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分享资料
第五章 酶的提取及纯化1
2、固体剂型 直接浓缩干燥、喷雾干燥、沉淀后干燥; 便于运输和短期保存,成本也不高。
3、纯酶制剂
包括结晶酶在内,一般用作分析测试试剂或用作药 物,要求有较高纯度。
4、固定化酶制剂
二、酶的稳定性与保存
1、影响酶稳定性的因素 温度 pH 酶蛋白的浓度 底物浓度 氧 酶液中的蛋白酶
第五章
酶的提取及纯化
酶提取纯化方法
● 1 酶液获得 ● 2 沉淀、萃取方法 ● 3 柱层析分离法 ● 4 电泳
重点掌握:酶液制备的方法、从酶液中提取 酶的方法、酶的制剂化
酶提取纯化总原则 防止酶的变性失活
低温 合适的pH 避免激烈搅拌,减少泡沫 去除重金属、微生物、蛋白酶等
一、酶液的制备
离子强度和类型对盐析的影响
几种蛋白质析出时所需硫酸铵的 离子的强度
蛋白质在不同电解质中的盐析效应
离子半径小而很高电荷的离子在盐析方面影响 较强,离子半径大而低电荷的离子的影响较弱
pH对盐析的影响
盐析时常选择溶液pH值在该蛋白质等电点附近。
但必须注意在水中或稀盐溶液中测得的蛋白质等电点与高盐浓度下所测的结果是不同的。需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pH值至蛋白质溶解度最低处,才能使盐析获得更好效果。
1、动植物酶、微生物胞内酶的酶液制备流程
收集细胞
细胞破碎 固液分离 酶液浓缩
酶液
一、酶液的制备
2、微生物胞外酶的酶液制备流程
发酵液预处理
固液分离
酶液浓缩 酶液
3、细胞破壁的方法:
●
干式: 液态氮研磨, 磨粉机, 球磨机 (ball mill) 湿式:
●
均质机, 果汁机 (Waring blender), Polytron, 研砵,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课件
18
提取目标:
a. 将目的酶最大限度地溶解出来。 b. 保持生物活性。
注意:温度升高,溶解度加大。但为防止酶失活, 一般采用低温下(0~10℃)操作。
19
提取原则
a. 相似相溶。 b. 远离等电点的pH值,溶解度增加。
20
提取方法:
(一)盐溶液提取 常用稀盐(常用NaCl)溶液(盐溶),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知识回顾
酶蛋白制备
构分
发
分
建离
酵
离
表选
生
纯
达育
产
化
产酶菌株
发酵液
酶制品
2
第四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预处理(pretreatment):包括固液分离和细胞 破碎(分离胞内产物)等。
初步纯化(rough fractionation) (提取):除 去与目的产物性质差异很大的杂质。
高度纯化(fine fractionation) (精制):除去 与产物性质相似的杂质。
脂蛋白 脂多糖 (11% ~ 22%)
磷脂 蛋白质
葡聚糖(30% ~ 40%) 多聚糖
甘露聚糖(30%) (80% ~ 90%)
几丁质(1% ~ 2%)
脂类
蛋白质(6% ~ 8%) 蛋白质
脂类(8.5% ~ 13.5%)
9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10
酵母菌细胞壁的结构 M—甘露聚糖;P—磷酸二酯键;G—葡聚糖
6
(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1 . 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 1)菌种 2)培养基组成 2. 提高过滤性能的方法
1)絮凝和凝聚 2)稀释、加热 3)加助滤剂,常用硅藻土等。
7
二、细胞破碎(胞内酶)
酶工程-04-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三足离心机 3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1、差速离心
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不同沉降速度的颗粒 先后分离的方法。
应用范围:大小和密度有较大差别的颗粒。
大
中
小
3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2、密度梯度离心
在离心管中用5~60%的蔗糖溶液,形成由管底到液面逐渐 降低的梯度,将样品放在密度梯度溶液的表面,经过离心,不 同大小、具有一定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溶液中形成 若干条不连续的区带。
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制药、 饮料、电力、冶金、海水淡化、资源 再生等领域。
渗出液 40
膜分离技术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官方文件曾说“18世纪电器改变了整个工业进程 ,而20世纪膜技术将改变整个面貌”,“目前没有一 种技术,能像膜技术这么广泛地被应用”
日本和欧洲则把膜技术作为21世纪的基盘技术进行研 究和开发。
常用的离心介质:铯盐,如CsCl,Cs2SO4,CsBr
3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先把一定浓度的铯盐溶液与样品液混合均匀,也可将一定量 的铯盐加到样品液中使之溶解。 在选定的离心力作用下,经过足够时间的离心分离。 铯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离心力场中沉降,自动形成密度 梯度。 样品中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在其各自的等密度点位置上形成 区带。
梯度介质:蔗糖密度梯度系统
