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使越南最终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马克思主义研究
姓名:王帅班级:信计二班学号:2010750332 学院:数学院
社会主义革命使越南最终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1越南走上社会主义道理的历史背景
列宁说过:”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列宁这一著名论断在越南革命史上得到了验证。
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75年的历史,可以发现:越南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在帝国主义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和越南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高潮的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前,越南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19世纪后半叶沦为法国殖民地。殖民统治者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越南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政策,越南人民在痛苦的环境中生活。从19世纪下半叶到1930年之间,爱国反法殖民运动在越南各地风起云涌。其中早起有维新运动、东京义塾、东游运动、以潘佩珠等人发起的“越南光复会”和以潘周桢为领导的改良派运动等爱国运动,以及全国各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殖民运动,从抗租抗税,到秘密森林j集会,展开大规模独立斗争,等等。这额运动唤醒了人民的斗争意识和爱国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指导思想,最后都失败了。
由于痛心的看到国内爱国主义运动纷纷以失败告终,1911年开始,阮必成(胡志成)决定到国外寻求救国之路,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帝国殖民体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者。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动,胡志明深刻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十月革命的胜利后,1920年列宁发表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胡志明也终于找到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锦囊法宝”。根据列宁的思想,胡志明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是爱国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相结合、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从此,胡志明积极参与到无产阶级革命中去。1920年底他参加了第三国际投票,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之后便开始成立越南共产党的筹备工作。1930年在胡志明主持下,越南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名为越南共产党)。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越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保证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越南民族独立好解放指明了方向。
胡志明创造性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越南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胡志明革命道路的思想,直接指引越南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第一,把越南的革命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去,与国际工人运动,世界社会主义潮流和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越南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密切联合起来。第二,明确革命的领导地位属于工人阶级,它的先锋队是越南共产党——唯一的真正代表了越南工人阶级,越南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利益的政党。第三,这是多数人的而非少数人的革命;是把权力交给多数人的革命;是依靠工人和农民的革命,因为工农是革命的基础。第四,这是要坚持不断直到取得完全胜利的革命,它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具体的任务。第五,要求把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民族解放与全社会逐步解放巧妙地相结合,把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两个目标机密地结合到革命事业和每个阶段的革命中去。
可见,胡志明革命道路的思想胡志明革命道路的思想以实现民族独立为出发点,它是反封建,反殖民统治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和最终结果.时至今日,越南
总是把”社会主义”与”民族独立”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独立,自由,幸福”至今任然同时出现在越南政府的正式文件中,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在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指出: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一依然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第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为越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越南共产党一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称为马列主义教育。胡志明思想是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本土化的产物。2001年越共九大报告将胡志明思想概括为关于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关于民族独立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关于人民力量和民族大团结的综合力量的思想。关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真正属于人民,人民做主和为了人民武装力量的思想,关于全民国防和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思想,关于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想,关于革命道德,勤奋,节俭诚恳,正直,为公和无私的思想,关于培养未来革命接班人的思想,关于建设廉洁和强大的党以及把党的干部和党员锻炼成为既使领导者又是真正忠于人民的公仆的思想,等等。
1930年11月7日成立。1938年与社会党合并。1942年3月在吕宋创建人民抗日军。抗战结束后曾参加大选并与政府“和谈”。遭到迫害后于1948年底成立人民解放军,号召反对美帝,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领导机构被破坏,党内分歧严重,活动进入低潮。1968年12月党内主张武装斗争的一派成立新的菲律宾共产党,并于1969年3月创建新人民军,开展游击活动。老菲共在总书记马卡帕加尔和军事领导人亚力汉德罗·布里奥奈斯的领导下,1974年10月与政府和解,成为合法政党,影响不大。新菲共则一直处于非法地位,并坚持武装斗争。1977年,总书记西松和新人民军司令丹特被捕,鲁道夫·萨拉斯被推举为主席、拉斐尔·拜为总书记,罗幕洛·金塔纳尔为新人民军总司令。马科斯统治后期社会危机加深,菲共根据这一形势,
号召人们“推翻马科斯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革命联合政府”,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力量发展很快。1973年领导建立全国民主阵线,以争取包括教士在内的非共产党人和中间偏左组织的支持。1986年菲律宾发生“二月革命”,党的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没有积极支持。阿基诺夫人上台后,释放了西松、丹特等所有政治犯,主张与菲共和谈。菲共原主席萨拉斯引咎辞职,由贝尼托·蒂亚姆松接替。改组后的菲共中央既重视武装斗争,又积极开展合法斗争。西松和丹特等人建立人民党,推选“五一运动”工会主席罗兰多·奥拉利亚为主席,进行合法活动。1987年和谈失败后,加强了在城市的游击活动,同时仍积极努力寻找与政府和谈的时机。目前,菲共和新人民军在全国73个省中的65个省有活动,党员和新人民军成员有1.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