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智慧》书评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ccca7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b.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质量管理的书籍,作者通过讲述自
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追求零
缺陷的工作态度。
在现代社会,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
零缺陷工作态度,更是对质量管理的一种极致追求。
通过书中的案
例和分析,作者向读者展示了零缺陷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他强调了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在工作中
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严谨的态度,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
善尽美。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零缺陷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在
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放松警惕,每一个细节都可能
决定着最终的成败。
只有将零缺陷的工作态度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才能真正做到质量管理的极致追求。
同时,书中的案例也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作者的经验教训,我
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
工作方式。
这些经验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相信,只有不断追求零缺陷的工作态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4da5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d.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由日本管理大师野口哲也所著的管理类畅销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工作中追求零缺陷,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和理念。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零缺陷工作的理念,比如持续改进、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等。
这些理念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生动地阐述了如何在工作中做到零缺陷,如何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来提高工作质量。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是完成任务,更应该追求卓越,力求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追求零缺陷工作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断地寻求改进和创新。
总的来说,读完《零缺陷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工作的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追求零缺陷工作,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我们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感谢野口哲也先生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一本宝贵的管理经典之作。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4a6c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5.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质量管理的书籍,作者通过讲述自
己在工作中的经历和总结,向读者传达了追求零缺陷的工作态度和
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工作中的质量管理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如何避免缺陷的方法和技巧,比如
强调团队合作、重视细节、注重数据分析等等。
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却能够在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
做到零缺陷工作,需要从自己做起,注重细节,严格要求自己,同
时也需要和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努力。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缺陷可能带来
的严重后果。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零缺陷工作的决心,因为只有
在质量管理上下足功夫,才能够避免因为缺陷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总的来说,读完《零缺陷工作》让我对工作中的质量管理有了
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追求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我会将
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做到零缺陷,为公司
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精选多篇)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dd09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3.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零缺陷工作读后感零缺陷工作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零缺陷工作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1近来,在工作之余,阅读了有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之称的汪中求老师所著述的《零缺陷工作》,书中通俗的文字和详实的案例,让我在接受零缺陷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对领缺陷工作的管理理念有所感悟。
阅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零缺陷管理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第一次把就把工作做对,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第一次就做正确。
因此,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形象一点的说,日常管理工作就像开车,首先控制系统必须是好的,要确保开车过程顺畅,还必须有良好的交通规则的支持,也就是保证体系必不可少。
控制系统做得再好、日常规程制度手册编得再精美,但如果没有人执行,那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审视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我们的领导到处不停地巡逻,发现“火灾”,然后及时扑灭。
争论、罚款、加班以及现场中一群群的救火队在马不停蹄地跑来跑去,似乎这一切都已习以为常。
如果我们仔细统计分析,将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问题是惊人地相似,却日复一日地重复发生着,每发生一次就会重新再解决一次。
