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里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活动名称:勺子里的秘密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 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3. 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材料:1. 不同种类的勺子(金属勺子、塑料勺子、木勺子等);2. 不同种类的材料(水、砂糖、盐、小石子等);3. 大碗或容器;4. 小勺;5. 幼儿绘画纸、彩色笔等。
活动流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勺子,询问幼儿勺子有什么用?为什么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勺子?2. 实验探究(15分钟)a. 准备不同种类的勺子,并将它们放在一个大碗或容器中。
b. 随机选取一种勺子,向幼儿展示并询问幼儿这种勺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他们认为这种材料适合制成勺子。
c. 引导幼儿用小勺分别舀取不同种类的材料放入勺子中,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在不同勺子中的表现。
d.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同样的材料放在不同勺子中是否有不同的表现?为什么?e. 鼓励幼儿自己尝试,通过实验发现勺子里的秘密。
3. 总结与展示(10分钟)a. 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并让他们连线勺子和材料并描述自己的发现。
b.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绘画纸上画出实验场景,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c. 邀请一些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绘画作品。
4. 结束(5分钟)回顾整个活动,帮助幼儿总结并触发他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扩展活动:1. 让幼儿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勺子对于其他材料的影响。
2. 引导幼儿探究其他日常生活物品的制作材料,并进行类似的实验比较。
3. 观察和比较勺子的形状和功能,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勺子舀取不同的物品,观察和比较结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让幼儿探索勺子背面作为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使幼儿初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勺子背面作为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背面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放大镜、蜡烛、火柴、画有笑脸的纸片、实验操作台。
学具:每组一套勺子、放大镜、蜡烛、火柴、画有笑脸的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勺子,引导幼儿观察勺子背面,提问:“大家看看这个勺子背面是什么形状的?像不像我们之前学过的放大镜?”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点燃蜡烛,将勺子背面贴近蜡烛,使蜡烛在勺子背面形成放大、倒立的像。
引导幼儿观察并解释:“勺子背面像放大镜一样,把蜡烛放大了,而且放大的像是倒立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在勺子背面的成像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背面是凸透镜(2)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用勺子背面观察家里的物品,看看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成像现象。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勺子背面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使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光的折射现象,例如:观察玻璃杯中水的折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勺子里的秘密》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勺子的材质、结构、使用原理等方面展开,引导幼儿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结构、材质及使用原理,提高幼儿对日常物品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态度,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勺子的使用原理及不同材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同材质的勺子、放大镜、实验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勺子,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勺子里的秘密。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不同材质的勺子,讲解其特点及使用原理。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观察、讨论,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勺子里的秘密》2. 内容:不同材质的勺子、勺子的结构、使用原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勺子,记录其材质、结构、使用感受等,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与家长分享,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勺子的使用原理及不同材质的特点。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幼儿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实例、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的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勺子与重力、浮力等科学现象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形状的勺子,实验器材(如水、沙子、小球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熊的勺子》,引导幼儿关注勺子的不同形状、材质。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勺子。
2. 探索勺子的特征(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观察各种勺子的材质、形状、用途。
邀请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勺子。
3. 实践活动(10分钟)进行勺子实验,如:勺子提起小球,勺子浮在水中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勺子与重力、浮力的关系。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勺子的不同材质、形状、用途。
2. 勺子与重力、浮力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勺子,记录它们的材质、形状和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勺子,观察、记录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具体设计3.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答案的反馈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家长参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勺子,了解其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秘密》(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秘密”。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勺子内的现象,了解浮力、表面张力等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勺子里的秘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浮力、表面张力等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勺子、水、盐、色素、橡皮泥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勺子,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勺子里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勺子里的现象,如浮力、表面张力等,并讲解相关科学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勺子里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秘密2. 内容:(1)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力。
(2)表面张力:液体表面产生的一种力,使液体表面积缩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浮力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思考:为什么勺子里的水会向上凸起?2. 答案:(1)实验报告。
(2)因为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积缩小,从而产生向上凸起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索更多关于浮力和表面张力的秘密。
(2)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有趣的勺子》PPT课件
• 勺柄这里“多一点点”,这样在喝汤的时 候有什么好处?
