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教案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症说课稿

肾病综合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我是33号,我说课的题目是《肾病综合症》,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们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五篇第四章内容。

是在肾小球肾炎后安排的。

是肾内科常见病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对肾脏疾病进一步了解和深化。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本原则,掌握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剂的适应症,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和预后。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增强学生学科兴趣和自信心;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求是的学风。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其他发生机制。

教学难点: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二、说教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准备采用以理论讲授法为主。

运用该法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加入临床病例分析,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老师讲授、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注意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注意启发诱导,以便让同学充分吸收课堂内容;讲授后做好总结工作,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我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加图片示教,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生情况:在之前我们也学习了泌尿系统疾病概论、肾小球肾炎,对泌尿系统的相症状、实验室检查已初步了解。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说学法:本节课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获取肾病综合症的病因、病理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通过学生病例分析、讨论,归纳出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生理和鉴别诊断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肾病综合征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案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医学专业(本)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级班一、讲授题目:肾病综合征二、讲授时数:2学时三、讲授人:何敏华职称:教授四、本课目的,要求: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2.熟悉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疾病3.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治疗的药物五、本章节重点、难点:1.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2.难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六、教学方法:大课讲授七、使用用具:多媒体八、思考题:如何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九、要求参考书目:1. 《内科学》第六版2. 叶任高主编《临床肾脏病学》3.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4. 中华肾脏病杂志十、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1.5学时讲授要求掌握的内容,0.5学生讲授其余内容,留5分钟提问病例:男,26岁,因全身浮肿伴心悸、气促、尿少一月入院。

患者一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及浮肿,尿量较前减少,尿中有泡沫,余无异常。

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

近一周浮肿加重,尿量400mml/d左右,伴心悸、气喘、不能平卧。

查体:T36℃,P100次/分,R30次/分,BP160/100mmHg,颜面及全身高度浮肿,双侧胸腔积液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顿,未闻杂音;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余(-),24小时尿蛋白定量:14g/24h,血生化:ALB18g/L,血脂高,肾功能正常。

胸片: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腹部B超:大量腹水,余(-)。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征候群。

其诊断标准为: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

其中①②两项为必要条件。

一、病因和分类分类原发性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肾淀粉样变骨髓瘤性肾炎、先天性、其它肿瘤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一)大量蛋白尿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损,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时,肾小球对血浆白蛋白的滤过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回吸收量,形成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案教案标题:肾病综合征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培养学生对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通过展示一张描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肾脏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肾病综合征,并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知识。

知识讲解:1.简要介绍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和病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因素。

2.详细讲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例如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

3.介绍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肾脏活检等。

4.讲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案例分析:1.提供一个肾病综合征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病人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病人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并提出相关建议。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1.总结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强调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鼓励学生关注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肾病综合征的小短文,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教案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评估学生作业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邀请专业医生来学校进行肾病综合征的讲座。

2.组织学生参观肾脏病患者康复中心,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讲解方式。

2.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互动和讨论。

教案(肾病综合征内页)1(1)

教案(肾病综合征内页)1(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14临床3、4班课程:泌尿系统疾病教案编号:
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八版,2014年。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习委员,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

二•讲授教学内容
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5分钟
2.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病理类型15分钟
3.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25分钟
4. 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
5.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35分钟
教学小结与检测:
1.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
教学后记:
课堂纪律较好,有部分学生有打瞌睡情况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肾病综合症教案

肾病综合症教案

肾病综合症教案教案标题:肾病综合症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肾病综合症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了解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3. 掌握预防肾病综合症的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肾脏的位置和功能,引起学生对肾脏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肾脏的重要作用,以及如果肾脏出现问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知识讲解:1. 定义:肾病综合症是一种肾脏功能受损的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液异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

2. 病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滥用、高血压等。

3. 症状:疲劳、浮肿、尿量减少、血尿、高血压等。

4. 诊断方法: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脏超声等。

5.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透析、肾移植等。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真实的肾病患者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患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该患者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提出相应的建议。

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1. 强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2. 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中的盐分、脂肪、糖分等对肾脏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饮食建议。

3. 引导学生了解合理的水分摄入量,并提醒他们避免过度饮水或饮用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4. 强调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肾脏问题。

总结:1. 概括肾病综合症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总结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3. 强调预防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性,提供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肾病综合症的了解和相关经验。

2. 邀请医生或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探讨肾病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

3. 组织学生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传播关于肾病综合症的知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案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肾病综合征教学查房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学查房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学查房教案教学查房教案:肾病综合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分类和临床特征。

2.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的疾病,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

