文流畅,表达了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
】。
关帝庙的故事
关帝庙的故事关帝庙,位于我国南宁市武鸣县城,是中国传统庙宇中体现最完整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古迹,也是中国古代佛、道、儒三家文化的重要结合点。
关帝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筑由汉族和壮族混合文化而成,它具有浓郁的天下太平景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涵养,至今仍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历史上,关帝庙是孔子文化的圣地,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提及,南宁始称“关公坊”,年代已久。
但是,今日的关帝祠更是以关公为主要主题,南宁市甚至取“武鸣关公”作为城市标志。
关帝庙位于春秋时期蜀汉古都许昌东面的武鸣县,与官渡之战有关,当时还有“关公位乎官渡,死而不屈”的古老的故事传说,是非常有名的。
关帝庙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它把春秋时期的关羽、刘备、孙权三国时代,和更近代的明清两代之间的历史活动全都印证了出来。
庙内殿堂里供奉着关帝和其子关索,他们是中国古代英雄关公的守护神,人们以他们为样板,称赞他们的勇士精神,并祭拜这位至今仍被人尊敬的古代名士。
此外,庙内还供奉着象征节约、勤劳及智慧的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多位古代名家。
此外,关帝庙的建筑也是非常独特的,大部分建筑形式是石灰岩砌成的,外部采用朱红色墙体,并与金黄色的屋顶相衬,栩栩如生,从外观上来看完全是一个唐代藩镇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关帝庙给南宁市和武鸣县城带来了极大的文化价值,每年都有游客从全国各地来参观游览,且这里有着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孔子诞辰、关公木人烧香等,都是人们追捧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古代佛、道、儒三家文化最完整的体现。
整座关帝庙正是中国三大宗教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曾经最繁华的时代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
它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古迹,而是保存着古老文明的宝藏,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结合点,把千百年前的活力无声地讲述着历史,把关公的气势万丈的精神传出去,令人肃然敬畏。
三关口关帝庙的传说与历史故事
三关口关帝庙的传说与历史故事您听说过三关口的关帝庙吗?那可老有故事了。
先说这三关口,自古以来那就是个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就像一块大蛋糕,各个势力都想来咬一口。
在这充满着热血与硝烟的地方,关帝庙就像一个精神的灯塔一样立在那儿。
传说呢,以前有很多往来三关口的行商客旅。
这一路啊,那可不安生,强盗土匪啥的可不少。
有一回,一伙儿特别凶悍的强盗在三关口附近设下埋伏,就等着肥羊上门呢。
这时候啊,有一个商人的商队路过,他们可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
可是就在强盗们要动手的时候,突然天色大变,乌云滚滚,在那乌云之中仿佛有一个红脸长须、手持大刀的身影若隐若现。
这强盗们定睛一看,妈呀,这不是关帝爷吗?吓得他们屁滚尿流,赶紧跑了。
而这商队呢,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天象吓了一跳,但发现自己安然无恙,再联想起看到的那个神秘身影,就觉得是关帝爷显灵了。
打这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关帝爷在守护着三关口。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关帝庙的建立也是有深刻意义的。
在古代,关羽那可是忠义的化身。
士兵们在三关口这个打仗的地方,都希望有关帝爷的保佑。
将领们呢,也希望士兵们能像关羽一样忠诚勇敢。
于是,就建起了关帝庙。
关帝庙建成之后,那可热闹了。
不管是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还是路过的普通百姓,都会到关帝庙来拜一拜。
士兵们会祈求打仗的时候能够旗开得胜,平安归来;老百姓就希望关帝爷能保佑自己旅途平安,家里人健健康康的。
在战争年代里,关帝庙也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