• 不会滑落、拿着更方便等。
弯 一 点 点
• 勺柄“弯一点点”,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 设计呢?又增加了怎样的功能?
• 可以挂在杯子边缘,卫生又方便。增加了 夹东西的功能等。
孔 多 一 点 点
勺子身上“孔多一点点”,使用这样 的勺子方便在哪里?
可以悬挂,还可以盛饺子、面条等更 方便等。
把 高 一 点 点
勺子“把高一点点”,对比观察,这样的 勺子什么时候使用更方便?
盛汤的时候“把”高一点,使用更加方便 等。
设计师聪明的在勺子的大小、形状、 材质方面“改变”了“一点点”,有 了更多的用处,也更有趣了。
作业要求:
请你设计一把有趣的、 漂亮的、新颖的勺子。
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勺子吗?它的产 生又和什么有关系?
人们为了吃热腾腾的粥饭更加方便,才发明 了勺子,可见,勺子的发明离不开勺子的使 用功能。
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勺子。
这些勺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勺子都是由勺和勺把两 部分组成。
不同点:每一把勺子都不一样。
多 一 点 点
谢 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探索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特性,使幼儿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背面作为“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感受光的反射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透明胶带、小玩具、手电筒。
学具:每组一个勺子、小玩具、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勺子背面,提问:“你们觉得勺子背面像什么?”邀请幼儿用勺子背面观察周围物体,引导幼儿发现勺子背面成像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将小玩具放在勺子背面,用手电筒照亮,观察勺子背面的成像。
讲解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勺子背面的成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成像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背面成像特点光的反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小镜子,与父母一起发现镜子的反射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勺子背面成像的兴趣较高,但在理解反射原理方面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探索其他物体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等。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勺子背面成像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演示勺子背面反射成像的过程及原理。
4. 作业设计:观察家里的镜子,探索反射现象。
一、教学难点解析1. 成像原理:勺子背面呈弧形,光线照射到勺子背面时,发生反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小镜子、不锈钢勺子、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数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桌子上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二、幼儿玩镜子。
1、提问:①你是怎样玩的镜子?②发现了什么?小结:镜子可以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可以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2、谁还有不同地发现:①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②墙上为什么会有光点?(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点。
)③墙上的光点会动吗?④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点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在墙上产生光点,还能让光点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3、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子来?(2)玩“勺子里的哈哈镜”的游戏。
提问,帮助幼儿有条理地探究。
①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原来勺子是个哈哈镜)。
②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③从勺子里的哈哈镜看到的自己与镜子里的一样吗?为什么?小结:勺子的凹面与凸面对光反射的不同,幼儿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妙。
三、游戏:1、我们把小动物贴在镜子上?2、怎样让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点儿?3、请幼儿尝试。
小结:“动物追逐战”太好玩了,你的小动物跑的快吗?四、我是小小摄影师。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精品教案课程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秘密”。
通过观察、探索勺子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特点,如材质、颜色、形状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勺子的基本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和思考能力,发现勺子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颜色、形状的勺子若干。
学具:记录卡片、画笔、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勺子,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勺子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把勺子,引导幼儿观察其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并记录在记录卡上。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把勺子,观察并记录其特点。
然后进行分享,让其他幼儿猜测所观察的勺子。
