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草莓教案
第4课《草莓》教案
![第4课《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e876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4.png)
第4课《草莓》教案教案:第4课《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章《水果》部分。
我们将学习草莓这种水果的相关知识,包括草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外观特征,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水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草莓的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草莓的形状、颜色、大小的描述方法,以及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草莓的特征,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莓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草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引发学生对草莓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卡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特点,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触摸草莓,观察草莓的特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4. 巩固: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草莓特征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巩固。
5. 应用:教师给出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草莓进行计量和计算。
六、板书设计草莓形状:圆形、椭圆形颜色:红色、白色大小:小、中、大计量单位:个、千克七、作业设计1. 请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一下你吃过的草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请计算一下,如果你有10个草莓,每个草莓重200克,那么这10个草莓一共重多少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草莓的外观特征,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草莓的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草莓进行计量和计算,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采集草莓,进行观察和描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草莓教案
![幼儿园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b484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1.png)
幼儿园草莓教案
教学目标:引导幼儿认识草莓的特点,并了解草莓的种植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草莓的兴趣和喜爱。
一、前期准备
1. 课件或图片:展示草莓的外观、种植环境等;
2. 玩具草莓或真实的草莓供幼儿触摸和观察;
3. 种子或干草莓供幼儿进行实物操作。
二、导入
1. 回顾:请幼儿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水果有哪些?
2. 引导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别的水果,可以猜猜看是哪一种?
三、探索与实践
1. 观察草莓:展示草莓的外观,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草莓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触摸草莓:递给幼儿玩具草莓或真实的草莓,让他们用手触摸,感受草莓的质地。
3. 研究草莓:让幼儿认真观察草莓的表面有没有小颗粒,询问他们这是什么,引导他们发现草莓的种子。
4. 种植草莓: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些草莓种子或干草莓,让他们将草莓种子或草莓粉撒在湿润的土壤上,并轻轻按压,埋入土中。
5. 养护草莓:告诉幼儿刚刚埋下的草莓种子需要保持湿润,可以每天给草莓浇水,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四、总结与延伸
1. 总结:请幼儿回忆刚才学到的草莓的特点和种植方法。
2. 延伸:可以进一步展示草莓苗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观察和记录。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草莓这种特别的水果,了解了草莓的特点和种植过程,下次我们继续学习其他水果哦!。
4草莓教案
![4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0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2.png)
【精品】4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比较,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2.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读法、写法以及同分母分数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草莓,让学生观察草莓,提出问题:“如何将草莓平均分给4个同学?”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分数的定义:将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 讲解分数的读法与写法:以4个草莓为例,讲解1/4的读法与写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4. 例题讲解: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4与2/4,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4与3/8。
7.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2.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3. 分数的比较同分母:直接比较分子异分母:先通分,再比较分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下列分数写成草莓图的形式:1/4、2/4、3/4。
(2)比较分数大小:1/4、2/4、3/4;2/3、4/6、6/9。
2. 答案:(1)见附件。
(2)1/4 < 2/4 < 3/4;2/3 = 4/6 = 6/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定义和读法、写法掌握较好,但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比较商品价格。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4849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5.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准确理解课文的意思;2.能够融合课文内容,丰富语言表达,并有文字表现的能力;3.能够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能够使用多样的文具和材料进行创作,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草莓》•学习新词语•画草莓及涂色•制作草莓鸡尾酒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将草莓放在桌上,并介绍它应该怎么吃,让孩子想想自己的喜恶。
然后,教师可以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让孩子们观看草莓的样子。
2. 学习新词语通过视频的形式给孩子展示草莓种植、生长、采摘等过程,并向孩子们讲解新词语和句型,让孩子们在能够听懂的情况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到语言的力量。
3. 画草莓及涂色教师让孩子们分别用铅笔画出草莓的形状,并涂上绿色和红色的颜色。
同时,教师向孩子解释草莓的形状,让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草莓。
4. 制作草莓鸡尾酒为了深化孩子们对草莓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草莓鸡尾酒的制作过程引入到课程中。
教师先向孩子们讲解如何制作草莓鸡尾酒,然后允许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
在制作草莓鸡尾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草莓用途和分类,深化对草莓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首先,我认为在导入环节中,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
有些孩子对草莓的态度是模糊不清的,我应该用更多的问答互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其次,在制作草莓鸡尾酒的过程中,我忽略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虽然我告诉孩子们不要轻易尝试,但我没有进一步强调安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3.最后,我发现孩子们在绘制草莓时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其中一些孩子绘制出的草莓太大了,导致绘制的过程变得很困难。
在实践中,我认为我需要更好地引导孩子们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草莓大小,并提供更多绘画技巧来帮助孩子们克服绘画的困难。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快乐和有信心。
4《分草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分草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8152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6.png)
4《分草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分草莓》教学设计课题分草莓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分草莓》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4节。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和竖式的基础上学习试商。
教科书创设了分草莓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情境,探索试商方法,积累试商经验。
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试商的道理,第二个问题丰富试商的经验,第三个问题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分析,加深对试商方法的理解。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分草莓的情境。
