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PPT课件
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 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 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角度:求知方面--应该虚心求教、实事求是
启发: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 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 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 更多的知识。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大家都知 道的一个为人准则,但下面这个故事就大相 径庭了。 • 有一位哲学家,海边亲自经历了一艘客 轮遇难,船上的水手、乘客没有一人得以生 还,他痛骂上苍不讲理,难道就因为一个罪 犯在这艘船上,竟然让众多无辜的乘客同样 受害吗?。当他正在怒骂的时候,有一只蚂 蚁突然咬了他,这位哲学家更生气民,随即 踩死了其它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 身了,用拐杖敲着哲学家,说:“哈哈!你 用上苍的方式,对待可怜渺小的蚂蚁,难道 你还有资格去说上苍吗?”
可举反例揠苗助长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破茧伤蝶……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大车无輗(ní ),小车无軏(yuè), 其 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翻译参考: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 那它靠什么行走呢?”
• • •
•
• •
•
翻译参考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努力做到使粮食充足、军备 强大、人民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 ‘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 项中哪项可以去掉? 孔子说: '军事。‘ 子贡说: 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 可以去掉?‘ 孔子说: 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 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 重点翻译: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①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充足
角度:求知方面--应该虚心求教、实事求是
启发: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 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 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 更多的知识。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大家都知 道的一个为人准则,但下面这个故事就大相 径庭了。 • 有一位哲学家,海边亲自经历了一艘客 轮遇难,船上的水手、乘客没有一人得以生 还,他痛骂上苍不讲理,难道就因为一个罪 犯在这艘船上,竟然让众多无辜的乘客同样 受害吗?。当他正在怒骂的时候,有一只蚂 蚁突然咬了他,这位哲学家更生气民,随即 踩死了其它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 身了,用拐杖敲着哲学家,说:“哈哈!你 用上苍的方式,对待可怜渺小的蚂蚁,难道 你还有资格去说上苍吗?”
可举反例揠苗助长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破茧伤蝶……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大车无輗(ní ),小车无軏(yuè), 其 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翻译参考: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 那它靠什么行走呢?”
• • •
•
• •
•
翻译参考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努力做到使粮食充足、军备 强大、人民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 ‘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 项中哪项可以去掉? 孔子说: '军事。‘ 子贡说: 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 可以去掉?‘ 孔子说: 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 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 重点翻译: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①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充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优秀课件
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 事不成。”
为:担任,作为。 宰:城邑的长官。 问:请教。 无:通“毋”,不要。 达:达到(目的)。
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 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 行之哉?"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 行,靠什么行走.
①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 ②而:表假设,如果 ③是:这
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之。”
①之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食:通“蚀”,亏损;
④之3:代词,他。
⑤更:改正(变)
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①小人:人格卑下的人 。 ②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 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①如之何:意为“怎么办”或“怎 么”;
②者:“的人” ③末如之何:末,无;拿他没有 办法;
承认无知,不是安于无 知。面对问题,要肯动脑筋, 勤于思考,这才是理性的态 度、哲人的思辨。
对待无知----实事求是
• 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启示?
1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 川:河。 逝者:往者,过去的。 斯:这
孔子认为:人应像松柏一样,要 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各种 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 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 珍惜时间。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惜时奋 干
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从政----“欲速则不达” 4、治国----“民无信而不立” 5、处世——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惜时奋干
为:担任,作为。 宰:城邑的长官。 问:请教。 无:通“毋”,不要。 达:达到(目的)。
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 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 行之哉?"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 行,靠什么行走.
①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 ②而:表假设,如果 ③是:这
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之。”
①之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食:通“蚀”,亏损;
④之3:代词,他。
⑤更:改正(变)
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①小人:人格卑下的人 。 ②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 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①如之何:意为“怎么办”或“怎 么”;
②者:“的人” ③末如之何:末,无;拿他没有 办法;
承认无知,不是安于无 知。面对问题,要肯动脑筋, 勤于思考,这才是理性的态 度、哲人的思辨。
对待无知----实事求是
• 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启示?