5.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勺子接力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勺子特点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秘密2. 内容:各种材质、颜色、形状的勺子图片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勺子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寻找不同材质、颜色、形状的勺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勺子进行其他分类游戏,如按照大小、长短等。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其他物品的特点,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3)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时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3. 随堂练习的分组合作与分享。
5.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与家长参与。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2、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3、感受参加吹泡泡活动的欢乐,体验成功的愉快。
活动准备: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等常见洗涤用品(一组一种);人手一杯清水;吹泡泡的工具;搅拌棒;座位安排(前面放一排操作台)实物图标记。
活动过程: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有没有吹过泡泡(2)引导幼儿讨论:在清水中加些什么能够吹出泡泡(3)幼儿认识洗涤用品。
2.制作泡泡水,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一)第一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1)请幼儿把自我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搅拌,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师:小朋友选一种自我喜欢的洗涤用品,把它放到水里,搅拌一下,仔细观察洗涤用品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幼儿交流操作过程(3)教师示范,解释溶解现象小结:洗涤用品加入水搅拌后就在水里溶化了,我们把这种趣味的现象叫做溶解(2)吹泡泡玩一玩(你们做的泡泡水吹出泡泡吗)小结:洗洁精更容易处出泡泡,泡泡水浓就容易吹出泡泡,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二)第二次操作(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1)把刚才小朋友介绍的方法用一用。
(2)也能够加入两种或者更多种的洗涤用品混合后再吹泡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幼儿交流经验总结: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多更大的泡泡。
3.结束部分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第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空气是个大力士一、理论依据《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第四单元习作素材:笔尖流出的故事-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素材积累(统编版)
第四单元习作素材笔尖流出的故事好词荟萃●形容人生态度的词语博爱宽容自信乐观谦虚正直自强不息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形容关心的词语关爱关切嘘寒问暖悉心呵护无微不至解衣推食牵肠挂肚关怀备至雪中送炭问长问短知冷知热体贴入微●形容给予的词语无私奉献默默奉献助人为乐慷慨解囊舍己为人一心为人解囊相助乐于奉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形容语言的词语吞吞吐吐夸夸其谈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心直口快滔滔不绝语无伦次花言巧语支支吾吾窃窃私语喋喋不休●形容神态的词语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威风凛凛气势汹汹气急败坏无精打采失魂落魄全神贯注心不在焉忧心忡忡心花怒放眉开眼笑●描写环境的四字词语月色皎洁活力四射花香四溢碧空如洗焕然一新家徒四壁枯木逢春云开雾散车水马龙山清水秀万籁俱寂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阴云密布大雪纷飞乌云蔽日鸟语花香狂风怒号●塑造人物形象的词语处事洒脱和蔼可亲自吹自擂张牙舞爪面色苍白语重心长感人肺腑微不足道调皮捣蛋心灰意冷斩钉截铁瘦骨嶙峋老泪纵横声嘶力竭忍无可忍怒目相对潸然泪下狼狈不堪活泼可爱心思巧妙费尽心机心生怜悯可怜巴巴火冒三丈痛心疾首嫉恶如仇理直气壮心如刀割勃然大怒毅然决然●形容故事情节的词语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大起大落平平淡淡曲折离奇扑朔迷离平铺直叙精妙绝伦催人泪下锦囊妙语●思考爸爸一手撑在桌子上,一手拿着一把尺子,两眼盯着桌子上的图纸。
他一会儿皱眉思索,一会儿拍拍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快言快语的妈妈妈妈是个急性子,嘴皮子尤其厉害。
只要她一张开嘴,满肚子的话就像竹筒倒豆子,一口气说个精光。
任凭是谁,都插不进一句话。
●奶奶奶奶七十多岁了,原来特别不喜欢串门。
不知为什么,她最近在家里待不住了,总爱出去转悠。
●写字王老师左手轻轻按着黑板,右手拿着粉笔,挥洒自如地写着板书。
那一笔一画,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流畅轻快,写出来的字洒脱漂亮,把我们都看呆了。
●讲课刘老师讲课生动形象,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妙的境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日常用品》,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探索勺子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了解勺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说出勺子的基本特点,如材质、颜色、形状等,并了解勺子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勺子的基本特点及其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勺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颜色、形状的勺子若干,放大镜、磁铁等辅助工具。
2. 学具:白纸、彩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勺子,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种勺子,引导幼儿观察其特点,如材质、颜色、形状等,并讲解勺子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勺子进行观察,描述其特点,并讨论勺子的用途。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勺子画下来,并标注特点。
