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通假字复习
历年高考题中的通假字
历年高考题中的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通假字汇总(表格版)(按字母顺序编排)
(《齐桓晋文之事》)
仓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唐雎不辱使命》)
藏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曾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望岳》)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唱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屈原列传》)
纽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三顾茅庐》)
E
尔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F
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反”,返回。
(《齐桓晋文之事》)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
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愚公移山》)
反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同“返”。
(《离骚》)
错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唐雎不辱使命》)
D
当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当,同“尝”,尝试。
(《兼爱》)
蹈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苏武传》)
道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离骚》)
丁宁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
高考通假字复习
通假字归纳辨识通假字的方法一个字,依照它本身的含义(包括本意和引申义),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时,可考虑为通假字。
具体推断方法如下:(1)同音替换;【倍背——语音相同或相近】(2)增加偏旁:【共供——声旁字代形声字】(3)更换偏旁:【涂途——同声旁的字相代】(4)去掉偏旁:【材才——形声字代声旁字】【注意】: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推断“通假字”,都须结合语境,推测该字的含义。
1.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
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
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
【】2.臣(鲍叔牙谦称)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题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治国不失秉秉:同“柄”,权柄【】3.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4.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
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车,卒不能办。
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答案:D。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糅:同“煤”,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s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13、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满足)14、当与秦相较。
(同“倘”,如果)15、万几宸翰之宝。
(同“机”)16、肇锡余以嘉名(同“赐”)17、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18、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措”,插。
)19、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20、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2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22、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23、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24、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25、共其乏困(同“供”,供给)26、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27、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28、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29、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30、可予不(同“否”)31、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32、召有司案图(同“按”)3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34、设九宾于廷(同“傧”)3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3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37、请奏盆缶瓦秦王(同“缶”)38、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39、要项伯(同“邀”,邀请)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4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42、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43、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44、拔剑切而唱之(同"啖”,吃)45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46、泾流之大(同“径”,直)47、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48、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49、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通“记”,记述)5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通“倡”,倡导)5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52、俨骖跳于上路(“俨”通“严”,整治,有此一说)53、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54、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55、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56、夙遭闵凶(通“悯”,怜悯)57、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58、常在床蓐(通“褥”,草席)59、四十有四(通“又”)60、五尺之僮(通“童”,童仆)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A案:通“按”,审察,察看。
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通“疲”,疲劳。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颁:通“斑”,头发花白。
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字版。
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晒。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通“曝”,暴露,显露。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忠义暴于朝廷。
”倍:通“背”,背叛,违背。
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披”,覆盖在肩背上。
如:“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看。
如:“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如:“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宾:通“傧”,迎接客人的人。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不。
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在用肯定、否定式表示选择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方面。
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C材:通“才”,才能。
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颜色,彩色。
如:“须臾成五采。
”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
如:“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
如:“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
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
如:“道中手自钞录。
”绌:通“黜”,罢免官职。
如:“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
如:“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厝:通“措”,放置。
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高考复习之通假字
高考复习之通假字高考复习之通假字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集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M: 同“蚌”;河蚌。
“民食果损M蛤。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暴:同“曝”;晒。
动词。
“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G: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G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 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同金生皆被绮绣,”被: 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被: 同披; 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逃避。
动词。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蹋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蹋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不会。
副词。
“王曰:‘不也’。