假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时刻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就不会出现“后患无穷”,也就不会浪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和补救。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这是企业追求的一种管理境界,也是企业员工必要的工作标准。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怎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呢?书中总结为十二个字:态度、努力、敬业、认真、细致、专注。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de624b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8.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管理和领导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
的亲身经历和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实现零缺陷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悟。
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管理和领导的重要观点,比如强调团队合
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系统。
作者还
强调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追求完美和不断改进,才能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不断
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而零缺陷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管理理念。
只有不断追求完美,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
而出。
同时,书中的案例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成功的案例
和失败的教训,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管理和领导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实现零缺陷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管理和领导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实现零
缺陷工作的目标。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fb68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9.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书籍,作者是著
名的管理学家菲利普·巴克利。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工作中追
求零缺陷,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他指出,只有
追求零缺陷,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而实
现零缺陷工作的关键在于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严格执行标准。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质量,追求零
缺陷。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现零缺陷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
要全员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改进。
每个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
责到底,严格执行标准,做到精益求精。
而企业也应该为员工提供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零缺
陷工作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读完《零缺陷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实现零缺陷工作的关键所在。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追求零缺陷工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22c8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9.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零缺陷工作》是一本由美国管理学大师菲利普·巴克利所著的管理类书籍,它以零缺陷的工作理念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工作中追求零缺陷,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工作质量和管理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书中强调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零缺陷工作不仅是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更是一种对自身要求的态度和追求。
只有在追求零缺陷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
这种追求零缺陷的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质量,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其次,书中提到了实现零缺陷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认为,要实现零缺陷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需要注重细节,做到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会出现差错。
另外,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模式,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零缺陷工作对于企业和个人的意义。
作者认为,实现零缺陷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还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空间。
只有在追求零缺陷的过程中,企业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员工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目标。
通过阅读《零缺陷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也深刻地意识到了零缺陷工作对于企业和个人的意义。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将会秉承零缺陷工作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专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零缺陷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21924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3.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质量管理和工作效率的书籍,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阐述了如何在工作中追求零缺陷的目标。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工作中的质量管理和效率提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识别和解决工作中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用建议,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员工素质,从而实现零缺陷工作的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对于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追求完美,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书中的方法和工具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于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帮助我认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还为我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让我能够在工