3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密度梯度的制备:密度梯度混合器
35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3、等密度梯度离心
当欲分离的不同颗粒的密度范围处于离心介质的密度范围 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一直移动到与他 们各自的浮力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形成区带。
酶工程 第四章酶的分离纯化 第二节酶的提取
第二节 酶的提取
3.提取液的体积 提取液的用量增加,可提高提取率。但是过量的提取 液,使酶浓度降低,对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不利。故提取液 的用量一般为含酶原料体积的3~5倍。可一次提取,也可 分几次提取,若辅以缓侵搅拌,则可提高提取率。 4.添加保护剂 在酶提取过程中,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防止酶变性 失活,可以加入适量的酶作用底物,或其辅酶,或加入某 些抗氧化剂等保护剂。
第二节 酶的提取
4.有机溶剂提取 有些与脂质结合比较牢固或分子中含非极性基团较多 的酶,不溶或难溶于水、稀酸、稀碱和稀盐溶液中,需用 有机溶剂提取。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与水能够混溶的乙醇、 丙酮、丁醇等。其中丁醇对脂蛋白的解离能力较强,提取 效果较好,已成功地用于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胆碱酯酶等的提取。
第二节 酶的提取
一、酶提取的主要方法
根据酶提取时所采用的溶剂或溶液的不 同,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盐溶液提取、酸 溶液提取、碱溶液提取和有机溶剂提取等。
第二节 酶的提取
1.盐溶液提取
大多数酶溶于水,而且在一定浓度的盐存在条件下, 酶的溶解度增加,这称之为盐溶现象,然而盐浓度不能太 高,否则溶解度反而降低,出现盐析现象。所以一般采用 稀盐溶液进行酶的提取,盐浓度一般控制在0.02~ 0.5mol/L的范围内。例如,用固体发酵生产的麸曲中的 α-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等胞外酶,用0.15mo1/L的氯 化钠溶液或0.02~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提取;酵母醇 脱氢酶用0.5~0.6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提取;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用0.1mol/L的碳酸钠提取;枯草杆菌碱性磷 酸酶用0.1mol/L的氯化镁提取等。有少数酶,如霉菌产生 的脂肪酶,用清水提取比盐溶液提取的效果较好。
Chapter 3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Chapter 3 酶的分离与纯化我们要研究或使用一种酶,首先要采用相关方法先得到它,因此酶的分离与纯化是酶的生产、应用及酶学性质研究的基础。
Section 1 酶制剂的制备过程一个完整的酶制剂制备方案应该包括:酶活力测定体系的建立、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预处理、酶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酶的分离与纯化、酶制剂的保存。
一、材料的选择注意把握植物的季节性、微生物的生长期(对数生长期)和动物的生理状态等。
二、材料的预处理(一)细胞破碎上节课我们提到根据酶的分布,可将酶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
若是胞外酶,就不存在细胞破碎的问题,但是胞外酶的种类很少,绝大多数酶都属于胞内酶。
要想获得胞内酶,就得先进行细胞破碎,使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这样才能进一步进行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细胞破碎的方法很多,有机械破碎法、物理破碎法、化学破碎法和酶溶法。
在实际使用时,我们要根据细胞的特性和酶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以达到细胞破碎的效果,而又不影响酶的活性。
1、机械破碎法按照所用破碎机械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捣碎法、研磨法和匀浆法。
(1)捣碎法:常用于动物内脏、植物叶芽等比较脆嫩的组织细胞的破碎,也可以用于微生物,特别是细菌的细胞破碎。
(2)研磨法:常用于微生物和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
(3)匀浆法:常用于破碎易于分散、比较柔软、颗粒细小的组织细胞。
大块的组织或者细胞团需要先用组织捣碎机或研磨器械捣碎分散后才能进行匀浆。
2、物理破碎法根据物理力的不同,可分为冻融法、渗透压法和超声波破碎法。
(1)冻融法: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革兰氏阴性菌。
如将-20℃冷冻的细胞突然放进沸水浴中,或沸水浴中的热细胞突然放进-70℃冷冻,这样都可以使细胞破坏。
