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 doc
精心整理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城镇防鼠设施合格率≥97%≥95%≥93%室内鼠密度阳性率≤1%≤3%≤5%外环境鼠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1处≤3处≤5处单位防鼠设施:0/≤300/≤200/≤10不合格间数/房间数1/>301/>201/>10室内鼠密度:0/≤600/≤300/≤20阳性间数/房间数1/>601/>301/>20外环境鼠密度:活鼠和鼠洞、鼠尸等鼠迹000GB/T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城镇小型积水蚊虫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0.1处≤0.5处≤0.8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1%≤3%≤5%蚊幼(蛹)数/阳性勺≤3只≤5只≤8只外环境蚊虫密度:成蚊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0.5只≤1只≤1.5只单位各类和水容器阳性数000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00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城镇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蝇类孳生地000室内成蝇密度:有蝇房间阳性率≤3%≤6%≤9%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间≤3只≤3只≤3只室外孳生地阳性率≤1%≤3%≤5%防蝇设施合格率≥98%≥95%≥90%单位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成蝇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0/≤100/≤301/11-300/≤601/31-60≤3/31-601/61-100≤3/61-10≤6/61-100室内成蝇密度:只/间3只3只3只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城成若虫侵害率:≤1%≤3%≤5%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镇平均每阳性间小蠊大蠊≤5只≤2只≤10只≤5只≤10只≤5只卵鞘查获率:≤1%≤2%≤3%平均每阳性间卵鞘数只≤2只≤4只≤8只蟑迹查获率:≤3%≤5%≤7%单位成若虫侵害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卵鞘查获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蟑迹查获率:0/≤60≤2/≤60≤3/≤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2/>60≤3/>60≤5/>60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国标监测方法操作步骤密度计算GB/T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计步器室内鼠密度:检查房间内鼠迹,如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活鼠等。
病媒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我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有效和及时、全面地反应我市病媒生物密度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方案提供依据,评估城乡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制。
(二)、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三)、为全面掌握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生境的选择夹(笼)夜法的监测中每个县(区),城镇选择居民区、公园,重点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建筑工地、屠宰场、酿造厂等)、农村居民区3个类型的监测生境各1个。
各地可根据本地鼠传疾病流行情况和本地实际情况增加农田、林地等生境。
城镇居民区应选择居住卫生环境相对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适宜鼠类生存的地点,包括室内和室外。
由于夹(笼)夜法也是灭鼠措施,在一定实际内,降低监测点的鼠密度,影响监测结果,所以各地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地点的方位,不同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进行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
因此,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 0.25KM。
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以月做统计单位,两次监测时间间隔不少于30天。
3.监测方法采用夹(笼)夜法:建议统一选择中型钢板夹(规格:12CMX6.5CM),以各地便于获得的材料为诱饵长期使用,晚放晨收。
室内按每15m2布夹(笼)1只,超过100m2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笼)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重点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居民区室内外均匀布放。
室外布放在鼠类出没的地方。
农田沿直线或田埂、沟渠等自然地形每5m布放1只,行间距不少于50m。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控制水平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鼠密度的控制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鼠类控制效果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31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室外环境室外的空地和绿地,如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公园,动物园,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道路两侧的空地或草地,铁道两侧,学校,单位院内,住宅区内空地等。
3.2防鼠设施预防外环境或下水道的鼠类进入人群居住或活动的环境而建成的建筑物或防护装置。
3.3路径指数累计检查每1000m路径所发现和鼠迹的处数。
3.4控制水平通过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城镇鼠类密度降低至本标准规定的某一水平范围内。
3.5单位检查的具体场所,如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机关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医院,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
4 检查方法4.1防鼠设施.现场检查防鼠设施,不同类型的防鼠设施和判定标准见附录A4.2 室内,室外环境鼠密度监测方法采用鼠迹法(见GB/T-23798)5 鼠密度控制水平5.1 城镇5.1.1 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7%B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C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5.1.2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1%B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3%C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5%5.1.3 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5.2 单位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参照附录B进行评论6 抽样原则6.1 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 抽查数量附录C,上下幅度不超过5%7 评价本标准将鼠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鼠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只有采用同一方法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要求时,方可市委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
