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课前准备讨论交流
发言、展示
积极发言自信展示
任务、作业
听说读背完成作业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月
月
月
第八小组:梦想组口号:
纪律、合作
遵守纪律团结合作
预习、交流
课前准备讨论交流
发言、展示
积极发言自信展示
任务、作业
听说读背完成作业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纪律、合作
遵守纪律团结合作
预习、交流
课前准备讨论交流
发言、展示
积极发言自信展示
任务、作业
听说读背完成作业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月
月
月
第五小组:活力组口号:
纪律、合作
遵守纪律团结合作
预习、交流
课前准备讨论交流
发言、展示
积极发言自信展示
任务、作业
听说读背完成作业
听说读背完成作业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月
月
月
第三小组:快乐组口号:
纪律、合作
遵守纪律团结合作
预习、交流
课前准备讨论交流
小组评估表
小组评估表小组评估表小组名称:[小组名称]小组成员:[成员姓名]评估时间:[评估时间]评估标准:1. 个人工作表现:小组成员的个人工作表现,包括责任心、态度、主动性和工作效率等。
2. 小组协作能力:小组成员在项目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分工、协调和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3. 项目成果质量:小组完成的项目成果的质量,包括创意、设计、内容、结构等方面。
4. 时间管理能力:小组成员对项目时间的管理能力,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进度的控制和任务的分配等。
评估内容:评估项个人1 个人2 个人3 个人4 个人5 小组总体个人工作表现小组协作能力项目成果质量时间管理能力评估结果及评语:个人1: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评语:个人2: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评语:个人3: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评语:个人4: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评语:个人5: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评语:小组总体评估结果:个人工作表现(得分:),小组协作能力(得分:),项目成果质量(得分:),时间管理能力(得分:)总评语:此评估表旨在全面了解小组成员在项目中的个人表现、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项目成果的质量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小组继续改进和提升的依据,希望每位成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发掘优势、改进不足,为小组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A.课堂活动中积
极参与,与小组成员
团结协作,效果好。
5
分
B.能较好参与课
堂活动,团结合作,
效果还好。
4分
C.遵守课堂纪
律,与小组同学相互
配合。
3分
D.不能做到以上
三点。
2分
说明:在班级内
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活动完毕后,由
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次数:表示在小组内加分几次。
加分1次得1分。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观察评价表
观察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观察对象:各小组内的学生
日期:班级:教师: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表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分细则。
小组合作评价表
孙硕
英翔宇
八组
李明远
刘晓宸
杨楷强
胡凤娇
郇皓迪
总结:
姓名项目
小组
作业
背诵
考试
成绩
纪律
卫生
备注
个人总分
小组学习成绩平均分
小组总分
九组
王一冰
张钲伟
陈瑞琪
陈轩琦
刘柏杨
梁晓强
姓名项目
小组作业背诵Fra bibliotek考试成绩
纪律
卫生
备注
个人
总分
小组学习成绩平均分
小组总分
一组
王诗语
孙凯遥
王建宇
李思琦
张佳佳
周宇
二组
刘桐言
崔凯
段一彤
孙一然
赵依依
王豪
小组评价记录表
周次________值日班长______________
姓名项目
小组
作业
背诵
考试
成绩
纪律
卫生
备注
个人
总分
小组学习成绩平均分
小组总分
三组
李康平
刘捷
王梓豪
禚妮
杨周磊
李佳颖
四组
刘芮杉
李明琨
陈文凯
王雪晓
吴岳
赵政委
姓名项目
小组
作业
背诵
考试
成绩
纪律
卫生
备注
个人
总分
小组学习成绩平均分
小组总分
五组
杨洋
王薪铭
王玲玉
李大峰
马铭
凌颖
六组
云彤彤
张洛诚
王晓濛
张书豪
杨子
李贺
【茂名】小组评价表-“衡水杯”一等奖
小组名称:
组长
组员
活动起止时间
指导老师
组长组织工作
1.组长合理地分配任务。
3.能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小组合作情况
1.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
2.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并能认真地完成任务。
3.小组成员间能认真倾听、互助互学。
4.小组合作氛围愉快,合作效果好。
小组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要求填写具体的事情和详细的解决办法)?
