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告白豆瓣
【优质】日本电影告白影评-word范文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日本电影告白影评篇一:日本电影告白豆瓣比暴力更暴力的美——《告白》影评11广新魏萌学号:14110232看看片名,《告白》,没有大量接触过日本电影的人,在看这部片子以前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小清新。
然而,简单直白的片名,让对日本电影稍有了解的人瞬间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哇,又是一部重口味。
虽说,这种口味的界定因人而异,但我想没有人会在看完《告白》后说它是小清新。
《告白》最大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用非常唯美的画面讲述了一个非常残忍的故事。
影片色调用黑、白、灰一以贯之。
也许是因为这些颜色契合了影片令人不寒而栗的情感基调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森口老师的女儿爱美出镜时,粉色的小绵兔、红白相间的袜子等等跟画面整体的黑白灰风格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这是整个影片唯一出现过暖色的地方。
同样的,天真无邪的爱美,也是《告白》中唯一单纯美好的人物。
爱美之死是整个故事的缘起,当那点难得的暖色也被整个黑白灰的色调所吞噬,仅有的美好也因为少年们各自的恶意而消失。
恰如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当着你的面把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撕碎。
《告白》所散发出的深深的绝望感不言自明。
《告白》之中大量对比式蒙太奇的应用,使得它的表现力非常得强劲。
上文所说的色彩对比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再有,影片中的轻松风格的插曲与残酷内容的对比,北原美月分裂性格的对比(虽然她只是线索人物),还有人物的一些反常行为,诸如修哉得知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冲出教室奔向洗手间的时候突然拿开捂住嘴巴的手,迸发出一阵狂笑等等。
这些小桥段,小细节赋予了人物扭曲的性格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这种对比蒙太奇大量运用在因为日本电影里倒是非常多见,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大逃杀》、《白夜行》等等。
美国人写的《菊与刀》里对于日本文化所具有的双重性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表述: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形式”的重要性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这涉及到题材、导演风格、影片受众等多个方面。
在舞台话剧上,“形式”与“故事”的有效结合往往能成就一部优秀的作品。
然而,在技术自由度更高的电影领域,却常常缺乏在形式上的大胆突破,能将“故事”和“形式”都令人新奇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日本电影《告白》无疑是一部令人赞叹的佳作,它不仅拥有一个充满悬疑与紧张感的故事,还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呈现形式、反转不断的节奏掌控以及直面社会现实的批判性,难怪能成为年度日本佳片,即便未能冲奥,也无损其优秀品质。
影片的剧情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多变。
它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复仇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
然而,导演中岛哲也却能将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讲得扣人心弦、迷雾重重。
整部影片采用了舞台话剧式的分幕结构,每一幕都围绕一个核心人物和一个核心故事展开,通过高潮烘托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这种话剧式的结构不仅使影片的表演风格显得更加自由和超现实主义,也与日本电影擅长以非现实感的表演、仪式化的语言和画面来表现主题的风格相得益彰。
开场时,课堂上学生们的打闹与老师超然的口述、屋顶上学生的欺凌等场景交织在一起,为影片定下了基调。
开场的悬念不仅营造出了神秘的气氛,还揭示了凶手的身份,使观众以为影片已经真相大白。
然而,接下来影片却走向了两个分支,时而讲述两个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时而跟踪他们事发后的种种举动,随后又可能回到事发当日的点点滴滴。
这种对时间线索的巧妙运用,以及层出不穷的慢镜、歇斯底里的嘶吼和安静无声的杀戮,将形式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但与此同时,影片始终将故事层层推进,没有迷失于形式之中。
中岛哲也在《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中也曾有过出色的形式化表达,但《告白》在这方面更加张扬。
中岛哲也之所以没有在形式中迷失,关键在于他始终把握了故事的核心,并通过不断反转的叙事节奏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影片开场就迅速塑造了两个冷酷、懦弱、残忍的中学生形象,同时引发了观众对女孩的同情和对两人的憎恨。
《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告白》并非一部文艺小清新爱情电影,相反,它是一部略显沉重的作品。
影片主要围绕森口悠子展开,她是一位老师,也是影片的线索。
在影片开头,我们看到森口老师在她所带的初一班级的结业礼上,对她那群顽皮不羁的学生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告白”。
她的四岁幼女被法官判为意外失足落水,但她心知肚明,这是班上的两名男生杀害的。
由于《少年法》对14 周岁以下的少年有保护,她决定放弃为女儿翻案,而是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
她谎称那两名男生喝下的牛奶已被她注入了艾滋病人的血液。
渡边修哉是杀人凶手之一,也是主犯。
他渴望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关注,这种渴望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他不惜杀死了唯一真正理解他的女生北原,甚至计划用炸弹炸死全校无辜的人,认为这样才能登上头条,名留青史。
修哉的行为反映出,父母中任何一方的关爱缺失都可能导致少年心态的不良发展。
如果身为优秀化学家的母亲对小修哉的要求不过高,多些鼓励而非责骂,多些陪伴而非离婚,或许他也能成为杰出优秀的少年。
下村直树是另一个杀人凶手,相对修哉来说,他的命运更为悲剧。
由于木讷而在班上没有朋友,修哉带有目的的亲近让他感到开心,于是他成为了修哉的帮凶。
然而,当他知道修哉对他的真实看法后,一气之下将原本只是昏迷的四岁女孩扔进了游泳池。
得知自己喝了带毒血的牛奶后,原本温和的他突然变得暴躁,整天躲在房间里,不洗澡,也不肯面对自己的母亲。
在他简短的告白中,我们听到他说:“我每天很用力地清洗用过的东西,是因为害怕妈妈被传染。
而我从来不清洗自己,是因为脏乱的头发、发臭的身体、长长的指甲才能让我感知到自己还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这些话语出自一个不满 14 岁的男孩之口,令人痛心。
他只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却陷入了恐慌之中。
其实,做自己就好,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才是完整的人。
