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三物理复习习题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复习习题课

高三物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复习过程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进入高三,各种辅导资料、试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少学生和教师很容易陷入题海不能自拔。显然,这种

复习方式是低效的,甚至是低产的。在高三的物理复习中上好习题一直是一线物理

教师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那么怎样才能高效的上好每节习题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例题,做到有的放矢

选择典型例题是练习课省时高效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在一堂习题课上要讲好几道例题,这看似高效,但实际上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负担,而收效甚微。要想让习题课省时高效,教师必须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难度合适的例题,一般选近几年的高考题。选择例题时注意如下问题:

1、选择有典型性的例题:从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出发,典型性的问题应在内容上或方

法上同时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出重点概念和规律本质及其特征。在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和重点知识重复率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类型的题目进行严格的筛选,还应根据教学对象适当控制试题难度。高三的复习一定要紧紧围绕最典型的模型精选习题,从这些习题的解决过程中沉淀出最稳定的物理模型和解题方法来。

2、选择有针对性的例题:在选题时应从知识的角度出发,例题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

和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内容与方法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有针对性的例题。

3、选择有实际性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选题时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物理并不神秘,而是与生活同在,这样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三物理习题课主要是运用讲授法,这就要求能在课堂中做到精讲精练。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讲明题意,摸清出题意图

有些物理试题隐含条件很模糊,学生很难发现,有时这些信息又是解题的关键,审好题就成为了关键。在平时的例题讲解中,这一类题型有必要让学生适当接触到,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例(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第8题)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地球上的自然现

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分析】:依题意可作出图1,从图中不难看出:a处是傍晚而b处是清晨。旅客要看到日出,飞机必须从B往A飞或者从C往D飞,而从C往D飞时看到的日出是从东边升起的,飞机必须在a处由B往A飞行才能使旅客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并且飞机的飞行速度要大于地球表面的线速度,故而飞机速度较大,本题选C。根据飞机速度不

能任意大,要出现“西边日出”现象,只有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才能看到。

很多物理问题,似乎难以想象问题的发展方向,但通过作图恰当地表现,就可以清晰地展示问题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趋势,并由所作的图即能简单快捷地作出准确判断,从中可见“图”的作用。

2、讲清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很多高考题的物理过程很是复杂,但复杂的过程总是具有阶段性的,可以把复杂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再将这些子过程的一些细节、状态联系在一起,分析每一小物体过程的状态和状态的本质,然后根据物理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式,从而解决问题。例如下面一个高考题物理过程的分析:

如图所示,长为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km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

管口,现a

b

北极

纬度较高ω自A

B

C D

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两物体的运动过程怎么分析呢?

【分析】:跟着题意分步骤看,运用动力学规律分析每一过程,大致画出两物体的运动过程。

首先释放小球后,分别分析两者的受力情况,小物块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能运动,故小球沿管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物块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第一个重要的地方要注意,小物块距离地面的高度只有L/2,它到达地面时,小球运动到管中间;第二个重点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管不动。此后,小物块静止在地面,小球沿管道继续运动,再次分析其受力从而确定其运动情况,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沿着管道向下,加速度沿着管道向下,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到管口,结合题意,此时管口转成水平,小球的速度也成水平方向,此后小球沿着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所以,本题过程划分为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结合相应的规律可顺利解答。

3、讲好方法,明确模型、准确表达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和同化,才能学以致用,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着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审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让习题教学发挥其

高效的作用和功能。

高中物理模型很多,如人船模型、单摆模型、弹簧模型等等。高考所考察的内容很多都能抽象出这些模型来,所以准确建立起物理模型,运用好模型思维法解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方法有微元法、等效法、极端法、估算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等。教学中也要经常渗透这些模型思维方法。讲题时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形成自己的模型,使得知识结构化、模型化,提高模型运动的熟练程度。

譬如:有关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答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

(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例如图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起 ,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 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