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三篇篇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思路:《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大家交流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6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最新6篇)《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2、检查自学情况。
(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2)通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弦。
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旁回响起来。
2、听二胡曲《二泉映乐》。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感受。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前播放课件: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同时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导语:让我们随着这委婉动听的二胡曲进入我们的课堂,进入美丽的二泉世界吧。
(师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同时举起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空。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欣赏了惠山二泉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谁能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带领大家神游美丽的二泉?(学生可用书中的八个词,也可用自己的话说,老师展示图片,为大家再现美景。
)2、这样的景色,使你产生了什么感情?二、品读坎坷。
1、像梦境一样令人陶醉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双目失明的阿炳,他能看到吗?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阿炳来说,只意味着什么?2、又是一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二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时候的阿炳,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相关语段,认真读读,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3、生默读、划。
大声地读一读。
指名读相应句子。
同学们,俗话说,会读书的人,不仅要会把薄书读厚,还要会把厚书读薄。
你们能把这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吗?(坎坷)坎坷的本意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想想,坎坷在问中指什么?文中对阿炳的坎坷经历有具体的描写吗?4、还有吗?还有吗?是啊,书上的确没有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生活的年代离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比较遥远,要走进阿炳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你们平时在郑州的街头有没有见过一些衣衫破旧、卖艺为生的人?当年的阿炳就是这样一个流落街头、卖艺为生的人,或许衣衫更破、处境更糟。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6篇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6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⒈播放录音,创设情境。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⒈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⒈你从音乐中仿佛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吗?(音乐委婉连绵,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二泉边沉思往事;琴声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看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⒈阿炳用心创作音乐,我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集中体现这首名曲内容和意境的自然段,能吗?(能)那我们就来找一找,找出来后认真读一读,并结合《语文补充阅读》中这篇课文的助读部分去仔细体味它的丰富内涵好吗?二、中心突破,精读第5自然段⒈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⒈⒈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画出。
⒈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所画语句的理解,并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听,同时仔细听听别人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⒈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⒈出示:他(阿炳)禁上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⒈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可以看出阿炳抒发情怀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
五年级语文教案《二泉映月》
五年级语文教案《二泉映月》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白[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阿炳,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人。
从小跟父亲华清和当道士,学音乐。
4岁时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
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还经常演唱当日新闻。
抗日战争时期,演唱过《汉奸的下场》等歌曲;抗战胜利后,演唱揭露、抨击***黑暗统治的歌曲。
阿炳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泊沙》、《昭君出塞》等名曲。
其中最著名的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月》,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课题就是乐曲的曲名:(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哭泣泯灭抒发委婉(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饿大概内容。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
(看图并联活经验理解)萦绕:萦回。
文中指泉声时时在耳边回响。
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
(联系生活遭遇理解)激愤:激动而愤怒。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二泉映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二泉映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泉映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能够阅读二泉映月的文章,并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
3.学会诠释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了解二泉映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学会阅读和理解文章。
三、教学难点1.学会诠释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培养审美情趣。
2.能够对文章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深入理解。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师简单介绍二泉映月的背景和情节。
2.分段进行阅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一些反映唐代诗词特色的句子,并进行探究。
4.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整理,总结出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
五、教学过程1.教师简单介绍二泉映月的背景和情节教师简要介绍《二泉映月》的故事,使学生更加熟悉故事情节。
2.分段进行阅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分段进行文章朗读,让学生跟读,并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思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
3.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一些反映唐代诗词特色的句子,并进行探究教师告诉学生《二泉映月》这篇文章写的是唐代的故事,学生需要从中寻找一些反映唐代诗词特色的句子,并进行探究,以了解唐代文学特征。
4.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整理,总结出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寻找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
六、教学实施方案1.准备好《二泉映月》的课文和讲义。
2.在课前温习文章并弄明白文章的背景和情节。
3.课堂上进行阅读和讨论,让学生逐渐理解文章。
4.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整理,总结出散文文学的语言特点。
七、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二泉映月》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2.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课程的后续进展进行调整。
八、教学注意事项1.语音语调要清晰明朗。
