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和使用饮用水。
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着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饮用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和准确监测,对于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目标微生物的DNA片段来进行检测和鉴定。
在饮用水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选择相应的引物和探针,实现对这些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PCR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PCR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从而更好地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二、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中的优势和挑战与传统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PCR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灵敏度强等优势。
PCR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种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便捷性。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样品预处理的复杂性、环境因素对PCR反应的影响等。
如何解决这些挑战,进一步完善和优化PCR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是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基于PCR技术的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多重PCR技术的应用:将多重PCR技术与不同的微生物标记物结合,实现对多种致病性微生物的同时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自动化检测平台的开发:结合微流控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开发高通量的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平台,实现对大规模样品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3. 环境样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的研究:对于环境中的水样、土壤样品等,开发适用于复杂环境样品的PCR技术,实现对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鉴定。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和方法,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但由于水源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饮用水中可能存在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及时准确地检测饮用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需要进行培养和分离,耗时且结果可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该技术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前,PCR技术已被广泛用于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PCR技术在饮用水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致病性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在饮用水中细菌PCR检测研究中,研究人员常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细菌的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
Gram阴性菌的通用引物16s rRNA引物对多种Gram阴性菌进行扩增和检测。
研究者还利用病原细菌的特异基因进行检测,如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霍乱弧菌的ctxA基因等。
还有一些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已经商业化,如大肠杆菌、耐热大肠杆菌和肠炎弯曲杆菌等。
在饮用水中病毒PCR检测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利用病毒的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病毒的核酸酶基因进行检测,如诺如病毒的RNA酶H基因和腺病毒的DNA聚合酶基因等。
一些常见的病毒,如诺如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已经有商业化产品可供选择。
在饮用水中寄生虫PCR检测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利用寄生虫的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
利用弓形虫的B1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有助于判断饮用水中是否存在弓形虫感染风险。
类似地,利用血吸虫的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有助于判断饮用水中是否存在血吸虫感染风险。
一些寄生虫的检测方法也已经商业化,如黑线虫、鞭毛虫和滴虫等。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目前这一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PCR引物的设计和优化、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和PCR抑制物的影响等。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它们存在于水体中,如果饮用水中存在这些致病性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在实验室中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目标微生物。
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PCR技术的引入使得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更加快速和高效。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PCR技术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速度。
PCR 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PCR技术的改进提高了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的准确性。
随着PCR技术的不断改进,引入了新的基因探针和引物设计策略,可以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的致病性微生物。
PCR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检测技术结合使用,如脱落试验、高通量测序和流式细胞术等,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和预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定期对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PCR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害物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在突发事件和灾难中,PCR技术可以进行快速检测,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PCR技术还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病因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DNA序列,可以揭示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和传播方式等信息,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
