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精神病学
法医精神病学 题库
![法医精神病学 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2c024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3.png)
法医精神病学题库1.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主要研究什么?答案:法医精神病学主要研究涉及法律和刑事司法系统中的精神健康问题,包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律能力评估、犯罪行为的动机和责任能力评估等。
2. 题目:什么是精神障碍?答案:精神障碍是指影响情绪、思维、行为和心理功能的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3.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如何评估一个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答案:法医精神病学通过评估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状态和行为控制等方面来评估其刑事责任能力。
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障碍并且因此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或理解行为的后果,那么他们可能被判定为无刑事责任。
4. 题目:什么是司法精神病学?答案: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涉及法律和刑事司法系统的精神健康问题,为法庭提供专家证言和评估报告。
5.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法医精神病学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判断是否有必要对被告人进行强制医疗等。
6. 题目:什么是精神病态?答案:精神病态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同理心、高度攻击性、反社会行为等。
7.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如何评估一个人的法律能力?答案:法医精神病学通过评估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来评估其法律能力。
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障碍并且因此无法理解法律或做出合理决策,那么他们可能被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8. 题目:什么是神经认知评估?答案:神经认知评估是对个体的认知功能进行测量的评估方法,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9.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和普通精神病学有什么区别?答案:法医精神病学和普通精神病学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重点不同。
普通精神病学主要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和治疗,而法医精神病学则关注涉及法律和刑事司法系统的精神健康问题。
10. 题目:法医精神病学在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法医精神病学在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评估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以确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参与某些民事活动或签署法律文件等。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fd69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e.png)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法医精神病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评估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介绍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一、精神疾病与法律责任精神疾病是指一系列心理、行为或认知功能异常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在法律领域中,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法律责任存在一定的争议。
法医精神病学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评估,提供科学的证据,帮助法律机构判断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估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医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定有罪的被告进行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详细面谈、心理、行为测试和精神状态的评估,法医精神病学可以提供关于被告是否具备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科学依据。
三、精神状况的鉴定在司法领域中,法医精神病学还扮演着鉴定精神状况的重要角色。
在民事和刑事案件中,精神状况常常是关键因素之一。
法医精神病学通过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测试、精神状态评估等方法,提供鉴定意见,帮助法庭确定当事人的精神状况是否影响其法律行为。
四、病因评估与预测法医精神病学还在病因评估和预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法医精神病学可以评估精神疾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此外,法医精神病学还可以用于预测被告在未来是否会再次犯罪,为司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保护除了在司法决策中的应用外,法医精神病学还可以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保护提供支持。
通过对患者进行精神状态的评估、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法医精神病学可以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六、法医精神病学的挑战与前景尽管法医精神病学在司法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需要更多的客观科学的标准和指南。
其次,法医精神病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以提供更全面的评估和解决方案。
中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比较
![中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c1d6b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0.png)
中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
在司法领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鉴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美两国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对两国社会和医疗领域产生了不同影响。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完善两国鉴定制度提供借鉴。
在美国,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ICD)。
而中国则主要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和《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
虽然这些标准都旨在明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但它们在某些疾病的具体诊断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美两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程序都包括申请、受理、鉴定和出具结论等环节。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两国也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必须遵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等标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鉴定。
而中国在这方面则没有明确规定,导致鉴定程序的规范性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机构主要包括法院指定的专家和独立的精神病学家。
这些鉴定机构通常隶属于大学或医院,并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认证和监督。
而中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机构主要包括精神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健康部门。
这些机构在隶属关系和认证监督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美国,鉴定人员的资质通常包括相关学位、证书和执照等。
他们还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机构的认证。
而在中国,鉴定人员的资质主要包括相关医学学位和临床经验,但针对精神疾病的特殊培训和认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通过对中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鉴定标准、鉴定程序、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资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两国在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方面出现不同的结论,从而影响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为了完善两国鉴定制度,我们建议:增进交流与合作:中美两国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领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最佳实践和标准。
法医精神病学1
![法医精神病学1](https://img.taocdn.com/s3/m/380cd6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9.png)
国外,英国和美国在二十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在审判和 诉讼过程中,为精神病人提供证据或辩护的记载,早在公 元前11世纪的中国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而且《周礼·秋 官·司刺》中就有三赦之法,从立法上对精神病人作了 特殊的规定;在西方,最早的犹太法和古罗马法中,也 都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赦免的条文。以后随着社会文明的 进步和社会法制的发展,对精神病人的司法鉴定工作日 益成为社会的需要,进入20世纪后,由于现代精神病学的 建立,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才开始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技 术,而且有了很大发展。
正常人具有自由意志,应当有自制力。
醉酒是自我放纵的结果,并非疾病造成。
普通醉酒状态(酩酊状态)下,实质性辨认能力存在。
03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04
预防犯罪。
05
醉酒的人犯罪,为何应负刑事责任?
