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三)考点复习
脾胃系统脾胃系统 胃痛、泄泻、便秘胃痛、泄泻、便秘 胃痛(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证型症状治法方药寒邪客胃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剂:良附丸中成药:良附丸、安中片、仲景胃灵丸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神疲纳少,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黄芪建中汤中成药:黄芪健胃膏、温胃舒胶囊、胃疡灵颗粒、虚寒胃痛胶囊饮食伤胃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
舌淡红,苔厚腻,脉滑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剂:保和丸中成药:槟榔四消丸、开胸顺气丸、沉香化滞丸、加味保和丸肝气犯胃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脘闷嗳气,善太息。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中成药:沉香化气丸、朴沉化郁丸、舒肝健胃丸、舒肝和胃丸、调胃舒肝丸湿热中阻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不欲饮,纳呆恶心。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剂:清中汤中成药:木香槟榔丸、中满分消丸、胃痛宁片胃阴亏耗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燥,口渴思饮,五心烦热,消瘦乏力。
舌红少津,脉细数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剂: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中成药:胃尔康片、胃乐新颗粒、胃安胶囊、阴虚胃痛颗粒【喂尔康一勺安乐】 泄泻证型症状治法方药寒湿内盛泄泻清稀,甚如水样,或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剂:藿香正气散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五苓散湿热伤中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方剂:葛根芩连汤中成药:肠康片、香连片、痢必灵片、连蒲双清片、白蒲黄片食滞肠胃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
舌淡红,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消食导滞和中止泻方剂:保和丸中成药: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和中理脾丸肝气乘脾腹痛而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而泻。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常见病辨证论治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常有病辨证论治第一节治则与治法一、治病求本( 一) 治标与治本1.急则治其标水臌病人大出血。
2. 缓则治其本肺痨咳嗽。
3. 标本兼治虚人感冒。
( 二) 正治与反治1.正治是指采纳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常用治疗法例,又称逆治。
(1)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
(2) 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
(3)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
(4) 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方药治实证。
2.反治 (1) 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
(2) 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 (4) 通因通用真切假虚证。
二、扶正与祛邪扶正: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 补法祛邪:实性病证或真切假虚证 -- 汗、吐、下、清、温、消等扶正与祛邪兼用: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先祛邪后扶正:邪盛正虚,正气耐攻 -- 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先扶正后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 -- 虫积病人 ( 脾虚甚者 )三、调整阴阳损其偏盛: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治热以寒”,“热者寒之”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治寒以热”,“寒者热之”补其偏衰:虚热证滋阴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虚寒证补阳以制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四、三因治宜因时制宜:“用寒远寒 ( 季节 ) ,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食宜同法”。
就地取材:“西北之气,散而寒之 ; 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
因人制宜:年纪、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一样特色,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第二节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一、感冒★★★症状分型方治法中成药剂恶寒重 , 发热轻,无汗头痛,荆辛温感冒清热颗粒、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防解表正柴胡饮颗粒,风寒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败宣肺荆防颗粒、九味嗽,痰吐稀白。
舌苔薄白,脉毒散寒羌活丸浮紧。
散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清热银银翘解毒片、感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风热宣肺翘冒退热颗粒痛咽红,口渴。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一)考点复习