但是,在酶的提取时,要注意不能在过高的温度下操作,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2)渗透压法: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动物细胞或革兰氏阴性菌。
使用时,先将细胞分离出来,悬浮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平衡一段时间后,将细胞迅速转入低渗透压的蒸馏水或缓冲溶液中,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而使细胞破碎。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定义:选择一定的条件使杂蛋白变性沉淀,而不影 响所需酶的方法。
方法:热处理,改变PH或加入某些金属离子 应用此法必须对与分离的酶以及酶液中的杂蛋白的 种类含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
4 离心分离
离心分离
离心机的选择
离心方法的选用
离心条件的确定
离心机的选择
1 常速离心机 常速离心机又称低速离心机,最大转速在8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力(RCF )在1*104g 以下,主要用于细胞,细胞碎片和培养基残渣的分离,也用于酶的结晶等较大颗粒的分 离。 2 高速离心机 最大转速在(1~2.5)*104r/min,相对离心力达到1*104~1*105g,在酶的分离中主要用于沉 淀,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等的分离。由于转速过高,引起温度过高引起酶失活,故有的安 有冷冻装置,谓之高速冷冻离心机。 3超速离心机 转速能达到(2.5~12)*104r/min,相对离心力能达到5*105甚至更高。主要用于DNA,RNA,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病毒等的分离纯化,样品纯度系数的检测,以及沉降系 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超速离心机可分为制备用超速离心机,分析用超速离心机和 分析—制备两用超速离心机。
等电点沉淀法 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的特点和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等电 点的特 点,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和杂质分离 有机溶剂沉淀法 和杂 利用酶在有机溶剂具有不同溶剂的特点,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使酶 质分离
盐析沉淀法
定义:盐析沉淀法简称盐析,是利用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下溶解度不同的 特性,通过在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中性盐,使目标酶或杂质从酶液中析出,从 而达到使酶与杂质分开的方法。 原理:盐离子会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同时改变了水的活度,使分子表面的水 化膜发生改变。 酶的溶解度和离子强度有确定的定量关系 ㏒(S/S0)=-Ks I
第四章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资料
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
1、有机溶剂
能破坏细胞壁中的类脂。 常用试剂: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 可使细胞膜的磷脂结构破坏,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透
过性,再经提取可使膜结合酶或胞内酶等释放出胞 外。
一、机械破碎法
2于微生物和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
一、机械破碎法
3、匀浆法 器械:匀浆器。 通常用于破碎那些易于 分散、比较柔软、颗粒 细小的组织细胞,细胞 破碎程度较高,其机械 切力对酶的破坏也较少, 但难于在工业生产上应 用。
二、物理破碎法
只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破损率低,常需 反复多次。
在冻融过程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质变性。
5、干燥法
多种方法使细胞干燥,如气流干燥、真空干燥、 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通过干燥使细胞壁膜的结合水分丧失,从而改变 细胞的渗透性。当采用丙酮、丁醇或缓冲液等对 干燥细胞进行处理时,胞内物质就容易被抽提出 来。
2、表面活性剂
可促使细胞某些组分溶解,其增溶作用有助于细胞 的破碎。表面活性剂可与细胞膜中的磷脂及脂蛋白 作用而破坏膜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
例如,TritonX-100(特里顿)是一种非离子型清洁 剂,对疏水性物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结合并溶 解磷脂,其作用主要是破坏内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从而使某些胞内物质释放出来。