如何理解刑法第十八条?
刑法条文中的精神病人:应当理解为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者(精神疾病) 何谓“间歇性精神病” 为法律意义上的用词,非严格的精神医学诊断名称 如 躁抑症 癫痫 癔症 周期性精神病 短暂性精神疾病
ALI的条例中包括:认识标准:由于精神疾病或缺陷,使被告缺乏辨认其行为的犯罪性质的实质性能力;意志标准:由于精神疾病或缺陷,使被告缺乏使其行为遵守法律要求的实质性能力。
解读我国与精神疾病司法 鉴定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1997年修订)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医学的法医精神病学
![法医学的法医精神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ff41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9.png)
法医学的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学作为一门探究法律和医学交叉领域的学科,旨在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法律问题。
在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即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学原理与精神病学知识相结合,用于识别和评估与精神病相关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介绍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其在司法系统中的作用。
一、法医精神病学的概念法医精神病学,简单来说,是法医学和精神病学两门学科的结合。
它旨在研究和解决与精神病人相关的法律问题。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估、心理病理学、肉体情况和心理状态之间的联系,以及精神疾病对行为的影响等方面。
二、法医精神病学的应用领域1. 刑事司法系统在刑事司法系统中,法医精神病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法医精神病学专家通过评估被告人的精神状况、智力水平和认知功能,判断其在犯罪行为时是否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此外,法医精神病学还可以用于评估犯罪嫌疑人的治疗需求,判断其是否需要接受精神病治疗。
2. 民事司法系统在民事司法系统中,法医精神病学的应用主要与心理伤害赔偿相关。
当一方声称受到他人的心理伤害并寻求赔偿时,法医精神病学专家可以通过评估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和相关证据,提供专业的鉴定报告,为法官提供科学依据。
3. 行政司法系统除了刑事和民事司法系统,法医精神病学在行政司法系统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福利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医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可以用于评估个人的心理状况,以确定其是否具备享有相关福利及补偿的资格。
三、法医精神病学的作用1. 保护社会安全法医精神病学在刑事司法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从而确保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判决是公平的。
这种评估有助于保护社会安全,防止精神病患者继续危害自己和他人。
2. 保护权益在民事司法系统中,法医精神病学的应用可以为受害者提供精神病相关的证明,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和赔偿。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法院判定被告的责任和赔偿额度,以维护公平正义。
【课程思政示范课】《精神病学》课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精神病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b2e56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b.png)
《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概论一、课程简介精神医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随着精神卫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与深入,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心理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技能训练和某些行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为此,本课程扩充和增加了神经症和行为障碍的内容,特别设置了心理治疗与咨询、公共精神卫生、危机干预、成瘾医学以及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内容的讲授,使课程结构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精神医学本身的性质特点,本课程注重学生社会心理、人文素养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全面构建精神科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满足精神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同时供精神医学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识拓展。
《精神病学》是精神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精神科研究生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临床学科学生了解和学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的历史沿革,掌握精神病学相关神经生化和遗传基础、初步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本路径、精神药理学相关内容,了解精神病学亚专业的研究范畴,从基础到临床,从细部到宏观,系统构建本学科知识架构,并提升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政治形态、法律意识及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本次司法精神病学概论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收集在法医工作中遇到精神医学问题而又未能恰当处理的案例,通过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对司法精神病学重要性的认识。
并结合案例进行普法和法制教育。
主要内容为:一、司法精神病学的概念和历史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三、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思维方法四、常见的法律能力的概念五、《精神卫生法》的核心原则国际精神卫生立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中的国情体现六、案例(一)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以实际案例阐述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执行程序、思维方法、责任能力评定的原则和标准。
(二)非自愿住院程序及保护性约束的案例以实际案例阐述非自愿住院标准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深入理解保护性约束的标准,合法合规地执行。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5e6b1f32f60ddccdb38a08d.png)
h
13
法律依据 最重要的是刑法第十八条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n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h
14
n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医学讲义》中专列精神鉴定一章
n 3 1979年第一部刑法第十五条 n 4 1997年新刑法颁布,第十八条
h
8
n 四 法医精神病学的任务
n 与传统概念上的法医学关系不甚密切。 n 一)刑法及刑事诉讼法领域 n 1 被告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 n 2 受审能力,服刑能力 n 3 受害人,证人之精神状态