疾病:主症即主病(找题目最开始的部分) 证型:脏腑辨证论治(伴随症状+舌脉) 治法:法从证立 方药:理解+记忆(①通过药名进行推导;②结合中药二;③利用口诀)第六章 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肺系系统肺系系统 感冒 咳嗽 喘证 肺胀感冒 咳嗽 喘证 肺胀 感冒(邪在肺卫)证型症状治法方药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剂:荆防败毒散中成药: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葛根汤颗粒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咽痛咽红,口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剂:银翘散中成药: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感冒清胶囊、柴银口服液时行感冒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
舌红,苔黄,脉浮数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方剂:清瘟败毒饮中成药:清瘟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维C银翘片、银翘伤风胶囊*气虚感冒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痰无力。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益气解表方剂:参苏饮中成药:参苏丸、败毒散 咳嗽(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证型症状治法方药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中成药:通宣理肺丸、风寒咳嗽丸、杏苏止咳糖浆、三拗片风热犯肺咳嗽频剧,痰黏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恶风身热。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剂:桑菊饮中成药:桑菊感冒片、急支糖浆、羚羊清肺颗粒、风热咳嗽胶囊风燥伤肺干咳,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恶寒、身热。
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剂:桑杏汤中成药:蜜炼川贝枇杷膏、二母宁嗽丸、雪梨止咳糖浆肺阴亏耗咳嗽日久,干咳少痰,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消瘦,神疲。
2020年10月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真题与详解
2020年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详解⼀、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关于中药药学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药药学服务是以促进合理⽤药为核⽤的相关服务B.中药药学服务重点要加强中药学专业技术服务C.中药药学服务的内容不包括参与临床会诊D.提供中药药学服务的药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E.提供中药药学服务的药师必须具备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答案】C【解析】中药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包含与患者⽤药相关的全部需求,因此药学服务的具体⽤作,除传统的中药处⽤调剂⽤作以外,还包括中药处⽤点评、⽤药咨询、中药医嘱审核、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查房、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会诊、患者⽤药教育、健康宣教、个体化药学服务及⽤药安全性检测等多个环节。
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开创了中医学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临床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匮要略》D.《温疫论》E.《诸病源候论》【答案】C【解析】《⽤匮要略》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项正确。
3.根据五⼀相克关系确定的治法()。
A.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头晕⽤眩,采⽤滋⽤涵⽤法B.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为脘腹胀痛,采⽤抑⽤扶⽤法C.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为五更泄泻,采⽤益⽤补⽤法D.肺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咳少痰,采⽤⽤⽤相⽤法E.肺脾两虚证临床表现为痰多清稀,采⽤培⽤⽤⽤法【答案】B临床在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法时,五⽤相⽤相克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相⽤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涵⽤法、培⽤⽤⽤法、⽤⽤相⽤法、益⽤补⽤法等。
根据五⽤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扶⽤法、培⽤制⽤法、佐⽤平⽤法、泻南补北法等。
B项符合题意。
4.根据藏象理论,在吸收⼀⼀精微的同时,也吸收⼀量⼀液,泌别清浊,所属脏腑功能是()。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
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2.脏腑辨证
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1气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
2血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
3津液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
十预防与康复
1.预防
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
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
2.康复
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二、中医诊断基础
一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要点
1主要内容
2基本原则
二四诊
1.望诊
1得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执业药师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八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六、药学
服务与咨询
一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
1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
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辩证论治(四)考点复习