2.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言。
3.在考察学生掌握情况时,要注意评价方式,避免过于严厉或过于松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及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准备:1、挂图或投影。
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
3、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
1、播放《二泉映月》。
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2、出示华彦钧的挂图,介绍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出示生字词小黑板。
指读,正音,齐读。
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交流,师小结,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师巡视。
4、齐读生字词。
5、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理解词语。
6、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哪几自然段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小结分段及段意。
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思考:你对二泉有什么样的印象?2、讨论交流,理解“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请泉”。
3、你喜欢这样的景色吗?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各自练读。
4、指读第一自然段,评议。
齐读。
四、小结。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8篇)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8篇)泉映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查阅交流资料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并通过朗读理解4、5两个重点段。
从而能理解欣赏音乐《二泉映月》。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个重点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1、课前播放《二泉映月》,欣赏画面师: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饱受穷困折磨的阿炳的心弦。
看,他用颤动的手操起了琴弦。
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久久回响。
你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说感受。
(用仿佛听到了、或看到了或感受到了)2、《二泉映月》是阿炳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如今他已成千古绝唱,享誉世界。
同学们想真正欣赏这首驰名中外的二胡曲的丰富内涵,必须深刻理解乐曲背后的故事。
二、找精彩片段练读1、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自己练习朗读,要求正确、流畅,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就更好了。
(板书:读)2、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生个别朗读三、理解重点片段并指导美读1、出示: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阿炳为什么小时侯听不到声音,长大了就能听到了呢?阿炳为什么会从泉水中听到这么多声音呢?)(2)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知道阿炳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就可以了。
课文中就有关阿炳身世的介绍,看谁读书最仔细,把他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3)一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4)课文中介绍是非常简单的仅凭这样的几句话我们还不能深刻的理解阿炳的内心世界。
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阿炳的有关资料,来谈谈你对阿炳的了解。
(学生谈阿炳的故事)(5)多媒体出示阿炳身世,指导朗读。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
在中国音乐家的故事里找不到他的名字,因为他只是一个民间艺人。
他是道士之子,自小便生活在道观之中。
二泉映月说课稿15篇
二泉映月说课稿15篇二泉映月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1、说教材《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是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阿炳创作这首名曲的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整篇__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体验。
我计划用两课时来讲这篇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学会课文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阿炳的不幸遭遇、《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2、说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我设下两个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②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①在第五自然段中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理解文字内涵,熟读成诵。
②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及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方法《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
由于文中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小学生来说领悟__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将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来进行本课时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材料中的情感内涵读懂、悟透,以此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体会,从而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通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揣摩__的写作意图,体会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准备1、二胡曲《二泉映月》。
2、课文朗读录音。
3、第五自然段内容投影。
四、教学过程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导入新课程,创设情境。
(二)品读琴声,体会内涵。
(三)总结内容,课外延伸。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品味诗歌的语言,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探讨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3.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讨。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共同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教师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2.学会运用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歌中的美,体验诗人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珍惜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为教学内容,诗歌描绘了月夜下二泉的优美景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诗歌的美,体验诗人的情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课前闭眼聆听)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2、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3、阿炳在这个中秋夜,又一次的来到二泉边,听到这泉水声他会想到些什么呢?他的内心会是怎么样的呢?(想__听)(叹息什么?为什么哭泣?倾诉什么?呐喊什么?)二、探究学文1、于是,这时候的阿炳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2、又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但今非昔比,他的命运已经历了许多坎坷,听着那熟悉的流水声,他想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就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来把第四小节有感情地读好。
3、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此时的阿炳的心绪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琴声才能表达它的情怀。
倾吐(板书:琴声————情怀)4、这时候的阿炳所拉出来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二胡曲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听老师来朗读课文。
5、同时思考,此时的阿炳似乎在倾吐什么情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二泉映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二泉映月教学目标:1.能理解、抒发文学作品中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美感;3.学习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讲解文学作品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3.学习古典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古琴音乐所表达的情感;2.让学生能理解与抒发古琴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配合教材《语文》第五册课文;2.准备古琴音乐。