1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 川:河。 逝者:往者,过去的。 斯:这
孔子认为:人应像松柏一样,要 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各种 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 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 珍惜时间。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惜时奋 干
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从政----“欲速则不达” 4、治国----“民无信而不立” 5、处世——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惜时奋干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课件
欧角姆龙度贸:易(求上海知)有方限面公司-------实事求是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知之为知之 不知网络知
选文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无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 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
"(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 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
,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 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角欧姆度龙贸:易(对上海待)有错限公误司 ----知错能改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两小儿辩日 •
孔子东游,见两小 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
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
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
(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
凉乎?”
智欧者姆龙千贸易虑(上,海)必有限有公司一失
渐强盛,最终统一全国。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 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 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 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
欧姆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知之为知之 不知网络知
选文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无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 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
"(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 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
,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 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角欧姆度龙贸:易(对上海待)有错限公误司 ----知错能改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两小儿辩日 •
孔子东游,见两小 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
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
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
(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
凉乎?”
智欧者姆龙千贸易虑(上,海)必有限有公司一失
渐强盛,最终统一全国。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 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 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 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
欧姆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用课件
02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的含义
解释与理解
01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
02
它告诫人们要对自己所知道和不 知道的知识保持诚实,不要夸大 或缩小自己的认知范围。
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学习上
在人际交往中
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要有清晰的认知 ,不要不懂装懂,同时也要勇于承认 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学习。
案例二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在扩张过程中 ,理性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扩张实践
案例一
某年轻人在学习新技能时,不盲目追 求速成,而是踏实学习,遇到不懂的 问题及时请教,最终成为该领域的专 家。
案例二
某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诚实回答问 题,对于不知道的答案不胡乱猜测, 而是表示会后查询,给面试官留下良 好印象。
促进自我反思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不可 怕,反而能促使个人进行 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不 断完善自己。
增强学习能力
承认自己的不足可以激发 求知欲,促使个人主动学 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和综合素质。
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促进团队协作
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可以促进团 队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形成
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提升组织文化
这种态度可以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
承认无知能激发组织的创新精神, 鼓励员工挑战传统思维模式,推动 组织变革和创新。
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促进知识共享
承认无知并愿意学习的人越多, 社会的知识储备就越丰富,有助
于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学会从失败和错误中汲取教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精PPT共17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
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课件实用版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人近一,智儿而曰者日:中千“时我远虑以也日,。始”出时去 不 智? 时近也一必。儿有以日一初出失远。,而日中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 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 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 知乎?”
3、从政----“欲速则不达” 4、治国----“民无信而不立” 5、处世——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惜时奋干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 • 其何以行之哉?(其以何行之哉?) • 于斯三者何先?(于斯三者先何?)
• 介词短语后置句: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于)躬自厚责而于人薄责)
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①小人:人格卑下的人 。 ②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过:犯错误。 ④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
正视错误很重要,而改正错 误更重要。“过而不改,是谓 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 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 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6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扩大、光大。使动,使‥‥显扬。
于
责
• 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①躬自:自身、自己
②厚,薄:多,少;
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为人处世应多替别人考 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 题。若一旦发生矛盾,应 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 味指责别人。
与人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
承认无知,不是安于无知。 面对问题,要肯动脑筋,勤于思 考,这才是理性的态度、哲人的 思辨。
3、从政----“欲速则不达” 4、治国----“民无信而不立” 5、处世——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惜时奋干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 • 其何以行之哉?(其以何行之哉?) • 于斯三者何先?(于斯三者先何?)