第四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The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nzyme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定义
将酶从细胞或其它酶原料中提取出来,再 与杂质分开,而获得所需酶制品的技术过 程,主要包括细胞破碎、提取、离心分离、 过滤与膜分离、沉淀分离、层析分离、电 泳分离、萃取分离、浓缩、干燥、结晶等。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酶是植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的催化反应,植物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对酶的研究是阐明生命现象本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为要研究酶首先要将酶从组织中提取出来,加以分离、纯化,不同的研究目的对酶制剂的纯度要求也不相同,有些工作只需要粗的酶制剂即可,而有些工作则要求较纯的酶制剂,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在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测定酶的活性,通过酶活性的测定以监测酶的去向。
二、实验原理(一)酶的提取1.酶的存在位置?存在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细胞的各个部位。
2.如何将酶从细胞中分离?从高等植物中提取酶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是细胞中含有许多种酶,每种酶的浓度又很低,只占细胞总蛋白质中的极小部分(叶中的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除外),而许多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又很低。
此外,各种酶的存在状态不同,有在细胞外的外酶,在细胞内的内酶,内酶中又有与细胞器一定结构相结合的结合酶,也有的存在于细胞质中,提取时都应区别对待,作不同处理。
如果酶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只要将细胞破碎,酶就会转移到提取液中;但如果是与细胞器(如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原生质膜、微粒体等)紧密结合的酶,这时如仅仅破碎细胞还不够,还需要用适当的方法将酶从这些结构上溶解下来。
其次,细胞中存在抑制物质,如酚,酸,离子等,它们通常在液泡中,当细胞破碎时,这些物质象蛋白质一样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提取液中,特别是酚类物质,具有游离的酚羟基,能与蛋白质肽键的氧原子形成强的氢键,不能为一般的实验方法,如透析和凝胶过滤所解离。
酚易氧化产生醌,醌为一种强氧化剂,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团发生氧化或发生聚合,使蛋白质上的反应基团,如—SH,—NH2,通过1,4—加成反应而发生不可逆的聚合作用,使酶失活,也使植物组织和提取液产生棕色,以致影响酶活性的测定。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一般常选用植物的非绿色部分或者黄化的幼苗,在这些组织中一般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
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pptx
第9页/共139页
11.2.1 机械破碎法 • 指通过机械运动所产生的剪切力使细胞破碎的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 1.机械捣碎法
• 利用捣碎机的高速旋转叶片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 10000r/min
• 此法在实验室和生产规模均可采用。
• 2.研磨法
• 突然降压法的另一种形式为爆破性减压法是将菌体悬浮在高压 容器中,用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压到几十至几百大气压,振荡几 分钟,使气体扩散到细胞内,然后突然排出气体,压力骤降, 使细胞破碎。
第16页/共139页
压力差破碎法
• (3)渗透压差法是利用渗透压的变化而使细胞破碎。 • 应用时先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再悬浮在20%左右的蔗糖
第33页/共139页
球蛋白溶解度-溶液离子强度关系
第34页/共139页
盐析
• 中性盐类使蛋白质发生沉淀的原因: • 1).中和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 • 2).与蛋白质颗粒竞争水分子 • 不同蛋白质表面极性基团、带电数目及分布等不
同,因而可以分级沉淀。 • 盐析法应控制pH使接近等纯化酶的等电点。蛋
• 性质
方法
• 分子大小
离心,超离心法、凝胶过滤,
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
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等)
• 溶解度
法,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共沉淀
选择性沉淀法,结晶
• 电荷或基团
离子交换色谱,电泳,等电聚焦,
吸附 色谱,疏水色谱,聚焦色 谱
• 稳定性
选择性变性法(热,酸碱,
