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舞台
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协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常州市第五中学承办的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于20xx年年底落下了帷幕。江苏省高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从2011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该比赛是对江苏省学校体育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在于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成果、推动学校体育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共有来自全省13个大市的26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20xx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苏教办基〔20xx〕4号)精神,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20xx年修订)》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将内容设置为:一是通用技能,包括粉笔字、语言表达、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二是专业技能,包括运动技能和评课两个方面。其中,运动技能有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规定项目为广播操、武术健身操、队列队形、田径(跨栏和急行跳远)、体操(垫上技巧和双杠),自选项目为自编不少于两类运动项目的技能组合。评课则要求观看一节高中体育录像课,写分析点评材料。所有项目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涵盖了高中学校体育和教育教学必需的基本功内容,
体现了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评分标准中,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65%。其中,通用教學技能权重为25%,包括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分别为10%、6%,粉笔字与语言表达的权重分别为3%、6%;运动专业技能为25%,包括队列队形和操权重为5%、规定项目和自选项权重各为10%;实践课教学与评价权重为50%,包括上课45%、评课5%。上述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计相加后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本次比赛规模大、水平高、辐射广,为期一周的比赛期间,除了保持以往两届的特点之外,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
一、与时俱进的适切性
与以往两届相比,本次比赛进行了部分改革。一是,将原来的课件制作、粉笔字、语言表达3个单项进行整合,让参赛教师在出示自己课件的同时边讲解边展示,并根据讲解内容和课件的格式做适当的板书。这一变革,更好地考察了教师对这3项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与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更加紧密地结合。二是,将原来各市选手先上报录像课再从录像课中遴选优秀选手现场上课改为所有参赛选手都需要现场上课,增强了选手的参与感,也排除了摄像以及后期制作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影响力,节约了选手参赛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让现场观摩资源更丰富,使比赛更客观公正。
二、选手与评委的权威性
本次比赛是在全省13个大市进行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拔的基
础上进行的,部分资源凝聚了一线体育教师和专家的设计思路,是团队的智慧结晶。
从评价公平性角度看,组委会遴选的裁判员主要由来自一线的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部分大市的资深体育教研员担任,都是有较高师德修养、学术造诣和教学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对评价标准的把握和理解更接地气。同时,按照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规程的相关要求,在选手编号、抽签等环节做到严谨规范,确保了比赛的公平。
三、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本次比赛设置的比赛内容以考察体育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教学计划制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资源统筹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和课堂的实操能力为主。这些项目的顶层设计使比赛活动比较贴近高中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紧扣推动培养优秀体育教师目标,体现了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专业素养的导向性
此次比赛的导向性主要表现在:突出江苏省体育教学特点、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成果、推动学校体育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以展示高中体育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基本功为核心,并明确教学基本功是体育教师完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所必需的能力。对与会教师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观摩学习的广大体育教师来说,它释放了一个信号:这是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专业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
五、人才培养的示范性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执行者和主力军,这种人才培养需要与各级各类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与改革发展相对应。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省内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近400名体育学院的学生到场观摩,为众多的准教师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引领。学生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或录像,或记载,或交流,部分高校还给观摩的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回校后需要作交流、反思。这种由上而下的供给侧培养方式体现了各高校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属性、提高体育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也体现了基层学校对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反需求”。
六、过程参与的全面性
现场参赛教师虽然只有26名选手,但在选拔和前期培训过程中,各大市、辖市区教研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研读比赛方案和要求,逐层逐校选拔。在组织过程中,比赛项目分阶段进行,把比赛与培训相结合,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都要积极参加比赛,形成了“人人参赛,个个争先”的良好局面,在比赛选拔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高中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比赛效应持续放大。
七、影响深远的传播性
江苏的体育教学基本功比赛不仅是省内学校的一场体育盛宴,更是全国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热点。为使得全国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参与到江苏省基本功大赛中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教研室与中国学校体育
杂志社合作面向全国进行了网络直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和“菁体育”为直播做了全方位的技术和人力支持,带给那些不能到达现场观摩的教师以全方位的视听享受,让更多的体育教师可以观看到选手的比赛,获得学习资源,也让更多的省内外人士了解了江苏体育教师的师资状况,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教育同行之间的交流。这种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分享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自信。据不完全统计,最大的单项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12万多,整个比赛期间的直播观摩量共达数十万。