脑系系统脑系系统 头痛、眩晕、中风 头痛证型症状治法方药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伴恶风畏寒,受风尤剧,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止痛方剂:川芎茶调散中成药:川芎茶调颗粒、天麻头痛片、都梁软胶囊技巧:【风寒天喝凉茶,头痛】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或便秘溲黄。
舌尖红,苔黄,脉浮数疏风清热和络方剂:芎芷石膏汤中成药:清眩片、芎菊上清丸肝阳头痛头昏胀痛,心烦易怒,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舌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息风方剂:天麻钩藤饮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天麻首乌片、清脑降压片血虚头痛头痛隐隐,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养血滋阴和络止痛方剂:加味四物汤中成药:益血生胶囊、养血清脑颗粒、天麻头痛片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剂:通窍活血汤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通天口服液、逐瘀通脉胶囊、丹七片 眩晕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肝阳上亢眩晕,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剂:天麻钩藤饮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复方罗布麻颗粒*技巧:【松龄晕不肝疼】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方剂:归脾汤中成药:归脾丸、益中生血片、参茸阿胶肾精不足(阴虚)眩晕日久不愈,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或遗精滑泄,颧红咽干,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方剂:左归丸中成药:左归丸、古汉养生精痰湿中阻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舌苔白腻,脉濡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成药:半夏天麻丸、眩晕宁颗粒、晕复静片技巧:【痰湿晕半天】 中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证型症状治法方药风痰入络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第一节治则与治法一、治病求本(一)治标与治本1.急则治其标例如水臌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急促,大小便不利时,应先治疗标病的腹水,可用利水、逐水法,待腹水减轻,病情稳定后,再调理肝脾,治其本病。
再如大出血的病人,不论其属于何种出血,则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后,病情有所缓和再治其本病。
又如某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复感外邪而患新病,当新病较急的时候,亦应先治外感以治其标,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求其本。
2.缓则治其本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不应用一般的治咳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之阴以治其本。
又如在治疗急性热病时,后期伤阴,则应养胃滋肾等。
以上所述都是缓则治其本的应用。
3.标本兼治如临床表现有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结为标,阴液受伤为本,标本俱急,治当标本兼顾,可用增液承气汤治之。
泻下与滋阴同用,泻其实热可以存阴,滋阴润燥则有利于通下,标本同治可收相辅相成之功。
又如虚人感冒,素体气虚,反复外感,治宜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是治标。
又如表证未解,里证又现,则应表里双解,亦属标本同治。
(二)正治与反治1.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1)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即以热药治寒证。
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治疗等。
(2)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
即以寒药治热证。
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治疗等。
(3)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补益药治虚证。
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的方药;气虚用补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治疗。
即以攻邪泻实方药治实证。
如水饮停留用逐水的方药;食滞胃脘用消食导滞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气滞用理气行滞的方药等。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理论基础(一)考点复习
考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考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分类内容病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分类概念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最佳选择题】 某女,38岁。
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经前乳房胀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为痰气互结证。
所谓“证”是指 A.症状表现 B.病机概括 C.诊断方法 D.疾病名称 E.疾病过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证是病机概括。
【最佳选择题】 根据中医理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属“证”的是 A.胸痛彻背 B.痰浊痹阻 C.郁证 D.脘腹痞满 E.活血化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痰浊痹阻属于证。
AD是症状、C是病名。
E是治法。