随着PCR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应用,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多的支持。
农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农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饮水质量是人民健康的保障,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建立完善的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农业生产中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饮水安全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饮水的安全,确保人们饮用的水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农业生产中,农村地区的饮水更是需要加强管理,因为许多农民使用的是地下水或其他自然水源,水质可能会受到农业生产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没有严格的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容易导致饮水安全问题。
2.维护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中,饮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建立健全的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农业生产的水质问题,维护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通过水质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到农田和农作物对水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水质调整,提高农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建立饮水水质检测机构首先需要建立专业的饮水水质检测机构,配备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
这样可以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制定出完善的饮水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2.建立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建立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将监测站点布设在农村地区和农田周边。
并且要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农民,保障饮用水质量的安全。
3.建立饮水水质检测标准制定统一的饮水水质检测标准,以便对水质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价。
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4.建立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将饮水水质检测的结果进行公开,让农民和广大群众了解到水质的情况。
蛋鸡养殖场管理-浅谈蛋鸡场饮用水管理
蛋鸡养殖场管理-浅谈蛋鸡场饮用水管理水是维持生物体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对于养鸡场来说,饮用水的清洁卫生情况直接决定鸡群生长与生产性能的发挥。
1鸡群饮用水标准1.1水质卫生学标准一般情况下,适合于人类的饮用水同样也适应于鸡群。
鸡饮用水一定要洁净、无色、无味、无杂物,符合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1.2水的细菌学指标水的微生物学指标是评价水被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以检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来间接判断饮用水受污染的程度,一般要求每1mL家禽饮用水中细菌总个数不超过1000个,大肠杆菌个数不超过10个。
2供水系统的选择目前养殖场常用的饮水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槽式饮水器、真空式饮水器、杯式饮水器和乳头式饮水器。
前三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供水可靠、价格便宜,但饮用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水易蒸发,不仅造成水的浪费、鸡舍潮湿,而且水体易被污染,引发传染性疾病,不利于防疫与彻底清洗。
乳头式饮水器水质不易污染,能减少疾病的传播,蒸发量少,而且使用后清洗方便、劳动强度低,是一种封闭式的理想饮水设备,因而生产中建议使用乳头式饮水器。
3供水系统管理3.1水源管理养殖场水源要远离污染源,如工厂、垃圾场、生活区与储粪场等;水井设在地势高燥处,防止雨水、污水倒流引起水源污染;定期检测饮用水卫生状况。
3.2入舍水管理微生物能通过吸附于悬浮物表面进入鸡舍感染鸡群,因而在进入鸡舍的管道上安装过滤器是消除部分病原体、改善入舍水质量的有效方法。
为保证入舍水的过滤效果,过滤器应每周清洗1次,定期更换丧失过滤功能的滤芯;如果过滤器两侧有水表,可通过观察进水口与排水口水表的水压差来判断过滤器清洗、更换时间。
当进水处压力值等于排水处水压值时,可不考虑过滤器清理或更换,当进水处压力值高于排水处水压值时,应及时清理或更换滤芯。
3.3饮水管管理由于饮水管长时间处于密闭状态,管内细菌接触水中固体物时会分泌出粘性的、营养丰富的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后又会吸引更多的细菌和水中其他物质,从而迅速成为病原菌繁殖的活聚居地,使原本封闭的饮水系统变成了传递病原菌的工具。
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一)
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一)引言概述: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是为了确保实验室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步骤和要点。
正文:一、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所需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包括培养基、平板计数器、显微镜等。
2. 清洗和消毒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3. 确保实验室供水管道的安全和干净,避免水源污染。
二、水样采集和处理1. 选择合适的水样采集器具,如钢质水样容器或无菌采样瓶。
2. 在采集水样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佩戴消毒手套,以避免污染水样。
3. 选取水源合适的位置采集水样,尽量避免水源受到外界污染。
4. 采集水样后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水样预处理1. 对水样进行过滤,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 进行稀释处理,确保微生物数量在检测范围内。
3. 根据需要进行pH调节或添加抑菌剂,以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微生物检测方法1. 采用培养法进行微生物定量分析,包括总菌落计数和特定菌群检测。
2.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
3. 加入样品到培养基中,进行平板计数或液体培养,并进行恰当的菌落计数。