病媒生物防制应急监测指引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指引目录一、应急监测和控制范围二、术语与定义三、预案的制定四、资源储备五、技术培训与演练六、应急监测启动七、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八、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的终止九、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工作评估十、应急监测与控制的改进与准备十一、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流程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指引一、应急监测和控制范围用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协调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新发传人性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及我国尚未发现的重要病媒生物传人或某些紧急状态时,对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
二、术语与定义1、病媒生物:媒介生物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
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蜱、螨、虱、蠓、蚋等,及啮齿动物的鼠类。
2、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
该类疾病具有空间上的区域性,时间上的季节性。
3、病媒生物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病媒生物,对其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消长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反馈,为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4、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在水灾、震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状态下,用最简单、易行、快速和有效的方法所开展的病媒生物监测,掌握具有传播疾病风险或造成严重骚扰的重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发生动态,经整理分析后,以制定、实施、评价病媒生物控制的方案和控制效果。
5、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我国尚未发现的输人性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我国尚未发现的重要病媒生物传人、某种病媒生物的密度达到相应的暴发域值、政府指定的某些紧急状态或自然灾害时,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病媒生物进行控制。
三、预案的制定1、预案要求:病媒生物应急监与控制预案要科学、严谨、周密,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需要重点控制的病媒生物种类和范围,明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
XX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目录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分级管理和职责任务 (2)三、申请病媒生物防制考核评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四、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评估的程序及要求 (4)根据全国爱卫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全爱卫发〔2009〕9号)、《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全爱卫发〔2014〕3号)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和《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规范XX省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考核评估程序、内容及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基本原则。
XX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负责、分级管理、科学指导、群防群治”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坚持群众队伍与专业队伍、经常性防控与突击性防控有机结合,采取文化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化学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大力开展以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政府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推进和完善我省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队伍建设和市场化建设,使病媒生物密度水平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分级管理和职责任务XX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行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的分级管理方式,按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中的工作要求,履行各级的职责任务。
(一)省爱卫办负责全省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宏观机制建设,组织对病媒生物防控专家认证,建立病媒生物防控专家库,实行规范化动态管理,组织对各市(含县级市,下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对达到国家标准的市、县、镇进行发文确认。
(二)市州爱卫办负责辖区的日常组织管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并受省爱卫办委托,承担对所辖区县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评估工作。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解读-解读-吴海霞
2016年3月16-23日,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在北 京举办全国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工作培训班,对新修订的《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技术要点进行宣贯和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和中国疾控中心相关 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分 管负责同志,承担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工作的科所负责人及 专业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3