表面活性剂)
• 特殊(专一性结合)第30亲页/共和13色9页谱,亲和洗脱,亲和电
第五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把生物技术在研究、开发及应用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工作 分为上游及下游两个部分。
下游(后处理工艺)(down stream process):
如何高收率、高纯度、高质量的从微生物的发酵液中、 细胞培养液中及动、植物组织的提取液中得到所需的产 品。
第一节 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目的是破坏细胞外围使胞内物质释放出来。
微生物细胞的外围通常包括细胞壁和细胞膜,它们起着 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壁(外壁):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 损伤或渗透压破坏的功能。是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
细胞膜(内壁):是一层半透膜。膜较薄,主要由蛋白质和脂 质组成,强度比较差,易受渗透压冲击而破碎。
抽提胞内酶:需将细胞壁破碎 破碎细胞方法:
(1)高压冲击法 (2)突然降压法
取决因素:a.压力差 b.压力降低的速度 c.细胞种类和生长期
此法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佳,最好使用 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3)渗透压差法
方法: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介质中(如一定浓度的 甘油或20%蔗糖溶液),达平衡后,转入到渗透压低 的缓冲液或纯水中,由于渗透压的突然变化,水迅速 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溶胀,甚至破碎。于是,细胞 内容物就释放出来。
只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破损率低,常需反复 多次。
冻融过程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质变性。
5、干燥法
细胞干燥法:如气流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和冷 冻干燥等。
通过干燥使细胞壁膜的结合水分丧失,从而改变细胞 的渗透性。当采用丙酮、丁醇或缓冲液等对干燥细胞 进行处理时,胞内物质就容易被抽提出来。
适用于膜结合的酶、细胞间质酶等的提取
仅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细胞,或者细胞壁预先用酶 处理,或者在培养过程中加入某些抑制剂(如抗生素 等),使细胞壁有缺陷,强度减弱。
《酶工程》课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01
02
03
04
低温保存
将酶保存在低温条件下,如冰 箱或冰柜中,以降低酶的活性
损失。
添加稳定剂
在酶溶液中添加稳定剂,如糖 、甘油等,以增加酶的稳定性
。
真空干燥
将酶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制成 干粉或结晶,以便长期保存。
调节pH值
通过调节酶溶液的pH值,可 以稳定酶的构象,降低酶的失
活速率。
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速率,从而计算酶活性。
荧光法
利用荧光物质作为底物,经酶 催化后产生荧光,通过测量荧 光强度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物质作为底物, 经酶催化后产生发光,通过测 量发光强度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底物 ,经酶催化后测量放射性强度
变化来检测酶活性。
酶的保存方法
回收率评估
计算分离纯化过程中酶的回收率,评估实验效率 和经济性。
活性评估
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比较分离纯化前后的变化, 评估分离纯化的效果。
稳定性评估
比较分离纯化前后的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评估分离纯化的效果。
03
酶的活性检测与保存
酶活性检测的方法
比色法
通过酶催化特定底物反应产生 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定反应
确保实验操作场所的清 洁和卫生,避免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 避免剧烈搅拌或晃动, 以免酶失活。
注意控制实验温度和 pH值等参数,确保酶 的稳定性和活性。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要 密切关注实验进程,及 时处理通过电泳、质谱等技术手段检测酶的纯度,确保 达到实验要求。
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服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佩戴防护眼 镜和实验服,以防止试剂溅出伤人和 避免污染衣物。
酶的分离与纯化
● 鹽溶 Salting-in:
加鹽使蛋白質溶入水溶液中
● 鹽析 Salting-out:
加鹽使蛋白質由水溶液中沉澱出來
設計純化步驟時,需考慮下列各項要求
• • • •
