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算法基础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介绍常见的算法及其应用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介绍常见的算法及其应用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介绍常见的算法及其应用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的描述。

在计算机算法的基础知识中,有许多常见的算法及其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些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和动态规划等。

通过学习这些算法,您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算法的基础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序的算法。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

这些排序算法各有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可以提高排序效率。

排序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库查询、搜索引擎等场景。

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找某个特定元素的算法。

常见的查找算法有线性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

线性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算法,遍历整个数据集合进行查找;二分查找通过将数据集合分为两半,每次比较中间元素,找到目标元素;哈希查找则是通过将元素映射到固定的位置进行查找。

查找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查询、索引建立等领域。

3. 图算法图算法是解决图结构相关问题的算法。

图是由一系列节点和边组成的结构,常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图算法包括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等。

图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分析、网络路由、推荐系统等领域。

4. 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解决具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的算法。

动态规划将问题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记录子问题的最优解,通过递归的方式求解整个问题。

动态规划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最短路径问题、背包问题、序列比对等领域。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您了解了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中的常见算法及其应用。

这些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应用广泛且效率高。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选择合适的算法能够大大提高解决效率。

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算法是非常有益的。

请继续拓展你的计算机算法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算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算法基础(详细全面)

算法基础(详细全面)
第1章 算法基础
1.1 算法 1.2 算法分析 1.3 算法的运行时间
1.1.1 冒泡排序
1.1 算 法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属于基于交换思想的排序方法。它将 相邻的两个元素加以比较,若左边元素值大于右边元素值,则 将这两个元素交换;若左边元素值小于等于右边元素值,则这 两个元素位置不变。右边元素继续和下一个元素进行比较,重 复这个过程,直到比较到最后一个元素为止。
3
do if A[j] < A[j - 1
4
then exchange A[j] A[j - 1
图1-1说明了输入实例为A = 〈5, 2, 4, 6, 1, 3〉时, 算法BUBBLE SORT的工作过程。对于外层for循环的每一次迭 代,则在A[i]位置产生当前元素比较范围A[i..n]内的一个 最小值。下标i从数组第一个元素开始, 从左向右直至数组中最 后一个元素。深色阴影部分表示数组元素A[1..i]构成已排好 的序列,浅色阴影部分表示外层循环开始时的下标i。数组元素 A[i +1..n]表示当前正在处理的序列。
下面, 我们考察这些性质是如何对冒泡排序成立的。 首先 证明内层for循环的不变式。
· 循环不变式:A[j]是A[j..length[A]]中的最小元素。
· 初始: 在内循环第一次开始迭代之前,j =length[A], 因此,子数组A[length[A]..length[A]] 中只包含一个元 素, 也即子数组中的最小元素, 此时, 循环不变式成立。
(9) “and”和“or”是布尔运算符。当对表达式“x and y”
求值时,首先计算x的值,
FALSE,则整个表达式
的值为FALSE,我们也无需计算y的值;如果x的值为TRUE,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前提。

其中,计算机基本运算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核心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基本运算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一、计算机基本运算的概述计算机基本运算主要包括四种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四种基本运算是计算机进行复杂计算的基础,也是其他高级运算的基础。

计算机基本运算利用各种逻辑电路和算术电路完成,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和指令,即可实现不同的基本运算。

二、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我们常用的十进制加法是以竖式计算的方式进行的,而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采用二进制表示。

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主要用全加器电路和加法器电路完成。

通过将两个二进制数相加,按照进位规则进行运算,即可得到正确的加法结果。

三、减法运算减法与加法相反,是计算机中另一个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减法运算同样采用二进制表示。

减法运算通常采用补码的方式来表示负数,并通过加法运算实现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是相加取反加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减法的计算。

四、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计算机中一种较为复杂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乘法运算采用乘法器电路来实现。

乘法器电路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乘,并得到正确的乘法结果。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通常采用二进制平方乘法算法,通过分解乘法操作,逐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五、除法运算除法运算同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除法运算通过除法器电路来实现。

