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以德养生”观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以德养生”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以德养生”有深刻的内涵,就个体生命而言,通过加强道德修养能够获得个人的长寿健康和生活幸福,就群体来说,以德养生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道德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实践行动,从而在社会层面促进道德文明建设。因此,探究以德养生的内涵以及以德养生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这不仅能为现代健康心理学提供思想基础,而且能够为道德文明建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以德养生;个体生命;群体生命

一、何谓“以德养生”

“以德养生”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展现的是古人的一种健康观念,也是古人对何以养生的探索结果。它不仅关涉生命的存在,生活的幸福,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有利于社会的道德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实践行动,从而使其内涵得以进一步的扩大,其外延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具体而言,“以德养生”观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这种观点是从个体生命角度而言的,认为养德是长寿的重要因素,即孔子所说的“大德必得大寿”。古人注重形神兼养,“形”即人的生理存在,“神”即是人的意志或意识和心理。《黄帝内经》记载:“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认为能够心身皆重才能够实现长寿,既要对身体给予足够的重视,还要修德以养身。否则“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千金要方·养性序》)。庄子也说“老人之道,长念善勿念恶,常念生勿念杀,常念信勿念欺”,认为念善,念生,念信,注重道德修养,才能实现

长寿之道。明代养生家吕坤的观点更具有现代意义,他说:“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法也。嵇康善养生,而其死也却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呻吟语》)。认为养德为养生的“第一要”,否则即使像嵇康一样善养生也未必能够长寿。

养德不仅关系个体生命的延伸,而且关系个体的生存和生活。只有有德之人才能过富足而无忧的生活。王安石便提出:“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认为人若无德,生存空间都没有。相反,大德之人则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尽管时代发展至今,量才标准发生了改变,而不再仅仅是以德量才,但无疑在量才的过程中“德性”仍然是重要的考虑的因素,所以这一点仍具有现代意义。除此以外《国语》中也谈到:德,福之基也(《国语·晋语六》),认为德行是幸福的基础。明代洪自诚则在生活之外更进一步谈到“德者事业之基”(《菜根谭》)。认为德行伟大之人才能建立大的事业。

即认为“德”不仅养个体之“身”,而且能养众生之“身”,进而“养国”以治天下。这种观点源于我国古代的“身国共治”思想。所谓“身国共治”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类比思维逻辑而形成的精神操作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把身体当做国家,把国家当做身体,从而建立可操作的步骤。通过身国共治,古人将治身法门与治国联系起来,从治身到治国,又从治国到治身。这从根本上是因为个人生命的健康和长寿,以及个体生活的幸福是无法离开国家整体的,只有国家整体达到

和平的状态,个体生命和生活才能趋于完善,这也说明了为何古代众多思想家谋求通过德以育众生,通过发展众生的德行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德养生”,增进众生的福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人认为:“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二、“以德养生”何以可能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家各派都对养生的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和探讨。但总体来看,形成了我国传统养生观中两个重要的特点,即重视养心和养神。这主要体现在道家的人法自然养生观、儒家的修德养心养神观、医家的整体养生观以及禅宗的养心为本之道。而无论是养心和养神,都与养德密切相关。因此,弄清楚以何德养生是理解以德养生何以可能的关键。

首先是儒家之德,尽管儒家的道德观也关注个体的修德养心,但儒家之德更主要是以“仁”为根基。“二人为人”,因此儒家之德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偏重个体社会道德的培养。它要求个体“爱人”、“克己”,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对道德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培养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个体能够保持与社会和谐一致的关系。因此儒家推崇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君子慎独”(《大学》),重视自治,重视从人的社会关系来确定个体的价值。

道家、医家和禅宗所倡导之“德”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着眼于个体的自然道德培养,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和“见素抱朴”、“静观冥想”的个人修

养训练。

1“. 德”的养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境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德行高尚能够使心里舒坦,整天高兴。反之则费尽心机,反而越被动难堪。荀子也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认为良好的德行有助于良好心境的养成。而《黄帝内经》则做了较具体的论述:“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黄帝内经·素问》),即认为高尚的道德,有利于心态安定,气血调和,使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运行,从而获得健康长寿。因此,高尚的德行是产生良好情绪的关键,而不良的情绪将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古人对这点也早有论述。《吕氏春秋》曾经谈到“: 大喜、大怒、大优、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吕氏春秋·尽数》)。

2“. 德”的养成有助于养成有规律和有节制的生活习惯

这种观点最早由道家所创,经过《黄帝内经》的阐述而得到了发展。道家之德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即认为人应该在德行的培养中,注重天然的淳朴之性和内心的安宁。《黄帝内经》继承了这种观点,言道:“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主张日常生活要顺应四时之变,道法自然,依据自然变化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才能获得长寿。现代健康心理学认为过度的欲望累德伤性,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能使人精神颓废,进

一步加重身体的负担。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主张通过节欲来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进而获得健康和长寿。如庄子便认为“: 将盈首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同时他告诫人们情绪不要被物欲所动,“物物而不物于物”。

3“. 德”的养成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对人的情绪和心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个人往往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获得较高的成就感,也展现出对现实生活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这样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得以激活,同时体内免疫球蛋白A 和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功能增强,使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达到最佳健康状态,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总之,就个体而言,美好的德行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心境,产生积极健康的情绪,还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从而由修心进至修身,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而儒家之德,注重在身身和谐之中,既促进自身德行修养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健康长寿,也注重天下之大德的形成,谋求众生的福祉。

三、“以德养生”观的现代意义

(一)倡导以德养生观有助于延长个体寿命,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品德高尚、修为较高的人,无论何时都心底踏实,而免于担惊受怕。这样不仅能避免负面情绪造成的伤害,而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