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一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
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
这种先天存在的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成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
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取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经常使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
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
同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即是形而上之道。
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而且理具有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三,的超意志特征,和无所适而不在。
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他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五,这即是说,在世界来源根基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
他进而说:未有天地之先,究竟也只是理。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一、生平和教育活动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
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
他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曾先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已65岁,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皇帝迸讲《大学》。
但仅40天即被罢免,从此结束了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
他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
绍熙二年(1191年),他由崇安迁居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聚徒讲学。
绍熙五年(1194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他扩建精舍,并改名为“沧洲精舍”,表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的志向。
即使在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地,也不忘设学育才,并亲自讲学。
他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从选择俊秀之民为学生,访求名士为教师,亲自讲授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这三个方面整顿县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直接参与书院的组织管理,派人四处搜寻、购置图书典籍,亲临讲学,而且还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
在知漳州时,仍“时诣学校训诱诸生”。
知潭州时,除热心提倡州、县学外,他又主持修复岳麓书院,亲自规制擘画,扩建校舍,增加学田,还利用晚上从政之暇,亲临书院,教诲诸生。
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
例如,他与吕祖谦在淳熙二年(1175年)合作编成的《近思录》一书,精选了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语录622条,分成14卷,是学习理学的重要入门书。
又如,他于淳熙十四年编成的《小学》一书,辑录了"古圣先贤"的言行,共6卷,分内、外两篇。
大儒朱熹的思想和学术成就
大儒朱熹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大儒朱熹是中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学者、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思想文化。
他的主要贡献是的整理和注释“五经”、开创了“理学”,将对“道”的讨论引向了对“理”的探讨,将人的认识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阐释,形成了后来“四书五经”中心思想的基础。
朱熹的理学主张在朱熹看来,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存在的原因和目的,这些原因和目的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和感觉,但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推理来分析和理解。
他提出“理”的概念,认为“理”是天地自然的生命力量,是产生和维持一切事物的“道”,是超越实际存在的、普遍的“本质”,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常性等特征。
并主张“道不离义,义不离理”,认为“义”是“理”的表现形式,是人类对“理”的认识和应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标准,它既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也可以约束政治和社会的组织和运行。
朱熹认为“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主张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朱熹的注释学朱熹著名的注释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系统地整理和注释了“五经”,主张“明经义、释经义、释字义、兼采古今之说”,其中,特别重视《大学》和《中庸》这两部著作,大力强调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他注释的方法包括考究古今权威注释、注重语言文字的差异和演变、注重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背景等等,他要求注释要“据理力争”,必须准确理解古人经典的真实意思,同时也要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相结合,真正体会到经书的智慧和内涵。
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十三经注疏”,对当时的朝廷进行了重要的文化工作,使《五经》成为了中国儒家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注重“教育从小”,早年时即倡导普及基础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时代开始,通过数、书、礼、乐、天、地六部分的内容来培养人的智、德、体、美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他认为教育应该符合人类的本性,注重理性的开发和提高,同时也要强调心灵的修养和感性的培养。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
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一、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
“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
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
虽然“人伦”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但朱熹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严厉抨击了当时功利主义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追逐名利,导致“风俗日蔽、人才日衰”。
因此,尽快改变教育、学习风气,以正本革弊。
朱熹的这些批评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目前,我国“功利主义”教育占相当大的市场,为争名逐利而接受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如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审视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不让高考成为现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桥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育方法为了达到“明人伦”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
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
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举其要点,主要有二:(一)循序渐进法朱熹认为,学校德育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道德教育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宾的主要教育思想:(1)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察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 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 、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翅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 、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I•分布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审•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2) 、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卜分布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二者的异同点:(1) 、王守仁和朱整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亩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嘉认沏'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木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2) 、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晋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木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一、朱秉的教育思想:(他姓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朱蓦一一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课程代号: 0 9 2 0 2 0 任课教师:王星论文题目: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号: 1309240543 姓名:李婷成绩: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摘要: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
