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报纸深度报道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深度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新闻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即时、轻松和简短的信息,而不是深入、全面地了解一个事件或话题。
这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尽管面临困境,仍然有一些出路可以帮助新媒体重新恢复深度报道的力量。
新媒体需要意识到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并坚持不懈地追求报道的质量。
虽然新闻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浅尝辄止,但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读者渴望深入了解一个话题或事件的背后故事。
新媒体应该找到这部分特定群体,并为他们提供深度报道的机会。
新媒体可以通过创新的报道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读者,例如采用多媒体报道的方式,包括图片、视频、图表等,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复杂的信息。
新媒体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来扩大深度报道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新媒体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深度报道的片段或亮点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新媒体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读者进行互动,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反馈,以便改进报道的质量和内容。
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新媒体可以将深度报道的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去,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新媒体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共同推动深度报道的发展。
传统媒体对深度报道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新媒体可以借此机会与他们合作,共同进行深度报道。
新媒体可以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合作进行深度报道的跨平台推广,将深度报道的内容发布到各种媒体渠道上,以便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
新媒体可以通过开展深度报道的培训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的报道能力。
深度报道需要记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调查和写作能力。
新媒体可以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活动,让记者们学习和分享深度报道的经验和技巧。
新媒体还可以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深度报道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培养更多有深度报道意识和能力的新闻从业人员。
尽管新媒体环境对新闻深度报道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但仍然有一些出路可以帮助新媒体克服这些困境。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传统媒体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商业模式的转型。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度新闻报道成为了一大难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应对之道。
1.信息碎片化导致报道的肤浅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但是这也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
人们在浏览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报道,并不能提供深度的思考和分析。
新闻报道也受到了这种信息碎片化的影响,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了限制。
2.快节奏和短篇幅限制了深度报道的展开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往往更注重报道的时效性,而忽视了深度报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使用,人们更倾向于读取短篇幅的新闻报道,长篇幅的深度报道反而会受到冷落。
3.商业利益成为新闻报道的桎梏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主对于新闻报道的商业利益需求也进行了干扰和限制。
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和读者,新闻媒体可能会牺牲报道的深度和客观性,而更多地迎合读者的口味和广告主的需求。
这种商业利益的干扰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品质和深度。
4.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受到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使得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受到了挑战。
在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流传,人们很难分辨新闻报道的真伪。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的深度和专业性也受到了质疑。
1.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新闻媒体需要加强对于新闻报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只有具备了强大的专业团队和人才储备,才能够保障深度报道的进行。
新闻媒体也需要加强对于深度报道的引导和支持,给予专业记者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深度报道。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迫切需要思考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度新闻报道,如何保持新闻的高质量、深度和广度,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出路成为了当前媒体界和新闻从业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1. 短时效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时效性和即时性,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消息传播速度飞快,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追求的是在第一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出去,而非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这种追求短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模式,使得深度报道的时效性较长,很难在第一时间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2. 浅层化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媒体机构更倾向于报道热点事件、社会新闻和娱乐八卦等浅层内容,这种新闻报道模式很难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调查,导致新闻报道更多停留在表面,不能给读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3. 受众需求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更愿意接受简短的信息和娱乐化的内容,对于深度报道的需求减少,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所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4. 资源短缺深度报道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机构面临着经营困难、广告收入下降等诸多问题,很难有足够的资源用于进行深度报道。