小组活动中谁在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哪些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比如:观察、记录、分析等),怎样改进?
组长签名:
小组成员签名:
注:A等,五颗星;B等,四颗;C等,三颗;D等,二颗及以下
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活动评估表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小组活动评估表小组工作计划书一、小组理念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de)重要内容之一,自我(de)发展、心理(de)调试、信息(de)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de)满足、人际关系(de)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de)关系,这些良好(de)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de)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de)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de)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de)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de)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de)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de)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de)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de)开放性;较单纯(de)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de)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de)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de)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de)认识.因此,在具体(de)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各种酸甜苦辣(de)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de)伤害.我们设计(de)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de)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de)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de)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de)认同感和归宿感.二、理论基础根据马斯洛(de)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de)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de)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de)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de)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de)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de)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de)基础.同时,斯普兰格(,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人(de)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de)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de)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de)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de)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de)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de)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de)行为表现.人际交往(de)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de)前提,人与人(de)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de)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de)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de)目(de).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de)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de)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de)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de)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de)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三、小组设计小组目标:提高组员(de)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小组目(de):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de)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de)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de)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de)同学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活动次数:六次小组人数:6-8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沧波园校区社会工作系实验室招募方法: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de)小组活动(de)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de)同学参加我们此次(de)小组活动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de)报名者入组.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三、活动内容:嗨,你好本节主题:小组(de)形成和组员之间(de)相互认识认识我,走近你(1)本节主题:自我探索与分享认识我,走近你(二)本节主题:自我行为(de)认知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行为(de)认知假如我是你本节主题:同理心探讨——学习从他人(de)角度思考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心之桥主题:学习各种交往技巧(信任、合作、沟通、理解等)四、评估方法:1、工作员自我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de)评估表.2、小组成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de)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de)评估表.3、督导或助理工作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由督导或助理工作员填写一份对本次活动(de)评估表.五、应变计划“快乐蜕变、突破自我”——大学生人际交往成长小组工作报告四、小组活动效果及组员(de)反应1、小组(de)气氛从整个小组(de)记录情况开看,小组(de)气氛在刚开始时比较凝重,不够活跃,但随着活动(de)深入开展,组员(de)参与热情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在自我探索和后面(de)游戏里,大部分组员都能积极(de)参与,探讨自己(de)性格,互相交流分享成功(de)经验.2、小组(de)沟通模式小组内部(de)沟通也是随着活动(de)深入在不断(de)深入.在小组刚开始(de)时候,小组里(de)沟通基本上属于线性沟通,即工作员或主持人与组员(de)沟通,组员之间(de)相互沟通比较少.但是,随着时间(de)推移,大家相互之间了解(de)比较多了,以及讨论话题(de)深入,沟通模式变成了双向(de)和多向(de)沟通,即组员之间、组员与主持人之间(de)沟通明显增加.沟通模式(de)改变,提高了组内(de)热烈气氛,同时也调动了组员积极参与(de)热情.3、小组(de)凝聚力经过两次(de)小组活动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已经开始相互坦诚相待,小组(de)凝聚力也开始表现出来了,具体表现就是,在小组活动中,一部分组员开始主动提出对小组活动(de)意见和建议,在开展一些游戏时,相互之间也不在推脱.因为,这个时候组员开始意识到,这个小组是自己(de)小组,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每次小组活动结束时,主持人提醒大家不要将小组中(de)内容外传时,都得到了组员(de)一致支持和赞同.4、小组(de)领导形式在小组中,基本上还是以主持人为中心.虽然活动期间出现过部分组员归纳分析能力比较强,会对其他组员(de)话进行较长时间(de)总结,并总是试图给予别人以意见,但经过主持人把问题提出后,该组员在随后(de)小组活动中就有了很大(de)改善.5、组员(de)反应关于组员(de)反应,小组(de)主持人在每次活动结束(de)时候,都会征求组员对该次(de)活动谈谈自己(de)感受,刚开始(de)时候,组员对小组活动(de)看法差别比较大,一部分组员感觉从小组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对自己也有了更加深入(de)认识,对人与人之间(de)关系也有了理性(de)认识,而也有部分组员感觉自己在小组中并没有学到什么,与自己预期(de)并不一样,有点失望(de)感觉.当小组进行到后期(de)时候,这种情绪基本上就消除了,所有组员都感觉在小组中有了不少收获,特别是小组结束时,很多组员都依依不舍,部分组员还提出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出去聚聚,虽然小组活动结束了,大家(de)友谊依然存在.五、小组(de)测量与评估:1、工作员自我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de)评估表.表1: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表2:小组工作员评估表注:此表在小组活动全部结束后由小组(de)所有工作员填写通过对以上两表数据(de)统计,我们发现,在我们开展(de)五次小组活动中:(1)小组主持人做(de)最好(de)是在第二次和第五次小组活动中.根据表1所反映(de)情况,评价小组主持人(de)项目共计32项,其中在第二次小组活动中做(de)恰好(de)有23项,占总数(de)%;在第五次小组活动中做(de)恰好(de)有25项,占总数(de)%.这说明在这两次(de)小组活动中,主持人各方面(de)专业技巧运用(de)比较好.