本文对朱熹“小学”“大学”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朱熹“小学”教育“大学”教育Abstract: Zhu Xi is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and educator, he thought since the Qi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systematically summed up a complete "Science" educational theory system, the center of its Science education is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wo stag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Zhu Xi "primary school" we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modern value of Zhu Xi's Educational Thought.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也是围绕德育构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教育思想,他的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从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汉族,福建福州人,南宋理学大家,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
他独创的“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理念及实践方法,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之一。
本文对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浅析。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1. 格物致知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唯有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真知。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真理和本质,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这种教育方法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
朱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人格完善,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在他看来,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这种品质的内在根基就是“良知”。
他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良知”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引导人正确地认识善恶、遵循道德规范。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良知,并且通过教育的实践活动,使之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3. 教育方法朱熹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
他主张“以问为学”,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提倡“小班教学”,认为小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和指导。
这些教育方法都体现了朱熹注重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
1. 标本兼治在教育实践中,朱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通过“量体裁衣”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2. 教书育人朱熹提出的“教书育人”思想,是他的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
兰台世界2012·5月下旬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世人称为朱子,是我国自孔子、孟子以来最为著名的弘扬儒学的文化大师。
作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编撰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著作,开展以书院为模式的教育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
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由北宋儒学家周敦颐始创,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发展,至南宋朱熹得以完善而建立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朱熹认为,人既有“天命之性”,其来源于“太极之理”,属于“绝对的善”;人也有“气质之性”,其来源于“后期之欲”,但是“清浊可分”。
因此,对于人的教育,首先应着重于“气质之性”,通过“居敬”、“穷理”等方式来改变气质,以“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朱熹关于“格物穷理”的理学观念曾经引发过一次著名的论争。
南宋淳熙三年(1176),为了交流和沟通思想,朱熹曾专门邀约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聚于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围绕包括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等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朱熹属于客观唯心论者,他认为应将基于现实、基于社会之上的“天理”作为考察人们一切行为和习惯的基本标准,遵循“天理”,就是宣扬“真、善、美”,反对“天理”,就是破坏“真、善、美”;但是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论者,他主张“发明本心”,认为人应当从个人内心当中自行感悟和提高完善。
这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鹅湖会”,也是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朱熹理学思想得以广泛宣扬和社会认可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在南宋以后六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朱熹理学在促进人们的观念思维、教育人们的知书达理、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81。
以理学学说为指导,朱熹形成了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的独特教育思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其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精辟论述。
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文化官员。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理学大师。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朱熹的理学思想概述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围绕“格物致知”和“诚实守正”两个核心理念展开。
他主张通过研究事物的本原和本质,以及人类的道德规范来实现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将理学与儒学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并试图通过理学来弥补儒学中的一些缺陷。
二、格物致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要真正了解世界和人性,就必须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达到真知。
朱熹注重对事物的实证研究,强调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理论和推理。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三、诚实守正朱熹主张“诚实守正”,他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人应该以诚实正直为原则,并努力追求善良和正义。
朱熹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内无欲”的理念,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超越物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四、理学与儒学的结合朱熹将理学与儒学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他借鉴了儒家经典中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他将经典的解释与个人的体验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学体系。
朱熹通过对经典的深入解读和反思,试图通过理学来解决儒学中一些概念的不足和理论的问题。
五、朱熹理学的影响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得到了后世儒学家的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的理学对后世的哲学、教育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六、总结朱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和“诚实守正”为核心,强调通过实证研究和道德修养来实现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是宋代儒学家,他提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之一。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心性论:朱熹认为人的心性是纯善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他主张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心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2. 大学中庸:朱熹注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天理的原则和人伦的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以诚信、孝顺、仁爱等美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纲常定命:朱熹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宇宙秩序和道德原则,称为“纲常”,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这个纲常来定制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依此来管理社会和人伦关系。
4. 诗书礼乐:朱熹重视经史子集的研究和教育,他认为这些经典是揭示人性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他强调通过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行和思想,使之达到教化作用。
5. 心学:朱熹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和思维的根本,也是人与天地的关联。
他主张通过对心灵的探寻和理解,来认识天地之道和人生的意义。
朱熹教书趣事
朱熹教书趣事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书生涯中流传着许多趣事和教学方法的典故。
以下是一则关于朱熹教书时体现出其教育智慧的故事:
故事概要:在朱熹的教学实践中,他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探究原理以达到明理的目的。
据说有一次,朱熹与弟子们探讨《论语》中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坚持不懈的道理,他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讲解,而是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堆土成山。
朱熹让弟子们实际去堆砌一个小土丘,但要求他们在即将完成之前停止。