除法器电路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除,并得到商和余数。

除法器电路的设计采用二进制除法算法,通过逐步减法操作来实现除法运算。

六、计算机基本运算的优化为了提高计算机基本运算的效率,人们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法。

其中包括并行运算、流水线技术和指令级并行等。

并行运算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基本运算,提高计算速度。

流水线技术可以将一个运算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行进行,减少了运算的等待时间。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算法初步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算法初步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的基本定义
算法(algorithm)定义为一组使机器可以达到特定目标的指令,它是计算机程序的一种基础。

它可以是通过演绎的过程创建出来的,也可以是通过纯粹的归纳的方法创建出来的。

一个典型的算法由不同步骤组成,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功能和有效的设计思想。

1.2算法的实现
算法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一定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程,比如C语言、Java等。

编程语言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指令,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算法。

一般来说,实现算法的步骤有:设计,即把算法的概念写出来;编写,即把设计好的算法代码写出来;测试,即测试程序的正确性;调试,即改正程序中的缺陷。

1.3算法的分析
对于一个算法来说,它执行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可以通过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来衡量一个算法的优劣。

一般来说,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可以分别衡量算法中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情况。

另外,为了使算法的运行效率更好,还可以使用存储技术、排序技术、技术等技术来改进算法的性能。

1.4实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算法,下面给出一个实例:输出1到100内的所有自然数。

解法一:使用循环语句,将1到100分别赋值给变量i。

计算机运算基础

计算机运算基础

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运算基础是指计算机系统进行运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理解计算机运算原理对于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进制转换等方面,详细介绍计算机运算的基础知识。

一、算术运算算术运算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计算机通过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协作完成算术运算任务。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之一,负责进行各种算术运算。

控制器负责控制运算器的工作方式。

1. 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的过程。

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是通过逐位相加的方式实现的。

当两个数相加时,计算机首先从最低位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结果大于等于进制数,则产生进位,将进位值加到下一位数上。

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整个加法运算。

2. 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过程。

计算机中的减法运算是通过补码运算实现的,即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通过将被减数的补码和减数的补码相加,再加上一个符号位的处理,最终得到减法的结果。

3. 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过程。

计算机中的乘法运算主要通过移位和加法运算来完成。

以被乘数为基准,通过循环将乘数的每一位与被乘数相乘,并相加得到最终的乘法结果。

4. 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和余数的过程。

计算机中的除法运算主要通过移位和减法运算来实现。

通过循环将被除数不断减去除数,并统计减法的次数得到商,最终得到余数。

二、逻辑运算逻辑运算是在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运算方式,主要包括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常用于判断条件和进行逻辑推理。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逻辑运算。

1. 与运算与运算用于判断多个条件同时成立的情况。

当多个条件同时为真时,与运算的结果为真;只要有一个条件为假,与运算的结果为假。

2. 或运算或运算用于判断多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的情况。

当多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真时,或运算的结果为真;只有当所有条件都为假时,或运算的结果为假。

算法基础知识

算法基础知识

算法基础知识算法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算法是一种有序而且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无论在哪个领域,算法都是解决复杂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学习算法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算法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

1. 数据结构算法是基于特定数据结构的处理技巧和方法,在算法学习中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分类以及具体实现方式是必要的。

1.1 数组数组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

在程序设计中,数组被广泛应用于存储同一类型数据的集合。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并且数组的读写效率很高,但是数组的长度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1.2 链表链表是另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也用于存储一组数据,但不同于数组的连续存储方式,链表采用节点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链表的长度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增加或删除。

1.3 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

栈和队列都是一种特定的数据容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限制性的数组。

栈的读取顺序原则是后进先出(LIFO),队列的读取顺序原则是先进先出(FIFO)。

1.4 二叉树二叉树是一种基本的树形结构,其中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

二叉树非常适合解决一些动态结构问题,如搜索、排序、以及字符串处理等。

1.5 图图是由一些由节点和边构成的连接集合。

图可以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问题,如路由、网络等。

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邻接矩阵、链表来存储。

2.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最基础的算法之一,在数据处理和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