有一次,两支部队在三关口对峙,一方的将领是个特别敬重关羽的人。
他在关帝庙前发誓,说如果自己要是做了违背忠义的事情,就让关帝爷惩罚自己。
而他对手那边呢,也有不少士兵偷偷跑到关帝庙来祈祷,心里想着,不管咋样,关帝爷您可得主持公道啊。
这关帝庙就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看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到了和平时期,关帝庙周围也慢慢形成了一个小集市。
大家在这儿做买卖的时候,还不忘了到关帝庙去上炷香,感恩关帝爷曾经的庇佑。
虽然岁月流转,这关帝庙也经历了风吹雨打,有时候还遭到一些破坏,但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它修复起来。
关帝庙的传奇故事
关帝庙的传奇故事关帝庙的传奇故事在周口市沙颍河北岸,座落着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精巧,殿堂宏伟壮观,雕刻精湛瑰丽,装饰富丽华美,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雕刻著称于世。
它就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由清康熙年间,在周家口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被建筑学家誉为“豫东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周口关帝庙。
它犹如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贸的繁荣和经济鼎盛。
关帝庙还流传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一怒之下的经典杰作现在的沙河南岸文化街,清康熙年间曾叫关帝庙门街,是周家口历史上会馆最多的一条街。
在不到300米的街道上,分布着5个会馆。
外省客商为联系商务、沟通信息方便,纷纷在周家口建立商会会馆。
会馆是神灵崇拜和商业文化的结合,故很多会馆又多以庙相称。
原来的第八中学就建在最早的山陕会馆的原址上,那是山陕商人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山陕会馆。
因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世称“忠义”,被清朝加封为“护法神圣帝”。
他生于山西蒲州,与山陕商人系同乡近邻,为纪念这位世人敬仰的“关圣帝”,山陕会馆又叫关帝庙。
比北岸的关帝庙早建了13年。
当时,沙河上没有修桥,南北行人靠摆渡过河。
由于交通不便,沙河北岸的山陕商人,往往因为烧不上第一炉香,而与沙河南岸的山陕商人发生矛盾。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十三日,两岸山陕商人在筹备祭典议事时,双方矛盾激化。
一怒之下,北岸的山陕商人发誓要在北岸建一座更大规模的关帝庙。
于是,他们就发动沙河北岸的所有山陕商人一方面集资购料,一方面选址买地。
集资按自觉自愿的原则,多少不限。
由主持派人到各商号,让捐款者自己往帐本上写,写多少,捐多少,这叫“布施银”。
还有一部分是按生意大小摊派的“厘头银”。
共捐白银3万多两。
建筑材料多是从山西老家运来的。
山西人很会打算,比如盖庙用的琉璃瓦,他们从山西用驴驮着瓦来周家口,瓦作建庙用,驴在周家口卖掉,又可赚一笔钱。
传奇故事:神惩
传奇故事:神惩道光年间,耒陽县北乡有座庙宇,里面供奉着一座叫诛虎烈杰的神像。
这座庙宇建设年代不详,据说当时北乡山上常有猛虎伤人,后来有一个壮士上山除掉了猛虎,壮士也当场殁命。
北乡人感激他除虎有功,为他建了庙。
称他为烈杰,是因为他舍命除虎,英雄豪杰的意思。
耒陽县城南有个伍姓大户人家,生有二子,长子伍大富,是个商人,次子伍大贵,是个秀才,性格暴烈,爱打抱不平。
这年,伍大富要出远门经商,听人说路过之地有猛虎出没,为了自身安全,他便特意来到北乡诛虎烈杰庙烧香拜谒,祈求保佑平安。
哪知一个月后,同去的仆人孤单一人返回伍家,哭着诉说伍大富在一座山上被猛虎吃掉了。
次子伍大贵闻言大怒,恸哭道:“兄长临去之前,特地到诛虎烈杰神像前祈求保佑,谁知还是入了虎口,看来这诛虎烈杰分明是个骗吃骗喝的东西……”说罢,伍大贵提上一把大锤头,骑上一匹快马,跑到北乡诛虎烈杰庙前,冲进去三下两下就把诛虎烈杰神像砸了个稀巴烂。
北乡人一见伍大贵砸了神像,一时惊恐起来,纷纷上前扭住他,呵斥伍大贵得罪神明,整个北乡都会遭殃,一定要抓他去见官。
很快,百姓扭着伍大贵来到了耒一陽一县衙,有人跑过去敲响了衙门前的大鼓。
霎时,耒一陽一县令沈一鹤升堂问案。
百姓上堂跪下把事由说了一遍,控告伍大贵砸毁神像,大逆不道。
伍大贵也向沈一鹤申诉了自己砸毁神像的原因,最后说道:“诛虎烈杰这人既不见于史书又不载于县志典籍,分明属于邪神野鬼一类,不是正统之神。
现我已将诛虎烈杰神像砸毁,触怒了北乡乡邻,我情愿出钱将庙修好,另立关圣帝的神像,以替北乡乡邻求福、消灾。
”沈一鹤沉思片刻之后,点头答应了,并撤销了此案。