4. 进行特定菌群的检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采用相应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5.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进行微生物形态和特征的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果分析和处理1.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微生物数量统计和分析,比较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情况。
2. 如发现微生物污染超过标准限值,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消毒。
3. 记录检测结果,并保留相关文件和数据,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查。
总结: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的实施可以确保实验室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通过准备工作、水样采集和处理、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处理,可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实验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安全。
养殖场的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
养殖场的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养殖业已成为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饲料和饮水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饲料和饮水的来源,质量监控和风险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养殖场的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
一、饲料来源的管理1. 确保饲料来源的可靠性。
养殖场应与有资质的饲料生产商合作,签订正式合同,并定期检查合作方的资质证明和饲料质量检测报告。
2. 保证饲料的原材料安全。
养殖场应对饲料的原材料来源进行严格的筛选,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原材料,并定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无任何污染物质。
3. 规范饲料储存和运输过程。
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饲料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饲料在整个过程中不受潮、发霉和受到外界污染。
二、饲料质量监控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
养殖场应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控,建立现代化的质量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对饲料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达到国家标准。
2.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
养殖场应对饲料供应商进行评估,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不得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和其他非法添加剂的饲料。
3. 定期抽样检测饲料质量。
养殖场应定期抽样检测饲料质量,及时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和病原微生物等指标,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饮水安全管理1. 确保饮水源的安全性。
养殖场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源,并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对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无污染和不含有害物质。
2. 建立科学的饮水系统。
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饮水系统,包括水管、水箱、喂水器等设备,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水源二次污染。
3. 定期监测水质。
养殖场应定期监测饮水系统中的水质,包括溶解氧、PH值、细菌总数和重金属等指标,确保水质安全。
四、风险防控措施1.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对饲料和饮水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隐患。
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版本号: 1.0生效日期: 2012.12.1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页 码: 第1页 共4页目的本SOP制订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检验操作规程。
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确保实验室人员接受该规程的正确培训并执行该规程。
相关实验室人员负责正确执行下述规程。
定义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一般细菌和大肠埃希菌检查程序/范围A.仪器名称型号与规格生产厂家洁净工作台SW-CJ-1F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洁净工作台SW-CJ-2FD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干热消毒箱GRX-6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DPN-9082 太仓精宏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ZKW-4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HZK-FA210 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微生物限度检验仪HTY-100 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B.培养基和缓冲液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营养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版本号: 1.0生效日期: 2012.12.1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页 码: 第2页 共4页C.器具名称规格螺旋盖瓶250ml,500ml刻度吸管10ml,1ml微生物限度过滤培养器S60烧杯500ml,1000ml,2000ml吸耳球——牛皮纸——灭菌培养皿Ф90mmD.培养基和缓冲液的配制1.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称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6.09 g,放入装有1 L纯化水的不锈钢锅内,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至三角瓶或螺旋盖瓶,121 ℃高压灭菌15分钟。
2.营养琼脂培养基称取营养琼脂培养基33 g,放入装有1 L纯化水的不锈钢锅内,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至三角瓶或螺旋盖瓶,121 ℃高压灭菌15分钟。
3. 胆盐乳糖培养基称取胆盐乳糖培养基35.8g ,放入装有1L纯化水的不锈钢锅内,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至三角瓶或螺旋盖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
4. MUG培养基称取MUG培养基23.4g ,放入装有1L纯化水的不锈钢锅内,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至三角瓶或螺旋盖瓶,115℃高压灭菌20分钟。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前言】在养猪生产中,虽所有养猪者都知道给猪水喝,但却常常忽视水的重要性,不重视水的质量。