考点二、阴阳学说考点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属性 白天: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 夜晚: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 2.阴阳的相互关系分类内容对立制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病机证型治法治则阴阳偏盛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又称“治热以寒”“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盛—实寒证“寒者热之”,又称“治寒以热”阴阳偏衰阳衰—虚寒证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又称“扶阳益火”“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阴衰—虚热证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滋阴壮水”阴中求阳:用补阳药时,佐用补阴药阳中求阴:用补阴药时,佐用补阳药 技巧: 谁虚治谁,治谁谁虚 谁虚求谁,求谁谁虚 【最佳选择题】 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属于阴阳的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属于阴阳对立制约。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练习题
第九章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儿科疾病——积滞、厌食)一、最佳选择题1、积滞的病变脏腑主要在A、胃、小肠B、胃、大肠C、脾、小肠D、脾、大肠E、脾、胃2、治疗积滞乳食内积证的首选方是A、健脾丸B、七味白术散C、枳实导滞丸D、肥儿丸或疳积散E、消乳丸或保和丸3、患儿,8个月。
因一次食入2个鸡蛋,并饮用一大杯牛奶而致呕吐,呕吐物见有不消化食物,且有酸腐味。
不思进食,腹胀,啼哭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腻。
其诊断是A、厌食B、积滞C、呕吐D、疳积E、腹痛4、患儿,2岁。
平素喜进肉食,5天前因过食虾仁而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臭,大便3日未行,舌质红,苔黄厚腻。
其治法是A、消乳化食,和中导滞B、健脾化积,和中导滞C、清热和胃,和中导滞D、运脾开胃,和中导滞E、理气和中,和中导滞5、患儿,2岁4个月。
平素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乏力食少,近日过食甜点后,进食更少,且稍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酸臭,夹有不消化食物,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滞。
治疗应首选A、保和丸B、消乳丸C、健脾丸D、八珍汤E、肥儿丸6、患儿,2岁。
体重11kg,自入秋以来食欲不振,食而不化,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
最可能的诊断是A、厌食B、积滞C、疳证D、疰夏E、泄泻7、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的首选方剂是A、不换金正气散B、保和丸C、健脾丸D、异功散E、平胃散8、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A、保和丸B、异功散C、四君子汤D、补中益气汤E、健脾丸9、患儿,4岁。
素喜煎炸食物,近两月来不思进食,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花剥。
治疗应首选A、增液汤B、养胃增液汤C、沙参麦冬汤D、养阴清肺汤E、增液承气汤10、患儿,3岁。
体重13kg,自入幼儿园2个月来,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恶心,形体尚可,精神如常,二便不调,舌苔薄腻。
其治法是A、消食导滞,理气行滞B、健脾益气,开胃助运C、滋脾养胃,佐以助运D、疏肝开郁,理气助运E、调和脾胃,运脾开胃11、患儿,5岁。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章 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七节 崩漏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章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七节崩漏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一)、【题干】:某女,42岁,经血淋沥不尽月余,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
1、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少腹逐瘀丸B.安坤赞育丸C.宫血停颗粒D.人参健脾丸E.乌鸡白凤丸【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崩漏气血两虚证的辨证论治。
患者经血淋沥不尽,且伴有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脉细弱,此为气血不足气不摄血所致,脾主统血,故病位在脾。
方选归脾汤加减,成药选乌鸡白凤丸.定坤丹.养血饮口服液。
2、治宜选用的处方是A.补中益气汤加减B.四物汤加减C.归脾汤加减D.附子汤加减E.四君子汤加减【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崩漏气血两虚证的辨证论治。
患者经血淋沥不尽,且伴有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脉细弱,此为气血不足气不摄血所致,脾主统血,故病位在脾。
方选归脾汤加减,成药选乌鸡白凤丸.定坤丹.养血饮口服液。
3、该病的病位在A.肺B.心C.肝D.脾E.肾【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崩漏气血两虚证的辨证论治。
患者经血淋沥不尽,且伴有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脉细弱,此为气血不足气不摄血所致,脾主统血,故病位在脾。
方选归脾汤加减,成药选乌鸡白凤丸.定坤丹.养血饮口服液。
4、治疗崩漏时属于脾不统血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妇科止血灵片B.山东阿胶膏C.养血饮口服药D.春血安胶囊E.茜芷胶囊【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崩漏的辨证论治。
崩漏气血两虚证常用中成药有定坤丹.乌鸡白凤丸.养血饮口服药;崩漏脾不统血证常用中成药有人参归脾丸.阿胶三宝膏.山东阿胶膏。
妇科止血灵片.春血安胶囊属于崩漏肝肾不足证常用中成药。
茜芷胶囊属于崩漏瘀血阻络证常用中成药。