于是,伍大贵便雇人到庙里重新雕塑关圣帝的神像,并对庙宇进行修葺。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圣帝的神像眼看就要雕塑好了。
这天,伍大贵家里忽然来了个人。
来人自称是北乡人,说自己家里有个女儿年近十八,最近几天中了邪症,眼睛歪,眉一毛一竖,口中自称是诛虎烈杰,说有恶人拆了他的神像,断了他的香火,无处安身,所以来到此家要吃要喝。
关帝庙的故事
关帝庙的故事
关帝庙是位于湖南湘潭县的一座古老的庙宇,建立于宋朝,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以神圣的关羽为主题,由五个殿堂组成,建筑精美,是一座精致的寺庙。
这里被祀奉的是三国英雄关羽,他曾经率领五千精锐,与曹操的大军抗衡,士气顽强,以关羽的英勇而闻名于世。
他一生四处为国家建功立业,由此也有一句话“不知关河之原深,但识关帝庙之雄威”。
关帝庙便是为了纪念这位英雄而建立的,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位英雄,尊重他的英勇和才智。
关帝庙也是一座宝贵的历史遗迹,它最初是在南宋顺治朝建立的,历史悠久,得到了后来的重修,直到宋末元初,累积了多年的历史,古迹完好无损。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山门、万象殿、大雄宝殿、九龙壁等,殿堂间挂满了精美的图案,墙上画满了古老的传说,令人目不暇接。
在关帝庙里,人们还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体验古朴的宗教气氛,品味古雅的文化风情。
整栋建筑结构严谨,用料精良,非常细致,令人非常惊讶。
它以关羽的壮丽形象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湘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关帝庙历经几百年,仍保留着昔日的灿烂和辉煌。
到今天为止,这座庙宇依然是一座有史以来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吸引着众多当地游客,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参观,它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进一步认识关羽这位英雄,体会古老文化的魅力。
总之,关帝庙是一座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饱含着历史的精髓,还让人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古代文明的辉煌。
它不但是众多游客的旅游景点,更是人们对历史的热爱的象征!。
东山岛关帝庙的故事(一)
东山岛关帝庙的故事(一)东山岛关帝庙:传奇的起源一、岛上的守护神•东山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风景秀丽,四季宜人。
•传闻岛上有一座神奇的关帝庙,据说是由岛上的渔民建造而成。
二、渔民的故事神奇的领航•在很久以前,东山岛上的渔民在海上劳作时常常遇到巨浪和暴风雨。
•一天,一位年轻的渔民骑着小舢板在海上迷失了方向,眼看就要被风浪吞噬。
•突然,一位容貌英俊威严的武士出现在渔民面前。
•武士带领着渔民驾驭风浪,成功地将他们带回了渔村。
•渔民们深深感激这位英雄,决定建造一座庙来感谢他的帮助。
神秘的庙宇•渔民们动身,一座庄严而神秘的关帝庙在岛上诞生了。
•庙宇之内供奉着一尊宽厚威严的关公神像,渔民们对他无比崇敬。
•据说这位英雄正是关公,在海上为渔民们保驾护航。
三、庙宇的神奇力量守护岛屿的英雄•自建庙以来,岛上的天气异常平稳,再也没有遭遇过猛烈的风浪。
•渔民们相信这是关公庇佑和守护的结果,纷纷前往庙里祈求平安。
助人为乐的精神•除了保护渔民,关帝庙也通过丰收祈福帮助农民。
•每年秋收时,农民们会举行盛大的感恩祭拜活动,祈求丰收和好运。
四、传承的火种神明的教诲•关公庙不仅为岛上居民提供守护,还传承着关公的精神和教诲。
•渔民和农民们通过祭祀和庙宇活动,互相分享勇敢、正直和助人为乐的故事。
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山岛的关帝庙渐渐成为岛上的文化符号和旅游景点。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会前往关帝庙祈求守护和好运。
五、结束语•东山岛上的关帝庙是岛上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和信仰之源。
•这座庙宇见证了渔民和农民们艰辛劳作、勇敢冒险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神奇的庙宇将继续在东山岛建立传奇,并激励着更多的人们。
武庙及三大传奇关帝庙
武庙及三大传奇关帝庙一、关于武庙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唐肃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