教学方法:1.语言交际法;2.听说教学法;3.阅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进行简单听力活动,播放古琴音乐让学生先用心感受一下这首古琴曲的意境。
2.引导学生介绍“古琴”的来源,历史及古琴文化。
3.老师出示教材《语文》第五册第十三课“二泉映月”的课文。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播放《二泉映月》古琴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读一遍文言文后,老师加以解释指点,让学生理解和把握本文含义。
3.老师出示图片或PPT,讲解画中所含意象与意境,让学生理解艺术造型语言。
三、独立思考(15分钟)1.提醒学生反复倾听《二泉映月》古琴曲,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2.让学生描述自己对古琴曲的感觉、印象、体会和想象。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体验、感受与抒发美。
四、分组讨论(10分钟)1.把全班分成4-5个小小分组,让学生彼此讨论《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中表现的景色、情感以及韵味。
2.让每组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想法,班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五、扩展应用(10分钟)1.辅助教材配合教材《中国文化常识》中上古乐器、中华传统音乐等内容。
2.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现代中国音乐、文学、艺术,寻找与古典音乐的联系和融合。
六、巩固(5分钟)学生从课程中回答老师问的问题,巩固知识点,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七、结束语(5分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再次肯定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体验和思考美的事物,从中得到内心的满足。
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教案1【教材简解】《二泉映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__真挚感人,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丰富,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
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__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琴声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美好理想和生活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教学难点:通过感情朗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语文教育一直被称为情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美的情境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当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后,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设计思路】由于__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时间、空间差距较大,因此教者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语言文字的优势,先创设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初感音乐时就对音乐中的变化有所了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拉近阿炳和学生的距离,在品读体悟中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他的敢于和命运斗争、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_五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_五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节。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二泉映月》,一起读课题目。
二、发现一处美景1.同学们,大家都已知道了《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就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
2.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志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生交流)3.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4.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
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
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5.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三、感悟一段人生1.面对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一片黑暗!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月光似水,静影沉璧”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还是一片——“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永远都是一片——2.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找出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笔写写自己的感受)(生读课文、写感受)3.通过阅读感悟理解“坎坷”。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篇1一、背景: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
我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近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二、品味名曲,感受不朽: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来到泉边,这一次,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和呐喊,听着听着,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以下,课文用极优美、极富有特色的语言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和旋律。
请大家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对师傅的怀念。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
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他是阿炳的内心情怀,表达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
师:是啊,这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是阿炳用“琴声”表达“心声”。
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段话,感受阿炳的内心情怀,表感受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生:我仿佛看到二泉优美的景色。
生:我仿佛听到阿炳怀念师父的轻声倾诉。
师: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生:我听到了阿炳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生:我看到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让我们跟着乐曲读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生配乐齐读。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同学们能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试着把这段文字背一背。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共4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共4篇)篇:《二泉映月》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然后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经过及感受《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阿炳的内心世界,学习他的精神。
教材分析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
2.资料搜集法。
3.品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赏《二泉映月》二胡曲。
今天,我们欣赏一下《二泉映月》二胡曲,你知道是谁创作的吗?二、了解阿炳及《二泉映月》地位1.介绍阿炳资料。
阿炳,本名华彥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幼年跟随师父学音乐,能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4岁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疾,35岁双目失明后,以沿街卖唱和演奏乐器为生。
师承和发展了江南民间音乐,创作出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曲。
2.这首二胡曲在国内外乐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听?指生读。
(过渡:一位盲人创作了一首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不朽的乐曲,让我们再到文中去,一起走进他生活的环境和他的人生。