以上种种困境,使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度报道变得异常困难,也导致了传统媒体在这一方面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1. 立足专业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度报道,媒体机构首先要保持自身的专业性,选取突出的深度报道主题,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出那些符合自己特点的深度报道和深度剖析的题材,以便在新媒体环境下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2. 多平台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机构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不仅在传统媒体上进行深度报道,还要充分借助网络、移动端等平台,将深度报道内容推送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去。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时代,新闻深度报道却陷入了困境。
困境一:消费习惯改变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步改变。
相比于长篇大论的深度报道,更多人更喜欢短小精悍的资讯。
这就导致了许多传统媒体的新闻深度报道收视率和点击率下降,营销价值大幅缩水。
困境二:新闻趋向娱乐化许多传统媒体为了迎合社会的消费习惯,不少新闻正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许多无关紧要的八卦信息和生活小窍门等内容被塞进了新闻报道中,浅显易懂且富有娱乐性的内容成了主流,而严肃的深度报道反而被边缘化。
困境三:审查制度难以逾越在某些国家,审查制度成为制约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因素。
政府机构对新闻审查的强制力度不断加强,有时甚至会直接威胁到记者的生命安全。
这给深度报道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突破困境?虽然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以帮助记者挑战这些困难。
出路一:新领域突围在传统媒体经济下行和新媒体崛起的过程中,许多传统媒体已经在探索新的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
例如,在影视剧、院线、游戏等领域中,许多传统媒体已经有了成功的尝试。
证明新领域可以解决老问题。
出路二:技术创新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深度报道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新闻采集、加工、传输和呈现等一系列环节都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和提升。
例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新闻自动化,可以大幅节省报道制作成本和时间;通过AR/VR技术,可以营造更加生动的报道效果,更好地传递深度信息。
出路三:依托网络优势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但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深度报道推广给那些有此类需求的受众。
例如,可以打造一个针对特定受众的深度报道平台,将内容更好地传递给对其感兴趣的人群。
在这个平台中,可精心制作个性化订阅功能,帮助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推荐最合适的深度报道。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传统媒体的转型,报纸深度报道的写作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在新时期,传统报纸在面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而深度报道作为其独特的优势之一,成为了传统报纸的重要资产之一。
对于深度报道的写作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的相关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深度报道的概念和特点。
深度报道是指记者针对某一具体议题或事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多角度的报道分析,对议题或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和解读。
相比于新闻报道的简短扼要,深度报道更加注重对事件的全面剖析和深入挖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考空间。
深度报道的写作需要有较强的采访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支持。
在新时期,由于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受众的需求变化,深度报道的写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这为深度报道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资源,同时也提高了报道的及时性和多样性。
受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深度和背后故事的了解需求也在增加,这为深度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新兴媒体的冲击也带来了传统报纸的压力,传统报纸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深度报道作为其独特的特色之一,成为了传统报纸的重要资产。
针对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的写作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传统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选题需要谨慎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趋势,同时也需要考虑记者的兴趣和能力。
深度报道的策划也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深度报道的形式和表现方式。
深度报道的调查和采访也是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的重要方向。
调查和采访是深度报道的基础,记者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多角度的采访获取足够的信息和素材。
在新时期,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这为深度报道的调查和采访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许多困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新闻内容也变得短小精悍,就是为了追求快速的传播和曝光量,这导致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减少。
新媒体的用户行为也对深度报道造成了压力,研究表明,网络用户阅读文章的持续时间平均不超过15秒,这限制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复杂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巨大,媒体机构不得不追求点击率和广告收入,这使得他们更关注点击量高、容易引发争议和热点话题,而忽视了有关公共话题和复杂性的内容。
尽管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很多困境,但也有一些出路可以改善这个状况。
媒体机构应该重新认识到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尽管短小精悍的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读者的口味,但深度报道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
媒体机构应该培养一支专注于深度报道的记者团队,他们可以从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调查角度来报道新闻。
新媒体平台可以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读者参与深度报道。
