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孔子教案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孔子教案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孔子教案语文S版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孔子教案语文S版孔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重难点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

教学准备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并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2.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学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人名言,你知道这些言论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话吗?3.不错,这些话就是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口。

你了解孔子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了解一下他吧。

4.板书课题并齐读:21 孔子(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划出不懂的字词并结合上下文、工具书来理解;对确实不理解的字词,可与同学小声讨论。

2.检查阅读情况。

(1)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2)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共同解决,教师释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导入:我们扫除了基本的阅读障碍,下面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春秋时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四)逐段学习,感悟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1 孔子优秀教案

21 孔子优秀教案

《21 孔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二、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老师是谁吗?他就是孔子。

三、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四、(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着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3、三、交流预习成果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2、需了解的词意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

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1孔子|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1孔子|语文S版

《孔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课文先总后分的行文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联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从不同途径(网络、书籍、向家长了解)了解孔子生平、小故事、哲理名言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读1.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吧!看:束发高冠,衣袂飘飘,先贤正在向我们走来。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幻灯依次出示图片:黄帝、孔子、李白、杜甫、柳公权、李清照等,学生猜人物]2.导语: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足迹令人怀想,这一单元,就让我们走进《中华文化》,去了解先贤的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吧!请同学们快速读导读,说说本单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我们需要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什么?生自读,汇报单元训练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

二、初识孔子导语:同学们,人们往往把人格最高尚、智慧最高的,在学问或是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为“圣”,比如:诗圣——(生:杜甫),书圣——(生:王羲之),茶圣——(生:陆羽)……那么,你们知道,孔子被人们称为什么吗?生答(孔圣人)师肯定学生答案,板书“至圣”:至,最高,至高无上,不可逾越,孔子是人们心中圣人中的圣人哪!那么,为什么呢?同学们,能根据你们所了解的谈谈吗?(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齐读“学习链接”孔子名言。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孔子教案设计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孔子教案设计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孔子教案设计语文S版【教材分析】《孔子》是小学语文s版课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笫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孔子作了一些介绍。

文章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再具体地讲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

通过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心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突出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的高年级阶段。

此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在此阶段让学生对《论语》以及孔子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无论是他的教学思想还是做人之道都值得我们的学生去领悟和学习。

让五年级的孩子对孔子进行初步的了解有利于为他们升入高年级进一步学习《论语》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词语。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谈话导入——诵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预习成果——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第2课时:整体入手,回顾全文——细读课文,品读感悟——整体回顾,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教学过程】第1课时第2课时。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五单元 21 孔子》精品课教学设计_4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五单元  21 孔子》精品课教学设计_4

21.《孔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并且能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3、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尊敬以及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课前检测语音测评情况。

①听一人的朗读录音,说说他的朗读有什么不足?②看测评报告,总结朗读存在的问题。

2、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道这道门,人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师:让我们跟随这段录像走进孔子。

(播放有关孔子拜师的录像)4、师: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5、师: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这一课,你就能解开这个秘密。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前大家已经通过微课平台,根据老师的要求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a.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词语就是本课的重点词语,认识吗?读一读。

b.注意看红色的字,这些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请你们仔细观察哪些字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出错的。

(点名回答,flash示范书写,要求学生把字在本子上写一遍。

)c.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还有哪些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

(flash展示书写,学生写一遍。

)d.师:剩下的字在午间写字课的时候,老师再一一指导,请把刚刚的每个词语读一遍。

e.注意看这几个词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韦编三绝......,它们是什么意思,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f.语音测评学生的词语朗读。

2、实时检测(两道选择题,检测学生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孔子的几个故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并相互交流。

2、既然第3到第8自然段写的是关于孔子的四个故事,那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孔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洛阳镇大福小学方美渊【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孔子》。

【教材分析】:《孔子》这篇课文介绍了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生平事蹟及他的伟大成就。