(2)小组主持人做(de)较好(de)技巧主要有:对组员有肯定(de)行为、主动倾听、鼓励组员采取行动、过程进行及时有效(de)评价,另外,主持人在给组员创造一个安全(de)气氛、邀请组员进行回馈方面做(de)最好,因为在五次(de)小组活动中,这两项(de)评价全是“现在做(de)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工作中,工作员还是能一个开放、接纳和尊重(de)心态对待小组(de)成员,能够对组员合适(de)表达同理心,做到了一个社工最基本(de)要求.(3)小组主持人做(de)相对较差(de)主要有:表现幽默、注意组员(de)非语言行为、了解组员对主持人自己(de)反应.根据表1中(de)数据显示,在关于这三项工作技巧(de)自我评价上,五次小组活动(de)评价全是“需要做更多”,这表明小组主持人对这三项工作技巧(de)掌握和运用上存在着非常大(de)问题,这也是今后我们需要加强(de)地方.(4)关于小组前期(de)文字材料准备工作以及小组过程中(de)记录做(de)非常到位.通过表2(de)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第二项“在小组开始第一次活动时是否已准备好了文字材料”,两位工作员以及一位观察员(de)给(de)都是满分五分;在“小组观察是否认真观察,勤记笔记”这一项上,三位工作人员都给出了四分,这说明整个小组工作中,小组(de)文字工作做(de)很好,不但事前(de)计划做(de)比较完善,而且工作过程中(de)文字记录也很到位.(5)小组组员(de)出勤情况不够乐观.表2中,三位工作员对小组组员(de)出勤情况都打了很低(de)分,其中两位工作员都打出了代表“极差”(de)一分,这说明在整个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小组组员对小组活动(de)认可度不够,我想,这其中有很大(de)原因是我们(de)活动设计(de)不够吸引人或者我们(de)工作员(de)工作方式与组员能够接受(de)方式有一定(de)差距,另外,工作人员在对小组规范(de)重申上做(de)不够,今后一定要注意这方面(de)情况.2、小组成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de)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de)评估表.通过每次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对活动(de)感受,我们及时(de)发现了不少存在(de)问题,比如小组设计(de)活动吸引力不够,导致整个活动过程(de)气氛不够活跃;小组主持人在气氛比较沉闷(de)时候没有灵活(de)加入一些暖场之类(de)游戏来使气氛活跃起来等等.由于每次都及时(de)了解到了小组成员对活动(de)感受和意见,以及他们自己对小组(de)期望,我们工作员就能及时地变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出现(de)问题就能及时地得到解决,进而避免了问题长时间遗留而最终影响整个小组活动(de)效果.整个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让每一个组员都填了一张对整个小组活动(de)评估表,经过对评估表(de)分析,大部分组员都表示在这一系列(de)小组活动中,自己有了很大(de)收获,一部分组员明确表示自己(de)人际关系有了很大(de)改善,这说明我们(de)工作有了一定(de)成效.3、督导或观察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由督导或助理工作员填写一份对本次活动(de)评估表.为了能从专业(de)角度了解我们小组活动(de)成效,我们在整个活动中邀请了一名同学作为我们活动(de)观察员,每次活动结束后,观察员都对当次活动进行相对专业(de)评估,这对我们工作(de)开展起到了很大(de)作用,能让小组(de)工作员及时发现小组开展过程中存在(de)各种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六、小组(de)困难与反思1、面对(de)困难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种各样(de)问题不但困扰着工作人员,还会影响到组员情绪,进而使整个小组活动(de)质量受到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应该说有一些是我们能遇见到(de),比如在第一次小组活动时不少组员默不作声,在最后一次活动时大家依依不舍;但是总有一些意外(de)事情是我们(de)阅历和能力所不能预见(de),比如,小组活动内容(de)设置是否应更多地考虑到如何面对不同个性(de)组员(de)需求呢这使我们在每次活动之后都有很深(de)触动:如何将小组工作(de)方式、理念与专业外人士(de)需要有机结合,并发挥其特长为我所用这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de)实践过程.在与小组成长(de)这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状况及简要对策,这能给以后我们(de)小组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1)组员拘谨、不想说话;对工作人员有抵触心理.工作员要善于察言观色,灵活地运用游戏来缓解紧张(de)气氛.(2)组员会担心没有充分(de)准备或者不能有令人满意(de)表演,而不愿意做第一个表演(de)人.工作人员要鼓励组员并采用机动(de)方式(如游戏来调动组员(de)积极性)(3)组员由于各自(de)生活背景不同而有着不同(de)价值观念和行事方式,所以在小组活动中势必会经常出现其中(de)部分组员对对方(de)价值观念和行事方式提出质疑,面对这种情况下如何合适(de)处理好这种相互之间(de)冲突对小组(de)工作人员提出了很大(de)挑战.共组人员可以提醒冲突双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de)价值观念和行事方式,我们要学会容忍别人和自己(de)不同,并可以帮助双方澄清表达上(de)失误,因为有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双方真(de)就存在很大(de)分歧,而往往是由于双方就问题(de)表述方式不够合适,导致相互(de)误解.2、小组活动(de)反思(1)小组活动是对人性(de)一次再思考.不论我们组织什么内容(de)小组,面向(de)对象一定是人,同质性(de)小组也好,异质性(de)小组也好,终究要面对“人性”,这里当然有懒惰、有积极、有躲避、有进攻、有索取、有回报等等,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全心投入到小组中,我们唯一能做(de)就是自己先投入其中,用心经历全程.