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来丰富报道,增加互动性,让读者更加投入。
新媒体平台可以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信息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可以为新闻深度报道提供支持和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深度新闻报道,提供经济和法律保障。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深度报道的认可和支持,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并对深度报道进行反馈和讨论。
新闻媒体和读者也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种良好的阅读生态环境。
媒体机构可以通过提供精准的推荐算法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深度报道推送给感兴趣的读者。
读者则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选择深度报道,参与讨论和思考。
只有媒体和读者共同努力,才能够改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许多困境,但通过媒体机构、政府、社会各界以及读者的共同努力,可以找到出路来提升新闻深度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加便捷快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也需要寻找出路。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1.信息碎片化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完整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而新媒体则偏向于快讯、短视频等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
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让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全貌了解不足,也使得新闻深度报道变得更加困难。
2. 点击量至上在新媒体环境下,点击量成为衡量一篇新闻文章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吸引更多的点击量,一些新闻媒体不得不以花边八卦、煽情标题等手段来吸引读者眼球,导致新闻深度报道的质量大大降低。
3. 时间压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新闻事件的更新频率也更高。
新闻媒体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这对深度报道的展开提出了时间上的限制。
1. 强化记者素质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深度报道的质量。
新闻媒体需要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根本上保障新闻深度报道的可行性。
2. 多元化报道方式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报道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新闻媒体可以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报道方式,如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等,使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又不失新闻深度。
3. 拓展合作渠道新闻深度报道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新闻媒体独立承担这一任务恐怕难以为继。
新闻媒体可以尝试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进行深度报道,从而分担成本,提高报道的可行性。
4. 引入专家意见对于一些复杂的新闻事件,单凭记者的力量可能难以做到深度报道。
新闻媒体可以引入专家意见,让专业的人士从专业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
5. 引入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新闻媒体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提高报道的呈现形式和深度。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一、深度报道的特点深度报道是新时期报纸中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的信息。
深度报道通常会在新闻事件或主题背后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通过对相关人物、事件和背景的全面掌握,为读者呈现更加详尽、生动的信息。
2. 独特的视角。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客观陈述,更注重发掘新闻事件或主题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含义,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事实,给读者以思考和启发。
3. 深入的调查。
深度报道需要进行前期的充分准备和调查,包括走访采访、查阅资料和数据,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 阐释事件的内在联系。
深度报道旨在揭示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寻找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二、深度报道的核心内容深度报道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件背后的故事。
深度报道要突破事件表面的现象,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呈现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2. 人物的内心世界。
深度报道通常会对事件中的重要人物进行深入描绘和分析,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从而使读者更加贴近事件和人物。
3. 社会现象的反映。
深度报道还可以从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入手,剖析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引发读者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4. 未来发展的展望。
深度报道可以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和思考,展望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和思考角度。
三、深度报道的创新思路为了保持深度报道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思路和表现形式。
以下是一些可供新闻工作者参考的创新思路:1.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深度报道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2. 多角度的视角。
深度报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社会、人物、历史、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报道,增加报道的立体感和深度。
4. 多元化的主题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媒体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转移。
这对新闻深度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新闻媒体难以维持传统的深度报道模式,往往只能迎合快节奏的时代需求,选择表面报道、短时间内快速刺激读者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点击和转发量。
这使得新闻报道的、印证和详细解释问题的深度和多样性大大较少,新闻媒体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 市场竞争压力:新闻业作为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需要不断推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新闻内容,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新媒体时代,如果不及时、快速地发布新闻,就会被网友所忽略。