课文中以孔子教育其**的具体事例来体现孔子是一个重言传身教的着名教育家。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伟大成就,并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尊敬以及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3——8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3、启发学生联络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4、重点学习第三、四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準备】:孔子**自制课件竹简书【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举着孔子的**让学生说**人的名字,相机板书课题《孔子2、你们对孔子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说。

(课件展示:对孔子的了解)3、是啊,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主张一直影响着我们中国人。

谁来说说孔子的一些名言?4、孔子的名言就是他的思想主张。

他去世以后,他的**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哪部书?(提醒学生《论语》的“论”是多音字)5、回忆上节课给课文的四个故事加的小标题。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启发兴趣,汇入新课。

1、在这四个故事中,说说你对哪个故事印象最深?2、猜猜老师对哪个故事印象最深?3、老师被“孔子晚年读《周易》”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为什幺深深感动呢?答案就在故事中,那幺我们快快来学习这个故事吧!(二)、学习第四个故事。

1、让学生找出这个故事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然后再指名学生读这个故事。

2、(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文字)你们看到萤幕里的这些字就是我国古代文字,你们看懂吗?容易理解吗?3、结合课件中的古代文字理解“艰涩,隐晦”两个词语。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孔子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孔子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21 孔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子》这篇课文是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编写的。

文章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绍孔子的生平概况,再具体分述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

通过对孔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表现了孔子推己及人、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好学等方面的品德,体现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课文内容较丰富,语言含义深刻,在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孔子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了解文中故事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最后要求学生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借此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从经典书籍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认识本课生字“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一)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你们感兴趣的话题:名人。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础上,显示孔子画像(展示课文第三屏),让学生猜猜这位名人是谁?相机引出课题,教师板书:孔子。

(二)齐读课题后,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简要交流有关孔子的资料。

(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名人,看看从文中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孔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孔子》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2)汇报:
(3)你在课外,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孔子的相关资料)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还记得3—8自然段写了孔子的哪些故事吗?
主要写了:①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不饮“盗泉”水
③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④晚年读《周易》
学习故事:①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理解文中四个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家长了解等不同途径了解孔子。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孔子相关资料
(1)从这个故事里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1、认真默读这几自然段,画出每个故事中描写孔子言行的句子,仔细读读你画的句子,并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2、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说给同学听。
3、全班分组汇报:
汇报:
(一)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A“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学生观看,同学们还记得这是谁吗?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21课《孔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认识孔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哪些是介绍生平的,哪些又是写孔子故事的呢?
2、请两位同学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这两自然段让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1)理解“安守节操”、“为所欲为”认识“君子”、“小人”.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五单元 21 孔子》精品课教学设计_3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五单元  21 孔子》精品课教学设计_3

《孔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词,理解“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了解孔子。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名人都有哪些?可以说一说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尊崇的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看来同学们很喜欢孔子,对孔子的资料收集的真全面啊。

接下来,老师就把大家的资料编制一段小歌谣,想读一读吗?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孔子是如何为人处世的?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3——8自然段,看看文中写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提示:思考:1.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2.你是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3.文中哪个成语能概括这八个字?文中又是如何解释“推己及人”的?找出来读一读。

4.你在生活中有过“推己及人”的实例吗?说一说。

5.通过这个简短小故事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做人做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换位思考,不能_____________,而忽略——————。

请同学们带着理解气度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学习方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领悟道理(三)小组合作学习:1.认真读课文4——7自然段,用以上学习方法学习其他三个故事。

2.用“——”画出描写孔子的语言、行为、神态的句子,再读读。

3.讨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认识?(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交流,并做好旁批。

21孔子(教案)

21孔子(教案)

21、孔子(第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孔子的名言及其它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图片,复习提问)1、学生简介孔子。

2、课文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小故事?(教师板书相应内容)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对这几个故事的学习,感受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了解这位伟人的一些思想主张。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1、第一个故事:【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生齐读第3段,教师评价朗读。

②同桌分角色再次朗读(子贡、孔子、叙述部分两人齐读)课件出示思考题: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是怎样回答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原则。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