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
同"文庙"相对。
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
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
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但不同"文庙"相对。
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山东广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江苏省邳州市土山关帝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等等。
二、文武庙的祭祀体系唐宋文、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
武庙也如同文庙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
文庙圣王:文宣王孔子亚圣:孟子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七十二子:颜回、闵损、冉雍、冉耕、冉求、言偃、宰予、仲由、端木赐、卜商、林放、樊须、澹台灭明、曾参、公冶长、公西箴、原宪、有若、郑国、商泽、秦非、曾点、巫马施、公皙哀、漆雕徒父、司马耕、颜之仆、石作蜀、颜高、邽巽、任不斉、颜无繇、颛孙师、高柴、荣旗、秦祖、陈亢、梁鳣、冉孺、蘧琼、公西赤、公伯寮、漆雕开、虙不齐、燕伋、秦商、后处、廉洁、乐劾、申党、琴牢、步叔乘、颜辛、漆雕哆、申枨、壤驷赤、施之常、公祖句兹、伯虔、南宫括、公孙龙、叔仲会、商瞿、县成、颜哙、孔忠、狄思、冉季、奚容箴、左人郢、秦冉、孟轲、左丘明、谷梁赤、公羊高、荀况、伏胜、毛苌、高堂生、孔安国、戴圣、刘向、扬雄、何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服虔、贾逵、杜子春、范寗、杜预、王肃、王弼、韩愈武庙圣王:武成王姜太公亚圣:张良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七十二子: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熲、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三、最传奇的三座关公庙从古到今,关羽作为忠义化身、道德模范受到了我国人民的普遍敬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帝庙的传奇故事在周口市沙颍河北岸,座落着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精巧,殿堂宏伟壮观,雕刻精湛瑰丽,装饰富丽华美,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雕刻著称于世。
它就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由清康熙年间,在周家口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被建筑学家誉为“豫东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周口关帝庙。
它犹如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贸的繁荣和经济鼎盛。
关帝庙还流传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一怒之下的经典杰作现在的沙河南岸文化街,清康熙年间曾叫关帝庙门街,是周家口历史上会馆最多的一条街。
在不到300米的街道上,分布着5个会馆。
外省客商为联系商务、沟通信息方便,纷纷在周家口建立商会会馆。
会馆是神灵崇拜和商业文化的结合,故很多会馆又多以庙相称。
原来的第八中学就建在最早的山陕会馆的原址上,那是山陕商人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山陕会馆。
因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世称“忠义”,被清朝加封为“护法神圣帝”。
他生于山西蒲州,与山陕商人系同乡近邻,为纪念这位世人敬仰的“关圣帝”,山陕会馆又叫关帝庙。
比北岸的关帝庙早建了13年。
当时,沙河上没有修桥,南北行人靠摆渡过河。
由于交通不便,沙河北岸的山陕商人,往往因为烧不上第一炉香,而与沙河南岸的山陕商人发生矛盾。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十三日,两岸山陕商人在筹备祭典议事时,双方矛盾激化。
一怒之下,北岸的山陕商人发誓要在北岸建一座更大规模的关帝庙。
于是,他们就发动沙河北岸的所有山陕商人一方面集资购料,一方面选址买地。
集资按自觉自愿的原则,多少不限。
由主持派人到各商号,让捐款者自己往帐本上写,写多少,捐多少,这叫“布施银”。