常给不清洁或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
导致猪消化、吸收、生长、繁育以及生命都受到影响,导致疾病频频发生。
有的养猪户为节约成本,把池塘水作为猪的饮用水。
如此差的水质,引发各种疾病,出栏率不高,养殖户最终为此付出代价。
一、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二、水质监测方法为了保证猪群健康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使用优质饮用水。
最好使用自来水,如果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须定期检测水质(2次/年)。
1、采集水样需要准备的用具无菌处理过能够封闭的器皿(也可用矿泉水瓶)、酒精灯、打火机、标签纸、笔、保温箱、胶带、冰袋。
2、养猪场水样采集点采集井水、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箱、水嘴、水龙头内的水。
检测蓄水池和供水管道内的水质,明确蓄水池和供水管道是否受到污染。
3、采取水样的操作方法使用清洁、消毒过的瓶子取样,水样取好后立即密封。
采取地表水样时,应该在水面以下直接将瓶子灌满水。
采地下水样时,取样瓶装满水之前应一直保持水流动。
从水龙头或饮水器取水样时同理。
4、采样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先要清洗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灭菌),待水龙头无菌处理后,打开水龙头,让水自然流出,流5-10分钟后,再用灭菌瓶采集水样。
5、水样采集量每个检测点采集的水样量不少于50ml。
6、水样标记瓶身帖标签,标记清晰(采样时间、样品来源[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嘴、水龙头水、井水、水箱水、水线末端]、栋舍号)。
7、水样送检。
注意事项:采样后在2小时内送检。
送检时把水样放保温箱内加冰袋送检,切忌冰冻。
根据养猪场具体情况确定采集水样的样品来源。
8、送检专业检测机构通过感官性质、化学指标、细菌指标、消毒剂(抗生素)残留和毒理指标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判水质。
出具检测报告。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简述鸡场水源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48・基 础 研 究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 30卷 第11期简述鸡场水源微生物的检测方法董 娜 张立永 刘 建 王 欣(黑龙江大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黑龙江七台河 154500)在养鸡场中,如果对病死鸡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和尸体等消毒的不严格,处理不当,会造成水源的污染。
被病原菌污染的水常可成为疫病传染源,引起疫病的流行。
鸡舍内水源的优劣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
本公司对鸡场内水源的检测要求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2006)执行。
1 仪器和材料仪器及环境准备:对微生物实验室采取常规灭菌,做好培养设备及常用玻璃器皿的常规消毒、灭菌等,做好试剂准备。
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麦康凯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
2 检测器皿消毒及水样采集方法2.1 灭菌瓶将250 ml生理盐水瓶洗刷完毕晾干后,盖上胶塞,插入针头,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灭菌15~20 min。
待压力表回落后,打开锅盖,拔出针头,用医用胶布封住针眼,灭菌瓶备用。
2.2 采集水样2.2.1 采集鸡舍内工作间(或水线)水样先将自来水水龙头(或水线乳头饮水器)用火焰灼烧2~3 min灭菌,再放开水龙头(或拔掉乳头饮水器前端)使水流出5~10 min后,用灭菌瓶接取水样200 ml左右,将瓶塞盖好,留做待检。
2.2.2 采集水源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打开瓶塞,水即流入瓶中,取水样200 ml左右,将瓶塞盖好,留做待检。
3 检测方法3.1 稀释水样取2个灭菌试管,分别加入9 ml灭菌水,将待检水样摇匀后取 1 ml水样加入第1管9 ml灭菌水内,更换灭菌吸管,反复吹打数次,摇匀,制成1∶10的稀释液。
取1∶10的稀释液1 ml加入第2管9 ml灭菌水内,更换灭菌吸管,反复吹打数次,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备用。
若水样污染严重,可做更多倍数稀释。
养殖技术中的饮水供应安排
养殖技术中的饮水供应安排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也在迅速崛起。
饲养各类牲畜和禽类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为经济和就业提供了不少机会。
然而,养殖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充足的饮水供应,这是确保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养殖技术中的饮水供应安排,从水源选择、供水方法、和水质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水源选择是饮水供应安排中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水源时,饮用水的质量和供水量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确保水源的纯净和无污染是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的首要任务。
经常检测水源的pH值、微生物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等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估,以保证水的安全性。
同时,要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水量,在选择水源时要确保供水量能够满足养殖动物的日常饮水需求。
其次,供水方法对养殖动物的健康和产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自动供水系统是现代养殖技术中常用的供水方式之一。
它通过管道把水迅速运送到养殖场的饮水设备中,这样可以在不浪费大量水源的情况下,及时为养殖动物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自动供水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要求高,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确保供水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供水不正常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产和生长。
除了自动供水系统,传统的喂水方式也在一些养殖场中使用。
这种方法一般通过容器或水槽来存储和供应水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喂水方式可能存在水源污染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过滤设备和消毒剂来提高水源的质量。
此外,定期清洗和更换水源容器也是保证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手段。
最后,水质管理对于养殖技术中的饮水供应安排来说至关重要。
水质过差会导致养殖动物生长缓慢、疾病易发等问题。
因此,定期监测水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常规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氯含量、溶解氧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以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
此外,科学使用抗菌剂和水质调节剂,可以改善水质,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总结起来,养殖技术中的饮水供应安排是养殖业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择水源、科学使用供水设备、定期检测和调整水质,是确保养殖动物健康的关键措施。
畜禽养殖标准规范