作中更加高效地追求完美。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零缺陷工作的目标,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aa6c1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6.png)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追求零缺陷,提高质量管理很荣幸通过零缺陷项目组的推荐,我拜读了杨刚老师的《零缺陷智慧》。
零缺陷智慧,是一种质量管理哲学,在本书中,他紧扣“企业如何打造百年老店”这条主线,围绕“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核心理念,创导企业首先要能“做正确的事”(方向,战略),其次是“正确的做事”(方法,战术),最后就是“第一次就成功”(竞争力,效率)。
书中针对中国企业的“症结”所在,谆谆教诲,突破思维达到卓越绩效。
时刻强调质量管理是一种预防保健性质,而非救火;他通过“解惑篇、传道篇、授业篇、行动篇”等四篇内容,详细的为读者们展示了“零缺陷”管理的奥秘。
解惑篇,为何是ZD?从克劳士比先生的创立“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历史讲起,详细讲了起源于“潘兴导弹”项目、区别于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的“零缺陷”质量管理。
通过克劳士比先生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大概给出了一些关键性概念,“把事情做对”,只有管理者坚信“完美工作”可达成,从自身学习起,引导员工与供应商的学习,拒绝不符合要求,可获得“把所有事情彻头彻尾计划好”的成果——零缺陷。
书中分析了“零缺陷”与质量工具ISO9000、六西格玛、精益模式之间的区别,“零缺陷”更强调一种管理哲学。
美国从50年代的补救措施的质量控制,到如今的预防性质量管理,经历了半个世纪。
“中国制造”的道路上有一些显著的质量问题的影响。
未来质量之路上,中国需要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创建可信赖的组织,建立“百年老店”。
传道篇:何为ZD?零缺陷法则:企业跟人一样,需要知道为了什么而存在,不思考自身的根本问题,就无法预知未来的路,所以需要先确立目标。
对管理者来讲,建立关系是最应该掌握的一门技巧,例如在工作、销售增长率、成本、利润率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系网。
同时克劳士比先生也主张“完整性”是21世纪的质量观,其中的三个原则即帮助员工成功、帮助供应商成功、帮助客户成功。
要想处理好以上的三个原则,让员工成功,供应商成功,客户成功,就需要提升质量管理。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c050e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e.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书籍,作者
通过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帮助
读者实现零缺陷工作的目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了工作中的细节和质量,指出了许多常见的工作缺陷和错误,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通过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
我们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团队
合作、沟通技巧等。
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都有很
大的帮助。
我深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做
到零缺陷工作。
通过阅读《零缺陷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
足之处,也明白了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我会将书中的
方法和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实现零缺陷工作的目标。
希
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自己的职业
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0325零缺陷智慧读后感
![20190325零缺陷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b85ca5cb84ae45c3b358cc0.png)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前三章)一、第1页:推荐序一《零缺陷之道》,劳士比认为管理者的产品就是组织本身,既“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组织”。
“有用的”是指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客户乐于付钱的(客户导向);“可信赖的”则意味着每份日常工作都能正确地完成(零缺陷行为提炼);个人理解:“有用的”、“可信赖的就是我们组织可以遵循的道的轨迹和方向;一、第11页,第10行: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集中精力进行预防,而不是返修或补救。
显然,前者的意义要大得多。
个人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是无法预测的,也做不到立即发现,这需要我们通过“返修或补救”,通过质量工具的运用然后再去做预防应该会方向更准确效率更高;二、第22页,第3行21世纪: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院讲授一种预防哲学的质量管理,不重视QC(质量控制)和QA(质量保证)。
这些人能够区分主次,比过去十几年的管理人员更加全球化、知识化,更加老练。
对他们来说,质量即诚信——“怎么说就怎么做”。
个人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说到的和发布实施后就成为了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法规性文件,通过认真的执行、组织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想对于上面的那句话我们必须让它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去理解,然后形成共识。
四、.第22页第9行:教育培训能拆除“笼子”个人理解:文中侧重的是管理层面的,我想提的是其实员工培训这一块我们可以做的更具体更丰富;四、第25页,1、2行:成功的公司,是一个向顾客、员工、供应商和社区需求提供解决性方法的公司;个人理解:无论做什么事,部门间的沟通、上下属的沟通最直接有效最受欢迎的永远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90323。
《零缺陷智慧》书评
![《零缺陷智慧》书评](https://img.taocdn.com/s3/m/b8b2fa4daa00b52acec7ca0d.png)
书评:提升工作品质,实现100%质量!作为一名企业的质量高管,我一直对数字很敏感,曾以为实现99.9%的合格率就已经近乎完美了,但是看了杨钢老师的《零缺陷智慧》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对于自身及员工的要求好差得很远。
99.9%的合格率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英国人每个月要喝5分钟不安全的饮用水!伦敦国际机场每周有两次不安全的飞行着陆!xx每年有200xx错误的用药处方!每月有50名初生婴儿被医生或护士掉在地上!每天有22000张支票被银行出纳员错误支付!每月有500例操作错误的手术!每个人每天会有12次心跳骤停!……如此看来,有缺陷的质量最后导致的后果真的是很可怕。
可是,该怎样实现质量管理零缺陷,让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呢?看了杨钢老师的书后,我找到了方法和技巧。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劣质月饼事件等等,都暴露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作为一名质量管理者,追求质量的完美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在《零缺陷智慧》一书中,杨钢老师细细道来中国质量问题的重要,文中的“师生对话”让我感到身临其境,像是亲自在和杨老师进行现场交流,我想,有机会一定请杨老师来我们企业给员工们讲一次课,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们“洗洗脑”,祛祛在质量管理和产品生产上的毒。
每一小节后面的“ZD法则”,杨钢老师也总结得非常到位,都是质量管理的精髓。
认真研读本书后,发现这本经管书还很有趣,不仅仅有科学严谨的管理知识,还有一些经典和真实的案例,看后让我受益匪浅,杨钢老师的文风很轻松自在,读起来也没有其他经管书那样的压迫感,我看后又买了十本给我其他做管理工作的朋友们。
