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估算解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9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例8、例9及练习六。
◎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估算,掌握估算技巧。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特别是针对有余数的那些算式。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技巧,了解恰当的估算时机。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80÷2=240÷6=180÷3=2400÷3=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而只要求算出大约等于多少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会估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例8。
(2)师: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大约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3)要解决“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67÷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关系式,可以这样列式)师:怎样计算呢?(求大约多少钱不用算出准确钱数,只用估算就可以)(4)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交流。
展示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一:267÷3≈100(元)…300方法二:267÷3≈90(元)…270(5)师:他们的解答都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
小结: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
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少,因为这里把267估成270,估大了,所以住宿费比90元少)比80元呢?(多)(6)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结果不是准确数,是一个比较接近的数。
2.教学例9。
(1)出示例9。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够装”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在购物时,对商品价格进行估算,以便快速判断是否足够支付。
(2)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估算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举例:估计一段路程的时间,判断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3)估算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形成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进行估算的意识。
举例:在解决时间分配问题时,先估算每项活动所需时间,再进行具体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估算的基本方法——四舍五入法;
2.估算在购物、长度测量、时间计算等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估算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出答案;
4.估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估算解决问题》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源自算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估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快速计算价格、时间或距离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估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们学习了《估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单元-2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单元2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2课——用估算解决问题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2课——用估算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25页至第26页,其中涵盖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学生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如何运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1. 理解估算的概念,并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2. 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估算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想办法估算一下,你需要多少个盘子来装这些苹果?”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引发他们对估算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我将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向学生们介绍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我会让学生们一起和我进行估算练习,并分享他们的估算结果,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估算的方法。
3. 实践练习:我将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估算一下,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有5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学生?”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并分享他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将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关键词和图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我可以画一个苹果的图标,旁边写上“估算”两个字,以及一些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设计了一些作业题目。
例如:1. 估算一下,如果你有20个橘子,你需要多少个袋子来装这些橘子?2. 估算一下,一个教室里有40个学生,如果有3个教室,一共有多少学生?答案:1. 20个橘子,大约需要3个袋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2.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教师对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4. 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与除法估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估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除法估算》,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相同,先学习口算除法,在学习笔算除法,最后学习除法估算,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二、说学情:笔算除法已经学习了近三周的时间,同学们对笔算除法的学习比较熟练,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估算,学生们容易理解。
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说教法这节课我的总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地数学活动经验。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德育目标:培养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是: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教学程序拟定为“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巩固练习,提升认识---互动总结,梳理反思---布置作业”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本环节我先复习了口算除法,之后复习了一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因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估算的基础上,这两小题都是为了本节课做铺垫。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9 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件)

2.一共有 123 块饼干,如果每人分 3 块,这些饼 干够全班 38 人分吗? 方法一: 123 > 120 123÷3 > 40,够。 方法二: 38 < 40 38×3 < 120,够。 答:这些饼干够全班 38 人分。
培优训练
下面是超市的进货单,用 1000 元进货够吗?
果粒牛奶
48元/箱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笔算除法 第6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估算出下面各题。
158÷4 ≈ 40 251÷5 ≈ 50 83÷2 ≈ 40
722÷9 ≈ 80 321÷8 ≈ 40 209÷3 ≈ 70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27页例8) 8
今天一共收了 128 个菠萝。
每箱装 6 个,一 共有 18 个纸箱, 装得下吗?
8箱
纯牛奶
45元/箱
4箱
奶茶
82元/箱
4箱
48 < 50 45 < 50 82 < 90 50×8 = 400(元) 50×4 = 200(元) 90×4 = 360(元) 400 + 200 + 360 = 960(元) 960 < 1000
答:用 1000 元进货够。
课堂小结
估算的方法:
在估算时,除数不变,先将被除数看作 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能被整除), 再用口算除法来计算。
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 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有时还可以与精算相结合。
分析与解答
根据“菠萝总数 = 纸箱个数×每箱的个 数”列式为 18×6。 18比较接近整数 20。
18 ≈ 20 20×6 = 120(个)
三年级下册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人教版