当面对游离于小组之外(de)组员(de)时候,我们可能会倾注更多(de)注意力在他们身上,这就需要工作人员(de)专心、耐心和尊重.而小组活动(de)过程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组员(de)情绪都能在每一个阶段被积极地调动,然而,如果真(de)不能使掉队者赶上活动进程(de)话,我们应该尊重组员(de)态度和决定,并给予其更多(de)空间.(2)小组活动(de)质量有时是可以从一些很琐碎(de)细节中反映出来(de).比如,迟到、走神、相互推诿、马虎凑合等,每当面对这些问题(de)时候,我们总是在反思:是不是我们哪里没做好,使组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呢是不是我们还没有将组员心底里(de)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充分调动呢是不是我们应该挑战这些人和事,而不是逃避呢在小组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很多参与性很强(de)游戏、绘画、表演等节目,在热闹(de)时候,笑声叫声不断;在坐下来谈感受、说想法(de)时候,滔滔不绝(de)人很少.这可能与组员(de)个人经历、受教育(de)背景有关.在社会工作(de)专业学习、训练中,我们会被要求观察、反思、表达和交流,我们习惯并擅长于此,就容易忽略了在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在公共场合较多采用(de)是内敛(de)、自我保护(de)交往模式.可以说,这是文化(de)碰撞,是专业文化与现实人际交往规则(de)碰撞,如果不能帮助组员适应这种新(de)环境,就无法解决出现在组员中(de)上述问题.试想,如果是我们在一个新文化下找不到我们自己,我们又怎么可能接受它、认可它、融入它呢(3)工作人员(de)个人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与组员相比,工作人员占有更多(de)资源和主动权.小组活动(de)方方面面都在工作人员(de)掌握之中.不论出于对权威(de)尊重,还是对团队外(de)“陌生人”(de)兴趣工作人员都在被比较、被捉摸(de)位置上,他们(de)观点、反应、态度、状态都都可能会成为焦点(众矢之(de)).因此,在小组中,不论是表达自己,还是批评他人,工作人员都应该慎之又慎.附:工作日程表。
小组组员评估表
小组组员评估表
问题完全同意多半同意一半同意少半同意完全不同意
1、我觉得组员都很诚实的对待我
2、别人都能够充分的尊重我
3、我感到在这个小组中很安全
4、我觉得这次小组的成员彼此信任
和坦诚
5、参加小组后我又认识了很多新朋
友
6、在这个小组中,我很乐意和别人
分享自己的经验
7、我觉得这个小组的气氛是很轻松
愉快的
8、这个小组的活动内容安排的很有
意思
9、我很喜欢小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方
式
10、这次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得体
恰当
11、这次小组活动的地点选择得体
恰当
12、通过本次小组活动,我认识到
了团队的重要性,并愿意为我的团
队付出努力
13、通过本次小组活动,我认识到
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愿意为我的
团队付出努力
14、通过本次小组活动,我愿意相
信我所在的团队并为我的团队付出
我自己的努力
15、通过本次小组活动,我认为团
队能很好的解决我面临的一些列问
题并愿意为我的团队付出努力
16、除以上问题之外,你对此次小组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者小组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注:此表由小组的成员填写。
根据自己参与小组活动的情况,在相应的选项下划即可,你的答案将会完全保密,请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完整word版)小组工作活动评估表
4
3
3
3
1
3
4
5
3.125
自己在活动中积极投入
4
3
4
5
2
4
5
3
3.75
活动前花时间准备,结束后反思、总结
3
3
3
4
2
2
4
1
2.75
注意倾听,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
3
4
4
4
2
3
4
5
4.25
分享自己的想法
3
5
4
4
3
3
3
5
3.75
参加小组各种活动的意愿
3
5
5
5
5
4
5
5
4.625
把学到的用到生活
4
5
5
5
4
4
5
5
4.625
上图为小组活动过程评估量表。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量表显示,平均分大部都在四分以上。说明此次活动的开展比较成功,大家也都很满意。
从第5、6、7、8几道题中可以看出,参加活动的组员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够满意。
量化分析(极好为5分,较好为4分,一般为3分,较差为2分,极差为1分)
内容
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组员5
组员6
组员7
组员8
平均值
场地活动
3
5
4
5
4
3
5
5
4.25
活动氛围
3
5
5
5
4
4
5
5
4.5
小组的伙伴
小组评分表及评分细则
习惯(监督组长、课代表)
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组员要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平时的检测。
(1)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加1分
(2)缺交作业、作业抄袭的同学一次扣3分
合作(组长、汇报记录员)
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礼有节;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达到了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发生。
(1)课堂作业“优”和90分以上的同学加3分;课堂作业“良”和80-90分的同学不扣分;课堂作业“不及格”和70分以下的的同学扣2分.
