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word无答案)
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推荐作品(五)完美版

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狱中杂记说作者(一)简介: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
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
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
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取进士第四名。
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
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
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
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
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做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又移到养蒙斋编修《乐律》。
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雍正九年(1731)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
雍正十一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
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
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
乾隆四年,被谴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
乾隆七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
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病逝。
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二)作品:著有《望溪全集》。
(三)评价:清代散文家、学者,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寻背景康熙年间,方苞的同乡挚友戴名世因其《南山集》中引用了方孝标的《滇黔纪闻》,而《滇黔纪闻》中使用了南明永历的年号,记录了南明的史实,所以为清廷所不容,被人告发而惨遭杀害,方苞也因曾为《南山集》作序及藏其书版于家而被牵连下狱。
据《望溪先生集外文》中此篇后的按语说,方苞出狱后,旋即蒙诏入南书房,曾为老监开窗出资,由刑部主事龚梦熊的支持而得以实现;此文中所揭发的种种弊端也引起了主管官吏的重视。
他自己曾记曰:“其后韩城张公复入为大司寇,静海励公继之,诸弊皆除。
”如果真是这样,也足见此文的社会意义和作用了。
链常识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第五单元推荐作品(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9张ppt)

2.刻画形象,生动具体。 作者在文中也注意刻画艺术形象,如“部中老胥”一段, 通过老“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然后通过他对主谳者的分析,
逼真生动地刻画了老胥在贪赃枉法方面很有经验,很有把握 的形象。这里老胥狡猾凶狠、面目狰狞的形象清楚地展现在 读者面前。还有奸民“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只是一 句话,把奸民的精神状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排比句,作十四种对比,生活的巨大转变,历历在目。第4
段以幻想真事成梦的脚夫与唯恐真事乃梦的寒士故事作比, 指出自己与他们一样,俱为“痴人”。这些对比,正是建立 在作者个人生活的前后对比之上,“梦”的命名,意味深长。
2.言约意丰
文章起首,简述国破家亡后,自己的思想矛盾和贫困生
活。次以简洁的句法,将早年的豪华生活与今日的敝败潦倒 作种种对比,认为这都是现世的因果报应。第 3段用黄粱梦、 槐安国的典故,点明“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的主旨,自比 “痴人”,犹喜说梦。末段承认自己虽“大梦将寤”,仍旧
3.用语简练,明畅有力。 写刽子手向判死刑的囚徒勒索时的三种情况时,刽子手 对受极刑和受绞缢者说得冷酷无人性,但又仅是貌似轻描淡
写的寥寥数语,却把他们冷酷成性以及囚犯是否安然就死作
为牟利手段相要挟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刻画了出来。
陶庵梦忆序 1.对比鲜明 本文在对比方面最具特色。尤其是在第2段中,用七个
破家亡后的穷困潦倒,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奢华生活,通过两
相对比来抒发自己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是一场大梦的感慨, 同时也有对过去生活的缅怀和留恋。
狱中杂记 1.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作者先从牢房的情况、牢狱的管理写起,勾勒出一幅阴
森恐怖的画面,使读者对牢狱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然
后分别叙写有关人物和事件,把各种黑暗现象,群魔乱舞的 情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

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动词,观看 (3)视秦 下视 人.视 其.辙 之, ,登 亦轼 不而 甚望 惜之动词 动, 词看 ,待 观、 察对 、待 考察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名词,眼力、视线
课内自主学习
课内文本探究
课后课时作业
6.词类活用
(1)动词的活用
仇舆从.也( 动词作名词,随从的人 )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导学目标 《狱中杂记》: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 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2.通过课文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陶庵梦忆序》:1.积累文言字词,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2.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课内自主学习
课内文本探究
课后课时作业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5)余叩所.以. 古义: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课内自主学习
课内文本探究
课后课时作业
5.一词多义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动词,执行
(1)奉沛 谨使 公臣 奉.良卮奉 酒.为白寿璧一 动双词, 动恭 词敬 ,地 进捧 献着 、献 上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名词,侍奉
课内自主学习
课内文本探究
课后课时作业
(2)动词的活用
予我千金,吾生.若(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 (3)形容词的活用 ①吏因以巧.法( 形容词作动词,利用……取巧 ) ②所全.活可数计哉(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
课内自主学习
课内文本探究
课后课时作业
7.特殊句式
(1)倒装句 ①则治之如所言( 状语后置,即“则如所言治之” ) ②或叩以往事( 状语后置,即“或以往事叩” )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陶庵梦忆序

