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FTG.225.023.7-2011发布日期:2011年01月04日实施日期2011年01月04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FTG.225.023.7-20111 目的按规定的程序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产品或在制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进而保证整车质量。

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整车厂在冲压(含备料)、驾驶室装焊、驾驶室涂装、车架铆接和涂装、整车装配、调试(不含整车终检)等过程的检验和试验。

3 引用文件FTG.225.030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FTG.225.031 质量信息管理办法标识和可追溯性4 术语4.1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4.3质量门:生产线的检验工位,检验操作者按照作业标准对质量门规定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例行检查的一个工位。

4.4单一问题清单:检验过程出现的单发质量问题。

4.5PCR报告:质量问题交流报告,解决跨部门和较复杂质量问题的管理工具。

4.6质量门例会:在生产时每日例行召开的解决质量门发生的单发质量问题和现场需解决问题的会议。

5 职责5.1质量管理部,负责:5.1.1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方案策划。

5.1.2过程检验和试验人员资格的确认。

5.1.3过程检验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5.2质量控制部,质检科,负责:5.2.1对所负责的质量门检验岗位指导书(SOS) 、标准化作业单 (JIS)及物料清单(MDS)等文件进行制(修)订。

5.2.2负责按标准化作业文件(SOS/JIS/MDS)要求实施过程检验。

5.2.3负责按时召开质量门例会。

5.2.4负责建立健全质量检验记录。

5.3技术中心,负责:为过程检验和试验提供最新有效的产品图样、产品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特性清单等技术文件。

5.4制造技术部,负责:5.4.1为过程检验和试验提供最新有效的关键工序明细表、工艺卡和质量门设置方案等工艺文件。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过程检验管理办法JN.LY/QW-021-A/00-2015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5.08.01 实施日期:2015.08.01过程检验管理办法1 目的对过程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过程产品的质量特性和要求得到满足。

2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公司整车生产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工序产品的检验的方法,适用于公司各量产车型正常生产各工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引用文件无。

4 术语无。

5 职责5.1 质量部5.1.1 负责原材料的进货检验。

5.1.2 负责整个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的收集,公司级产品改进项目的确定及跟踪验证。

5.2 各制造部门5.2.1 负责本部门生产过程中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反馈。

5.2.2 负责本部门的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及对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

5.2.3 过程检验标准的编制。

6 工作流程6.1 冲压制造部6.1.1 原材料的入库和领用6.1.1.1 采购回的原材料到达工厂后,原材料管理员根据采购计划核实材料信息与采购计划是否保持一致,并通知质量部检验员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并存档,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6.1.1.2 冲压制造部生产科根据生产计划负责到原材料库领取冲压原材料,原材料管理员负责将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备料,生产科领料人员对领取的原材料进行材料自检,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技术要求。

6.1.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6.1.2.1 操作者按《冷冲压作业指导书》生产参数要求调整压力机工艺参数。

过程检验员负责对工艺参数进行确认并记录检验结果。

6.1.2.2 冲压制造部根据生产内容将各岗位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各操作岗位上,并做好岗位的培训,确保每位操作者对作业过程的熟悉,并将培训过程记录。

6.1.2.3 岗位作业人员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按照《冷冲压作业指导书》的检验要求对冲压件进行首检、自检和末检。

检验员按照《冲压检验作业指导书》对首检、巡检和末检的结果进行确认并记录检验结果。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管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2. 管理标准2.1 检验计划订立1.各生产部门应依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订立相应的检验计划。

2.检验计划应明确检验的项目、频率和标准,以及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管理1.检验部门应负责对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2.检验工具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校准,并记录相关信息。

3.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娴熟操作,并遵守使用规范。

2.3 检验记录与报告1.检验部门应及时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

2.报告中应包含实在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标准,以及相关的数据和结论。

3.检验报告应经过核查和确认,确保准确无误,并归档保管。

2.4 非合格品管理1.一旦发现非合格品,检验部门应立刻停止生产,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2.非合格品应进行分类和标识,以便后续处理和追溯。

3.非合格品应进行处理或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处理结果。

3. 考核标准3.1 检验计划的订立与执行1.检验计划应定时订立并执行,包含项目、频率和标准的明确。

2.检验计划的订立和执行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和市场需求。

3.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管理1.检验工具和设备是否依照规定进行检查、校准,并记录相关信息。