a. 高活性 b. 高回收率 c. 高純度 d. 方便與快速
組合純化步驟
• a. 組合標準 • (1) 已知的酵素,可依照已發表的步驟進行, 有問題再作改進。 通常都是以 硫酸銨分劃 - 膠 体過濾 - 離子交換 為骨幹,再加上其它方法, 組成全部流程。 • (2) 對完全未知的酵素,可循此骨幹先試行純 化,看其結果如何再加改進。 • (3) 不要忘記利用該酵素的特殊性質來純化, 如在其 pI 沉澱性、特別的疏水性、有專一的抑 制劑或熱穩定性等。
• 膠体過濾法在操作時,有些內在的問題,會影 響結果的好壞: • (1) 擴散及亂流: 由於是在液相中進行,樣本 在膠柱中的 擴散現象 相當顯著;又因液体在 膠球間流動時,受 重力 及 對流 的影響,會造 成 亂流。 擴散及亂流都會使膠体過濾的解析 力降低甚多。 • (2) 管柱設計不良: 經常是致命的傷害,例如 無效空間 (dead volume) 過大、緩衝液進入膠体 時流動不均、溶離液出口端的管路太長或太粗 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不 論人類或是分子皆同
色谱的类型
. 常用的層析方法
膠體過濾法
• 膠体過濾 属 partition 層析法,流動相為溶離緩 衝液,固定相為膠体孔隙內的緩衝液。 溶質 (樣本蛋白質) 根據其 分子量 的大小,決定分 佈在這兩相的比例。 分子量大的不易進入膠球, 隨流動相溶離;分子量小的,則易竄入膠球內 的固定相,而被延滯流出膠柱 。 分子的 形狀、 大小 均為影響因素,即與其 分子半徑 (Stokes radius) 有關,與分子量不完全成正比關係;但 一般均視蛋白質為球形,故其形狀較無影響 力。
32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280
Ks代表盐析效率 ,其含义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 白质溶解度降低的速度,Ks越大盐析效果越好。
当温度一定时,S0对于某一溶质是常数,用β 表示,盐析方程式可改写为:
①基本原理(盐溶和盐析):向蛋白质或酶的水溶液中 加入中性盐,可产生两种现象:
●盐溶(salting in) : 低浓度的中性盐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
●盐析(salting out) : 高浓度的析
离子强度
硫酸铵对马血红蛋白的溶解度的影响
★
原因: 高盐浓度下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
,除去蛋白质的水合外壳,降低溶解度而沉淀。 不同蛋白质分子量、表面电荷不同,在不同
盐浓度下沉淀,逐渐增大盐浓度,不同蛋白质先 后析出,称分段盐析。
★
蛋 白 质 分 子 表 面 的 疏 水 区 域 和 荷 电 区 域
★
★
②盐析用盐 ●常用(NH4)2 SO4,其突出优点: a. 溶解度大 b. 分离效果好 c. 不易引起变性 d. 价格便宜
●pH值:等电点处最易沉淀。 ●温度的影响:
稀盐溶液中,温度升高蛋白质溶解度提高。 浓盐溶液中,温度升高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某些对温度敏感的酶, 可在0℃~4℃下操作。
★
2.2 有机溶剂沉淀(降低介电常数)
利用酶等蛋白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 同而使之分离的方法。 ① 沉淀机理
log S = β- Ks I 两种盐析法:
Ks分级盐析法 :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 同蛋白质Ks的不同,通过改变离子强度或盐浓度(即 改变I值)的沉淀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压匀浆法(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采用高压匀浆器(由高压泵和匀浆阀组成,英国APV公司 和美国 Microfluidics公司均有产品出售)。
原理:
利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和高速冲 击撞击环使细胞破碎,细胞悬浮液自高压室针形阀喷出时, 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 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 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 细胞破碎。
空穴泡由于受到超声波的迅速冲击而闭合,从而产生一个极为强烈的 冲击波压力,由它引起的粘滞性旋涡在介质中的悬浮细胞上造成了剪 切应力,促使细胞液体发生流动,从而使细胞破碎。
一般杆菌比球菌易破碎,G-细菌比G+细菌易破碎,对酵母菌 的效果较差, 该法在实验室小规模细胞破碎中常用。 但超声波产生的化学自由基团能使某些敏感性活A螯合剂
处理G-细菌,对细胞外层膜有破坏作用。G-细菌的外层膜结 构通常靠二价阳离子Ca2+或Mg2+结合脂多糖和蛋白质来维持, 一旦EDTA将Ca2+或Mg2+螯合,大量的脂多糖分子将脱落, 使细胞壁外层膜出现洞穴。这些区域由内层膜的磷脂来填补, 从而导致内层膜通透性的增强。
(3) 均质酶 (homogeneous): 目标酶的进一步精制纯化, 可用制备式电泳 或 HPLC。
3
本章 目录
第二节:细胞破碎
许多酶存在于细胞内。为 JY92-II D超声波 了提取这些胞内酶,首先 需要对细胞进行破碎处理。 细胞粉碎机
1)机械破碎 2)物理破碎 3)化学破碎 4)酶解破碎
DY89-I型 电动玻璃匀浆机
高 压 细 胞 破 碎 机
细 胞 破 碎 珠
4
细胞破碎方法及其原理
机械破碎
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 力,使组织、细胞破碎。