探索有余数除法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在分数目较大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难点,所以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方法,积累试商的经验,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又为后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三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通过引导学生估商,培养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拍手游戏,用掌声表示余数。
2.()里最大能填几?二、导入新课师:今天小猴准备举行生日晚会,它准备了很多的水果,是什么呢?猜一猜。
课件出示: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
(打一水果)师:你瞧!小猴拿出了许多草莓来招待好朋友,正准备装盘子呢!我们一起去分分草莓吧!板书课题:分草莓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是草莓。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欣赏小棒拼组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同时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4草莓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
![4草莓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3461aef60b4e767f5bcfce08.png)
4、草莓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述的是草莓,事实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情感转变的线索是一颗秋季的草莓,也确实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纳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经常使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刻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诲学生要珍爱此刻的宝贵光阴,尽力把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为以后的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程与方式 1.教师能够先拿一些草莓让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草莓的味道,指出此刻的草莓和其他季节草莓在味道上的区别。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缘故是季节上的不同,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 2.引导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看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情感。 3.教师能够找一些关于劝戒人们珍爱光阴的诗歌进行朗诵,让学生认真体会和琢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酷爱生活的态度,培育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刻的好适应。 教学重、难点及冲破 ◆重点 1.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288671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1.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草莓》一、教材背景本教案所教授的故事是《草莓》。
《草莓》是一篇适合于3-4岁幼儿阅读的启蒙故事,主要描述了草莓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以及草莓最终成熟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草莓,教育幼儿要勇敢、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草莓》。
2.视频教学素材,用于表现草莓的生长过程。
3.图片教学素材,用于展示草莓成长的不同阶段。
4.鲜草莓,用于教学示范和激励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故事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故事《草莓》,让幼儿知道今天要讲述一个关于草莓的故事,并向幼儿提出几个问题:你们知道草莓怎么长大的吗?草莓成熟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第二步:讲述故事老师向幼儿朗读故事《草莓》,过程中适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询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及故事意义概念的推导。
第三步:学习草莓生长老师向幼儿讲述草莓的生长过程,然后播放关于草莓生长的视频教学素材,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草莓的生长过程。
接着,老师展示草莓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内容。
第四步:现场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新鲜的草莓并用手实际示范生动的过程。
简单地讲述草莓需要什么,如何塑造它的形状,如何在需要的时候采摘等。
第五步:动手参与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并提供相关的学习工具,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塑造草莓,给草莓加上注音或字母,小朋友用彩笔画出卡片。
此环节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以及草莓与字母、彩笔等的结合。
第六步:总结故事主旨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通过幼儿的口述来提取故事的主旨,让幼儿意识到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学会勇敢、坚持不懈是非常重要的。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草莓》这个主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入、讲述、学习、动手参与、总结的几个步骤,鼓励幼儿从小事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4 《草莓》教案
![4 《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5f016bd97f192279e948.png)
4《草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有学生来谈草莓的口味,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时间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
2、引导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感情,并有所启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本文如何紧扣“变”的主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联想。
难点:体悟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联想导入接近主题1、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草莓,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草莓的口味如何?明确:学生的描绘可能不够完善,教师可从草莓的形、色、香、味等方面予以引导2、如果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到草莓和盛产的季节吃到感觉会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明确:物以稀为贵;时间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一切都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对同事事物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整体感知领悟主旨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参考:a.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的。
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感伤悲叹。
(表层)b.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
作者有对时光流逝。
(深层)三、细读文本体味情感1、作者感情变化是由何而产生的?明确:一颗草莓,一颗晚熟的草莓2、为什么一颗草莓能引发作者的联想?明确:因为六月和九月的草莓是不同的,它的身上融合着“变”的因子,拥有六月的香甜芬芳,也拥有九月的成熟。
3、这颗草莓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明确:季节交替六月:天暖、树绿、天蓝、人欢(夏意正浓)九月:天寒、树枯、天灰、秋的气息(秋意弥漫)人生变化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若明若暗成年期:思虑成熟、从容不迫、经验丰富、理性信仰4、作者联想到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变化时,他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分析。
4.草莓
![4.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dfeff51402d276a201292e74.png)
橡树之谜(2015,哈尔滨)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 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 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 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在森 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 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③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 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 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 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璀.璨.( cuǐ )(càn )
盎.然( àng )
葱 lónɡ( 茏 )