第2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551÷6=91(顶)……5(人)
答:平均每班大约需饮料50瓶。
402÷8≈50(人)
551÷6=91(顶)……5(人)
2 225+200+175=600(千克) 1吨>600千克
三年级:478÷5≈90(本)
三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重点题)下面各题的商接近多少?
225+200+175=600(千克) 1吨>600千克
教材第32页练习六第7题。
25×7=175(千克)
答:需要23个纸箱才能装下。
我5分钟打了512个字。
答:18个纸箱不够装。
复习准备 学习新知 (重点题)下面各题的商接近多少?
随堂练习
作业设计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四点 五十分。
1.口算。
1800÷3 =600 250÷5 =50 2700÷9 =300
6.
年级
班级数
一
3
二
4
三
5
捐赠图书册数 256 345 478
哪个年级平均每
一年级:256÷3≈80(本)
班捐赠图书的册 数最多?
二年级:345÷4≈80(本)
三年级:478÷5≈90(本)
答:三年级捐得最多。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四点 五十分。
教材第32页练习六第7题。 7.
我的车上还能装1吨货物。 9箱 8箱 7箱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25×9=225(千克) 25×7=175(千克)
25×8=200(千克)
225+200+175=600(千克) 1吨>600千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2. 教学难点:除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吗?”引出除法估算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除法估算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食物等。
(2)除法估算的方法①四舍五入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除法运算。
②倍数法:将除数调整为最接近的整数倍,再进行除法运算。
③交叉相乘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以相同的倍数,使计算更简便。
(3)除法估算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3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除法估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除法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除法估算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页例9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例9教学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创设“用纸箱装菠萝够不够装”的问题情境,在“阅读理解”环节,让学生关注并理解“够装”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小精灵的提问:“需要精确计算吗?”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策略:估算。
并展现了两种估算方法,体现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检验和强调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再次体会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二)核心能力通过独立解决、交流讨论、回顾反思等环节,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提高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体会估算的价值,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用估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够灵活选择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五)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我身边的估算。
联系你的生活,举出一个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课上与同学分享。
(二)课堂设计1.复习交流,引入新课(1)估算,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278÷9≈ 461÷5≈ 579÷9≈188÷9≈ 390÷8≈ 635÷8≈(2)交流课前作业,分享生活中关于除法估算的例子。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用估算解决比较方便,如够不够,能不能等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小美家里的菠萝今年大丰收,网上订单一个接一个。
瞧,小美的父母在给菠萝装箱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她解决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都有哪些信息?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知道了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品课件(通用版)

这本书,我9
我8天看完。
天看了354页。
余刚
余刚:把354看成360,360÷9=40(页)
苗苗:把393看成400,400÷8=50(页)
答:余刚每天约看40页,苗苗每天约看50页。
11
2.育人小学要修一条296m长的自来水管线。如果每根自 来水管的长度是6m,大约需要多少根自来水管?
把296看成300 300÷6=50(根) 答:大约需要50根自来水管。
14
四、课堂小结
估算时,就是把不是整百、几百几 十的数先估成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通 过运用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 的口算方法来计算得数。这个得数就是 估算的结果。
15
谢谢观看!
4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不变
被除数 ÷除数 = 商
270÷3=90
在估算时,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数有差别。
5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不变
被除数 ÷ 除数 = 商
270÷3=90
在解决应用问题时,往往需要我们把数往大的方向估算, 而在有的只要求计算的过程中,就把数往和原来最接近的整百, 或是几百几十的方向估。
用估算的方法 解决问题
一、新课导入
分三批。
共267人。
平均每批进去多少人?
2
二、探究新知
分三批。
共267人。
267÷3
3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270÷3=90
不变 被除数 ÷ 除数 = 商
267估成300或270,估成的数比实际的数要大,所以商 就比实际的大。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的结果大一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9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1)课件