2.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临床特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肾病综合征(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肾病综合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等);-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如Alport综合征等)。

临床特征包括肾病综合征三联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相应的疾病特征,如糖尿病肾病的高血糖和高糖化血红蛋白等。

3.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完善病史采集,包括既往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 体格检查,注意心血管和肾脏的相关体征;-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等,以及补充必要的免疫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等;- 肾脏活检是确诊肾病综合征的"金标准"。

4.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首要目标是控制蛋白尿,减少肾小球损伤;- 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适量高质量的蛋白摄入;- 使用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控制血压和减少尿蛋白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口头讲解和幻灯片呈现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分类和临床特征。

2. 讨论法:与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 观摩法:观摩病例讨论,学习如何应用知识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四、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观摩病例讨论和反馈问答等形式,评价学员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肾病综合征的教案

肾病综合征的教案
肾病综合征教案
本次课标题:肾病综合征
学时
1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周月日
第节
上课
地点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迅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做出诊断。
2.能迅速提出鉴别诊断及相关辅助检查。
3.能说出处理肾病综合征的原则及相关药物。
4.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分型与发病机制
5.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与并发症
6.掌握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
2.展示案例一,提出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3.结合课件讲解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
4.将学生按课前分组进行讨论,对病案一进行讨论,完成提出的工作任务
5.学生之间互相补充,纠正
6.布置作业
1.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提前查阅资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3.随机抽取同学对任务进行分析,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4.学生课后自主练习
创设情境:你作为首诊医生考虑什么诊断,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处理。
任务分析:通过任务目标学习,能掌握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现将本次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
任务1.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任务2.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任务3.肾病综合征竭的处理原则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供案例,布置任务
既往史:2型糖尿病3年,否认高血压、肝炎等病史。
用药史:曾服用“美迪康”控制血糖,自诉血糖控制尚可,至今已
停用2月余。
查体:T36.5℃,P82次/分,R20次/分,BP132/90mmHg,颜面浮肿,
心肺查体无特殊,腹部稍膨隆,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教案名称: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教案名称: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教案名称:第二节肾病综合征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肾脏疾病的部分,详细介绍了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全面掌握。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对肾脏疾病的基本了解,但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详细知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学生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但需要引导和启发。

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在学习背景方面,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特点。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对肾病综合征的正确诊断和治疗能力,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肾脏疾病患者的关注和关爱之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征,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五、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详细知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征,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七、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课堂讲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手段进行讲解;实验演示通过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操作;案例分析则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小组讨论则鼓励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学医学专业(本)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级班
一、讲授题目:肾病综合征
二、讲授时数:2学时
三、讲授人:何敏华职称:教授
四、本课目的,要求: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2.熟悉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疾病
3.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治疗的药物
五、本章节重点、难点:
1.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2.难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六、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七、使用用具:
多媒体
八、思考题:
如何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九、要求参考书目:
1. 《内科学》第六版
2. 叶任高主编《临床肾脏病学》
3.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
4. 中华肾脏病杂志
十、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1.5学时讲授要求掌握的内容,0.5学生讲授其余内容,留5分钟提问
病例:男,26岁,因全身浮肿伴心悸、气促、尿少一月入院。

患者一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及浮肿,尿量较前减少,尿中有泡沫,余无异常。

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

近一周浮肿加重,尿量400mml/d左右,伴心悸、气喘、不能平卧。

查体:T36℃,P100次/分,R30次/分,BP160/100mmHg,颜面及全身高度浮肿,双侧胸腔积液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顿,未闻杂音;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余(-),24小时尿蛋白定量:14g/24h,血生化:ALB18g/L,血脂高,肾功能正常。

胸片: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腹部B超:大量腹水,余(-)。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征候群。

其诊断标准为: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

其中①②两项为必要条件。

一、病因和分类
分类原发性
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
系统性狼疮肾炎
糖尿病肾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
肾淀粉样变
骨髓瘤性肾炎、先天性、其它肿瘤相关性
肾病
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
(一)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损,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时,肾小球对血浆白蛋白的滤过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回吸收量,形成大量蛋白尿。

血浆蛋白降低
1、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2、由于胃肠粘膜水肿,减少了蛋白的摄入;
3、血浆某些球蛋白、凝血及纤溶因子、内分泌结合
蛋白也减少,患者易产生感染、高凝、内分泌功
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征。

(二)水肿
一般有明显水肿,极少数可无明显水肿,水肿多从下肢开始。

1、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是肾病水肿的
基本原因。

2、与某些原发于肾内的钠水潴留因素有关。

(三)高脂血症
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增高。

与肝脏合成脂
蛋白增加和脂蛋白分解减少有关。

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一)微小病变性肾病
病理特点:
1、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可
见脂肪变性。