• 介词短语后置句: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于)躬自厚责而于人薄责)
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①小人:人格卑下的人 。 ②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过:犯错误。 ④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
正视错误很重要,而改正错 误更重要。“过而不改,是谓 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 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 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6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扩大、光大。使动,使‥‥显扬。
于
责
• 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①躬自:自身、自己
②厚,薄:多,少;
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为人处世应多替别人考 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 题。若一旦发生矛盾,应 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 味指责别人。
与人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
承认无知,不是安于无知。 面对问题,要肯动脑筋,勤于思 考,这才是理性的态度、哲人的 思辨。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
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 , 其何以行之哉? 小车无軏 ,_________。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7、 岁寒,___________。 不舍昼夜 8、 逝者如斯夫,______!
拓展阅读: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 (1)矣?”子曰: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 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 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 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 “ 噫 ! 斗 筲 之 人 (4) , 何 足 算 也 ? ”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 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 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 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 斗筲之人:筲,音 shāo ,竹器,容一斗二升。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孔子诚信的原则:
人必须讲诚信,这是一般原则,不是无 条件的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 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按照孔子孟子 的看法,道德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 行必果”。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 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 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孟子说: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 在。”
引用论证: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巴金老先生在《小狗包弟》勇于反省自己在文革期 间对小狗包弟犯过的错。
二战后,德国敢于承认发动大战的错误,得到国际 的认可和原谅,而日本则相反。
维利 · 勃兰特向纪念碑献上了花圈,面色凝重,垂首肃穆,突然他 双腿弯曲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 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军队残酷杀害的 无辜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 罪。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件
劝学
背一背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想一想
有一次,他和亲戚出去街,看到有人在卖 山药,就问商家:“一棵树上一年能结多少山药?” 商家听后笑个不停,说山药都在地里生长。“我 们邻居家就有山药树,我过去还到他们家摘过山 药。”虽然他这样辩解,但心里还是发虚,因为 他知道自己的邻居家根本没有山药树。
想一想
【知行合一】
小明有道数学题搞不明 白,老师讲完后,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劝学
读一读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读一读 【出处】
《论语·为政》
【古语今说】 懂道理就是懂道理,不懂道
理就是不懂道理,这才是明智的。
看一看
想一想 【明道喻理】
不懂装懂 古时候,有一个人去外地走亲戚,刚到一个 新地方,很多事情都不懂.可是这位先生偏偏不 愿意请教别人,怕别人笑话他无知,宁愿不懂 装懂,反而闹出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 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 恨."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
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 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 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 以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 原则。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14
15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
【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 以掩饰。”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
1
孟孔子子《的天智慧论,》是“无关于用现之实辩生,存不的急智慧之,察是,切弃合而现不实治。2 ”
文题解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 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 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是所谓 的“知”。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哲人的 思辨。
3
4
你
5
6
7
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8
选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 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告诉我们:人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 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 恨."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
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 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 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 以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 原则。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14
15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
【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 以掩饰。”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
1
孟孔子子《的天智慧论,》是“无关于用现之实辩生,存不的急智慧之,察是,切弃合而现不实治。2 ”
文题解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 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 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是所谓 的“知”。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哲人的 思辨。
3
4
你
5
6
7
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8
选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 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告诉我们:人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公开课课件剖析PPT32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公开课课 件剖析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吁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解析共39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不知》解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含教案完美版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选文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 1、輗: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 2、軏:车杠前端与横木衔接的销钉 3、其:副词,怎么,难道。 4、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译文】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 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车辕和 横木衔接的木销子) ,小车没有軏(车杠前端与 横木衔接的销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1、求学: 正视无知、勤于思考、自强不息 (第1、2、6、12则)