• 答:作者以前颇事豪华,却不思亡国之祸,今日遭受亡国 之痛,生活困苦,悔恨交加,认为正是以前的恶因造成的, 正如果报一般。
• 连用七个排比句大谈“因果报应”,节奏短促,一气呵成, 表达了一种被压抑、被扭曲的悔恨与愤懑情感。
• 2.作者写西陵脚夫和中式寒士两个痴人的行为有何作用?
• 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寄寓在二人身上,既希望眼前的困境如 西陵脚夫的希望一样,是大梦一场;又希望以前的盛况如 寒士所期望的一样,不是梦。
• 3.第④段说“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第⑤段又说 “又是一番梦呓”,这是否显得杂乱?你怎么看?
• 不杂乱。“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强调了自己寻梦而 又惧梦的心理,“又是一番梦呓”是作者梦醒了,但仍旧难 舍“名根”,又祈求新梦。这两段以议论和剖白的方式,表 达了自己的矛盾心态和复杂意绪。
• 译文:老熟人看见我,如同看见毒药猛兽,不敢喘气,害 怕和我接近。
• B.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 译文:于是想到以前生长在像王导、谢安那样的家庭里, 生活很是豪华,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
• C.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 译文:用头戴草帽报应头颅,用穿草鞋报应脚,这是仇恨 过去的插簪穿履。
• C.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与寒士赴鹿鸣宴而 “犹意非真”,分别讲的是生活中有“惟恐其非梦”与“惟恐其 是梦”的时候。
• D.作者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往日奢华的果报,把自 己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的一场大梦。这也体现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第五单元作品陶庵梦忆序(3)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一、导入“人的一生太过短暂,所以一
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如
果生活在晚明,我一定要和张
岱交为知己。
如今,我们相距
千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对他的爱恋源于这两句话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
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和《湖心亭看
雪》。
它们都出自《陶庵梦忆》,
与《西湖梦寻》《琅嬛文集》
一样,这是张岱的代表作,那
他会为《陶庵梦忆》写下什么
样的序言呢?我爱他敬他,也
希望带同学们了解他,让我们
走进《陶庵梦忆序》。
教师讲解并展示课件图片
1、“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
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
2、《湖心亭看雪》。
讲述老师自己对作者的喜爱,结合
生对已有知识的体会,激发学生学
兴趣。
1、重难点字句理解:
罄”“首阳二老,直头饿死,
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
也”
“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
当作如何消受”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
古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八:分层次作业
1.(全体)仿照古文阅读考试来出一份试题,断句题改为判断重点字词解释的正误。
2.(选做)搜集并阅读张岱的《西湖梦寻》等作品写作读书笔记。
九:教学设计反思。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第5单元 推荐作品2 陶庵梦忆序.doc

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陶庵.(ān) 屡罄.(yīng) 罹.(lí)此B .蒉.(kuì) 报纟希· (xī) 苎.(zhù)C .藿.(huò) 粝.(lì) 米长· (zhāng)D .爽垲.(kǎi) 梦呓.(yì) 偶拈.(zhān)【答案】 C(A 罄:qìng ,B 纟希:chī,D 拈:niān)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罄:一种打击乐器B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 因:因而C .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以:来D .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 政:通“正”【答案】 A(罄:空)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B.⎩⎪⎨⎪⎧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如见故.人C.⎩⎪⎨⎪⎧ 翻用.自喜然皆不足用.D.⎩⎪⎨⎪⎧ 每欲.引决暴秦之欲.无厌【答案】 B(两个“故”字都当“旧”字讲)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
B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C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D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答案】 AB(AB 都当“意料”讲,C 意思,D 心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A.尚视息..人世B.不能举火..C.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答案】D(D是比喻,其它是借代)6.下列文中运用的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黍熟黄粱B.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D.卢生遗表【答案】 D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
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爱好广泛,颇具 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 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 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 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前 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 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学习课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①为 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②不敢与接。作 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 世。然瓶粟屡罄③,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 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 豪华,今日罹此果报①: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 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难或不幸。果报:佛家语。因果报应。 2.蒉:草编的筐子。 簪履: 亦作簪屦,簪笄和鞋子。 常以喻卑微旧臣。衲:衲衣;补缀过的衣服。泛指 破旧衣服。苎:苎麻。絺:细葛布。藿:豆叶。嫩 时可食。粝:粗糙的米。粻:粮食。甘旨:美味的 食品。仇:报复、报应。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五单元 陶庵梦忆序(共39张PPT)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 报牖①,仇爽垲②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 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 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1.绳枢瓮牖wènɡ yǒu:指贫寒之家。 2.爽垲:shuǎnɡ kǎi高爽干燥。
课件:人教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