排序算法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按照排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2.1 内部排序内部排序算法是一种将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的算法。

内部排序的数据元素通常都能全部存放在内存中。

内部排序按照数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

2.2 外部排序外部排序算法针对的是数据量太大,无法全部存储在内存中,需要将数据分为多个小块排序。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全面解读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全面解读

计算机算法基础知识全面解读计算机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是解决问题和实现功能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全面解读计算机算法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法的定义、分类、复杂度分析和常见算法。

一、算法的定义算法是指解决一类问题的有限序列指令的描述。

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计算过程,通过逐步执行的指令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算法需要满足清晰、确定、有限和有效的要求,能够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二、算法的分类根据算法的实现方式和思想,可以将算法分为以下几类:1. 暴力算法:按照问题的定义直接解决,没有使用任何优化技巧。

虽然效率低下,但是思路简单明确,易于实现。

2. 贪心算法:每一步都采取最优的选择,以期达到最终的最优解。

贪心算法通常简单高效,但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全局最优解。

3. 分治算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规模更小、相互独立且与原问题性质相同的子问题,递归地求解这些子问题,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

4. 动态规划算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并保存子问题的解,避免重复计算。

通过解决子问题来解决原问题。

5. 回溯算法:通过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树,找到所有可能的解。

回溯算法通常适用于组合优化问题、NP完全问题等。

三、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算法的复杂度是衡量算法效率的重要指标,通常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1. 时间复杂度:表示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量级,通常用大 O 表示法表示。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O(1)、O(logn)、O(n)、O(nlogn)、O(n^2)等。

2. 空间复杂度:表示算法所需的存储空间量级,也用大 O 表示法表示。

空间复杂度包括程序代码所占用的空间、输入和输出所需的空间以及算法执行过程中临时变量所需的空间。

四、常见算法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算法中最常见的一类。

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排序算法的选择依赖于实际需求和数据规模。

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用于在一组数据中寻找特定元素的位置或者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计算机算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算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算法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中,算法的特点不包括:A. 有穷性B. 确定性C. 可行性D. 可终止性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评价指标?A. 空间复杂度B. 时间复杂度C. 可读性D. 精确性答案:C3. 以下哪种排序算法的最差时间复杂度是O(n^2)?A. 快速排序B. 堆排序C. 归并排序D. 冒泡排序答案:D4.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的时间复杂度是:A. O(n)B. O(nlogn)C. O(n^2)D. O(n^3)答案:A5. 是否正确:在二分查找算法中,要求待查找的序列必须是有序的。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1. 下列不属于常见的基本排序算法的是_______排序。

答案:希尔排序2. 在随机生成的n个数中使用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

答案:O(logn)3. 在图的遍历中,栈或队列常用于辅助实现_______搜索算法。

答案: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4. 当n足够大时,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排序算法一般包括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5. 在递归算法中,必须包含递归结束的_______条件。

答案:基本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时间复杂度是对算法执行时间的衡量,表示该算法所需时间资源的多少。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O(1)、O(logn)、O(n)、O(nlogn)、O(n^2)等,其中O(1)表示常数时间,O(n)表示线性时间,O(n^2)表示平方时间。