同时,我还将自己读完本书后的心得体会讲给我的员工们听,他们听后将其中崭新的工作思想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怎样才能让质量做到零缺陷?很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可以说,这是最有效的零缺陷智慧。
当每个员工都能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时候,就能保证次次都做对,这样工作效率才能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实现100%的合格率。
零缺陷读后感
![零缺陷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e807536b52acfc789ebc97b.png)
零缺陷读后感零缺陷读后感(一)近期我阅读了汪中求、朱新月两位老师联合着作的《零缺陷工作》一书,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阅读体会,可以说,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对工作理念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现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认识和收获:书中的第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当今社会,“态度”可能早已经被人熟视无睹,甚至已经变的麻木。
但仔细品味之下,对我们,尤其是对我这样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重要!设想一下,如果在工作中没有一个好的态度,人就不可能有进取心,更不会有突破,更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未必能做好。
最终只会自怨自艾,固步自封,永远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
可见,态度是一个人做好工作最基本的前提。
在工作中,我会努力端正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要定好位,即“我是谁”“我为谁工作”“我的服务对象是谁”。
其次,要培养工作热情,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把学校的事当自家的事。
书中的阿基勃特“每桶4美元标准石油”的敬业精神就非常。
零缺陷读后感(二)最近读了一本零缺陷工作的书,其中提到的很多观念深受启发。
其实“零缺陷”这个概念最早是1961年一个叫菲力普。
克劳斯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他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改善质量的基础,使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但在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一向以来,人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否定所有的“零缺陷”,于是人们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原谅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的确,人的一生谁也不可能无过,可是因此而否定了“零缺陷”的目标和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群体的可悲之处。
就像书中所说的,“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第二次。
第10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一样”。
是啊,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呢?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过,但问题是:如果不以无过来要求自我,那么这个过的最低要求又是多少,1%,2%还是10%?实际上,不管是百分之几,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大家的出错率必须在最低要求前后出现。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f86b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2.png)
零缺陷智慧读后感零缺陷智慧读后感很荣幸我能读到杨老师的《零缺陷智慧》,这本书介绍了从零缺陷的概念产生,到思想理论成熟,再到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它其实提供了一整套企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质量入手,到文化变革,通过应用过程管理模式,达到帮助企业成为有用且可信的组织的目的。
诚然,于个人而言,同样要成为一个有用且可信的人:有用即有才,能创造价值;可信即有德,诚信,说到做到,这也是企业择人的第一标准。
我们个人同样适用零缺陷智慧,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其次我最大的感触则是,零缺陷的思想并不是几个智者坐在一起讨论出来的,而是克劳士比被“苹果”砸到以后,决心去解决问题时产生的。
就像牛顿一样,克劳士比没有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对错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突破了前人和权威留下的思想枷锁,让我们对曾经未加思索而接受的思想进行再认识。
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理论创新,而社会需要理论创新。
被苹果砸到的'人很多,而牛顿只有一位;克劳士比先生更伟大的在于他的思想可以造就更多的克劳士比——比如杨钢老师。
另外,零缺陷智慧对组织、工作、质量进行了本质的解读、认识和清楚的定义。
组织存在是为了服务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提供满足需要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员工和供应商成功,创建有用且可信的组织,这为管理者指明了方向。
工作是一个个有输入、输出的过程和关系,它为我们一次做对、次次做对提供了方法基础。
质量就是符合要求,他上升到诚信的高度,说到做到,不打折扣。
克劳士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果导向,研究本质,分析过程,关注人性,一次做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这次的零缺陷智慧之旅,我深深感触到思想禁锢是多么可怕?国家一直宣扬的解放思想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很不可思议,不同文化背景,几千年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接受了工作上允许错误、生活上不允许错误的双重标准,直到克劳士比零缺陷思想的出现,世界才有了改变。
怎样防止思想固化?我觉得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不放过任何一次错误,运用零缺陷的标准,才能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31b2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3.png)
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零缺陷工作》是一本关于质量管理和工作效率的书籍,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书中强调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追求零缺陷,才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
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PDCA循环、5W1H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做到零缺陷工作。
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团队管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都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读完《零缺陷工作》,我深刻地意识到了零缺陷工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一定会对我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我更好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
读《零缺陷工作》有感
