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管理
城市 职能 及格 局
不再受官府监控 经济职能加强 打破坊市界限, 出现娱乐场所
4.唐宋以来新兴城市的崛起:
海外贸易发展 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商品经济发展
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 特点:
①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③经济功能强 ④专业化特色
三、政策因素:重农抑商
1.含义 2.原因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演变
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
政策 影响
战国前: 重视与鼓励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重农抑商 战国—秦汉: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中唐以来: 商业繁荣。 重农抑商、限制外贸——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明清: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
课堂练习
3、与唐朝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 特点是(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课堂练习
4、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交易场 所—市②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 制③宋代时期的坊市界限被取消④明清兴 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尤以黄河流域为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10分) 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因地制宜;传统手工 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6分) 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出路, 开拓进取。(4分)
• • • • • • • • • •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巩固训练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①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
济基础
②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
③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
放。
④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新的经济要素和生产方式的
产生
A.① ②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二、城市的发展
•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有时间
• 时间: 的控制
• 宋代城市中的市
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鱼市)
• 地点: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 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基础:高度发达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
其它: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货币的变更、商路的通畅、 城镇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
LOGO
谢谢!
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的发展
1、城市布局的变化
周——唐代: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受严格限制 典型:唐都长安的坊市制
宋代以来: 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限制 典型:北宋都城汴梁 坊市制被突破 夜市出现
2、外贸枢纽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
丝绸之路枢纽:敦煌、楼兰、龟兹等
D.②③④
2、“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 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的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 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自己
自给自足和城市的兴衰
随着农业革命的发展和贸易的增加,城市商业兴起,人们对自给自足的依赖 逐渐减少。
城市化如何影响了商业?
城市化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商机,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商业活动
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生产和交换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商品,参与了当时的商 业活动。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自 给
在农耕时代,商业和城市起源于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经济特化改变了农村 经济,农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自给自足经济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
农耕时代的商业起源
商业起源于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人们开始用农产易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获得多样化的食物和商品,促 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农业革命如何促进城市化?
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速了城 市的发展和扩张。
市场的形成
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多的农产品, 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城市商业的 兴起。
贸易网络
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形成了广泛 的贸易网络,连接了不同的城市 和地区。
自给自足经济在农耕时代的重要性
自给自足经济是农耕时代人们生活的基础,他们生产自己所需的食物和物品。
经济特化如何改变了农村经济?
经济特化使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转变为专业化的生产,农民开始专注于特定 的农产品或手工业品。
农业革命对商业和城市的影响
1
增加的产量
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多的粮食和商品供应,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
人口增长
农业革命导致人口增长,促进了城市化和市场的形成。
3
新的农产品
农业革命引入了新的农产品,创造了新的商机和贸易需求。
5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 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联,相辅相承; 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4.货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5.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6.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算缗” 、“告缗” 。 ——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 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 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以上几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 思想?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三、“重农抑商 ”▲
▲
①战国:商鞅变法。 推行:②汉初:限制商人的政策。 ③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了 松动。 影响: ④明清: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现象?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现象:商业的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 动。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 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 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 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 大势所趋。
具体表现?
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大 商 人 ( 私 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商 “奇货可居” 、“一字千金 ) 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 了富甲天下的巨商 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zy)
市场规模有限
受限于地域和人口分布,市场规模相 对较小,限制了商业的发展空间。
交易手段单一
主要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缺乏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限制了交易的便 捷性和规模。
农耕时代商业与城市面临的挑战
自然灾害的影响
社会动荡的冲击
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粮食供 应不稳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 。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contents
目录
• 农耕时代概述 • 农耕时代的商业发展 • 农耕时代的城市兴起 •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关系 • 农耕时代商业与城市的局限和挑战
01 农耕时代概述
农耕时代的背景和特点
农业是主要生产活动
农耕技术的演进
农耕时代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人 们依赖土地和农作物为生。
城市的起源和早期形态
农业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 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在 固定的地点定居,形成了 早期的聚落。
防御需求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人们 开始建造城墙等防御设施, 形成了城市的雏形。
宗教与文化中心
一些聚落因宗教或文化原 因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城 市。
城市的功能和结构
经济中心
城市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中心, 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01
02
03
04
商业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 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
商业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与合 作,推动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与创新。
商业使得社会阶层流动变得可 能,一些商人通过积累财富和 资源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精英
。
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 影响,如贫富分化、道德沦丧
等问题。
03 农耕时代的城市兴起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
商人阶层与商业组织
商人阶层
在农耕时代,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他们通过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力 量。
商业组织
在农耕时代,商业组织的形式主要包括行会、商帮、贸易公司等。行会是商人自发组成的组织,主要用于保护自 身利益;商帮则是由地域性的商人组成的团体,主要目的是进行区域内的贸易;贸易公司则是较为先进的商业组 织形式,主要从事长途贩运和国际贸易。
商业交易的方式与手段
商业交易的方式
在农耕时代,商业交易的方式主要包括物物交换、以物易物 、货币交换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交换逐渐成为主要的 交易方式。
商业交易的手段
在农耕时代,商业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市场交易、集市贸易 、行商贸易等。市场交易是指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的交易,集 市贸易是指定期举行的集市上的交易,而行商贸易则是指商 人长途贩运进行的交易。