sháo( 韶)华 湛.蓝( zhàn ) bǐnɡ( 禀 )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赋予
浸透
飘散
晶荧璀璨
B.幻觉 滋味 隐瞒 沁人心脾
C.疏落 消逝 枝柯 葱茏茂蜜
D.倾刻 蔚蓝 弥漫 如花似锦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B.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C.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D.他的商铺整日生.意.盎.然.,人来人往。 4.请选出“草莓”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D )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 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4《草莓》教案
![4《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a03e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5.png)
4 《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课《草莓》。
课文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与爷爷在花园里种植草莓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草莓是怎么生长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草莓有关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亲情。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写话练习,以“我和爷爷种草莓”为主题,描述一段与爷爷一起种草莓的经历,体会亲情。
六、板书设计《草莓》种草莓童年生活亲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第35自然段,注意生字的笔画和结构。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爷爷教我____,让我明白了____。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段话,描述与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小班草莓教案(精选4篇)
![小班草莓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bd9e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1.png)
小班草莓教案(精选4篇)篇1:小班教案《草莓》【设计意图】草莓是平时孩子们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对这种水果孩子们的了解都比较深,特别是在外形上,孩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一次我买了草莓孩子们看到后都议论纷纷,因此就生成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范画若干、油画棒,幼儿用轮廓图。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实物草莓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师:你们看今天李老师带什么来了?(草莓)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草莓,它长在什么地方的?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几种颜色?(引导幼儿说出草莓的外形特征)师小结:草莓的叶子是绿色的、肉是红色的,上面的籽是黑色的。
二、出示教师范画,幼儿观察:师:下面请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师:对了老师草莓画了下来,好看吗?(好看)师:你们想不想为草莓穿上漂亮的衣服?(想)三、教师示范讲解:师:小朋友在为他们穿衣服前,先看老师是怎么给他们穿的。
师:颜色要往一个方向涂,要涂的满、实,但是不能涂到黑线外面去。
师:我们要先涂绿色的叶子,再涂红色的肉,最后涂黑色的籽,画籽的时候我们要点画,不能涂。
四、提出作画要求:1、师:我们在为草莓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要怎么涂色?先涂哪里?再涂哪里?2、鼓励幼儿大胆作涂色,看谁涂的又快又好?3、画画的时候,要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五、幼儿作画,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画的又快又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正确涂色。
六、观赏评析作品:1、为幼儿的作品写上名字,看看谁画的好。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谁的草莓,为什么?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为草莓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草莓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请我们一起去做游戏。
篇2:小班美术教案《草莓》设计意图:草莓是平时孩子们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对这种水果孩子们的了解都比较深,特别是在外形上,孩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一次我买了草莓孩子们看到后都议论纷纷,因此就生成了今天的活动。
4《草莓》完整版课件.
![4《草莓》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ac46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c.png)
4《草莓》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草莓》这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草莓的生长环境、品种特点、营养价值、栽培技术以及草莓的创意食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品种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 掌握草莓的栽培技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3. 发挥创意,学会草莓的创意食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莓栽培技术及创意食用方法。
教学重点:草莓的生长环境、品种特点及其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植株、草莓果实、PPT课件、栽培工具等;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盘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植株和果实,引导学生思考草莓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2. 知识讲解:(1)草莓的生长环境:介绍草莓的生长周期、温度、光照等要求;(2)草莓品种特点:介绍常见的草莓品种及其特点;(3)草莓营养价值:分析草莓的营养成分,强调其保健作用。
3. 实践操作:(1)草莓栽培技术:现场演示如何种植草莓,学生跟随操作;(2)创意食用方法: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草莓的创意食用方法,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1)如何选择合适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2)草莓有哪些创意食用方法?5. 随堂练习:(1)列举三种草莓品种及其特点;(2)简述草莓的营养价值;(3)设计一种草莓的创意食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草莓的生长环境、品种特点、营养价值;2. 草莓栽培技术;3. 草莓创意食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调查市场上常见的草莓品种,整理成表格;2. 答案:(1)表格见附件;(2)短文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学生对草莓的生长环境、品种特点、营养价值以及栽培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
课后,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种植草莓,观察生长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草莓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水果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及其创意食用方法,丰富知识体系。
《草莓4》优秀教案
![《草莓4》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270dc5727a5e9846a6114.png)
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1学年度九年部上学期语文学科教案课题:草莓编制人:赵春颖本节重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展开联想的构思之美,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本节考点:联想,托物言志本节易错点:一、预习案1.预习检测:了解作者、相关链接(1)本文作者:伊瓦什凯维奇(2)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坐着的某种感情抱负或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一头栽某化具体的之物上,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2)字词积累:湛蓝盎然枝柯璀璨馨香荒诞韶华惴惴不安似水流年如花似锦沁人心脾(3)题目草莓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二是虚指,这是草莓在文中的比喻义,以草莓为题,明确了写作对象。
(4)请写出几则你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赞美青春的名言警句。
2、学生疑惑二、探究案1问题探究:(1)第一段三段同是写九月警务,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2))第二自然段对草莓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四五(4)仔细品味结(5)本文语2、精品题型:(1)2021年好好感受年轻就老学习内容,你想到(2)我们对人生对人生的思考,写3本节知识网:(1)石缝间倔(2)是那不定一线生的希望寄托一切生命赖以生存(3)于是,大(4)或者只就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有多么艰难;更有的,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5)或者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他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4《草莓》课外阅读 语文版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4《草莓》课外阅读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f6eda8cc22bcd126ff0c46.png)