尽管故事充满黑暗,但电影的拍摄风格却清新独特,其中不乏许多唯美的镜头。
《告白》真相和谎言的灰色交错
《告白》真相和谎言的灰色交错电影《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于2010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以一个中学生被谋杀的事件为线索,探讨了真相和谎言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中的灰色地带。
通过对主要角色的描绘和剧情的发展,电影展现了真相和谎言之间的复杂交错,引发了观众对道德、正义和人性的思考。
电影以一个女孩被谋杀的事件为开端,接着展开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
故事的主要线索围绕着三个女孩展开,她们分别是被害者的同学山本美穗、被害者的朋友冈田麻衣和被害者的教师麻生恭子。
通过这三个角色的交叉叙述,电影逐渐揭示了事件的真相。
然而,真相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隐藏着更多的谎言和欺骗。
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秘密。
山本美穗在被害前曾经遭受到冈田麻衣的欺凌,这使得她对冈田麻衣满怀仇恨。
而冈田麻衣则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不惜将罪责推给麻生恭子。
麻生恭子则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人,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得不选择撒下更多的谎言。
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真相和谎言交织在一起,使得观众难以分辨。
电影通过这种真相和谎言的灰色交错,探讨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取舍,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不惜用谎言掩盖真相。
这引发了观众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在电影中,冈田麻衣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不顾他人的生命,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种道德的扭曲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使得观众对于人性的黑暗面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时间和记忆的处理,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真相和谎言的思考。
电影通过不同角色的回忆和叙述,将事件的真相逐渐展现给观众。
然而,每个角色的回忆都有其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观众很难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和记忆的模糊性,使得真相和谎言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观众不得不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总的来说,《告白》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对真相和谎言的灰色交错的描绘,引发了观众对于道德、正义和人性的思考。
日本│分享五部19禁日本尺度电影,惊悚、悬疑、奇幻、动作全覆盖
日本│分享五部19禁日本尺度电影,惊悚、悬疑、奇幻、动作全覆盖看尺度电影,品刺激人生。
今天为大家推荐日本系列五部19禁尺度电影。
每部都看点十足,总有一部适合你。
第一部:《热血高校1》2007,评分8.0分《热血高校1》是2007年上映的日本青春校园动作电影,该片由三池崇史执导,时长128分钟。
该片改编自高桥弘所著漫画作品,讲述的是在一所恶名远播的叫“铃兰男子高中”的学校中,一群嗜好打架的不良学生之间的帮派之争。
不良少年的典型影视作品,热血中二,日本标配,看这种片子不要谈剧情合理性,爽就完事了!本质就是一群混子抢地盘的故事,但是拍的也太好看了吧,中二的刚刚好。
男人的浪漫在哪里?装酷,耍帅,打架,当老大,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任性,男人的浪漫就在这里。
第二部:《热血高校2》2009,评分8.2分《热血高校2》是该系列电影的第二部,也是延续上部剧情展开的续作。
于2009年上映,时长133分钟。
这部讲述了暴力斗殴不再仅仅局限于铃兰高中内部,凤仙学院——铃兰曾经的死对头蠢蠢欲动,一帮后人为给死去的老大报仇又再度发起挑战的故事作为漫改电影,这一部和《热血高校1》一样好看,青春的暴力与荷尔蒙的挥洒,真热血,全程对战,拳拳到肉。
至极的中二,热血的榜样。
日本人那种张开大嘴撕心裂肺的“哦赖!”,嘶吼夹杂着弹舌音,也不知道是怎么发出到那种境界的。
热血打斗犹在,但,缺少了拳哥的剧情,总感觉少了点江湖的情义内核。
第三部:《未麻的部屋》1997,评分9.1分《未麻的部屋》又名《蓝色恐惧》,是1998年上映的奇幻惊悚动画电影,今敏执导,时长81分钟。
豆瓣电影排行榜第135名。
影片讲述了偶像歌星未麻退出CHAM组合转型做一名演员后生活变得混乱不堪的故事。
看完是似懂非懂但大为震撼,依靠解读才明白电影的厉害之处。
实在不应该在大晚上看这部片子。
除了牛我无话可说,人格分裂的电影也看过不少,但这部还是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虚实之间,梦境交织,今敏无愧造梦大师称号。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中岛哲也的镜头下,天空总是弥漫着压抑的沉重。
在那灰蒙蒙的云层下,学校的楼顶显得如此单薄、孤立而又绝望。
在豆瓣的评论区,我看到有人说,《告白》最震撼他们的,是那些孩子们。
然而,在我看来,身为教育工作者,这部电影里的例子虽然纯属虚构,却极端地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就如同镜子一般,折射出人心深处那深不见底的险恶。
在这部电影中,那些有病的孩子们,一个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无法正视自己的无能与懦弱,却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这足以让他们陷入万丈深渊;而另一个,则是一直活到最后的那个天才儿童,他有着病态的恋母情结,却被母亲抛弃,一生都渴望着早已远走高飞的母亲能拥抱自己的身体。
孩子们是无辜的,然而,他们却犯下了杀人放火等种种恶行。
那么,究竟该由谁来为此承担责任呢?教育者的最大失败,就在于他们总是将孩子们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孩子”,即永远将问题简单化归因。
“他还小,他还不懂事;孩子们的事嘛,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小孩子的问题,你去管那么多干什么?”无论是家长、学校、教师,还是其他任何人,一旦持有这种观点,就注定要在教育上遭遇失败。
电影中的杀人犯们,都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有些母亲,对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视而不见,总是自欺欺人地营造出“我的孩子是世界第一”的假象,让孩子在走出家门后,立刻面对巨大的落差,在人群中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没人注意我呢?在妈妈的眼里,我不是最优秀的吗?”直树的困惑,也是许多孩子的困惑。
这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失败,他们没有给孩子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照见他人,只能照见自己。