5. 小结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勺子里的秘密2. 板书内容:勺子的材质:塑料、金属、木制等勺子的颜色:白色、彩色等勺子的形状:长柄、短柄、圆头、方头等勺子的用途:吃饭、搅拌、量取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勺子,描述其特点并画出最喜欢的勺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勺子的基本特点及其用途。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勺子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家里的其他日常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哈哈镜”教案反思
“哈哈镜”教案反思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能仔细观察和记录,并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辨认出不锈钢勺子凹凸面光学的相同,体验积极探索、辨认出的快感。
2.能仔细观察和记录,并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意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唤起幼儿乐意积极探索科学实验的快感。
活动准备: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成正比);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凸面镜、凹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幻灯片;魔法师合格证(数量与幼儿人数成正比)。
活动过程:(一)创设学魔法情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学习了魔法,你们想学吗?魔法师是要有自己的宝贝的,小仙子有魔法棒,老巫婆有扫帚,那我的宝贝是什么呢?请仔细听“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要问他是谁?只有你知道”。
(二)鼓励幼儿用捏、看看的方法比较勺子的两面,辨认出勺子的凸面和凹面。
我的宝贝不是镜子,而是魔法勺子。
你们仔细看一看,勺子是不是也可以“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呢?”你在勺子里能看到自己吗?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后面准备了一个魔法勺子,请小朋友拿出来1.摸一摸勺子的两面存有什么相同?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勺子的两面有什么不同?嗯,勺子的一面是凹进去的,这就是凹面(出示字卡凹),还有一面是凸出来的(出示字卡凸)小结:原来镜子就是平平的、很扁平的,而勺子一面就是凹陷进来的、一面就是高高的的。
这就是我们的魔法宝贝——魔法勺子。
现在请小朋友把魔法勺子放在后面的袋子里。
(三)填画记录表,认知并记录勺子的散射现象。
1.介绍记录表的填画要求。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勺子里的秘密》。
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勺子的使用和勺子内的食物秘密展开,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探究勺子内的食物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学会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使用勺子,了解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难点:让幼儿探究勺子里的食物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食物、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把勺子,一份食物,一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勺子和食物,引导幼儿观察勺子的形状、颜色,让幼儿尝试使用勺子取出食物,感受勺子的使用方法。
2. 探究勺子里的秘密(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内的食物,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勺子内的食物秘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正确操作实验器材,鼓励幼儿积极思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幼儿了解勺子内的食物秘密,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实验记录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实验记录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勺子里的秘密1. 勺子的使用方法2. 食物的秘密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勺子取出家里的食物,观察并记录食物的秘密。
答案:食物的秘密可以是食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2.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所学的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勺子的使用方法,探究了勺子内的食物秘密。
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思考力得到了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日常物品》,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秘密”。
通过观察、探索勺子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勺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勺子的基本特点,如材质、颜色、形状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让幼儿了解勺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描述勺子的基本特点,了解勺子的作用。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勺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颜色、形状的勺子若干,实验材料(如水、沙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勺子,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幼儿初步了解勺子的基本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勺子?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一个勺子,详细讲解勺子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