n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n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n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h
3
n 二 相关学科
n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n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n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n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n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h
4
பைடு நூலகம்
n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n 1 服务对象不同 n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n 3 关系不同 n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h
5
n 三 发展简史
n 一)国外
n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1750BC)巴比伦
n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共和国449BC)
司法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917b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0.png)
04
司法精神病学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诊断的挑战
精神疾病的复杂性
精神疾病是一种复杂的疾 病,其症状和表现多种多 样,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 难度。
诊断标准的统一性
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 准尚未统一,不同医生可 能对同一患者做出不同的 诊断。
司法精神病学的重要性
法律责任判定
司法精神病学在法律责任判定中 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涉案人员 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为法官提 供依据,判断其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Fra bibliotek人权保障
通过评估精神障碍者的状况,司 法精神病学有助于保护人权,防 止因精神障碍而被歧视或受到不
公正待遇。
刑事司法公正
确保精神障碍者在法律程序中的 公正待遇,防止因精神状况而被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早期识别困难
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 不明显,容易错过最佳治 疗时机。
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的挑战
社会偏见与歧视
社会上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 导致他们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强制治疗与康复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被强制接受治疗,这可 能侵犯其人权。
康复服务不足
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服务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患者 的需求。
精神疾病治疗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药物治疗
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新型抗 精神病药物和治疗抑郁症的药
物不断涌现。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 了更为人性化的康复环境,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占 据重要地位,如认知行为疗法 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司法精神病学》课件
![《司法精神病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01be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司法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的学科。
什么是司法精神病学
定义和概念
司法精神病学是对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鉴定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司法精神病学与普通精神病学的区别
与普通精神病学相比,司法精神病学关注的 是精神疾病在法律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司法精神病学的应用
精神疾病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
研究精神疾病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鉴定的重要性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鉴定,确定其是否适用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
司法精神病学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研究精神疾病在民事纠纷中的影响,对民事责任能力进行评估。
司法பைடு நூலகம்神病学的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关于精神疾病的规定
刑法对于精神疾病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规定。
《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规程》
对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的流程、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司法精神病学的常见病例分析
案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估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评估,确定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案例二:抑郁症患者的民事责任能力评估
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其在民事纠纷中的责任能力。
案例三:癫痫病患者的行为鉴定案例
通过对癫痫病患者的行为分析,确定其行为是否与疾病相关。
司法精神病学的前景和挑战
司法精神病学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
探讨司法精神病学在中国法律系统中的地位 和影响力。
司法精神病学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研究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法医学鉴定中的司法精神病学
![法医学鉴定中的司法精神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2d65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d.png)
法医学鉴定中的司法精神病学在法医学的领域中,司法精神病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与刑事案件相关的精神疾病鉴定的学科。
司法精神病学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法医学专家对嫌疑人的精神状况进行准确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或是否符合刑事法律定义的精神病标准。
本文将对法医学鉴定中的司法精神病学进行探讨。
一、司法精神病学的意义司法精神病学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解决精神病患者与刑事犯罪行为之间的疑难问题。
正常人理智、行为的规范往往无法适用于精神障碍者,这就需要司法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非常规的评估。
司法精神病学的意义在于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二、司法精神病学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司法精神病学的评估必须客观、全面,并以科学方法为基础。