因此,很多新闻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经常会将新闻简化或剪裁,以在速度和内容上保持平衡。
2. 人员成本压力:随着新媒体市场的发展,大量的优秀的作者、记者、采访组那么质量和数量的的恶性竞争,这使得新闻机构在资金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很多依托于广告投入的新闻机构所遇到的行业环境,也越来越严峻。
对于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以速度为前提的新闻报道才是新闻机构生存的唯一途径。
3. 阅读习惯变化:阅读习惯的变化是另一个导致新闻深度报道难以进行的原因。
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普及,人的注意力日益短暂,新闻机构也面临信息过载的现实,很难获得读者长时间的关注和浏览时间。
因此,新闻媒体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不得不更换短期型的新闻报道和呈现方式,以保证更高的点击率和转发率。
深度报道未来的出路1. 保持品质:在新闻深度报道的未来中,大家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品质以保持读者的信任和关注。
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应该把重点放在生产质量上,而不是数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实现深度报道。
2. 挖掘特色:另一个解决深度报道困境的方法是挖掘特色。
每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新闻媒体将有更多机会实现深度报道,并吸引特定受众,吸引他们参与媒体生态中,并成为忠实读者和用户。
3. 发掘新的报道领域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未来,也在于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多元化和开拓报道领域等方式来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报道。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低质量新闻充斥着网络空间,需要深度报道来揭示事实真相、探讨问题本质。
新闻深度报道能够帮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促进社会对复杂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它是监督权力、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新闻媒体作为第四权力,承担着传递信息、监督权力、引导舆论的重要责任,新闻深度报道正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新闻深度报道,提升新闻质量,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民主治理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1.2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
新媒体的快节奏和碎片化特点使得传统的深度报道模式变得困难。
传统新闻报道注重深入研究和全面呈现事实,而新媒体上的新闻更倾向于简短、直接,更注重速度和热点。
这导致了新闻深度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一定的忽略和边缘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过载也给新闻深度报道带来了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做到真正的深度报道成为了难题。
互联网上虚假信息和低质量内容的泛滥也使得新闻深度报道更加困难,新闻消费者容易被表面的热点所吸引,而忽视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报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新闻从业者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新闻深度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2. 正文2.1 传统新闻报道与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差异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与传统新闻报道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
传统新闻报道更注重事实陈述和客观报道,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深度报道更加强调内容的深度和独家性。
传统新闻报道通常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新闻事实,而深度报道则更倾向于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为读者呈现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信息。
对深度报道新趋势的思考
对深度报道新趋势的思考近年来,新闻媒介在深度报道上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效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但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需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深度报道,在质量、品种、写作技巧、时效等方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关于深度开掘问题。
深度报道贵在“深”。
目前,尽管不乏好作品,但相对来说,精品数量仍太少。
不少稿件有一定深度,但仍显得有些粗糙、平淡。
主要表现是:材料不丰富,主题不突出,本质点不透,叙述就事论事,时空跨度不大,缺乏典型佳例,第一手材料少,增添背景少,权威人士评论少。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事情的本质点透。
揭不深,点不透,讲很多道理,好像有“理论”,其实适得其反,令人生厌。
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映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端出来。
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乏味。
快速透视力又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情看准、点透。
但是,有了丰富的材料,没有透视能力,脑子里没有一把快的解剖刀,那也只能看到现象、表面。
所以,报道要有深度,就要勤于采访,还要勤于磨刀———学习理论,学习辩证法。
深度报道兼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但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反映所报道的题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这就要求记者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研究问题,并努力开掘,从超越“一般”中求深度,把丰富的材料和思辨色彩糅合在一起,回答社会和人们提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在选题上要宽严结合,把握好“度”。
从原则上说,只要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都可以选作深度报道的题材。
这种报道以它独有的深度和力度,要求记者具有宏观意识,善于按照事物本来的相互关系来看待或认识事物,善于从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冲击,新闻深度报道的难度也因此增加。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信息碎片化、时效性追求、观众口味化等问题,同时也需要寻求出路,寻找新的报道模式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碎片化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主要困境。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和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人们更倾向于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而对于深度报道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这就导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面临着观众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时效性追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另一个困境。