(2)教师演示如何用勺子舀水、舀沙子等,让幼儿了解勺子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勺子和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勺子的特点。
(2)幼儿用记录本和画笔,记录观察到的勺子特点。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勺子里的秘密”2. 板书内容:(1)勺子的特点:材质、颜色、形状(2)勺子的作用:舀、盛、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勺子,画一幅勺子的画,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1)勺子是金属材质,银白色,勺柄是圆形的。
(2)勺子可以用来舀饭、舀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勺子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观察、表达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勺子,了解勺子的其他作用。
勺子·女人与魂:论日本勺子的民间信仰
第36卷第1期大连大学学报Vol.36No.1 2015年02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Feb.2015勺子·女人与魂:论日本勺子的民间信仰王秀文(大连民族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摘 要:在日本民俗中,勺子是主妇权的象征,也是日本主妇联合会的标志。
勺子具有广泛的民间传承,它在民间信仰中与山神、女性、灵魂关系密切,承载着多产富饶、平安祈福、祛病驱邪等神奇的超自然功能。
勺子的神奇功能与其母体葫芦一脉相承,源于人们长久以来对其社会功能的认知与情感依托。
关键词:日本;民间信仰;勺子;女人;灵魂;葫芦中图分类号:K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15)01-0059-07收稿日期:2014-12-27作者简介:王秀文(1951-),男,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日本历史民俗学、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问题的提出:关于勺子的凹陷处勺子1⃝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在日本可谓历史悠久。
它何时出现在日本,已经近乎于不可考。
但是民俗学研究表明,如今日本九州地区仍然将勺子称为“カイ(贝)”(例如“饭贝”,即饭勺子),而从北海道的小樽市到东北大部地区乃至新泻县、八丈岛、御藏岛等广阔地域仍将勺子称为“ヘラ”(竹、木制的扁平状器物),由此可知日本的原住民曾经是利用贝壳和刳出凹处的竹、木片来作为勺子使用的。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勺子的用途和形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现在有用于盛米饭的,还有用于盛汤的,有孔眼状的(穴シャクシ),也有网线状的(網シャク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如同“杓子面”(饭勺子脸,挖坑﹤苦﹥脸)所喻,其扁平、凹陷状才是日本勺子的原始形状。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日本盛饭用的勺子不是扁平的吗,也没有凹陷处啊。
据柳田国男称,过去的勺子形状是背部呈圆形,内侧是凹进去的。
后来虽然米饭变硬而不再需要凹陷处了,但是仍在勺子内侧涂上不同颜色的圆形或卵形,以凸显这种凹陷的感觉。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设计思想:“儿童天生就是科学家”。
面对生活中自己不理解的、新鲜的事物,孩子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疑惑。
而“探究式学习”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能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让科学素养在幼儿的心田中扎根、发芽。
“勺子里的哈哈镜”这个活动是偶然产生的。
一天饭前准备就绪了,在温馨的轻音乐中,孩子们都期待着品尝今天的美食。
这时候陈天奇小朋友发现不锈钢勺子里有自己的影子,好奇心的驱使,使孩子们都开始在勺子里看自己的影子。
为了让孩子们能初步感受凹镜和凸镜的成象特点,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对镜子、哈哈镜、反光镜、不锈钢碗、不锈钢勺等材料的摆弄,探索,初步了解影子的成像。
勺子的凹面照出的影像是倒立的,而凸面照出的影像是正立的,勺柄照出的影像是细长的。
【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
(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3.根据幼儿回答,即时启发和小结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二、创设学魔法情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学习了魔法,你们想学吗?师:魔法师们都有一样属于自己的宝贝:小仙子有仙女棒,老巫婆有飞天扫帚,那我的宝贝是什么呢?请你们仔细听“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要问它是谁?只有你知道”。
《勺子》大班教案
《勺子》大班教案《勺子》大班教案《勺子》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利用各种勺子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勺子娃娃。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享受运用工具进行创作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勺子娃娃范例。
2、各种勺子、广告颜料、胶水、毛线、茹胶纸、碎布、瓦楞纸、硬卡纸等。
活动过程:1、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餐具“勺子”有什么用?2、思考和讨论:我们能用它做成可爱有趣的娃娃吗?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对比勺子与娃娃相似的地方,如勺像娃娃脸,勺柄像娃娃身体。
)如果我们用勺子做娃娃,要怎样才能让它更像娃娃呢?如:需要给娃娃作出五官,可以有手有脚,可以做不同的衣服区分男女,可以做不同的发型等。
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小朋友们说的这些呢?如:毛线可以做头发、眉毛,硬卡纸可以做手和脚等。
3、创作勺子娃娃。
出示有趣的范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如:可爱的勺子娃娃来找朋友了,哩,让我们帮帮它吧!告诉勺子娃娃你想帮它找一个怎样的朋友。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算做什么样的勺子娃娃,用什么做。
根据幼儿的能力和表现帮助幼儿拓展可以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幼儿利用勺子和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使幼)LJI匝利完成自己的勺子娃娃。
