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doc
课后习题及答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后习题及答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2. 三大改造: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通过合作化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及答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B.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改造带来的深刻变化有()A.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B.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C.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各个领域初步确立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下列选项中不是其理论依据的是()A.发达国家先进入社会主义B.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C.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可以进入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各个领域初步确立答案及解析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所以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高一【思想政治(统编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练习题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学期
课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科书
书名: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问答题
1.自主搜集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影视、书籍、报刊等资料,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完成的。并且请用一段文字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认识。(200字左右)
我搜集到的资料名称:
我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D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下列关于党的八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是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问答题
1.可参考资料: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纪录片电影等。
认识可围绕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重大意义展开。
近现代史题库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政策。
近代史复习题 第八章(含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对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性质、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 D前资本主义体系4.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转向()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5.建国初期我国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6.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 D国营经济7.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8.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9.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总路线B过渡时期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小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1.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式是()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1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C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15.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最初设想是在()A民主革命时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文化大革命时期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A 1949年B 1952年C 1956年D 1957年1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生理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的开始19.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过渡时期总路线20.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

、过渡性质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将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 体系A 、社会主义E 、资本主义 C 、民主主义 D 、共产主义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的社会。
A 、资本主义性质B 、社会主义性质C 、独立性质D 3.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 )。
A 、集体经济E 、国营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 、重工业B 、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D 、农业5、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 。
A 、 1951 年B 、 1952 年C 、 1953 年D 、 1954 年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 ) 。
A 、 1955年B 、 1956 年C 、 1957年D 、 1958 年 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形式是( )。
A 、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 、和平赎买D 、国家资本主义9、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高级形式是( )。
A 、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 、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0、 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 )。
A 、无偿没收B 、四马分肥 C、核价收购 D 、实行定息A、加工订货B、四马分肥、经销代销、实行定息11、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我国对资本家采取的赎买形式是()。
A、上海市B、天津市 C 、广州市 D 、北京市12、我国最早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是()。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公私合营A、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和平赎买1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一、选择题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3.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A.党的理论长期准备不足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二、辨析题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三、论述题1.怎样看待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制度选择?2.怎样看待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3.怎样看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正确性?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的正式文件里是怎样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的?四、材料分析题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到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8章练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D.团结、批评、改造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C.“文化大革命”结束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3.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A. 林彪B. 粟裕C. 彭德怀D.洪学智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是A.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D.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二、多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始B.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基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提到日程上来C.近代史结束,现代史开端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社会开端2. 1956年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过渡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成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C.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转变D.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3. 中共中央在1953年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了几种过渡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包括: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指出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A.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C.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三、简答题1.过渡时期总路线2.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4.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特点四、论述题1.试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doc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将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体系。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民主主义D、共产主义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的社会。
A、资本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独立性质
D、过渡性质
3.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
A、集体经济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5、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形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国家资本主义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高级形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0、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
A、无偿没收
B、四马分肥
C、核价收购
D、实行定息
11、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我国对资本家采取的赎买形式是()。
A、加工订货
B、四马分肥
C、经销代销
D、实行定息
12、我国最早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是()。
A、上海市
B、天津市
C、广州市
D、北京市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58年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刘少奇提出民主革命胜利后我国产生的两种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E、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2、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五种成分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刘少奇指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具有()。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个体主义
D、封建主义
E、无政府主义
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对文教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中级社
D、高级社
E、人民公社
6、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积极发展
D、稳步前进
E、逐步过渡
7、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
E、稳步前进
8、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是()。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E、规模过大
9、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
E、稳步前进
10、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A、生产合作小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高级社
E、人民公社
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是()。
A、利用
B、限制
C、改造
D、征收
E、剥夺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代购代销
E、公私合营
13、我国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四马分肥”指的是( )。
A、国家税收
B、企业公积金
C、职工福利
D、企业提留
E、资方红利
14、中国共产党曾经作过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它们分别是( )。
A、《关于王明问题的决议》B、《关于军事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E、《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
三、简要回答:
1、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3、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具有的两面性是什么?
4、《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四、辨析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五、论述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六、材料题:
材料: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
……(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
朱德:《关于工会工作的几个问题》(1949年7月23日)根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