2.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操作规范是否得到遵守。

3.3 检验记录与报告1.检验记录和报告是否及时、准确地完成,并依照规定进行归档保管。

2.检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并经过核查和确认。

3.4 非合格品管理1.发现非合格品后,是否能够及时停产、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分类和标识。

2.非合格品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并记录处理结果。

4. 考核流程4.1 考核周期1.考核周期为一年,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2.每季度进行一次检验管理考核。

4.2 考核内容和方式1.考核内容包含检验计划的订立与执行、检验工具和设备的管理、检验记录与报告的准确性、非合格品管理的规范程度。

QW-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QW-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把关,避免不合格品转序,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
3.引用文件
QP/QF28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QF2805《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QP/QF2403《记录管理程序》
4.术语和定义
计数型数据:可以用来记录和分析的定性数据。计数型数据通常用合格或不合格的形式收集。
6.6.2质量部品管员可以不定期的对某个工序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现象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
6.6.3巡检/抽检的频次按照《巡检检查表》中的规定执行;并将检查的结果填入《巡检检查表》;
6.6.4检验员/品管员对过程进行监控,检查操作员工实施工艺方法是否正确,所加工的半成品质量是否偏离要求。监督方法可采用控制图、快速目测、防错方法的应用等办法;
6.1.3检验试验过程出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试验人员按QP/QF28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1.4检验和试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字迹清楚可辩,记录人应在记录上签章注明记录日期。涂改处应加盖印章,印章管理由质量部统一归口管理。
6.1.5当顾客要求时,必须满足顾客附加的验证/标识要求(如:对新产品引入的那些要求)。
QR7065-02A0
6.4.1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由生产工段的每道工序的员工,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各自完成的生产作业进行100%自检(包括首检);
6.4.2首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先行有效的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产品图纸等技术文件;
2)生产、试验设备和工装设备(含检测器具)有鉴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2《作业指导书QFJ02-…》的内容应包括工步、方式方法、过程和产品特性、适用范围和检验该工序质量的各项指标,以及检验方法、检验工具、检验频次等;

检验过程管理制度

检验过程管理制度

检验过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检验过程,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推动检验结果可靠性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检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检验是指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方法对物质、产品、质量、性能等进行检查、检测、测试、评定或认证的活动。

第四条检验过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检验过程,明确责任和权限,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检验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五条检验过程管理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

第六条检验过程管理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或委托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和推广,各类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使之成为检验工作的基本规范。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七条检验机构应当设立检验人员资格审查和评价制度,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检验人员的聘用、资格审查和绩效评价。

第八条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检验工作。

第九条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系统的培训,定期进行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检验人员不得从事与检验工作相冲突的其他活动,不得接受与检验工作有利益关系的财物或者其他待遇。

第十一条检验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检验过程管理制度,保守商业秘密,坚守职业道德。

第十二条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对检验结果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作出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三条检验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仪器和设施,保证检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检验设备、仪器等应当按规定进行校准、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工作稳定、准确。

第十五条检验设备、仪器的校准、维护和保养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六条对于影响检验结果的检验设备、仪器应当建立相应的验证程序,确保其准确可靠。

第十七条检验设备、仪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操作,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操作。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止不合格的在制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技术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过程中半成品的检验和测试。

2.职责2.1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自主检测和测试。

2.2 品检课负责过程中巡回检验和检测。

3.程序3.1 制造部各分厂按照每一类产品的《装配工序卡》安排生产。

《总部工序卡》说明的主要内容:控制参数、规格要求、检测标准、检测设备及质控点等项目。

3.2 作业员根据《装配工序卡》进行操作,并按规定中的检查要点进行自主检查。

3.3首件检验3.3.1首件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当生产过程中任一要素发生改变时(如:工艺变更、更换模具、产品的变动、原材料的变更等重新开始生产后连续3-5只产品所进行的性能、尺寸、材料、外观的检查,以及包装方式的确认等。