”不:同“否”;吗。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通假字类试题-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通假字类试题专项练习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列缺霹雳,丘峦崩摧B.栗深林兮惊层巅C.青冥浩荡不见底D.失向来之烟霞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稿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多于在庾之粟粒C.雉堞圮毁,蓁莽荒秽D.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谓其君不能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夙婴疾病,常在床蓐6、下列各项中不完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秦王必说见臣因击沛公于坐B.无能为也已今日往而不反者距关,毋内诸侯C.失其所与,不知日以尽矣张良出,要项伯D.秦武阳色变振恐待吾客与俱令将军与臣有郤7、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②距关,毋内诸侯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⑦秋毫不敢有所近⑧拔剑切而啖之A.①②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B. 距关,毋内诸侯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大礼不辞小让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B.莫春者,春服既成C.早缫而绪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当.察乱何自起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 我世世为洴澼絖.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C. 若火之始然.恶.施不孝D.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11、下列句子里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须臾成五采B.举酒属客C.君子生非异也D.用心一也1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讲义(1):通假字+课件15张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安国坐法抵罪, 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 走。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 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 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 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1)死灰独不复然乎 (2)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3)则人马罢 (4)虏以全制其敝
然: 倍: 罢: 敝: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 “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 二千石。田甲亡走。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 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 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 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外形相似的两个字通假。来自1.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 2.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影子。 3.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取”。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 5.屈平既绌:绌,同“黜”,被罢免官职。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须臾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常见通假字汇总及古今异义词分类
①不
②疑问语气词
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采
彩
色彩,颜色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裁
才
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仓
苍
黑色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藏
脏
脏腑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案
按
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颁
斑
头发花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暴
曝
暴露,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五人墓碑记》)
倍
背
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辟
避
躲避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不
初一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刚一开始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祖父
父亲的父亲
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会计
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的人
会,聚会;计,商议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不必
用不着,不需要
不一定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中原
黄河中下游地区
①原野
②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土地区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示儿》)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通版:字版,雕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暴通曝: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桮通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被通披:①披散。
“屈原至于滨,被发行吟泽畔。
” ②穿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8.敝通弊:①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②弊通敝,破旧,谦词。
“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
”9.辩通辨:差别。
“此小大之辩也。
”10.不通否:①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
”②疑问语气词,吗。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采通彩:色彩。
“须臾成五采。
”12.裁通才:时间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3.钞通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14.雠通仇:①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②仇恨。
“仇雠敌战之国也。
”15.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16.从通纵:①合纵。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②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7.道通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8.当:①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②当通倘,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得通德:感激。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度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
”21.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22.反通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23.奉:①通俸,俸禄。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通捧,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4.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5.盖通盍,相当于“何不”。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之通假字
中国风
①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镇定自若无意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六魏军两座军营。
②(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
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
2025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1、通假字
3、偏义复词
2、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知识网络】
4、古今异义
录
目
本字
通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们一般用“通”来表示,如“A通B”。
分组讨论,找出辨别通假字的方法
积累常用通假字
依据字音推断
依据字形推断
一
二
三
①五万兵难卒合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仓促
积累常用通假字
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
②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
课本复习:
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某所,而( )母立于兹 。王必无人,臣愿奉( )璧往使。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
文中的通假字有:傍——旁 不——否 嘿——默 息——熄 坐——座 乡——向 亡——无 寤——悟
1.(2020·当阳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迁山阴令,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资料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高考复习通假字PPT完美课件
高考复习通假字
火:同“伙”;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缰:同“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两小儿 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坐:同“座”;座位。名词。“直上载公于上坐,”“满坐寂然,无敢 哗者。”
高考复习通假字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 于朝廷。” 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高考复习通假字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录:同“碌”;平凡,乎庸。形容词。“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 也。” 已:同“以”;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孅:通“纤”;精细。形容词。“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呐:同“讷”;说话迟钝或口吃,的句中的“只听得差拨口里 流离:同“淋漓”;霑湿的样子。形容词。“两股间脓血流离。” 而:同“如”象。形容词。“军惊而坏都舍。 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郤:同“隙”;空隙。名词。“依乎天理,批大却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亏:同“诡”差异,不适应。动词“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高考复习通假字
茆:同“茅”;茅草。名词。“覆之以茆。”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 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取。” 距:同“拒”;抗拒。动问。“或走,或闭门旅距。。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之通假字
年份 卷别
涉及知识
2024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全国 是(3分) 甲卷 A. 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
“藉”意思相同。
2023
全国 乙卷
13.(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5分)
2020
新高考 13.(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 Ⅰ卷 家族尽破。(5分)