评估人员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排除主观的个人喜好或偏见。
2. 专业性原则:法医学鉴定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须由专业的法医学专家担任。
评估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精神医学和法医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 公正性原则:司法精神病学评估应该以公正、公平为基础,避免评估结果受到外部压力或个人情感的影响。
4. 可靠性原则:评估结果应该是可靠的,这要求评估人员必须收集充足的证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嫌疑人的精神状况。
三、司法精神病学的评估方法1. 个体评估:法医学专家会与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面谈和观察,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其精神状况、思维方式、情绪反应等,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精神病鉴定。
2. 家庭评估:嫌疑人的家庭环境和家族史对精神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法医学专家可能会走访嫌疑人的家庭,了解其家庭背景以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全面评估精神病可能的起因。
3. 医学检查:法医学评估过程中,医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法医学专家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和医学检验,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身体疾病因素对精神病的影响。
4. 证据调查:司法精神病学的评估还需要参考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证人陈述、现场勘查报告、法医学鉴定结果等。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eadd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7.png)
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法医精神病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法医学与精神病学的结合,探讨精神病与刑事司法、民事司法等方面的关联及相应应用。
本文将介绍法医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法医精神病学是法医学与精神病学相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法律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病精神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精神障碍,使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出现明显异常,导致其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活动。
2. 精神病鉴定精神病鉴定是法医精神病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判断患者是否满足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并提供个体的精神病学鉴定结论。
3. 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在刑事司法中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
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只有具备完全或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被判处相应的刑事处罚。
二、主要任务法医精神病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鉴定,评估其是否具备法律责任能力。
其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病鉴定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并提供个体的精神病学鉴定结论。
这对于刑事司法、民事司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刑事责任能力评估针对涉嫌犯罪的精神病患者,在法医精神病学的评估下,判断其是否具备完全或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从而为法院提供可靠的鉴定结论,影响刑事判决结果。
3. 精神状态证据的获取与运用法医精神病学还承担着获取和运用精神状态证据的任务。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评估、行为观察、精神病病历收集等方式,获取和准确运用精神状态的证据,为司法决策提供依据。
三、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法医精神病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精神病鉴定法医精神病学的精神病鉴定结果,通过对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对法院的刑事司法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ca6e6515866fb84ae45c8d1b.png)
forensic psychiatry testimony应用精神病学技术,以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为准则,协助公安和司法部门,解决案件审理中有关精神病学的问题的措施。
鉴定是以技术手段判断事实,为审判提供证据。
司法精神病学是现代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结合精神病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
在审判和诉讼过程中,为精神病人提供证据或辩护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而且《周礼·秋官·司刺》中就有三赦之法,从立法上对精神病人作了特殊的规定;在西方,最早的犹太法和古罗马法中,也都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赦免的条文。
以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法制的发展,对精神病人的司法鉴定工作日益成为社会的需要,进入20世纪后,由于现代精神病学的建立,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才开始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技术,而且有了很大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司法精神病学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但自80年代以来,刑法和民法相继颁布和实施,又规定了精神病人在诉讼中进行鉴定的程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展开,有力地推动了司法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
1989年7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又联合颁发了《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对司法鉴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使本专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法律的依据。
鉴定机构执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任务的组织或单位,叫做鉴定机构。
目前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一般都设有精神病院,均承担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任务。
另外,开展这项工作的,还有部分从事司法精神病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
根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中国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有各地区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领导,该委员会是由当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开展鉴定工作。