(2)超标或95-100分加10分,;达标或90-95分的同学加6分;距离达标2分内或80-90分的同学加2分;距离达标2-4分或70-80分的同学不加分也不扣分;距离达标4-6分或60-70分的同学扣3分;其余或60分以下的同学扣5分;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
发言(副组长组长、学习委员)
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发言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四年级二班自主管理评分表
第周组名小组总分:
小组全班第名小组长签字
组员
习惯
合作
发言
纪律
达标
扣分
加分
总分监督员或ຫໍສະໝຸດ 师审核四年级二班自主管理评分表
第周组名小组总分:
小组全班第名小组长签字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班级________ 小组长________ 发言人_______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评价标准:
A.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
5分
B.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
4分
C.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
3分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
2分
说明:在班级内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活动完毕后,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次数:表示在小组内加分几次。
加分1次得1分。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观察评价表
观察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观察对象:各小组内的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表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分细则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注:每30秒—1分钟观察一次,记录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合作学生的人数。
小组工作活动评估表
活动评估表1、你对这次活动的满意程度如何?(请在所选择的与您情况相符的文字下打勾)2、请在问题后的的括号里写下与你情况相符的数字(极不符合)1 2 3 4 5 6 7 8 9 10(极符合)(1)这次活动是否促进了您与其他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交流?()(2)在这次活动中,您是否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3)在这次活动中,您是否能与组员很好的合作?()(4)这次活动中,您是否觉得大家相互信任而且坦诚?()(5)你是否更好的理解到自己的困惑?()(6)参加了这次活动,你是否觉得自己更懂得如何与朋友相处?()(7)你是否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8)你是否觉得这次的活动经验很有意义?()3、您参加了这次活动有什么新的收获4、您认为我们的活动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5、您期望下一次的活动有那些内容?培养大学生职场危机处理能力小组评估报告一、前言本小组面向的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即将踏入职场,对职场上的一些危机有许多的忧虑,因此在进入职场之前他们想要学习一些职场危机的处理能力,以适应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
有调查曾显示,目前国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职场人面临着职场危机,他们在面临这些危机之时,缺乏相应的处理危机能力,从而导致了人际关系、工作绩效,甚至是失业的严重后果。
而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只是一个职场新人,对一些职场规则、职场危机缺乏认知,因此,在大学生进入职场之前,借助小组这样的一个环境,了解一些关于职场危机的知识,并学习提升自身处理危机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培养大学生的职场危机处理能力不仅对他们的未来职场生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以后关于职场危机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可以给同样研究主题的小组提供借鉴,增加了培养职场危机处理能力小组的实践经验。
二、文献回顾关于职场危机已经有很多的文献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与本次的研究有两点不同之处,具体如下:1、之前的文献研究注重的是理论的研究,而对于实践部分关注较少,在本次的研究中,不光做了前期的理论回顾与探索,而且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开展实际的小组工作,对组员进行实际的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评价表
课题
活动时间
姓名
班级
组名
内容小Βιβλιοθήκη 评价课题生成活动内容源于生活,学习
课题设计合理,新颖
课题设计操作性强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切实、具体
活动计划周详、有效
活动分工合理、可操作性强
参与活动
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
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
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和建议
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收集
信息、资料的收集方法
信息、资料的整理、汇总
活动成效
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能力
认真思考、创新思维
勇于反思、质疑
活动取得的成果
素质、能力的提高
教师评价:
备注:小组评价等级为:好、较好、尚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活动评估表小组工作计划书一、小组理念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缺少知心朋友。
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
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
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
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6)抵制交往。
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
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
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
经历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理论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
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同时,斯普兰格(,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
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
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
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
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设计小组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