畜禽养殖标准规范一、前言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也是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障畜禽养殖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标准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畜禽养殖的各个方面,介绍其标准规范。
二、饲养场环境规范1. 建筑设计规范饲养场建筑设计应考虑光照、通风、温度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畜禽的生长和健康。
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材料应环保,不得使用对畜禽有害的有机溶剂。
2. 空气质量控制饲养场应设置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防止异味和粉尘积聚,保持合适的湿度。
同时,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畜禽的生存环境。
3. 水质管理饲养场的饮用水和水源应符合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水源。
水管、水槽等设备应保持清洁,确保给畜禽提供安全的饮水。
三、饲料标准规范1. 饲料配方饲料应根据不同畜禽的生长需求和阶段,科学配料。
不得使用添加激素、抗生素和禁用药物的饲料。
饲料生产企业应具备饲料生产许可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2. 饲喂方法畜禽的饲喂应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饲喂和浪费。
饲喂设施应符合人畜相隔的规范,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规范1. 疫苗接种畜禽饲养场应按照疫苗接种规划,组织定期接种,确保畜禽的免疫力。
接种记录应做好,方便溯源和疫情防控。
2. 病害监测与处置饲养场应建立健全的病害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和监测畜禽的疾病情况。
对发现的疫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和报告,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以避免疫病蔓延。
五、环境污染治理规范1. 排泄物处理饲养场应建设合适的粪污处理设施,合理收集和处理畜禽的粪便,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废水处理饲养场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处理,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不得随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3. 病死畜禽处理饲养场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病死畜禽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销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六、动物福利规范1. 饲养密度饲养场应按照规定的饲养密度饲养畜禽,确保其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生活空间。
2. 饲养条件饲养场应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确保畜禽的生长和繁殖。
养殖厂中对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处理
养殖厂中对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处理养殖厂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动物养殖的场所,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处理是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监测和处理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养殖厂中饮用水质量的问题。
一、饮用水质量的监测1. 定期监测养殖厂应定期进行饮用水质量的监测,以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监测的频率应根据不同的养殖类型和规模进行设定。
一般而言,养殖密度较高的养殖场应增加监测的频率。
2. 采样分析监测时需要采集饮用水的样品进行分析。
采样要遵循科学的操作步骤,包括选择取样地点、使用无菌容器采样、保持采样工具的清洁等。
分析时可以采用现场检测仪器或将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
3. 监测指标常见的饮用水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酸碱度、浊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大肠菌群等。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水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二、饮用水质量的处理1. 过滤和消毒饮用水处理的首要步骤是过滤和消毒。
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消毒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可采用物理过滤器或化学药剂对饮用水进行处理。
2. 脱盐和除臭如果养殖厂使用的是地下水或含盐水源,可能存在盐分过高的问题。
此时可以采用脱盐设备,如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的盐分。
另外,在处理饮用水时还需要注意除臭的问题,以提高水质的可接受性。
3. 营养物质添加在饮用水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动物对于某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根据养殖动物的需要,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矿物质、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以提高饮用水的营养价值。
4. 微生物监测和控制养殖厂中的饮用水往往容易出现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如大肠杆菌等。
因此,需要定期对水质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可以使用消毒剂或微生物防治剂等手段,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5. 饮用水系统管理除了监测和处理饮用水的质量,养殖厂还应加强饮用水系统的管理。
包括定期维护和清洁管道设备、保证水质安全的防止新污染措施、合理选择和使用设备等。
优化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方法
标题:优化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在现代生活中,水是维持生命活力的源泉。
然而,当这源流被微生物污染时,它可能转变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
想象一下,一滴清澈的水珠,在显微镜下却暗藏汹涌的细菌海洋,这不仅是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更是对公共卫生的潜在警钟。
因此,优化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就像给这潜藏的风险装上一盏明灯,照亮那些隐匿的角落。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好比是一位老练但步伐缓慢的侦探,虽然可靠,但在效率上常常让人扼腕。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在不牺牲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速度的技术革新。
这就像是从马车时代跃进到蒸汽机车时代,提升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整体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技术是基因测序。