![读《零缺陷工作》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771c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2.png)
读《零缺陷工作》有感
读《零缺陷工作》有感
最近读了由汪中求和朱新月联合着作的名叫《零缺陷工作》,同时也给量产领班们培训了零缺陷工作,感触很深,深受启发。
零缺陷管理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我们很多人思想都存在“难免论”,认为人总是会发生错误,同时也对很多人为问题采取了轻松原谅的态度,这样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就在不断的救火,比如程序调错,片子放错,违背sop作业,未仔细检查外围导致异常发生,7S未及时整改等等,导致很多人大部分精力都分散在寻找这些问题发生上。
如果我们仔细统计分析,将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问题惊人地相似,却日复一日地重复发生着,每发生一次就会重新再解决一次。
假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时刻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就不会出现“后患无穷”,也就不会浪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和补救。
我们就能释放人才出来做专项改善。
零缺陷的管理就是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认为人都有一种求全的基本欲望,希望不犯错误,把工作做好。
提到的降落伞检验的故事(从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制造商厂长亲自穿着后从飞机上跳下验证是否合格)和美国杜邦公司(把董事会和总裁班子的办公室放在炸药库的楼上)的实例也恰好证明人的潜力是能做到的。
要想把工作做好,人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在工作中,要充满热情,拥有积极心态,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从而积极应对工作中发生的大小事情,做到零缺陷。
零缺陷读后感
![零缺陷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d7707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c.png)
零缺陷读后感《零缺陷》读后感《零缺陷》是作者庄西鲁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小曲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深入探讨了完美与瑕疵的关系以及人性的本质。
这部小说以其情节引人入胜和深刻的主题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小说中,小曲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年轻人,他渴望在一切方面都做到最好,从学习到工作再到人际关系,他都力求零缺陷。
然而,随着他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境。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与爱人相处,他总是在找寻对方的瑕疵,而忽略了对方的优点和美好。
他的追求开始变得病态,他不再享受自己的成就,而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标准。
这部小说非常深入地展示了完美主义的弊端。
完美是一种无法达到的理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瑕疵,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
然而,正是这些瑕疵使得我们与众不同,赋予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和价值。
小曲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快乐,他渐渐意识到,完美是一种幻想,只有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瑕疵,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通过对小曲的刻画,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本质。
人们常常倾向于追求完美,希望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找到完美的一面。
然而,完美并不是人性的本质。
人类天生具有瑕疵,正是这些瑕疵使得我们成为真实的人类。
作者通过小曲的经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读者意识到人性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完美,更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与理解。
除了情节引人入胜和深刻的主题外,这部小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完美,希望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完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现实。
只有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瑕疵,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荣耀和成就。
《零缺陷》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它通过对完美与瑕疵的探讨,让人们对自己的追求和人性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引发了读者对于完美主义的思考,让人们反思自己在追求完美中可能忽略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评:
提升工作品质,实现100%质量!
作为一名企业的质量高管,我一直对数字很敏感,曾以为实现99.9%的合格率就已经近乎完美了,但是看了杨钢老师的《零缺陷智慧》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对于自身及员工的要求好差得很远。
99.9%的合格率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
英国人每个月要喝5分钟不安全的饮用水!
伦敦国际机场每周有两次不安全的飞行着陆!
英国每年有20000张错误的用药处方!
每月有50名初生婴儿被医生或护士掉在地上!
每天有22000张支票被银行出纳员错误支付!
每月有500例操作错误的手术!
每个人每天会有12次心跳骤停!
……
如此看来,有缺陷的质量最后导致的后果真的是很可怕。
可是,该怎样实现质量管理零缺陷,让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呢?看了杨钢老师的书后,我找到了方法和技巧。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劣质月饼事件等等,都暴露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作为一名质量管理者,追求质量的完美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在《零缺陷智慧》一书中,杨钢老师细细道来中国质量问题的重要,文中的“师生对话”让我感到身临其境,像是亲自在和杨老师进行现场交流,我想,有机会一定请杨老师来我们企业给员工们讲一次课,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们“洗洗脑”,祛祛在质量管理和产品生产上的毒。
每一小节后面的“ZD法则”,杨钢老师也总结得非常到位,都是质量管理的精髓。
认真研读本书后,发现这本经管书还很有趣,不仅仅有科学严谨的管理知识,还有一些经典和真实的案例,看后让我受益匪浅,杨钢老师的文风很轻松自在,读起来也没有其他经管书那样的压迫感,我看后又买了十本给我其他做管理工作的朋友们。
同时,我还将自己读完本书后的心得体会讲给我的员工们听,他们听后将其中崭新的工作思想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怎样才能让质量做到零缺陷?很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可以说,这是最有效的零缺陷智慧。
当每个员工都能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时候,就能保证次次都做对,这样工作效率才能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实现100%的合格率。
我想,“中国质量”并不是梦想,只要每个企业的质量管理者都能够以零缺陷的质量管理作为奋斗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正确指导员工把控工作流程,慢慢地企业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就会逐渐解决,更多好的产品会面向市场,走向百姓,“中国质量”的愿景也会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