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技术鉴定组,承担具体鉴定工作,其成员由鉴定委员会聘请、指派。
技术鉴定组不得少于两名成员参加鉴定。
司法精神病学讲
![司法精神病学讲](https://img.taocdn.com/s3/m/4c7ae9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b.png)
精神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环境、心理等多方面 因素。
病理生理
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等多 个系统异常。
精神疾病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 为障碍等。
表现
精神疾病患者的表现各异,可能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淡漠、行为异常等。
关人员的精神状态,以作出合理的行政决策。
强制医疗和监管措施
02
对需要接受强制医疗或监管的人员进行鉴定,以确保其得到适
当的医疗和监管。
公务员资格审查
03
对公务员进行精神状态审查,以确保其具备担任公务员的资格。
04
司法精神病学的挑战与争 议
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01
02
03
诊断与治疗
确保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 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尊重其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监护与强制治疗
建立有效的监护和强制治 疗制度,确保精神疾病患 者不危害他人安全。
精神疾病患者鉴定的公正性与准确性
鉴定程序规范
制定科学、公正、透明的鉴定程 序,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专家证言与质证
允许当事人对鉴定专家证言进行 质证,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性。
监督与评估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 精神疾病鉴定活动进行定期审查
司法精神病学讲
目 录
• 司法精神病学概述 • 司法精神病学的核心概念 • 司法精神病学在法律中的应用 • 司法精神病学的挑战与争议 • 司法精神病学的未来发展
01
司法精神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司法精神病学是应用精神病学的 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法律相关的 精神健康问题的一门学科。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75a11e55ef7ba0d4a733bd6.png)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百科名片司法精神病学(forensic psychiatry)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与刑事、民事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关的精神疾病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对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被怀疑患有精神疾病的当事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司法部门和法庭提供专家证词和审理案件的医学依据。
司法鉴定法律能力评定的分类刑事责任能力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18条,其中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以上明确规定了评定精神病人作案时的责任能力状态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根据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精神症状对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影响。
关于不能辨认和不能完全辨认的法律定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因此,评定时首先要明确精神疾病的诊断,并判明其实施危害行为时所处的疾病阶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响,作出责任能力评定[1]。
⑴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患者如果处于疾病的发作期且危害行为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可以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⑵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障碍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危害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实施危害行为,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3d10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a.png)
辨认能力
• (3)口供:①非经别人劝说,本人自己主 动投案自首;②在供述时认可自己旳错误 或有悔意流露或有犯罪感。
• 另外,医生在做精神检验时,一定要问询 被鉴定人对自己作案行为旳看法(即对错 误有无认知能力)
控制能力
• (1)从医学角度分析,患者所患精神疾病 会不会累及他旳控制能力。(2)能否查出 患者案发前有控制能力障碍旳下列客观证 据之一:①患者平日有易激惹旳体现;② 有病理性激情发作史;③有病态嗜好。(3) 案发前或者案发当初有无外界旳激惹原因 存在,患者和被害人各自旳过失大小。(4) 按照一般理智之人旳容忍度为参照,分析 判断患者旳控制能力有无减退及其程度。 与部辨别认能力一样,鉴定医生最佳对部 分控制能力在鉴定书中写明百分比。
法律能力评估
二
、
性
自
卫
能
力
1、对犯罪嫌疑人旳分类
⑴、追求生理刺激
①、主动型
②、被动型旳情况分析
(1)病情
(2)年龄原因
日与异性交往旳情况
(3)有无性经历
(4)平
(5)是否向男方索要钱财或者有无其他现实需求
注意真正保护病人旳实际利益,评析对“一律认定为强奸”旳现行法律 要求有时反而会损害病人旳正当权益。
• ⑵病理象征性思维(pathologic symbolic thinking):其 特点是用详细旳事物或行动,来象征某种抽象旳概念或思 维。此症状对诊疗精神分裂症相当有价值。病人可受其影 响产生危害行为。如一种病人剪断了全部旳黑色衣服、捣 毁了黑板、砸烂了黑白电视机。理由是“黑”色代表“死 亡和恐怖”,为了逃避厄运不得不这么做。
• 醉酒旳人犯罪应该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法律能力评估概述
一、刑事责任能力 ⑴、医学要件:精神病(广义) ⑵、医学和法学相结合旳要件:辨认能力 或者控制能力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a2c267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1.png)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1)精神病司法鉴定委托书或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书;(2)被鉴定人的案件情况;(3)被鉴定人的疾病情况和病历资料;(4)被鉴定人的个人资料(身份证);(5)被鉴定人的社会资料;(6)鉴定中心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委托或提出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偕同材料至本中心办公室备案,办公室核发《司法鉴定委托材料大藏单》,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缴纳鉴定费用委托或提出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司法鉴定中心精神病司法鉴定费标准参考省物价局代莱收费标准。
1、司法鉴定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司法鉴定中心在实行鉴别前,鉴定人应当预先评卷,介绍案情,并作必要的核实。
对疾病的确诊必须明晰,存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测评和因果关系的测评必须精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做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出席鉴别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签订鉴别意见,例如存有相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在法定期限内顺利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抵委托机关或鉴别提出申请单位。
