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一览表

合集下载

表现手法一览表

表现手法一览表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的后四句用的就是渲染的表现手法。“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如何?通过这四句诗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场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烘托
烘托,本义指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在文章里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正如清代刘熙在《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简言之,就是侧面描写。
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反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步骤二)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现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步骤四)。
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1对比:两物出现不分主次共同表现思想、意境
2衬托:两物出现,主次分明
3渲染烘托:多客一主,侧面描述、铺排,突出主体(渲染氛围,烘托感情,一事暗示另一物)
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
【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
联想、想象既是一种表现手法,也是最为普遍的思维方式,几乎没有没有想象的诗歌,因而在考试时往往是顺用而非专用。
想象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之欧阳法创编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之欧阳法创编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语文的表现手法吗?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
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以乐景衬哀情)间接抒情事物:托物言志(“志”即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咏物诗)古/今事:借古讽/伤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咏史怀古诗)典故:用典抒情描写手法:动和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点和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远近高低里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仰视、俯视、由外到内、由内到外)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不同的感官(视、听、嗅、触、味)相结合(视听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虚写(曲笔)、对面落笔(以对方写自己)2.表现手法(狭义):对比、象征、联想与想象、衬托、烘托、渲染、比兴、曲笔、用典3.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对偶、设问、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叠字等4.结构特点(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浑然天成、画龙点睛、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

即广义的表现手法指的是除修辞手法外的其他手法。

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中考古诗文15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览.doc

★中考古诗文15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览.doc

★中考古诗文15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览古诗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必考的内容,对于古诗文的常用表现手法大家要认真了解,这样才能轻松答题,下面教育为大家带来中考古诗文15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览,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掌握。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完整word版)表现手法一览表

(完整word版)表现手法一览表
作用
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借景抒情
特点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春》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用
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出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令读者产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受。
作用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前后照应(5年5考)
特点
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的。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感人的背影。
如《藤野先生》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作用
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烘托渲染(5年3考)
特点
用衬托或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事物特征鲜明。
作用
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伏笔(5年3考)
特点
①伏笔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②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象征
特点
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
如《海燕》。
作用
使所要表现的感情更为含蓄、深刻,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增强感染力和文章的表现力。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doc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doc

表现手法1.托物言志2.烘托3.渲染4.反衬5.抑扬6.虚结合特征例句及分析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例如:“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此诗运心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术手法。

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作为陪衬。

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夜的静。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面着意描写。

别时伤感的气氛。

例如:《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乐景写哀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情;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以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动衬静,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一起进行对照。

常见的反衬有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

又如,欧阳“以乐景写哀情” “以动衬静”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

“以静衬动”等。

离愁渐远渐无穷。

”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

例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这首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完整)古诗中表现手法及作用

(完整)古诗中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中考题型: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

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古诗人喜欢用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杜鹃表示感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

2。

托物言志、托物喻理,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二、描写手法1。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前一句直接描写了空山的寂寥静谧。

山“空”,是因为杳无人迹。

“但闻人语响”,是用有声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也不会无声。

“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

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人语”都“响",更显示了环境的沉寂.作者以动衬静,将“静"表现得很含蓄,更具韵味。

2。

虚实结合。

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3。

对比。

白居易《卖炭翁》中将卖炭翁与黄衣使者进行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白居易《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一束牡丹的花价就等于十户中等人家交纳的赋税。

通过数量的对比揭露了官僚贵族买花竞相玩乐,挥霍无度的罪恶。

4.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2020/3/27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种: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常用的表现手法有20情,虚实结合,象征,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照应,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感官描写,夸张,抑扬,故意,指小处落笔,大处落眼,写小的误会和巧合。

(一)以小见大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往往借助平凡、具体的小事,或生动的细节描写,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表《变色龙》中,街头巷尾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却达深刻的道理。

官僚警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表现了一个尖锐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具,专制制度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这种小事情反映的重大问题,就是《赵普》中“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和“他日补缀以小见大。

旧纸,复奏如初。

”两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赵普的勇气、毅力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都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借物喻人,明着写物,实质写人。

通过对物的歌颂来赞美和物具有同品质的人,这是写人常用的一种写法。

阅读这类文章关键在于抓住物与人相似的地方。

如《白杨礼赞》,借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比喻北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孤雁》(唐/杜甫)中,作者自喻,表现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中还有一群野鸦“鸣噪自纷纷”,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

(三)托物言志,明着写物,实质是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明作者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这种写法与借物喻人一样,抓住物与人的相识之处。

《石榴》描绘外在美和内在品质,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12020/3/27也是作者理想、追求和志向的体现。

古诗词中也比较多见。

,指让感情依附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四)借景抒情发感情。

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和条件,情要从景中引发,与写景的特征相关联,这样的情才真,才充分,才具体感人。

常见的方式有: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美景、哀景)衬情,一切景,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笔下的春草语皆情语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汇总

常见的表现手法汇总

文章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

24种常用表现手法分别是什么?

24种常用表现手法分别是什么?

24种常⽤表现⼿法分别是什么?什么是表现⼿法?表现⼿法是⼀种语句组织⽅式,从⼴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的特殊的语句组织⽅式。

分析⼀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式。

常⽤的表现⼿法有哪些?常见的24种表现⼿法: 联想(想象)、铺垫、象征、对⽐(对照)、衬托(烘托)、抑扬(欲扬先抑)、(前后)照应、正侧描写、虚实结合、托物⾔志、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衬托或渲染、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典、⽩描、开门见⼭、点⾯结合、以⼩见⼤、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1、联想、想象:联想由⼀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个典型。

想象是⼈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丰富⽂章内容,使⼈物形象更丰满、⽣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动感⼈,增添艺术感染⼒。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潮到来之前的⼀系列⾮主情节。

作⽤:显⽰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和说服⼒;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章更含蓄些,运⽤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寻味。

4、对⽐(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较。

作⽤: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把要贬抑否定的⽅⾯和要肯定的⽅⾯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个⽅⾯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前后对⽐,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这种⽅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1、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2、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3、联想和想象?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

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

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想象。

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

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4、渲染与烘托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

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归纳

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归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远、近、高、低相结合(6)色彩搭配(7)白描手法(1)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远近高低相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表现手法表格总结

表现手法表格总结

表现手法表格总结一、修辞类名称定义例句作用或效果例题(作答方法)比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拟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沟通物性人情,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借代樯橹灰飞烟灭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借代。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言河之小,连小舟都容不下。

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达到了意境美与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反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议论说理,强调强化;抒情写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感染力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

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对比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答:对比,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象征
特点
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
如《海燕》。
作用
使所要表现的感情更为含蓄、深刻,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增强感染力和文章的表现力。
欲扬先抑
特点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开始写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的讨厌,而后面又写她买来《山海经》,“我”心生敬意。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能给人以意外的惊喜,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作用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前后照应(5年5考)
特点
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的。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感人的背影。
作用
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借景抒情
特点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春》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用
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出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令读者产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受。
作用
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铺垫(5年3考)
特点
①铺垫是“显性”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②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
作用
铺垫是为了通过描绘次要人物或将要事件来衬托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衬托(5年3考)
特点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是衬托。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
如《藤野先生》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作用
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烘托渲染(5年鲜明。
作用
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伏笔(5年3考)
特点
①伏笔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②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文学类作品阅读·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
对比
(5年
6考)
特点
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形式。横向对比,就是将几个不同的人、事、物进行对比。纵向对比,就是将一个(类)人、事、物同时间点所呈现出来的物象、特征进行对比。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见小说阅读《旅游》。
作用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隐性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前有伏笔,后有应笔。
设置悬念
特点
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总是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