免疫病理检查阴性。

2、特征性改变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胞足突融合。

临床特点:
1、本病好发于儿童,成人发病率低,老年人又有增高趋势。

男性多于女性。

2、多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血尿发生率低,一般无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3、多数对激素治疗敏感,部分可自行缓解;但易复发,反复发作后可转变为系膜增生性肾炎,进而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特点:
1、光镜下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
生,可分为轻、中、重度。

2、免疫病理检查可分为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
性肾小球肾炎。

前者以IgA沉积为主,后者以IgG
或IgM沉积为主,常C3沉积。

3、电镜下在系膜区或内皮下可见到电子致密物。

临床特点:
(三)我国的发病率高,50%有前驱感染,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四)血尿多见;
(五)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随肾脏病变的轻重而相应表现;
(六)病理表现轻者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反应好,重者对治疗反应差。

(七)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特点:
1、光镜下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
入到肾小球基底摸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
呈“双轨征”;
2、免疫病理检查IgG和C3呈颗粒状系膜区及摸细
血管壁沉积。

3、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特点:
4、此型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70%有前驱感染,
起病急;
5、血尿明显,高血压、贫血和肾功能损害出现早,
病情多持续进展
6、50—70%补体C3持续降低,对提示本病有重要意
义;
7、本型治疗困难,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差,
半数病人10年后将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八)膜性肾病
病理特点:
1、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病变,早期于基膜上皮侧
见到多数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此后基膜逐
渐增厚,并向上皮侧形成钉突。

2、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细颗粒状在肾小球毛
细血管壁沉积。

3、电镜下于基摸上皮侧可见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字致
密物,伴广泛足突融合。

临床特点:
1、本型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起病隐

2、极易发生血栓拴塞并发症;
3、1/4的病例可自行缓解,尚未出现钉突前对激素和
细胞毒药物的治疗有效,钉突形成后治疗效果差。

(九)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特点:
1、光镜下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肾小球受累节段
的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
连),相应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2、免疫病理检查显示IgM、C3在肾小求受累节段呈
团块沉积。

3、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

临床特点:
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部分病理可
由微小病变型转变而来;
2、以肾综表现为主,血尿多见,可见肉眼血尿,高
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明显;
3、多数患者可伴有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
等近曲小管功能障碍的表现。

4、大多数病例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差,逐
渐发展至肾衰竭,部分病例治疗后病情可稳定。

三、并发症
1、感染
2、血栓、栓塞并发症
3、急性肾功能衰竭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步骤:
1、是否为肾病综合征;
2、是否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3、判断有无并发征。

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疾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少年儿童,有典型皮疹,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黑便,常在皮疹出现后1—4周出现肾损害。

其典型皮疹有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多发性浆膜炎等,并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3、糖尿病肾病:
肾综常出现在糖尿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肾淀粉样变:好发于中老年,分为原发和继发。

5、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本周蛋白阳性等。

五、治疗
1、一般治疗:饮食和休息
2、对症治疗:
(1)消肿利尿: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注
意渗透性肾病)、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及短期血液超滤脱水、腹水浓缩回收等。

(2)减少蛋白尿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
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使用原则:
①起始用量足,1—2mg/kg/d,用8周。

②减药要慢,有效病例每1—2周减1/10,减至20mg时更要慢。

③维持时间要久,减至10mg时维持时间要长(一年以上)
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用泼尼松龙。

注意激素的副作用:水钠储留、感染、消化性溃疡、肥胖、血糖增高、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激素敏感型、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
(2)细胞毒药物
①环磷酰胺
0.2 iv qod
0.8 1giv drip 次/月累积量6-8g
副作用: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脱
发、出血性膀胱炎。

②氮介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少用。

③其他:苯丁氮介、硫唑嘌呤
(3)环孢素
能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T细胞毒效应细胞,用于治疗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肾综。

骁悉(霉酚酸酯)
4、中药治疗
①雷公藤总甙
②中西医结合治疗
5、并发症的防治
(1)感染
(2)血栓和栓塞: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
时,可给予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制剂,
维持凝血时间于正常一倍,同时加用抗
血小板药,如潘生丁、阿斯匹林。

对已
发生血栓者应融栓治疗。

(3)急性肾衰:袢利尿剂、血透、治疗原发
病、碱化尿液。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饮食、转换酶
抑制剂、黄芪、他汀类降脂药。

六、预后
病理类型、临床因素、存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