3.3.2首件检验具体操作按《首件确认管理办法》执行。

3.4制造部过程全检人员根据工程课编制的工艺文件,品保部制定《检验规程》进行过程检验。

3.4.1检验合格的产品或配件在外箱(或货架上贴《产品过程流水卡》或《装箱单》,并在《产品过程流水卡》上对同批同型号产品进行编号,当该批该型号生产完成后,填写在《产品状态标示卡》上一个班至少一次填写《产品状态标示卡》,放置于待检区。

交品检课检验员对其进行抽检。

《产品状态标示卡》必须填写完整,未填写或不按要求填写,品检课检验员将拒绝检验,具体执行按3.6执行。

3.4.2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分类存放,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5经制造部全检人员检验后的产品,制造部检验员认真填写《工序检验单》,签上全检人员姓名和日期。

3.6品检课抽检3.6.1品检课《抽样管理办法》进行抽样,根据产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

(a产品抽检合格时,在产品的每个外箱的《产品过程流水卡》上盖合格章。

并将《产品过程流水卡》做合格标识,并签名盖合格章。

并转序生产或入库。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监督和评价企业的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过程检验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过程检验的目的是监督生产过程,检验产品质量,指导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条过程检验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可靠。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过程的检验工作。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由本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报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批准。

第二章过程检验的要求第六条过程检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本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的需求。

第七条过程检验应当有合理的检验方法和设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八条过程检验应当建立有效的记录和档案,保留相关记录至少三年。

第九条过程检验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第十条过程检验应当定期进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得到有效监控。

第三章过程检验的组织管理第十一条本企业应当设立过程检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过程检验工作。

第十二条过程检验管理部门应当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三条过程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检验计划,组织检验工作的实施。

第十四条过程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第十五条过程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汇报过程检验工作的情况。

第四章过程检验的实施第十六条所有生产过程应当按照检验计划进行过程检验。

第十七条过程检验应当按照工艺要求、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等进行。

第十八条过程检验应当使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九条过程检验应当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第二十条过程检验应当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工、报废等。

第五章过程检验的评价和改进第二十一条过程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对过程检验工作进行定期评价,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的检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涉及的检验包括原材料的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以及成品的出厂检验。

第四条检验管理的目标是全面检验原材料和成品,保证产品质量。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的培训体系,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原材料的进货检验第六条进料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

第七条进货检验应对每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第八条进货检验应建立检验记录,并保留相关检验报告和文件。

第九条对进货材料的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问题材料不被使用。

第十条对进货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或者问题材料,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退换材料。

第三章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应按照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进行。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应由专人负责,并建立检验记录,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十三条存在质量问题的产线应当立即停产,排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领导,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成品的出厂检验第十五条成品的出厂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检验部门应对每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七条成品的出厂检验应建立检验记录,并保留相关检验报告和文件。

第十八条对出厂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采取退换货、返修等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和纠正。

第五章检验设备与检验人员第十九条公司应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条检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并建立相应的维护和校准记录。

第二十一条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

第六章不合格品处理第二十二条对于进货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或者问题材料,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退换材料。

2024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目(5篇)

2024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目(5篇)

2024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目(5篇)目录第1篇某工厂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第2篇土建项目其它施工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第3篇物业安全护卫服务管理过程检验程序制度第4篇管理处安全防范服务管理过程检验制度第5篇物业公司安全护卫服务管理过程检验制度某工厂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工厂产品过程检验管理制度一、把好三关(一)原材料关:1.原材料进厂后,化验室应根据品种的质量标准或规定进行检查化验,并将化验结果通知有关部门,不符合质检标准的原辅材料,不得投产使用。

2.供应部门采购新的原畏材料,必须先提供小样,送检验部门化验,合格方可购买。

其大样必须与小样质量相符。

3.各车间班组领回的原辅材料,应进行必要的感观检查。

遇有问题及时和质检部门联系解决。

(二)半成品工序关1.加工半成品的部门或车间,必须按质量要求及有关规定加工,必须对所加工的产品质量负责。

2.车间班组长要加强对半成品与每道工序的检验工作,同时依靠职工“自检”、“互检”层层把关,下道工序有权退回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班组长有权对半成品与工序进行检验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成品关1.成品入库前必须严格检验,车间班组长根据质量管理重点进行巡回检查控制,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感观检验。