学习失败,交友失败,在青春萌动的岁月里,最可怕的是自尊的崩塌。
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只能默默地呆在角落里。
在中学校园里,落单的孩子是最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独自对抗整个团体。
想要成功吗?那就做些能让人惊讶的事情吧。
与这些“愚蠢”的母亲相反,世上还有一些是精英分子的女性。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告白》,这部影片继《EVA》之后,再度给我带来了长达一百分钟的精神污染。
即便撇开我个人的主观观影体验不谈,单就电影本身而言,其电影感也几乎为零,可以说它更像是一部长篇 MV。
如果你喜欢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将其形容为一部 MV 也未尝不可。
诚然,这种以独白形式呈现剧情、转折和人物塑造的叙事手法,在某些片段中或许能给人带来新颖的美感。
然而,当这种手法被通篇滥用,在一部长达一百分钟的电影中,冗长而矫情的独白竟占据了 90%以上的篇幅时,观众难道不会感到厌烦吗?对于人物心理世界的塑造,同样是通过独白来展示,这对于初涉日式矫情的观众来说或许尚有新奇之感,但对于熟悉日本文艺作品的人来说,这种漫长的独白不免显得过于拖沓和尴尬。
在前面长达半个小时的老师独白部分,我几乎难以忍受,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在听觉层面,影片的配乐也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就拿开头半个小时的配乐来说,有一首曲子居然被重复播放了十几分钟,不断地渲染气氛。
而每当老师讲到关键之处,配乐便骤停,让你以为要结束了,可没过多久,相同的配乐又会再次响起,老师继续唠叨个不停,如此反复循环了半个小时。
《告白》在前半个小时给我带来的观影体验极为糟糕,配乐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后续虽然采用了不同的配乐,但风格跨度之大,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困惑:我究竟在看一部什么风格的电影?时而阴郁,时而开朗,剧情也是明暗交织。
观众不得不根据自己以往的观影经验,配合着配乐来调整情绪,以获得较好的观影体验。
但调整情绪毕竟需要时间,而多变的配乐风格,无疑会给观众带来割裂的感受。
在一部电影中,过度依赖独白来包揽电影画面和演员演技所应承担的任务,注定了这部作品将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
它的评价也必然会褒贬不一。
我无意贬低喜欢这部影片的人,因为喜欢与否,终究取决于个人的感受。
而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给这样一部充满符号化、浓郁日式创作风格的影片打出五星或一星的评价,也不会对日本文艺作品的创作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或推动。
影评——《告白》
《告白》影评《告白》是一部2010年的日本电影,根据小说《告白》改编而成。
由中岛哲也执导,女演员松隆子主演。
2010年台湾票房收入最高的日本电影,在香港得到广大好评,代表日本角逐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外语片奖...贴在这部电影上的标签很多。
伦理,正义,复仇...这些敏感字眼吸引了多数人的好奇心,看过的人不在少数,豆瓣上的精彩影评更是不胜枚举。
我是今年上半年看的这部影片。
本是个压抑的故事,倒是拍得并不压抑。
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习惯性地打开豆瓣,开始逐条阅读影评。
有人说它是一部有良心的推理作品;有人说它与许多强调谋杀手段奇技淫巧的故事相比,更关注了现实,不落俗套;也有人说它真正达到了警世的意味。
影评涉及的范围很广,或是分析剧情,或者分析人物,于新奇处分析剧透,一字一句,倒也引人入胜。
之所以谈及这些,是因为提笔写起,或者说是敲出来“《告白》影评”这几个字时,心中是惴惴不安的。
若是要比较,我看完这部影评的感触定是不及部分人深。
尤其是看过几篇关于它的精品影评,本没想到或者感触不到的东西,就容易被他们的文字牵着走。
现在重新回忆它的部分镜头,我希望能从自己的角度,赏析一下这部影片。
我没看过原著小说,或者说即使在看这部影片时我也丝毫不知道它是由原著改编而成的。
所以我看了它,就仅仅是看了一部电影,并不会带入许多看过原著的读者心中的“忠于原著”的情绪。
事实上,它采取的一人一告白开始故事的方式对我很受用。
告白,在这即为内心的“自白”。
影片一开始就是很欢快的节奏,每天必喝的牛奶,对老师的视若无睹,打闹声,欢笑声,无一不在显示着这群青春期少年们的青葱以及躁动。
影片基调在老师站在讲台宣布自己即将离职开始,慢慢变得低沉。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森口老师在讲台上很平静地叙述自己的女儿被人杀害的过程,而学生们只是稍作停顿,便又继续嬉笑打闹起来。
在他们的眼中,生命,或者说别人的生命,轻如鸿毛。
而他们的冷漠也不禁使人联想到,是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人人只求自保,对于他人的遭遇,毫无感觉。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提及日本的残酷青春类型影片,总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笔者亦是如此。
无论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令人胸闷心痛的情节,还是《告白》中无休止的心寒,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残酷与无奈。
初看这部影片,笔者是被其画面与节奏所吸引,随之沉浸于精心编排的叙述之中。
它冷静客观地展现了不忍卒睹的场面,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让人瞬间产生人生观崩塌的感受。
故事本身简单明了,信息量却极大,维度多样,加之镜头处理精细有感,令人印象深刻。
渡边修哉自幼缺失母爱,为了赢得母亲的关注和赞扬,他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制作虐杀工具并上传到个人网站,然而却无人问津。
这一残酷现实让他陷入了绝望,最终被病态的社会引导成了一个病态的人。
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病态,以及教育的缺失和失败。
而直树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一直被人冷落和忽视,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信赖的导师。
当他偶然被利用并遭到奚落时,他的内心世界彻底崩溃,于是他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一情节反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恶化,以及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无助和迷茫。
渡边修哉和直树的对比鲜明,一个在罪行揭发后继续来上课,一个则封闭自己,内心坚硬如铁。
直树的软弱并非完全源于溺爱,更有可能是内心罪责的压迫和信仰崩塌的无力支撑。
至于复仇者,她的复仇行为虽然看似顺理成章,但做法却让人不寒而栗。
她平静地推导了女儿遇害的过程,查出了凶手,布置了复仇计划,这一切都显示出她已不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具行尸走肉。
她不需要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然而,对于她的复仇行为,我们旁观者清,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影片中还不乏对现实的批判,如群体暴力、责任稀释、媒体罪责等。