由于互联网的实时性和即时性,新闻媒体更加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而忽视了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观众更加关注即时的、热点的新闻,而对于长期、深度的报道则缺乏耐心和兴趣。
这就使得新闻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面临着时效性的压力和挑战。
观众口味化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之一。
随着信息的多样性和流行文化的传播,观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希望获取更加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新闻内容。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更加注重观众的口味和需求,寻找新的报道模式和内容形式。
一是寻找新的报道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多媒体的融合和互动性的体验。
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深度报道,如文字报道、图片报道、音视频报道等,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吸引观众的关注。
二是提高新闻报道的品质。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品质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需要新闻媒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操守,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赢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并需要探寻出路。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泛滥以及传播渠道多样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新闻深度报道的存续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信息碎片化和泛滥问题上。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
这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人们更愿意阅读简短、易消化的新闻内容,而对于深度报导则缺乏耐心或时间。
与此大量的信息源不断涌现,新闻内容的泛滥使读者对于新闻真实性和可信度产生怀疑,使得新闻深度报道的存在感减弱。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困境还包括传统媒体体制与商业化驱动的矛盾。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获取和传播新闻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
传统媒体的编辑团队往往能够提供深度报道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但在新媒体时代,个人和小型媒体机构也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新闻,这使得深度报道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商业化驱动的新闻生产模式也使得媒体更加注重点击量和广告收入,而不是深入报道和严谨的新闻观察。
这种商业化导向的施加压力往往限制了深度报道的空间和资源。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仍然有一些出路可以尝试。
媒体机构可以通过优化内容推荐算法来引导读者获取更多深度报道。
新闻平台可以通过分析用户兴趣,将更多深度报道的内容推荐给用户,帮助用户了解更多全面、深入的信息。
媒体机构可以加大对深度报道的投入,提供更多深入、有价值的内容。
这需要媒体机构调整资金和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对深度报道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深度报道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深度报道的支持和鼓励,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还可以通过与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来扩大影响力。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报纸深度报道已成为新时期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新
闻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目前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研究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深度报道是新时期报纸写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深度报道是指对事件或问题进
行更为细致、深入的报道,突出新闻事件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的背
景和深刻意义,以便于读者对事件或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因此,深度报道在新
时期报纸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其次,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规范。
写作深度报道需要有一定
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例如记者需要有广泛的阅读量、扎实的写作功底、良好的采访技巧以
及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能力。
因此,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便于更好地
完成深度报道的写作任务。
此外,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注意一些规范,例如要保护新闻事件涉及的个人隐私和商业
机密等,以保证报道的准确性、公正性和真实性。
同时,在报道的时候要采用多角度的观
点和对比的方式,深入分析问题的内在本质和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和评论。
这样,可以让读者从多个方面了解問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最后,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读者需求。
记者应该根据社会情
况和读者需求,选题合理、深入挖掘,让更多的读者从报道中获得启示和收获,帮助读者
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和发展动态,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新媒体中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速度和时效性,因此很少有时间和资源来做深度的调查和报道。
由于新媒体的碎片化特点,用户更倾向于浏览简短、有趣的新闻内容,而对于长篇的深度报道兴趣不高,这也导致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新媒体还面临着虚假信息的泛滥问题,许多新闻平台为了抢占用户点击率,往往会发布不准确或者未经核实的新闻,这对于深度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挑战。
面对这些困境,新闻深度报道仍然有出路。
新闻机构和记者应该加大对深度报道的投入,培养专业的调查记者队伍,不断扩大深度报道的覆盖领域。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文化底蕴和品质的体现,只有通过深度的分析和探索,才能真正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新闻报道。
新媒体平台应该给予深度报道更多的空间和关注,并提供给用户更多优质的深度报道内容。
新媒体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兴趣,通过个性化推荐等方式,让用户更容易接触到深度报道。
