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文章来源: 2006-7-24 11:36:56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年第2期第9卷肾活检

作者:陈惠萍曾彩虹周虹

单位:陈惠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02);曾彩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02);周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

研究所南京,210002)

关键词: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织学;诊断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因尿检异常21年,夜尿增多、血压升高2年,于1999-02-29入院。患者21年前出现浮肿,无尿少、肉眼血尿,血压16.0/10.7 kPa(120/80 mmHg),肾功能正常,但尿检发现尿蛋白+~3+,隐血阴性,当时服用中药(不详),症状缓解,尿蛋白±~+。18年前浮肿又现,尿蛋白2+,仍服中药和少量“强的松”(具体不详),浮肿消退,尿检异常未见改善,蛋白2+~3+。近5年来间断服用“强的松”5~45 mg/d和“雷公藤多甙”治疗,尿检一直持续异常。2年前开始夜尿增多(1~2次)。并觉头昏、乏力,测血压26.7/16.0 kPa(200/120 mmHg),血BUN 7.5 mmol/L,SCr 156 μmol/L,当地医院予“心痛定”(10mg,3次/d)、“卡托普利”(25 mg,3次/d)治疗,血压降至16.0/12.0 kPa,然尿检仍未恢复,血Scr波动在120~145 μmol/L之间。病程中无关节痛、皮疹及发热。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11.3 kPa(服降压药)。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意识清晰,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略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楚,网膜动脉管径尚正常,静脉充盈迂曲,部分动-静脉交叉处压迹,后极部未见明显出血渗出。

尿液检查:尿沉渣红细胞计数0.4万/ml,尿蛋白定量1.13 g/24h,NAG酶3.1 U/g*cr,

C3、α-2M、溶菌酶均阴性,Ccr=49.2 ml/min,尿酸化pH 5.4,HCO-346 mmol/L,TA 41 mmol /L,NH+441 mmol/L,NAC 36 mmol/L,NH+4/TA 0.1。尿渗量560 Osmmol/kg*H2O。

血常规:Hb 132 g/L,WBC 5.8×109/L,N 0.68,L 0.227,Plt 11.0×109/L。血清学检查:白蛋白47.0 g/L,球蛋白29.7 g/L,GPT 57 U/L,GOT 36 U/L,葡萄糖5.2 mmol/L,BUN 8.2 mmol/L,SCr 136 μmol/L,胆固醇6.22 mmol/L,甘油三酯 1.99 mmol /L,钾4.4 mmol/L,钠143 mmol/L,氯 107 mmol/L;补体 C3 0.82 g/L,C4 0.23 g/L。RF因子、自身抗体阴性。冷球蛋白<3.14 mg/L,乙肝抗HBs(+),余均阴性,丙肝抗体阴性。

B型超声波检查:左肾104mm×39mm×46mm,右肾97.5mm×44mm×44mm,。皮髓界限不清楚,双肾结构稍模糊。肝、胆、脾:未见占位。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入院后一周,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2 肾活检病理

光镜:取材好,镜下1条皮质,1条皮髓交界组织,共21个肾小球。肾小球无分叶,体积大小不一,以局灶节段性病变为特点。其中6个小球呈球性硬化(28.5%),硬化球中见“透明滴”,包囊壁增厚,囊外纤维化。8个肾小球节段性病变明显,细胞数不多,约100个/球,系膜区明显增宽,内见2~3个系膜细胞(插页图1),偶见内皮细胞成对,见泡沫变性,袢节段开放,节段塌陷,并与囊壁粘连(插页图2),3处球门处袢塌陷,入球动脉透明变性(插页图3),2处丝球体与尿极粘连(插页图4),开放的袢可见内皮下嗜伊红物(透明滴)(插页图5)。余肾小球病变较轻,体积明显增大(插页图6),细胞数110个/球,袢开放好,包囊壁节段增厚。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度,灶性小管萎缩、基膜增厚(插页图7),间质区域增宽,小动脉透明变性(插页图1)。

免疫荧光:IgM+,C3+++,弥漫分布于系膜区和血管袢,IgA、IgG、C4、C1q均阴性(插页图8)

病理诊断: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性病变。

3 讨论

3.1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它既是特发性FSGS的定义,描述了组织学改变局灶、节段的病变特点,也是其它多种疾病如糖原累积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高血压等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形态学改变[1]。FSGS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改变特征的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将FSG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表1)[2]。

表1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类

原发性(特发性)FSGS

继发性FSGS

继发于肾单位数量(肾小球)减少

返流性肾病

肾脏发育异常

肾单位稀少巨大症

病理性肥胖

镰状细胞性贫血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继发性遗传性肾脏病

继发于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HIV相关肾病

海洛因相关的FSGS

3.2 定义FSGS的定义指一些(局灶性)而不是全部肾小球“硬化”。肾小球血管丛的某些/某个袢(节段)硬化而不是象老化那样出现整个肾小球的“球性”硬化。一般“局灶性”病变是指有病变的肾小球<50%,“节段”则为累及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袢。“硬化性”病变的实质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塌陷、基质增加[2~4]。由于发生硬化性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不一,因此硬化区域中的无细胞/少细胞的成分也可不相同,在特殊染色时(PAS,PASM或Masson三色染色),它们常呈阳性反应。

3.3 组织学分型根据形态学改变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周边型:肾小球周边硬化,硬化区常与壁层上皮细胞粘连,儿童特发性FSGS多见此型;②混合型:肾小球脐部硬化伴血管极透明变性,病变始于血管极,成人特发性FSGS多见此种类型;③塌陷型:肾小球袢开放不良、皱缩,毛细血管袢广泛塌陷,此型多与病毒感染相关;④结节型:系膜基质增加,形成结节,常伴入球动脉透明变性,是糖尿病肾病典型的形态学改变[2~7]。

3.4 肾脏病理[2~4]

3.4.1 大体标本早期:肾脏肿胀、苍白,由于小管上皮细胞内存在脂质,因此皮质区可见黄色条纹。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表面见纤细的颗粒。

3.4.2 光镜肾小球:关键的组织学改变是一些肾小球丛(<50%)节段硬化,伴系膜区增宽和毛细血管袢腔塌陷。硬化首先发生在血管极,尤其是邻近入球小动脉处,由于硬化区逐渐增加,疾病晚期较多球性废弃。硬化区PAS和PASM染色阳性。

病变首先发生在皮髓交界处肾小球,以后累及皮质肾小球,未受累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