小组目的: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同学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活动次数:六次小组人数:6-8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沧波园校区社会工作系实验室招募方法: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
三、活动内容:嗨,你好!本节主题:小组的形成和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认识我,走近你(1)本节主题:自我探索与分享认识我,走近你(二)本节主题:自我行为的认知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认知假如我是你本节主题:同理心探讨——学习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心之桥主题:学习各种交往技巧(信任、合作、沟通、理解等)四、评估方法:1、工作员自我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的评估表。
2、小组成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的评估表。
3、督导或助理工作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由督导或助理工作员填写一份对本次活动的评估表。
五、应变计划“快乐蜕变、突破自我”——大学生人际交往成长小组工作报告四、小组活动效果及组员的反应1、小组的气氛从整个小组的记录情况开看,小组的气氛在刚开始时比较凝重,不够活跃,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组员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在自我探索和后面的游戏里,大部分组员都能积极的参与,探讨自己的性格,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
2、小组的沟通模式小组内部的沟通也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在不断的深入。
在小组刚开始的时候,小组里的沟通基本上属于线性沟通,即工作员或主持人与组员的沟通,组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比较少。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相互之间了解的比较多了,以及讨论话题的深入,沟通模式变成了双向的和多向的沟通,即组员之间、组员与主持人之间的沟通明显增加。
沟通模式的改变,提高了组内的热烈气氛,同时也调动了组员积极参与的热情。
3、小组的凝聚力经过两次的小组活动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已经开始相互坦诚相待,小组的凝聚力也开始表现出来了,具体表现就是,在小组活动中,一部分组员开始主动提出对小组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一些游戏时,相互之间也不在推脱。
因为,这个时候组员开始意识到,这个小组是自己的小组,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
每次小组活动结束时,主持人提醒大家不要将小组中的内容外传时,都得到了组员的一致支持和赞同。
4、小组的领导形式在小组中,基本上还是以主持人为中心。
虽然活动期间出现过部分组员归纳分析能力比较强,会对其他组员的话进行较长时间的总结,并总是试图给予别人以意见,但经过主持人把问题提出后,该组员在随后的小组活动中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5、组员的反应关于组员的反应,小组的主持人在每次活动结束的时候,都会征求组员对该次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组员对小组活动的看法差别比较大,一部分组员感觉从小组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对自己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也有部分组员感觉自己在小组中并没有学到什么,与自己预期的并不一样,有点失望的感觉。
当小组进行到后期的时候,这种情绪基本上就消除了,所有组员都感觉在小组中有了不少收获,特别是小组结束时,很多组员都依依不舍,部分组员还提出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出去聚聚,虽然小组活动结束了,大家的友谊依然存在。
五、小组的测量与评估:1、工作员自我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的评估表。
表1: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表2:小组工作员评估表注:此表在小组活动全部结束后由小组的所有工作员填写通过对以上两表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在我们开展的五次小组活动中:(1)小组主持人做的最好的是在第二次和第五次小组活动中。
根据表1所反映的情况,评价小组主持人的项目共计32项,其中在第二次小组活动中做的恰好的有23项,占总数的%;在第五次小组活动中做的恰好的有25项,占总数的%。
这说明在这两次的小组活动中,主持人各方面的专业技巧运用的比较好。
(2)小组主持人做的较好的技巧主要有:对组员有肯定的行为、主动倾听、鼓励组员采取行动、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另外,主持人在给组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气氛、邀请组员进行回馈方面做的最好,因为在五次的小组活动中,这两项的评价全是“现在做的很好”。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工作中,工作员还是能一个开放、接纳和尊重的心态对待小组的成员,能够对组员合适的表达同理心,做到了一个社工最基本的要求。
(3)小组主持人做的相对较差的主要有:表现幽默、注意组员的非语言行为、了解组员对主持人自己的反应。
根据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关于这三项工作技巧的自我评价上,五次小组活动的评价全是“需要做更多”,这表明小组主持人对这三项工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上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今后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4)关于小组前期的文字材料准备工作以及小组过程中的记录做的非常到位。
通过表2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第二项“在小组开始第一次活动时是否已准备好了文字材料”,两位工作员以及一位观察员的给的都是满分五分;在“小组观察是否认真观察,勤记笔记”这一项上,三位工作人员都给出了四分,这说明整个小组工作中,小组的文字工作做的很好,不但事前的计划做的比较完善,而且工作过程中的文字记录也很到位。
(5)小组组员的出勤情况不够乐观。
表2中,三位工作员对小组组员的出勤情况都打了很低的分,其中两位工作员都打出了代表“极差”的一分,这说明在整个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小组组员对小组活动的认可度不够,我想,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活动设计的不够吸引人或者我们的工作员的工作方式与组员能够接受的方式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工作人员在对小组规范的重申上做的不够,今后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2、小组成员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的评估表。
通过每次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对活动的感受,我们及时的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比如小组设计的活动吸引力不够,导致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不够活跃;小组主持人在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没有灵活的加入一些暖场之类的游戏来使气氛活跃起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