新媒体还可以加大对深度报道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对深度报道的认知和接受度。
新闻机构和记者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创新深度报道的形式和方式。
可以将深度报道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形式,让深度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
可以利用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接受用户的反馈和意见,从而提高深度报道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新媒体监管,严惩发布虚假新闻的行为。
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的判断和决策,还会损害新闻行业的信誉和形象。
对于发布虚假新闻的新闻平台和记者应该依法严惩,并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监管体系,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和监督,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困境,但仍然有出路。
只有通过新闻机构、记者、新媒体平台等各方的努力,才能推动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新闻信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出路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方式、传播途径、受众群体全面改变,新闻深度报道在面对挑战与困境时也发出了探索新出路的呼声。
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新闻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而且易于获取和传播,尤其是以短视频、直播和小程序等方式呈现的娱乐化内容更容易得到用户关注和传播。
这种信息呈现方式的带来的意义不容忽视,它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让更多的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增强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如何找到新闻深度报道的出路?首先,新闻报道应该注重翻译,加强沟通和合作,以扩大深度报道的产量。
这要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以及受众等方面入手。
媒体机构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放在制作深度报道上,对此可以增加相关人员的配置、提高其专业素养,并将算法等技术应用于深度报道的生产过程中。
此外,新闻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深度报道技能。
同时,也要探究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推广深度报道。
受众则应该有更强烈的意识去接受深度报道,关注和支持深度报道,积极参与深度报道的探究与讨论。
然后,新闻深度报道需要更多地站在人文视角上,促进社会成长。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有一种深度报道的新闻解读来引领他们,更需要一种有关人文关怀的深度报道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需要关注社会的核心问题,以人性化的视角探究、分析与阐释当前的新闻热点,彰显人文关怀和大众智慧。
只有这样,深度报道才能真正做到让新闻“有深度”。
此外,在新闻深度报道方面,多元化内容才是一条可取的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不仅应该做好新闻报道,也要关注图像、音乐文化等方面,那些不仅是传递情感,反映人文关怀也能吸引读者目光。
同时,新闻媒体可以探索更为贴近市场需求的深度报道主题,比如科技、医疗、环保等深度报道,接地气的新闻内容能够更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
总之,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度报道已经走到了尽头。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逐渐多元化,而报纸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在新时期仍然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报纸需要进行深度报道写作的研究,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并在新媒体时代保持竞争力。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应更加注重调查与解释。
在面对海量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时,报纸应该突出深度报道,通过深入调查和探讨,还原事实真相,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与网上新闻的简短、碎片化报道不同,报纸应该注重解释性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详细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本质和影响。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更加注重专题报道和深度分析。
报纸可以选择热点问题或者特定领域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对该课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信息。
深入分析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讨论的平台,使读者对该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更加注重适应读者需求与习惯。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报纸需要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倾听读者的声音与需求,以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内容上,报纸可以选择新颖有趣的题材,提高读者的兴趣;在形式上,报纸可以多样化媒体形式与技术手段,让读者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个方式来获取信息。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更加注重创新。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开拓新的报道形式与内容。
在写作方式上,报纸可以尝试结合文学与新闻的元素,打破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以更富有感染力和创意性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在报道内容上,报纸可以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与民生议题,展现真实的人物故事与社会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提高新闻媒体的竞争力,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推进新闻行业的发展。
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纸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不断创新和进步,把握住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机遇和挑战。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
论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报纸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深度报道不仅是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
本文将对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与发展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现状。