这些批判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和弊端,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责任。
本部影片的意义并不在于让我们心生恐惧,而在于让我们审视生活,学会珍惜和感恩。
让我们抬头,去迎接那明媚的阳光。
超级经典日本电影
超级经典日本电影想看日本电影却不知道哪些好看,胡乱下手小心烂片辣眼睛哦。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超级经典日本电影,一起来看看吧。
超级经典日本电影1.《七武士》导演:黑泽明主演:三船敏郎 / 志村乔类型:剧情 / 动作年份:1954豆瓣评分:9.1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时代剧,描写日本战国时代,贫穷百姓为保卫家园,与雇来的七位武士联手击退强盗的故事。
2.《切腹》导演:小林正树主演:仲代达矢 / 三国连太郎类型:剧情年份:1962豆瓣评分:9.1影片根据泷口康彦的小说《异闻浪人记》改编,围绕展现武士道精神的终极形式——切腹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
3.《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导演:摩砂雪类型:动画年份:2009豆瓣评分:9.3让EVA迷翘首以盼的新EVA,《破》经过超期精雕细琢之后,比《序》拥有更多引人沸腾的兴奋点。
4.《东京物语》导演:小津安二郎主演:原节子 / 杉村春子类型:剧情 / 家庭年份:1953豆瓣评分:9.1小津安二郎经典黑白片。
讲述一对年迈的夫妇本打算在东京与儿女们共享天伦,却发觉现实的东京远非他们想像中那样……5.《龙猫》导演:宫崎骏类型:动画 / 奇幻年份:1988豆瓣评分:9.1小学生小月和四岁的妹妹小梅,在妈妈住院期间,跟着爸爸搬到郊外的一间被人戏称《鬼屋》的旧屋里住,在那里他们发现了龙猫。
6.《天空之城》导演:宫崎骏类型:动画年份:1986豆瓣评分:9.0拉比达是一座飘在空中的岛,一个以科学力量支配一切的古老帝国。
在古老传说中,拉比达已无人居住,蕴藏着无限财富。
7.《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导演:庵野秀明 / 鹤卷和哉类型:动画年份:1997豆瓣评分:9.4绫波丽来到红色水池边,命运似乎在此结束。
赤木律子接受了引爆MAGI的提案,碇元度等人酝酿了“人类补完计划”。
他们将何去何从?8.《生之欲》导演:黑泽明主演:志村乔 / 千秋实 / 藤原釜足类型:剧情年份:1952豆瓣评分:9.0本片以流畅的叙事和丰富的视听手段,表现出普通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告白》这部电影具有浓重的日本风格,影片的叙事沉寂冰冷,同时又满纸皆是疯狂言语。
故事发生的场景设定在一所普通的中学里,14 岁的少年们成为了故事的疯狂主角,他们与松隆子一同诉说着内心的告白。
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师,每个人都按照着自己的剧本生活着,最大限度地发挥着个人的理性,将一切行为正当化。
这种人物逻辑带来的冲击,在日本电影中屡见不鲜,如《大逃杀》和《死亡笔记》等,隐藏在人物背后的逻辑每每令人心酸不已。
导演中岛哲也采用了一种非常作者化的电影叙事技巧,通过慢镜头中的快乐场景,配以毫无生气的寂寞独白,将快乐悄然消解,露出恐怖的真面目。
片中的配乐也十分讲究,虽然让人感觉恍如置身于某 MV 之中,但却并不会让人产生厌恶之感。
尽管镜头节奏缓慢,但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惊叹于自己竟能被深深吸引。
在日本文化中,校园暴力题材早已存在,1997 年至 2002 年连载于周刊少年 MAGAZINE 的《GTO》便是其中的翘楚。
这部作品恨不得把粗口对白填满整页画纸,同时极尽色情之能事,但通篇读下来,却让人感到处处充满忧伤、凄凉,却又让人感到安心。
与《GTO》中的鬼冢英吉不同,《告白》中的班主任选择了复仇到底的策略,从一开始就为整部电影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而丧失生命中所有亲人的班主任,也因其悲惨经历,让观影者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原有的道德准则,沉浸于一种无法自拔的无奈之中。
正所谓每个疯狂的人物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怜悯的经历。
直至影片的我一直期望着松隆子能够坦诚地说自己并未将炸弹复原。
事实上,我并不期待一场说教式的告白,也不期待她眼前的这个男孩会瞬间转变。
我只是单纯地相信,松隆子在得知男孩心结之后的眼泪会成为救赎自己的武器。
然而,事与愿违,如此一来,结尾就显得过于令人沮丧了。
我逐渐意识到大家所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所等待的,并非惨剧中的一道微弱曙光,也不是一次正义的反高潮。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该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论。
电影的基调阴暗、残酷、压抑,充满了令人不安的绝望和复仇情绪。
这种独特的乖戾气质,是日本电影所擅长营造的,它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而这种乖戾气质的背后,是日本民族性的体现。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这使得大和民族在民族性格中颇具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和安全感的缺失,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学、艺术和思想。
对于大和民族新一代成长与发展的危机意识,实为日本人危机感的一个变种,一种深层次危机感的体现。
这种民族危机感的变种,必然会深刻影响到日本的电影与文学。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电影中倾向于描写“残酷的青春”的作品颇多,这其实是日本人的民族性决定的。
《告白》通过大量的慢镜头和慢节奏的配乐来营造电影的视觉风格和整体气质,这种 MV 式的拍摄手法完美地给电影气质贴上了一个乖戾的标签。
而当乖戾渐渐演化出残酷时,电影开始把它血腥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当深刻的母爱一丝一丝扭曲垒砌成复仇欲时,压抑已久的强烈复仇欲使森口变成了恶魔,伦理逐渐扭曲,强烈的复仇欲让森口变得冷静而残酷。
她需要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把她的学生们推向残酷的深渊。
年轻的孩子们总是无畏无惧,青春期旺盛的荷尔蒙让他们的头脑变得简单,他们容易被人扭曲地利用,也容易被人左右,他们渴望同龄群体的接纳,也害怕同龄群体的排斥。
森口利用了她的学生们,作为一个老师,她深知学生的心理,而这种职业的优势成为了她复仇最为有利的武器。
关于年轻人的群体性无意识,近年来最好的电影莫过于德国的《浪潮》,但是《浪潮》所表达的是极权的形成,而《告白》所表现的是伦理与复仇。
群体性的无意识是可怕的恶魔,当它沦为个人或集团的工具时,其破坏力是巨大的。
森口老师给学生们上了深刻的一堂课,她在给学生以巨大心理阴影的同时,也利用学生们的群体性无意识展开她的复仇计划。
豆瓣评分9.0以上的77部电影排名
豆瓣评分9.0以上的77部电影排名在电影的世界里,豆瓣评分是众多影迷衡量一部电影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那些评分在90 以上的电影,无疑是影史中的璀璨明珠。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这 77 部评分超高的电影的魅力,并对它们做一个大致的排名。
排名首位的,当属《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入狱后,在狱中用一把小锤子越狱成功的故事。
它不仅展现了希望的力量,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自由和救赎。