空间复杂度是对算法执行所需空间资源的衡量,表示该算法所需的额外空间大小。

常见的空间复杂度有O(1)、O(n)等,其中O(1)表示常数空间,O(n)表示线性空间。

举例说明:以排序算法为例,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空间复杂度是O(1);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logn),空间复杂度是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法证明:证明算法的正确性,与语言无关 程序证明: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4)分析算法:对算法的时、空特性做定量分析,以了解算法的好坏 5)测试程序:
调试:“调试只能指出有错误,而不能指出它们不存在错误” 作时空分布图:验证分析结论,优化算法设计
本课程集中于学习算法的设计与分析。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算 法设计和分析基本策略与方法,为设计更复杂、更有效的算法奠定基 础
≤(|am|+|am-1|/n+…+|a0|/nm) nm =(|am|+|am-1|+…+|a0|) nm 令c= |am|+|am-1|+…+|a0| 则,定理得证。
2018/10/15
计算时间的数量级的大小对算法的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例:假设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算法,它们都有n个输入, 计算时间的数量级分别是n2和nlogn。则,
2018/10/15
4. 计算时间的渐近表示
记:算法的实际计算时间为f(n),计算时间的限界函数为g(n) 其中, n是输入或输出规模的某种测度。 f(n)表示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与机器及语言有关。 g(n)是事前分析的结果——一个形式简单的函数,如nm,logn, 2n,n!等。是与频率计数有关、而与机器及语言无 关的函数。 以下给出算法执行时间:上界(О )、下界(Ω )、“平均” ( )的定义。
2018/10/15
3. 如何进行算法分析?
对算法进行全面分析,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事前分析:求算法的一个时间/空间限界函数,即通过对算
法的“理论”分析,得出关于算法时间和空间 特性 的特征函数(Ο 、Ω)——与计算机物理软硬 件没有直接关系。 事后测试:将算法编制成程序后实际放到计算机上运行, 收集其执行时间和空间占用等统计资料,进行 分析判断——直接与物理实现有关。
2018/10/15
4)限界函数的性质
1)若 f ( g ) 且 g (h) ,则 f (h) 。即О具有传 递性。( 、 同) 2) f ( g ) 当且仅当 g ( f ) 3)若 f (,则 g) g ( f ) 。即, 定义了一个等 价关系(等价类) 证明:
特点:尽管每种运算的执行时间不同,但一般只花一个 固定量的时间(单位时间)就可完成。
2018/10/15
2)计算的约定(续)

其他运算: ·字符串操作:与字符串中字符的数量成正比 ·记录操作:与记录的属性数、属性类型等有关 特点:运算时间无定量。
如何分析非时间囿界于常数的运算:分解成若干时间囿 界于常数的运算。 如:tstring = Length(String)* tchar
2018/10/15
1)上界函数
定义1 如果存在两个正常数c和n0,对于所有的n≥n0,有 |f(n)| ≤ c|g(n)| 则记作f(n) = Ο (g(n)) 含义:

如果算法用n值不变的同一类数据在某台机器上运行时,所用的 时间总是小于|g(n)|的一个常数倍。所以g(n)是计算时间f(n)的 一个上界函数。 f(n)的数量级就是g(n)。
一条语句在整个程序运行时实际执行时间= 频率计数 * 每执行一次该语句所需的时间

在事前分析中,只限于确定与所使用的机器及其他环境因 素无关的频率计数,依此建立一种理论上分析模型。
2018/10/15

数量级 —— 衡量频率计数的“大小”的一种测度 语句的数量级:语句的执行频率 例:1,n ,n2 算法的数量级:算法所包含的所有语句的执行频率之和。 数量级反映了算法复杂度的最本质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程: 数据结构、计算机语言 操作系统、编译 如何编写计算机程序: 数据结构+算法 = 程序 算法:计算机软件的“灵魂”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的核心
2018/10/15
教材: 计算机算法基础 余祥宣等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算法设计与分析 王晓东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算法导引——设计与分析 卢开澄编著 清华大 学出版社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 高教出版社,MIT Press 学时:32+8学时
2018/10/15
3)工作数据集的选择

编制能够反映算法在最好、平均、最坏情况下工作的数据 配置。然后使用这些数据配置运行算法,以了解算法的性 能。
编制测试数据是程序测试与算法分析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作为算法分析的数据集:反映算法的典型特征 ·作为程序正确性及性能测试的数据集:测试程序的对错,反映对性 能指标产生影响的方面,如边界值


算法和计算过程的区别: 计算过程:操作系统(不终止的运行过程) 算法是“可以终止的计算过程”
算法的时效性:只能把在相当有穷步内终止的算法投 入到计算机上运行
2018/10/15
4. 我们的主要任务 算法学习将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
1)设计算法:创造性的活动 2)表示算法:思想的表示形式,SPARKS语言 3)确认算法:证明算法对所有可能的合法输入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试图求出“最大”的g(n),使得f(n) = Ω (g(n))。
2018/10/15
3)“平均情况”限界函数
定义1.3 如果存在正常数c1,c2和n0,对于所有的n≥n0,有
c1|g(n)| ≤|f(n)| ≤ c2|g(n)|
则记作
f (n) ( g (n))
含义:

算法在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计算时间就一个常数因子范围内而言 是相同的。可看作: 既有 f(n) = Ω (g(n)),又有f(n) = Ο (g(n))
n=1024:分别需要1048576和10240次运算。
n=2048:分别需要4194304和22528次运算。 分析: ★ 同等规模下的计算量比较: ★ 规模增大情况下的比较:在n加倍的情况下,一个Ο (n2)的
算法计算时间增长4倍,而一个Ο (nlogn)算法则只用两倍多一点的
时间即可完成。
2018/10/15

说明:当n取值较大时,指数时间算法和多项式时间算法在计算时 间上非常悬殊。
2018/10/15
典型的计算时间函数曲线
2018/10/15

一般认识
当数据集的规模很大时,要在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 具有比Ο (nlogn)复杂度还高的算法是比较困难的。 指数时间算法只有在n取值非常小时才实用。 要想在顺序处理机上扩大所处理问题的规模,有效的途径 是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而不是(仅仅依靠)提高计算 机的速度。



2018/10/15
计算时间函数值比较
3
2018/10/15
2)下界函数
定义1.2 如果存在两个正常数c和n0,对于所有的n≥n0, 有 |f(n)| ≥ c|g(n)| 则记作f(n) = Ω (g(n)) 含义: 如果算法用n值不变的同一类数据在某台机器上运行时,所用的 时间总是不小于|g(n)|的一个常数倍。所以g(n)是计算时间f(n) 的一个下界函数。
1)确定性:算法的每种运算必须要有确切的定 义,不能有二义性。 例:不符合确定性的运算 5/0 将6或7与x相加 未赋值变量参与运算
2018/10/15
2)能行性 算法中有待实现的运算都是基本的运算, 原理上每种运算都能由人用纸和笔在“有限”的 时间内完成。 例:整数的算术运算是“能行”的 实数的算术运算是“不能行”的
多项式时间算法和指数时间算法

多项式时间算法:可用多项式(函数)对其计算时间限界 的算法。 常见的多项式限界函数有: Ο (1) < Ο (logn) < Ο (n) < Ο (nlogn) < Ο (n2) < Ο (n3) 指数时间算法:计算时间用指数函数限界的算法 常见的指数时间限界函数: Ο (2n) < Ο (n!) < Ο (nn)

频率计数
频率计数:算法中语句或运算的执行次数。 例:
x←x+y
for i ←1 to n do x←x+y repeat
(a) (b) 分析: (a): x←x+y执行了1次 (b): x←x+y执行了n次 (c): x←x+y执行了n2次
2018/10/15
for i ←1 to n do for j ←1 to n do x ← x +y repeat repeat (c)
2018/10/15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导引与基本数据结构 第二章 分治法 第三章 贪心方法 第四章 动态规划 第五章 检索与周游 第六章 回溯法 第七章 分枝-限界 第八章 NP-问题
√ √ √ √ √ ⊙ ⊙ ?
2018/10/15
第一章 导引与基本数据结构
1.1 算法的定义及特性 1. 什么是算法?
2018/10/15
3)输入
每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是在算法开始之前 给出的量,取自于特定的对象集合——定义域(或值域)
4)输出
一个算法产生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是同输入有某种 特定关系的量。
2018/10/15
5)有穷性
一个算法总是在执行了有穷步的运算之后终止。 计算过程:只满足确定性、能行性、输入、输出四个特 性的一组规则。
2018/10/15
1)事前分析

目的:试图得出关于算法特性的一种形式描 述,以“理论上”衡量算法的“好坏”。 如何给出反映算法特性的描述?
统计算法中各种运算的执行情况,包括: 引用了哪些运算 每种运算被执行的次数 该种运算执行一次所花费的时间等。



算法的执行时间=∑fi*ti
2018/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