《草莓》课外阅读资料一、课文简析: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我们要——1.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展开联想的构思,并理解这种构思对表现文章思想内容所起的作用。
2.抓住重要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作者简介伊瓦什凯维奇:即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 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
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 (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
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三、相关知识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
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
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
四、习作赏析我的四季张洁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
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
草莓拼图公开课教案中班
![草莓拼图公开课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21a571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7.png)
草莓拼图公开课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草莓的外观特点,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认识草莓的外观特点,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认识草莓的外观特点,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草莓的图片或实物。
2. 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
3. 草莓拼图游戏。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草莓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草莓的外观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拼图游戏,教师将草莓拼图游戏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拼图的形状和颜色拼出一个完整的草莓图案。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合作、如何分工,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展示他们拼图的成果,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回顾整个游戏过程,加深对草莓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在拼图游戏中展现出了很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拼图的形状和颜色,迅速找到正确的位置进行拼图,这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也能够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幼儿也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七、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到草莓园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种植一些草莓,让他们亲身体验草莓的生长过程。
3. 可以让幼儿制作草莓味道的小点心,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草莓的美味和营养。
通过以上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草莓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草莓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找草莓》
![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找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d0fe91a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a.png)
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找草莓》I. 教案背景该数学教案《找草莓》适用于年幼儿园中班,旨在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推理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II. 教学目标1.认识草莓的形状和颜色。
2.帮助幼儿巩固1-5的数字认知。
3.锻炼幼儿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
4.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III. 教学准备1.草莓模型或图片。
2.数字卡片1-5。
3.数学棋盘。
4.笔、纸等教学工具。
IV. 教学过程步骤1: 导入•展示草莓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草莓的形状和颜色。
步骤2: 数字认知•让幼儿在数学棋盘上放置数字卡片1-5,并让他们数一遍确认数字顺序。
步骤3: 探究活动•将草莓模型或图片隐藏在教室中的不同角落,让幼儿小组合作找到草莓,并将找到的草莓拼成数字形状的“1”、“2”、“3”、“4”、“5”。
步骤4: 结果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找到的草莓,让其他小组观察并确认是否正确。
步骤5: 总结•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回顾他们在观察、找寻和合作中取得的进步。
V.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草莓形状和颜色的认知、对数字1-5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VI.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尝试,设计更多类似的数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VII. 结语通过《找草莓》这个数学教案,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年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找草莓》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幼儿园春季草莓观察教案: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
![幼儿园春季草莓观察教案: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9191c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6.png)
文章标题:观察春季草莓,感知自然之美——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一、引言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品格培养尤为重要。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二、草莓观察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激发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1.3 通过亲近大自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2.1 草莓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的观察2.2 草莓的特点、味道和用途的感知2.3 体验亲自摘草莓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馈赠2.4 通过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引导幼儿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3. 教学活动3.1 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3.2 通过摘草莓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馈赠3.3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草莓的美味三、文章总结在幼儿园中开展观察春季草莓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环境的热爱。
通过观察春季草莓,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小培养出一颗绿色环保的心,促进其品格的培养与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春季草莓,正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美好,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来呵护和珍惜。
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知自然界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格和对环境保护有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在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与品格培养中,观察春季草莓的教案设计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尝试。
它既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又能够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为他们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版2024年【精品】4草莓教案
![2024版2024年【精品】4草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696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7.png)