4、展示和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想像力,看到老师的示范非常感兴趣,为此在设计本次活动《勺子装饰画》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勺子的形状和备用材料,让他们自己先来猜猜一个勺子和备用材料可以做什么,运用已有的装饰知识,来自己进行自主装饰,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从而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感受变废为宝的快乐。
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勺子》大班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是第1册人美版美术教材第9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勺子的结构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勺子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勺子
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勺子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勺子引言: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工具,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
本文将为小班的教师提供一份有关勺子的科学教案,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发幼儿对勺子的好奇心,探索勺子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勺子:了解勺子的形状、颜色和质地;2. 观察勺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勺子的特性,如光滑、硬或软等,学会用简单描述来表达观察结果;3. 使用勺子:探索勺子的用途,如盛装物体、搅拌液体等,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4. 合作与分享: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勺子:准备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勺子,如圆形铁勺、方形塑料勺等;2. 物品:准备一些不同的物品,如水、沙子、鱼食等,用于实践活动;3.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容器、篮子等,用于实验和观察;4. 图画资料:准备一些插图或图片,展示勺子的用途和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或观察勺子的特性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大家见过什么样的勺子呢?”或者“我们来看看勺子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勺子,引导他们开始思考勺子的奇妙之处。
2. 观察勺子(10分钟)教师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勺子给每个幼儿,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勺子的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勺子的形状、颜色和质感等特性,例如:“这个勺子是什么形状的?”“你觉得这个勺子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活动:勺子的用途(15分钟)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操作勺子,并体验勺子的不同用途。
例如:- 盛装水活动:教师准备一些容器和勺子,让幼儿将水从一个容器盛到另一个容器中,观察勺子在水中的作用和变化。
- 搅拌沙子活动:教师准备一些沙子和勺子,让幼儿使用勺子搅拌沙子,感受勺子的硬度和使用方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勺子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小镜子、不锈钢勺子、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数份,最少人手一份。
观察与指导:
一、活动的导入:师:桌子上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二、幼儿玩镜子
1.提问:①你是怎样玩的镜子? ②发现了什么?
小结:镜子能够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能够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2.谁还有不同地发现:
①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
②墙上为什么会有光点?(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点。
)
③墙上的光点会动吗?
④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点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能够在墙上产生光点,还能让光点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3.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子来?
2.玩“勺子里的哈哈镜”的游戏。
提问,协助幼儿有条理地探究
①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原来勺子是个哈哈镜)。
②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③从勺子里的哈哈镜看到的自己与镜子里的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勺子的凹面与凸面对光反射的不同,幼儿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妙
三、游戏:
①我们把小动物贴在镜子上?
②怎样让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点儿?
③请幼儿尝试。
小结:“动物追逐战”太好玩了,你的小动物跑的快吗?
四、我是小小摄影师。
①带领幼儿到室外,借助勺子“摄影”
②请幼儿说说在勺子里的哈哈镜里看见了什么?它跟原来的物体相比,有什么变化?
③引导幼儿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摄”的同种物体,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④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旧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给幼儿留下继续探究的空间。
幼儿在玩“哈哈镜”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不锈钢碗、勺子、镜子、杯子、三菱镜等“镜子”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继续探究其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