2、做人: 知错能改、宽恕、诚信、有气节
(第3、4、5、7、9、11则)
3、为政: 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失信于民 (第8、10则)
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_不_知_为_不知 ,是知也。
重点翻译: 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 得不去掉一项; ②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 ③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译文】
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 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 了。”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 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 的武器装备。”
角度:与人相处--责己从严,待人以宽
选文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 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重点翻译: 1、为:担任,作为。 2、宰:城邑的长官。 3、问:请教。 4、无:通“毋”,不要。 5、达:达到(目的)。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 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 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 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 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都 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 “欲速则不达”。
选文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 1、輗: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 2、軏:车杠前端与横木衔接的销钉 3、其:副词,怎么,难道。 4、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译文】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 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车辕和 横木衔接的木销子) ,小车没有軏(车杠前端与 横木衔接的销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1、求学: 正视无知、勤于思考、自强不息 (第1、2、6、12则)
2、做人: 知错能改、宽恕、诚信、有气节
(第3、4、5、7、9、11则)
3、为政: 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失信于民 (第8、10则)
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_不_知_为_不知 ,是知也。
重点翻译: 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 得不去掉一项; ②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 ③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译文】
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 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 了。”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 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 的武器装备。”
角度:与人相处--责己从严,待人以宽
选文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 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重点翻译: 1、为:担任,作为。 2、宰:城邑的长官。 3、问:请教。 4、无:通“毋”,不要。 5、达:达到(目的)。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 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 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 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 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都 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 “欲速则不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只有勤思考,才能解疑惑
【小结2】: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2--------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原文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这才算是真正的过错啊!”
翻译重点: ①过1:名作动,犯了过错 ②是:代词,这,此 ③谓:算是,称作 ④过2:过错
【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
【小结4】: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4-------严律己 宽待人
【原文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 軏 ,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怎么可以.就像大 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前行呢?”
重点翻译: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前行.
【小结5】: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4-------诚信—-处世之本
【思考】孔子很强调“信”,那么,他是不是绝 对地,无条件地推崇“信”呢?
(提示:结合课文P21思考与练习2)
【小结】:孔子讲诚信,有一个前提:要符合礼的 规范,不违背道义。按照孔子与孟子的看法,德行高
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所以孔子说: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就是说,言语一定
【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
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
【小结】: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1--------
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思考2】正视自己的无知,是否意味着安于自 己的无知?如果不是,孔子认为面对问题又应当 如何处理呢?
【原文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 矣!”
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小结3】: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3--------
真正的错误不在犯过错,而在犯了错之后不改正。 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补充】:事实上,孔子的这种正确面对自己错误 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
【原文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 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重点翻译: 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 ②之2:主谓间,无义不译; ③食 通“蚀”; ④之3:代词,他。 ⑤更:改正(变)
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的
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中庸
中庸与礼
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
《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治中 也。”礼的基本作用是治中,中的最大社会意义就是守礼。
中庸与仁
【本课重点文言知识积累】
个别字词补充解释: 1. 是知也, 2. 必不得已而去 3. 人能弘道 4. 足食,足兵 5. 则远怨矣 6. 不舍昼夜
“知”通”智”, 智慧 聪明 去掉 使……光大 使……显耀 使……充足 使……远离 舍弃
过也,人皆见之 其何以行之哉
代词 ,代他 助词,不译 又如” 如之何 ”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是不知怎么 (对待他)了.”(或: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
翻译重点:
①如之何:古汉语固定形式,意为“怎么办”或 “怎 么”;
②末如之何:“末”通“无”,“无如之何”指拿他没有 办法;
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思考】 孔子认为面对问题要不停地念叨 “怎么办啊, 怎么办啊”,为什么呢?
“执中”应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而内心 的“执中”就是仁。孔子还以“射”来作比喻,说明“中庸”, 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自己主观方面,己心正 则己身正,己身正在则矢无不正,射无不中。
【小结】:仁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标准,仁是前 提,礼是目的,二者之联结,便是中庸之道
【原文8】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三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目的】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原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明白了吗?知道就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翻译重点:①诲:教导; ②女通汝(rǔ)你; 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 ⑤是:指示代词,"这".