由于传统报纸的撰写环境与传播途径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深度报道写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报纸编辑室已经变得不再是硬性的写作场所,越来越多的编辑和记者更喜欢在家、咖啡厅或者图书馆等自由的地方进行创作。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写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还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例如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等,这些媒体形式给传统报纸带来了新的挑战。
需要关注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重要性。
深度报道作为传统报纸的一大特色,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深度报道不同于新闻快报,它更注重于事件的深层次挖掘,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趋势等。
深度报道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故事,提高读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深度报道能够增加报纸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报纸的品质和含金量,增加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和依赖度。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在传统报纸中的地位不可小视。
接下来,探讨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深度报道写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报道的素材和信息来源,可以帮助记者更深入地挖掘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为深度报道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通过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等渠道,深度报道可以更迅速地传播到更多的读者群体中,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还需要更加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兴趣,创新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环境。
在此背景下,新时期报纸深度报道写作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形势下报纸深度报道的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获取海量的新闻,传统媒体在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
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得以生存乃至更好地发展,成为传统媒体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标签:报纸;深度报道;思考[一、成就与发展趋势特色是报纸的生命,办出报纸特色的关键在于加强深度报道。
现在我国的绝大多数报纸都非常重视深度报道,见诸报端的各类深度报道具有背景丰厚、内容翔实、分析深透的特点,他们充分利用深度报道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
深度报道在报纸的崛起,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适应我国正在进行着的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需要。
改革使我國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政治、经济、文化、民风和社会心理等等发生了人们始料不及的裂变,许多问题急待解答。
在新旧体制交替转换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撞击,不同群体的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使人们既对改革充满希望,又产生着许多困惑。
改革是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作参照系的情况下进行的,成功与失败并存,各种因素互相牵制,使改革显得步履艰难,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此长彼消,对改革者是与非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这些社会现象折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不可避免地与报纸联系在一起。
新闻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理应反映变革社会的各种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和事物。
然而,按照单维的思路,对事物作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非白即黑的判断的两极式报道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庞杂的社会内容,从读者的心理来看,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已经不同于过去。
对客观事物的变动,人们不满足于一般性的了解,他们还想知道这些变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前景是什么?这样的报道任务,一事一报、动态性的消息,包括评述性的报道也难以胜任,深度报道便应运担负起这一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闻记者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了,不再只是简单的“传声筒”,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促使他们去独立思考。
改革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这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记者、编辑。
二、当前报纸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抓好深度报道是报纸日常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深度报道往往抓住重大的社会问题,反映复杂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并对它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的工作中常常起着导向引路的作用,因而探讨深度报道在报纸中出现的原因及采写上的误区,明确深度报道采写的具体要求,提高新闻记者采写深度报道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深度报道潮涨潮落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在西方被称“大报道”或“特写”。
在我国,它是为了适应国家在进行着的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需要而出现的。
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因此,在深度报道中往往要求提供大量系统的背景材料,它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来加以考察,着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崛起除了与其它媒体竞争的原因之外,更深层原因是读者需要,改革使我国延续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问题急待回答,在新旧体制交替转换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撞击,不同群体的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使人们对改革既充满了希望,又产生了许多困惑。
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受众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意味着什么,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从而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深度报道的出现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因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目前深度报道的现状是,有关深度报道的文章频频见报,但深度报道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数量比较少;二、质量普遍不高。
