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历史回顾

早在20世纪前期,庞翔勋《我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国文月刊》,1934年第二十五期)宋文翰《一个改良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意见》(《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十九卷第四期)就批评语文教科书选文编排没有系统,他们说:“从来选取国文教材,大多数只是几篇文选,……一言蔽之,没有系统”,“以前的国文教科书,大都是没有系统的,只是刻板地顺次一课课教下去,忽而一篇论文,忽而一篇游记,忽而一篇纪传,又忽而一首诗、一篇小说”。

归因分析:从旧式教育脱胎出来的新教育,其他学科教科书可以照搬国外的做法,而语文不能。既不能照搬先进国之成法,自己又寻不出端绪,这样的教材对教学实践的凝滞落自然负有责任,遭人诟病也就在所难免。

编排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方法大致有可分为两种:

(一)论理的排列:完全依照学科本身的系统而定的排列法。

(二)心理的排列:完全依照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而定的排列法。

现分述如下:

(一)论理的排列综述

1、按时代逆溯编排

代表教材:1908年由林纾评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学国文读本》

编排方式:由近及远,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优点:A 可以让学生在沿流溯源的过程中明了文学和学术思想的变迁。

B 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有利于理解作品。

弊端:不易确定难易程度。

2、按文章体裁编排

代表教材:1924年吴遁生、X次川编写、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学制高级中学国语读本》

编排方式:分评论、演讲、序传、记述、书信、小说、短剧、诗歌八类,各类皆选近人可诵之作。

优点:A 有利于写作。以文体编排,其“用意在于连类比较,使学生容易悟解文艺作法的同异”,这样就便于学生遵循规X的文体样式进行写作,即得“体”。

B 有利于阅读。阅读也需要文体思维。定体虽无,大体则有。

弊端:A 文体往往难以归类。

B 文体相同的文章难易程度未必相同,放在一起不利于教学。

3、按主题编排

代表教材:1928—1929年朱文叔编写、中华书局发行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

编排方式:全书没有采用单元组文的形式,只将主题相近的排列在一起。如1—3课为读书治学;4—6课主题为秉公无私;16—19课主题为离别;21—24课主题为战争。

优点:A 便于引起学习的兴趣,激发研究的动机。

B 便于了解各种文体特征,促进写作和阅读。不同作者围绕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这样学习既增加了学生对内容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于该问题发生深沉研究的动

机,又可以让他们在对各种文体的比较之中了解文艺表现的方法。

弊端:A 不明语文学科基本属性和主要任务。夏丏尊、叶圣陶认为:“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X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课的立场。”宋文翰认为这种编排方式极易导致教师在学时,把语文课上成社会问题研究课。

B 不尽合学生的兴趣、需要。

C 有时主题分得过细,显得很繁杂。有教材写景竟细分到桃花和梅

花两个单元。

4、按知识、技能编排

代表教材: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合编、开明书店出版的《国文百八课》。编排方式:全套教科书按文章学知识体系分108课,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以掌握写作、阅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优点:A 目标明确。为了“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要系统地学习文章形式方面的知识。

B 体系完整。

弊端:A 过分强调言语形式的学习。形式的学习必然伴随而且需要通过内容的学习才能完成。

B 过分突出选文的单一功能。任何一篇选文都具有多重教学功能,强调某一种功能并以编写教科书,可能会造成其他功能的丧失,削弱选文其他方面的价值;而且往往编者所选定的文章自身并不能发挥他所预设的功能。

C 过分追求知识、技能体系的完整。《国文百八课》的作者也说:“我们自己发觉的缺点有一端就是太严整、太系统化了些。”而这种语文知

识、技能的序列,是否符合语文能能发展的序列,也值得怀疑。

(二)心理的排列综述

文艺的浅深繁简很不容易确定,每每依主观的直觉,而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流弊。

——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教育杂志》1922年

第14卷第1号)

阮真《初中国文教材研究(二)》(《教育研究》,1929年第16期)提出可以从4个方面13条标准来判断选取文的难易。

甲辞句方面的标准

1、文中用辞造句愈近于现代通俗语者为浅;愈远者愈深。

2、文中引用古典及前代或取古代之成语或原文,以所引多寡难易酌定其深浅。

3、根据文句结构之烦简,平曲,华质,雅俗,及含蓄之多寡,以判断文法之浅深。

乙内容方面之标准

1、文中所载事实,以易否引起学生想象为浅深。

2、文中所含理想,以某级年龄之学生易否判断及领悟为浅深。

3、文中所含感情,以某级年龄之学生曾有否类似的经验为浅深。

丙艺术方面之标准

1、文章层次清楚,用笔平易少变化者为浅;结构繁复,用笔奇险多变化者为深。

2、诗文格调近俗者为浅;格调高古者为深。

3、艺术的表现明确,易于寻绎者为浅;文意含蓄,不易寻绎者为深。

丁意境方面之标准

1、童话,故事,寓言,神话,歌谣,合于初级学生之幻想,而为其时心理

发育程度易感兴趣者为最浅。

2、记事记游记人记物及叙述言行,为学生的处世经验所能想象而感兴趣者次之。

3、描写议论须根据深刻的处世经验与学理解析者又次之。

4、文艺之含有哲学的背景,与论文之为学术之门径,或考据者为最深。

二、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思考

(一)近来语文教材研究的新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