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让其在音乐中自信地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如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让其在音乐中自信地成长【摘要】成就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高级需要,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须修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成就感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参与活动体验、搭建展示平台、多元评价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在音乐课堂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思路与方法,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就感;音乐;自信心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简言之,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及之后获得的心理上的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功感。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成长需要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成就感正是自我实现需要价值的体现,实现自我价值和力求成功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高级需要。

自信心是在长期不断的成就感的获得中建立起来的,成就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学生能自信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要求。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成就感至关重要。

成就感获得的关键是要改变教学观念,变“教什么”、“怎么教”为“学什么”、“怎么学”,创设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音乐能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成就感才会产生。以下是笔者对音乐

课堂中培养成就感的思考与实践: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成就感

问题情境即教师创设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疑问的特定氛围,为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探究发现创造前提。情境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

1、导入中的问题情境

导入起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作用,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主动地进入音乐学习。

教师可通过设置疑问,激活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记忆,通过知识迁移,引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兴趣。这类提问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前提。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法产生求新知的愿望与冲动,问题超出学生先前的知识技能范围,将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在欣赏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时,教师进教室之后先播放she的《不想长大》,学生开心跟着哼唱之余不禁好奇起来,很多学生开始窃窃私语:“今天的音乐课是什么内容呢?”,当揭示课题并播放《第四十交响曲》音乐片段,学生发现两首乐曲的旋律居然一样,好奇心被激发了起来:“流行歌曲为什么要借鉴古典音乐呢?莫扎特的音乐为何能流传如此之久呢?”通过播放音乐产生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内在探求欲,为教学的成功以及成就感的获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课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新课教学通过环环紧扣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探求的欲望和冲动,在问题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为成就感的获得搭建通道。

理解某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分析型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对事物的理解,探究出事物内部的结构、特点和关系。例如:在执教《鳟鱼五重奏》的教学过程中,分段欣赏时教师提出“每段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分别使用了哪些乐器?”“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欣赏,目标明确,有利于对音乐内部要素的探究。

遇到某些教学难点时,教师可根据人脑的思维方式,采用阶梯式设计,将问题设计成阶梯一样,由易到难、层层剥开,一步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促进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向纵深发展。例如:仍然以《鳟鱼五重奏》为例,理解作品的内涵时,我提出:“变奏主题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作品中为什么做不同的变化?”“这部作品仅仅是为了描写小鳟鱼的遭遇吗?”“作者想表达什么?通过这些提问,为学生把握住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和理解音乐蕴含的深意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3、巩固中的问题情境

巩固阶段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强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某一问题可采用“你学到了什么?”“谁有不同的看法?”“谁要补充?”“你来谈谈?”等方式,从多侧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让学生也能对这一问题有全方位的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深层思考,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体验与感悟,并获得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例如:在学习了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she的演唱和莫扎特的作品在音乐上给人的震撼力谁更强呢?”“哪种音乐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大些,回味更多些,艺术品位更高些?”通过这两个问题,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动听的音乐,还会引发他们对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思索、判断与选择。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师预设好问题走向学生,也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出学生自己产生疑问。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只是吸引学生短暂的注意,而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更不能忽视音乐课的本质内涵,要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产生期待和渴望。二、参与活动体验,获得成就感

参与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掌握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必要途径。要想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参与必不可少。参与是教学手段,目的是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从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1、导入中的参与

可采用知识点进行导入,切入点应当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相适宜。导入中的参与方式尤为重要,可通过问答或游戏的方式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学生既能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潜意识中他

们能对自身产生肯定的心理暗示。即应当改变过去的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解说和训练,要把知识技能融入学生的生活,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才能从参与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音乐导入可起到渲染气氛、感受意境的作用,这是纯感官的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美。也可以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律动,这是运动觉和感官的联动,通过这种参与,学生的身心都会因快乐而舒展,不知不觉地获得满足。还可以是音乐的对比赏析,往往是将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对比度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思维的参与,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找到答案时那种豁然开朗就是成就感的充分体现。

生活情境的导入学生往往乐于参与,可以是熟悉的生活场景,甚至是平常经常做但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比如:在欣赏《茉莉花》时,我带来了一盆清香的茉莉花,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从参与活动中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回味与想象,在美的氛围中进入新课教学。

2、新课教学中的参与

新课教学有体验感悟、探究认知和想象创造三个阶段。

体验感悟阶段也就是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必要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时,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听入手,通过聆听、演唱和参与进行曲的相关音乐活动,体验进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以及感受到阅兵式上检阅官兵阵容的整齐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