影片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都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了困境中坚持和希望的伟大。
紧随其后的是《霸王别姬》。
这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两位京剧演员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从民国到文革期间的社会变迁。
张国荣先生出神入化的表演,将程蝶衣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为其命运而落泪。
《阿甘正传》也是不可忽视的佳作。
阿甘这个智商不高但心地善良、执着勇敢的人物形象,激励了无数人。
影片通过阿甘的视角,见证了美国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美丽人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二战时期的残酷,但同时也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父亲用无尽的乐观和智慧,为儿子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游戏世界”,让人在悲痛中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职业杀手莱昂与小女孩玛蒂尔达之间的特殊情感,让观众看到了冷酷外表下的温情。
精彩的动作场面与细腻的情感刻画相得益彰,使其成为经典之作。
《泰坦尼克号》以其浪漫而悲壮的爱情故事征服了全球观众。
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上的相遇相知,以及那场惊心动魄的海难,成为了影史上永恒的经典画面。
《盗梦空间》则以其烧脑的剧情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人惊叹。
层层嵌套的梦境世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虚幻而又真实的冒险之中。
《千与千寻》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
它以奇幻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以及成长的艰辛与勇气。
《教父》系列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黑帮家族的兴衰史。
超级经典日本电影.doc
超级经典日本电影超级经典日本电影1.《七武士》导演:黑泽明主演:三船敏郎/ 志村乔类型:剧情/ 动作年份:1954豆瓣评分:9.1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时代剧,描写日本战国时代,贫穷百姓为保卫家园,与雇来的七位武士联手击退强盗的故事。
2.《切腹》导演:小林正树主演:仲代达矢/ 三国连太郎类型:剧情年份:1962豆瓣评分:9.1影片根据泷口康彦的小说《异闻浪人记》改编,围绕展现武士道精神的终极形式切腹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
3.《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导演:摩砂雪类型:动画年份:2009豆瓣评分:9.3让EV A迷翘首以盼的新EV A,《破》经过超期精雕细琢之后,比《序》拥有更多引人沸腾的兴奋点。
4.《东京物语》导演:小津安二郎主演:原节子/ 杉村春子类型:剧情/ 家庭年份:1953豆瓣评分:9.1小津安二郎经典黑白片。
讲述一对年迈的夫妇本打算在东京与儿女们共享天伦,却发觉现实的东京远非他们想像中那样5.《龙猫》导演:宫崎骏类型:动画/ 奇幻年份:1988豆瓣评分:9.1小学生小月和四岁的妹妹小梅,在妈妈住院期间,跟着爸爸搬到郊外的一间被人戏称《鬼屋》的旧屋里住,在那里他们发现了龙猫。
6.《天空之城》导演:宫崎骏类型:动画年份:1986豆瓣评分:9.0拉比达是一座飘在空中的岛,一个以科学力量支配一切的古老帝国。
在古老传说中,拉比达已无人居住,蕴藏着无限财富。
7.《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导演:庵野秀明/ 鹤卷和哉类型:动画年份:1997豆瓣评分:9.4绫波丽来到红色水池边,命运似乎在此结束。
赤木律子接受了引爆MAGI的提案,碇元度等人酝酿了人类补完计划。
他们将何去何从?8.《生之欲》导演:黑泽明主演:志村乔/ 千秋实/ 藤原釜足类型:剧情年份:1952豆瓣评分:9.0本片以流畅的叙事和丰富的视听手段,表现出普通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
9.《浮云》导演:成濑巳喜男主演:高峰秀子/ 森雅之类型:剧情/ 爱情年份:1955豆瓣评分:8.7改编自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同名小说。
《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在观看了森口悠子的故事后,我不禁想起了江歌的母亲,她们都经历了失去女儿的巨大痛苦。
同样都是日本,这让人深感无奈。
或许,渡边悠哉和下村植树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行,他们将法律视为自己的庇护伞,却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残忍。
下村直树与江歌案中的刘鑫何其相似,甚至她的母亲也同样纵容、无视受害家人的悲痛,还编织出女儿无罪、无意的谎言,以及“我的女儿才是最可怜的”这种恶心嘴脸。
法律的判决不仅没有让他们悔改,反而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影片中,直树对母亲隐瞒了真相,而当母亲得知真相时的绝望反应令人痛心。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由于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可能会因为心中的疑惑而犯错。
然而,他们应该明白生命的可贵,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恐惧,从而避免再次犯错。
正如江歌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只有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才会知道生命的可贵。
”片中北原美月对那个用药毒死全家的女孩充满崇拜,她自己也搜集各种药物,这反映了青少年盲目崇拜带来的严重后果。
同时,班级中存在的各种可恶的校园欺凌事件,也揭示了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渡边修哉自负至极,认为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是蠢货和笨蛋,只有他自己是天才或“聪明的人”。
然而,他的行为表明他的精神和思想已经出现了偏差。
森口老师最后说的话没错,他最应该杀死的是他的母亲,而不是无辜的人。
他对自己的母亲心怀怨恨,却残忍地对待其他生命,这证明了他是最愚蠢的人。
渡边修哉内心深处的秘密和自卑被揭穿后,他的痛哭不仅是因为失去了最爱的人,更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一贯自负的智商被森口老师践踏,以及自己的内心受到了侮辱。
同时,他也明白了最重要的东西破碎时是怎样的一种声音。
我想说的是,小孩子最终还是无法与大人抗衡。
此外,中岛哲也的这部《告白》在黑色中带有轻松,诡异中又带有浪漫的色彩,无论是剧情、叙事方式、电影结构还是音乐音效,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北原美月的最后告白一幕,影片随着“嗵”的一声,北原倒地,镜头放慢,一切声音戛然而止。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告白》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悬疑片,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探讨,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复仇、生命和教育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关注。