相关阅读:1.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违法行为占司法精神病学总数的第一位。
一般来讲,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出现违法行为,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时,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不完全缓解期及残留期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处于稳定缓解状态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3] 。
作案动机就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参照因素。
在幻觉无知即为“病理动机”支配下作案测评为并无责任能力;现实动机支配下作案通常测评为全然责任能力;有的既有现实因素,又存有病理成分,通常测评为存有(部分)责任能力;有的作案没明晰动机,例如一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路经其门前的一名未曾见过面的小学生一刀杀掉,鉴别时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这样搞,未明动机事实上就是失去了辨识和控制能力,测评为并无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病学PPT课件
![司法精神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13ab7ea5e9856a56126083.png)
2019/8/24
4
司法精神医学的主要分支
法庭精神医学(forensic psychiatry) 法律与临床精神医学(law & clinical
psychiatry) 监狱精神医学(prison psychiatry) 精神卫生政策与立法(mental health policy
making & legislation)
*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 负刑事责任
*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 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
*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19/8/24
41
与辨认和控制有关的精神病理因素
儿童期虐待 酒精/药物滥用 智能低下 反社会和情绪不稳定人格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命令性/争论性幻听 被害/影响妄想 思维紊乱 情感淡漠
2019/8/24
8
2019/8/24
9
罹患精神疾病意味着:
2019/8/24
10
2019/8/24
11
2019/8/24
12
2019/8/24
13
2019/8/24
14
2019/8/24
15
司法精神科医生 (forensic psychiatrist)
2019/8/24
16
• 有资格从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通常称为 鉴定人)和法医学咨询的精神科医生
• 鉴定人资格的认定:
具有一定的精神医学理论水平、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法学基本知识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
具有较丰富的精神科临床经验的主检法医师以上人员 取得司法与卫生行政机构正式认可(公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GA resolution 46/199, 1991)
马德里宣言 (WPA, 1996)
精神卫生法: 十项基本原则 (WHO, 1996)
26
临床服务与司法鉴定共同的伦理要求
遵循专业规范和标准 符合专业资质、执业资格、执业登记等要求 接受监督考核 尊重同行,维护职业声誉 科学客观,诚实守信 隐私保密 尊重个人自主性,知情同意
周围环境 后果
39
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
• McNaughton Rules
如果能清楚地证明被告在被指控行为的当时,存在理 智的缺陷或者患有精神疾病,使其不能理解该行为的性质 和特性;或者如果他能理解,但不知道该行为的对错,则 被告可以被赦免
• American Law Institute (ALI)Tests
4
司法精神医学的主要分支
法庭精神医学(forensic psychiatry)
法律与临床精神医学(law & clinical psychiatry)
监狱精神医学(prison psychiatry)
精神卫生政策与立法(mental health policy making & legislation)
18-19世纪:人道主义解放运动
20世纪以后:法律保障
8
9
罹患精神疾病意味着:
10
11
12
13
14
15
司法精神科医生
(forensic psychiatrist)
16
• 有资格从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通常称为 鉴定人)和法医学咨询的精神科医生 • 鉴定人资格的认定:
具有一定的精神医学理论水平、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法学基本知识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
• 完成书面鉴定报告、会签、发稿
• 必要时对鉴定报告接受司法部门咨询或出庭作证
3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评定的法律
能力有哪些?
32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诉讼、服刑与作证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性自我防卫能力
精神医学鉴定与法律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能力 法律关系/精神损伤评定 精神残疾评定
27
临床服务与司法鉴定的区别
临床精神医学
专家角色 忠实对象 治病 患者 证人 法律
司法精神医学
得益方
专业判断依据 收费的意义 选择自由 回避要求
患者
医学标准 服务患者 首诊负责 相对较低
公众(司法部门)
医学+法学标准 服务国家(维护正义) 可以拒绝受理 较高
医患关系
挂号即建立
受理即终结
28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规范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 其行为的精神病人
51
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问题
司法精神病学 研究的 现状和热点问 题
52
司法精神医学科研的一些特点
涉及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与法 庭科学等领域
缺乏客观工具和指标
实践中对理论问题缺乏统一认识 研究样本收集困难 随访研究困难
具有较丰富的精神科临床经验的主检法医师以上人员 取得司法与卫生行政机构正式认可(公示)
17
司法精神科医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取得医学学位
完成住院医生培养(*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生学位)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取得精神科主治医师资格或主检法医师资格 经过司法精神病学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训练 (*资质考试、*证书、*年检)
司法精神病学
谢 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大纲
基本概念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 现状和热点问题
2
司法精神病学 (forensic psychiatry)
3
是一门医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与法 律相关的精神医学和精神卫生问题,包括 对各种法律问题的精神病学咨询(如司法 鉴定、法医学咨询等)和对罪犯、犯罪受 害人等人群的临床服务。广义的概念还包 括精神卫生立法相关问题以及精神卫生政 策与服务研究等
33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3)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4
犯罪行为的构成
犯罪主体 犯罪客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
35
主体
人口学因素
人格因素 能力因素
临床因素
36
客体
受害人
武器 环境因素
37
主观方面
目的动机
预谋准备
环境辨认
性质认识 自身感受
38
客观方面
诱因
先兆
自我保护
监护 监管治疗(强制医疗) 社区康复
49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6)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种类如何划分?