)走近阿炳生活环境——二泉美景师:阿炳的家乡江苏无锡二泉是一道著名的风景,文章字里行间描绘出了二泉的景美。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词或语句。
生:画出并汇报。
(板书:美景)相机出示: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202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优秀7篇】《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
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9《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五一、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著名的曲子,谁创作的?关于阿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师:同学们对阿炳还有什么了解的?(学生课前查阅了资料,回答非常精彩)小结:《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二、听那么,同学们想听吗?你准备怎么听?生:用心倾听。
板书:听播放乐曲听着悠扬的二胡曲,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音乐声渐轻,伴随着音乐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苦难悲哀凄凉抗争怀念这位苦难的艺人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的名曲呢?打开书本用心地去读。
三、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2、出示词语: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静影沉璧经历坎坷步步高昂月光照水热爱音乐舒缓起伏水波映月向往光明恬静激荡指名读词语。
学生横向读。
老师问:还可以怎么读?生答:竖着读(理由)生答:这些四字词语有规律的安排。
1、描写月光的2、是描写阿炳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3、描写乐曲旋律的。
★这些词语的选择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师:月光那么美谁来读读?齐读师: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吗?(做学生的有不理解的很正常,我要感谢你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生:为什么说月光似水?生回答。
师评点。
生:恬静激荡是一组反义词,怎么摆一起了呢?生答:乐曲有的部分恬静,有的是高昂激荡。
师:这样体现的了乐曲的丰富、丰满。
生:静影沉璧是什么意思?师:猜猜看,猜对了要表扬,猜不对也要表扬。
生:月亮的倒影在水里,像一块璧玉。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
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
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启迪。
设计思路: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
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
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
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于是,我采用“创设
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本课教学以情
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
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大家交流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师生进行话题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泉映月》的曲子有的学生
可能听过,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小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有限,
此时只是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谈初步感受,为课文的学习作情感
的铺垫。
】
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
题就叫《二泉映月》。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
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做到有的放矢。
】
二、初读课文,初识阿炳。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找出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
的关键词。
(4)结合课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阿炳。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
(看图并联系生活经
验理解)
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
(联系阿炳生
活遭遇理解)
激愤:激动而愤怒。
倔强:性格刚强。
【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2)交流、认读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关键词。
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经历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热爱音乐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向往光明恬静激荡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类词语的交流,让学生对“二泉映月”的美景、阿炳的身世、《二泉映月》的旋律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感受那如水的月色,也为后面进一步感悟人物,感受乐曲作好了铺垫。
】
(3)《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课件呈现无锡锡惠公园龙光塔下“天下第二泉”的画面,师生共同交流对阿炳的了解。
【设计意图:交流对阿炳的了解,为课文进行补白,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
三、细读课文,走近阿炳。
1、体验坎坷人生。
(1)阿炳几次游历二泉?每次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
(2)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
第一次第二次
淙淙的流水声
淙淙的流水声
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3)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
】
(4)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是哪些让置身于
黑暗世界的阿炳从那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
预设片段:坎坷的经历。
①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让学生找一找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历?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
同时课件出示为阿炳写的一首四字词语歌,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其
凄苦的人生。
痛丧师父孤苦无依
天来横祸双目失明
颠沛流离卖艺度日
坎坷人生苦苦凄凄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阿炳的苦难经历在师生平等有效的对话中
无声无息的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撩动了学生朴素的同情之心,为下
环节的朗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调。
】
③同学们,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经历,请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张脸上。
你看,那张曾经非常可爱的脸,那张曾经充满了
青春和朝气的脸,如今,随着师父的离世,随着他的双目失明,随
着大雪纷飞,烈日炎炎,那张脸变了,变了,变了……同学们,此
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学生回答)
④同学们,经历坎坷人生的阿炳尽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面黄肌瘦的脸,布满皱纹的脸,但他心里面却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对
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
出示: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ǐn)灭不了阿炳对音
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
活啊!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阿炳火热的内心。
⑤同学们已经走进了阿炳心里。
如今,阿炳再次听泉,那淙淙的流水也走进了阿炳的心里,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
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阿炳听到了,你们听到了吗?是谁
在叹息、谁在哭泣?是谁在倾诉、谁在呐喊?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表达出“是阿炳在叹息自己的双目失明,是阿炳在哭泣命运的悲惨,是阿炳在倾诉不幸的遭遇,
是阿炳在呐喊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体会顿号的用法,不用较大的停顿。
【设计意图: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
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
而场景的铺陈,情境的营造,意境的渲染
更是把学生带进了阿炳那苦难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
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
学生在切己体察悄然走进阿炳的内
心世界。
】
下一页更多有关“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