通过直接从水样中读取微生物的基因信息,这种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揭示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就好比是用一把精准的分子剪刀,直接剪出敌人的真实面目,既快速又准确。
另一种技术是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这些微小的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质,并在检测到有害微生物时发出警报。
可以将生物传感器比作是一支不眠不休的警卫队,它们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水源,确保不会有任何“不速之客”悄然闯入。
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强大潜力。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AI可以预测微生物污染的模式,甚至提前预警潜在的风险。
这就如同拥有一张描绘未来趋势的藏宝图,让我们能够预见并防范可能的健康危机。
全基因组测序、纳米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也在逐步改变游戏规则。
这些技术如同微生物检测领域的“特种兵”,它们具备前所未有的侦测能力和速度,能够迅速识别出水中的各种微生物,甚至是那些传统方法难以捕捉到的“幽灵”微生物。
在优化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跨越成本和技术门槛;其次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最后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反映新技术的应用成果。
正如一条河流需要定期清理,以保持其清澈和生态平衡,我们的饮用水检测系统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更新。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生活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成为了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通过对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来判断水质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膜过滤法、酶标记法、PCR法等。
1. 菌落计数法:该方法是通过将水样接种在含有寒天葡萄糖琼脂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出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并进行计数和分类。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2. 膜过滤法:通过将水样通过微孔滤膜,把水中的微生物过滤下来,然后将滤膜培养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的计数和鉴定。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样品,并且能够有效地去除水样中的杂质,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3. 酶标记法:利用特定酶与微生物结合的特性,通过对酶的活性进行定量测定,来推断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4. PCR法: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基因扩增技术,可以通过PCR扩增靶标微生物的DNA,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该方法对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对微生物DNA的检测和鉴定。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自来水及自备水源的卫生状况:自来水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饮用水来源之一,而自备水源则是一些地区或个人所依赖的饮用水来源。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对自来水及自备水源进行定期的卫生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监测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微生物检验技术作为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手段,其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微生物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膜过滤法、PCR技术、荧光染色法等多种方法。
1. 菌落计数法菌落计数法是指将水样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并利用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单个可见的或可数的克隆体,然后通过统计在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量进行微生物数量的统计。
该方法适用于常见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2.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指利用特制的膜过滤器将水样中的微生物过滤到膜上,再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基中的养分和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可见的斑点,最终通过统计膜上的斑点数量来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数量低、需要较长时间培养的情况。
3.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以体外扩增DN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微生物的DNA序列,并通过扩增获得足够的DNA量供进一步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快的检测速度等优点,适用于对微生物的迅速、准确检测。
4. 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指利用荧光染料与微生物的细胞壁或核酸特异性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对微生物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1. 对水质的综合评价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对水样中的细菌、真菌、病原微生物等进行检测,通过统计水样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并结合其他水质指标,如PH值、浊度、氨氮、重金属等,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为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对饮用水消毒效果的监测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消毒后的水质检验是评价消毒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场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养殖场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畜禽健康及生产水平。
养殖场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会引起畜禽肠道疾病反复发作。
养殖场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很多:浅井水和地表水易受畜禽粪便污染;供水塔、贮水池及输水管道长期不清洗会造成微生物滋生;饮水线中残留有药物载体(淀粉、葡萄糖等)会成为细菌长期滋生的基质。
养殖场应该定期检测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为开展饮水系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提供依据。