50
指公民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 承担民事义务,从而设立、变更或终止法律关系的 资格。即公民以自己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和 对其过失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岁周以上;16周岁以上以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能完全 辨认其行为的精神病人
……
29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的程序是什么?
30
• 由委托单位向鉴定单位提交申请书(除写明一般 项目以外,应有案情简述及申请鉴定的缘由) • 委托单位提供有关被鉴定人的书面资料(案情经 过的有关案卷、医院病历等)
• 鉴定单位受理后,预约鉴定时间 • 进行鉴定检查,包括辅助检查 • 鉴定小组进行充分的汇总、审核和讨论
夏威夷宣言 (WPA, 1977)
精神发育迟滞者权利宣言 (UNGA resolution
2856, 1971)
25
国际性精神病人权益保护文件
残疾人权利宣言 (UNGA resolution 3447, 1975) 加拉加斯宣言(PAHO/WHO,1990) 保护精神疾病患者与促进精神卫生保健的原则
如果被告在行为时由于精神疾病或缺陷造成的结果,而 缺乏辨认其行为的犯罪性质或使其行为遵守法律要求的实 质性能力,则对其违法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40
• 《刑法》第十八条
*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 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 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 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罚 *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
司法精神医学相关领域
法医学 社会学 犯罪学
生物学
司法精神 医学
精神病学
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心理学
6
现代精神病学起源:司法精神病学
7
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远古时代:魔鬼附体、冒犯神灵后的惩罚
希波克拉底时代 :体液不协调 中世纪 :原罪 文艺复兴时期:神经网络故障(疯人院) 16-17世纪:大禁闭时代(总医院)
46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5)
对违法精神障碍患 者应当如何处置?
47
处理程序
精神鉴定 精神障碍?
无 有 刑事处罚
有 受审、责任 无
服刑
强制住院 安康医院
48
处理措施
医学措施(治疗精神障碍消除暴力攻击行为)
药物 休克(电抽搐,ECT) 外科 心理
社会措施(预防违法行为、矫治人格和行为问题)
59
主要实质性规定
政府、社会支持, 消除偏见歧视
Hale Waihona Puke 精神卫生的财政支持 平等的医保等政策 社区康复的财政、残疾等支持
贫困关怀救助
患者获得医疗的权利 大众促进心理健康的义务 促进社区服务和融入初级卫生保健
61
患者的权益
隐私保护
• 医疗相关信息未经许可不应当泄露给第三方 • 特定的例外情况
57
开展精神卫生立法的目标
阻止对患者权益的侵害
防止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保护患者的自主权和人身自由
保障患者的各种公民权益
促进患者得到恰当的医疗和融入社会
促进提高全社会的精神健康水平
58
我国立法的主要特征
政府、社会支持,消除偏见歧视 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精神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 对精神卫生服务的规范 对精神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考核 精神疾病的康复与社区服务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精神病学学组
第一条 为提高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的职业素质, 规范执业行为,保障司法鉴定活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 公正性,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是指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 规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并在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执 业登记备案的、从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 人员。 第三条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应当忠于宪法和法律,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司法鉴定 程序、专业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相 关的各项行政规定,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开展司法鉴定活 动。
法律能力评定、精神科症状评定与心理测验等工具的研制 和应用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心理社会与生物学研究 自杀和暴力攻击行为的预测与干预 酒精与药物依赖的心理、社会和生物学研究 精神卫生立法相关问题、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其他法律问 题研究 假释预测与随访、社区康复措施探讨 精神卫生服务模式转型相关研究
56
中国的精神卫生立法 及其实践
41
与辨认和控制有关的精神病理因素
儿童期虐待
酒精/药物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