全球病媒传播疾病三大流行趋势
一. 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
二. 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
三. 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2004) 4
当前主要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形势
寨卡病毒病:
2007年以来,全球共有59个国家或地区有寨 卡病毒流行的证据: 2015年以来,报告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病例 的国家或地区41个; 有间接证据表明存在本地传播的国家或地区6 个; 曾经证实寨卡病毒传播的国家或地区5个; 出现本地病例、但尚无蚊媒传播疫情的国家 或地区3个。 截至3月21日,我国累计报告输入病例13例, 分别为广东8例、浙江4例、江西1例;输入来 源国分别为委内瑞拉9例、萨摩亚3例、苏里 南1例。
会议形成了初步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修订稿,包 括鼠、蚊、蝇、蟑、蜱、臭虫6部分,为一个总的方案。
后卫计委考虑方案篇幅太长,容易对下级行政部门造 成压力,建议将方案拆分成2部分:
第一部分名称为《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主要描述方案的组织、实施要求, 简单介绍监测方法、时间、生境等内容,并将抗药性监测也列入监测内容,由国 家卫计委下发;
当前主要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形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自2010年我国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以来,年报告发病数 呈逐年加速上升的趋势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实施细则(最新)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精神,科学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相关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X 省爱国卫生条例》《X 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病媒生物,是指传播人类疾病和威胁人类健康的蚊、蝇、蟑螂、鼠类及省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规定的其它病媒生物。
第三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二) 按照“政府组织、全民参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单位负责、科学管理”的原则。
(三) 专业队伍与群众预防控制相结合原则。
(四) 整治环境卫生、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药械控制为辅原则。
第二章措施与要求第四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落实工作经费;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采集、完善档案资料,做到连续、系统、专人管理。
第五条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病媒生物孳生、消长规律,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消除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场所。
每年开展春冬两季集中灭鼠和夏秋两季集中灭蚊、灭蝇、灭蟑活动,把各类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第六条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管理和重点行业、单位的防蚊蝇防鼠设施建设。
(一) 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应当同步规划、设计符合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要求的排水、排污和垃圾、粪便处理等卫生基础设施。
(二)建造物管线、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统应当设有防范病媒生物侵害的设施。
(三) 养殖、餐饮、仓储、酿造及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农贸市场、施工工地等特殊行业和场所,在生产、加工、储存、经营、运输、养殖过程中及废弃物处理方面,应有完善的防范措施,严防病媒生物的繁殖孳生。
国卫标准病媒防制解读及检查要点
云
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十一项必备指标条件
健康高于财富
1.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2.爱卫会办公室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
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
云
国家卫生县城标准2018年(征求意见稿)
健康高于财富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三十七)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建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 。
(三十八)实施孳生地综合治理,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 制活动,重点行业和单位防鼠、防蝇设施完善。建成区 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 平标准C级要求。
分类
健康高于财富
一、工作机制、密度控制水平 (第三十八条) (60分)
二、孳生地管理及消杀 (第三十九条) (20分)
三、监测调查及防制设施 (第四十条) (20分)
内容
分数
1.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He理alth规is m定ore情val况uable than wealth.5
2.工作机制建设
5
3.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二)室内环境
中小餐饮、食品店、农贸市场、海鲜市场、超市(食品加
工、销售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医院、旅店、美容
美发店、网吧、垃圾中转站、公厕等。
云
健康高于财富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技术评估现场检查要点
全市2024年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方案
全市2024年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巩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果,有效控制鼠、蚊、蝇、蜚蠊(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生物危害,扎实推进国卫城镇巩固工作和建成区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C 级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坚持“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综合防制”方针和理念,理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机制,长效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推动“三防”设施建设,常态化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提升街道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能力。