人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由专业机构检测,依据GB /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动物饮用水和人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最好一致,但是养殖场饮用水易受污染,尤其是饮水线末端的水,因此养殖场饮用水微生物检测需求多,频繁送水到专业机构检测既不现实又不经济。
笔者多次对养殖场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测,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GB /T5750.12-2006的标准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适于在养殖场或基层畜牧兽医实验室推广应用。
1实验原理1.1评价指标评价水质清洁度有三个重要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指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可以将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开,因此耐热大肠菌群的检出是水质被粪便污染的标志。
1.2指标限值养殖场贮水池、水塔、饮水线入口三处水质的微生物学指标是:菌落总数<100个/mL ,总大肠菌群<10个/100mL ,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饮水线末端水质的微生物学指标采用经验值:菌落总数<1000个/mL ,总大肠菌群<10个/100mL ,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2实验方法2.1水样采集分别采集供水塔或蓄水池,饮水线入口,饮水线末端三处的水样,装入灭菌容器中。
2.2实验器材2.2.1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恒温培养箱(2台),水浴锅,天平,菌落计数器。
2.2.2实验耗材试管,平皿,吸管、三角烧杯、玻璃瓶等,耗材使用前要干热灭菌。
2.3培养基营养琼脂,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常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除蒸馏水外其他成份加倍),伊红美蓝培养基,这些培养基可以使用市售的成品,也可以按下面方法自制:营养琼脂: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mL ,这些成分混合后,水浴加热溶解,调整pH 值为7.4-7.6,121℃高压灭菌20min 。
饮用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量和活性的测定方法
第6卷第8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 o l.6,N o.82005年8月T echn i ques and Equ i p m ent for Env i ron m enta l Po ll uti on Contro l A ug.2005饮用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量和活性的测定方法桑军强1王志农2李福志1张锡辉1(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深圳518055;2 深圳市蛇口格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深圳518067)摘 要 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是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参数。
总结论述了适用于表示饮用水生物处理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几种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饮用水 生物处理 微生物量 微生物活性 脂磷 OUR R2A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241(2005)08-0088-03M easure m ent of bi o mass and m icrobial activityin the biol ogical treat m ent process of dri nki ng waterSang Junqiang 1W ang Zh i n ong 2Li Fuzh i 1Zhang X i h u i1(1 R esearch C en t er f or Env i ronm entalE ngi neeri ng &M anage m en t ,Shen z hen G raduate S choo,l Ts i nghua Un i versity ,Shenzhen 518055;2 Sh enz h en Sh ekou Green En vi ronm entalE ngi neeri ng Co L t d.,Shenzhen 518067)Abst ract B io m ass and m icr obia l activ ity are t w o i m po rtant para m eters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bio -l o g ica l process for dri n king w ater .The m ain m ethods fitti n g for the m easure m ent o f bio m ass and m icr obia l acti v ityw ere d iscussed in t h is paper .K ey w ords drinking w ater ;bio l o g ica l treat m en;t b i o m ass ;m icrobia l activ ity ;phospholipid ;OUR;R2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4138)收稿日期:2004-03-25;修订日期:2004-07-14作者简介:桑军强(1974~),男,博士,主要从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养殖场的饮用水消毒方案谨防病从口入
养殖场的饮用水消毒方案谨防病从口入养殖场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除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防止动物饮用后爆发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的有致病性的细菌、病毒和原虫。
引起人或动物发病的传染病有多种是经水传播的,养殖场生产过程中使用已被污染的水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动物的饮用水和人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指标是一致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消毒细菌学指标也须应达到如下标准:菌落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游离余氯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毛序水不应低于0.05mg/L。
用水兼具消毒剂应具有如下特点:无毒、无刺激性;能迅速溶解于水并能快速释放出杀菌有效成分;对各种天然水中所含的各种类型的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杀灭作用;不与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起反应或产生有毒的化合物;作用时拆装简单方便。
下面我们推荐几种常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消毒剂及消毒方案:1、二氯异氰脲酸钠粉(以消毒威为例,含有效氯30%)氯制剂用于饮用水消毒仍是各国广泛采用的方法。
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消毒饮用水,一般要求消毒30分钟后亚硝酸钠不低于0.3mg/L,故视水源水质的有所不同,消毒威的添加量应作相应的调整。
如:井水非常洁净,尽管不含有机质微生物和病源微生物,对有效氯的耗费也少,每吨水加2-3克消毒威,即添加有效氯至0.6mg/L-0.9mg/L,余氯浓度即可符合国家标准;取水已经过消毒,按国家标准在出水口余氯不得低于0.05mg/L,故只需嵌入消毒威2-3克,须先使余氯浓度达到0.6mg/L-0.9mg/L,;地表水(池塘水、河水等)不含有机质等杂质较多,携带的病源酵母菌多,必须先经过净化处理过程,沉淀、除去杂质后,再经消毒程序,动物方可饮用。