2.产品入库前,由厂质检人员进行抽查、检验、化验入库的产品。

(四)产品检验规则1.感观指标(指标全部内容)、气味、滋味、透明度、净含量允差为每批必检项目。

2.理化指标:色泽、水分及挥发物、杂质为每批必检项目。

(五)原辅材料检验规则感观指标为每批原材料的必检项目。

(六)产品的定期检查和型式检查应由质量监督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并出示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每年不少于一次法定机构检验合格的全性能合格报告。

(七)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八)产品应该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

(九)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1.目的:为使公司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能按公司规定的控制要求进行检验,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公司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检验。

3.作业流程:3.1首件品检验:3.1.1当 A)新产品上线/重新上线之产品(含模具维修后)。

B)工程规格、作业工序、材料等有变更之情况。

C)当班开始生产(开机)时。

D)经理级以上主管裁示必须进行首件确认之产品。

时,IPQC依据【产品图面】及【制程检验规范】对首件品进行检验,并在【首件品确认表】中签名。

3.1.2如首件品检验不合格时,由IPQC通知生产组长,如组长不能解决则须逐步上报,直到不合格项目彻底消除后,由品保部IPQC再次进行首件品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3.2巡检3.2.1 IPQC每2小时对责任工位巡检一次,各工位定数抽检20PCS。

检查时须依据【制程检验规范】及【产品图面】对产品进行判定,当产品出现【XX制程检验规范】中规定之严重不符合时,IPQC须开出【品质异常报告单】交至生产部门对原因进行分析及处理,如出现【XX制程检验规范】中之主要不符合项数量超过定数的10%以上及次要不符合项超过定数的30%时,同样须开出【品质异常报告单】交至生产部门进行分析改善,出现上述情况时,IPQC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停止生产直到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

3.2.2 IPQC须将巡检结果记录在【IPQC巡检记录表】中,交由主管审核。

3.3工序完工品检验3.3.1 制一部:当电线成品完成后,;转入制二部或出货前由IPQC根据〖制程检验规范〗和〖订购单〗进行检验。

如检验合格则在【电线存放卡】或【识别卡】上签名确认,如检验不合格则贴上【留置品】并开出【品质异常报告单】给相关工序进行处理,如须重工IPQC须对重工品进行确认,并将判定结果记录在相应【IPQC巡检记录表】上。

3.3.2 制二部:当工序完成品完工后,转入下工序前,作业员须通知IPQC对完工品进行抽样检查,IPQC依据【制程检验规范】、【产品图纸】进行完工检查,如检验合格则在【管制卡】上签名确认转入下道工序,如检验不合格则贴上【留置品】并开出【品质异常报告单】给相关工序进行处理,如须重工IPQC须对重工品进行确认,并将判定结果记录在相应【XXIPQC巡检记录表】上。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XXXXXXXXX有限公司过程检验管理办法文件履历X X X X X 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程序根据IATF16949:2016的要求制定。

本程序所规定的是过程检验管理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司各部门可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根据本程序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指导本部门进行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的具体操作。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本公司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测试方法和环境等的控制。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检验控制。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无4.定义4.1首件检查:在批量生产前对产品技术标准及规范确认。

4.2自检:作业员对自己工作的结果,按照规定的要求执行的检查。

4.3互检:由作业员之间对所完成的工作执行的检查(可以是工序间或工序内部)。

4.4专检:由检验员对产品的质量或工作质量执行的检查。

4.5巡检: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质量进行检查。

4.6末件检查:每日对生产的最后一件产品技术标准及规范确认。

4.7 首次合格率(FTT):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返工或报废的产品占所有投入总数的比例。

4.8:百万机会缺陷率(DPMO):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返工或报废的缺陷点数占所有投入产品的总点数的比例。

4.9 隐藏性测试: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人员或检测设备、仪器检测能力检验的一种测试手段。

4.10 故障机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隐藏测试的需求所制作出的故障机5.职责5.1 制造中心生产线长负责作业员的的作业观察,并教育作业员按照工艺要求、标准、规范作业;5.2制造中心生产线长负责控制人为作业不良;5.3制造中心生产线长负责作业员的调动、配合PE工程师合理安排工艺;5.4制造中心生产线长负责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管理;5.5制造中心生产技术科负责对新进或转岗作业员的作业指导以及故障机设置;5.5制造中心生产技术科负责生产工艺文件及标准的制订;5.6制造中心生产技术科负责生产线所有设备、仪器、工装的管理,校验;5.7制造中心生产技术科负责工艺优化调整,对制程中发生异常的问题点进行分析责任部门树立可行的改善措施;5.8 制造中心过程品质科负责工艺纪律执行检查,对整个过程质量、标准执行的有效性监督;5.9 制造中心过程品质科对制程异常问题提出,原因调查及跟踪验证改善效果。