【原文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误一定会极力掩饰” 重点翻译: ①过:犯了过错 ②文:掩饰(同成语:文过饰非)
【可见】: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 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面对。人只要有了 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
【原文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 别人的怨恨." 重点翻译: ①厚:形容词作动词,多责备. ②而:连词,表并列,不译; 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名词, 诚信 信用
民无信不立
动词, 信任
常见的宾语前置类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 不知吾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其何以行之哉 夫晋,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 子夏当了莒父的地方官。向孔子 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不要在做事的时候贪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做事情贪图快反而
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
【小结5】: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5--------
在处理政事方面,孔子认为不要片面地追求速度,也不 要急功近利
【小结2】: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2--------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原文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这才算是真正的过错啊!”
翻译重点: ①过1:名作动,犯了过错 ②是:代词,这,此 ③谓:算是,称作 ④过2:过错
【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
【小结4】: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4-------严律己 宽待人
【原文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 軏 ,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怎么可以.就像大 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前行呢?”
重点翻译: ①其:副词,怎么; 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前行.
【小结5】: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4-------诚信—-处世之本
【思考】孔子很强调“信”,那么,他是不是绝 对地,无条件地推崇“信”呢?
(提示:结合课文P21思考与练习2)
【小结】:孔子讲诚信,有一个前提:要符合礼的 规范,不违背道义。按照孔子与孟子的看法,德行高
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所以孔子说: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就是说,言语一定
【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
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
【小结】: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1--------
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思考2】正视自己的无知,是否意味着安于自 己的无知?如果不是,孔子认为面对问题又应当 如何处理呢?
【原文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 矣!”
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小结3】: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3--------
真正的错误不在犯过错,而在犯了错之后不改正。 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补充】:事实上,孔子的这种正确面对自己错误 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
【原文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 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重点翻译: 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 ②之2:主谓间,无义不译; ③食 通“蚀”; ④之3:代词,他。 ⑤更:改正(变)
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的
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中庸
中庸与礼
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
《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治中 也。”礼的基本作用是治中,中的最大社会意义就是守礼。
中庸与仁
【本课重点文言知识积累】
个别字词补充解释: 1. 是知也, 2. 必不得已而去 3. 人能弘道 4. 足食,足兵 5. 则远怨矣 6. 不舍昼夜
“知”通”智”, 智慧 聪明 去掉 使……光大 使……显耀 使……充足 使……远离 舍弃
过也,人皆见之 其何以行之哉
代词 ,代他 助词,不译 又如” 如之何 ”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是不知怎么 (对待他)了.”(或: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
翻译重点:
①如之何:古汉语固定形式,意为“怎么办”或 “怎 么”;
②末如之何:“末”通“无”,“无如之何”指拿他没有 办法;
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思考】 孔子认为面对问题要不停地念叨 “怎么办啊, 怎么办啊”,为什么呢?
“执中”应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而内心 的“执中”就是仁。孔子还以“射”来作比喻,说明“中庸”, 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自己主观方面,己心正 则己身正,己身正在则矢无不正,射无不中。
【小结】:仁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标准,仁是前 提,礼是目的,二者之联结,便是中庸之道
【原文8】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三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目的】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原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明白了吗?知道就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翻译重点:①诲:教导; ②女通汝(rǔ)你; 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 ⑤是:指示代词,"这".
【原文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误一定会极力掩饰” 重点翻译: ①过:犯了过错 ②文:掩饰(同成语:文过饰非)
【可见】: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 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面对。人只要有了 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
【原文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 别人的怨恨." 重点翻译: ①厚:形容词作动词,多责备. ②而:连词,表并列,不译; 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名词, 诚信 信用
民无信不立
动词, 信任
常见的宾语前置类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 不知吾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其何以行之哉 夫晋,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 子夏当了莒父的地方官。向孔子 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不要在做事的时候贪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做事情贪图快反而
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
【小结5】: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5--------
在处理政事方面,孔子认为不要片面地追求速度,也不 要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