(2020·新高考Ⅰ卷)1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左)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 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 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②“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趣”通“促”,也是古代 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三)例证认知法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பைடு நூலகம்法具有普遍性。 如“无”通“毋”的例句: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语境、通假推断
A.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法常。用拘“捕拷下问车。伊始”表示官吏初
到任所。
B. 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 工作。
C.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 的代称。
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 【得分点】“若”,如果;“反”通“返”,返回;“无礼”,无礼之 人;“首”,第一个。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专题复习指导与训练课件
39.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40.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4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42.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 43.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44. 图穷而匕首见。 4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4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7.秦王还柱而走。 4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39.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40.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 ,已经。) 4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42.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43.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同“捧”) 44. 图穷而匕首见。(见: 同“现”,暴露,呈现,露出 来。) 4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返回。) 4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4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 4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亡,通“无”。)
体验高考
翻译下列句子。 1.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202X·浙江卷)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 家族尽破。(202X山东)
体验高考
翻译下列句子。 1.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202X·浙江卷)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 家族尽破。(202X山东)
29.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30. 遂散六国之从。 31.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33. 翼日进宰。 34.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5.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3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37.虽与府吏要。 38. 合葬华山傍。
29.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嫌隙,隔阂。) 30. 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 31.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藉,通“借”。) 3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 33. 翼日进宰。(翼,通“翌”。) 34.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恐吓。) 35.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37.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38.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高考名句默写通假字梳理
高考名句默写通假字梳理高考名句默写通假字梳理: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论语·先进》)“希”通“稀”,稀疏。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氓》)“匪”通“非”,不是。
3.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4.旦暮见来而为日问日何如。
(《史记·项羽本纪》)“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
5.信誓旦日,不思其反。
(《诗经·氓》)“日”通“旦”,早晨。
6.秦王必说见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通“悦”,高兴,喜欢。
7.拜送书于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通“廷”,朝廷。
8.召有司案图。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案”通“按”,查看。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孰”通“熟”,仔细。
10.空自苦亡人之地。
(《史记·苏武传》)“亡”通“无”,没有。
11.信义安所见乎?(《史记·苏武传》)“见”通“现”,表现。
1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史记·苏武传》)“畔”通“叛”,背叛。
13.单于壮其节,朝暮遣来而而见之。
(《史记·苏武传》)第一个“而”通“以”,第二个“而”通“乃”。
14.器非犀利。
(《韩非子·喻老》)“犀”通“犀”,犀牛。
15.臣是以无请也。
(《庄子·逍遥游》)“请”通“问”,询问。
16.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战国策·秦策三》)“暴”通“曝”,暴露。
1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至”通“致”,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的辨识
学习目标:
一、了解通假字的概念及分类。 二、习得辨识通假字的方法。
找出两个通假字,并写出例句?
何谓通假?
通假又叫通借,它是古人用字 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 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 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 借字(简称借字)。
课堂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 2.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 ) 3.不觉以酩酊醉矣( ) 4.薄莫,先生酒解( ) 5.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 ) 6.先生欲投村落辟焉,而人皆弗之内( ) 7.先生卒惊,还走宇下( ) 8.得无缢妇为之与( ) 9.于电光下孰视之( )
①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③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孰为汝多知乎 ? ⑥因击沛公于坐。 ⑦距关,毋内诸侯。 ⑧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实战演练 贾某倡 经商
贾某,志贾彰人也,唱文缺明经商,价店悬中之物皆为稀地
道,封识值章明,略无阙损。有贾县于上,虽悦希物趋 亦不昂其直嘱 。凡赝品,皆不之财售。故乡人岂说而趣 之。背 尝耶属其子曰:“君子爱材,取之以道,其可
10.先生冯驴伏( ) 11.质明始霁,罢甚( ) 12.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 ) 13.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 14.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 ) 15.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 ) 16.不者,时不逮矣( ) 17.涂经乡所入兰若( ) 18.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 ) 19.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 ) 20.辍耕坐陇上( ) 21.又然艾灸之( )
通假字的分类(按读音分):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 王。 “蚤”通“早”
完全相同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声调不同
“要”通“邀”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声母相同
(4)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从”通“纵”
韵母相同
(5)秦伯说,与
练习:请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10.先生冯驴伏( ) 11.质明始霁,罢甚( ) 12.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 ) 13.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 14.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 ) 15.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 ) 16.不者,时不逮矣( ) 17.涂经乡所入兰若( ) 18.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 ) 19.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 ) 20.辍耕坐陇上( ) 21.又然艾灸之( )
曲突徙薪 课堂练习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 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 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 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 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 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 曲突徙薪者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汉书·霍光传》)
注释
⑴过:拜访。 ⑵傍:同"旁",旁边。 ⑶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⑷嘿(m ò )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 "。 ⑸息:同"熄",灭。 ⑹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 烧。
⑺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 此处指邀请。
⑻乡,同"向",从前;使,假如。 ⑼寤:同"悟",醒悟,觉悟。
倍义邪!猝”
殁
庭
妻誓卒然病,娶 寻没。期年,媒人盈廷,一一谢
之,逝不复取。
债
邀
授
邻人有不善翌 生早计者,责台高筑,汝要至家,受
以致富术。翼日溢 蚤,出金曰:“资予佐女贾”。
德河水暴益,决堤毁田,捐赀财以兴水利,乡
人得之。
辨识方法:
一、调动储备。 二、同音联想。
确联 保系
三、增添形旁。 贯 语
四、局部形变。 通 境
曲突徙薪: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 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 患于未然。
课堂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 2.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 ) 3.不觉以酩酊醉矣( ) 4.薄莫,先生酒解( ) 5.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 ) 6.先生欲投村落辟焉,而人皆弗之内( ) 7.先生卒惊,还走宇下( ) 8.得无缢妇为之与( ) 9.于电光下孰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