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检验管理办法1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内对产品构成主要影响的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的质量检验及管理。

2 职责2.1 生产技术科2.1.1 制订和提供检验依据,包括相关标准、图纸和有关规定等。

2.1.2 制定不合格品划分标准。

2.1.3 参与不合格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的评审和处置。

2.1.4 负责新材料试用的组织评审。

2.2 质量部2.2.1 负责组织进厂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2.2.2 负责组织不合格原材料、过程产品、产品评审,并验证处置结果、开具检验结果通知单。

2.2.3 负责组织质量异常问题和质量异议的处理。

2.3 质量部化验室2.3.1 负责接收原材料来样交接。

2.3.2 负责按规程进行相关项目的分析及出具检测报告。

2.4 物资采购部2.4.1 按公司规定相应物资的执行标准向具有完备资质证明的合格供方进行采购,并向检验部门报检。

2.4.2 配合质量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和质量异议。

2.4.3 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原材料实施处置。

2.4.4 对不合格供户进行整改和处理。

2.5营销部管理科负责收料及物料仓储管理。

2.6 办公室保卫2.6.1 负责控制运输车辆进出厂。

2.6.2 负责对取样现场闲杂人员进行管理。

2.6.3 负责对运输车辆水箱是否清空进行验证。

2.7 使用部门3.7.1 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反馈至质量部。

3.7.2 负责收料及物料仓储管理。

3.7.3 配合质量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和质量异议。

3 管理内容及要求3.1 原材料分类及检验项目原材料种类及检验项目以生产技术科发布的《主要原材料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有效版本为准。

3.2 质量管理通用要求3.2.1 物资采购部应按供户准入制度的要求,对供户进行评审,确认供应商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与质量保证能力,所供材料经试用、评审合格后投入使用。

评审内容至少应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能力、货物存量(吨)、检测人员、检测设施与场地、检验记录、货堆实物抽样检验等。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检验管理办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检验流程。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2 术语和定义首检:对当班生产开始时或工艺要素变化时,对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判定。

巡检:由检验人员对自己所分管的区域(或工序、工位)进行定期的或随机的巡回检查、测量或监督。

三检制:按检验的实施者分为自检、互检和专检;按检验的过程分为首检、巡检和终检。

3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4 职责4.1生产部操作工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4.2质检部制程检验员按照检验指导书及相关规定,作好检验把关。

4.3生产部门主管负责日常的监督和检查。

4.4质量检验部部长和科长对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进行不定期检查。

5 管理程序5.1首件三检5.1.1自检是操作者对自己加工(或装配)的首件,按工艺要求对加工尺寸、外观等进行检验,如果合格,填写《首件检查证》,如不合格,分析原因后再行加工,并将不合格品隔离。

5.1.2互检是线长或车间主管对本工序的操作者加工(或装配)的首件的尺寸、外观等进行验证,如果合格,在《首件检查证》签字确认,如不合格,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停止作业,将不合格品隔离。

5.1.3专检是质检部检验员对操作者加工(或组装)的首件,按工艺要求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加工尺寸及相关部位(包括外观)进行检验,如果合格,在《首件检查证》上签字确认。

如不合格,应将不合格品具体测量的数据或具体问题填写在《□首检、□巡检检验记录表》上的“检验记录”栏内,并在备注栏内打“×”,对已制品进行隔离。

5.1.4对于自检、互检的不合格项,专职检验员(质检部检验员)应进一步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不合格,将已制品隔离后及时向部门主管报告。

同时要求操作者进行调整,直到合格后方可允许继续加工或装配,并在《首件检查证》签字,《首检巡检表》记录。

5.1.5首件的标识5.1.5.1下料、焊接、喷涂、磷化过程的首件,由操作者在《首件检查证》上标明具体的测量时间、检查的日期及合格的判定,悬挂在加工件上。

车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车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车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篇:车间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自检、首检、巡检管理制度一、目的:树立“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有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才有最好的质量”的观念。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批量性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