为此,做人应该有宽阔的胸怀,足够的爱心和对别人的尊重、体谅之心,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

)2、第二个故事:【不喝“盗泉”之水】(1))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2))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3、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识人不易】(1)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个故事,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故事,思考问题:教师作朗读指导:读出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

(2)课件出示探究的问题:①孔子认为,在面对穷困的时候,君子与小人有何不同?(出示相应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就会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教案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教案 语文S版

孔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重难点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

教学准备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并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2.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学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人名言,你知道这些言论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话吗?3.不错,这些话就是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口。

你了解孔子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了解一下他吧。

4.板书课题并齐读:21 孔子(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划出不懂的字词并结合上下文、工具书来理解;对确实不理解的字词,可与同学小声讨论。

2.检查阅读情况。

(1)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2)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共同解决,教师释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导入:我们扫除了基本的阅读障碍,下面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春秋时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四)逐段学习,感悟理解1.齐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汇报、评议。

(3)小结:这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通过不同途径(上网、查阅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认识他的人格和坚持的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课时两课时孔子 子名丘,字仲(zhòn��)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句导读:介绍孔子的名、字、出生时期和国家。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rú)家学派❶的创始人。

[句导读:讲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句导读:讲他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①能不能把文中的“相传”二字删去?] 段导读:介绍孔子,指出孔子的弟子很多。

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的工作。

[②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zuǎn)成一部书――《论[lún]语》。

[③从本句看,《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

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❷人处[chǔ]世。

段导读:写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并指出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❸, 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段导读:写孔子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

[句导读:“厉害”一词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当时渴的程度,急需喝水。

]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

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⑤孔子为什么不喝“盗泉”里的水?] 段导读:写孔子不喝“盗泉”里水。

有一次,孔子在陈、蔡(cài)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句导读:“饿得爬不起来了”说明因断粮而导致的饥饿状况非常严重。

]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❹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 [⑥从本句看,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段导读:写孔子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人生哲理。

来,他最得意❺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

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

[句导读:“抓”“送”两个动词把颜回的举动刻画得非常形象。

]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

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jì sì)他。

” [⑦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

”[句导读:明确了颜回把米饭送入口中的原因。

] 段导读:孔子看见颜回吃了米饭,以为弟子偷吃。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 “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段导读: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非常不容易。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应该怎么了解一个人。

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 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❻在一起。

[句导读:写出了春秋时期书的特点,为下文描写作了铺垫。

]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

《周易》文字艰涩(sè),内容隐晦(huì),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句导读:“翻来覆去”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孔子读书的情景。

] 这就是“韦(wéi)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即❼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句导读:孔子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晚年对读书的强烈愿望和从不满足的读书态度。

] [⑨从本段看,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怎样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并介绍了“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❼即,此处读jí,要与“既(jì)然”的“既”区分开。

⑨学习孔子谦虚,勤学上进的精神。

1.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孔子的相关资料。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教授曾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的弟子。

)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多方面去谈。

)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怨(夕) 祭( ) 祀(巳) 2.需要掌握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及孔子的贡献及《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孔子和弟子谈论人生哲理。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孔子教育弟子怎么了解别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孔子到了晚年喜研究《周易》并介绍“韦编三绝”的由来。

2.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

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孔子。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小标题可概括为:推己及人、安守节操、识人不易、学而不厌。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感悟孔子的言行。

2.小组间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个故事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原则。

) 第二个故事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 第三个故事 (1)你怎样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以此获取利益。

)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角度、不同方面去了解一个人。

)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拥有智者般的智慧。

) 引《论语》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象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

第四个故事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悟到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几点感受。

总结:本文通过对孔子生活中几件小事的描写,展现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四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一写读后感。

1.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论语》,对孔子有一些较为感性的认识。

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更多孔子的资料,为学习这篇记述孔子生平活动及成就的文章作准备。

2.本文脉络清晰,讲了孔子的四个小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总结,并试着再列举其他古人类似的故事进行补充。

1.看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