影片的剧情围绕着女教师悠子的复仇展开。
她的年幼女儿爱美被自己班中的学生渡边和直树杀害,得知真相后的悠子与两人进行了交谈,但两人的反应令她大失所望。
于是,悠子往二人喝的牛奶中加入了患有艾滋病丈夫的血液,以此警告他们要珍爱生命,并将此事告诉了班中的同学。
这一情节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为影片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随着剧情的推进,新的班主任寺田良辉的出现给故事带来了新的转折。
良辉对教育充满热情,他自任教以来便对渡边和直树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一边忙着不断家访直树,一边着手解决渡边遭受校园欺凌的问题。
然而,良辉的行为却不断地刺激着直树濒临崩溃的内心,揭示了直树软弱又无能的缘由失败的家庭教育。
与此同时,美月因为不参与欺凌渡边,加之告密者事件,成为了新的被欺凌对象。
在一次欺凌中,美月被迫与渡边亲吻,事后渡边向美月展示了医院开出的血检证明渡边并没有被感染艾滋,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情节再次引发了观众的疑问,悠子是否真的没有加入血液,还是加入血液了只是渡边没有被感染?随着直树的失控和他母亲的死亡,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直树为观众揭示了悠子的复仇计划,以及渡边心理变态的真相。
渡边一心想要引起母亲的关注,却因为被母亲抛弃而愈加扭曲,企图通过杀人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而悠子则利用了渡边的弱点,将他引入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中。
影片的悠子告诉渡边,她把炸弹送进了他母亲的办公室,渡边亲手杀死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
这一结局令人震惊,也让观众对悠子的复仇行为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除了精彩的剧情,影片还在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成长所需要的家庭条件、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引导观众进行层层思考。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就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只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而不是真相和理性。
《告白》电影影评
《告白》电影影评提及《告白》这部影片,是因为自己被豆瓣上一票的五星评价所吸引。
然而,当我观赏完这部电影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以后还是不要在这种文青聚集地寻找推理小说或电影了。
实际上,这根本称不上是一部推理小说。
它没有谜题,没有诡计,甚至没有凶手就如同当年那本引起巨大轰动的《白夜行》一般。
或许它是一本好小说,但作为推理小说而言,它实在乏善可陈。
这样的推理小说,简直就是推理小说界的悲哀。
现在的人们不再专注于小说本身的质量,而是热衷于挖掘噱头。
诸如人性的丑恶、有阴影的童年、整个社会的扭曲、人的原罪等等,这些听起来就酷炫无比的元素,成为了吸引眼球的关键。
人们不再绞尽脑汁地构思骗局,也不再为讲述好一个故事而殚精竭虑。
似乎只要将这些热门话题堆砌在一起,就能够在豆瓣上获得无数的赞誉和关注。
推理的本质是欺骗。
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其精妙之处不在于谜团的华丽程度,也不在于诡计的复杂程度,而在于作者是否成功地骗过了读者。
就像那些精彩的近景魔术,精致、小巧、简洁而直接。
它们带给读者的震撼,丝毫不亚于那些华丽却笨拙的大型魔术。
当谜底揭晓的那一刻,读者往往会懊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感叹自己为何没有想到如此巧妙的解法。
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丝毫没有感受到导演为了欺骗观众而做出的努力。
整部电影都在刻意营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试图通过不断地强调人心的黑暗、变态的阴影、社会的畸形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就像是有人在你耳边不停地嘶吼:“很变态啊!很畸形啊!很黑暗啊!都是因为整个社会啊!”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与《唐山大地震》颇为相似。
推理小说绝不能是这样的。
阅读推理小说就像是进行一场充满未知的旅行,其乐趣在于探索和猜测。
读者渴望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挖掘线索,逐步揭开谜底,体验那种恍然大悟的快感。
而现在的这些所谓的“推理小说”,却剥夺了读者这种宝贵的体验,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疲惫和困惑。
为什么这种类型的故事如今如此流行?或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看到杀人的场景。
十部让人极度舒适的电影01《告白》
⼗部让⼈极度舒适的电影01《告⽩》1.《告⽩》 2010
导演: 中岛哲也
编剧: 中岛哲也 / 凑佳苗
主演: 松隆⼦
⾖瓣评分:8.7 IMDB:7.7
“最狠的复仇,不是杀⼈,是杀⼼”
令⼈震惊的校园犯罪,教师、家长、学⽣,谁是罪魁祸⾸?杀⼈者的与复仇者的⼼理演进,轮番敲击著我们内⼼的道德尺度。
中岛哲也的《告⽩》有着⾮常精致的剧本,结构精巧,毫不单调,尤其是借鉴了⽇本侦探电影的套路,再复合上导演⼀贯的华丽⾊调,⽴马就变得与众不同。
《告⽩》⼤致上是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忍不住让你联想到《处⼥泉》和《杀⼈不分左右》,但中岛哲也绝不会⽤那么简单粗暴的⽅式,⽽是竭尽⼼机营造了⼀场骇⼈听闻的精神摧毁,
平静⾯孔下有⼀颗⽑⾻悚然的灵魂,极度隐忍的背后,是为了获得旷⽇持久的狠毒复仇。
《告⽩》这部电影绝⾮是单纯地关乎青少年教育这么简单,⽽是上升到⼀个⽆形枷锁捆绑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成⼈控制的世界⾥,孩⼦们单纯的念头永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反抗,他们也永远不是⼤⼈们的对⼿,倘若孩⼦们想反抗这个秩序化的世界,那只能如飞蛾扑⽕⼀般灰飞烟灭。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前几日,兄长问我是否知晓日本电影《告白》的资源。
我对日本电影接触较少,便问他是何缘故知晓这部影片。
他指向卧室枕边的《2010 完全电影》,说该片入选了“影响 2010 十大佳片”。
我急忙翻阅,发现该片竟与《盗梦空间》《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等齐名。
两天前,我在浏览网页时,看到《电影世界》主笔老晃的信息,他对《告白》赞不绝口,称其在豆瓣上已有近两千人“看过”。
这让我对该片的兴趣愈发浓厚,它带来的快感仅次于《盗梦空间》和《让子弹飞》。
该片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主题是复仇,复仇者是松隆子饰演的女教师。
与其他复仇题材电影不同,韩国导演朴赞郁的《亲切的金子》将矛头指向成年男性,美国导演昆汀的《杀死比尔》用暴力来圆个人功夫梦,而日本导演中岛哲也的《告白》则将目标锁定青少年成长犯罪。
类似题材的《大逃杀》因过于粗暴露骨而备受争议,相比之下,《告白》的表达方式则更为“乖巧”,在表现上煞费苦心:从影像风格来看,该片犹如一部超长的 MV。