2024年【精品】4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农业技术》教材第四章“草莓栽培与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环境要求、主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储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草莓栽培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草莓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难点:草莓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植株、化肥、农药、喷雾器、测量工具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手套、盆栽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课堂上展示草莓植株,让学生观察草莓植株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环境要求、主要栽培技术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个草莓栽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草莓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草莓栽培方案,包括选址、土壤改良、定植、水肥管理等环节。
5. 实际操作(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草莓植株的定植、水肥管理等操作。
6. 病虫害防治讲解(10分钟)讲解草莓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草莓生物学特性2. 草莓栽培与管理技术3. 草莓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草莓栽培与管理方案。
2. 答案要点:(1)选址与土壤改良(2)定植时间与方法(3)水肥管理(4)病虫害防治(5)采收与储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新型栽培技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2. 草莓栽培技术中的水肥管理3. 草莓病虫害防治4. 课堂实际操作环节5. 作业设计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如短日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较高等。
小学科学植物草莓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植物草莓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064d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2.png)
小学科学植物草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植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难点,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盆栽、土壤、草莓种子、水壶、喷壶、放大镜等。
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关于草莓生长的资料。
3. 教学环境,教室内外都需要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草莓的外形和生长环境,引导学生对草莓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草莓是如何生长的?它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
2. 学习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包括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等因素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展示草莓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对草莓的生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地或者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草莓的生长环境,并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土壤环境。
4. 实验,种植草莓(3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种植草莓的方法和步骤,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草莓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包括选择盆栽、填充土壤、种植草莓种子、浇水等步骤。
5. 实验,观察草莓的生长过程(20分钟)。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观察并记录草莓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的生长、花蕾的形成、果实的成熟等过程。
并且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草莓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6. 实验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课堂学习和实地观察,总结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作业。
1. 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和记录草莓的生长过程,每天都要记录下草莓的生长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同时理清文章的思路。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学生体味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哲理,体悟珍视过往,正视现在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明白时间易逝,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运用联想由物及人、由物悟理的写作方法。
2、理解“草莓”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学生体悟本文所蕴涵的“变化”哲理和作者的人生感悟。
2、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法】:质疑、讨论,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在上课之前放映最近的热播原创视频《老男孩》,带领大家进入一个追忆时光的氛围之中。
1、导入语:四季更替,季节的演变,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同学们在这样的变换之中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呢?请同学回答,你在如火如荼的六月和秋风萧瑟的九月,分别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对于季节更替变化的感受,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
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2、介绍作者(因为同学们对这个作家不太熟悉,所以只由老师一个人来介绍)
伊万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
读准课文中的重难点字词:
枝柯(kē)生意盎(àng)然酣(hān)然沁(qìn)人心脾
韶(sháo)华荒诞(dàn)惴惴(zhuì)不安檞树(hú)
3、请同学们一起朗读1—3段,然后提出问题:
①在第一段和第三段中,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引发作者产生这样不同心绪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事物引发的呢?(以上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的形式)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过渡、点题)
③下面提出质疑,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答:
第一段对乡村景色的描写丝毫没有涉及草莓,能否删去?
第一段段末说“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而在第三段中却说“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是否矛盾?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试着补出所省略的内容,并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由。
4、老师:刚才我们讲到,作者由草莓想到季节的变化,由季节的变化想到人生的变化,课文的第4、5节,作者想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下面由同学们来朗读地3—6自然段。
①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关系是什么? 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说“时间对我们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对比关系或第五段是对第四段的否定,“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时间。
说说这部分文字与前文的照应关系。
4、5段分别照应1、3段(学生谈他们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剥夺的是心性和容颜、爱好、思想和情感,激动不安、若明若暗、惴惴不安的青春思绪。
增添的是成熟的思虑、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日益丰富的经验、内心信仰和理性。
②那么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说明。
例:
A、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③“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
在这句话中,作者特别强调了“还很年轻”,含蓄地告诉我们年轻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应趁年轻时光去做有益的事情。
这句话表现出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④“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去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理解。
作者将“六月草莓”与“妙龄十八的馨香”融合在一起,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生的诗意的融合,给读者以更辽阔的思维空间。
这句话中的“六月草莓”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它的馨香就像妙龄十八一般的纯美。
那种年少的滋味是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
5、结束语:作者以“草莓—季节—人生”这样一条线索由一颗晚熟的草莓生发联想说明了生命之“变”是必然的。
正如《前赤壁赋》中苏轼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生命的变化是必然的,青春时代要学会珍惜,成熟的成年期要能够享受,做到珍视过去,正视现在。
下面由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文(ppt显示)
我们不该吝啬青春。
纵使她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是否也应该细细品味;纵使她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我们是否也应该让她永不老去。
或许是吧,无怨的青春,无悔的青春,我们又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