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版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标(2011版)
鼠类
区域
控制指标
标准
城镇
防鼠设施:合格率
≥93%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鼠迹阳性率
≤5%
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千米)
≤5处
单位
防鼠设施:不合格间数/房间数
0/≤10,1/>10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阳性间数/房间数
蚊幼(蛹)数/阳性勺
≤8只
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
≤只
单位
各类积水容器阳性数
0
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
0
蜚蠊
城镇
成若虫侵害率
侵害率
≤5%
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
小蠊≦10只,大蠊 ≦5只
卵鞘查获率
查获率
≤3%
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
≤8只
蟑迹查获率
≤7%
单位
成若虫侵害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0/≤20,1/>20
外环境鼠密度:活鼠、鼠洞、死鼠、鼠尸等鼠迹
不得有
蝇类
城镇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
不得有蝇
室内蝇类孳生地
不得存在
室内成蝇密度
控制水平
有蝇房间阳性率:有蝇间占调查间
≤9%
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房间
≤3只
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阳性率
≤5%
防蝇设施合格率
≥90%
单位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60,≦3/>60
卵鞘查获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2/≦60,≦3/>60
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 doc

精心整理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城镇防鼠设施合格率≥97%≥95%≥93%室内鼠密度阳性率≤1%≤3%≤5%外环境鼠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1处≤3处≤5处单位防鼠设施:0/≤300/≤200/≤10不合格间数/房间数1/>301/>201/>10室内鼠密度:0/≤600/≤300/≤20阳性间数/房间数1/>601/>301/>20外环境鼠密度:活鼠和鼠洞、鼠尸等鼠迹000GB/T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城镇小型积水蚊虫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0.1处≤0.5处≤0.8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1%≤3%≤5%蚊幼(蛹)数/阳性勺≤3只≤5只≤8只外环境蚊虫密度:成蚊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0.5只≤1只≤1.5只单位各类和水容器阳性数000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00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城镇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蝇类孳生地000室内成蝇密度:有蝇房间阳性率≤3%≤6%≤9%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间≤3只≤3只≤3只室外孳生地阳性率≤1%≤3%≤5%防蝇设施合格率≥98%≥95%≥90%单位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成蝇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0/≤100/≤301/11-300/≤601/31-60≤3/31-601/61-100≤3/61-10≤6/61-100室内成蝇密度:只/间3只3只3只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城成若虫侵害率:≤1%≤3%≤5%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镇平均每阳性间小蠊大蠊≤5只≤2只≤10只≤5只≤10只≤5只卵鞘查获率:≤1%≤2%≤3%平均每阳性间卵鞘数只≤2只≤4只≤8只蟑迹查获率:≤3%≤5%≤7%单位成若虫侵害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卵鞘查获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蟑迹查获率:0/≤60≤2/≤60≤3/≤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2/>60≤3/>60≤5/>60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国标监测方法操作步骤密度计算GB/T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计步器室内鼠密度:检查房间内鼠迹,如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活鼠等。
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该文档为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的概要*简介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人类、动物或植物疾病的昆虫、螨虫、蛇类等生物。
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需要进行病媒生物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本标准旨在规范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的相关内容,以提高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调查内容与要求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的调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病媒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与监测- 病媒生物传播潜力评估与分析- 病媒生物生态环境调查- 病媒生物传播途径分析- 病媒生物感染率和病原体检测- 病媒生物防控措施的研究和评估在进行病媒生物调查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对不同地理区域、季节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查,掌握病媒生物的分布规律和活动特点- 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动态变化- 结合病媒生物感染率和病原体检测结果,评估疾病传播风险- 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技术要求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能力,包括:- 掌握病媒生物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 熟练使用病媒生物调查的设备和仪器- 具备病媒生物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技能- 能够进行病媒生物的种群数量调查和监测- 能够进行病媒生物传播途径分析和传播潜力评估- 具备病媒生物防控技术和策略的研究能力结论病媒生物调查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对病媒生物的调查与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技术指导。