城市成为统治者或贵族的居住地, 拥有行政管理和司法机构。
经济中心
城市聚集了手工业、商业和贸易 活动,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
文化中心
城市成为文化、教育和艺术活动 的场所,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知
识。
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经济联系
城市从农村获取农产品和原材料, 同时向农村提供制成品和服务。
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在人口分布、社会阶层 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03
商业活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
平。
城市对商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提供安全保障
城市作为政治、军事中心,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促进信息交流
城市是文化和信息的交流中心,有利于商业信息的传播。
聚集财富与资源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财富和资源,促进了商业 发展。
高一历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整理2019年11月)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商业的发展 1.商朝时期: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 货币。 2.周朝时期:实行“ 工商食官 ”政策。 3.春秋战国 (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形成许多著名 都会。
4.隋唐时期 (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 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 空前繁荣。 5.宋元时期 (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2)元代纸币广泛流通,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
二、城市的繁荣 1.地位:城市是社会的中心,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
代城市的功能和格局发生变化。 2.表现 (1)阶段特征显著
①自周秦迄 唐代 a.县治以上城市设市,并与民居隔开。 b.城市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 c.唐代城市布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 ②宋代 a.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 b.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问题思考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有何表现?
提示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开始主要在城市 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明清时逐渐形 成了新兴的市镇。 (2)交易内容的变化: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土特产品、 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宋代前后商品种类 增多,为百姓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 所生产商品在流通界地位提高。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 交换,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统一货币便利了商品交易 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宗族亲缘组 织,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城市发展,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峰期。 6.明清时期 (1)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白银 广泛使用。 (3)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晋商、闽商等。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知识点)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物物交换。
2、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集中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A.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B.形成许多著名都会。
5、隋唐时期(1)条件: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
(2)表现: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6、宋朝(1)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7、元代:广泛流通纸币,步入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并成为商品(5)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形成大商帮。
※破产农民出卖劳动力成为雇工,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城市的繁荣1、先秦至隋唐:(1)坊市制度:①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②坊市分开。
③唐代实行坊市制。
(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宋代①打破坊市界限。
②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
③商业活动不在受政府的监视。
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明清①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
②在江南地区兴起工商业市镇。
③经济职能性城市。
④专业性城市。
⑤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
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重农抑商(重点)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
2、历程产生:战国表现: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
发展:汉初表现:贬低身份,严禁购地,征收重税。
松动:中唐表现: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使商人地位提高。
强化:明清表现:A. 限制经营,征收重税对。
B. 限制外贸,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3、评价①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②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2、城市商业发达3、对外贸易发达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5、商人群体活跃6、商业地位低下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综合以上商帮特点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人
一、商业的发展
时 间
商 朝
——兴起
探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
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景象。 ①经济: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 提高,农业、手工业发展
②政治:诸侯争霸,“工商食官”政策破坏
③思想:百家争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
大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原始商业产生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大 商 人 ( 私 商 )“奇货可居” 、“一字千金” 弃政从商, 自称陶朱公 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燕都蓟 齐都临淄 赵都邯郸
魏都大梁
秦都咸阳 楚都郢 韩都郑
探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进步:
以农业为本的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
古代封建统治者要重农抑商,以维护封建统治。抑商 对于封建经济的确立和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经济恢复 起了积极作用。 2、局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 抑制商业发展就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反而阻碍 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 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 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 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 即难以携持。”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政策因素:重农抑商
1.含义 2.原因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一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 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通过发展农业, 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 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材料二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 织,或受之寒”。而商人们不事生产,“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 他们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 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视为“邦之蠹也”。 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 材料三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何必曰利,唯有仁义 需要相矛盾; 而已矣。” 从此之后, “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思想的 铁则。古时商人多以欺瞒和垄断牟利,……于是“奸商”和“私贩” ③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这是为深受“重义轻利”思想影响的人们所 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不齿的。 ⑤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的前提。反过来,商业的进步,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 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③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贸易基 本上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贡赐贸 易。 ④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 ⑤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B
二、城市
功能
唐
宋
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的城市 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 市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时间 市定时启闭,严格限 制;
布局
县治以上城市设市; 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草 坊市分开,整齐划一; 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理
管理 政府管理,设市令或 市长; 海上贸易兴盛和 沿海港口城市商业市镇特点: ①在工商业发达和交通要冲 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③人口密集 ④区域化和专业化 ⑤经济功能为主
古代城市三种类型
传统大都会——长安、洛阳、南京 商业大都会——泉州、扬州、杭州 工商业市镇——佛山、松江、
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
唐朝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2008年山东) 图3为北宋 东 京(今开封) 示意图,其中 设置了两处错 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三、“重农抑商”
1.内涵: 2.原因:
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 ①经济上:巩固小农经济和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 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③思想上:法家思想 (1)战国:开始实施 (2)汉代:盐铁官营 (3)中唐至宋: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和官商分利政策 (4)明清:强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关锁国政策)
五、中国古代特点
1.过程: 2.空间: 3.管理: 4.对外:
起源早,过程艰难曲折,阶段发展不平衡。 商业从城市向乡村扩展。 商业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对外贸易由兴盛到衰落,以官方朝贡贸易为主, 民间贸易为辅。
5.地位: 商业在农耕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巩固落实5分钟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2、比较: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私营手 工业、家庭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精
①地少人多 ;②四民皆赖食于农;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第22页/共26页
依据附录中“解析与探究”的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此政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如明朝中后期以来,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仍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进来,采取各种措施压抑和束缚商业的发展,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标要求:概述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1页/共26页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貌二、城市、外贸发展情况三、古代经济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基本内容:
第2页/共26页
一、商业的发展
1.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3.周朝:“工商食官”。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第6页/共26页
3. 隋唐时期
瓜洲隋古运河渡口
第7页/共26页
第8页/共26页
宋—明清
国内工商业
对外贸易
汉唐丝绸之路的商路城市
明清沿海港口城市
第9页/共26页
第10页/共26页
《估客乐》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特点: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
2.15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重要原因。 明清 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四、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2.起源很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阶段特征明显。 3.商业精神日益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货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④隋唐时期
⑤宋代
“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会子”纸币
⑥明清时期
平遥古城
白银
试一试
商朝 A、私商为主 ,都会兴起 B、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C、广泛流通纸币
D、 “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 E、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F、商业市镇的兴起,货币经济,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G、职业商人、货币产生
战国时期 (1)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 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 (秦国) 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 极作用。 汉朝
有效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 经济造成的阻碍。
唐朝中期之后 (2)明清时期,它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至宋代)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成为导
为了防卫, 并且用城墙等围 起来的地区
城 市
商品交换的场所
唐宋时期 沿海港口地区
明清时期 工商业发达地区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有时间限制
宋代城市中的市
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
地点
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 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出现街市、草市
管理
城市 职能
受官府严格控制 与民居隔开//坊市制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 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 耕稼一人。” ——《世宗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反映了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南方; 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北方,这说明国内 的商品市场连成一片。
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是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 建制度的基础,所以古代 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以维 护封建统治!
商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帮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时间
发展 概 况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出现私商;形成著名都会
隋唐 宋 元 明清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繁荣
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 非农业税 农业税:非
贯)
(万贯) 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中国四大名镇
冶 铁 广东佛山镇 业
棉 河南朱仙镇 纺
业
航 湖北汉口镇 运 业
江西景德镇 制 瓷 业
2009辽宁高考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 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 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广聚财源、汇通天下
中 •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国 •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明 •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清 十
大 •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惟一 一张宋代纸币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北方会馆的典型 代表——辽宁海城的 山西会馆。
鼎盛时期富可敌国
曾帮慈禧渡过难关
剧情回放:电视剧 中的乔家被形容得 富甲一方。
考证:在1900年以 后的两年里,乔家 实现了“汇通天下”
当时乔家一度有2000万两现银,总资产接近3000万两白 银。而在同期,由于遭遇内外战乱,银路不通,整个清 政府的年收入仅有700万两白银。慈禧西行避难时,乔 家曾一下借给清政府30万两白银,救清政府于危难之中
(2009 山东文综)16世纪晚期,山东某 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 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 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 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复习
1、私营手工业有什么特点? 2、私营手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3、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税法
D.草市兴起
(2008年山东高考)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 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 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 南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 北”。这反映出明中叶以后中国商业发展的 本质特征是
课堂总结
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 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 位。然而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业和城市 经济的发展。明清(鸦片战争)时期,农耕经济 高度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 异。君主专制统治的保守与封闭阻碍了新经济因 素的成长,最终使中国在现代化世界大潮中落伍
材料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体现了城市商品功能增强。
(2008广东文基)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 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 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9全国文综)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 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 展的因素,其中有
资P15
•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 时间:
• 布局:
• 管理:
• 城市: 职能
• 宋朝中的市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 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 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重点: 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和特点 2、重农抑商的原因和影响
时间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 元 明清
发展 概 况
商人的由来
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 经常率领很多奴隶,贩运货物到远处去做买卖。 以后,做买卖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地位每况愈下,于是纷 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人们就 把跑买卖的人称作“商人”。
(2008山东临淄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 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 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 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 “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a、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 密切了南北经济往来; b、长安、洛阳、扬州等成 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c、西域、阿拉伯、波斯商 业外来频繁,海上和陆上 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 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 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 三五贯,即难以携持。”
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
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
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 专家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 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