分析其中原因有三:一是新闻观念不是很新。
那种上传下达、按部就班的宣传方式仍然充斥于大多数编采人员头恼,旧的思维定式没有打破。
二是业务功底不够深。
表现为综合分析能力、驾驭多体裁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够。
三是市场效益意识淡薄。
主要是一部分人读者意识淡薄,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不思研究、不去把握,缺乏创新精神,不下功夫抓写深度报道,影响了报纸质量。
(二)深度报道采写误区深度报道潮涨潮落,除了社会的一些客观原因之外,就记者而言,深度报道高难度的采写要求和记者采写能力的相对疲软,以至出现了许多采写上的误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度报道的健康发展。
误区之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时下一些记者热衷于参加新闻发布会,凑饭局捞实惠,这种风气在新闻界颇有市场,这种作风和党的优良传统是相左的。
误区之二,采访不够深入,浮在面上。
有些记者感到深度报道难以驾驭,往往拐进死胡同出不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深度报道采写的方式不适应而引起的困惑。
长期以来,新闻采写方式局限于一种接受型,记者与被采访者定格为取与予的关系,记者习惯于一成不变的足跑经验,跑会议,追逐“头头脑脑”要现成的材料,以会议和文件为拐杖去采写新闻。
深度报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传统的采写模式,它要求记者自觉去开辟新闻采写的渠道,深入调查、深入研究,、深入思考,从而挖掘出具有深层涵义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采访。
采访不深入,报道必然缺乏深度。
而我们的一些新闻记者摆开写深度报道的架式,却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新闻报道的采写方式,这样写出来的新闻充其量只有深度报道的“壳”而没有深度报道的“质”。
误区之三,材料不够理论凑,为理论而理论。
读者喜爱深度报道,因为深度报道适应了读者全方位了解社会了解问题的要求,它给读者以启迪,对读者能起到“解惑”的作用。
读者通过从中了解到的信息,校正自己的方向或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它对读者的影响是以读者喜闻乐见,乐于接受为前提的。
然而,现在的一些深度报道却由于其可读性差而使讯道受阻。
人们常说“形象大于思想”而我们的一些深度报道却是思想大于形象。
有些记者把深度报道当作负载理论,随意罗列事例,贴理论标签的工具。
由于采访不够深入,掌握的材料不够,写作时一旦陷入困顿,便出现了“材料不够议论凑”的现象,打起思辩的幌子,表现出矫揉造作的唯理主义倾向,使新闻报道理论化,学术化,理论思辩大于新闻事实。
(三)努力提高记者采写深度报道的能力面对当前深度报道采写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寻求新的对策,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以提高新闻记者采写深度报道的能力势所必然。
1.深入采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党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存在于客观实际生活中,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活动中,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能否真实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决定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因而,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新闻工作者的立业之本,许多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依靠它而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
同时,调查研究作为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从根本上说是对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就其裨而言是一种专门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闻采访就是为采集新闻,遵从新闻规律而进行调查研究,要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到第一线去调查研究。
因而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业务能力、专业水平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下的主要方面。
缺乏调查能力或不愿做调查研究工作的记者,都是不合格的记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深度报道抓的是重大社会题材,反映的是纷繁复杂的问题,它要求新闻翔实,内容厚实,材料扎实。
写好深度报道的关键在于记者作好过细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系统、跟踪式的调查研究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记者对要进行深度报道的问题才有发言权,深度报道的“深度”才出得来。
那种远离群众、远离事实、远离新闻源,浮在生活层面上,缺乏吃苦精神的记者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有价值的深度报道的。
2.在“三贴近”的交叉点上做文章毫无疑问深度报道要抓重要新闻或社会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具体题目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或挖掘呢?这就要求记者寻找“三贴近”的交叉点,在“三贴近”的交又点上做文章,力求做到同中央精神贴近,同实际工作贴近,同群众脉搏贴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深度报道关涉面大,在选题上,“三贴近”缺一不可:有的深度报道与群众脉搏贴得很近,群众很关心,但于实际工作无补。
有的深度报道单纯从宣传角度切入,群众不一定“买帐”。
寻找“三贴近”的交叉点,既是写深度报道的难点,也是对记者能力的挑战。
3.树立“三个意识”首先要树立宏观意识。
深度报道不但要抓问题,还要抓深度。
上下求索,纵横对比,事理结合,阐发真知是它的显著特点。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树立宏观意识。
宏观意识就是一种大局观全局观。
要写好深度报道,必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一般说,深度报道要从微观入手,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却要有宏大的全局背景,微观的新闻事实需要从宏观上去把握。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是写不好深度报道的。
其次,要树立理论意识。
深度报道往哪儿“深”,一方面要了解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采访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还要往理论上深,加强思想性。
单纯记载事实不是深度报道的追求,说明、解釋、理性的作用在深度报道中十分重要。
深度报道理论深度的实现,需要记者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深的思想修养,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有较深的修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发展形势以及世界发展形势,洞察所报道事物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需要明确的是,写深度报道虽然要有理论意识,但偏向理论,用理论淡化或淹没新闻事实也不是发展方向,深度报道既要担当起社会思辩和认识的功能,又要符合新闻传播规律,那种动辄打起思辩的招牌空发议论的做法读者是深恶痛绝的。
再者,还要树立建设意识。
深度报道要抓现实重大问题,必然会涉及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疑点”、“敏感点”等问题,这势必会触及到种种现实矛盾。
对这些问题怎么看怎么写?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无论在选题选材上还是在行文用语上,少一点情绪化的东西。
多一点建设意识,即多考虑报道的社会正面效果。
〔责任编辑: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