通过按照该标准进行调查工作,能够更好地掌握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和传播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本文档旨在介绍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的要点和指导。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制定的,用于评估病媒生物监测的水平和质量。
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确保其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标准适用于监测疾病媒介生物的数量、分布和种类。
2. 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要点以下是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的要点:- 目的和范围:明确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术语和定义:定义与标准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 采样方法:确定采样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采样器具、采样时机和采样点位的选择。
- 样本处理:指导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处理和保存的方法。
- 监测指标:列举用于评估病媒生物监测水平的指标,如密度、丰度和种类。
-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指导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结果的方法和要求,包括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 质量控制:确定保证监测质量的控制措施,如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3. 使用指南本标准的使用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的适用对象:明确标准适用的监测对象和场景。
- 监测计划的制定:指导制定符合标准要求的病媒生物监测计划。
- 实施监测工作:提供实施监测工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采样、处理、分析和报告。
- 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说明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标准的维护与更新本标准的维护与更新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需求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
5. 引用标准- 国家标准2011版:"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以上是《病媒生物监测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的简要介绍,具体内容详见国家标准文件。
本标准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疾病传播控制的效果和质量。
注:此文档仅用于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病媒生物防制质量监督管理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质量监督管理方案病媒生物防制质量监督管理方案为全面提升除“四害”消杀质量,根据《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办法。
一、管理对象承包病媒生物防制外包项目的防制单位。
二、监督单位甲方。
三、管理目标一)组织管理1.有独立账号和办公场所,并经费专款专用。
2.规章制度健全。
3.有业务骨干(病媒生物防制工)和专(兼)职质量监督员,100%的防制员持证上岗。
4.有药械专用仓库和专职仓管员。
5.自觉接受属地管理。
二)现场操作1.严格执行《病媒生物防制现场工作规程》,落实防制工作步骤。
2.执行防制工作制度。
3.落实防制工作安全生产。
三)用药情况1.病媒生物防制外包公司需制定施工方案,对服务区内进行覆盖投药时做到空间、时间、药量三饱和,并做好施工记录和用药情况登记。
2.灭蚊、蝇、蟑螂以处理孳生地为主,并注重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
对不能清理的孳生地及成虫采用低毒化学药物灭杀。
3.无使用违禁药物和无人畜重大中毒事故发生。
四)综合评价1.无相关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2.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3.自觉接受甲方的检查。
4.确保无投诉、无媒体曝光和无市、区、街主管单位通报批评。
五)技术部分(病媒生物防制标准(B级标准))1.灭鼠:外环境鼠密度路径指数小于等于3;室内鼠迹阳性率小于等于3%;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等于95%。
2.灭蚊:大中型水体采样勺阳性率小于等于3%;路径指数小于等于0.5;外环境成蚊停落指数小于等于1只/人次;平均阳性勺幼虫和蛹数小于等于5只/勺。
3.灭蝇: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等于95%。
4.灭蟑螂: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5%;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四、现场作业要求1)实施防制作业前,必须先对现场进行调查,摸清病媒生物的本底情况,并建立详细台账。
病媒生物防控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病媒生物防控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
2011版)
1. 标准目的:该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有
效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列出了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以确
保统一的理解和应用。
3. 病媒生物分类和鉴定:标准要求按照病媒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方法来进行防控工作,以确保准确判断和有效应对不同病媒生物的
威胁。
4. 病媒生物防控措施:该标准详细描述了病媒生物防控的各项
措施,包括生物学控制、化学控制、物理控制、环境管理等方面的
要求和要点。
5. 防控技术指标:本部分列出了病媒生物防控的相关技术指标,如监测方法、防控设备要求、预警系统等。
6. 绩效评价和监测:标准要求建立病媒生物防控的绩效评价和监测体系,以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使用。
7. 培训和人员要求:该标准强调培训和人员要求的重要性,以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开展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以上是病媒生物防控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的主要内容概述。