物理破碎 化学破碎
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 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 坏,而使细胞破碎。
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 膜的作用,而使细胞破碎
酶促破碎
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或外 加酶制剂的催化作用,使 细胞外层结构受到破坏, 而达到细胞破碎
2
酶分离纯化不同阶段
酶的纯化过程,约可分为三 个阶段:
(1) 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 采样 → 均质打破细胞 → 抽 出全蛋白,多使用 盐析沉淀 法;可以粗略去除蛋白质以 外的物质。
(2) 部分纯化 (partially purified): 初步的纯化,使用 各钟 柱层析法。
10
11
4.酶溶法(Enzymatic Lysis)
(1)外加酶法
常用的溶酶
溶菌酶、 溶菌酶主要用于细菌类 β-1,3-葡聚糖酶、 β-1,6-葡聚糖酶、 蛋白酶、 甘露糖酶、 糖苷酶、 肽键内切酶、 壳多糖酶等
细胞壁溶解酶是几种酶的复合物 12
利用溶酶系统处理细胞时必须根据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 组成选择适当的酶,并确定相应的次序。
13
(2)自溶法(Autolysis)
诱发微生物产生过剩的溶胞酶或激发自身溶胞酶的 活力,以达到细胞自溶的目的。
影响自溶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pH值、激 活剂和细胞代谢途径等。
缺点是:对不稳定的微生物,易引起所需蛋白质的 变性,自溶后细胞悬浮液粘度增大,过滤速度下降。
14
4.化学渗透法(Chemical permeation)
第六章 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Go 1、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Go 2、细胞破碎 Go 3、酶的提取 Go 4、酶的分离方法 Go 5、酶的组合分离纯化策略 Go 6、酶的浓缩、干燥与结晶
1
第一节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细胞破碎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
酶提取
发酵液
酶分离纯化
酶浓缩 酶贮存
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 离,层析分离,电泳分离,萃 取分离,结晶分离等。
某些化学试剂,如有机溶剂、变性剂、表面活性剂、 抗生素、金属螯合剂等,可以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 性(渗透性),从而使胞内物质有选择地渗透出来。 该法取决于化学试剂的类型以及细胞壁膜的结构与组成。
15
(1)表面活性剂
可促使细胞某些组分溶解,其增溶作用有助于细胞的破碎。
如Triton X-100是一种非离子型清洁剂,对疏水性物质具有 很强的亲和力,能结合并溶解磷脂,破坏内膜的磷脂双分子 层,使某些胞内物质释放出来。 其他的表面活性剂,如牛黄胆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也可 使细胞破碎。
8
在工业规模的细胞破碎中,对于酵母等难破碎的及 高浓度的细胞,常采用多次循环的操作方法。
易造成堵塞的团状或丝状真菌, 较小的革兰氏阳性菌, 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因包含体坚硬,易损伤匀浆阀)
不宜采用高压匀浆法。
9
3.超声破碎法(Ultrasonication)
在15-25 kHz的频率下操作。其原理可能与空化现象(cavitation phenomena)引起的冲击波和剪切作用有关。
对酵母细胞采用酶法破碎时,先加入蛋白酶作用蛋白质-甘露聚糖 结构,使二者溶解,再加入葡聚糖酶作用裸露的葡聚糖层,最后 只剩下原生质体,这时若缓冲液的渗透压变化,则细胞膜破裂, 释出胞内产物。
酶溶法的优点: 选择性释放产物,条件温和,核酸泄出量少,细胞外形完整。
缺点:溶酶价格高,溶酶法通用性差(不同菌种需选择不同 的酶),产物抑制的存在。 在溶酶系统中,甘露糖对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葡聚糖抑制葡 聚糖酶。
捣碎法 研磨法 匀浆法
温度差破碎法 压力差破碎法 超声波破碎法
有机溶剂: 甲苯、丙酮 丁醇、氯仿 表面活性剂: Triton、Tween
自溶法 外加酶制剂法
5
本章 目录
1.珠磨法(Bead mill)
原理:
进入珠磨机的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 铝等研磨剂(直径小于1mm)一起快速搅拌或研磨,研磨 剂、珠子与细胞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释放 出内含物。在珠液分离器的协助下,珠子被滞留在破碎室内, 浆液流出从而实现连续操作。破碎中产生的热量一般采用夹 套冷却的方式带走。
6
实验室规模的细胞破碎设备有Mickle高速组织捣碎机、 Braun匀浆器; 中试规模的细胞破碎可采用胶质磨处理; 在工业规模中,可采用高速珠磨机(瑞士WAB公司和德 国西门子机械公司制造)。
珠磨法的破碎率一般控制在80%以下:降低能耗、减少大分 子目的产物的失活、减少由于高破碎率产生的细胞小碎片不 易分离而给后续操作带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