在实际应用中,所定水质状况的不同,加入消毒威的量应作相应调整,一般以每吨水加入消毒威4-15克为宜,若加入13g的消毒威,有效氯浓度为4mg/L,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场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养殖场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畜禽健康及生产水平。
养殖场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会引起畜禽肠道疾病反复发作。
养殖场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很多:浅井水和地表水易受畜禽粪便污染;供水塔、贮水池及输水管道长期不清洗会造成微生物滋生;饮水线中残留有药物载体(淀粉、葡萄糖等)会成为细菌长期滋生的基质。
养殖场应该定期检测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为开展饮水系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提供依据。
人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由专业机构检测,依据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动物饮用水和人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最好一致,但是养殖场饮用水易受污染,尤其是饮水线末端的水,因此养殖场饮用水微生物检测需求多,频繁送水到专业机构检测既不现实又不经济。
笔者多次对养殖场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测,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GB/T5750.12-2006的标准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适于在养殖场或基层畜牧兽医实验室推广应用。
1实验原理
1.1评价指标
评价水质清洁度有三个重要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指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可以将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
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开,因此耐热大肠菌群的检出是水质被粪便污染的标志。
1.2指标限值
养殖场贮水池、水塔、饮水线入口三处水质的微生物学指标是:菌落总数<lOO个/mL,总大肠菌群<10个/100mL,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饮水线末端水质的微生物学指标采用经验值:菌落总数<1000个/mL,总大肠菌群<10个/100mL,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2实验方法
2.1水样采集
分别采集供水塔或蓄水池,饮水线入口,饮水线末端三处的水样,装入灭菌容器中。
2.2实验器材
2.2.1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恒温培养箱(2台),水浴锅,天平,菌落计数器。
2.2.2实验耗材试管,平皿,吸管、三角烧杯、玻璃瓶等,耗材使用前要干热灭菌。
2.3培养基
营养琼脂,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常规乳糖蛋白胨培
养液除蒸馏水外其他成份加倍),伊红美蓝培养基,这些培养基可以使用市售的成品,也可以按下面方法自制:营养琼脂: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5g,蒸馏水1000 mL,这些成分混合后,水浴加热溶解,调整PH 值为7.4-7.6,121℃高压灭菌20 min。
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蛋白胨20g,牛肉膏6g,乳糖10g,氯化钠10g,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2mL,蒸馏水1000mL,先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和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调整PH值为7.2-7.4,再加入2mL的溴甲酚紫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立小试管的大试管中,每管10mL,115℃高压灭菌20min。
伊红美蓝培养基: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2g,琼脂25g,蒸馏水1000mL,伊红水溶液(20g/L)20mL,美蓝水溶液(5g/L)13mL,将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调整PH值为7.2-7.4,加入乳糖,115℃高压灭菌20 min,冷却至50℃左右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混匀,倾注平皿。
2.4接种与培养
2.4.1水样稀释先充分混匀水样,无菌操作吸取1mL水样注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成1:10稀释液,同法倍比稀释1:100、1:1000、1:104、1:105、1:106的稀释液。
2.4.2营养琼脂接种用灭菌吸管分别吸取1mL未稀释的
水样和各稀释度的水样,注入不同的灭菌平皿中,然后倒入15mL左右已融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营养琼脂,立即轻轻
旋摇平皿将水样与培养基混匀,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放入湿盒中在37℃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
2.4.3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接种取10管双料乳糖蛋白
胨培养液,每管无菌接种10mL未稀释的水样,接种后5管
置于37℃培养24h,作为总大肠菌群检测,5管置于44.5℃培养24h,作为耐热大肠菌群检测。
2.4.4伊红美蓝琼脂接种取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产酸
产气管(37℃或44.5℃培养,培养液变黄,倒立小试管浮起,内含气泡),用接种环蘸取少量培养液,在伊红美蓝琼脂上
进行细菌划线分离接种,按接种的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培养温度分别置于37℃或44.5℃培养24h。
3结果判定
3.1菌落总数判定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培养皿进行计数,如果所有稀释度菌落数都>300,则计数最高稀释度平皿菌落数;如果所有稀释度的菌落数都<30,则计数最低稀释度平皿菌
落数;如果所有稀释度平皿菌落数都不在30~300之间,则计数最接近30或300的平皿。
计数后,再乘以稀释倍数,
得出每毫升水样菌落总数(CFU/mL)。
3.2大肠菌群判定
观察37℃培养的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产酸产气者为大肠菌群疑似阳性管,疑似阳性管经37℃伊红美蓝琼脂分离培养后观察有紫黑色或边缘浅紫红色中心紫黑色,略带金属光泽的特征菌落,证实为阳性管,根据阳性管数,按表1判定每100mL水样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100mL)。
3.3耐热大肠菌群判定
观察44.5℃培养的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产酸产气者为耐热大肠菌群疑似阳性管,疑似阳性管经44.5℃伊红美蓝琼脂分离培养后观察有3.2中描述的特征菌落,证实为阳性管,同样按表1判定每100mL水样耐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100 mL)。
3.4结果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三项指标低于1.2中的指标限值报告水样微生物检测合格,高于则报告不合格。
4总结
两年来,笔者定期对某种猪场、某种禽场进行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指导两场合理进行饮水系统的清洗和消毒,种猪场仔猪黄白痢、种禽场禽腹泻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减少了预防性投药。
建议养殖场将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做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之一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