二、适用范围:洛阳光大实业有限公司的加工生产过程。

三、定义:自检: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的检查。

首件: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

首检: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再提交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活动。

巡检: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巡回监督检查和抽查。

四、职责:1、生产部各车间主任负责教育、督促和检查所属员工的自检、首检并随时巡查抽检,确保自检、首检的实施,配合质检部稽查各车间。

2、技术部负责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监督和协助车间做好自检、首检和巡检工作并组织生产车间主任每周2次对车间质量稽查。

3、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图纸、技术要求、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编制相关工艺文件。

4、操作者具体实施自检、首检有关规定。

5、检验员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首件的专检、督促操作者自检,并进行巡检。

6、各车间主检负责督促检查本车间员工进行自检、首检,并对本车间进行巡检。

7、稽查小组:品质部技术员、各金加工车间主任。

五、程序:1.检验依据:产品图纸、规范和技术要求;工艺技术资料和相关标准;质量标准和相关检验资料等。

2.自检:操作者加工前应消化、理解有关图纸、工艺资料,弄清楚有疑问的地方。

核对来料、工装并按规定检查设备、工装、量具、来料等均处于良好状态,方可进行生产。

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应对产品在该工序的要求和产品外观不断地进行检查、核对。

发现产品有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在问题弄清楚并解决后再继续进行生产。

操作者不能弄清和解决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向车间主任和检验员反映、汇报问题。

车间主任和检验员在接到汇报后,应立即到现场查清问题并解决问题,恢复生产。

如问题还不能解决,则通知品质部部长。

QW7065-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QW7065-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66巡检抽检工艺纪律检查及整改验证表qr706504a0巡检检查表qr706503a0661在生产过程中各班组长和检验员品管员可以不定时的对某个工序生产的半成品进行抽查检验及时发现和指正错误并对严重不符合图纸要求和作业指导书中要求的米取措施包括对造成不合的员工进行处罚
QW/QF7065-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5.职责
质量部负责过程检验、试验。
6.工作流程和内容
6.1 通则 6.1.1 未经工序检验验收合格的产品不准转入下工序加工。 6.1.2 检验人员按过程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试验人员按试验室工作手册对产品进行试验。 6.1.3 检验试验过程出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试验人员按 QP/QF28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 理。 6.1.4 检验和试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字迹清楚可辩,记录人应在记录上签章注明记录日期。涂改 处应加盖印章,印章管理由质量部统一归口管理。 6.1.5 当顾客要求时,必须满足顾客附加的验证/标识要求(如:对新产品引入的那些要求) 。 6.1.6 质量记录的归档和保存按 QP/QF2403《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NO
审批
YES
交研发部人员校对, 制造部经理会签, 然后由研发部 经理批准生效; 6.3.2 经研发部经理批准生效的 《作业指导书》 由研 发部负责统一复印, 加盖受控标识, 下发给制造部各 工段, 在相关工序悬挂, 保证使用人员在工作岗位易 于得到,并存档; 6.3.3 制造部各使用者应妥善保管《作业指导书》 ,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 及时指正错误或与实际不符合项 目,反映给文件编制人员,以便更正; 6.4 自检 6.4.1 在产品制作过程中, 由生产工段的每道工序的 员工,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各自完成的生 产作业进行 100%自检(包括首检) ; 6.4.2 首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先行有效的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产品 图纸等技术文件; 2)生产、试验设备和工装设备(含检测器具)有鉴 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4.3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首件检查: 1)每个工作班开始,加工量在三件以上的; 2)更换了操作者; 3)更换或调整了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4)更换了技术文件、工艺方法及参数; 5)成批的分工步加工时; 6.4.4 生产加工中的铆压件和压铸件首件应送检验 产品铆压(压铸) 工序拉力记录表 QR7065-02A0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方式、时机、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范围适用于xx 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和质量监控。

3、定义3.1 首检:指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3.2 末检:指对每批次最后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3.3 自检:指操作者对自检加工的产品和完成的工作,按图纸、工艺或技术标准的自主检验;3.4 互检:指操作者之间对加工的产品和完成的工作进行的互相检验;3.5 巡检:指在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进行的抽样检验;3.6 专检:指专职检验员对产品质量进行的检验;3.7 “质量三确认”:即确认上道工序零部件加工质量、确认本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质量、确认交付给下道工序的加工质量。