通过这个实践,弟子们真切体验到接近目标却半途而废的感受,以及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达成目标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使得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可感,体现了朱熹寓教于乐和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
另外,朱熹还提倡读书需讲究心领神会,主张不仅要熟读精思,更要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
他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除了教授经典之外,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品行修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成为后世推崇的教育典范。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 ;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朱熹的教育理念 以实践为基础 以创新为动力
朱熹的教育理念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朱熹(1130年-1200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强调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注重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本文将从他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影响等方面探讨朱熹的教育理念。
朱熹的教育观念朱熹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修养和能力的过程,强调实践与创新。
他主张教育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他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相信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朱熹的教学方法朱熹提倡广泛阅读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他的教学中,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朱熹的影响朱熹的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理学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实践教育理念为后来的教育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和创新,这在当时非常超前,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结朱熹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发。
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
朱熹的教育思想为后世的教育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也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朱熹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教学内容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
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
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
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人物简介朱熹(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与程颐、程颢并称“程朱理学”)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朱松失官在家,教书伟业,朱熹从小攻读儒家经典,后师从程颐三传弟子李侗。
朱熹先后任官14年,其余时间多著书授业(《四书章句集注》元朝科举以此取士——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每到一地都要创办学校,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前后讲学达59年之久。
朱熹关心国家大事,向朝廷推崇理学,强调修身,力主抗金,但不被重用。
二、教育思想(一)人性论——人性二元论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气质之性”因人而异。
朱熹曾经做了一个比喻。
他说“天理”就像一只“明珠”。
人的形体气质就像盆中的水,有的盆中水是清激的,有的盆中的水是混浊的,清出的程度义各不相同。
把“明珠”放在清水盆里,我们看到的还是明珠;放在浊水盆里我们看到的就是暗珠;如果水太混浊了,我们连珠子都看不到。
明珠在水里面的具体显现就好比”气质之性”。
(二)教育的作用“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接近天理)。
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隐私就是“欲”,所以“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对个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对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亲(新)民(三)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四)“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1.“小学”教育(15岁前):①教育任务:教之以事——打坯模——打好做圣贤的坯模②教育内容:伦理道德规范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学习③教育方法:尽可能具体明确,生动直观形象2.“大学”教育(15岁以后):①教育任务:教之以理——加光饰②“大学”主要是读书,读书穷理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五)朱子读书法(寻私心,且吃力)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定的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圆囵吞枣,急于求成。
概括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
概括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武陵先生,汉族,湖北武当人。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宋代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学说被称为朱子理学或朱熹学派,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心学、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和诗经学。
首先是心学,也是朱熹学派最核心的思想。
朱熹认为“知者性也”,即知识来自于自身内在的致知能力。
他认为人的内心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自我,通过修养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发掘和运用这种自我。
朱熹注重通过修身养性和内省来发掘内在的知识和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心的善良和完善,通过修身来修治社会,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其次是天人合一思想。
朱熹认为天人是一个整体,人应该与天地相融合,与自然相和谐。
他强调人应该遵循天理,顺应自然的规律。
朱熹认为,人应该质朴而真实地生活,以自己的素质和才能为天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强调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存。
第三是格物致知。
朱熹主张通过经验观察和实践来认识世界,并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研究,以求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提倡人们运用真诚的心态和严谨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并强调要以实证来验证道德和知识的真实性。
朱熹强调理性和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只有理论的指导才能使实践更加有效。
最后是诗经学。
朱熹对《诗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并将其作为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的指南。
他认为《诗经》是一部具有极高道德品质的经典之作,可以通过感悟其中的琴瑟之音、恬淡之风、明理之言来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思维力。
朱熹注重对诗经的理解和体悟,提倡通过诗经的学习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朱熹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之一。
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社会风气,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其强调人的内心自我发现和修养的方法论而备受推崇。
在后来的明清时期,朱熹学说成为中国官方儒学思想的代表,并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展开全文一、朱熹终身热衷教育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
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
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
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秉性刚直,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余卷,著述等身! 世称“朱子”。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
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
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三)。
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教育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
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
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
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
此处是个周围隆起,中间低洼的小盆地,像个朝天的洞穴,故名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
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朱熹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朱熹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朱熹,中国宋代理学家和文学家,他对于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理念和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熹的教育理念注重修身、治学、齐家、治国,强调以德育人、以经世致用。
这些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首先,朱熹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现代社会也面临着道德沦丧、伦理价值观混乱的问题,朱熹的思想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规范。