名词作动词,开一个窗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呈报 ④凡死刑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当面 ⑤贫则面 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 应立决 . 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予吾千金,吾生 若 . 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老朋友 ⑧故旧 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人云“天下名山等占尽”,寺庙多远离人居,
乃偏中之偏。这样层层推进,多角度,多侧面
地将村“幽”非常全面,非常深入地表现了出
来。在这“幽”当中,自然也就隐含着“静”,
但还不够,诗人又用了反衬法,以“春山一路
鸟空啼”式的写法把“静”更彻底地表现出来。
全诗只用描写,不用赞叹,任何赞叹都是苍白 无力的。
【思考】
六、古今异义 ①余叩所以 .. „„的原因。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吾辈无生理 矣 .. 活的可能。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③留者十六七 ... 表分数,十分之六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约数。
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神情激动
(2)于 介词,对于 ③渫恶吏忍于 鬻狱 ____________ . ④良吏亦多以脱人于 介词,从 死为功 ________ . (3)要 动词,通“邀”,邀请 ③张良出,要 项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动词,相约 ④虽与府吏要 ,渠会永无缘 _________ .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2 陶庵梦忆序 张岱

2.作者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哪些字词能够体 现? 繁华。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 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 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 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自为墓志铭》)
4.文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 有何相似之处?
(1)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 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 好!” (2)中式寒士。恍然犹意非真, 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相似之处:一梦耳,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二)合作探究
1.本文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什么?文中作者 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检查预习 1.字音辨识 陶庵 ( ) 以苎( )
寤醒( ) 蒉草( ) 报絺( ) 爽垲( ) 布衲( ) 以粝( ) 报粻( )
靡丽( ) 自啮( ) 以藿( )
裘衣( ) 梦呓( )
屡罄( ) 罹此( )
ān kuìnà zhù chī lìwù kǎi zhānɡ mǐ qiú niè yìlí huò
2.背景介绍 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 个“天崩地裂”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 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贵 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 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 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 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 花在迸射。张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忆梦、 寻梦和说梦的。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1)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2)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 节高尚)。 (3)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 (4)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 ,少为富公子,爱繁荣。 (5)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 艰。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第五单元作品陶庵梦忆序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纠正字音,疏通文意。
2.把握文脉,因声求气,感知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情感【教学难点】解析“梦”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二、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生官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又是书香门第,先辈均是饱学之儒。
张岱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
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
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尤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三、解题本文是作者张岱为自己的作品《陶庵梦忆》写的序。
《陶庵梦忆》(共八卷)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
该书写于明亡(1644年)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
四、初步感知反复朗读自由读扫清障碍示范读纠正字音理解读疏通文意纠正字音駴駴(hài )为野人今日罹(lí)此果报以蒉(kuì)报踵以衲(nà)报裘以苎(zhù)报絺(chī)以粝(lì)报粻(zhāng)以瓮报牖(yǒu)仇爽垲(kǎi)也自啮(niè)其臂曰余今大梦将寤(wù)疏通文意小组讨论,效果反馈,板书不懂的字词,并尝试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导学目标 《狱中杂记》: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2.通过课文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陶庵梦忆序》:1.积累文言字词,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2.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
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张岱(1597~168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世宦人家,家学渊源。
素喜游历,通晓音乐戏剧,交游广泛。
南明时,曾被授以职方主事之职,不久即辞去,托病不出。
后家道中落,布衣蔬食,生活颇为艰苦,然笔耕不辍,著述甚丰。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有“文中乌获”“后来斗杓”之称。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
2.背景解读狱中杂记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
《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
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
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被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其名字而被捕入狱。
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
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
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
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
后累官至礼部侍郎。
本文是方苞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在刑部狱中据所见所闻写的。
陶庵梦忆序本文是张岱为自己的文集《陶庵梦忆》所作的自序。
该文集中,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心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word无答案)一、其他(★★★★) 1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
”(★★★★) 2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叩所以。
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 3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瘦。
其骈死,者皆轻系及幸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 4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 5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 6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部分焉。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 7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 8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每质狱辞,必于死中求其生。