499 + 205 ≈ 700 500 + 200 =700
892 - 515 ≈ 400 900 - 500 =400
364 + 642 ≈ 1000 350 + 650 =1000
723 - 419 ≈ 300 720 - 420 =300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每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千数、整百数、几千 几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近似数时,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00×3=300(元) 300元大于且接近267元
估算 合理
方法二
每天的住宿费 90×3=270(元) 大约是90元 270元大于且接近267元
估算 合理
对比两种估算结果:
267÷3 ≈ 100(元) 267÷3 ≈ 90(元) 答案更接近 精确结果。
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估算方法。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比80元呢?
方法一
267÷3 ≈ 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
267÷3 ≈ 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回顾与反思
267÷3 ≈ 100(元) 267÷3 ≈ 90(元) 他们的解答都合理吗?为什么呢?
检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解题方法 估算结果
检验过程
结论
方法一
每天的住宿费 大约是100元
【难点】 结合实际情境,灵活应用估算策略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估一估,算一算。
297 + 105 ≈ 400 300 + 100 =400
914 - 402 ≈ 500 900 - 400 =500
1966 + 887 ≈ 3000 2000 +1000 =30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学生:需要知道总钱数和住的天数。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运算符号表示每天的住宿费?学生:用除号。
师:对,每天的住宿费等于总钱数除以住的天数。
那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③估算方法: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数字来估算这个数值呢?学生:可以估算成整百数或整十数。
师:好,我们可以先估算成整百数,再看看结果是否合理。
④计算结果: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了,267除以3等于多少?学生:大约是90.师:好,我们再来看看用整十数估算的结果,267除以30等于多少?学生:大约是9.师:好,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都是大约90元每天的住宿费。
那么这个结果合理吗?学生:合理。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和估算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
】3.拓展练1)练册P34-35练题,自选2道。
2)自编一道类似例8的问题,让同桌估算并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板书设计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估算方法:估成整百数和整十数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和估算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
同时,通过练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一步,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练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估算解决问题“真爱课堂”学案(定稿)授课时间:3月21 日课题估算解决问题(除法)单元(章节) 2.13课时 1 课型新授教案个数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进一步了解估算的用处,培养数感,提高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能够选择更合理的估算方法。
难点想关于除数的乘法口诀进行估算。
核心问题怎样进行除法估算?板书设计估算解决问题267÷3≈100(元) 255÷4≈50(个)300 200267÷3≈90(元) 255÷4≈60(个)270 240255÷4≈80(个)270学习任务及学法指导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1.说说下面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和整百数。
187 3242.你能估算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28×6≈ 159÷4≈二、课题质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估算解决问题”,有什么疑问吗?生:①以前学过估算,为什么还要继续学?②估算还用不用笔算?复习估算,就是找最接近这个数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为新知做铺垫。
通过质疑课题,捕捉学生有价值的问题,为新知做铺垫。
主要引出估算的目的就是为了计267元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3天③除法估算是估算被除数还是除数?④能不能先计算出结果再估算?三、新知探究(一)阅读理解1.自己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关键词?“大约”:就是不用求出准确结果,可以用估算求出结果。
(二)分析与解答1.要求“每天的住宿费”,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板书:267元,3天)267元表示什么?(总钱数)3天表示什么?(天数)他们三个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2.怎样列算式?267÷3≈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先听好要求,再开始。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知道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意义和作用2. 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出估算的概念。
2. 讲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解释估算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估算是在不知道准确数值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数值进行大致的估计。
讲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估算的重要性。
3. 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具体的例子,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估算。
4. 操练估算的方法出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5. 总结估算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加深他们的理解。
6. 布置作业出一些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是否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检查学生的作业,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六、教学反思1.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估算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让他们通过提问和练习,加深对估算的理解。
3.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补充和说明: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估算技能的关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一、数学书第30页第14题
方法一:48×4≈200(个)方法二:202÷4≈50(个)
50 200
200>202 50>48
答:4天不能全部完成。
答:4天不能全部完成。
二、练一练:
1.一堆重550千克的货物,准备分7次运走,每次大约要运多少千克?
2. 一本书有302页,小红每天看40页,一周能看完这本书吗?
3.强强每天锻炼身体20分钟,他一周的总锻炼时间能达到2小时吗?
4. 学校组织六年级123名学生去参加野外宿营活动,每6人共用一顶帐篷,估一估,一共需要多少顶帐篷?
5.一副手套6元,一块毛巾9元。
王师傅带了200元,买了2副手套后,剩下的钱大约能买几条毛巾?。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2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7)

解决问题主备教师设计使用教师修改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 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1.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师生活动。
2. 小组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在“说”的过程中。
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主备教师设计使用教师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二、合作探究、交流提高1.请学生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生活动。
2.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同桌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
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
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教学过程: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形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从下面两组题中任选一组进行口算,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1)640÷8=210÷7=4200÷6=150÷3=60÷3=120÷4=(2)85÷4=138÷7=348÷5=161÷2=419÷6=179÷3=生:我们选择第1组。
第一组中的题都可以借助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出来,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题目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结合乘法口诀来完成除法口算比较简便,为除法估算的学习做铺垫。
2、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26÷6≈17÷5≈59÷7≈30÷8≈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用表内乘法可以解决的除法估算题,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几十几。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第二组题目中的数,他们并不好口算,但我们又需要知道它的大约结果的问题,例如(出示例8)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大约”的意思?生:大约是大概,差不多,估计.......
生:我认为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因此可以用除法来解答。
267÷3≈(二)探究解法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想法。
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生1:267÷3≈100(元)
267元接近300元。
300÷3=100,所以:267÷3≈100生2:267÷3≈90(元)因为267元接近270元,270÷3=90,所以:267÷3≈90
生3:267÷3≈:80(元)
把267元看成240元。
240÷3=80,所以:267÷3≈80 2.引导学生对比以上三种估算过程和方法。
(1)这三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都是合理的。
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
生2:我认为都是合理的。
前两位同学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估小了。
生3:我觉得第二种估的最准确,他把267看成270,只比被除数大了3.这种估法更合理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从多种估法中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达到方法的最优化。
(2)对比三种估算的过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呢?生1:想几时于除数相乘,比较接近被除数。
生2:也可以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生3:除数不变,被除数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
生4:被除数和除数要是倍数关系。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看来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几百几十的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计出大概的结果。
(3)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生:比90元少。
因为如果每天90元,3天要花27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90元少。
师:比80元呢
生:比80元多。
因为如果每天80元,3天要花24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80元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答,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的选择估算的方法。
三、知识运用
1.练习六第一题: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98÷9≈361÷5≈470÷8≈178÷6≈500÷7≈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解决问题。
在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中,有灾民184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个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知道了有灾民184人,每4人发一个帐篷。
求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不用求所需帐篷的准确数,可以估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67÷3≈100(元)267÷3≈90(元)267÷3≈80(元)(300)(27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