详情请参阅相关国家标准文件。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 (NXPowerLite)

文本解读
5 蝇类控制水平 5.1 城镇 5.1.1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文本解读 相当于全国爱卫办文件
但是难度要求下降 现A级水平与文件同
5 蝇类控制水平 5.1 城镇 5.1.2 室内成蝇 5.1.2.1 A级 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 /间。 5.1.2.2 B级 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6%,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 /间。 5.1.2.3 C级 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9%,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 /间。
外环境延长米包括农贸市场、车站、公共绿地、居民区等,每处不超过 100 米
文本解读
7 评价 本标准将城镇蝇类密度控制水平定为三级,其中,C级为最低水 平,即容许水平,只有所有指标均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规定, 方可视为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
谢谢
文本解读
5 蝇类控制水平 5.2 单位 A.2 室内成蝇 A.2.1 A级 房间数60间(900m2)以下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为0,61~100间 (915-1500m2)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阳性间蝇密 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
文本解读
5 蝇类控制水平 5.2 单位 A.2 室内成蝇 A.2.2 B级 房间数30间(450m2)以下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为0,31~60间 (465-900m2)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61~100间 (915-1500m2)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3间,阳性间蝇密 度指数小于或等于3只/间。
文本解读 相当于全国爱卫办文件
5 蝇类控制水平 5.1 城镇 5.1.4 防蝇设施 5.1.4.1 A级 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8%; 5.1.4.2 B级 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 5.1.4.3 C级 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单位
各类积水容器阳性数
0
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
0
蜚蠊
城镇
成若虫侵害率
侵害率≤5%Fra bibliotek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
小蠊≦10只,大蠊≦5只
卵鞘查获率
查获率
≤3%
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
≤8只
蟑迹查获率
≤7%
单位
成若虫侵害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2/≦60,≦3/>60
卵鞘查获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2/≦60,≦3/>60
蟑迹查获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3/≦60,≦5/>60
不得有
蝇类
城镇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
不得有蝇
室内蝇类孳生地
不得存在
室内成蝇密度
控制水平
有蝇房间阳性率:有蝇间占调查间
≤9%
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房间
≤3只
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阳性率
≤5%
防蝇设施合格率
≥90%
单位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不得有蝇
室内成蝇
密度控制水平
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
0/≤10
1/11-30
≤3/31-60
≤6/61-100
阳性间蝇密度:(只/间)
3只
室内外蝇类孳生地
不得有
防蝇设施
全部合格
蚊虫
城镇
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千米)
≤0.8处
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
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
≤5%
蚊幼(蛹)数/阳性勺
≤8只
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 级标准国标( 2011 版)
区域控制指标标准
防鼠设施:合格率≥93%城镇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鼠迹阳性率≤5%
鼠类
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 /千米)≤5处
防鼠设施:不合格间数 /房间数0/≤10,1/>10单位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阳性间数 /房间数0/≤20,1/>20外环境鼠密度:活鼠、鼠洞、死鼠、鼠尸等鼠迹不得有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室内蝇类孳生地不得存在城镇
室内成蝇密度有蝇房间阳性率:有蝇间占调查间≤9%
控制水平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 /阳性房间≤3只
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阳性率≤5%
防蝇设施合格率≥90%
蝇类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不得有蝇
0/ ≤10室内成蝇侵害率:有蝇房间数 /房间数
1/11-30
≤3/31 -60单位密度控制水平
≤6/61 -100
阳性间蝇密度:(只/间)3只室内外蝇类孳生地不得有
防蝇设施全部合格
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 /千米)≤0.8 处城镇
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 /采样勺数)≤5%
控制水平蚊幼(蛹)数 /阳性勺≤8只
蚊虫
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停落指数(成蚊数 /人次)≤1.5 只单位
各类积水容器阳性数0
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
成若虫侵害率
侵害率≤5%
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 10 只,大蠊≦5 只
城镇
卵鞘查获率
查获率≤3%
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8只
蜚蠊
蟑迹查获率≤7%
成若虫侵害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2/≦ 60,≦3/>60单位卵鞘查获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2/≦ 60,≦3/>60蟑迹查获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3/≦ 60,≦5/>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