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推广

[摘要]文章通过对未成年人的阅读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图书馆在开启民智、推广阅读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论述了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基本思路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推广图书馆读者服务

一、前言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人的精神发育史,是其本人的阅读史,它关系到幸福、精彩、高尚的人生,会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理性与宽容,会使我们的国民多一些好奇与探索精神,多一些幽默与想象力;而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民族,也一定是阅读能力最强的民族。

读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加速器,国家领导人促进读书呼吁层出不穷。2009年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图书馆与读者见面时强调:“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010年世界读书日,温总理又一次向国民呼吁,倡导全民阅读。由各级官方主导发动的读书活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读书热潮。

然而,由于电视、光盘、电脑、网络等大众传播方式的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造成了读书习文传统求知方式的减弱,阅读能力下降,阅读人口比例减少,图书馆利用率低等~系列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民的功利意识和浮躁意识并存,阅读已成为奢侈品。据第七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据2010年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十届的图书交易博览会统计,国民年均阅读图书4.5本,远远低于周边的日韩国家,仅为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1/9,从以上我国国民阅读的整体状况,表明我们阅读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破解“阅读危机”,改变或改善国民不爱阅读的观念和行为,是关系到整个民族阅读文化生活的重要问题。

图书馆负有开启民智、引领学习的全面教育功能,是国民终身教育的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教育机构,理应在推广全民阅读,尤其是在帮助未成年人养成阅读良好风尚和习惯,促进其人格进步和道德成长中有所作为。

二、未成年人阅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大环境看,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阅读。

德国促进全民阅读的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永远对他关闭。阅读要从小抓起,建立未成年人阅读体制,这是所有国家成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我国政府及社会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阅读研究。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首次将0-18岁单列调查。2009年4月23日至2010年4月23日,被确定为首个“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2009年9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正式成立,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是下属15个专业委员会之一。2009年月12月,在广东中山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会议。会上,有关专家提出,要研究适合中国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并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然后把这些经验再逐步推广。2010年4月,在深圳图书馆举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四届全民阅读论坛上,论坛之一是基层图书馆的未成年阅读推广活动介绍的专题演讲。同时,社会上也涌现了一批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专业人士及机构,他们组织的儿童阅读活动和“儿童阅读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儿童阅读的发展。

在政府重视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推广下,使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活动已逐渐融入未成年人的生活。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整体较高,我国近八成(78.9%)儿童在3周岁前就开始早期阅读,我国学龄前儿童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4分钟陪孩子读书,9~13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率最高,达89.4%,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最大,人均阅读课外书量超过8本。总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阅读。

(二)从未成年人个体看,阅读还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只有在儿童时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在成年以后乃至一生保持阅读习惯,这是一种心理学的定律。

1、网络改变了未成年人的阅读方式。据2004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这与我国网民人数的直线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不多一半的中国人不怎么读书,保持着读书习惯的只有5%左右。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与传统的印刷媒体相比,网络在信息传播中有信息量大,影、音、图、文并茂等突出优势,这种优势不仅适合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实现人机互动和信息阅览者的高度参与,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首先,网络改变了阅读文本的载体形式,出现了所谓的“e-book”,即电子图书,这种阅读比传统阅读成本更低,甚至免费。

其次,由于网络信息的无限性,网络影响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内容,网络信息是多元化的,而且是良莠不齐的,这对思想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网络改变了未成年人自身的阅读方式,它把人们带入了“浅阅读时代”,很少有人通过网络媒介来精读图书,习惯了网络阅读的未成年人容易把这种阅读

习惯带到其他阅读里,常常是一目十行,粗枝大叶。

2、学习负担过重使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力不从心。据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显示;课余时间全国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排第一的是读课外书(57.2%),而全国少年儿童主要的休闲内容排第一的是做家庭作业(97.3%)。曾几何时,学生课业的“减负”,素质教育的倡导,补习班的停办,曾使学生的阅读量有所增加。但是高考、中考、小升初的道道门槛儿,是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在小学生选择阅读图书的标准,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兴趣,或是老师家长推荐,或是同学相传。随着年龄增长,小升初的激烈竞争,课外班几乎占据了孩子大部分业余时间,阅读与兴趣渐行渐远。为了升学、考级、完成作业,即使看一些人文方面的图书,也只是摘章寻句便于作文使用。这样的阅读好似“缺啥补啥”的补药市场,与读书乐趣极少沾边。更谈不上培养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

国家和整个社会都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阅读,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又在制约着未成年人阅读。这就是我国未成年人阅读面临的现实。

三、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挖掘阅读需求,拓展服务空间。图书馆作为为读者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促进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一方面,要依现有的条件,把各项服务做到极致,讲求创新,尽可能地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应拓展服务空间,挖掘潜在的阅读需求,把触角延伸到社区。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阅读需求,建立完善的社区图书馆网络体系,是对全面阅读的最大推进。在重庆,很多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书源大多由公共图书馆提供,有的家长还自发组织读书会,利用社区人脉优势,相互交换图书,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场地,交流读书心得和最新阅读状况,这种推荐与交流非常具有说服力。还有就是开展社区特色服务,为社区的孩子提供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图书,并根据他们的作息时间,调整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实现联机检索、流通配送、异地借还等,以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

(二)介入校内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鉴于目前未成年人在校阅读面临的问题,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应该考虑如何力所能及地介入校内的阅读,发挥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阅读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针对学校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开展多方位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为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市各图书馆也都在进行积极的尝试,如重庆少儿图书馆与本市很多中小学建立了联系,利用自己丰富的藏书资源,介入到班级读书会活动,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开展讲故事、新诗诵读、戏剧表演和手工制作图书等活动;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从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各种宣传、推介以及开展的特色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发现自身兴趣点,让阅读逐渐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