4、职责4.1 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的首检、自检、互检、末检的实施;班组长负责首检、末检的确认和日常巡检的实施;4.2 质保部:负责生产过程的首检确认、末检确认、巡检、专检的实施,保存相应的检验记录;负责过程检验中不合格问题的评审处理;4.3 研究院:负责过程检验中不合格问题的评审。

5、流程说明序号工作事项责任岗位事项说明应用表单1、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操作者应对生产的第首(末)件检1 首件检查操作者一件产品或完成的工作进行首件检查验记录表1、操作者实施首件检查并填写首件检查记录表后,交当检验员/ 首(末)件检2 首件确认班班组长或检查员确认检查结果,首件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班组长验记录表续生产,加工条件不得随意变更。

1、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对自己的产品和完成的工作,应按图纸、工艺或技术标准进行自主检查;现场记录用3 自检操作者2、总成装配及关键质量控制点和特殊过程加工时,应在纸记录用纸上及时记录过程参数,必要时控制图记录,达到预防的目的。

1、操作者对自检完的产品或完成的工序,可申请班组长或同班组其他操作者互检(可采取抽检的方式);4 互检操作者2、操作者必须按“质量三确认”原则作业,转入加工的确认点是连带责任的开始,本工序的操作者必须同时承担起上道工序的责任,环环相扣,使质量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操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检验管理办法
1.过程检验的目的
过程检验的目的:就是尽早地发现生产过程(工序)中的不合格产品。

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检验和试验验证其产品的符合性,以便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尽早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被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并作好标识和记录。

2过程检验的依据
2.1过程检验是控制产品质量特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活动。

2.2供方应按质量计划和形成文件的过程检验的要求,检验和试验产品,准确地对产品作出判断证明其是否合格,若不合格,要作好标识并隔离,必须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

2.3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要的报告收到和验证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同样,在过程检验中也可以有紧急放行的情况,这里称为“倒外放行”,由生产部门提出质保部审查,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放行,同时检验员在产品上作出明确标识,做好记录,以便追溯和重检。

3过程检验文件的编制
过程检验文件是指导所有过程检验活动的依据,在实施过程检验中必须严格执行,从抽样数量、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到检验数据的处理及判定规则,绝对不准许偏为检验文件;检验文件就是检验员实施检验活动的法规,任何偏离检验文件都是不准许的,也是无效的,是违反检验纪律的表现。

因此,检验文件的编制应规范化且易于操作,使过程检验和试验完全确定,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和外界的干扰。

4过程检验和试验文件编制原则
4.1确定性
过程检验和试验文件应保证检验结果是确定的,对各种影响检验结果及其判定的因素,都应加以规定,以完全排除人为的随意性,要做到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是唯一的无论谁来检验,只要按检验文件专操作,其结果应是相同的。

4.2可操作性
检验和试验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它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检验文件的编号人员熟悉企业的检验作业情况,并且在检验文件颁发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以确保确实可行。

4.3充分性
检验和试验文件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记录应能充分表明产品的质量要求可
否满足,为此检验和试验文件必须全面覆盖质量特性。

5误差最小化
编制检验和试验文件时,应考虑如何尽可能减小误差(或把误差控制到可接受的程度),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5.1基准同一
检测基准与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应力求统一这样可以减小,由于基准变换引起的误差。

5.2测量链最短
参与测量的环节俞少俞好,这样可以减少累积误差,因此,一般来说直接测量要比间接测量的误差少,宜首先选用直接测量。

6过程检验的类别: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计数检验,二是抽样检验,全数检验是对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本进行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批产品可接受性的检验。

本公司采用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相结合的办法。

7过程检验的形式
过程检验的形式分为自检、专检、巡回检验和放行(完工)检验。

7.1自检和专检:由操作员实施的检验称为自检;由检验员实施的检验称为专检。

7.2巡回检验: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频数对当日生产的产品由检验员进行的随机检验。

7.3放行(完工)检验:就是当产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检验批,按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本,将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对照,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放行的检验,对于验合检格的产品要做好标识,分区码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