我曾租过一部全明星阵容的《东邪西毒》,兄长看后说,这是那位将电影画面拍得如 MV 般唯美的导演的作品。
片中,黄药师在桃花树下缓缓走过,镜头微慢。
这种在 MV 中常见的微慢镜头,在本片中高频出现,营造出舞台话剧般的戏剧效果。
在叙事方面,本片打乱时间顺序,从多个角度让主要人物向观众和自己进行“告白”。
“告白”在剧情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看似略显“笨拙”,实则与本片的扒洋葱式多层次叙事手法相得益彰。
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观众会不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这种观影感受如同一场精彩的游戏,让人乐此不疲。
在人物与故事情节方面,女教师的复仇对象是一个天才儿童,他的成长经历与《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谢耳朵足够“坚强”,身边也有可爱的亲朋好友,而这个孩子却因不够决绝而陷入孤独和寂寞。
这也表明,《告白》是为一个像谢耳朵那样的“怪人”在戏剧舞台上经历不幸而创作的。
在本片中,母爱的缺失表现为欲给予而不能和欲寻求而不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暴力更暴力的美——《告白》影评11广新魏萌学号:14110232看看片名,《告白》,没有大量接触过日本电影的人,在看这部片子以前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小清新。
然而,简单直白的片名,让对日本电影稍有了解的人瞬间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哇,又是一部重口味。
虽说,这种口味的界定因人而异,但我想没有人会在看完《告白》后说它是小清新。
《告白》最大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用非常唯美的画面讲述了一个非常残忍的故事。
影片色调用黑、白、灰一以贯之。
也许是因为这些颜色契合了影片令人不寒而栗的情感基调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森口老师的女儿爱美出镜时,粉色的小绵兔、红白相间的袜子等等跟画面整体的黑白灰风格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这是整个影片唯一出现过暖色的地方。
同样的,天真无邪的爱美,也是《告白》中唯一单纯美好的人物。
爱美之死是整个故事的缘起,当那点难得的暖色也被整个黑白灰的色调所吞噬,仅有的美好也因为少年们各自的恶意而消失。
恰如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当着你的面把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撕碎。
《告白》所散发出的深深的绝望感不言自明。
《告白》之中大量对比式蒙太奇的应用,使得它的表现力非常得强劲。
上文所说的色彩对比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再有,影片中的轻松风格的插曲与残酷内容的对比,北原美月分裂性格的对比(虽然她只是线索人物),还有人物的一些反常行为,诸如修哉得知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冲出教室奔向洗手间的时候突然拿开捂住嘴巴的手,迸发出一阵狂笑等等。
这些小桥段,小细节赋予了人物扭曲的性格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这种对比蒙太奇大量运用在因为日本电影里倒是非常多见,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大逃杀》、《白夜行》等等。
美国人写的《菊与刀》里对于日本文化所具有的双重性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表述: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可能正是日本文化所具有篇二:《告白》影评《告白》影评日本影片《告白》讲述的是伦理和正义之间的分歧。
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她私下调查,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谋杀的,但杀人动机实在荒唐。
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在学生们的心底种下恐惧的因子??作者用反推理手法来心理分析新时代教育和校园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亲人、嫌疑犯学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学等主观视角分别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动机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许多重要问题,像是师生亲子关系如何有效沟通、校园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拿捏、如何与疑似有问题的学生相处来预防犯罪,如何落实个别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章是否该检讨等等,小说适切地用个人的自白故事点出当今教育出了问题的因果所在。
从女老师的第一场告白开始,一直到每个人各自的告白,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內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
电影中,每个人的告白不约而同掀开了人性底层最阴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制裁学生的女老师(她无法接受残酷杀害她四岁女儿的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毫发无伤);从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a(他得不到母爱,因而任意践踏他人的生命);胆小如鼠却犯下大错的自卑少年b(他想证明自己并非别人眼中胆怯无用的少年);一味溺爱儿子少年b的母亲(儿子犯下滔天大罪,她仍坚持儿子只是被不良同学带坏);品学兼优却阴暗无比的少女(她看清了人强悍背后的软弱,却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与常人无异,內心的告白却都如此惊人,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阴暗包含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伤口:童年的创伤,成长过程的阴影,以及被人残酷对待的烙印。
当阴暗毫无遮掩的被摊在阳光下,心中的弱点也将一览无遗,赫然发现残酷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受伤的灵魂。
无法接受自己不被爱的事实,因而夺人所爱,伤人所爱。
然而,受伤并不能变成伤人的借口,一个必须借由伤害别人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人,只是更加突显了他的自私与脆弱。
影片在表现手法上的极强烈的对比反差,是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你不看画面,会听见电影里充满了音乐、自言自语式的沉静念白,以及少年们尖锐刺耳的叫声,以清澈画面和幻漫配乐制造mv级别的电影语言,来讲述这个关于死亡、设局、报复的故事,用大量几乎带抒情意味的慢镜头描述死亡,这些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舒缓的音乐,加上残酷的画面,更加给人强烈的震撼,不像那种陪着刺激音乐的惊悚电影给人感官刺激,《告白》把各种暴力甚至杀人的镜头放慢,并配以抒情的音乐,不会让人感到害怕,反而更多的是引发观众的思考,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去领悟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