5、治疗崩漏时属于气血两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妇科止血灵片B.山东阿胶膏C.养血饮口服药D.春血安胶囊E.茜芷胶囊【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崩漏的辨证论治。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根据中医理论,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是A.病因B.病位C.病性D.症状E.证候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江南博哥)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单选题]2.具有保持吸气深度生理功能的是A.肺B.肝C.心D.脾E.肾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单选题]3.“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体现的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如果某种原因破坏了阴阳的消长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对人体来说,也就是病变状态,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单选题]4.能导致糖耐量降低的是A.垂体功能低下B.胰岛β细胞瘤C.肝糖原储存不足D.甲状腺功能亢进E.小肠吸收不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单选题]5.与神志活动最相关的两脏是A.肝与肾B.肝与脾C.心与肝D.心与脾E.肺与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单选题]6.经脉与脏腑相连属,其中足厥阴经所属是A.胃B.肝C.肾D.脾E.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单选题]7.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所属的是A.谵语B.错语C.独语D.郑声E.狂言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者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
[单选题]8.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可用于治疗瘾疹,运动员禁用的中成药是A.防风通圣丸B.乌蛇止痒丸C.消风止痒丸D.皮敏消胶囊E.荆肤止痒颗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胃肠湿热型瘾疹[中成药选用]防风通圣丸、皮肤病血毒丸、乌蛇止痒丸[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孕妇禁用皮肤病血毒丸;慎用防风通圣丸、乌蛇止痒丸。
哺乳期慎用皮肤病血毒丸、乌蛇止痒丸。
运动员禁用防风通圣丸。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1.《伤寒论》为众方之祖。
2.《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
3.《温疫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
4.《巢氏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本证候学专著。
5.《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6.《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7.《备急千金要方》为妇婴专科,是名篇“大医精诚”的出处。
8.《太平圣惠方》首详诊脉辨阴阳法。
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颁行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10.《普济方》是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
11.需特殊提醒的用药人群有①老年人的用药;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③婴幼儿和儿童的用药;④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⑤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1.症为外在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舌紫、脉数、舌红等。
2.证为强调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例如气血两虚、脾胃虚寒、肝阳上亢等。
3.病为疾病简称,具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过程,例如感冒、痢疾、哮喘和疟疾等。
4.“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均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
5.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可采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阳病治阴的治法。
6.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可采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阴病治阳的治法。
7.五行的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8.五行的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9.相乘即相克太过。
如木过强,克土太过,为“木乘土”;木本正常,土过于虚弱,导致木过克土,为“土虚木乘。
10.相侮即反向克制,又称“反侮”或“反克”。
如木过盛,反欺侮金,为“木亢侮金”;木弱,反受到土的欺侮,为“木虚土侮”11.依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滋水涵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益火补土。
依照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常见病辨证论治讲授心得
一、关于分值2020的题中,常见病这四章的内容,一共考察了47分,A型题考了16分,B型题考了21分,综合分析题考了8分,多选题考了2分。
就这47分而言,其中考查病名的题共1分,占比2.13%;考查证型的题共5分,占比10.64%,考查治法的题共4分,占比8.51%,考查方剂的题共8分,占比17.02%,考查中成药的题共29分,占比61.70%,就占比分值而言,考查最多的考点是中成药,其它按照由多到少依次为是方剂、治法、证型、病名。
二、关于讲课逻辑与顺序常见病的辨证论治,逻辑就在“辨证论治”上,讲课时应按辨病—辨证—治法—方剂—中成药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解。
具体如下:(一)辨病辨病是比较简单的,讲常见病时,首先要讲解的就是病名,准确的辨病可以帮助学员快速联想到相关的证型。
五十个常见病中,有一些是学员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不同的病需要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1、对于一些特别常见的且可从字面上理解辨别的病,如咳嗽、胃痛、便秘一类的病,学员比较熟悉,不需要过多解释的病,一语带过即可;2、对于学员熟悉但了解可能不多,以及西医病名熟悉但中医病名未曾听闻的这类病,如肺胀、胸痹、不寐、消渴等,需要在引入的环节介绍一下这类病的中西医疾病名称以及其临床特点,同时点出辨病关键词。
这些病的中西医不同叫法一定要熟悉,因为可能会直接出考题,例如今年考察了肺胀在西医中的叫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对于学员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病,例如淋证、癃闭、积聚等,一定要进行病名的解释,并且详细介绍这类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点出辨病关键词。