二、实施范围(一)实施范围。
建成区范围内的所有机关、团体、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工商经营户、社区(村居)住户及外环境,均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并要抓好城乡结合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
重点场所:农贸市场、饭店宾馆、商场、超市、饮食店、副食品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站、店)、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场、垃圾中转站、粪便处理场、废旧品收购站(点)、医院、长途汽车站等。
重点部位:厨房、库房、建筑工地(包括拆迁工地、闲置地)、垃圾收集点、公园、地下停车场、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铁路两侧、学校、单位院内、蓄水容器、住宅区等外环境。
三、基础调查(一)密度监测:各地按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进行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同时抄送一份给市爱卫办。
(二)抗性测定:按监测方案,市级进行抗性测定,每 3 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1 个虫种,测试药物为本地常用的卫生杀虫剂,种类不少于5 种。
(三)孳生地调查:由县区、管委会负责对辖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调查并登记。
蚊虫孳生地主要为各种水体,包括河道、公园湖泊、排水系统、高层水箱及建筑工地及汽车修理、酿造厂、饮料厂等重点单位内部的各种水体与积水等;蝇类孳生地主要为公共厕所及其周边环境、粪便、垃圾堆(桶)、垃圾转运站、动物尸体、腐败杂物及臭水沟(塘)和卫生死角等;鼠类孳生地主要为建筑工地、社区、农贸市场外环境、公共绿化带等;蟑螂孳生地主要为宾馆饭店、餐馆、农贸市场、公共场所等。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病媒生物监测年度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年度实施方案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威胁,制定病媒生物监测年度实施方案,是当前我国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一、监测范围。
本方案的监测范围涵盖全国各地的城乡结合部和重点监测区域,重点监测对象包括蚊虫、啮齿类动物和其他可能传播疾病的生物。
同时,还要重点监测季节性疾病传播风险高的时段和区域。
二、监测目标。
本方案的监测目标是全面了解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情况,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及时监测和评估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三、监测内容。
1.病媒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监测,全面了解各类病媒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包括蚊虫、跳蚤、苍蝇等。
2.病原体携带情况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携带的病原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携带疾病的病媒生物,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3.环境因素监测,监测病媒生物活动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分析环境因素对病媒生物活动和传播疾病的影响。
四、监测方法。
1.野外调查,通过野外样本采集和实地调查,了解病媒生物的分布和数量情况。
2.室内监测,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对病媒生物进行室内监测,了解其活动规律和数量变化。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监测图表和报告,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测评估。
本方案要求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评估和分析,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保障。
1.技术支持,加强病媒生物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
2.人员培训,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设备保障,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监测成果应用。
本方案要求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预警信息,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 doc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 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城镇防鼠设施合格率≥97%≥95%≥93%室内鼠密度阳性率≤1%≤3%≤5%外环境鼠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1处≤3处≤5处单防鼠设施:0/≤300/≤200/≤10制水平鼠类位不合格间数/房间数1/>301/>201/>10室内鼠密度:0/≤600/≤300/≤20阳性间数/房间数1/>601/>301/>20外环境鼠密度:活鼠和鼠洞、鼠尸等鼠迹000GB/T 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城镇小型积水蚊虫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0.1处≤0.5处≤0.8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1%≤3%≤5%蚊幼(蛹)数/阳性勺≤3只≤5只≤8只外环境蚊虫密度:成蚊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0.5只≤1只≤1.5只单位各类和水容器阳性数000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00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城镇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蝇类孳生地000室内成蝇密度:有蝇房间阳性率≤3%≤6%≤9%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间≤3只≤3只≤3只室外孳生地阳性率≤1%≤3%≤5%防蝇设施合格率≥98%≥95%≥90%单位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成蝇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0/≤100/≤301/11-300/≤601/31-60≤3/31-601/61-100≤3/61-10≤6/61-100室内成蝇密度:只/间3只3只3只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城镇成若虫侵害率:≤1%≤3%≤5%平均每阳性间小蠊大蠊≤5只≤2只≤10只≤5只≤10只≤5只卵鞘查获率:≤1%≤2%≤3%平均每阳性间卵鞘数只≤2只≤4只≤8只蟑迹查获率:≤3%≤5%≤7%单位成若虫侵害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卵鞘查获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蟑迹查获率:0/≤60≤2/≤60≤3/≤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2/>60≤3/>60≤5/>60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国标监测方法操作步骤密度计算GB/T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计步器室内鼠密度:检查房间内鼠迹,如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活鼠等。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