还有一部分是按生意大小摊派的“厘头银”。
共捐白银3万多两。
建筑材料多是从山西老家运来的。
山西人很会打算,比如盖庙用的琉璃瓦,他们从山西用驴驮着瓦来周家口,瓦作建庙用,驴在周家口卖掉,又可赚一笔钱。
所以集资和购料都是比较顺利的。
就是在买地时出现了一件不称心的事情,这件事情影响了关帝庙几百年。
他们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大约30亩见方,北依文昌街,南临沙颍河,祥云瑞彩,钟灵毓秀。
所有需要的土地,大部分都丈量过了,还有东南角一小片土地没有谈妥。
如果把东南角的一小片地也买过来,那建关帝庙的地块就是方方正正、完美无缺了。
但是,这块地的主人就是死活不愿卖。
这主是当地人,本来就对这些外来的山陕商人有成见,更有一种妒忌心理。
听到山陕商人一个劲的“鹅(我)给你说”,气就不打一处来:“鹅、鹅,还扁嘴子类。
”无论怎么协商就是不愿卖地。
这真难住了山陕商人。
山陕商人开始以为地的主人嫌给的钱少,就舍着钱往上砸。
承诺用三尺长布袋装铜钱,在地面上平放着摆,把所要买的地摆满,作为地的价钱。
该地主人不卖。
后来山陕商人又提出将钱布袋立起来将所要的地摆满,地的主人还是不卖。
山陕商人又提出用铜钱“灌缝”,就是用铜钱把每个钱袋之间的缝隙灌满。
地的主人还是不卖。
最后山陕商人提出加上个“小鬼戴帽”,即在每一个钱袋上放一个银元宝。
地的主人始终是两个字:不卖。
并且放话,“再多的钱,我也不卖。
那怕是在那里盖茅厕,放大粪,也不卖给你们。
”最后,山陕商人无奈只得将关帝庙东围墙的南端向西倾斜,绕过这块令他们头痛的地块。
300年来,关帝庙的平面图不够方正,留下东南角的缺憾。
后来,这片地真的盖成了茅厕,一直延续了若干年。
直到1998年秋整修关帝庙围墙时,才取消了厕所,使关帝庙的外墙变成了方方正正。
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山陕商人开始了工程浩大的关帝庙建设,采湖广之秀木,运秦晋之砖石,请墨客画师,聘能工巧匠,历时159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扩建、重修,最终于咸丰二年(1852年)全部落成。
整个古建筑群占地30余亩,为三进院落,照壁、山门、钟楼、鼓楼、铁旗杆、石碑坊、香亭、碑亭、飨殿、大殿、戏楼、拜殿、春秋阁由南向北依次建于中轴线上,前、中、后院楼廊殿阁140多间,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装饰富丽,工艺精湛,极富神韵。
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称赞:“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胜迹也!”二、耐人寻味的石雕画在周口关帝庙中,丰富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使其格外引人关注,尤其是那些别出心裁、内容丰富、雕刻精细的石雕、木雕等装饰构件,更使关帝庙古建筑显得丰盈自然、别有韵味。
关帝庙的石雕艺术堪称一绝,是关帝庙最重要的文化构成。
关帝庙的石雕大部分分布在石牌坊、石柱础、石栏板和柱头上,其艺术形式多为圆雕、浮雕、透雕或半透雕。
这些石雕内容或取材于神话传说、文人轶事,或来自成语故事、词语典故,或源于生活的联想。
如,取材于杜牧诗《清明》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不足一平方尺的面积上,童子、老人、杏林、酒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知足常乐》画面上故事表达的是“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担挑的”。
还有如《精卫填海》、《天下太平》、《酌泉励心》、《张良进履》等,通过石刻匠人的巧妙组合,借助简洁却寓意丰富的石刻艺术表现形式,抒发了古人善良而又美好的愿望。
在关帝庙的石雕中有一幅这样的雕画,所画之物,非狮非虎,非猫非犬,而是一只头上有角,身上有鳞,四肢短粗,掌爪各异,脸同狮虎,尾似蒲扇,回头望日,血口獠牙的怪物。
这幅石雕画的来源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明弘治年间,姑苏城内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鼠灾,人们把它叫做“百万老鼠闹东吴”。
这次鼠灾把粮食、衣物、箱柜、装饰、能吃的吃掉,能咬的咬烂。
就连长州县(今吴县)公堂里挂的“明镜高悬”、“日出东海”字画,也统统撕嚼得一塌糊涂。
鼠灾过后,长洲知县派人去请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来家作画。
文徵明正在吹箫,见衙门来人,放下玉管,听罢差人禀诉,摇头一笑说:“唐伯虎作画有三不画,吾有四不画,情绪不好不画,墨不浓不画,酒不足不画,不为权贵画,逢单日不画。
”知县听了差人的回禀,心想,他是一榜解元,强行是使不得的,还是礼贤下士登门拜访为好。
于是他脱下官服,换上民装,到文府拜年。
从初一到初三,长洲知县连扑了三天空,问谁谁也不知文徵明到哪去了。