4、对于证型比较多,且证型容易混淆,比较难辨证的病,例如咳嗽、消渴、胸痹等,需要在讲解了病名之后,再给学员先大概讲一下该病的证型分类。
(二)辨证辨证,即辨别证型,虽然考试中直接以辨证为考题的地方不多,但是辨证是学员推导治法、准确选则方药的关键前提所在,所以辨证的地方一定要重点讲。
辨证与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和第三章中医诊断的知识点密切相关: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在为辨证打理论基础,例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病因、发病与病机,学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理论基础,知道一些基础概念是什么,基础建好了,牢固了,才能够更好地往上面搭房子。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五)考点复习
肝胆系统肝胆系统 胁痛、积聚 胁痛(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疏肝理气方剂:柴胡疏肝散中成药:柴胡舒肝丸、四逆散、舒肝止痛丸肝胆湿热胁肋重着疼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热利湿方剂:龙胆泻肝汤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利胆片、胆石清片瘀血阻络胁肋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积块。
舌质紫暗,脉沉涩祛瘀通络方剂: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元胡止痛片、和络舒肝胶囊、肝达康颗粒技巧:【达康和络书记浴血协作】肝络失养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
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养阴柔肝方剂:一贯煎中成药:复方益肝灵片、慢肝养阴胶囊 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 积: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脏病; 聚: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腑病。
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肝气郁结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
舌淡红,苔薄,脉弦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方剂:逍遥散合木香顺气散中成药:逍遥丸、木香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气滞血阻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舌苔薄,脉弦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方剂: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中成药:中华肝灵胶囊、肝脾康胶囊、阿魏化痞膏技巧:【看啊,中华旗帜】瘀血内结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
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祛瘀软坚扶正健脾方剂: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中成药:鳖甲煎丸、化癥回生片技巧:【六君请阁下吃生煎】正虚邪结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
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方剂:八珍汤合化积丸中成药:和络舒肝胶囊、慢肝养阴胶囊 【最佳选择题】 某男,45岁。
2024年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第八版)可编辑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中医治则治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调剂技能、中药质量管理和中药合理用药指导及中药用药安全内容;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了解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要求熟悉常见疾病的分类和各证候的症状、治法治则,重点掌握治疗各证候疾病的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和合理用药指导。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考点复习
积滞证型症状治法方药乳食内积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
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或指纹紫滞消乳化食和中导滞方剂:①乳积:消乳丸食积:保和丸中成药:保和丸、小儿消食片、小儿化食丸、大山楂丸、四磨汤口服液脾虚夹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或指纹淡滞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剂:健脾丸中成药:健胃消食片、小儿胃宝丸 厌食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形体尚可,精神如常,脉尚有力调和脾胃运脾开胃方剂:不换金正气散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复方消食茶(技巧:运动健儿不换金)脾胃气虚不思进食,食不知味,神倦多汗,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形体偏瘦,肢倦乏力。
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健脾益气佐以助运方剂:异功散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启脾丸(技巧:气功)脾胃阴虚不思进食,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偏干,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
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滋脾养胃佐以助运方剂:养胃增液汤中成药:儿宝颗粒 鼻渊(鼻流浊涕,量多不止)证型症状治法方药风热蕴肺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鼻黏膜红肿,伴头痛,发热,汗出,舌红苔黄,脉浮数祛风清热宣窍方剂: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中成药:利鼻片、鼻渊通窍颗粒、鼻渊片、鼻舒适片胆经郁热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臭味,伴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烦躁易怒,小便黄赤。