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5、栖息蚊虫捕捉法 (1)适用范围:人房或动物厩舍中栖息的成蚊的监测。 (2)器具、试剂:电动吸蚊器、手电筒、乙醚等。 (3)操作步骤:依据不同蚊种的生态习性,选择蚊虫 栖息时间及蚊虫栖息场所,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使用电动吸 蚊器捕获栖息的蚊虫,每次15min。用乙醚麻醉捕获的蚊虫, 记录每处场所蚊虫的数量与种类。记录温度、湿度。 (4)密度计算公式: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意义
病媒生物危害程度的主动评价
虫媒传染病的预警
病媒生物控制方案的制定 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GB/T23797-2009
1、诱蚊灯法 (1)适用范围:畜禽棚内 或其附近按蚊属、库蚊属等成 蚊的监测。 (2)器具:诱蚊灯、乙醚 等。
12、路径法 密度计算公式:阳性容器数和阳性小型积水处数(处)/监测 行走距离(km)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13、人帐诱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 蚊帐数(顶)×诱蚊时间(h) 14、动物诱帐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蚊帐数(顶) ×诱蚊时间(h)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表A. 1蚊虫成虫监测表 监测时间:__年_月_日 监测方法: 温度: 编 号 密 度 湿度: 监测地点:__市 _区(县) _街道(乡) 密度计算单位: 风速: 蚊虫种类和数量 气候: 环境 类型 备 注
(4)密度计算公式:
a.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b.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7、幼虫吸管法 (1)适用范围:居民区蚊虫幼虫(蛹)密度的监测。
(2)器具:长吸管、小滴管、白色方盘、采样管、水网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产卵雌蚊诱集法 (1)适用范围:适用
于寻找产卵场所的库蚊属
等雌成蚊的监测 (2)器具:产卵雌蚊
诱集器、产卵诱集物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操作步骤 日落前1h放置孕蚊诱集器,盘内装不少于2L的产卵诱集 物。每天日出后1h移走诱集的蚊虫并分类、计数。每晚(每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和密度控制水平标准解读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汇报人:庞松涛
第一部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GB/T 23795 ~ 23798-2009
X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2、二氧化碳诱蚊 灯法 (1)适用范围: 按蚊属、库蚊属等成 蚊的监测。 (2)器具:诱蚊 灯、干冰或二氧化碳 气瓶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操作步骤 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源离 地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贴近光源悬挂干冰或把二氧化碳气 瓶出气口靠近光源,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0ml/min~500ml/min, 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或根据监测目的决定 诱集时间)。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收集、分类和记录雌 蚊数。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雌蚊数(只)/灯的数量(台)×诱蚊小时数(h)或诱蚊夜 数(夜)
8、幼虫勺捕法 密度计算公式:
库蚊、伊蚊的勺捕方式
采集所得的蚊幼虫(蛹)总 数(条)/阳性勺数
按蚊的勺捕方式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9、动物诱集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动物数量(头)×诱蚊次数 (次)或诱蚊时间(min) 10、挥网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网的数量(网)
11、黑箱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黑箱数量(箱)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操作步骤 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 源离地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 至次日日出后1h(或根据监测目的决定诱集时间)。密闭收 集器后,再关闭电源,收集、分类和记录雌蚊数。记录温度、 湿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雌蚊数(只)/灯的数量(台)×诱蚊小时数(h)或诱 蚊夜数(夜)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4)密度计算 a.百户指数: 阳性积水处数(处)/检查居民户数(户) b.容器指数: 阳性积水容器数(个)/容器数量(个)
c.幼虫密度指数:
幼虫(蛹)数量(条)/检查的居民户数(户) d.幼虫房屋指数: 幼虫(蛹)阳性的房屋数量(户)/检查的居民户数(户)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次)更换产卵诱集器。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雌蚊数(只)/产卵雌蚊诱集器数量(个)×诱蚊夜数(夜)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4、人诱停落法
(1)适用范围:嗜人血成蚊的监测。
(2)器具: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 (3)操作步骤:选择遮阴处为监测地点。在党 的蚊虫刺叮高峰期,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 动,记录30min内停落在小腿上并被拍死或用电动吸 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或根据监测目的设定诱蚊时 间。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 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停落雌蚊数(只)/诱蚊人数(人)×诱蚊次数或诱 蚊时间(min)
雌蚊数(只)/房屋数量(间)×捕蚊时间(h)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6、诱卵器法
(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蚊 卵的监测。 (2)器具:诱卵器,白色作步骤:将诱卵器放置于监测地,连续放置4天,
第4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蚊及蚊卵,记录诱蚊、诱卵的阳 性瓶数和成蚊数。同时记录调查期间平均气温和降雨情况。
(3)操作步骤:监测小容器积水中蚊虫幼虫(蛹)密度时, 用长吸管把全部水吸到白色方盘内;监测大容器积水和地表积水 的蚊虫幼虫(蛹)密度时,用水网捞捕幼虫(蛹),然后翻扣入 盛有水的白色方盘内,再用小滴管把蚊幼虫(蛹)吸出放入已编 号的采样管内。记录地点、场所和日期。将收集到的幼虫(蛹) 进行分类、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