《告白》最终要传递的主题其实是“爱”。
它讲爱的方式与常规恰恰相反——常规思路是用人性本身中的善来表现,以爱表达爱、以爱体现爱。
《告白》却是以爱的反面(仇恨、屠杀、反人性)颠覆纲常,却是殊途同归。
你可以看到《告白》中没有任何一个场景在表现“人性善”,仅有的那位男班主任虽温暖,看似善良,其实只是愚昧。
在影片中,暴力杀人的场面被表现得很唯美,让人不禁感到寒冷。
其实这些都是从反面来表现爱。
《告白》以电影这么一种大众化媒体,这种大多数时候得尽量宣传光明面、对生活加以理想化,让大家习惯喜剧或较为纯粹温柔的悲剧的媒体,来展开这么一个阴冷到头、毫无宽容、“都死了”充满痛苦的故事。
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以温柔抒情的方式勾画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对“恶”的不加掩饰甚至渲染,使之对观影者进行各种突破底线的感官和认知刺激。
篇三:《告白》观后感《告白》观后感这部电影是马海贝同学在班会课上给我们介绍的。
虽然在班会课上她把影片从头到尾都讲得很详细,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办法抓到影片真正的要点,所以当我因为好奇去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对这部电影还算是一无所知。
在完全没有看影评剧透的前提下,我被《告白》的开头深深吸引了。
画面美得像精致的mv,各种物体的崩坏和人物的动作在慢镜头下、在开头那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背景乐下、即使很微不足道的动作都变得那么华丽彰显。
此片整体的基调是阴沉的,如同一直积云阴霾的天空,时而有雨。
从女老师的第一场告白开始,一直到每个人各自的告白,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內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
电影中,每个人的告白不约而同掀开了人性底层最阴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制裁学生的女老师,从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修哉,胆小如鼠的小直,一味溺爱儿子的母亲等等。
导演赤裸裸的将现状跟整片冰冷无情的风格划等号,片中宣泄的氛围叫人绝望和抑郁。
被奥斯卡提名的《告白》,以独特的视觉魅力和多层次的情节渐进的方式让人倍感新鲜。
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提名佳片。
一、影片四部分及人物性格分析剧中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森口老师对全班学生的告白,她所在班的两个学生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在课上老师告诉学生们自己要离校了,但是她在那两个人的牛奶里面加了从她丈夫樱宫身上抽取的hiv病毒的血液,同学们就这样知道了杀害老师女儿的凶手,从此他们两个人要被独立了,他们是少年a——修哉,少年b——直树。
修哉,则是很典型的一个因为父母冷漠而走入歧途的孩子,他所犯的错父母亲教子无方的“杰作”,生下他,却把他抛弃,无情替代了本该对孩子的关怀,在故事里的母亲被炸死也算是对自己所犯的错的一种惩罚吧,不过最可怜的还是修哉,虽然冷漠,但是一直还是很崇拜的母亲永远离自己而去了,再也见不到了,活在这个世界更寂寞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悠子老师在故事结尾时说的一句“开玩笑的”,这隐喻着修哉母亲没死,但是我还是确信修哉的母亲是已经被炸死了,因为在修哉演讲完作文后要按下炸弹是也说了一句“我开玩笑的”。
总之,修哉的人生是可怜的,其实他也不想过这样的人生,他也很想得到父母亲的爱,但是年幼的他,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让黑暗的火苗在他内心渐渐滋生,愈长愈旺。
说到小直,我觉得他的人生也是悲哀的。
从小到大一直被同学骂他笨,从来没有得到肯定,当第一次被修哉肯定时,修哉成了他内心的英雄,于是他决心要帮助修哉,最后犯下大错,杀死了悠子老师的小孩,以致当老师在同学面前揭穿他时,他不敢面对同学,得了心病,终日忏悔中度过,内心的阴影是他受尽折磨。
第二部分是班长——月美的告白。
月美因为被同学误会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和修哉成为了朋友。
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下,月美知道了修哉其实是一个有严重恋母情结的人。
但是他怕被自己的妈妈拒绝所以就没有胆子去见她。
在月美向修哉说出自己的心声时,修哉却恼羞成怒杀死了月美。
月美,本以为她是老师心中善良的乖女孩,当知道她是露西娜事件的制造者时,让我大吃一惊,这无疑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不过,当看到她知道修哉的事情并不排斥,而且还很理解,并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给修哉走出黑暗,她又是很善良的。
但是上天最终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怜悯她,女孩命运是不幸的,死在了阴谋之下,而这个阴谋还是她最尊敬的悠子老师制造的。
最后一部分还是森口老师的告白,森口老师从修哉的网站上了解到了他将在下一次的演讲结束时,用自己研制的炸药炸死全校的学生,森口老师把炸弹放到了修哉妈妈的研究室,在按下按钮的瞬间,学校礼堂没有被炸掉,但是修哉妈妈却在实验室被炸死了。
面对悠子老师,我有许许多多的不解与疑惑。
她是《告白》中绝对的主角,她的告白贯穿着电影绝大部分,她是剧中的核心人物,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她的一次一次的告白,让人一次一次对她很惊讶,对她的性格迷惑不解,她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在看电影时,由对她的同情、可怜变成恐怖、可怕,确实,她的这种报仇方式实在是有点过激了,自己身为一个老师,口口声声说着生命很重要,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但是为了他所谓报仇,却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很多人,美月、小直妈妈??这让我更加不相信孟子所倡导的“性本善”了。
森口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命”字时,提示同学们,生命很重要,但她知道,他们不懂,也正因为她太了解她的学生们,所以她的计划能进行下去。
当美好的事物消失时,不是“啪”的一声,而是“砰”地轰然倒塌无情摧毁,于是一连串追问便应声而发,生命该如何得到尊重,亲子师生的关系该如何相处,少年的人格教育、预防犯罪及少年犯罪在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衡量等等。
二、从影片谈教育影片结束了,但是其中向我们阐述的问题却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为什么会有这些悲剧的发生?其实这中间包含了很多社会问题。
我将就教育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学校教育。
在日本,14岁以下的人杀人是不会被判死刑的,这就促成了一些年轻易冲动的学生禁不住犯罪。
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学校就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生命意识的教育。
我们需要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校纪校规,不能欺负同学,要尊重生命,不管是自己的生命还是别人的,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