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清胆泄热通窍方剂:龙胆泻肝汤中成药:鼻渊舒胶囊、藿胆丸、胆香鼻炎片技巧:鼻渊舒坦(胆) 【最佳选择题】 患儿,3岁。
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腹满喜按,大便溏稀酸腥,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A.保和丸 B.健胃消食片 C.大山楂丸 D.四磨汤口服液 E.参苓白术散『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积滞症状治法方药脾虚夹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积滞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疾病,以脘腹胀满、嗳气酸腐、不思乳食、食而不化、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临床特征。
西医学的小儿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述症状者,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积滞为小儿常见病。
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为伤乳,呕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乳凝块;幼儿发病者,为伤食,多有较明显饮食不节病史,呕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食物残渣,且多有酸腐味。
证候以辨虚实为主,病程较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形痩,多属虚中夹实证;纯属虚证则少见。
临床治疗,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积轻而脾虚甚者,则补中兼消。
第二节厌食
厌食,是指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所致的疾病,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临床特征。
西医学的厌食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厌食的辨证重在区别以脾的运化功能改变为主,还是以脾胃气阴不足之为主。
脾失健运证除厌食外,其他症状不多,无明显虚象;脾胃气虚证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等气虚征象;脾胃阴虚证伴口舌干燥、食少饮多等阴虚征象。
若因症状不多而辨证困难时,可重点从舌象分析证候。
临床治疗,采用运脾、健脾、养胃之法,分别论治。
对于小儿,需注意宜以轻清之剂解脾气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复转运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
消导不宜过峻,燥湿不宜过寒,补益不宜呆滞,养阴不宜滋腻,以免损脾碍胃,影响纳运。
健儿消食口服液含有黄芪,能益卫固表,含有黄芩、麦冬,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可用于兼有手足心热、自汗者。
复方消食茶含有薏苡仁、小槐花等,偏于健脾利湿,可用于兼有便溏者。
第三节鼻渊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有上述表现者,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鼻渊的辨证主要辨新久、分虚实。
新病,起病急,病程短,以实证多见,多由外邪侵袭,导致肺、脾胃、肝胆的病变而发病,可见肺经风热证、胆腑郁热证、脾胃湿热证等。
邪盛迁延,伤及正气,可致实中夹虚,易患感冒,反复发作。
久病,病程长,缠绵难愈,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多因邪毒久蕴,凝聚鼻窍,伤及肺脾而致,可见肺气虚寒和脾气虚弱。
新病治疗以通窍、清热、祛湿为主,辨别病位所在,重在调和肺、脾胃、肝胆等脏腑。
久病慢性改变,又应注意益气或温补。
第四节口疮
口疮是以唇、颊、舌、上腭等处黏膜发生黄白色溃烂点,且灼热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有上述表现者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口疮辨证分为实证与虚证两类。
实证多见心脾积热证,多由于平素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饮醇酒,复感风、火、燥邪,或五志化火而致,以口疮色红灼痛为主要特征。
虚证多见脾肾阳虚证,常易反复发作,以口疮色白或暗,缠绵难愈为主要特征。
临床治疗,实证宜清热泻火为主,虚证宜温补敛疮为主。
第五节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是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或咽部红肿为主要特征的咽喉部疾病。
西医学的感冒、扁桃体炎、百日咳、咽喉炎等有咽喉肿痛者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咽喉肿痛的辨证有风热、实火、虚火之分。
风热多由外感六淫所致,邪在卫表,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
若失治、误治,或肺胃邪热壅盛,则出现火毒上攻之证候,病情转重。
虚火多以患者素体肺肾阴虚、津液不足为本,复以五志化火、嗜食烟酒辛辣,或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诱发,易反复发作。
基本治法为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在表者宜疏风解表;火毒者宜泻火解毒;虚火者宜滋补肺肾。
第六节耳鸣耳聋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
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
西医的耳科病变(如中耳炎、鼓膜穿孔)、急性热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颅内病变(如脑肿瘤、听神经瘤)、药物中毒以及高血压、梅尼埃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出现耳鸣耳聋症状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一、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
耳鸣耳聋辨证主要在于辨虚实、辨脏腑。
突发性耳鸣耳聋多属实证,包括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等,外感所致者病位在肺卫,内伤所致者病位在肝胆;渐进性耳鸣耳聋多属虚证,包括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等,病位在肾与脾胃。
实证治法以通窍、清热、泻火为主,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虚证则以补肾、健脾、通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