其次,朱熹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主张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知行合一的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朱熹还倡导“格物致知”的学习方式。
他强调学习应该以实证为基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认识事物。
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与现代教育中的实证主义思想相契合。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朱熹的教育理念还强调了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
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和个性特点的发展。
这一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为出发点,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朱熹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和造福人民。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用性。
这对于现代教育也提醒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能力。
总之,朱熹的教育理念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理念强调了道德修养、知行合一、实证主义、全面个性化以及服务社会的教育原则。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5、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他指出,这些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
朱熹的教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
朱熹朱熹的教育思想是:
1、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他强调“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
2、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明天理,灭人欲”。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
3、教育的任务是小学“教之以事”,“大学是穷之其理”。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
扩展资料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一、生平和教育活动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
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
他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曾先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已65岁,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皇帝迸讲《大学》。
但仅40天即被罢免,从此结束了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
他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
绍熙二年(1191年),他由崇安迁居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聚徒讲学。
绍熙五年(1194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他扩建精舍,并改名为“沧洲精舍”,表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的志向。
即使在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地,也不忘设学育才,并亲自讲学。
他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从选择俊秀之民为学生,访求名士为教师,亲自讲授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这三个方面整顿县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直接参与书院的组织管理,派人四处搜寻、购置图书典籍,亲临讲学,而且还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
在知漳州时,仍“时诣学校训诱诸生”。
知潭州时,除热心提倡州、县学外,他又主持修复岳麓书院,亲自规制擘画,扩建校舍,增加学田,还利用晚上从政之暇,亲临书院,教诲诸生。
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
例如,他与吕祖谦在淳熙二年(1175年)合作编成的《近思录》一书,精选了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语录622条,分成14卷,是学习理学的重要入门书。
又如,他于淳熙十四年编成的《小学》一书,辑录了"古圣先贤"的言行,共6卷,分内、外两篇。
内篇四:《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二:《嘉言》、《善行》,是中国封建时代颇有影响的蒙学教材。
当然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其中《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于淳熙四年编成,《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早已撰成,直至淳熙十六年才改定。
朱熹知漳州时,于绍熙元年(1190年)首次刊刻。
《四书》之名,从此确立。
《四书集注》刊印之后,不久就风行天下。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生多达几千人。
其中有名可查者即有378人。
他的著述浩瀚,除《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四书集注》等20多种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计121卷,《朱子语类》140卷。
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①又说:“性者人之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之理而已。
”②这里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性即理”,“性”的具体内含是“仁、义、礼、智”,那么为何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人性呢?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接受了张载、程颐的观点,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
所谓“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①《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②《朱子四书或问》卷十四。
“义理之性”或“道心”),是“专指理言”,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所以浑厚至善,完美无缺;所谓“气质之性”(又称“人心”),“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就是说它是禀受“理”与“气”,两者杂然相存而成。
由于“气”有清明、浑浊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如果所禀之“气”是“极清且纯者”,那么“气与理一”,“理”在“清气”中,就好比宝珠在清水里,光泽透彻明亮;反之,如果所禀之“气”是浑浊的,则“理”在“浊气”中,就好比宝珠在浊水中,看不到宝珠的光泽。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去蔽明善,就好比下功夫把浊水中的明珠揩拭干净,恢复宝珠原有的光泽一样。
他说《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必须“复尽天理,革尽人欲”。
因为在他看来,“天理”与“人欲”是两相对立,水火不相容的。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所以,他告诫道:“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①朱熹就是这样用理学的观点来论述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②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③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
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④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
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
⑤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
实是难。
”⑥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①《朱子语类》卷十三。
②《朱文公文集》卷十五。
③《孟子集注》卷五。
④《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⑤《朱子语类》卷七。
⑥《朱子语类》卷七。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①“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
”②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朱熹反对知而不行,认为这“与不学无异”。
同时,他又反对不知而行,以及知之不深而行,指出“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穷理不深,则安知所行之可否哉?”而且他还认为,“行”有检验“知”的作用。
“欲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
”③由此可见,朱熹把“知”看作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和检验标准,强调身体力行,反对言行脱节。
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签之处。
4.论读书法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④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兹逐条简析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
“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
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
“量力所至而谨守之”。
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
(2)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他说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为此,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认为“横渠(即张载)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
而且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
因为在他看来,“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
熟读确实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
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如何“精思”呢?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
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⑤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
读书若真能做到既读得熟,又思之精,那么就真正把书读通了,而且会永远记住。
(3)虚心涵泳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