知县无奈,就派两位公差日夜在文家门口等候,直到正月十八午后,文徵明才回到府上。
差人喜出望外,把老爷求画心切,三次登门恭请,备说原委。
文徵明微微一笑,说到:“亏得二位辛苦,县公诚心,又舍得纸墨银子,画非难也。
今天日已过午,明天又逢单日,后天如若风和日丽,着来花轿一顶,四人开道,八人吹打,聘则往也。
”正月二十,知县按照文徵明的意思,把他接到衙门,点香秉烛,备上美酒佳肴。
席间,文徵明问道:“县公欲画何物。
”知县用筷子在桌子上边画边说:“画猫比猫大,画犬比犬凶,画狮比狮小,画虎比虎猛,照此画来。
”文徵明开怀畅饮。
酒过六巡,他起身来到画桌前,凝神静思,揣想画意。
然后在一张大纸上挥毫泼墨,画了一只体态臃肿,绿毛蓬蓬,四肢短粗,掌爪各异,下颌方阔,头顶椭圆,脸同狮虎,尾如蒲扇,眼似铜铃,歪头望着太阳,张着血盆大嘴,獠牙伸舌,一掌握着玉如意,一爪托着金元宝,一蹄蹬动摇钱树,一脚踩着灵芝草。
画好后,知县连连说了几声“妙哉善出”。
高兴地问道:“文公,此物何名?”文徵明滑稽地一笑,比比划划地说:“想吞天地日月,欲括万贯金银,狮虎望尘莫及,县公自悟芳名。
”知县被弄得很尴尬,只有连连点头说:“是、是……”付足画师银子,照样用花轿送他回府。
故事里讲的这幅画,与关帝庙的这幅石雕一模一样。
当时,工匠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幅讽刺画作为石雕,就是比喻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封建官老爷们与这只野兽一样,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要,贪婪无厌,甚至连天上的太阳也想一口吞下。
于是,人们就给它送了个名号叫“贪”。
这个故事不单单对官,对商贾对世人也同样具有警示意义,为人,戒贪隐忍、知足常乐方能天地宽阔;经商,诚实守信、薄利多销才能天长地久。
三、浓郁的关帝文化周家口沙河北岸的关帝庙,建得高大宏伟,巍峨壮观,是豫东数百里最有名气的庙宇了。
据说,关帝庙建好后,好长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对联。
这样好的一座关帝庙,应配了一副好的对联才行,写什么样的对联呢?关帝庙的主持出题说:“上联要有三个同一字的地名,下联要有三个同一字的人名,而对联的中心意思还要赞颂关帝一生的功业。
”这样的要求,难住了周家口不少名流和书生。
所以,关帝庙大殿两旁的柱子上一直挂着一副空白的木板,过路的游人无不叹息感到遗憾。
一日,一个很不起眼的游学先生路过关帝庙,便进去游览。
到了大殿前,见到两条空白的木牌,便“唉”了一声说:“耸起一座关帝庙,留下一片叹息声。
”主持听了后,觉得此人出言不凡,急忙上前施礼说:“请先生为关帝庙增色添辉!”那先生看了看要求条文,也不推辞,略加思考,挽袖提笔,饱蘸墨汁,一挥而就。
上联是:坐蒲州,佐豫州,坐镇荆州,赤手创千秋大业;下联是:兄玄德,弟翼德,不从孟德,丹心震万古纲常。
主持一看,赞不绝口。
对联挂起,观者云集,没有一个不拍手叫绝的。
周家口关帝庙的一大功用是会馆,是商人们的沙龙之地。
但既然打着关帝庙的旗号,自然少不了关帝文化的渲染。
所以,庙内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关公文化。
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
从宋元至明清的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挥文弄墨的文人学子、舞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舍中的说书艺人、远避尘世的僧侣道士,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
在这一浪高于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
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
所以,在关帝庙里,多有人们对关公的赞美楹联,而这些楹联也成为关帝庙关公文化的内蕴之一。
在周口关帝庙,对关公的赞美楹联有很多,多是清中期征集的作品。
其中石牌坊上有“读好书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忠勇光昭日月,谟猷学本春秋”;大殿上则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书写的“大义参天”、“忠能择主鼎足定汉室天下,德必有邻把臂呼岳家父子”的赞誉;戏楼有“声震灵霄”;拜殿则有“赤胆扶汉尽忠尽勇千秋豪气参大地,丹心托月重信重义一生高节韶春秋”;春秋阁上有“赤面表赤心千里常怀赤帝,青灯观青史一生不愧青天”、“霸业已空问吴魏强梁安在,英风如昨与天地悠久无疆”、“秉烛持纲常顾影何惭心上日,封金完节义对人不愧性中天”、“鲁夫子晋夫子两位夫子,著麟经看麟经一部麟经”等。
这些楹联,构成了周口关帝庙鲜明的关公文化特色。
体现了关羽“威云乾坤汉寿侯,千里单骑武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