而无辜者乃至此。
倘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幸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
所全活可数计哉!(★★★★★) 9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日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
傥举旧典,可小补也。
(★★★★) 10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此中可细诘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 11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 12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凡死刑,狱上,行刑青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家财物,名曰“斯罗”。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 13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 14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廖,或竟成痼疾。
(★★★★) 15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
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 16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主梏扑者亦然。
(★★★★★) 17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 18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
”信夫!(★★★★★) 19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清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 20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辞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 21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
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 22 . 理解下列句子关键语语“而已”的含义。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辞无易,但取室未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侯封妻时潜易之而已。
’”(★★★★★) 23 . 理解以下对话的含义:“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谢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胥其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谢者亦各罢去。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
’”(★★★★★) 24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人物形象及心理:“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主者口怯舌挢,终不敢诘。
”(★★★★★) 25 . 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余在狱,犹见某姓。
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胥某一夕暴卒,人皆以为冥谪云。
”(★★★★★) 26 . 理解句中关键词语“凡”的含义及作用:“凡杀人,狱辞无谋、故者,终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吏因以巧法。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乎疑减等,随遇赦。
”(★★★★) 27 . 请赏析以下句子的作用:还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 28 . 请赏析以下句子:“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 29 . 请赏析以下句子:“噫!谋恶更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
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30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
(★★★★★) 31 .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
”(★★★★★)32 . 理解关键语句“漠然无所事”,概述其作用。
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 33 . 理解关键语句“怅然而出”的含义和作用:“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
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
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成。
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霸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 (★★★★★) 34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霸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 35 . 文中第2、3、4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官贪吏虐的?(★★★★★) 36 . 桐城派提倡“义理、考据、辞章”,请结合方苞的《狱中杂记》,简要解说这篇文章是如何实践桐城派的散文主张的?(★★★★★) 37 . 《狱中杂记》写狱中的黑暗现实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有人认为文中作者的思想具有局限性,你怎么看?二、语言表达(★★★★★) 38 . 识记字音遘(_____)牖(_____)钥(_____)踵(_____)(★★★★) 39 . 识记字音瘳(_____)呿(_____)迩年(_____)罹(_____)(★★★★★) 40 . 识记字音羁(_____)挢(_____)缢(_____)罄(_____)(★★★★★) 41 . 识记字音痼疾(_____)梏(_____)晷(______)渫(_____)鬻(_____)三、其他(★★★★) 42 . 通假字矢溺皆闭其中(_____)(★★★★★) 43 . 古今异义留者十六七(_____)吾辈无生理(_____)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_____)然后得死(_____)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_____)予我千金(_____)(★★★★★) 44 . 一词多义事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_____)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_____)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_____)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_____)(★★★★) 45 . 一词多义奉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_____)沛公奉卮酒为寿(_____)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_____)(★★★★★) 46 . 一词多义作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日出而作(_____)此疫作也(_____)(★★★★★) 47 . 一词多义质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_____)形者神之质(_____)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_____)狱中成法,质明启钥(_____)(★★★★) 48 . 名词的活用牖其前以通明(_____)必械手足(_____)主梏扑者亦然(_____)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______)(★★★★★) 49 . 名词的活用凡死刑狱上(______)皆利系者之多(_____)贫则面语之(_____)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_____)(★★★★★) 50 . 动词的活用予我千金,吾生若(___)(★★★★★) 51 . 形容词的活用吏因以巧法(_____)所全活可数计哉(_____)(★★★★) 52 . 判断句此疫作也(___)(★★★★★) 53 . 省略句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______)众言同,于是乎书(______)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______)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______)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______)(★★★★★) 54 . 倒装句行刑者先俟于门外(___)则治之如所言(___)或叩以往事(___)(★★★★★) 55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駥駥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室不敢与接。
”(★★★★★) 56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 57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 58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 59 . 理解关键语句“饥饿之余”的含义。
(★★★★★) 60 . 理解关键语句,概述其作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61 . 请分析下列句子,是如何写以前奢靡的生活的:“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